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论文写作 > 毕业论文范文 > 文章内容

鄂州市城乡空间规划特征模式

主题:白云新城功能 下载地址:论文doc下载 原创作者:原创作者未知 评分:9.0分 更新时间: 2024-04-07

简介:关于对写作功能新城论文范文与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相关本科毕业论文功能新城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下载有帮助。

功能新城论文范文

白云新城功能论文

目录

  1. 1. 前言
  2. 2. 组群式大城市空间规划的理论背景
  3. 2.1 组群式大城市空间概念
  4. 2.2 组群式大城市空间演化的阶段和特征
  5. 3. 相关背景
  6. 3.1 鄂州市空间区位
  7. 3.2 鄂州城市空间规划发展的相关背景及定位
  8. 3.3 鄂州城市空间规划发展的总体目标
  9. 3.4 鄂州城市空间发展模式和策略
  10. 4. 鄂州城乡总体规划的规划空间结构和功能分区
  11. 4.1 区域分工和功能结构
  12. 4.2 组群式多中心城市区域划分
  13. 4.3 各组群功能示范区功能定位
  14. 4.4 组群区间的发展轴线的构筑
  15. 4.4.1沿江城镇发展带
  16. 4.4.2葛湖产业发展轴
  17. 4.4.3武黄高速产业发展轴
  18. 4.5 市域生态空间结构
  19. 4.6区域城乡交通协调
  20. 5. 围绕两型社会构建宜居宜业组群式大城市的格局
  21. 白云新城功能:新城区iphone4s超震撼功能引眼球 苹果4s手机报价

(鄂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湖北鄂州436000)

摘 要:以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先行示范区建设为契机,鄂州市迎来了城乡建设的高速发展.在全域鄂州背景下,依据自身情况,选择以建设宜居宜业组群式大城市为整体规划思路,积极推动整体功能配置、优势互补和资源共享,确定了四位一体的城乡空间布局体系.

关键词:城乡规划;组群式城市;鄂州

1. 前言

翻开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历史,曾经有两个武昌:一个是古武昌—鄂州,一个是今武昌—武汉市武昌区.鄂州曾经有帝王之都的威严,风樯如林的显赫和商贾如云的繁荣.长江的波浪和湖水的涟漪,造就了鄂州江边有山,山下有城,城中有湖,湖中有山,独特的空间格局.湖北省的简称“鄂”亦由此而来.

2. 组群式大城市空间规划的理论背景

2.1 组群式大城市空间概念

组群式大城市(metropolitan area)是指以主城市为中心,由论文范文与联系密切的工业化和城镇化水平较高的县市共同组成的区域,内含众多城镇和半城镇化或城乡一体化地域.其特征是这些论文范文城镇与中心城市有密切的日常经济联系和协调内外部建设的某种机制.

目前,我国城市化进程高速发展,大城市功能地域范围内的“成长区”成为变化速度最快,同时也是最为敏感的区域.大城市功能外扩衍生的大型基础设施、新居住组团、各种产业集聚区都相继在这一区域集中开发建设.同时,这一区域也是城市核心区解决“大城市病”、疏导人口等压力的首选空间.因此,在政府管理层面上,无论从制定区域空间发展的政策、城市功能区域的转型、区域经济的发展,都需进行城乡总体统筹规划.

白云新城功能:新城区iphone4s超震撼功能引眼球 苹果4s手机报价

2.2 组群式大城市空间演化的阶段和特征

大城市城镇区主要是指主城区的论文范文边缘区域,是城市核心区域功能与人口扩散的主要吸纳和重组的关键区域.大城市成长区域可以看成城镇化的重要阶段节点,这一演化过程一般分为四各阶段.

第一阶段,各城镇独立发展阶段.单个城镇群落规模小,结构简单,功能相近,城镇空间布局规整,紧凑,封闭,均质度高,群落之间联系不方便,结构趋同,以竞争为主.

第二阶段,成长区培育阶段.各城镇群落快速成长,城市区出现核心城市并伴随功能辐射,地域功能出现分化.核心区呈集中式、单中心结构,表现为圈层式规模扩展,核心区与成长区联通加强,要素流动重组,竞争格局变成竞争和互补同时存在内在关系.

