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论文写作 > 毕业论文范文 > 文章内容

空气污染论文范文参考 空气污染毕业论文范文[精选]有关写作资料

主题:空气污染 下载地址:论文doc下载 原创作者:原创作者未知 评分:9.0分 更新时间: 2024-01-22

空气污染论文范文

空气污染论文

目录

  1. 第一篇空气污染论文范文参考:空气污染健康效应的经济学分析
  2. 第二篇空气污染论文样文:空气污染对城市居民的健康风险与经济损失的研究
  3. 第三篇空气污染论文范文模板: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与环境空气污染的相关性研究
  4. 第四篇空气污染论文范例:重庆市主城区气象条件对空气污染影响分析及数值模拟研究
  5. 第五篇空气污染论文范文格式:城市空气污染问题研究

★100篇免费空气污染论文范文,可用于空气污染论文写作参考研究,为你的本科论文和硕士论文提供有价值的空气污染论文范例格式模板参考.【赶快阅读吧!】

第一篇空气污染论文范文参考:空气污染健康效应的经济学分析

我国在20世纪80年*始经济迅速发展,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快速进行,与此同时,人口剧增、资源过度消耗、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问题日益彰显,严重阻碍着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的进一步提高,威胁着人类的未来生存.在我国的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由此造成的健康损害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特别是空气污染及其带来的健康损害在整个环境污染中尤其严重.近年来,流行病学研究的结果证实了空气污染物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国外相关研究结果也揭示了空气污染带来的健康损失在环境污染造成的总损失中占的比例很大.国家对空气污染也给予了高度关注,今年我国空气质量标准的重新修订,特别把PM2.5纳入监测内容,并已经有多个试点城市开始运作,加强政策实施的力度.但长期以来“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经济增长模式也对环境构成了巨大压力.尽管政府制定并不断完善了环境法律法规体系,使环境保护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环境形势严峻的状况仍然没有改变,表现为主要污染物排放量超过环境承载能力,许多城市空气污染严重,酸雨污染加重,等诸多大气环境问题,且发达国家上百年工业化过程中分阶段出现的环境问题,在我国近20多年来集中出现,呈现结构型、复合型、压缩型的特点.因此,对空气污染造成的人体健康损害进行经济学评估,有助于了解我国空气污染的危害程度,为进行经济开发和环境保护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本文运用卫生经济学、环境经济学和计量经济学等相关学科的理论知识,采用微观和宏观,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探讨了空气污染带来的健康效应.全文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充分回顾国内外有关空气污染与健康终端危害暴露反应关系研究、城市空气污染健康危险度评价、健康风险的价值评估等方面的相关文献,分析国内外研究方法、研究基础条件以及研究热点,

第二,选择典型城市(本文是对成都市的分析),对大气监测数据,死亡、住院等健康数据,温度、湿度等气象数据进行收集与整理,选择主要空气污染物的健康效应终端,

第三,开展典型地区空气污染物与健康效应之间暴露反应关系的研究,控制混杂因素的影响,深入研究空气污染与居民呼吸系统疾病每日住院人次等健康效应的暴露反应关系,分析空气污染健康暴露反应关系的因果关系.

第四,运用最新的宏观统计数据,综合考虑了经济、环境和健康的相互影响,同时选取了能够代表不同年龄层的健康指标:死亡率、围产儿死亡率、出生体重小于2500克的婴儿比重、儿科门诊人次以及肺结核发病率来考察主要空气污染成分排放量和数量的变化对不同健康指标的影响.

通过对数据的实证分析,本文主要得到以下结论:

第一,根据我国的空气质量标准成都市2009-2010年空气质量良好,但是在较低的污染水平下,空气污染仍然对健康造成了显著的负向影响.空气污染指数每增加十个单位,将导致后一天因呼吸道系统疾病住院的人数增加0.6人左右.同时分别控制了气温、气压和降水量三个气象因素仍然得到这一显著结果.

第二,空气污染的健康效应存在星期效应和季节效应.这与实际生活中的医院工作制度和空气污染物对健康的影响路径有关.在医院专家周末不坐诊的这种制度安排下,患者会集中在周一和周五去就诊.当季节交替变换时,空气质量伴随着气象因素的同时作用,会加剧呼吸道系统疾病的患病率.

