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论文写作 > 毕业论文范文 > 文章内容

品行教育学校体育教学相结合

主题:品行 下载地址:论文doc下载 原创作者:原创作者未知 评分:9.0分 更新时间: 2024-04-04

简介:大学硕士与本科品行教育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优秀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下载,关于免费教你怎么写品行教育方面论文范文。

品行教育论文范文

品行论文

目录

  1. 一、体育教学中品行教育渗透的特点.
  2. (一)动态性.
  3. (二)经常性.
  4. (三)及时性.
  5. 二、教学中品行教育渗透的原则.
  6. (一)主体性原则.
  7. (二)差异性原则.
  8. (三)内化性原则.
  9. (四)整体性原则.
  10. (五)系统性原则.
  11. 三、体育教学中品行教育渗透的途径.
  12. (一)结合教师表率作用进行.
  13. (二)结合体育课堂常规进行.
  14. (三)结合具体的教材内容和特点进行.
  15. (四)结合组织教法进行.
  16. (五)结合课堂偶发事件进行.
  17. (六)结合审美教育进行.
  18. 四、体育教学中品行教育渗透的方法.
  19. (一)意识教育法.
  20. (二)说服教育法.
  21. (三)规范指导法.
  22. (四)榜样教育法.
  23. (五)集体训练法.
  24. (六)奖惩教育法.
  25. 品行:公德品行教育

刘晓晨

摘 要:品行教育是学校体育的基本组织形式,它面对的是全体学生,体育教学中的多维性,即:“既要育体,又要育心,更要育情”把体育教学提到了一个新的层次,使品行教育渗透到教学的全过程中,那么,如何使体育教学中品行教育更加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等问题,还是需要引起共识的重要问题.本文对体育教学中渗透品行教育的特点、原则、途径、方法进行论述,旨在充分发挥体育教学的品行教育渗透作用,为学校品行教育服务.

关键词:体育教学 品行 途径 方法

当前学校体育改革中,必须重视加强对学生品行教育问题的研究,挖掘体育教学中的品行教育因素,已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共识,长期以来,学校品行教育工作只注重发挥共青团,政治课的作用,而忽视了其它学科教学对学生的品行教育,由于片面的追求升学率的影响,只“教书”,不“育人”的现象还有不同程度的存在,体育教学在对学生进行品行教育方面,有很多其它学科无可比拟的独特优势,在制定具体的教学任务时,只要从学生、教材和教学条件等实际情况出发,有针对性地采取有效措施,充分发挥体育教学的品行渗透作用,就能真正做到既“教书”又“育人”.

一、体育教学中品行教育渗透的特点.

(一)动态性.

一般教学过程主要是通过讲述,向学生进行品行教育;而体育教学过程,主要通过身体活动向学生进行品行教育,在体育课堂上,每个学生都要参加各项活动,因而学生的思想,容易表现在行动中其特点是动态而不是静态.

(二)经常性.

体育课一般在操场上进行,具有活动空间大,扰动因素与突发性事件多的特点,学生个性差异与行为特征容易暴露,各种思想随时都可以表现出来,这就需要教师把品行教育贯穿在课的全过程,在每节课的各部分都注意经常加强品行教育,保证体育课的正常进行.

(三)及时性.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学生处在活跃的运动中,其思想觉悟、优点、弱点都会在言行中表现出来.教师应及时捕捉教育时机,进行表扬或指出不足,对“差生”的“闪光点”应及时鼓励,不要失掉一次良好的教育机会.

二、教学中品行教育渗透的原则.

(一)主体性原则.

体育教学中渗透品行教育,教师的主导作用是非常重要的,但外因必须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教育只要附合学生的内在需要,通过学生的积极参与,认同接受,才能有效.因此,在体育教学中渗透品行教育,要特别强调确认和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启迪和引导学生的主体意识,吸引和组织学生参与教育活动,帮助他们充分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把外在的教育要求转化为自身内在的需要,从而提高自身素质.

品行:公德品行教育

(二)差异性原则.

学生的年龄、性别、个性差异、认识水平、接受能力和运动能力等千差万别,在进行品行教育时扬长避短.同一年龄阶段的青少年学生既有共性,又有个性,所以在品行教育时,应从学生的具体情况,个性差异出发,树立正确的学生观,深入了解和掌握学生的特点,并在发现和培养学生的运动能力中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

(三)内化性原则.

体育教师在渗透品行教育过程中必须善于了解和启迪学生的内在需要,引导他们去追求和探索,促使他们将教育内容内化为自身素质.