第三阶段,成长区发展与扩张阶段.各群落之间区域分工和功能结构日趋合理,有更多的互补性区域纳入到大城市区域空间内来,区域发展呈现一体化.

第四阶段,成长区创新发展阶段.大城市组群网络体系建立.网络化的中心体系赋予城市的强大的辐射能力,通过统一运行机制和制度体系,实现区域资源和要素的更高效配置,周边城镇借助核心区的创新能力,实现其空间结构和功能形态经一步提升,组建形成组群式多核城市的格局,城市整体不断实现内外部的功能创新,参与更多大范围的地域分工.

3. 相关背景

3.1 鄂州市空间区位

鄂州区域面积为1596km2,西接武汉,东连黄石,处于武汉城市圈内核.同时也是“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先行示范区.

3.2 鄂州城市空间规划发展的相关背景及定位

鄂州作为武汉城市圈内核城市和鄂东城市群中心城市,是湖北省所有地级市中市域面积最小和全省唯一不辖县的地级市.建设鄂州综合改革示范区是省委、省政府推动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重大战略决策.高起点、高水平推进鄂州综合改革示范区建设,对引领和推进全省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实现跨越发展、加快构建中部崛起,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鄂州市提出了建设“两区一市”、实现“六个跨越”的新的阶段性战略定位,“深化鄂州城乡一体化、探索城乡统筹和组群式城市新模式”,“划分三大板块、整合设立五大功能区、鄂州城乡一体化”等指导思想.

3.3 鄂州城市空间规划发展的总体目标

鄂州城市空间规划的时间节点分为近期与远期两个阶段.其中,近期规划到2015年,功能区基础设施覆盖范围为200km2,城市化率为70%.远期规划到2020年,功能区基础设施覆盖范围为300 km2,城市化率为75%.并以科技创新和绿色制造为龙头,以循环经济和“两型”建设为纽带,以现代服务业发展为重点,以滨湖滨江优质环境景观塑造和生态文化旅游为特色,全面融入武汉城市圈.将鄂州建设成为“两区一市”,即湖北省综合改革示范区、城乡一体化先行区和宜居宜业组群式大城市.

3.4 鄂州城市空间发展模式和策略

鄂州市按照组群式大城市城市布局原理,编制了《鄂州市综合改革示范区规划纲要》等.

其空间布局为“多点多极核+轴带”的组群式形态.横向表现在分布上呈以五大功能区为支撑平台的空间形态重点发展五大功能区范围内的主城、新城、特色镇和新社区.加强各功能区之间和主城、新城、特色镇、新社区之间有机联接的轴带建设.

纵向级次表现在呈“1311”即一主三新十特百新社区“四位一体”城乡体系架构(建构以主城区为中心、葛华科技新城、红莲湖(梧桐湖)旅游新城、花湖工贸新城为支撑、10个特色镇、106个新社区为基础四位一体的城乡空间体系).探索出一条符合我国农村实际、具有鄂州特色的城镇化建设道路.

4. 鄂州城乡总体规划的规划空间结构和功能分区

4.1 区域分工和功能结构

将鄂州总体分为南北两个大的区域.北部依托长江沿线和武汉链接高速路,重点发展依托长江港口和高速公路交通网路的优势产业,建设功能完善的主城和新城.北部板块细分为2个功能区:一是转型发展区,依托东部的主城、鄂城新区,规划面积540km2;二是创新发展区,依托西部的葛华科技新城、三江港区,规划面积383 km2.

南部为大梁子湖生态旅游发展区,规划面积为670km2.利用梁子湖的生态资源,打造大梁子湖生态旅游发展区,发展旅游业和服务业.

4.2 组群式多中心城市区域划分

根据组群式多中心的城市格局,将鄂州全域范围内的三大板块划分为五大功能区.包括主城综合功能区,葛华科技新城功能区,大梁子湖生态旅游功能区(含红莲湖、梧桐湖新

城),鄂城新区功能区(含花湖新城),华容临港新城功能区(含三江港区).

