当前位置:论文写作 > 论文集 > 文章内容

自学考试校园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

主题:幸福教育特色校园文化 下载地址:论文doc下载 原创作者:原创作者未知 评分:9.0分 更新时间: 2024-03-12

简介:适合教育校园文化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相关本科毕业论文,相关教育校园文化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教育校园文化论文范文

幸福教育特色校园文化论文

目录

  1. 一、自学考试校园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
  2. 幸福教育特色校园文化:(高清版)江汉大学校园文化节继续教育学院集体舞实录
  3. 二、自学考试校园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创新

吴梦文

(华中师范大学职业与继续教育学院,武汉430079)

摘 要: 自学考试校园文化作为大学校园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一方面传承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另一方面也在创新大学校园文化类型和内涵的基础上,进一步丰富了中国的传统文化.本文论述了自考校园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也指出了自考校园文化不同于一般大学校园文化的特殊性.

关键词: 自学考试;校园文化;传统文化;传承;创新

中图分类号: G726.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2187(2011)09-0022-03

校园文化是学校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所具有的特定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氛围 mbAlunWen.net.健康和谐的校园文化能给师生创造一个有形而庄重的心理“家园”,能在无形中启迪师生的智慧,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作用.我们通常所说的大学校园文化,是由教育者和被教育者以校园为空间背景,围绕教学活动和校园生活所创制并共享的、以文化冲突与统整为表征的亚文化系统.它体现在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两个方面.显性课程指教学计划规定学生必须掌握的知识、技能、思想观点、行为规范等,隐性课程包括校园建筑、文化设施和环境布置等有形环境与校风、教风、学风、人际关系、文化生活、集体舆论、心理环境以及校园群体观点、信念等无形环境.后者是校园文化的深层结构和核心内容,是校园建设的无形资产,与学校的办学质量密切相关,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要素之一.作为一种以隐性课程为主的校园文化,在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和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中,具有情境性、渗透性、持久性、暗示性和愉悦性等特点,有利于将思想教育寓于各种具体可感的情境之中,达到环境育人的目的.

自考校园文化,是指把自学考试作为一所没有围墙的大学,在自学考试教育实践活动中所产生和形成的有关自学考试物质形态、法规制度和精神成果等方面的总和,总体表现为自学考试的社会文化环境.作为没有围墙的大学,自学考试校园文化,与传统意义上的大学校园文化既有联系又有区别.这种联系性表现在自考校园文化与传统意义上的大学校园文化在内涵上具有本质的一致性,即都是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然而,由于自学考试没有固定的校舍、教室和教学场地,其校园文化表现形态不像普通大学那样具有显性特征,不可能像普通大学校园文化那样给人以可触、可感的印象,但是,它同样是在继承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的校园文化类型.

一、自学考试校园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

1.创新考试方式,传承中国考试文化

自学考试制度的建立和发展与中国悠久的考试传统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从西周起,统治者为了巩固政权,便进行了“选士”、“贡士”等选拔活动,西汉的“察举制”在此基础上又有所进步,魏晋南北朝的“论文范文中正制”更是把这种选拔制度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然而,这些活动大都只局限在一定的范围内,即所谓的“选”和“察”都只在掌权者内部进行.长期的近亲繁殖使统治阶级内部逐渐僵化,失去活力.而随着历代农民战争的推动、经济的发展,广大中下层人民不断要求获得一定权力.在此前提下,隋唐时期,科举制便应运而生.由于其操作的简便性,选拔的相对公平性,加上对人民控制的隐蔽性,使它得到了大部分统治者和被统治者的一致认同.故后来历代封建王朝大都利用这种便利手段选拔人才,从而把考试手段推向极致,并在中华民族的心灵深处打下深深烙印.尽管科举制因社会制度的败坏和考试内容的陈腐而最终结束了它的历史使命,但因其价值核心在于选拔人才标准上执行“公平、公开、择优、竞争”的原则,所以,其“公平、公开、择优、竞争”的考试精神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精华被长期保留下来.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自学考试制度的建立就是这种考试精神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继承与发展.它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国家主考,教考分离”.科举考试的最高组织者是国家,但国家只组织考试,教学工作都是考生在家自学,或者由民间私学来完成的,这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教育考试的公平公正.我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便借鉴了科举考试的这种做法,例如自学考试采取的是国家统一的、标准的客观性考试形式,教学单位与主考学校分离,从而保障教学的质量.第二、“考试的全民性与开放性”.科举考试除了个别地位卑贱的人之外,任何人都可报考,不受年龄、民族的限制.自学考试开放性程度更高,《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暂行条例》(简称《暂行条例》)第三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不受性别、年龄、民族、种族和已受教育程度的限制,均可参加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这就在更高程度上保障了所有公民参加自学考试的权利.第三、“国家行政对学历的权威认可”.自隋朝以后,科举考试被朝廷赋予了极高的地位,其标志就是把科举制度与选才、任官结合起来.自学考试也把选拔人才作为自己的首要功能,用国家权威认可的方式强化这种功能.《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第二十一条规定:“国家实行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制度,经考试合格,发给相应的*书或者其他学业证书.”《暂行条例》第五条规定:“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专科、本科等学历层次,与普通高等学校的学历层次水平的要求应相一致.”这些都说明国家赋予自学考试最高的权威认可.

