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论文写作 > 毕业论文范文 > 文章内容

中医学术论文范文参考 中医学术毕业论文范文[精选]有关写作资料

主题:中医学术 下载地址:论文doc下载 原创作者:原创作者未知 评分:9.0分 更新时间: 2024-02-05

中医学术论文范文

中医学术论文

目录

  1. 第一篇中医学术论文范文参考:施今墨学派名老中医诊治糖尿病学术思想与经验传承研究
  2. 第二篇中医学术论文样文:中医诊治带下病学术源流探讨及文献整理研究
  3. 第三篇中医学术论文范文模板:陈家礼老中医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总结
  4. 第四篇中医学术论文范例:中医古籍体例沿革与学术发展的关系研究概论
  5. 第五篇中医学术论文范文格式:李可老中医对《伤寒论》厥阴病学术思想发挥与运用经验整理

★100篇免费中医学术论文范文为免费优秀学术论文范文,可用于相关写作参考,为您写相关硕士毕业论文和本科毕业论文和职称论文提供论文范文格式模板,【快快阅读吧!】

第一篇中医学术论文范文参考:施今墨学派名老中医诊治糖尿病学术思想与经验传承研究

1目的

1.1通过Weka (Waikato Environment for Knowledge Analysis)软件的应用,重点探索贝叶斯网络等机器学习方法在名老中医学术思想、经验传承研究应用前景,进一步探索促进中医学术经验传承和学术流派发展的有效方法,

1.2应用跟师学习与机器学习相结合,群案分析与个案分析相结合,监督学习与无监督学习相结合,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分析、总结和继承施今墨学术流派诊治糖尿病的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

1.3引入循证思路,形成适合中医学特点,借助集“规范化采集”“网络化存储”“标准化处理”“多元化挖掘”四位一体的中医医案信息化共享平台,探索由“经验”向“知识”再向“证据”转化的名老中医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继承研究多元化途径.

2方法

2.1数据采集

以施今墨学术流派具有明确传承轨迹的4位医家,施今墨、祝谌予、吕仁和、赵进喜诊治的糖尿病医案为研究对象.参照“十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名老中医学术思想、经验传承研究”要求的病例采集格式,采用统一设计、标准规范、项目齐全、重点突出的病例信息采集表观察、采集、转录一般资料、病史资料、刻下症、体格检查与四诊资料、理化检查资料、中医诊断、证候诊断和立法、处方用药、辅助疗法与医嘱及医师临证思辨经验、语录.

2.2数据录入

对符合规范的病例信息采集表数据用Microsoft office Excel14.0.6112.5000进行双人双录入,其后转化为CSV (Comma Separated Value)等统计分析要求的数据格式.

2.3数据处理与质量控制

对采集数据进行数据清理、数据集成、数据变换和数据归约.应用规范统一的病案采集表并经过统一培训控制采集质量,双人双录入,逐条核对控制录入质量,借助VBA(Visual Basic for Application)编译程序控制数据质量与数据结构转换质量.3.4统计分析与数据挖掘

采用SPSS (Statistical Product and Service Solutions)13.0统计分析系统进行,对D性别,E年龄,G应诊医师,J诊次,K病案类型,N主诉,Q刻下症,S舌象,T脉象,U既往病史,X空腹血糖、餐后血糖,AB病因,AC西医诊断,AD中医诊断,AF中医证候,AH证素,AJ治法(归约),*处方,AL处方药物,AM主方,AN剂量,AO药味,AP剂型等项目采用描述性分析,对数据频数、集中趋势、离散趋势进行统计分析.

应用Weka3.6软件对Q刻下症、AE中医诊断(归约)、AG中医证候(归约)、AH证素、AJ治法(归约)、AL处方药物、AM主方等“病-证-症-法-方-药”核心属性数据进行分类、聚类、关联等分析.

应用中医处方智能分析系统(Chinese Medicine Prescription Intelligence Analysis System, CPIAS)(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信息研究室研制中)网络版对4位医家典型医案的相对药量、药性、药味、归经、方剂功效、筛选功效、症状重排、证素、筛选证素、方剂证候进行个案分析.

3结果

3.1纳入情况

依据纳入标准、排除标准进行遴选,研究纳入施今墨、祝谌予、吕仁和、赵进喜(以下简称4位医家)诊治糖尿病病例938例,其中初诊414例,复诊524例,回顾性病例487例,前瞻性病例451例.施今墨诊疗病例23例,其中初诊12例,复诊11例;祝谌予诊疗病例337例,其中初诊121例,复诊216例;吕仁和诊疗病例447例,其中初诊203例,复诊244例;赵进喜诊疗病例132例,初诊病例78例,复诊病例53例.共收集4位医家诊疗经验包括辨证要点、病因分析、病机变化、治法思路、遣方用药特色与经验等共计1904项,其中施今墨诊疗经验59项,祝谌予诊疗经验1015项,吕仁和诊疗经验503项,赵进喜诊疗经验327项.

3.2描述性分析结果

在纳入分析的938例医案中,患者男性475例,女性463例;患者年龄最大85岁,最小18岁,年龄中位数为55岁,平均年龄为55.56±,12.290岁;初诊共计出现口渴多饮等48个症状;患者糖尿病病程最长的392个月,最短的3天,平均73.41±,71.821月;共计出现2型糖尿病等60个西医诊断疾病及消渴病等59个中医诊断疾病及脾痒(期)、消渴期、消瘅期3个疾病分期,其中前3位的是:消渴病930例,占总数99.04%,消渴病肾病249例,占总数26.52%,消渴病·,风眩215例,占总数22.90%;共计出现久病正虚等13个病因,其中前3位的是久病正虚121例,占总数29.23%,饮食不节78例,占总数18.84%,情志不舒62例,占总数18.84%.

在纳入分析的938例医案中,共计出现疲乏等259个症状,其中前3位的是:疲乏332例,占总数35.39%,视瞻昏渺249例,占总数26.55%,口渴多饮154例,占总数16.42%;共计出现细脉等56个舌象、脉象;共计出现气阴两虚等138个中医证候,其中前3位的是:气阴两虚334例,占总数35.57%,肝肾亏虚264例,占总数28.12%,经脉不活195例,占总数20.77%;共计出现血瘀等49个中医证素,其中前3位的是:血瘀776例,占总数82.73%,肾730例,占总数77.83%,肝692例,占总数73.77%;共计出现活血等98个中医治法(归约),其中前3位的是:活血806例,占总数85.93%,益气620例,占总数66.10%,健脾595例,占总数63.43%,

在纳入分析的938例医案中,共计出现降糖对药方等125个中医处方主方.其中前3位的是:降糖对药方257例,占总数27.40%,狗脊饮子121例,占总数12.90%,当归补血汤106例,占总数11.30%;共计出现丹参等365个中药药物,其中前3位的是:丹参626例,占总数66.74%,黄芪513例,占总数54.69%,地黄402例,占总数42.86%;医案处方汤剂921例,蜜丸2例,水丸14例,中成药1例,外洗3例;医案处方最大剂量60付,最小剂量1付,平均剂量为13.96±,4.375付;医案处方最大药味数36味,最小药味4味,中位数15味,平均药味数为14.70±,3.151味.