第三,利用成都市的住院数据,分析了空气污染水平的变化对医疗花费的影响.结果显示,空气污染指数每增加十个单位,每人每天的医疗总花费平均会增加115.5元,自费药品费用平均每天增加3.34元,诊疗费用平均增加10.5元.

第四,根据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工业空气污染物排放量对死亡率、围产儿死亡率、出生体重低于2500克的婴儿比重、儿科门诊人次、肺结核发病率都存在显著地健康效应.国外研究表明,采用婴儿的健康指标更能反映空气污染与健康之间的因果关系,而本文利用了围产儿死亡率和出生体重低于2500克的婴儿比重两个指标证实了空气污染的健康效应.

第五,根据收入方程的回归结果,物质资本投入、劳动力数量和教育对人均收入有显著正影响;人口对人均收入具有负影响;工业污染物排放量对人均收入有显著的负影响.21世纪初期至今我国的人口健康状况对经济增长有显著负影响(出生体重低于2500克婴儿的比重对经济增长有显著正影响,作用效果和其他公共健康指标相同;儿科门诊人次为健康指标时作用不显著);教育状况对经济增长有显著正影响;工业污染排放物对经济增长有显著负影响,其作用在各种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中是最为强健的.

第六,总体而言,人均工业气体污染物排放量随人均收入水平上升而减少.第三产业比重的估计值有时不显著,但只要显著,其符号均为负,与预期相符,说明发展第三产业有利于改善环境质量.

全文共有五章内容,具体安排如下:

第一章是绪论.简要地阐述了空气污染健康效应的研究背景,并对文章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作了简单的介绍,给出了本论文的总体研究思路,以图表的形式直观地体现了论文的整体结构.

第二章是文献综述.首先介绍了空气污染相关背景知识,对空气污染如何影响健康以及空气污染衡量指标相关内容简单的总结.然后从不同的健康指标的衡量角度死亡率、门急诊就诊率和患病率等等方面的健康效应分析研究作了系统的梳理.

第三章是对成都市的健康效应分析的实证研究.根据获得的微观数据该部分同时整合了2009-2010年环境保护局公布的空气污染指数(API)和世界监测网站公布的每天的气象数据,运用时间序列分析方法分析了空气污染指数对呼吸道系统疾病患者每天的住院人次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空气污染指数对日住院人次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即空气污染水平越高,因呼吸道系统疾病住院的人数越多.同时对成都市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参保者在2009-2010年因呼吸道系统疾病而住院的参保者的一些微观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分析中发现成都市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的统筹层次越高,患者所占的比例越大,从性别比例来看,女性患者较多.大多数参保者在这两年内因呼吸道系统疾病而住院一次,不过也有的参保者在两年时间内住院超过3次只是比重不大.

第四章是利用全国30个省市2003-2010八年的面板数据,选择了死亡率、围产儿死亡率、出生体重小于2500克的婴儿比重、儿科门诊人次以及肺结核发病率五个不同的健康指标、三种主要工业空气污染物排放量和汽车数量四种不同的空气环境指标,运用固定效应模型和联立方程模型来研究空气污染的健康效应,结果进一步证实了空气污染的健康效应.

第五章是全文的总结.在总结全文结论的基础上同时讨论了文章的不足和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本文可能的创新之处在于:一是首次对成都市的空气污染对健康的影响的分析,而且是只针对参加了城乡居民医疗保险的居民因为患有呼吸道系统疾病住院的数据分析.拥有医疗保险的居民在患病后因为有保险的报销补助可能会积极去医院诊治,这相对保证了整个城市的空气污染的健康效应的分析样本的完整.而且因为都是城乡居民医疗保险的参保者,可以衡量同一保险制度下居民的发病率和是否选择住院与保险统筹层次的关系.二是首次用围产儿死亡率、出生体重低于2500克的婴儿比重来衡量公共健康指标,用来分析空气污染的健康效应.在以往的文献中,主要应用死亡率分析空气污染对健康的影响,但是由于成年人的健康状况还会受到自身健康禀赋、积累的健康习惯等因素的影响,分析结果可能是有偏的,容易高估空气污染对健康的影响.但是,本文采用的两个健康指标是新生儿的健康状况,更多的只会受到母亲妊娠期间和刚刚出生期间内的空气污染的暴露水平的影响,能够更有效的评估空气污染对健康的影响.本文的不足在于:受到数据的限制,不能更多的控制微观变量对健康的影响,如无法得到母亲的健康生活行为,还是不能更有效的评估空气污染的健康效应.