2.鼓励自学,传承传统文化中自学成才思想

在中国几千年历史长河中,自学成才一直是广大学子长学问、谋出路的主要方式.由于生产力低下,生产方式落后,封建时代教育发展不足,人民无法享受系统的学校教育.虽说自周至清的历代王朝都建有日趋完备的学校教育体系,但是在中国,当时能够进入正规学校接受系统教育的人毕竟还是少数(女性则更少),更多的平民子弟只有在私塾学习或者自学成才.因为儒家“学而优则仕”的主张向人们展示了读书的最终出路,所以生活在底层的民众要获取功名只有去读书;而没有完整、系统的受教育条件,人们只好靠十年寒窗、面壁自学.因此,千百年来中国社会形成了浓厚的学习风气.虽然苟子也曾提出:“学者非必为仕,而仕者必如学”的主张,但“满朝朱紫贵,尽是读书人”的现实仍然是人们读书的最主要动力,所以无论是达官显贵之后,还是草泽寒门子弟,要确保富贵地位或者要改变贫寒低贱地位,都必须刻苦学习,以求闯过激烈的科举考试,实现读书入仕初衷.而科举考试以人文学科知识为主要考试内容,也为通过自学实现目标的考生创造了一定的条件,使不管有无在正规学校接受教育条件的人们,都可采取自学的形式来实现理想.此外,中国古代造纸术和印刷术的发明,也为文化的传播和自学传统的形成提供了一定的物质基础,这也是自学传统在中国历史上显得更为浓厚的重要原因.

幸福教育特色校园文化:(高清版)江汉大学校园文化节继续教育学院集体舞实录

1980年代初兴起的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正是对中国传统文化中自学成才思想的继承和发展.自学考试本质是一种以考试为中心的教育形式,它没有固定的教学设施,不规定统一的学习时间,不局限某种学习方式,只把最终考试结果作为一种衡量学生知识掌握程度的标准,客观上要求广大考生发挥各自优势,鼓励自学成才.这种考试形式虽然对考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功能有限,并且容易出现应试教育的偏向,但它为自学者开辟了一条成才之路,解决了国家建设对人才渴求的燃眉之急,所以深得广大考生和社会的广泛认可和接受.从这个意义上说,在多年实践中积淀、凝聚面生成的、代表自学考试特点、反映自学考试共同精神、思想观念、价值取向、思维特征的自学考试,其核心就是倡导自学成才精神,它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自学成才的思想.

3.传承传统文化的教育思想

继承与弘扬民族传统文化,是学校教育永恒的主题.人类正是通过教育,把已有的文化财富内化为受教育者个体的精神财富,培养、造就他们与文化发展相关的个性和创造力,从而使文化得以更新和发展.我们进行民族文化教育的目的也就是让受教育者从论文范文精深的民族文化中吸取更多的养分,从而使自己成为国家和社会的有用之才.自学考试的学习和考试形式,从教育观念上来说仍然传承了中国的传统教育思想.

一是传承了传统文化的价值观.《大学》中说:“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格物而后知至,知至然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以修身为本.”传统教育就在于格物致知,修身养心,达到治国平天下的目的,把个人的学习同国家兴亡、社会的命运联在一起,这是中国教育的传统.自学考试尽管有不同层次、不同类型,但都把培养考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奉献社会作为培养目标.无论那类考生,都必须具备完美的人格和优良的品质.通过几十年的探索,自学考试基本上都在践行这一传统的教育思想.