3.3机器学习与数据挖掘结果

施今墨医案以“阴虚”作为分类属性进行贝叶斯网络分析,分类准确率达95.65%,Kappa值0.7767,发现病-证-症-法-方-药之间的结构关系57条,如以脏养脏->,尿多(0.917)等(括号中为条件概率值),其父项(节点)与子项(节点)之间互相关联并形成一定规律,如茯神->,不寐->,心->,茯苓,体现了茯苓、茯神与心、神证素和不寐症状之间的内在联系;以“气阴两虚”作为分类属性进行支持向量机的*O分析,分类准确率达86.86%,Kappa值0.7315,并得出证-症之间的权重关系,其中阈值等于1.002,权重在0.45以上的症状有(括号中为权值):消瘦(1.0433)、疲乏(0.5515)、大便秘结(0.4878)、小便浑浊(0.4869);关联规则分析提示:山药、黄芪,党参、黄芪,五味子、黄芪,天花粉、山药、黄芪,麦冬、黄芪,绿豆衣、天花粉,山药、玄参、黄芪,山药、五味子、黄芪,天花粉、黄芪,玄参、黄芪,瓜蒌子、天花粉之间存在着明显的配伍运用规律.

祝谌予医案以“调气活血方(黄芪)”作为分类属性进行贝叶斯网络分析,分类准确率达99.41%,Kappa值0.9773,发现病-证-症-法-方-药之间的结构关系68条,如健脾->,肾(0.995)等,再如经脉不活->,寄生->,续断->,夜尿频多,体现了寄生、续断与经脉不活证候和夜尿频多症状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山药”作为分类属性进行基于支持向量机的*O分析,分类准确率达89.91%,Kappa值0.5661,并得出药-症之间的权重关系,其中阈值等于0.9998,权重在0.45以上的症状有(括号中为权值):消瘦(0.9771)、腰痛(0.9476)、遇劳加重(0.8744)、弦脉(0.8203)、口渴多饮(0.8146)、尿多(0.771)、大便溏(0.7271)、紫红舌(0.6176)、善太息(0.5521)、食欲不振(0.5504)、腻苔(0.4971)、头痛(0.4875)、烦热(0.4829)、滑脉(0.4643)、疲乏(0.4614);SimpleKMeans药物聚类分析得到类别1为调气活血方(黄芪)+桑寄生、鸡血藤,类别2为降糖对药方+桑寄生,类别3为降糖对药方+温清饮,类别4为降糖对药方+生脉散.关联规则分析提示:黄芩、黄连,黄芪、黄连、黄芩,北沙参、五味子、麦冬,玄参、麦冬、五味子,地黄、苍术、丹参,黄芪、玄参、葛根,黄芪、玄参、葛根,地黄、苍术、丹参,葛根、丹参,苍术、玄参之间存在着明显的配伍运用规律.

中医学术论文范文相关参考属性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中医学术类论文范文 大学生适用: 3000字学年论文、2500字本科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88 写作解决问题: 毕业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标准论文格式、论文小结 职称论文适用: 技师论文、中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中医学术科目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质中医学术论文范文选题

吕仁和医案以“消渴病肾病”作为分类属性进行贝叶斯网络分析,分类准确率达70.6935%,Kappa值0.4122,发现病-证-症-法-方-药之间的结构关系98条,如消癥->,鬼箭羽(0.901)等,再如茵陈->,栀子->,清热->,火热->,解毒->,毒,体现了茵陈、栀子与火热、毒证素和清热、解毒治法之间的内在联系;如丹参->,活血->,血瘀->,消癥->,鬼箭羽->,细脉,体现了丹参、鬼箭羽与活血、消癥治法以及血瘀证素和细脉症状之间的内在联系;以“散结”作为分类属性进行基于支持向量机的*O分析,分类准确率达94.18%,Kappa值0.76,并得出证-症之间的权重关系,其中阈值等于1.5764,权重在0.45以上的症状有(括号中为权值):荔枝核(2.618)、夏枯草(1.6079)、土鳖虫(0.9953)、桃仁(0.7243)、鬼箭羽(0.7023)、乌药(0.6656)、山药(0.6571)、太子参(0.5925)、瓜蒌(0.5773)、紫苏梗(0.5322)、红景天(0.4631);药物EM聚类分析,得到类别1为滋阴清热生津为主的玄参、知母、地黄、黄连、葛根,类别2为以赤芍疏肝益肾为主的牛膝、狗脊、枳实、白芍、枳壳、川断、杜仲、柴胡,类别3为以益气活血、理气和胃为主的丹参、丹皮、枳实、枳壳、川芎、太子参、佛手、香橼,类别4为以益气养血活血为主的丹参、丹皮、赤芍、甘草、当归、黄芪、川断,类别5为以补肾活血为主的丹参、丹皮、牛膝、狗脊、续断;关联规则分析提示:桃仁、红花,丹参、当归、黄芪,牡丹皮、狗脊、丹参、川牛膝,续断、川牛膝、狗脊,赤芍、枳壳、白芍,当归、黄芪,川牛膝、续断、狗脊,续断、狗脊,杜仲、狗脊,续断、川牛膝,枳壳、枳实,丹参、牡丹皮、狗脊、川牛膝,赤芍、白芍,白芍、赤芍,枳实、赤芍,赤芍、丹参、牡丹皮之间存在着明显的配伍运用规律.

赵进喜医案以“消渴病肾病”作为分类属性进行贝叶斯网络分析,分类准确率达93.13%,Kappa值0.8489,发现病-证-症-法-方-药之间的结构关系81条,如消渴病肾病->,解毒(0.83)等,又如气虚->,气阴两虚->,气滞->,理气->,北沙参,气虚->,气阴两虚->,气滞->,理气->,枳壳之间的2条直线条件关系共同构成一个网络关系,揭示气虚、气阴两虚、气滞与理气治法和北沙参、枳壳药物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少阴阴虚体质”作为分类属性进行基于支持向量机的*O分析,分类准确率达80.15%,Kappa值0.5109,并得出证-症之间的权重关系,其中阈值等于1,权重在0.45以上的症状有(括号中为权值):皮肤瘙痒(2.0101)、急躁(1.6854)、咽喉不利(1.2308)、口干(1.1764)、遇劳加重(0.8922)、咽干(0.8128)、目眩(0.6759)、憋气(0.5439)、消瘦(0.5396)、视瞻昏渺(0.4876)、自汗(0.4857)、气短(0.4734)、腰膝无力(0.4694);药物SimpleKMeans聚类分析,得到类别1为以益气养血、利水渗湿为主的加味当归补血汤,类别2为以益气升陷、为主的加味升陷汤,类别3为以清热养阴、活血散结为主的降糖方,类别4为以益气养血、活血化瘀、泄浊解毒、为主的芪归升降散,类别5为以疏肝理气,养血活血为主加味四逆散;关联规则分析提示:僵蚕、姜黄、蝉蜕,当归、僵蚕、姜黄,蝉蜕、僵蚕,白芍、柴胡、赤芍,土茯苓、川芎、当归,黄芪、当归、川芎,川芎、当归,荔枝核、鬼箭羽,丹参、白芍、赤芍,赤芍、白芍,当归、黄芪、土茯苓,姜黄、当归,丹参、鬼箭羽、葛根,荔枝核、葛根,丹参、黄连、葛根,白芍、赤芍、柴胡,土茯苓、当归、川芎,当归、川芎、土茯苓,鬼箭羽、丹参、葛根,黄连、葛根,葛根、丹参,地黄、葛根,当归、黄芪,柴胡、白芍之间存在着明显的配伍运用规律.


https://www.mbalunwen.net/biyelunwen/95077.html

此外对施今墨、祝谌予、吕仁和、赵进喜典型医案4例共7诊次进行基于宏观量化技术的CPIAS个案分析,得到相对药量、综合药性、综合药味、综合归经、筛选功效、症状权重、筛选证素、方剂证候等信息.