(四)整体性原则.

在体育教学中渗透品行教育,必须注意面向全体学生,不能只顾及到小部分,而忽视大部分,还应特别注意,将品行教育所包含的各项素质全面和谐的发展.

(五)系统性原则.

从广义上讲,教师要有长远计划,将品行教育的渗透体现在教学的全过程;从狭义上讲,都是应从课的开始至结束不失时机地渗透品行教育,课与课之间要注意密切联系,使用学生接受的渗透住处牢固、深刻.

三、体育教学中品行教育渗透的途径.

(一)结合教师表率作用进行.

教育自身的表率,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思维和学习情绪,对学生进行品行教育,教师首先要以身作则.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作为实施教育的实体起着主导的作用.教师的思想、作风和品德无时不在感染、熏陶和影响学生.因此在教学中,应坚持以身作则,言行身教,处处做学生的表率,要求学生上课不迟到,教师就应提前到操场,做好课前的准备工作,上课集合要求论文范文齐,教师自己也要做到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仪表、言行、教态、文化修养等方面都要需要为人师表,实践证明,教师严于律已,为人师表,才能施教于人,做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

(二)结合体育课堂常规进行.

课堂常规是进行正常体育课堂教学所必须的一系列要求与措施,它对保证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使学生更好地掌握体育知识、技术、技能、发展与增强体质,防止伤害事故的发生,以及培养学生的好思想,好作风,完成体育教学的任务都有重要意义.例如,着装的要求,上课集合队伍的要求,练习转换的信号,手势等等.通过课堂常规的教育,能够严明纪律,严格要求,达到一切行动听指挥,增强集体荣誉感等目的,培养吃苦耐劳的高尚情操,养成严谨治学的风气.

(三)结合具体的教材内容和特点进行.

体育教学的内容很广泛,不同的教材有不同特点,制定出不同的品行教育渗透计划,任务,一般说来,拓展、田径、体操、球类等教材,都能培养学生勇敢、顽强、刻苦、机智、灵活、果断等良好品质,但由于各类教材的形式不同,在培养学生的品行方面各有其侧重点,如基本体操的教学通过全体学生配合,协调一致,可培养学生高度的组织纪律性和集体主义精神;田径教材的教学可以培养学生勇敢顽强,敢于拼搏;球类教材的教学可以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共同奋斗的集体主义精神,增强集体荣誉感;在体育基础知识的教学中,利用新旧中国体育发展对比,中国运动员在奥运会上“零”的突破等事例,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因此,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中,应当深入钻研教材,充分发掘教材的思想性,结合学生特点确定品行教育渗透的具体任务,制定相应措施,以确保品行教育渗透任务的完成.

(四)结合组织教法进行.

合理的选择和运用组织教学,不仅是传授知识、技术、技能、发展学生体力与智力的需要,对学生进行品行教育也十分重要.教师要善于把学生的心理活动与身体活动、意识和行为结合起来,利用课的组织教法中的各个环节对学生进行教育,如通过队列队形的练习,培养学生动作迅速整齐,严格遵守纪律的良好习惯;通过组织学生保养场地,送还器材,让学生养成热爱劳动和爱护公物的品德;通过向先进、树立正面典型的活动,启发和调动学习积极性.

(五)结合课堂偶发事件进行.

体育教育中,学生活动空间大,对外界的干扰容易表现各种不同的情绪和行为.同时,由于学生进行身体练习和竞赛、游戏等活动,学生之间的联系,协作对抗也较多,经常有个人与个人,个人与集体,集体与集体之间的关系问题,因此,偶发事件时有发生.如上课时学生之间发生冲突,天空突然下雨等等.偶发事件往往具有短暂性、突发性、外观性和差异性等特点.这就要求教师做教育的有心人,随时注意观察学生的一切行动和表现,及时抓住课中的偶发事件,因势利导,态度鲜明而又迅速地进行处理,在教育学生时,以正面教育为主,语言要严肃诚恳,以理服人,切忌简单粗暴,讽刺挖苦.

(六)结合审美教育进行.

从体育美育的观点来讲,体育中的美育主要是指协调发达的身体,匀称的体态,有力,娴熟,敏捷,优美的动作,以及开朗的胸襟,坚强的性格和高尚的情操.体育教学中审美教育,主要是“寓教于乐”,它是通过生动、鲜明、具体的形象.来引起学生感情的共鸣它不是单纯依靠说理,而主要靠优美的形象来打动人,以美感人,以情动人.因此,体育教师在教学中应以形象美、姿态美、艺术美、韵律美和心灵美等素材,努力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学生审美能力的提高,有助于其提高对周围事物的鉴别能力和对真、善、美的追求.