二是传承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才观.在中国传统教育思想中,培养君子是人才观的最主要体现.圣人、贤人都是中国古代推崇的最高理想人格.孔子把尧、舜、禹作为理想的圣人,敬为“圣王”.王是外在表象,圣是内在的修养品格,内圣才能成为贤明的君王.因此,儒家把培养“内圣外王”的君子作为教育的最高目标.孟子说:“人皆可以为尧舜.”也就是说,只要通过教育,修身养心,都能达到圣人的境界.随着时代的发展,君子之说已成为历史陈迹,自学考试制度倡导的人才培养不仅着眼于考生的专业文化知识培养,更着眼于培养考生健全的人格、高尚的道德情操和理想信念,这从一定意义上来说是继承和发展了传统教育的人才观.

三是传承了传统文化的学习观.在中国传统教育思想中,“头悬梁,锥刺骨”之类刻苦学习的典故比比皆是.虽然这些封建时代的学子们学习的动力和目标基本上都是跻身仕途,或者光宗耀祖,但是,抛开学习的目的,仅就学习方式而言,他们刻苦自学的精神仍然是后世学习的楷模.自学考试因考生分散学习,学习条件千差万别,知识基础参差不齐,对相当一部分考生来说,需要具有很大的毅力、付出很多心血和汗水才能保证自学的成效.这个艰难的自学过程,就是中国传统教育中刻苦学习精神的一种体现.

二、自学考试校园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创新

1.变革了传统的考试

虽然说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制度的建立在一定程度上继承了科举制的某些特征,但它在传承传统考试文化的同时,扬长避短,即它继承了传统考试文化中的有益部分,而摒弃了其中的糟粕,创造出一种与之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全新考试方式.在考试内容上,科举制主要以八股文和四书五经为考试内容;而自学考试以现代科技文化知识为考察内容.在培养目标上,科举制主要以选官为目的,进士学子大都要授予官职,这就造成培养目标被扭曲;而自学考试的终极目的是培养、造就大批国家建设人才,这就为自学考试赋予了新的时代特点.尽管自学考试还在一定程度上保留了应试的某些痕迹,但它已不是科举制的翻版,而是新形势下国家教育考试的一种新的形式.所以,当自学考试开始试点时,很快受到了社会公众的拥护与支持.这既与当时人们对接受高等教育的渴求直接相关,同时又与潜藏在广大民众内心深处的传统考试观念相吻合.尽管古人痛恨科举禁锢人的心智,现今也有人反对应试教育,但不可否认,在没有更好的选拔制度出现之前,考试仍是最公平的手段之一.

2.更正了传统的成才思想

我国古代所谓的“成才”,大都是出将入相,认为只有这样才算光宗耀祖,而对商人、农民、技工、演员等则嗤之以鼻.虽然古代统治者也认识到农业生产的重要性,也乐意享受美妙歌舞带来的愉悦,但他们骨子里是瞧不起从事这类行业的人的.为了达到这个目的,读书人不惜“十年寒窗无人问”,只期望能够“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从而“一举成名天下知”.而在我们现代社会,提倡“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国家每年的各种奖项获得者,既有政府公务员,也有机车修理工;既有大学教授,也有影视明星.虽然有一部分自考生是为了拿文凭,但大部分都是为了能够提升自己所在领域的专业知识水平,从而更好地为本职工作服务.自考开设科目既有汉语言文学,也有农学、林学;既有行政管理,也有土木工程、水利水电;既有金融,也有养殖等科目开设的广泛性充分说明了自学考试的成才观再也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封侯拜相”.

祖国传统文化的论文范文精深既丰富了人类文明,也为民族、国家和社会积累了取之不尽的精神财富,是自学考试校园文化建设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源泉.在新形势下,自学考试校园文化建设要挖掘、传播与弘扬祖国传统文化,使其成为推动自学考试服务于民族发展、国家强盛、社会进步之动力,从而使自学考试成为内涵不断丰富、制度更加完善的文化形态.

总结:主要论述了教育校园文化论文范文相关参考文献文献

幸福教育特色校园文化引用文献:

[1] 校园文化和思想政治教育硕士论文范文 校园文化和思想政治教育在职毕业论文范文5000字
[2] 德育教育和校园文化建设本科论文范文 关于德育教育和校园文化建设方面论文写作参考范文8000字
[3] 德育教育和校园文化建设论文写作技巧范文 德育教育和校园文化建设有关论文如何怎么撰写2万字
《自学考试校园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word下载【免费】
幸福教育特色校园文化相关论文范文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