第二篇空气污染论文样文:空气污染对城市居民的健康风险与经济损失的研究

空气污染对人类及其生存环境造成的危害与影响,已逐渐为人们所认识.空气污染可分为室外空气污染和室内空气污染.室外空气污染物包括气态污染物、颗粒态污染物等;室内空气污染是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室内空气中有害物质超标,进而影响人体健康,有害物质包括甲醛、苯、氨、放射性氡等.近二三十年来我国东部地区空气污染加剧,其中霾污染正演变成为我国城市大气中主要污染之一,引起了普通民众和科学界的广泛关注.目前国内外关于空气污染对城市居民的健康风险、由此造成的经济损失、室内空气污染特征以及对居民的健康影响还缺乏系统的研究.

为了深入了解空气污染对城市居民的健康影响,本论文对人群暴露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PM10)、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霾污染、颗粒物上持久性有毒污染物(PTS)的健康风险进行了评价.同时,考虑到室外空气污染对室内空气质量的影响,建立了计算室内空气污染物浓度的数学模型,应用此模型计算了室内空气中典型PTS和甲醛的浓度;对室内空气污染物甲醛、氨和挥发性有机污染物的控制方法及其健康效应进行了研究.

论文主要结果与结论如下:

2005-2009年长江三角洲地区(YRDR)25城市PM10平均浓度为52.8-112.1μg/m~3,南京(107.3μg/m~3)、徐州(112.1μg/m~3)、盐城(107.8μg/m~3)和杭州(108.2μg/m~3)的PM10年平均浓度高于YRDR的其他城市.冬季YRDR的PM10最高,为110.5μg/m~3,其次是春季(95.9μg/m~3)和夏季(85.5μg/m~3),秋季最低,为78.2μg/m~3.徐州、盐城、杭州和南京居民在由大气颗粒物引起的呼吸系统疾病的潜在健康风险分别是舟山的2.11、2.04、2.04和2.02倍.宁波市区PM10、NO_2和SO_2的年平均浓度分别是郊区的1.13、1.25和1.41倍.城区居民的健康风险较高,由NO_2引起的对城区居民的健康风险为可接受水平的11倍以上.

在2009年霾污染期间上海市空气中PM_(10)、NO_2、SO_2的浓度(分别为110.9μg/m~3、67.7μg/m~3和48.8μg/m~3)高于非霾污染期间(分别为63.6μg/m~3、45.3μg/m~3和27.5μg/m~3).PM10、NO_2、SO_2的浓度在冬季最高,其次是春季和夏季,秋季最低.所调查的两所大型医院儿科门诊数冬季大于其他季节.在非霾污染期间儿科医院的门诊数大于霾污染期间显示出霾污染对当地居民健康影响的滞后效应.对不同人群的健康风险研究发现,在霾污染期间NO_2对成人和1岁左右儿童的形成的健康风险较大;霾污染期间所有人群的健康风险高于非霾污染期间.

2009年上海市霾污染造成的健康危害经济损失为72.48亿元,占上海全市当年GDP的0.49%,表明上海市目前的霾污染水平对居民健康危害及其经济损失较大.预测控制目前上海市霾污染尤其是细颗粒物PM_(2.5)的浓度,可以较大幅度地改善城市居民健康状况,进而减少相应的经济损失.

上海某工业区焦化厂、氯碱厂、热电厂附近大气颗粒物中总多环芳烃(∑PAHs)的浓度分别为151.22ng/m~3、66.85ng/m~3和112.9ng/m~3.总多氯联苯(∑PCBs)浓度范围分布在0.247~1.436ng/m~3之间.总有机氯农药(∑OCPs)在焦化厂、氯碱厂、热电厂附近大气颗粒物中浓度分别为253.93pg/m~3、230.27pg/m~3和80.00pg/m~3.三个厂区下风向的大气中,发电厂下风向大气汞含量最高,氯碱厂下风向大气汞含量较低.

