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论文写作 > 论文集 > 文章内容

武关河流域生态文化旅游产业

主题:文化生态学 下载地址:论文doc下载 原创作者:原创作者未知 评分:9.0分 更新时间: 2024-04-16

简介:关于本文可作为相关专业文化生态论文写作研究的大学硕士与本科毕业论文文化生态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

文化生态论文范文

文化生态学论文

目录

  1. 一、武关河流域生态文化资源现状
  2. 文化生态学:二祖寺佛教文化生态园
  3. 二、武关河流域生态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重点方向
  4. (一)戏剧文化
  5. (二)民俗文化
  6. (三)红色文化
  7. (四)文化旅游
  8. 三、武关河流域生态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策略
  9. (一)创新文化产业发展思路
  10. (二)探索文化产业发展路径
  11. (三)打造乡村旅游模式

(商洛市委党校,陕西商洛 726000)

摘 要押丹凤武关河流域拥有较为丰富的生态文化旅游资源,对其合理开发利用是区域经济转型的一种新型路径.通过对武关河流域的生态文化资源现状进行调查,从地貌气候、生态条件、旅游资源、民俗文化、民间艺术等方面作以分析,认为要实现科学发展必须依托其生态优势、历史遗迹和独特的文化资源,将生态文化与旅游产业作为其转型发展的重要方向,不断创新文化产业发展思路,探索文化产业发展的新模式,打造乡村生态旅游新格局,以促进农村的全方位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押武关河流域;生态文化;旅游产业

中图分类号:F59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033(2014)01-0024-04

收稿日期:2013-12-20

作者简介:周宏,女,陕西丹凤人,讲师

发展生态文化旅游产业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坚持科学发展观、繁荣社会主义文化、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是加快第三产业发展,以满足现代化建设“第三步发展”的战略需要[1].丹凤武关河流域地理人文条件论文范文,生态文化资源丰富,客家文化特色鲜明,随着陕西省把三秦要塞武关确定为文化产业发展核心区,武关河流域生态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迎来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对此问题,已有学者进行了相关研究,鱼小强[2]等人对商丹园区循环产业集群发展模式作了深入探讨.本文从武关河流域生态文化资源现状、生态文化旅游产业发展重点方向及对策进行了探讨,以期为传承、发展和繁荣武关历史文化提供新的路径.

一、武关河流域生态文化资源现状

武关河,因流经武关而得名.发源于蟒岭南麓庾岭镇土地沟、北南走向,全长116.7公里,是陕西省丹凤县境内仅次于丹江的最长河流.流经县内庾岭、峦庄、铁峪铺、桃坪、北赵川、武关六个镇,在商南县毕家湾注入丹江,流域面积724平方公里,流域人口7.48万人,为长江论文范文支流.清代前曾行船,后因河道淤塞止航.笔者从地貌气候、生态条件、旅游资源、民俗文化、民间艺术、客乡特色等方面,对该流域生态文化资源作了初步调查.

从地貌气候及生态资源条件来看,武关河流域主要山脉蟒岭,位于洛河与丹江之间,向南延伸到丹江河畔,最高点桃坪乡玉皇顶海拔2057.9米.该流域属北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的季风性半湿润山地气候区,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气候温和,四季分明.矿藏资源丰富多样,森林植被状况良好,所谓“树木莫莫,高山崔嵬”.北部蟒岭中山森林覆盖率达65%以上,活立木蓄积量181万立方米,占丹凤县的83.6%,其中老林沟有国有林场3300公顷,系过成熟树林,占全县森林总面积的14.5%.中药材500多种,可开发利用的有280余种,其中山茱萸、二花、天麻、食用菌产量居全县之冠.野生动物以长尾雉、锦鸡、大青羊、甲鱼、大鲵(娃娃鱼)为最著,开发价值较高[3].

从旅游资源来看,古有武关胜塞、“秦楚分界墙”、铁峪铺寺底铺龙台观、黄龙洞、帐篷岭、将军坟遗迹、峦庄罗汉洞、桃坪松树尖普济庵、星罗棋布的山寨、烽火台、碑碣墓志,今有庾家河战斗纪念碑、蟒岭和伏牛山相接处的老林沟风景区(原始森林)、武关八一林场、十六省市核桃产业现场会纪念碑等,开发生态旅游的前景十分广阔.

从民俗文化和民间艺术来看,社火、鼓书、山歌、孝歌、莲花落、花鼓戏、二簧、曲子戏、民间工艺纸扎、彩绘异常活跃,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未受人为人工影响和干扰的原始生态或生态原状的“原生态文化”,有望成为丹凤的“世外桃源”和人们梦境中的“香格里拉”[4].