四、体育教学中品行教育渗透的方法.

(一)意识教育法.

意识教育要贯穿在体育教学全过程,让学生理解教育的意义.途径和效果,动员其主观意识,自觉地接受教育,形成良好的品质.如在中长跑教学中,通过讲解长跑的意义和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然后告诉学生练习长跑会碰到的障碍以及科学训练的方法,让学生懂得只有经过不懈努力,战胜困难,才能达到增强体质和培养意志品质的目的.

(二)说服教育法.

根据青少年学生自尊心和进取心较强的特点,通过摆事实,讲道理提高学生思想认识的方法.在体育教学中,对学生所表现出的有关思想品德方面的问题,一般采用说服教育的方法,要实事求是,讲明道理,循循善诱,启发自觉,以理服人,以表扬和鼓励学生的优点和进步为主,对极个别违纪的学生,可以进行适当的批评教育,对那些屡犯错误的学生更要注意方式,目的是教育他们,不能把他们说成不可救药,不能讽刺、挖苦、惩罚他们.总之,通过说服教育,使学生明辨是非,坚持真理,改正错误,提高觉悟,落实行动.

(三)规范指导法.

用制度和规则所指明行为的规范标准来训练指导学生行为,从而收到培养良好的道德意识和行为习惯和效果,体育教学的特点之一就是很多活动都是在一定的制度和规则要求下进行的,这就为利用制度和规则作为行为规范来教育学生提供了有利条件,如游戏和教学比赛的规则,任何人都要执行,不得犯规,这样就能发挥制度和规则的教育作用,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

(四)榜样教育法.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它对青少年健康成长有着极大的号召力的感染力,实践中应充实利用学生中的先进典型以及教师的表率作用来熏陶他们的情感培养他们的意志,养成优良品质.

(五)集体训练法.

教师应当采用集体项目的教学中,例如球类训练,拓展训练等,让学生意识到在集体项目中,不顾集体利益,不与其他队员配合,一味过分“表现自己”都会给他人,给集体带来损害,将受到集体舆论的批语和指责,由此可见教师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集体主义思想教育,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集体主义精神,帮助学生处理好个人与集体的关系,使学生个体的行为与集体荣誉相联系,使他们认识到荣誉来自集体成员的共同奋斗和团结协作,来自个人对集体的奉献和刻苦训练而做出的不懈努力.

(六)奖惩教育法.

奖惩法是品行教育的辅助手段,奖惩包括表扬奖励,批评与处分,即对思想行为表现好的学生,给予表扬奖励,以巩固和发扬他们的优良品质;对思想行为表现差的学生,给予批评或处分,以克服和改正他们的缺点错误,这种对学生品行给予肯定或否定的评价,可以帮助学生分清是非,认识自己的优缺点,形成良好的学生渴望老师对自己的品行做出评价,对这一评价颇为敏感,并力图使自己得到表扬或奖励,避免批评或惩罚,在体育教学中运用表扬或奖励,不仅使学生得到鼓励,而且也可以使整个集体受到教育,对被动、消极的学生要用温暖和信任点燃,他们的自尊心和上进心,给予他们回头向上的力量.

(七)困难训练法.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设置困难环节,促使学生做出努力,突破难点,提高思想素质,如适当增加器材的高度、远度、重量和数量,相应提高动作的次数,难度和质量标准,改变动作的节奏、幅度和重心,增加动作的障碍、阻力和对抗因素,在教师的激励下,学生面对困难,顽强拼搏,从而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

(八)场地设置法.

体育教学实践证明,在运动场地设置是体育教学中物有的一种教育方法,它主要通过运动器材的摆放整齐合理,段线清楚方便练习,给学生以文明,有序的气氛,得到美的享受,激发跃跃欲试的情趣.

总之,在体育教学中,品行教育的渗透是全方位,多渠道的,随时随地都在进行,只要我们把握时机,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将学生的品行教育融合在体育教育过程中,不仅是可能的,而是可行有效的.

总结:本论文为您写品行教育毕业论文范文和职称论文提供相关论文参考文献,可免费下载。

品行引用文献:

[1] j教育教学专业论文题目 j教育教学论文题目选什么比较好
[2] 爱教育方向论文题目 爱教育论文题目怎样取
[3] 爱国教育专业论文选题 爱国教育论文题目怎么定
《品行教育学校体育教学相结合》word下载【免费】
品行相关论文范文资料
热门品行教育相关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