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论文写作 > 论文集 > 文章内容

孝民族敬老、爱老的传统美德——儒家孝文化软实力

主题:感恩父母传承孝道作文 下载地址:论文doc下载 原创作者:原创作者未知 评分:9.0分 更新时间: 2024-04-20

简介:适合父母孝道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相关本科毕业论文,相关父母孝道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父母孝道论文范文

感恩父母传承孝道作文论文

目录

  1. 感恩父母传承孝道作文:天下父母--孝道 调查

陈谷嘉

(湖南大学岳麓书院,湖南长沙410082)

[摘 要]“孝”缘起于原始社会,在远古社会已出现了“孝”的萌芽.孔子把“孝”纳入了他的“仁”学系统,对“孝”做出了*价值的规定.“孝”涵盖了孝顺父母、尊敬兄长之意.以后孟子对“孝”作了进一步的论述,打破了“孝”的血亲关系的限制,“孝”不止是孝亲,也包括了对非血亲老人的孝顺,赋予了“孝”的普遍意义,儒家孝文化形态得以形成.“孝”是几千年来中国古代最基本的道德原则和规范.在孝文化的影响下,形成了我们中华民族敬老、爱老的传统美德.

感恩父母传承孝道作文:天下父母--孝道 调查

[关键词]敬老;爱老;孝文化

[中图分类号] B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1763( 2011)02-0112-05

儒家孝文化是儒家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思想的核心内容,中国道德规范体系便是建立在“孝”的基础上的.孙中山说:“《孝经》所讲的孝字,几乎无所不包,无所不至,现在世界最文明的国家,讲到孝字,还没有像中国讲到完全.”检视历史,“孝”缘起于原始社会,在甲骨文和金文中已有“孝”字,字形像一个曲背的老人用手抚摩着幼子的头,表示父祖与儿孙之间的一种亲爱关系.孝亲的萌芽大概出现在母系氏族社会,在此社会的初民不仅有了孝养老人的物质基础,而且已感到人类自身繁衍的艰难.《大戴礼记·礼三本》说:“先祖者,类之本也.”先祖是人类繁衍的根.“无先祖焉出”,没有先祖就没有子孙,老人开始从血缘上受到氏族成员的尊敬.《尚书·尧典》说“克谐以孝”,“孝”具有下对上的孝顺之意.《尔雅·释训》曾对“孝”训释说“善事父母为孝”.《说文》也说:“孝,善事父母.”由此可见,在原始社会已有了“孝”观念的萌芽.

历史进入到西周时代,随着古代家国同构社会形态的形成,萌芽的孝观念已演进为一种孝文化形态,以“孝”为核心的道德规范体系已形成.孔子说:“宗族称孝焉,乡党称弟焉.,,[23既然“孝”被宗族所称赞,这表明“孝”已被作为评价人们行为的标准,“孝”已是调节宗族成员的道德规范.在此值得注意的是,孔子提出“乡党称弟焉”,既然乡党称赞“弟”,那么说明“弟”也成为当时人与人之间的一种行为准则了.何谓“弟”呢?“弟”即“悌”也.孔子说“为人也孝弟”(《论语·为政》),古注:“善事父母日孝,善事兄长日弟”,可见“悌”是孝的引伸,“孝”既包括孝顺父母,也包括尊敬兄长,“悌”成为“孝”的规范体系的组成部分.

不仅如此,“忠”也被纳入了以“孝”为核心的规范体系.稽考历史,“忠”也是“孝”的引伸.“忠”字在中国古籍中出现很晚.《尚书·盘庚》出现了“德”字,但无“忠”字.此篇商王训小民“设中于乃心”的“中”,其意是把小民放在心中,“中”只有“忠”的萌芽,到西周才出现了“忠”的记载.孔子说“孝慈则忠”(《论语·为政》).“忠”是建立在“孝”的基础上,是“孝”的引伸,后来的“移孝为忠”即由此始.西周所形成的包括了“悌”和“忠”在内的“孝”道德规范体系,是儒家孝文化所表现的重要特征之一.