从人口源流看,该流域80%以上居民属“下湖人”(或称“客家人”), 多迁自江西、湖广、安徽,如庾岭黄庭坚后裔;峦庄江氏、余氏、林氏、查氏及由湖北阳新迁居的阮氏;铁峪铺的王氏、戴氏、董氏;武关的商氏、熊氏等.客裔返迁后,与当地文化交融,但固有文化在蟒岭深山客裔中仍占主导地位,他们说客家话、唱客家山歌、传承堂号、沿客家习俗,漫长的漂泊生涯,严酷的生存环境,锻炼了客家人不畏艰难、一往无前的论文范文毅力,培养了客家人“爱国爱家、团结友爱、吃苦耐劳、勤俭创业、开拓进取、热情好客”的“客家精神”[5],这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精髓,更是新农村建设“乡风文明”的要求.随着越来越多的学论文范文学者对客家文化、客家精神、客俗研究的不断深入,该流域独特的文化资源及文化现象一定会引起更多人的关注,文化产业及生态文化旅游开发的路子会越走越宽.

文化生态学:二祖寺佛教文化生态园

二、武关河流域生态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重点方向

生态文化既是一种文化,也是一种经济,更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产业.从目前情况看,丹凤县以“畜、药、果、劳”为主的四大农村主导产业基础扎实,发展势头良好,但一个显著的问题就是规模小、后劲不足、无鲜明特色,对于拥有生态优势但经济发展滞后的蟒岭贫困山区,要实现科学发展、突破发展,必须依托该流域生态优势、历史遗迹和丰富独特的文化资源,围绕“培育生态文化产业,开发生态文化旅游”[6]这个重点,大力发展优势产业,促进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

(一)戏剧文化

地处豫陕结合部的武关河流域,西依洛南、北接河南、东南临商南,地理位置特殊,人口源流多样,秦楚豫文化相互影响,境内戏曲文化丰富多彩.剧种有秦腔、豫剧、黄梅戏、花鼓、二簧、曲子等.20世纪中叶至六七十年代,峦庄蒿篷沟阮英才、阮治英等组建的二簧戏班、庾岭炉道陈尚奎、峦庄街曲子戏班的余书珍等巡回洛南、卢氏、商南清油河及丹凤县城演出,声名大噪,影响深远.特别是清光绪年间由湖南湖北沿丹江、武关河流域北传境内的花鼓,与山阳、镇安改用商洛方言及民歌小调演唱的商洛花鼓有所区别,现今,武关河流域在演唱部分剧目时仍沿用“下湖话”(皖南、鄂西北语言).因属客家人成片居住区,交通不便,信息相对闭塞,受关中、川道方言影响较小,且与当地原生态山歌、小调融合,兼南北之长,故而逐步形成具有浓郁地方特点和动听、婉转、朴实之风的地方小戏,根据传播地域和演唱风格来分,是介乎商丹路(关中语系)和镇柞路(鄂西北语系)之间的原生态花鼓,是戏曲音乐向歌、舞、剧三结合发展演变历史研究的“活化石”,已被列于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

(二)民俗文化

武关河居洛河、丹江之间,属地理上的南北过渡地带,也是文化上的过渡地带,秦、楚、豫文化交融,使得该流域的民俗文化迥异于丹江和银花河流域而独具特色.基于人口源流的不同及南北文化的交流融汇,形成了“山里人”性格的特殊性和民情风俗的多样性,兼北方之粗犷,融南方之毓秀.所谓“八里不同风,十里不同俗”.因此,这里的建筑风格、年俗节习、江南语系、风土人情、甚至地名人名都明显区别于其它地方.具有显明江南特色的山歌民谣,曲调婉转优美,风格明快活泼,流行于庾岭、峦庄、北赵川、铁峪铺、武关一带,宋代大诗人王禹偁曾为此作歌.还有峦庄、铁峪铺的民间社火、庾岭镇石门塬村的民间鼓书、峦庄镇工艺精美的纸扎,枚不胜举.丰富独特的民俗文化资源为培育文化产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大有文章可做.

(三)红色文化

山川秀丽、生态论文范文的武关河流域是典型的革命老区,流传着许多可歌可泣的革命故事.留下了大批革命文物、革命遗址,修建了许多陵墓和纪念亭(碑),是文学影视创作素材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更是以“老区精神”为标志的红色文化由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变的生生不息的源泉和持久的动力.如庾家河街论文范文鄂豫皖省委常委会议遗址、红二十五军庾家河战斗遗址及战斗纪念碑、桃坪松树尖普济庵梨园岔苏维埃遗址、马家坪农民协会旧址等.