4.3 各组群功能示范区功能定位

主城综合功能区:全市行政、经济、文化中心.重点突出公共服务、商贸物流、生态城市建设等功能.葛华新城功能区:重点突出科技创新、高新产业等功能.大梁子湖生态旅游功能区(含红莲湖、梧桐湖新城):重点突出生态旅游、运动休闲、高端居住、科技创意、都市农业等功能.鄂城新区功能区(含花湖新城):重点突出工业商贸、先进制造业、生态居住等功能.华容临港新城功能区(含三江港区):重点突出绿色低碳、国际物流、临港经济等功能.

4.4 组群区间的发展轴线的构筑

4.4.1沿江城镇发展带

以“葛华新城、华容临港新城、主城区、鄂城新区”为核心,若干个城镇、产业为重要节点,构建沿江具有一定纵深腹地的“城镇·产业”综合发展带.

4.4.2葛湖产业发展轴

由“葛华新城—红莲湖(梧桐湖)新城—长港—梁子—沼山—太和”构成,形成市域纵向“产业·生态·城镇”发展轴.

4.4.3武黄高速产业发展轴

以武黄高速为依托,形成市域横向“产业·生态·城镇”发展轴.

4.5 市域生态空间结构

各功能组群区通过生态廊道的布局,形成各个功能组群区域群相互联系的网络.用“一带(百里长港示范带)、两廊(水廊,山廊)、多节点(功能区间和范围外若干生态节点)、全贯穿”的结构来使得功能区间和范围外的自然山体、水体、林地、农田等均作为生态廊道(都市农业)贯穿其间,实现生态全贯穿、全覆盖.这是各功能区之间生态功能建设的要求,是组群式城市生态隔离、穿插和联接的最直观、最本质体现.

4.6区域城乡交通协调

按照产业布局、链接、转移与城镇功能错位、互补的要求,按“规划同筹、设施同网、产业同链、市场同体、环境同治”的原则.分别采用公路对接(“四横四纵”8条高、快速路交通网骨架)、铁路(9条轨道交通线)、跨江大桥(5座跨江大桥)、港口(5个沿江港口)等对接的形式分别对葛华科技新城、大梁子湖生态旅游区与武汉科技新城、北湖化工新城的空间对接和主城、三江港区与黄冈的同城空间对接以及鄂城新区、花湖工贸新城与黄石的同城空间对接.

5. 围绕两型社会构建宜居宜业组群式大城市的格局

以全域鄂州为目标,推动整体功能配置、优势互补和资源共享.“一主三新十特百新社区”四位一体的组群式大城市空间架构,突破过去只重局部不重整体的局限.首先,突破了以行政为中心发展的传统思路,转变为以资源发展趋势和经济发展趋势作为城市规划的核心.其实,充分发挥主城、新城、特色镇不同功能分区的比较优势,从资源特点、产业布局,长远发展出发,培育和规划新兴产业集群.城乡一体,全域规划106个农村新社区,突破了只重视提高城市化水平的单一模式,把以工促农、城乡一体作为提高城镇化水平的根本途径,为城乡发展新模式开创了新路径.

按照“全域鄂州,城乡统筹”的理念,深化城乡规划体制改革,优化城镇空间布局,探索城乡一体、组群带动、多点发展的城镇化新模式.为加快推动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实现城乡空间融合、功能互补、基础设施共享.推动城市在更大范围内、更高层次上优化产业布局、调整产业结构,使鄂州成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先行示范区.

结语

本文在组群式大城市空间相关理论研究基础上,结合鄂州市实际情况,提出了鄂州规划空间结构与功能区划,提出了“一主三新十特百新社区”四位一体的组群式大城市空间架构.

总结:本论文主要论述了功能新城论文范文相关的参考文献,对您的论文写作有参考作用。

白云新城功能引用文献:

[1] 新颖的功能材料论文题目 功能材料论文题目怎样取
[2] 功能材料外文外文 功能材料核心期刊参考文献有哪些
[3] 功能材料论文提纲模板 功能材料论文大纲怎样写
《鄂州市城乡空间规划特征模式》word下载【免费】
白云新城功能相关论文范文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