儒家孝文化所表现的另一个重要特征是“孝”经过孔子的诠释已构成了完整理论系统.最主要的是孔子把“孝”纳入了“仁”学的系统.他说:“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论语·学而》)孔子认为孝顺父母和尊敬兄长,这是仁爱的根本.“仁”对“孝”作出了*价值的规定,其理论上的意义是显而易见的.最主要的是它突破了血亲关系的限制,“孝”不止是孝亲,而且也包括了对非血亲的老人的孝顺.对此,孟子作出了进一步的论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3],孟子认为别人的父母也就是自己的父母,要像尊敬自己的老人一样尊敬别人的老人.类似孟子的“孝”无亲疏的区别,《大学》亦有论说:“上老老,而民兴孝,上长长,而民兴弟.”对于孟子以仁学诠释尊老、爱老的孝德,以后历代的儒者屡有阐发,特别是元*学家的解析尤为突出.元*学家许谦在《读孟子丛说》中指出:“人既我同类,其好恶不殊,所施之不过己之所好所恶者及之而已.”许谦认为无论什么人都与我同类,尊敬自己的父母,理所当然地要推及孝顺他人的父母.许谦以“同类”消融了亲疏的界限,消融了血亲关系对“孝”的限制.理学家陈天祥在《孟子辨疑》中专门对有人把孟子上述“老吾老”的经文解读为“各亲其亲,各长其长”提出了质疑,展开了批判,其中心点是反对以“各”字在人与我之间设置一条鸿沟.陈天祥认为如果“各亲其亲,各长其长”,那么势必会“各亲己家之亲”和“各长己家之长”,他家的父母与兄长与我无关,不值得尊敬.在陈天祥看来,敬老爱老不仅对本家本姓如此,对他家他姓也应如此,所以必须去掉“各”字,坚持孟子“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本意.总之,孔子把“孝”纳入仁学系统,标志了孝亲道德已演进为具有普遍意义的尊老爱老的美德,这在中国*思想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随着孝文化体系的确立,“孝”的实施系统也提到了日程并作出一系列道德上可以进行操作的具体规定.孔子不仅在理论上阐发了“孝”的*价值,赋予“孝”以“仁”的精神,而且对践行孝道提出了要求.孔子关于孝道德的敬老、爱老规定的具体要求,在《论语》的《学而》和《为政》篇中作了详细的记录,举其要者言之,有如下几个方面:

其一,孔子提出行孝必须践行对父母奉养的责任与义务.当学生子游问及孝道时,孔子回答说:“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论语·为政》)孔子首先肯定了奉养父母是孝道.人的衰老是不可违的自然规律,到了老年必然丧失劳动力,古代农耕社会,养儿防老,父母的生存给养只能靠儿子,尤其是那些没有生产资料可依的贫苦家庭更是如此.因此,奉养父母便成为了儿女应尽的义务与责任.孔子肯定了“能养”是“孝”的表现.但他指出奉养父母并不单纯是维持父母的生存,而且所尽义务和责任必须建立在“敬”的基础上,如果不是这样,这与一般饲养犬马就没有本质上的区别.因此,孔子认为经济上奉养父母要提高到孝道的高度上认识,既使父母无衣食之忧,又使父母真正在精神上有享受之乐.

其二,孔子认为尽孝道必须时刻关心年老父母的身体健康,及时医治父母的疾病.盂武伯向孔子请教孝道,孔子说:“父母,唯其疾之忧.”(《论语·为政》)人年老体衰力竭,常有疾病发生,年老父母常受疾病的折磨.作儿女的要把父母的健康挂在心上,主动求医治疗,最大限度减轻疾病给父母带来的痛苦.