基因毒物质的致癌风险评估结果表明,颗粒物中PCBs和OCPs污染引起的对人群的致癌风险较小,比可接受水平低2-3个数量级.但由PAHs通过呼吸暴露途径对人体造成的致癌危险度大多比可接受的水平(10~(-6))高2-3个数量级.其中,由苯并(а)芘(BaP)导致的致癌风险最大.BaP通过呼吸暴露途径对成人造成的致癌风险高于可接受的水平的263-823倍,对儿童造成的致癌危险度高于可接受水平的172-538倍;∑PAHs致癌当量(BaPE)的致癌风险约为可接受水平的10~3倍,且成人的致癌风险约是儿童的1~2倍.躯体毒物质导致的健康风险较大,为可接受水平的1.03-99.01倍,且成人大于儿童.

根据物质守恒定律,本研究建立了室内空气中污染物浓度的数值计算模型.结果表明,本文建立的建筑物内污染物浓度计算的数值模型适用于建筑物密闭和通风条件下气态污染物的浓度的预测.计算结果表明,减少建筑材料装填率,增加空气交换率,可以降低室内空气中污染物浓度,从而降低其对人体的健康风险.

本研究对比了在气体净化装置密闭和不密闭的情况下,光催化、臭氧协同光催化和有机胺吸附对于HCHO、NH_3和VOCs的去除效果.90.4%的甲醛、92.3%的氨以及57.9%的VOCs在有机胺吸收剂处理过程中被去除,而67.5%的甲醛、60.0%的氨以及61.2%的VOCs在光催化氧化的过程中被去除.在通风不足的条件下,采用有机胺吸附剂8小时后,其致癌风险将降低一个数量级.

第三篇空气污染论文范文模板: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与环境空气污染的相关性研究

第一部分

应用地理信息系统分析长期环境空气污染暴露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发生的相关性

研究背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COPD)是一种常见的可防可治的持续性进展性不完全可逆性气流受限性疾病,常伴有气道和肺对有害颗粒或气体的慢性炎症反应,急性加重和合并症的发生影响病情的严重程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其发病率、致残率和死亡率呈逐年增高趋势,并导致了严重的、持续增长的经济负担与社会负担.预计至2020年,COPD疾病负担将位列第五,世界范围内死亡原因第三位.

目前为止,COPD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清楚.目前认为吸烟是COPD最重要的病因.然而阻塞性肺疾病负担(BOLD)项目已在世界数个区域开展了相关研究,发现在不吸烟者中仍具有3-11%的COPD患病率,提示吸烟并非唯一的导致COPD发生的危险因素.

尽管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暴露于室外空气污染与COPD的发生相关,但是在目前阶段尚未有足够的证据证实其因果关系.同时,极少有研究报道周围空气污染与经肺功能确诊的COPD之间的关系,尤其是应用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ystem, GIS)空间分析技术进行的研究更是为数不多,在中国东部地区尚未有采用类似方法的研究.

济南市是我国空气污染较为严重的城市之一.我们课题组2009年进行的济南市城市居民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济南市40岁以上的城市居民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总体患病率为7.6%.明确长期暴露于环境空气污染与COPD发生的相关性可为COPD的病因学及预防提供新的证据和方向.

研究目的:

1.应用地理信息系统的方法分析2009年济南地区COPD发生与长期环境空气污染暴露之间的关系.

2.应用地理信息系统的方法分析2009年济南地区COPD发生与高污染企业相关的污染暴露之间的关系.

研究方法:在COPD发生与环境空气污染关系的研究中,纳入了660例(53例COPD,607例正常)资料完整的2009年在济南市进行的COPD流行病学调查中的受试者.根据山东省环保局提供的2009年分布于济南市的15个监测站所测得的空气污染物年平均浓度,应用GIS技术获得受试者居住地址和工作地址距离处的空气污染物(SO2, NO2, PM10, O3, CO)暴露水平.同时计算受试者居住地址和工作地址距离高污染企业的距离用以评估高污染企业相关的污染暴露水平.应用t检验比较COPD患者和正常对照组间各污染物暴露水平和高污染企业相关的暴露水平的差异.应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COPD发生与长期空气污染暴露水平及高污染企业相关的暴露水平之间的相关性.