4结论

研究采用跟师学习与机器学习相结合,群案分析与个案分析相结合,监督学习与无监督学习相结合,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于施今墨学术流派诊治糖尿病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继承进行了有益探索,挖掘了学术流派名老中医思辨规律定量数据,证实施今墨学术流派学术思想系统,临床经验丰富,大量总结工作亟待开展;基于“以人为本”

第二篇中医学术论文样文:中医诊治带下病学术源流探讨及文献整理研究

目的:

带下病,多是指带下的量明显增多,色、质、气味发生异常,或伴全身、局部症状者,又称“下白物”、“流秽物”.相当于西医学的*炎、子宫颈炎、盆腔炎、妇科肿瘤等疾病引起的带下增多.属中医妇科临床常见病证,发病率很高,正如俗语“十女九带”所言不虚.除了具有高发病率的特点,带下病的高复发率也是其临床特点,故该病为妇科领域中仅次于月经病的常见病.其发病上,病情缠绵,反复发作,不易速愈,常常并见月经经期延长、周期缩短、经间期不规则出血等情况,导致流产、不孕症、妊娠期宫内感染、胎膜早破等疾病.如治不及时、治不彻底,致使病程迁延日久者,还会出现失眠、神经衰弱、焦虑、抑郁等神经精神症状,严重影响女性的身心健康.

从历代医家到现代中医,对带下病的论述众多,其中不少具有代表性的观点.文献记载,以《黄帝内经》、《金匮要略》为起点,至明清时期及近现代,各派医家、学者诸多争鸣,期间以宋金元时期的学术争鸣尤为突出,新的学术观点不断涌现、冲击.随之而来的是诊治方药推陈创新,理论水平与诊疗效果的提升.迄至明清时期,各类医论医著空前丰富,多对前朝的医说医述进行归纳总结,也不乏新观点论述,多本医著分纲别领的对其概念性状、病因病机、证候证型,治法方药、预后转归进行归类分析,如《女科经纶》、《妇科玉尺》、《医宗金鉴》等,认识更为全面,更贴近于临床实际,治疗逐渐趋于理、法、方、药的理论化和系统化,带下病的辨证论治重要理论体系逐渐形成,且年代距今最为接近,对后世医家带下病的治疗和研究影响十分密切.近现代的带下病诊治认识研究已趋于完备,并逐渐形成系统理论,其中地域诊治特色开始涌现,逐渐向学派发展,可谓中医妇科发展史上一座新的里程碑.而近代中医妇科学术界对带下病的认知不断深化,现代医学认为带下病主要为细菌、病毒及原虫等的侵入感染或生殖道内菌群失调所致,炎症可局限于一个部位或多个部位同时受累;病情可轻可重,轻者无症状,重者引起败血症甚至感染性休克死亡.从治疗带下病的手段来看,目前现代医学多采用全身抗炎和(或)局部抗炎,此法虽能暂时杀灭细菌或寄生虫,但常引起生殖系统菌群失调而致久治难愈的生殖系统炎症,如何既能有效杀菌又能维持体内正常菌群比例是现代医学防治带下病的关键.此外现代医学对非*炎症所致者(称为非炎性带下病)疗效甚微.

基于以上研究现状得出,尽管在带下病的诊治研究中,中医取得了可喜的进展,但仍存在许多问题,特别是现代学者关于带下病证治研究重点仍然在临床,主要集中在药物、针灸临床诊治研究方面,对药物、针灸疗效做出评价,缺少对药物、针灸应用依据的文献探讨.

而中医古籍文献对国人、甚至对世界而言,是一个巨大的珍贵宝库,本研究将带下病的诊治文献作为整体,立足于古代文献,以时间为主轴,从学术发展的纵向角度,探索带下病学术源起与发展脉络,横向宏观系统的整理凝练;以主体医家医著为纲目,领会医家在解决带下病诊治过程中的新问题,并总结再次过程中衍生出的新理论、新成就;同时在收集到的资料允许的范围内,注意岭南带下病诊治与域外带下病诊治的联系,关注深层学科观点的挖掘,加强区域视角与全局的交互渗透研究,提炼岭南区域发展的规律,为今天的临床提供借鉴.

方法:

采用文献研究与理论评述方法完成学位论文.文献研究法:包括文献的发掘查找,资料的收集、鉴别、整理、汇编等.本论文研究方法上,着重阅读中医诊治带下病的相关古籍原著,查阅核准近现代文献资料的出处.共阅读中医古籍原著计有陈自明《妇人大全良方》、薛己《女科撮要》、万全《万氏妇人科》、张介宾《景岳全书·,妇人规》、傅山《傅青主女科》、萧壎《女科经纶》、陈念祖《女科要旨》、沈尧封《沈氏女科辑要》、沈金鳌《妇科玉尺》、陈佳园《妇科秘方》、不著撰人《妇科秘书》不著撰人《家传女科经验摘奇》,以及岭南医家盛端明《程斋医抄撮要》、何梦瑶《妇科辑要》(又名《妇科良方》)、谢泽霖《妇科学讲义》、吕楚白《妇科纂要讲义》等计有50余本,从这批古籍原著资料截取一手资料.因此本论文有关中医带下病证文献资料有部分是过去没有被引用过的.

论文充分利用汇辑近人点校出版的中医古籍,如人民卫生出版社《中医临床必读丛书》、中医古籍出版社之《中医古籍珍本提要》、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之《近代中医珍本集》、中国中医药出版社之《明清名医全书大成》(收载明代13位、清代17位医家全书)、《唐宋金元名医全书大成》(共4个朝代22位医学家著作)均列入收集范围.

现代名老中医诊治带下病证学术经验部分,主要参照2000年前后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张文康主编《中国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丛书》,以及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社2009年前后出版,朱世增主编的《近代名老中医经验集》,对近代著名中医专家对带下病证治的学术思想以及临床经验进行分析整理.依据的文献除中医古籍原著外,还从中国生物医学文献光盘数据库(CBM)、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维普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库及手工检索等方式.岭南地方医学文献来源于广州中医药大学医史文献教研室、广州中医药大学图书馆、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地方文献馆藏书.

理论评述法:在占有原创资料基础上,按照历史时期分段评述.每一时期中医诊治带下病证学术特点都有所不同,本文采用传统阐释、归类分析、临证解读、相关对比等方式,对历代医家诊治带下病证学术经验进行评述,探讨历代医家诊治带下病证学术内涵及及临床价值.

基于文献研究与理论评述方法完成学位论文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为带下病中医诊治学术源流考,以朝代为纲纵向研究,按照年代沿革之先后,先秦两汉晋唐宋金元明清,及至民国,对自《史记》文史文献到内难金匮等经典医学著作,历代医家之论述,从流溯源.第二部分现代名老中医诊治带下病文献资料整理,着重于中医诊治带下病的理论学说内涵研究,从横向探讨带下病的概念、病因病机、辨证特点、方药治疗、医案举隅及防护等方面进行分类,取有代表性的文献资料,进行归类整理发掘凝练.第三部分对岭南医学诊治带下病的文献资料进行整理析理,这也是地域性学派研究的现代延续.