其三,孔子认为要使父母有幸福的晚年,不单是物质生活上的满足,精神上的愉悦也是极为重要的.“子夏问孝.子日:‘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孔子认为有事,儿女替父母出力,有酒食让父母先吃,难道这可为孝吗?在孔子看来,这些都容易做到,但最不容易做到的是“色难”,要求儿女时时刻刻和颜悦色对待父母,使父母保持身心上的愉快,使父母感到家庭的温暖,儿女心和父母心联结一起,使父母真正感到快乐和幸福.

其四,孔子认为尽孝道必须对父母感恩和追思.当学生樊迟问孔子如何才能做到“孝”的“无违”时,“子日: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这就是说,在父母生前,要侍奉他们,使父母有一个幸福的晚年,父母亡故之后,要“葬之以礼”,又如今日清明节祭扫先人墓地一样,要“祭之以礼”,以表示对父母的感恩和追思.总之,孔子认为行孝并不只是思想上要有对“孝”*价值的认识,感情上有对“孝”的忠诚和诚挚,而且还有“孝”的具体行动,不但要从经济上“赡养父母”,从身体上关心父母身体的健康,而且要使父母保持精神上的愉快.除此以外,对亡故父母和先人要感恩和追思.以上四个方面相互联系构成践行孝道德规范的基本要求.孔子所奠定的孝文化是由“孝”的理论系统和实施系统两部分所构成.正是在此孝文化的浸润和化育下,形成了中华民族敬老、爱老的传统.

孔子所奠定的孝文化,为以后儒家所传承.据《大戴札记·曾子大孝》的记载,曾子在孔子的思想基础上对“孝”进一步作出了概括:“孝有三,大孝尊亲,其次不辱,其下能养.”把“孝”分为三个层次,“尊亲”是“孝”最高层次,这是孔子所说的孝“无违”的境界,即在任何时候和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有对父母不礼敬的念头和行为,因为它体现“孝”的“无违”,所以是“大孝”.“其次不辱”,这是说,即使做不到“无违”,也不能有任何歧视、怠慢和伤害父母的思想和行为,是“孝”的第二个层次,故称“其次”.“其下能养”,这是孔子所说的“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要求儿女对父母尽奉养的义务与责任.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何况有道德属性的人呢?从经济上奉养父母,这是尽孝最基本要求,故称之为“其下”,是“孝”的最低的层次.曾子对“孝”的解析,把孔子关于践行“孝”道德规范的要求更加明确化了,其出发点是要求儿女以“尊亲”为目标,把“尊亲”列为“大孝”,因为“尊亲”是一切孝行的出发点,也是一切孝行的归结点.只有“尊亲”也才能做到“不辱”和“能养”.

敬老、爱老传统虽然肇始于西周时代,但敬老、爱老成为社会一大风气则是在汉代.秦汉时期特别是汉代敬老、爱老之风大兴.刘汉立国为了倡行孝道,宣布以孝治天下.“孝”所蕴含的敬老、爱老的*价值得到社会进一步的认同.可以这样说,敬老、爱老在汉代已成为孝文化发展的重要表征.据史书记载,秦汉时期老人受到特别尊重,凡是国家实施道德教化的事,由“三老”掌管.在秦代地方上已设置具有古代政治一大特色的“三老”掌管道德教化的机构.“三老掌教化,凡有孝子顺孙,贞女义妇,让财救患及学士为法式者,皆扁表其门,以兴善行.”(《后汉书·百官志》)社会出现的孝子顺孙、贞女义妇的道德榜样,都受“三老”表彰,并以此教化民众.秦汉时期之所以要由“三老”掌管教化,乃在于老人受到社会尊重,老人在民众中具有’号召力和影响力.汉代贾山说:“尊养三老,视孝也.”(《汉书·贾山传》接受“三老”教化本身即是一种孝道.敬老、爱老的孝道在汉代受到特别关注,敬老、爱老不仅受到政治和法律的保护,而且在物质生活上对尊老作出了许多的规定.汉高祖刘邦西人关中时,就曾“存问父老,置洒”,表示了对老人的尊重.以后到汉文帝时,敬老、爱老便成为国家一项政策规定:“老者非帛不暖,非肉不饱,今岁首,不时使人存问父老.又无布帛酒肉之赐,将何以佐天下子孙孝养其亲?今闻吏禀当受鬻者,或以陈粟,岂称养老之意哉!具为令,有司请令县道,年八十以上,赐米人月一石,肉二十斤,酒五斗,其九十以上,又赐帛人二匹,絮三斤.”根据史书记载,文帝、景帝、昭帝曾多次赐给老弱孤寡钱帛,以示“上老老”.似此对老人物质生活关注的情形,至东汉仍然如此.汉光武帝曾下诏:“其命郡国有谷者,给禀高年鳏孤独及笃癃无家属不能自存者,如律.”在国家的倡导下,敬老、爱老已蔚成社会风气,孝子顺孙得到社会的褒扬,老人受到政治和法律的保护,受到社会的尊重.