结果:与未发生COPD的受试者相比,COPD发生者长期暴露于高的工作地址处CO水平(1447.3±,196.5vs.1356.3±,194.1μg/m3等于0.006),居住住址离高污染企业距离更远(2767.7±,1800.4vs.2177.8±,1527.8m, P等于0.026),校正后无明显统计学差异.

COPD发生者和正常对照之间在居住地(SO2, PM10, NO2, O3, CO)和工作地(SO2, PM10, NO2, O3)的其他污染物暴露水平及工作处高污染企业相关的暴露水平均无统计学差异.

结论:在济南地区人群中,在工作地址处长期暴露于高CO水平可能与COPD发生相关.居住住址远离高污染企业可能与COPD发生相关.

意义:本研究为华东地区首次应用地理信息系统进行的经肺功能确诊的COPD发生与周围环境空气污染的关系的研究.工作地址处长期暴露于高CO水平可能与COPD发生相关的结论可为COPD的预防提供新方向.

第二部分

应用地理信息系统分析短期环境空气污染暴露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入院的相关性

研究背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COPD)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其发病率、致残率和死亡率呈逐年增高趋势,并导致了严重的、持续增长的经济负担与社会负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世界范围内在高收入和低收入国家中都很重要的疾病.预计至2020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疾病负担将位列第五,世界范围内死亡原因第三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对社会造成的经济负担是巨大的.因此明确作用于如此巨大负担的疾病中环境因素的作用是极其重要的.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cute exacerbations of COPD, AECOPD)是疾病过程中的重要临床事件.AECOPD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临床症状及肺功能均有负性效应,并导致了较高的社会经济负担.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可由多种因素促成.尽管感染是最常见的诱发因素,但是并非所有的急性加重患者中都存在感染的证据,提示其他因素也参与了急性加重的诱发过程.尽管之前已有研究观察到室外空气污染和COPD急性加重入院之间的显著性联系,但极少有应用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ystem, GIS)空间分析技术进行精确的个体化暴露水平的研究.

济南市是山东省的省会城市,是中国污染较为严重的城市之一.我们课题组2009年进行的济南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流行病学显示,济南市40岁以上居民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病率为7.6%,疾病造成了较大的直接经济负担和间接经济负担,是危害济南市人民健康的常见病和多发病.

空气污染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入院关系的深入研究将有助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诱因的确定,为防止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发生急性加重及其导致的症状,急诊就诊、入院甚至死亡率增加的一系列负性事件提供新的预防方向.

空气污染论文范文相关参考属性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空气污染论文范本 大学生适用: 5000字学校学生论文、10000字专升本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96 写作解决问题: 怎么撰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模板、论文目录 职称论文适用: 杂志投稿、职称评中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空气污染科目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质空气污染论文范文选题

研究目的:

1.应用地理信息系统的方法分析2009年济南地区因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入院与短期环境空气污染暴露之间的关系.

2.应用地理信息系统缓冲区分析的方法研究2009年济南地区因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入院与高污染企业的关系.

研究方法: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入院与周围环境空气污染的关系研究中,纳入2009年济南市因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入院414例COPD患者,并选取同期入院的598例胆石症患者为对照.济南市2009年1月至2009年12月的监测的五种空气污染物(NO2, SO2,PM10,O3, CO)的月平均浓度由山东省环保局提供.使用ArcGIS10.0对每个个体进行地理编码,应用Kriging模型模拟个体入院时期及地理位置的时空特异性空气污染暴露水平.应用缓冲区分析评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入院和高污染企业相关的暴露水平之间的关系.应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入院与短期空气污染暴露水平及高污染企业相关的暴露水平之间的相关性.


https://www.mbalunwen.net/biyelunwen/85391.html

结果:与同期入院的胆石症患者相比,因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入院的患者在居住处短期暴露于高PM10水平(244.0±,1.7vs.243.6±,1.6μg/m3, P<,0.001),低SO2水平(189.3±,7.1vs.191.7±,8.0μg/m3, P<,0.001),在工作处短期暴露于低SO2水平(185.4±,10.5vs.191.7±,8.3μg/m3, P<,0.001)、低PM10水平(239.8±,10.6vs.243.5±,1.6μg/m3, P<,0.001)、低CO水平(1985.5±,95.5vs.2023.1±,33.7μg/m3, P<,0.001)以及低NO2水平(79.2±,3.6vs.80.6±,0.7μg/m3, P<,0.001),校正后工作处SO2(OR等于0.90,95%CI [0.84,0.97], P等于0.004)、O3(OR等于0.82,95%CI [0.71,0.95],P等于0.008)和NO2(OR等于0.58,95%CI [0.36,0.94], P等于0.027)具有统计学差异.