(四)文化旅游

文化产业与旅游具有天然的高度关联互动关系,旅游是展示文化的平台,文化是旅游的灵魂.就武关河流域而言,中路线有铁峪铺的桃花寨、周公寨、寺底铺的龙台观、黄龙洞、武关胜塞等景点,312国道穿境而过,受商山四皓、商鞅邑城、船帮会馆、丹江漂流的带动,旅游业开发条件趋于成熟.北路线及南路线(比邻金丝峡)受交通、旅游配套设施及宣传推介诸因素制约,这片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的客家人“氧吧”,还是“养在深阁人未识”.

三、武关河流域生态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策略

(一)创新文化产业发展思路

文化产业从一定意义上说,就是文化和产业的结合,它与一般传统产业相比,有着特殊的运行规律,其生产要素除了资本、技术、劳动力以外,文化是最重要的生产要素,使文化价值转换成为商业价值,又以商业价值的实现过程促成文化价值的传播,这与新农村建设“生产发展、乡风文明”的要求殊途同归,相辅相承.从丹凤县的文化产业来看,各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干部群众思想观念落后,文化市场发育程度较低,文化基础设施薄弱,占生产总值的比重小,无法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支柱产业,这就要求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创新思想观念,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思想保证.必须正确认识文化产业的基本特征和市场经济体制下文化产业发展的前景,要以优秀传统文化为基础创新,不断发扬光大.省上提出要建设文化强省的新思路,丹凤县一定要抓住这个新机遇,从全局上、战略上谋划好长远规划,做好武关河流域生态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的整体规划,以三秦要塞武关、峦庄“徽派”中南、桃坪老林沟为开发重点,以武关河为连线,以点带面,点线结合,整体推进.广泛开展文化资源普查及有关文化产业发展的大学习、大调查、大讨论,从而统一思想,提高认识.

2.创新文化产品,提高文化产业发展的竞争力.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文化产业要在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上结合、生产与市场的统一上创新,才能把文化产品变成商品.从武关河流域来看,良好的生态,丰富的资源,独特的文化,这是该地的优势和长处,但要把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做大做强,光有特色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广泛吸收现代文化成果,为传统文化注入新鲜血液,增强活力,实现传统原创性特色文化产品与现代文化精品的对接,给原生态文化一个广阔的市场空间,提高它的质量和市场竞争力.必须加大财政投入力度,采取《云南映像》《丽水金沙》《风雅钱塘》等原生态歌舞、晚会、纪录片等现代手段,提升和优化艺术表现力,推介丹凤的“香格里拉” “客家风情”和“民俗文化”[7].

3.创新文化市场,拓展文化产业发展平台.文化市场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基础,武关河流域丰富的生态文化资源之所以迟迟未能发展成为前景广阔的文化产业,要害的问题就在于市场发育不完全和本土以外市场开拓能力不强.要积极发挥政府的引导、扶持作用,出台一系列文化产业发展新政策,从各个方面推出有利于产业发展的新举措,紧紧抓住文化产业项目这一文化产业的基本载体作为切入点,通过政府引导资金投入、提供政策环境、积极招商引资、人才技术合作、宣传包装等多种形式引导产业发展,实施文化产业项目、发展民营文化企业、形成骨干文化企业、推出名牌文化产品、培养文化企业家和乡土艺术家.

(二)探索文化产业发展路径

1.文化产业发展与其他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相结合.文化产业不仅可以直接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促进文化的繁荣,带动经济社会发展,而且会极大地促进带动其他产业大发展,要把文化产业纳入新农村建设整体规划之列,统筹考虑,协调发展.作为“生产发展”这一要求的一部分,要引导其他产业给予文化产业必要的关注和支持,参与和融入文化产业,拓宽融资渠道,形成文化产业与其他支柱产业良性互动、相得益彰的发展局面.

2.文化产业发展与旅游产业发展相结合.按照民俗化、地方化、群众化、品牌化、效益化的原则,用文化的理念指导旅游业发展,给旅游产业注入文化元素,增加文化内涵、拓展文化意义、提升文化附加值.借助“文化旅游名县”定位这一机遇,找准文化和旅游的契合点,把二者有机融合起来,使文化的号召力转化为旅游发展的动力源,同时借助旅游的发展扩大戏剧文化、民俗文化、红色文化的影响力,把生态文化旅游做大、做特、做亮,形成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互动互促的发展格局.