与此同时,兴孝也被当作评定官吏的政绩的标尺.《汉书·循吏传》记载颍川太守王霸由于推行孝道得力,得到了朝廷的诏令嘉奖,“赐关内侯,黄金百斤,秩中二千石.”“而颍川孝弟,有行义民、三老、力田,皆以差赐爵及帛”[4].爱老孝道风气还表现在另一个重要方面,“孝”进入了课堂,学校设置了学生必修的《孝经》的课程,即所谓“庠序《孝经》师一人”[4],以“孝”训育童蒙,“命幼童读《孝经》、《论语》篇章.”东汉明帝规定羽林、介胄之士都要通读《孝经》.汉代不仅国家极力推行敬老、爱老的孝道,而且在民间广为传颂孝子故事和孝行事迹.元代所辑成的《二十四孝》其中有九个孝子故事出现在汉代.可以这样说,上至王侯将相,下至黎民百姓,男女老幼,都受到敬老、爱老孝道的浸润和洗礼.儒家的孝文化进入了一个空前发展新阶段.虽然“孝”在汉代成为政治权威原理,扭曲了孝的本质,开了愚孝和“移孝为忠”的先河,强化了封建宗法等级制度的统治,但敬老、爱老的社会风气却为后世尊敬老人、孝顺父母的传统美德奠定了思想基础.尽管魏晋、隋唐佛、道盛行,论文范文空间受到极大挤压,但汉代儒家孝文化所体现的敬老、爱老的人伦精神一直在延续,并随着历史的发展愈益坚实,特别是元代把此孝道精神推到了高峰.

元代学者为了彰显流之久远的敬老、爱老的传统,对历史上在民间广为流传的敬老、爱老的孝子故事进行了汇集,并在此基础上筛选出最典型的二十四个孝子模范,辑成了《二十四孝》.学者们对每个孝子的孝行故事进行文学艺术上的加工,“叙之以文,咏之以诗,绘之以画”,形成“说、诗、画”三位一体的图文并茂和雅俗共赏的表现形式展现在人们面前,在民间广泛传颂,老幼妇男,无不受其影响,普遍受到“孝”的洗礼,敬老、爱老成为时尚,流风所被,化及千年.

《二十四孝》是对儒家孝文化的高度浓缩,集中彰显了敬老、爱老的孝道精神,二十四个孝子故事中,既有物质生活上奉养父母的道德模范,又有关心父母精神生活的道德典范,还有对父母怀有感恩深情的道德榜样.凡是孔子和儒家所倡导的孝道精神,几乎在二十四个孝子故事中都有展示,《二十四孝》是古代中国敬老、爱老传统的大展示,是古代孝子模范大检阅.[6]