结论:在居住地处短期暴露于高PM10水平可能与因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入院相关.在工作处短期暴露于低SO2、O3/NO2水平与因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入院相关.

意义:本研究为华东地区首次应用地理信息系统进行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入院与周围环境空气污染的相关性研究.在居住地处短期暴露于高PM10水平可能与因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入院相关的结论可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的预防提供新方向.

第四篇空气污染论文范例:重庆市主城区气象条件对空气污染影响分析及数值模拟研究

重庆市是我国地形复杂、幅员面积最大的城市,也是我国最早出现雾霾型空气污染、且较为严重的城市之一,这不仅给当地居民的健康带来不同程度的危害,也影响了重庆市的城市投资环境和竞争力.基于此,本文首先分析了重庆市主城区主要大气污染物(PM10、SO2、NO2)的空间分布及年际、年和日变化特征;其次,采用K-means聚类方法对重庆污染天气大气环流进行分类,探析了污染天气过程特征及本地相关气象要素的变化与污染浓度的相关性,仔细研究了不同性质降水对大气污染物的清除效率;最后,采用观测资料分析和WRF-Chem数值模拟,重点研究了重庆主城区在晴天、阴天和雾天三种主要天气背景下,局地边界层气象特征及其变化对污染物浓度的影响,初步揭示了不利气象条件造成空气污染的影响机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重庆主城区空气污染空间分布特征是:PM1o高污染区为工商业发达的主城核心六区,SO2高污染区主要分布在工业区,NO2高污染区主要出现在商业最繁华、车流量大的区域.

(2)重庆主城区主要污染物(PM10、SO2、NO2)浓度的时间变化特征是:其年际变化总体呈下降趋势,空气质量呈逐年好转态势.年变化中主要污染期为秋末、冬季到初春(11月~次年3月),尤以12月最为严重,其次是11月,夏季污染最轻.PM1o逐时平均浓度呈现典型的“*双谷”日变化特征,具有12小时左右的变化周期,冬半年在12:00和22:00前后出现峰值,在7:00和18:00前后出现谷值,夏半年在11:00和23:00前后出现峰值,在7:00和17:00前后出现谷值;SO2平均浓度呈现“单峰”日变化特征,冬半年在12:00-13:00达到峰值,夏半年一般在10:00~11:00达到峰值;NO2平均浓度呈现不太典型的“*双谷”日变化特征,NO2主峰值出现在20:00前后,10:00-12:00前后的峰值不太明显.

(3)采用K-means聚类方法对造成重庆主城区空气污染的500hPa大气环流形势进行分型,大致可分为一槽一脊型、纬向环流型、两槽一脊型、西高东低型和低槽东移型5种类型.在连续性污染天气过程中,地面目平均温度变化总体呈逐日上升趋势,日平均气压总体呈逐日下降趋势,日平均相对湿度变化主要表现为污染前期湿度先降低,后期逐渐增大,风速的变化趋势不明显,基本维持在1m/s~1.5m/s之间.

(4)分析表明,重庆主城区边界层气象条件对污染物浓度有最直接的影响.在雾天、晴天和阴天三种典型代表性天气中,从夜间到清晨,出现逆温频率高且空风速较小,但由于夜间污染源排放减弱,污染物浓度呈现自然下降态势;其中雾天由于相对湿度大,水汽的吸附(转化)作用,污染物浓度下降速度比晴天和阴天快.8:00以后由于人群活动及污染排放量的增加,污染物浓度在上述三种代表性天气背景下均呈快速上升态势;从8:00到13:00,阴天升温不及雾天和晴天快且高低空风速也比较小,污染物浓度上升速度也比雾天和晴天快;13:00以后,三种代表性天气背景下重庆主城区边界层逆温均基本或完全消失,大气垂直扩散能力明显增强,污染物浓度开始明显下降;其中,晴天增温快,午后温度高,风速大,PM10浓度下降速度也快;雾天温度增速不及晴天快、且地面风速变化不大,因此PM10浓度降低速度低于晴天;阴天由于午后增温速度明显比晴天和雾天慢,增温幅度也小,风速也小,因而PM10浓度降低速度慢,相对污染浓度高.