结果:

第一部分为带下病中医诊治学术源流探讨,按照历史时期划分大体有以下几个特点:①中医诊治带下病的学术渊源于《内经》时代,《素问·,骨空论》“任脉为病,男子内结七疝,女子带下瘕聚.”,始以“带下”作为正式病名出现在医籍文献中;《金匮要略·,妇人杂病脉证并治第二十二》篇中沿用“带下”的病名,开创了*纳药外治妇科疾病的先河;而汉·,司马迁《史记·,扁鹊仓公列传》中对战国时期名医扁鹊的记载:“扁鹊名闻天下,过邯郸,闻贵妇人,即为带下医”.扁鹊之为带下医,犹幼科自称痘医也,痘虽幼科之一证,而亦人人多有之事,可见“带下”泛指当时的妇产科疾病.

②魏晋隋唐时期,中医诊治带下病认识逐渐深化.一方面,它延续秦汉以来“带下”泛指妇科疾病概念,《诸病源候论》有“带下五候”、“带下三十六疾”、“带下无子候”之说,病因不离六淫七情劳伤,病机冲任带经络损伤,发病部位在阴中,随经络发散至腰部、腹部、胁下等部位,诊治上亦有专药、专方;也泛指病邪痹阻肢体、经络、脏腑所致的各种疾病.另一方面,《千金翼方》在带下病的病名上又补充“白崩中”、“赤白杂汁”,而区分治疗“赤白痢”、“赤白淫”,说明三者均为带脉以下,阴中流出的浊物,带下病发展到这一阶段,痢疾、白淫与带下病等妇科杂病逐渐有所区分.

③宋金元医学理论创新,很大程度上发展中医诊治带下病的学说.以金元四大家为代表的医家在诊治带下病理论上均有新的突破,如刘完素、张元素、张子和等认为其成因为湿热,治以清热攻邪为法;李东垣以脾虚辨带,带下病多与脾胃虚弱及阴火有关,治以升阳补脾为法;朱丹溪主湿痰,治以湿热为主,兼痰,兼虚,对治疗带下病产生深远影响.而带下病属于妇科专科病,陈自明《妇人大全良方》认为“凡妇人有白带是第一病”,妇人以血为基本,治疗的根本在于调血,以四物汤为基准加减治疗.齐仲甫《女科百问》对于“妇人有带下或淋漓不断何以别之”鉴别:“秽液与血相称兼带而下,冷则多白,热则多赤,久而则为淋沥之病也.”宋代带下病的病名不如既往泛用在妇科疾患,已有部分医家将其局限在赤带和白带二者,严用和《严氏济生方》曰“今人所患,惟赤白二带而已”

④明清时期中医诊治带下病理论与临证经验日臻成熟,经、带、胎、产中医妇科四大证概念形成,在对带下病锁定在赤白带下、赤带、白带等之间,多渠道、多途径的辨带治带.对带下病诊治基调上有一定的学派聚集现象,如薛己《女科撮要》、张介宾《景岳全书·,妇人规》、赵献可《邯郸遗稿》、万全《万氏妇人科》等,认为带下旨在脾肾亏虚气脱,止带以温补脾肾为主.而萧壤《女科经纶》认为带下属于风冷入脬、任脉经虚湿热冤结.傅山《傅青主女科》认为带下俱是湿症,加以脾气之虚、肝气之郁、湿气之侵、热气之逼而来.温病名家王孟英认为带下病“虚寒较少,故天士治带,必以黄柏为佐也”,清晰可见其清热治带的学术倾向.明清医家还创立临床治疗白带确有疗效的名方,如《傅青主女科》完带汤、陈佳园《妇科秘方》白带验方等.

⑤民国期间.近代随着西方医学知识传入,唐容川、张锡纯、张寿颐等是近代主张中西汇通医家.唐容川提出“中西汇通”口号,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尝试中西医汇通治疗带下病:“后观西法,亦谓大肠病则流白痢,子宫病则流白带,其理相同.法用儿茶、白矾、石榴皮、没石子等水洗之”.张山雷办中医教育,编撰《沈氏女科辑要笺正》作教本而广泛流传.民国时期妇科病证包括带下病的诊治,也逐渐接受妇科检查技术.中医诊治带下病诊疗技能通过学术刊物得到交流.

第二部分着重对现代名医尤其是妇科名医学术经验进行整理研究.包括叶熙春、蒲辅周、邹云翔、王渭川、王慎轩、朱小南、龚志贤、程门雪、韩百灵、裘笑梅、赵棻、徐荣斋、哈荔田、黄宗勖、邱茂良、许玉山、黄绳武、祝谌予、俞慎初、郑魁山、班秀文、庞泮池、何子淮、何任、王子瑜、蔡小荪、柴浩然、丁启后、徐志华、夏桂成、张良英、门成福等33位名老中医诊治带下病证学术经验.现代带下病的范围涵括盆腔炎、宫颈炎、*炎、阴痒等现代疾病中涉及带下量、色、质、味异常者;现代名老中医对带下病因病机、辨证分型与论治,多在古代名医基础上延续前人理论学说,如遵清代傅山治五色带下之法论治,白带乃湿盛而火衰,肝郁而气弱,则脾气受伤,湿土之气下陷,湿以脾精不守,不能化荣血以为经水,反变为白滑之物,由阴门直下.然而现代名老中医在认识上辨证分型上更为完善,认为带下即为湿病,治带即治湿,湿有内湿与外湿之分,内湿是由脏腑功能失调而产生,外湿又多由湿邪入侵,流注下焦,任带失约而致.带下病的病机主要责之于脾、肾、肝,以及外湿、湿毒秽浊等.或因脾气受损,脾运失常,水谷精微及津液失于输布反聚为湿,湿浊*任、带失约而成;或肾阳不足,下元亏损,带脉失约,任脉不固,*滑脱不能固摄而成;或肝气郁滞,肝气失于条达,阻碍脾运,湿浊*而成;或久居阴湿之地,或湿毒秽浊内侵,损伤冲任之脉而成.然病因之关键乃水湿之邪,最后必致冲任损伤,带脉失约.对带下病证治疗,现代医家比较一致认同的是:尤其强调从白带的质、量、色、状,以及气味来分析,认为临床虚实相杂者多,全实者少,全虚者亦不多.治疗应着眼于湿,调治应注重以脾、肾、肝为主,必须兼顾冲、任、带脉.临证用药,现代医家多主张以内服药物为主,同时提倡酌加外用熏洗药、外涂药剂,内服与外用相结合,缩短疗程.辨病、辨证论治,中药、针灸兼可施行,取其多点、多效,联合取效.但若久治不愈,则应进一步检查,以排除器质性的病因.

第三部分是笔者针对所在地域,对岭南医家诊治带下病的文献资料及学术经验进行整理研究.晋代葛洪《肘后备急方》记述对带下病的诊治方法及药物,说明在岭南地域应用中医中药诊治妇科带下病至少有1600多年历史.论文研究历代岭南医家诊治带下病学术特点:

①带下病证乃湿热所化、湿盛脾虚.湿热所化如带而下,湿热冤结于带脉不散,热去湿除病自除.明代盛端明、清代何梦瑶、近代吕楚白、近代谢泽霖,现代蔡仰高、现代郑定良等名医,基本持这种学术观点.岭南医家从湿热病因认识妇科带下病,与气候炎热潮湿分不开,现代名医梁剑波强调黄带宜从湿毒医,罗元恺教授辨治白带分型有“湿热型”、“湿毒型”.带下病“湿热”概念,亦源于岭南气候湿热蒸熏,易为虫毒病菌滋生温床.