首先,《二十四孝》展示了从物质生活上各个方面奉养父母的六个孝子榜样.这就是仲由“百里负米”、蔡顺“拾葚异器”、姜诗“涌泉跃鲤”,陆绩“怀桔遗亲”,郯子“鹿乳奉亲”,唐氏“乳姑不怠”等.《二十四孝》在物质生活上奉养父母的六个孝子,各为满足自己父母物质生活上的不同要求而表现独特的孝行事迹.仲由“百里负米”和蔡顺“拾葚异器”的孝行事迹,突出了他们使父母免受饥饿生活煎熬的孝道精神.仲由,家境贫苦,以野菜糊口度日,双亲备受煎熬.仲由为了尽孝道,去百里之外寻找粮米,背回家孝敬父母.蔡顺年少丧父,家境贫寒,与母相依为命,以拾桑葚充饥.蔡顺把拾得的桑葚分置于两个篓子中,把成熟可口的黑色桑葚放在一个篓子中供母亲享用,把未成熟的红色苦涩桑葚留给自己吃.“搭葚异器”,表现了蔡顺对母的孝心.

姜诗“涌泉跃鲤”和陆绩“怀桔遗亲”的孝行故事则是在物质上奉养父母又一种类型.在儒家看来,物质生活上奉孝父母,不仅只是使父母无受饥挨饿之苦,还应该千方百计使年老的双亲得到物质上的一些享受.《二十四孝》所推举的姜诗和陆绩两个孝子就是这个方面尽孝的榜样.姜诗的妻子庞氏因为婆婆有饮江水之好,每日到离家七里之遥的长江取水奉母,母有吃鱼之好,姜诗夫妇以鱼脍供养,母不喜独食,又请人陪食,凡是要求享受的物质生活,姜诗尽量满足,表现了对母诚挚的孝顺之心.

陆绩也是一个从物质上满足双亲享受的孝子典范.陆绩有一次随父陆康去九江拜访袁术,袁术以桔子盛情招待.陆绩虽年少,但有孝母之心,于是“怀桔遗亲”,暗暗地将两只桔子揣进衣兜回家孝母,不想与袁术拜别时桔子掉落在地.主人袁术见状不解,“陆郎作宾客而怀桔乎?”对陆绩进行讽刺,而小陆绩却坦然应对日:“吾母之爱,欲归之以遗母”,“术大奇之”.可见,儒家把满足父母物质生活上的享受也看作是养老的孝道精神的重要表现.

郯子“鹿乳奉亲”和唐姑“乳姑不怠”,这是《二十四孝》推举的满足年老体病的父母在饮食上特殊需要所尽孝道的两个孝行故事.郯子的母亲“俱患双眼,思食鹿乳”,他为了报答父母生养之恩,衣鹿皮装扮成鹿,入鹿群之中取鹿乳,碰上打猎人误以为衣鹿皮的郯子是个真鹿,准备射杀,郯子在深山虽遇到种种的风险,但他想的只有一点,就是如何满足身患眼疾的母亲思食鹿乳的要求,猎人敬他孝顺,以鹿乳相送.

唐氏“乳姑不怠”也与郯子“鹿乳奉亲”一样,表现了唐氏从物质生活上对婆婆无微不至的关怀.唐代崔山南的曾祖母长孙夫人年事高而牙齿完全脱落,无法饭食.崔山南的祖母唐夫人为了不使长孙夫人受饥挨饿,每日给婆婆盥洗后,用乳汁喂养婆婆,经年不断,其孝敬之心灿然可见.

其次,敬老、爱老还表现在另一个重要方面,即要特别关心父母的身体健康.《二十四孝》表彰了关心父母身体健康的五个孝子的孝行事迹:黄香“扇枕温衾”、吴猛“恣蚊饱血”、老莱子“戏彩娱亲”,文帝“亲尝汤药”,庚黔娄“尝粪忧心”.这五个孝子的孝行大致可分两种类型,一种是千方百计保护和关心父母身体健康,如失去母爱的黄香,冬月为父温衾,炎天扇枕,使父不受热、不受冻.又如吴猛担心父亲无蚊帐受蚊叮咬,赤身坐在父亲床前把蚊子引吸叮咬自己.