(5)通过逆温与昼夜温差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与其他北方城市(如兰州市等)不同,重庆主城区由于冬半年昼夜温差小导致逆温强度弱、厚度薄,从而造成其冬半年轻度污染天气相对较多,很少出现中度及以上污染天气,这一点与北方城市冬季易出现重度污染的状况存在明显的差异.对重庆市大气扩散能力的分析结果也表明,湍流动能越强,污染物的垂直扩散能力越强,污染物浓度越低;但总体而言,重庆主城区污染物在大气中水平方向由平均风速完成的平流输送还是明显强于由湍流完成的垂直方向的输送与扩散.

(6)数值模拟结果显示,WRF-Chem模式对重庆主城区大气边界层气象场有较好的模拟效果,其中MYJ方案对边界层温度场和风场模拟效果优于YSU方案.WRF-Chem模式基本能够模拟出重庆主城区PM10、SO2和N02浓度的日变化特征,但浓度值偏小,对污染物浓度模拟效果同样也是MYJ方案优于YSU方案.详细模拟结果表明,边界层高度(PBLH)能显著影响污染物浓度,通过计算8:00-17:OOPBLH与PM10的相关系数显示,PBLH与1~3小时后的PM10浓度负相关较好,表明白天PBLH明显增大1~3小时后PM10浓度才明显降低.不同天气背景下也略有变化,其中在雾天和阴天,PBLH,斗高后2-3小时PM10浓度才有明显下降,而在晴天PBLH升高后1~2小时PM10浓度就会明显下降,表明大气边界层气象条件变化速度越快,污染物稀释扩散响应时间也越短.上述PM10浓度随PBLH变化而变化的事实,能够较好地解释PM10日变化特征的成因.通过数值模拟还发现,边界层风场对污染物浓度变化也有明显的作用,在夜间,重庆主城区主要受下沉气流影响,对污染物的向上垂直扩散作用非常弱;在白天上午,由于建筑施工、机动车尾气等污染排放量的增加,当受逆温或夜间下沉气流持续控制时污染物的向上垂直扩散作用很弱,近地面污染物浓度会快速增加;相反,当日出后边界层专为上升气流时污染物的向上垂直扩散能力会增强,污染物浓度的增加速度会减慢,尤其在高空风速大且为强上升气流时,强烈的抽吸作用使得大气垂直扩散能力得到显著增强,能有效地抑制污染物浓度的增长态势.通常到午后,太阳辐射强烈,大气边界层内上升气流达到最强,PBLH达到最大,大气边界层垂直扩散能力最强,因而污染物浓度达到一日中的谷值点.在污染天气向非污染天气转换过程中,大气边界层的风速会明显增强且为上升气流,边界层高度会明显增高,湍流动能也明显增强,受大气的水平输送能力和垂直扩散能力都增强的共同作用,重庆主城区大气污染物浓度会明显下降,空气质量转好,由此较为细致地揭示了该区边界层气象条件的变化对空气污染影响的过程与机理.

(7)研究表明,降水对重庆主城区空气污染物也有明显的清除作用,不同强度等级的日降水对PM10、SO2、N02清除效率和对API值降低率均呈现指数变化;连续性降水对污染物清除最有效的是前两天降水,且第二天降水对污染物的清除效率比第一天要高.逐时降水对PM10和S02清除效果好于N02,夜间降水对污染物清除效率比白天降水高,此外降雨对污染浓度上升阶段清除效果好于下降阶段.