②诊治带下病,滋肾补脾养肝,或固本培元顾护真阴.岭南医家诊治带下病,既认识湿热、湿盛、湿毒带下而应用化湿清热解毒治则及方药,又重视妇人体质脾肾虚肝阴不足的另一方面,强调固本培元顾护真阴治则诊治带下病.清代刘渊、现代罗元恺,传承张景岳学说,应用滋肾补脾养肝治则方药诊治带下病证属于虚者.潘兰坪《叶案括要》卷八淋带篇,诊治带下重视顾护真阴固本培元,基于岭南人体质以气虚、阴虚、气阴不足或血热者多见.

③临证善于专方专药(包括草药)及外治方法治疗带下病.如近代谢泽霖推崇傅青主完带汤,现代蔡仰高名老中医诊治带下病,分别研制有扶脾胜湿汤、完带汤加味方、家传密验白带丸分别治疗各不同证型者;外用蛇床子汤煎洗*,治疗白带久流不止者.常用岭南草药有五指毛桃根、金钟根即牛大力、金樱根、白饭草即火炭母.罗元恺教授自拟方茵陈败酱汤方中金樱子,以及熏洗方大飞扬均岭南草药.

结论:

带下病中医古籍诊治研究构成了妇科中医研究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环,本研究从纵横两方面对先秦两汉晋唐宋金元明清,及至民国的古籍文献,以及近现代文献进行整理发掘凝练,丰富了中医带下病诊治的内容,对其概念、病因病机、证候分型、治则治法、预后转归做出了纲领性归纳.对带下病的诊治系统性的完善,并且加入所在地域的地方文献流派研究,具有一

第三篇中医学术论文范文模板:陈家礼老中医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总结

陈家礼老中医祖籍江苏省徐州市,毕业于南京中医学院,曾师从朱良春先生,是全国第三、四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教师,山西省名中医.临床40余年来,致力于教学、临床、科研事业,成果颇丰.在学术上崇尚经典学派,潜心研究,博览群书又学古不泥,与时俱进,为中医事业默默奋斗.40年如一日,勤读书,多临床.侍诊中,感受到陈老不仅具有深厚的医学知识和丰富的临床经验,而且在工作、生活中和蔼可亲,作风严谨,一丝不苟,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三年的侍诊和学习,不仅看到了陈老对中医事业的孜孜一求,更是感受到陈老扎实的中医内涵和独特的诊疗技术,本文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第一方面是对陈老学术渊源的概述.陈老不仅吸纳了《内经》中对脾胃有关生理、病理以及与其他脏腑关系方面的学说,且对张仲景、李东垣、叶天士等其他医家关于脾胃学说的思想进行了归纳,并按照各医家的学说特点,指出要深刻理解脾胃论的学术思想,饯行脾胃论思想指导临床辨证论治.

第二方面是对陈老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的总结.跟师学习三年,随诊和整理陈老病案,认为陈老学术思想:一是脾统四脏,脾旺不受邪.二是审病问诊重脾胃.三是诊法合参重舌诊.四是治病崇脾治.五是善用调气,燮理中焦.临床上从问诊到治疗总不离脾胃.

如“脾统四脏”,治病崇脾.陈老特别推崇李东垣之说:“胃虚则脏腑经络皆无以受气而俱病”.认为脾胃受损是疾病发生的内在原因,临证时从机体的整体观出发,脏腑辨证为核心,强调以脾胃为本,脾统四脏,治病当崇脾治,注重脾胃中气,处处以运脾和胃为法度,调补脾胃,顾护脾胃.

诊病辨证重脾胃.陈老受东垣“内伤脾胃,百病由生”脾胃学术思想影响,在脏腑辨证中形成了“以调理脾胃为核心”的诊疗体系.

四诊合参重舌诊.陈老指出舌象是疾病的一种比较敏感体征,“舌为脾胃之外侯,苔受胃气所熏蒸”,足太阴脾经连舌本、散舌下,开窍于口,从舌诊即可辨脾胃.

在用药上,陈老认为凡脾胃虚弱,因饮食、劳倦、七情所伤,或起居失宜,令中焦沤渍功能失常,则寒、热、食、湿、痰、瘀等病理产物内蕴,往往形成寒热错杂、虚实并存、气虚气滞、阴虚夹湿等多种复杂临床症候,临床善以对药处理;认为利用药引的功效,即可以引药入经,直达病所,提高疗效,又可以照顾兼病兼症、固护正气、降低毒性、矫除药物异味等;在制方用药上灵活加减升麻、柴胡、苍术、羌活、人参(或党参),升脾胃之阳,燮理中焦,扭转枢机.

甚至在治疗中,陈老依据“脾统四脏”理论,从脾胃为气血精微生化之源泉,五脏六腑、四肢百骸精气源于脾胃,到脾胃是人体精气、气机升降出入枢纽,脾胃通过调节气机影响其他脏器的功能.认为任何疾病的成因均因脾胃而起.五脏六腑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疾病发生皆源于脾胃受损,升降失常.所以主张五脏从脾论治,在临床中均收到了良好的疗效.

肺病从脾论治:陈老认为肺与脾胃在病理上主要表现为气的生成不足和水液的代谢失常两个方面.气的生成主要源于肺主气,司呼吸,以及脾胃的运化受纳;当脾胃受损,“土不生金”,导致肺气不足,不能主气,司呼吸,则咳嗽气喘,治疗当用“培土生金”法.

肝病从脾胃论治:陈老在治疗肝病时,必联系与脾胃.盖因脾胃为气机升降之枢纽,肝主疏泄,与脾胃共同完成气机的升降出入;脾的运化,有赖于肝的疏泄;若肝失疏泄,则脾胃升降失常,导致“木不疏土”,出现精神抑郁,胸胁胀满,腹胀便溏,嗳气吞酸等肝脾不和或肝胃不和病理变化.正如仲景言:“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

心病从脾胃论治:陈老指出心与脾胃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肾病从脾论治:陈老认为五脏在阴阳五行克化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脾胃居于中土,连通上下,气血生化之源,升降之枢纽,灌溉四旁,协调五脏功能活动.脾升胃降,主导着肝的疏泄,肺气宣肃,肾之纳气,心火下降,肾水上升,都有赖于脾胃的运化和升降功能.

在具体临床过程中,总结了湿阻病、便秘、消渴病、哮病、鹅掌风以及妊娠恶阻等疾病,进行了详细的论述与应用举例.

第三方面是临床研究.根据中医“四季脾旺不受邪”理论,运用健脾除湿通络法治疗2型糖尿病前期的患者60例,通过观察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及胰岛素释放试验(INS)、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等各项指标,探讨健脾除湿通络法对糖尿病前期胰岛素抵抗(IR)及痰湿体质方面的影响.