儿子关心父母身体健康的另一种类型是积极医治父母的疾病.如文帝“亲尝汤药”,孟宗“哭竹求笋”,庚黔娄“尝粪忧心”.汉代文帝虽居皇帝之位,但“奉孝无怠,母常病,三年,帝目不交睫,衣不解带”,宁屈帝王之尊,夜不入睡,衣不解带,母亲服汤药,他都要先尝,在孝道上作出了榜样.

盂宗,母亲年老病重,医嘱必须饮用鲜笋汤进行医治.时值寒冬腊月,不是竹笋生长季节,无计可得.医母心切的盂宗,只身入竹林抱竹哭泣,乞求生出竹笋医母.突闻地裂之声,一瞬间地上长出了几根竹笋.孟宗采回给母亲饮用,病果然得愈.孟宗“哭竹生笋”虽然是虚构,但这一虚构却透出孟宗对医治母病的孝顺之心.庚黔娄“尝粪忧心”所表示的同样是关心父母疾病医治的孝子.不管上述文帝“亲尝汤药”,或是盂宗“哭竹求笋”,虽然具体的孝行事迹不一样,但有一点是共同的,这就是他们把关心父母的疾病和减少父母病情痛苦方面视为孝道,并在这方面作出了榜样.

再次,敬老、爱老的孝道精神,也表现在“葬之以礼,祭之以礼”的感恩和追恩情愫.《二十四孝》也推举了两个孝子榜样,这就是董永“卖身葬父”和丁兰“刻木事亲”.董永家境贫寒,父亲亡故,无钱安葬.他不忍把父抛尸野外,卖身为奴,以换取论文范文安葬父亲.[5]

丁兰为感恩父母,“思念劬劳之因”,故用木刻成像,见像如见人,像父母在世一样“事之以礼”,进行奉养.丁兰“刻木事亲”,虽然在具体作法上不值得效法,但把父母木刻成像,表示了一个孝子对亡故父母的感恩和追思.[5]

另外,除上述三个方面体现了儒家孝道精神以外,《二十四孝》还推举了被人传颂的杨香“扼虎救父”的孝行事迹.从虎口中救出了父亲表示了一个孝子救父献身的精神.

虽然《二十四孝》存在着一些消极落后的因素和成分,但从总体上说,《二十四孝》是从先秦到元代千余年中华民族敬老、爱老传统美德的大展示,是对敬老爱老孝子形象的大表彰,是对千百年民间流传典型孝行事迹的汇集,所有这些都说明,始于孔子的孝文化发展到元代,由重理论上对“孝”的宣示转向了重践行的阶段,由重孝文化精神的阐述向重社会道德评价的转化,元代的敬老、爱老已成社会风尚.虽然元代社会只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一个阶段,并不能代表儒家孝文化发展的全过程,《二十四孝》所推举和宣传的孝子榜样并不一定在中国历史发展中都具有典型性,但元代对敬老、爱老如此崇扬、如此推崇和关注,确是古代中国社会少见的,这确实具有代表性,从历史发展的一个阶段充分地表明了敬老、爱老确是中国的传统的美德.随着历史的进步,《二十四孝》所宣传的孝行事迹,虽不可模仿,但在这些孝行故事中所透析的敬老、爱老的美德、所传递的道德信息,至今仍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应该传承和发扬.我们坚定相信,随着当今祖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我们中华民族的敬老爱老传统美德必将发扬光大,愈益显示它的光辉.

总结:本论文可用于父母孝道论文范文写作参考研究。

感恩父母传承孝道作文引用文献:

[1] 孝敬父母方面论文选题 孝敬父母毕业论文题目怎么定
[2] 孝敬父母小专业论文题目 孝敬父母小论文题目选什么比较好
[3] 孝敬父母外文文献 哪里有孝敬父母参考文献
《孝民族敬老、爱老的传统美德——儒家孝文化软实力》word下载【免费】
感恩父母传承孝道作文相关论文范文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