3.文化产业发展与群众增收致富相结合.武关河流域相对丹江川源地带,经济发展水平落后,部分地区部分群众增收致富问题仍未得到很好解决.“生产发展、生活宽裕”是新农村建设的重中之重,是党和政府的头等大事,在这个过程中,文化产业大有可为.该流域具有丰富的可供开发利用的生态文化资源,而文化产业具有产业链长、辐射面广、群众参与性强、投资见效快、资金回收周期短等特点,这就决定了其完全可以作为群众增收致富的有效途径之一.没有特色的产业,不具备发展的潜力和长久的生命力,要找准优势,把最具特色的文化资源开发利用起来,错位发展,走差异性竞争发展的路子,使每一个农村低收入家庭能够从中受益.同时要鼓励引进扶持龙头企业参与发掘文化资源、发展文化产业,带动群众打开市场,创造就业机会,增加收入来源.要以旅游项目、民俗节日、广场文化活动、外事交往、电影、电视纪录片、文学艺术等载体为依托、大力宣传、推介、传播、营销武关河流域生态文化,使其走出丹凤、走出商洛,推向省内外.

4.文化产业发展与美丽新农村建设相结合.严格按照论文范文20字目标的总体要求,在发展文化产业的同时,保护好生态环境和古镇古村古民宅,特别是要注意保护好农耕时代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并根据示范村的人文地理及人口源流分布特点,把传统村落建设成为具有“天地论文范文、钟灵毓秀、依山傍水、古色古香、如诗如画、古雅简洁富丽”的“陕南特色”新农村,随处可见青山绿水、青瓦白墙,体验陕南风土人情,感受陕南特色文化.

(三)打造乡村旅游模式

乡村旅游是生态旅游与农业旅游结合深化出来的一种新型旅游模式,其动机是对大自然和先祖生活方式的双重回归.武关河流域生态保护完好、自然风光秀美、客家文化特色鲜明,人文积淀丰厚,民风淳朴,民俗浓郁,乡村旅游开发前景广阔,主动与四大园区及金丝峡景区相连接,围绕武关要塞核心景区开展旅游活动的内容可分如下一些模式:

1.森林公园模式.蟒岭山区山峦起伏,溪流交错,森林茂密,景色秀丽,环境优良,气候舒适,四季分明.面积较大的老林沟原始森林可以开发为森林公园,使之成为人们回归自然、休闲、度假、野营、避暑、科考、探险和“森林浴”的理想场所.

2.野营地模式.该流域最远距县城60公里,与金丝峡景区比邻,交通便利,且远离高速公路主干线,具有良好的森林环境,气候好,空气洁净无污染,环境比较幽静,有水源,避风.可以在武关河沿线比较安全的地方用帐篷、高架帐篷床、睡袋、汽车旅馆、小木屋等在郊外过夜,享受大自然的野趣生态,欣赏优美的自然风光并参与其他休闲娱乐活动.

3.观光购物农园模式.开放果园、菜园、花圃、鱼塘等,让游客入内采果、拔菜、赏花、垂钓,享受田园乐趣.在部分具备条件的村落恢复水牛耕田、油坊榨油、水磨磨面、鸭鹅戏莲等原生态农耕模式,吸引游客观光体验.

4.民俗文化村模式.该流域具有丰富独特的民俗文化资源,是客家人连片居住区,风土人情、文学艺术、文物古迹、衣着、口音、饮食、节庆、礼仪、婚恋、丧葬、喜好、禁忌、花鼓、山歌、绘画、民间工艺、寺庙、碑碣、族谱、徽派民居、陵墓等文化旅游资源,对城镇居民有着强烈的吸引力.可在民俗文化资源丰富的庾岭、峦庄、铁峪铺、武关等地方结合新农村建设示范村,打造一批陕南特色的民俗文化村,开发农家乐、农家店及旅游文化产品,举行多种多样的民俗文化活动,招徕游客观光、度假、休闲和购物.

参考文献:

[1] 智研数据研究中心.2011-2015年中国特色旅游产业全景调研与发展趋势研究报告[R].2011-12.

[2] 鱼小强,万 茗,张红霞.商丹园区循环产业集群现状与对策研究[J].商洛学院学报,2013,27(6):87-90.

[3] 童正家,彭荣远.丹凤县志[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4.

[4] 刘淑慧.秦岭最美是商洛:人文商洛[M].西安:陕西旅游出版社,2011.

[5] 政协陕西省丹凤县委员会学习文史委员会.丹凤客家人[M].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200.

[6] 国务院南水北调办、国家旅游局、论文范文.南水北调中线生态文化旅游产业带规划纲要[EB/OL].http://www.gov.cn/jrzg/2012-12/20/content 2294239.htm.2012-12-19.

[7] 陈 坚.促进生态文化旅游融合发展[N].经济日报,2012-12-13(10).

总结:本论文是一篇免费优秀的关于文化生态论文范文资料。

文化生态学引用文献:

[1] 最新生态文化论文选题参考 生态文化论文题目选什么比较好
[2] 热门生态文化论文参考文献 生态文化参考文献有哪些
[3] 生态文化论文提纲模板样本 生态文化论文提纲如何写
《武关河流域生态文化旅游产业》word下载【免费】
文化生态学相关论文范文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