课题基于胰岛素抵抗(insulinesistance, IR)是2型糖尿病(T2DM)的主要病理基础,肥胖是2型糖尿病前期的重要临床特征,二者存在着一个共同的病理基础-胰岛素抵抗,引起B细胞凋亡,并贯穿在糖尿病发生、发展的整个过程.肥胖是糖尿病可控的危险因素,中医认为“肥人多痰”、“肥人多湿”“脾为生痰之源”,痰湿的生成主要责之于脾脏,脾虚则健运失司,机体水液代谢失常,形成痰湿体质进行临床研究.研究显示,对照组(二甲双胍组)与实验组的60例临床观察,两组在控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胰岛素抵抗指数等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控制血脂方面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 0. 05 ),治疗组内,治疗前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胰岛素抵抗指数、血脂等方面有显著差异(P<,0.05, P<, 0. 01 ),说明健脾除湿通络法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脂的控制,改善胰岛素抵抗,降低高胰岛素血症等方面可能与二甲双胍有相同的疗效,在症状改善方面,两组间有显著差异(P<, 0. 01 ),治疗组健脾除湿通络法中药复方制剂能够不同程度的减轻患者临床症状,改善腹胀纳呆、口中粘腻、倦怠乏力、口渴不欲饮、头闷、心悸失眠以及舌象和脉象方面,说明健脾除湿通络法在改善症状方面有良好的优势,此外,还观察到健脾除湿通络法对血糖的控制有一定的稳定性.因此,研究认为,脾虛是糖尿病的根本原因,水精输化异常是糖尿病的病理基础,痰浊水湿是IR的内在环境,健脾除湿通络法治疗2型糖尿病前期IR,通过健脾摄精、除湿化浊、通络活血,可以增加胰岛细胞表面受体数,改善胰岛素受体的敏感性,调整痰湿体质.通过临床观察推断,健脾除湿通络法对肥胖型2型糖尿病前期伴胰岛素抵抗的患者进行干预治疗有效.

第四篇中医学术论文范例:中医古籍体例沿革与学术发展的关系研究概论

体例作为著述的规范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渊源,作为著作内容的表现形式,从某种程度上也反映了学术上的更新与变化.本文围绕中医古籍体例沿革与学术发展关系进行了探讨,提出系统研究中医古籍体例可以从一个新的维度展现中医各学科的学术发展脉络.

本文首先概述了体例的概念与功能,体例与学术发展之间相互促进的关系.重新界定了体例的概念,并从几个方面举例说明中医学术思想在古籍体例上的呈现:一书一例,体例体现一类中医文献的特质,从多个层面反映成书时代的学术背景,也反映了医家的学术思想.

在梳理中医各类文献体例的脉络之前,先总结了刘向、刘歆、李柱国等人校医书前后的中医文献的流变:零散庞杂但初具端倪—经典形成—经典与非经典并行,说明了《方技略》所录医书的编撰,对中医文献起到了承上启下的关键性作用.通过对《方技略》著录体例的研究,分析《汉书·,艺文志》中“卷”、“篇”与书的关系,首次提出刘向校书时,是以“篇”作为一本书的一级目录.《方技略》中书名大部分为丛书名,且名称大多为校书时统一命定,再一次论证了《黄帝内经》至李柱国校方技之时,始有其名.

本研究将散在于目录学、版本学、校勘学等中的体例的概念整合出来,作为一种新的文献学研究方法,来考察几类主要中医文献,即医经、伤寒金匮、方书、本草、临证(内科、外科、妇科、儿科)类文献的体例特点与规律,以概括各类文献的体例沿革与学术发展之间的关系.研究遵循传统文献学的方法,以每类中医文献不同时期的体例进行详细比勘之后得到的材料为依据,结合中医史学,针对异同进行分析和论述.当然,宏观的研究不可能面面俱到,本文以概论的形式,结合各类文献的特点,选取各类文献中一些关键问题来进行探讨.

医经类文献:主要考察其卷篇结构,研究说明其结构上的变化也能反映当时医学思潮变迁.例如《素问》全元起本和《素问》王冰本的篇目序次,分别代表了汉-晋-唐时期医学价值取向的转变,从重视“决生死”到重视养生;王冰将《素问》9卷本改为24卷本,可能和他笃信运气学说有关.

伤寒金匮类文献:主要考察宋、元、明、清时期的医家对《伤寒论》不同的解读而采取不同的编排体例.自宋刊刻《伤寒论》后,其书体例和文字基本定型,之后广泛流行,治伤寒学者较晋唐时期更多,他们以不同的研究方法,从不同角度阐发自己对《伤寒论》体例与学术的认识,展开了激烈的论争,进而形成了不同学术特征的各伤寒学派,他们的学术观点,主要是通过以不同的体例编撰《伤寒论》著作表现出来.同时,处于同时期的著作又具有一定的共性.

本草类文献:选取了历史各个时期的综合性本草作为研究对象,分别考察它们在药数、序录、分类、分书方式、核心知识点、药图及附方上的变化,发现各个考察项目都能反映出当时的学术背景.例如梁·,陶弘景自然属性结合三品分类法的思想,主要和他长期从事炼丹活动有关,他在炼丹过程中积累的化学知识,使他对药物的自然属性认识更为深刻.魏晋南北朝时期服石的风行,未曾让人们“羽化成仙”,但人们因为这种神仙信仰的追求而不断的实践,却结出了自然科学的果实.这种在丹炉中烧炼矿物以制造“仙丹”的活动,实则开了化学实验的先河.《本草经集注》的问世标志着,人文科学的类分思想向自然科学的类分思想的转变.

方书类文献:考察了历史各个时期的代表性方书,发现从这些方书的体例上归纳出的时代特点,和方剂学的发展史非常地吻合.例如《肘后备急方》和《小品方》的体例分别反映了魏晋时期佛学思想对医学的渗透,西晋战乱、东晋偏安对医学的不同需求,以及汉代散佚经方与其他传世方并行于世的现象.

临证各科类文献:首先归纳了临证各科类文献总体体例特点:一、临证分科较早,临证各科类文献出现较晚;二、临床各科类文献逐渐分化.然后以内科文献为例,说明临证各科类文献体例与其学术体系的形成、发展、成熟几乎趋于同步.最后以临证各科类文献篇目特点举例说明,一类学科文献的编排结构在某个阶段所呈现出来的一些共性,往往代表了这门学科在这个阶段的学术倾向.

内科文献:自隋代《诸病源候论》将“中风候”设为内科病之首,后世的大部分内科文献都将“中风”作为首个病证论述.正是由于历代医家的高度重视和不断探索,直到现代临床,中医治疗中风仍具有独到的见解和优势.

外科文献:历代的外科代表性著作大多采用前论病证,集方于后的编辑体例.这些著作“集方”的形式,给我们一个提示,历代外科证治理论都有所发展,也有部分创制的新方,但外科的常用方、实用方的应用在魏晋时期就已经非常成熟,后世医家只需知道某证用某方即可,因此,清代医家徐灵胎曾道出外科用药必有家传,徒恃读书无益的体会.

妇科文献:自陈自明的《妇人大全良方》将“调经”置于首篇,从而改变了此前方书论妇人病多先列求子或杂病的传统格局,之后的妇科文献大部分以“调经”为首.这种篇目上的变化深刻影响了后世对经候、气血与妇女生理病理三者间连带关系的认识,使得重视“调经”成为中医妇科的一个重要原则和显著特色.

儿科文献:自宋代钱乙在《小儿药证直诀》中首次将五脏辨证应用于儿科,提出“五脏所主”,肝主风,心主惊,脾主因、肺主喘、肾主虚,简明扼要地明确了五脏的主证.自此,五脏辨证成为儿科的辨证纲领,历代都有不断发展和应用,历代儿科代表著作的篇目即清晰地体现了这种学科特征.例如《幼幼新书》关于总论部分中的五脏辨证,不仅保留了钱乙的“五脏所主病”,并且增加了其他医家的观点,如“汉东王先生《家宝》论五脏相生刑克”、“茅先生论小儿心脏不宜夏”.再如《幼科证治准绳》将小儿病证按五脏分类,并单辟篇章论治“五脏痫”、“五脏热”、“五(脏)疳”,进一步强化了五脏辨证对儿科临床诊治纲领性作用.