基于上述对重庆主城区空气污染时空变化特征及其与气象条件的研究,并利用降水能有效清除污染物的机理,结合该区首要污染物为PM10及其特殊的日变化特点,我们建议可通过局部的试验研究,然后在20::00~次日7:00(夜间)选择火箭、飞机增雨或高楼喷水等作业方式在重庆主城区进行人工干预措施,达到快速清除低空污染物,有效改善空气质量之目的;若选择在上午8:00~12:00可针对PM10浓度出现上升时间段内,通过飞机增雨或高楼喷水等方式进行作业,可能对抑制PM10浓度的升高会起到更好的效果.

第五篇空气污染论文范文格式:城市空气污染问题研究

空气是地球的生命气体.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口规模和机动车保有量的不断扩大和增加,城市空气污染,尤其是机动车尾气排放导致的城市空气污染问题日益凸显,并且已经成为城市居民生活中一个无法逃避的现实.限制和减少机动车尾气排放,以此来治理空气污染、改善空气质量的环境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也已经迫在眉睫.而环境政策及其执行效果会因地而异、因污染源而异,针对单一区域和单一污染源的政策效应的微观研究便具有更加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在国内外文献梳理的基础上,在互联网大数据整合的辅助下,依据“压力—状态—响应”框架,从全局到局部(全国—兰州—市辖区)逐步细化,给出机动车限行政策(命令控制型环境政策)对城市空气污染治理效应的短期测算和长期效应分析的评估方法和具体应用,并设计了一种以治理城市空气污染、改善城市空气质量为目标的机动车差别化停车收费标准的经济激励型环境政策.具体来讲,研究内容包容以下几个递进的层次:第一,研究范围定量论证.从全国范围的宏观角度,以定量分析为手段,通过改造空气质量指数指标,对全国重点城市空气质量进行综合评价,以综合评价结果为因变量,依据全市范围和市辖区统计口径,构建回归分析模型,测算人类活动(包括人口和经济)对空气质量的整体影响效应,论证了选取“兰州市”、“机动车污染源”、“机动车限行政策”这一研究范围的典型性和代表性.第二,机动车限行政策对城市空气污染治理的短期效应测算,包括整体效应和微观分时效应.基于所限定的研究范围,通过互联网异源数据采集整合、样本期控制,构建断点回归模型,针对二氧化氮、臭氧、一氧化碳和可吸入颗粒物,测算了机动车限行政策的短期空气质量的整体效应.在此基础上,以泛函分析为工具,提出了函数型虚拟变量回归模型,测算了机动车限行政策的微观分时效应.研究结果表现出限行政策的短期有效性,并在一天内空气质量效应变化呈现“U”型轨迹,与人类活动规律一致.第三,机动车限行政策对城市空气污染治理的长期效应分析.基于所限定的研究范围,一方面,采用情景模拟方法,在短期效应测算结果的基础上,以人们购车行为的环境“压力”为切入点,依据机动车保有量的历史数据,通过S型曲线预测和情景模拟分析,得出了机动车限行政策的长期无效的结果.另一方面,从信息不完全、福利损失、博弈反应、成本—收益、非经济效率标准等方面分析了限行政策的长期效应,得出了限行政策在长期实施过程中,其效应会逐渐减弱并趋于无效的结论.第四,基于城市空气污染治理的经济激励型环境政策的机制设计.鉴于机动车限行政策的短期有效和长期无效,以治理城市空气污染为目标,本文尝试一种经济激励型环境政策的机制设计.以互联网大数据辅助调查设计为手段,通过问卷调查和观测为数据基础,以分布函数拟合为方法工具,通过差别化停车收费标准的设计,得到无差别定价、两阶梯定价、三阶梯定价这几种与限行政策短期效应一致,但可规避长期无效的机动车差别化停车收费标准定价策略.第五,在以上测算、分析以及国外城市机动车污染治理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一些治理城市空气污染的环境政策配合的方向和思路以及在环境政策执行中需要不断改善提高的方面.

本文是一篇空气污染论文范文,可作为选题参考.

空气污染引用文献:

[1] 比较好写的空气污染论文题目 空气污染论文标题怎样定
[2] 空气污染期刊文章参考文献 空气污染论文参考文献哪里找
[3] 空气污染论文提纲范文模板 空气污染论文框架如何写
《空气污染论文范文参考 空气污染毕业论文范文[精选]》word下载【免费】
空气污染相关论文范文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