通过对医经、伤寒金匮、本草、方书以及临证类文献体例沿革与学术发展关系的系统研究,不难发现,各个学科文献的体例变化不是孤立存在的现象,它总是与其学科的发展保持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中医古籍体例在学术传承和发展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因而,系统研究中医古籍体例确实能从一个新的维度展现中医各学科的学术发展脉络.

这种宏观和微观相结合的研究有其独特的优势:

1.相对于以往侧重于中医文献内容的研究,著作形式上的系统研究能够迅速、快捷地总结出中医文献的发展规律,更加清晰明了地阐释中医学的学术传承和发展.

2.著作内容由于辗转传抄可能会产生各种变化,然而,体例相对来说是恒定的.因而,通过研究古医籍编排格式,可以了解当时的中医知识的表达方式,可以用来进行校勘,辨别中医学术源流,其发挥的作用相当于航船的“锚”.

3.可以发现人们忽视的、或者通过书籍内容不易发现的一些著述现象,而这些不易被人察觉的现象恰巧能够反映当时的学术背景.

本文在最后总结了这些文献的体例沿革,共同反映出的中医学术发展的总体面貌:两汉:中医学术体系的奠基时期;魏晋南北朝:中医临床各科发展时期;隋唐时期:中医学术重塑与发展时期;宋金元时期:中医学术巩固与创新时期;明清时期:中医学术成熟时期.并归纳了中医古籍体例的两种常见现象,“七巧板现象”和“纺锤体现象”.“七巧板现象”反映了医家对《伤寒论》不同角度的解读,带来的对方剂不同的类分思想,展现了从病证、治法、方剂等各个层面所体现的治疗思想,很大程度促进了方剂学的发展.“纺锤体现象”反映了医家对经典文献的层层叠注,从而保证了中医学术的稳定传承和有序发展.

第五篇中医学术论文范文格式:李可老中医对《伤寒论》厥阴病学术思想发挥与运用经验整理

目的:《伤寒杂病论》是医圣张仲景勤求古训、博采众方,凝聚毕生心血的医学著作,由于具有完备的理法方药而被誉为“方书之祖”.《伤寒杂病论》中所载的六经辨证之法是后世医家理解体身生理、病理,开展临床实践的有力武器.《伤寒杂病例》成书以来,无数医家对《伤寒杂病论》进行注解,阐释他们对六经辨证的理解.在古今医家的论述中,对于前五经,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的看法基本一致,但惟独对六经辨证最后一篇“辨厥阴病脉证并治”存在异议,难以达成一致的看法.在建国后,各个医家曾展开针对厥阴病的大讨论,论述自己对厥阴病提纲证、主证、病机、治法、方药的观点.但由于临床实践各异,对厥阴病的诸多问题未能形成统一的观点,无怪民国时期中医大家陆渊雷称“伤寒厥阴篇,竟是千古疑案.”厥阴病是六经辨证的最后阶段,病情危重,明晰厥阴病的内涵及治则对中医临床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根据近代李可老中医多年来救治急危重症的经验,总结其学术思想,并用以分析《伤寒论》厥阴病,尝试*厥阴病“千古疑案”.方法:本论文采用理论研究的方法,总结李可老中医的学术思想,明晰其提出的将郑钦安“坎中一丝真阳乃人身立命之根”与彭子益“圆运动”相结合的中医辨证论治体系,并用以分析六经辨证及厥阴病.从阴阳、五行、十二经脉、开阖枢、标本中的角度明确“厥阴”的内涵.在总结前人经验及理论的基础上,明确厥阴病的提纲证、主证、病机、治则、方药.继而附以成功救治的厥阴病病例,并加以分析,最终总结出厥阴病的救治方法.内容:本论文主要研究了以下几方面内容:(一)在建国后,我国众多中医大家在总结前人经验、遍览古籍的基础上,加以自身临床实践及思考,曾展开针对厥阴病的大讨论,论述自己对厥阴病提纲证、主证、病机、治法、方药的观点.各个医家各抒己见,为探索及明确《伤寒论》厥阴病的定义、生理、病理、病机、治则、方药作出了巨大贡献.本文第一部分对各个医家的观点进行总结.众医家在论述厥阴病篇的内容时,或认为篇中的56条条文已经可以完整的表述厥阴病的内涵,或认为应该在继承的基础上加以发展,结合后世医家的经验对厥阴病篇进行补充,或认为厥阴病篇为杂凑,真正厥阴病已无迹可寻.若论厥阴病轻证,如蛔厥之乌梅丸证与手足厥寒的当归四逆汤证等足厥阴肝经所过部位出现的疾病,经历代医家实证积累经验,多可药到病除,但若再结合厥阴病危急重症,以及厥阴病自身内涵、厥阴病篇其它条文来说,各医家各执己见,难以达成共识,难以找到贯穿厥阴病篇的主线.各医家对“厥阴”二字的认识都赞成“阴极生阳”说,认为厥阴阶段是疾病发展的转机,病至此刻,阴极终会转阳,病情向愈,但也有医家提出,如此言论岂不是指病越重越好!对于厥阴病的主证,部分医家认为当以326条提纲证为主,或加上337条“厥证”,也有医家认为《伤寒论》来源于《黄帝内经》,研究《伤寒论》一定要联系《黄帝内经》中的内容,对于厥阴病来说,厥阴为病,不仅会出现寒热错杂,也会出现“舌卷、卵上缩”等症状,尤其是典型症状——“昏厥”.对于厥阴病的治疗,大部分医家认为乌梅丸、麻黄升麻汤、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是其寒热错杂证的主方,但也有医家认为厥阴病的治疗当结合历代医家的临床经验,结合伤寒学与温病学,互相借重,以挽救垂死生命.对于厥阴病中的“厥利呕哕附”,部分医家认为当删去,部分医家认为应保留,此为仲景有意置于此处以鉴别厥阴病.由以上论述可知,厥阴病确实为“千古疑案”.在中医史上,不乏能够起死回生的临床大家及案例记载,若不能明晰厥阴病的内涵,中医对于急危重症的治疗将只是停留在传说阶段.只有明确厥阴病的对治方法,才能使得中医“起死回生”得以复制.(二)近代中医临床大家李可对厥阴病的救治有着丰富的经验,被誉为“中医ICU”,他一生潜心《伤寒论》六经辨证,提倡将清末伤寒大家郑钦安“坎中一丝真阳乃人身立命之根”与民国初期“圆运动的古中医学”创始人彭子益二者的学术思想相结合来看待六经辨证.本文第二部分在总结郑钦安与彭子益学术思想的基础上,凝练出李可老中医的学术思想,总结出他对六经辨证理法方药的观点.郑钦安是清末伤寒大家,年轻时学医于儒医兼通的刘止唐,曾学习《内经》、《周易》、《伤寒》诸书,郑钦安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其在医学方面的造诣超过了其师刘止唐.郑钦安所生活的年代正是温病学派流行,大多医生不辨阴阳,无论患者所患何病都用寒凉药物治疗,导致变证、坏证的发生.郑钦安为针贬时弊,根据《内经》、《周易》、《伤寒》等书立论,提出很多扶阳理论,用之于临床,皆随手起效,被人尊称为“火神”.通过临床实践,郑钦安不断地完善自己的理论,并著书立说.其著作有《医理真传》、《医法圆通》、《伤寒恒论》三书传世,被后世追奉为“火神派”开山之作.郑钦安认为医易同源,尤其重视坎卦,他认为:“以脏腑分阴阳,论其末也;以一坎卦解之,推其极也.又曰:人身一团血肉之躯,阴也,全赖一团真气运于其中而立命,亦可作一坎卦解之.”如其所述,郑钦安在临床辨证当中重视辨阴阳.他认为:“医学一途,不难于用药,而难于识症.亦不难于识症,而难于识阴阳”,“余沉潜于斯二十余载,始知人身阴阳合一之道,仲景立方垂法之美”.而在阴阳二气当中,郑钦安尤其重视“阳”的作用,认为阳气对疾病的发展转归有着重要的作用,人身立命就是靠着“坎中一丝真阳”.郑钦安的学术思想根植于伤寒学说,在临床中能将《伤寒论》各方剂灵活运用,他提倡根据六经提纲证来判断疾病的发展与转归,进而运用六经主方及变方.在《医法圆通》中,做图列举六经用药图,及六经主方运用圆通之法,使六经辨证不仅仅运用于外感热病的治疗,一经圆通之法论述,六经辨证亦兼可运用于内伤杂病的治疗.彭子益是民国初期著名白族医学家,在总结《周易》及河图内涵的基础上,结合后世医家的学术思想提出了“圆运动”的概念.“圆运动”有着强烈的模型化思想.天地一大宇宙,人身一小宇宙,天地与人相同的正是脱胎于《周易》及河图的一气周流圆运动.它将人身阴阳、气血、十二经脉都融合在一气周流、生长*上,将中医的生理、病理也都融合于内.彭子益论述的十二经气圆运动将十二经脉分成六对各自自成一圆运动的经脉对来解读人身气机变化.彭子益尤其重视脾胃这一后天之本的作用,他认为:中气如轴,四维如轮,轴运轮转,轴停轮止.临床实践中,应该分辨究竟是轴的问题还是轮的问题.对于治则而言,可以通过轴的运转来带动轮,也可以通过轮的运转带动轴.在这一模型化的系统中,将六经辨证的方药放置在升降浮沉中,以升降来解析六经辨证的理法方药便可由博返约、执简驭繁.李可老中医认为,郑钦安重视“坎中一丝真阳”,所论为先天肾气,而彭子益“圆运动”学说更重视中气的旋转作用,也就是后天胃气.临床当中应当将二者的学术思想相结合,以先天肾气与后天胃气共同构成的混元一气认识人体的生理、病理,认识《伤寒论》六经辨证.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李可老中医逐步形成了自己的学术思想.他秉承郑钦安对阳气的认识,认为阳气对人体的作用至关重要.“一切阴(四肢百骸,五官脏腑,津精水液),皆是静止的,古人谓之“死阴”.唯独阳才是灵动活泼,生命活力.阳为统帅,阴生于阳而统于阳.”同时李可老中医秉承彭子益的学术思想,高度评价中气对人的重要性,尤其是急危重症的治疗当中,“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人身气机每日都在生长*当中,而其发生作用的根本在于中气左升右降,斡旋于中,中气之根本又在于先天肾气.李可老中医临床当中重视先后天两本.认为凡病皆为本气自病,“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因此,治疗当中也应当找准人身虚损之处.他重视六经辨证的理法方药,认为六经辨证之法可以治百病.六经辨证所载的三阴三阳辨证之法,是根据人身本气来转归的,人身正气足的,患病之后邪从热化,即为三阳病,若人身正气虚弱,患病之后邪从寒化,即为三阴病.而厥阴病危重证正是元气虚弱至极,阴竭阳亡,阴阳离决之时.(三)在总结李可老中医学术思想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厥阴”在不同中医系统中的内涵,进一步明确厥阴病的定义,并提出治法.以阴阳而论,“厥阴”为阴极转阳之态势;以五行而论,“厥阴”(或者说“足厥阴肝经乙木之气”)为五脏中肝木所禀赋的升发之力,亦代表了五脏中肝的相应生理功能;以标本中而论,“厥阴之上,风气主之,中见少阳”,“厥阴从中化”,体现了厥阴及与它相表里的少阳之间的作用,“厥阴”功能正常发挥,才有少阳的“少火生气”,人身才有生机;以开阖枢论,厥阴主阖功能正常进行,三阴三阳正常开阖枢才可顺利进行.“厥阴”所体现的正是自然界及人身的升发之力.通过总结李可老中医的学术思想,探明他倡导的郑钦安“坎中一丝真阳乃人身立命之根”与彭子益“圆运动”相结合的中医辨证体系的源头.在这一体系的指导下,总结出人身立命的根本在于先天肾气与后天胃气共同构成的混元一气.运用其学术思想认识《伤寒论》六经辨证、认识“厥阴”、认识厥阴病的内涵,从而明确厥阴病产生分歧的原因并阐释对厥阴病的看法.经前人总结、实践,厥阴病阶段的症状特点为“昏厥”、“舌卷”、“卵缩”、“厥”,而其中“昏厥”是最为主要的一个症状.因此,重新确立厥阴病主证为“昏厥”才可使厥阴病的辨证和救治更加有法可依,使《伤寒论》六经辨证体系更加完善.人身气机一气周流,若生长*乖乱,人身即患病,厥阴病表现出的寒热错杂与此相关.因此治疗中需要找到“一气”运行失常的原因所在,继而进行治疗,并非单纯的以温药治下寒证,以清热药治上热证.这也是厥阴病寒热错杂表象的原因所在.中医学是一个庞大的体系,包括阴阳、五行、五运六气、十二经脉、开阖枢、标本中等多种对人体的认识方法,《伤寒论》六经辨证三阴三阳之法将各个系统相互贯穿.当人身患病时,各个系统之间常相互影响,因此,形成了疾病发展的不同的线路,明晰各个线路才能见病知源.《伤寒论》“辨厥阴病脉证并治”章节中,“呕哕下利”条文的存在表现出了这些复杂线路及相应的治法.因此,这些篇章并非杂凑,《伤寒论》条文都是为了使人明确各个线路的内涵、病机而设置.结论:通过分析厥阴病的相关内容,总结出厥阴病危重症的临床分型为寒厥本证与热厥变证两大类.对于寒厥本证,人身一派寒象,治疗当用李可老中医所创的破格救心汤,挽垂绝之阳,救暴脱之阴.恢复人身和合一气.对于热厥变证的治疗,应当在顾护天后天两本的基础上,注意截断厥阴病寒厥本证与热厥变证的发展,使用破格救心汤或者附子理中汤,同时合用截断厥阴热厥变证发展之势的乌梅、石膏.

本文关于中医学术论文范文,可以做为相关参考文献.

中医学术引用文献:

[1] 优秀中医学术论文题目 中医学术论文标题怎样定
[2] 优秀中医学术论文参考文献 中医学术参考文献有哪些
[3] 中医学术论文大纲样本模板 中医学术论文提纲怎么写
《中医学术论文范文参考 中医学术毕业论文范文[精选]》word下载【免费】
中医学术相关论文范文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