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论文写作 > 毕业论文范文 > 文章内容

应对气候变化挑战的全球合作框架——写在哥本哈根会议开幕之际

主题:发达国家温室气体排放 下载地址:论文doc下载 原创作者:原创作者未知 评分:9.0分 更新时间: 2024-04-21

简介:关于对不知道怎么写排放发达国家论文范文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相关本科毕业论文排放发达国家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的作为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排放发达国家论文范文

发达国家温室气体排放论文

目录

  1. 一、人类应对气候变化挑战的回顾
  2. 二、全球合作框架的四个要点
  3. (一)共同责任与差异负担
  4. (二)碳排放的存量与增量
  5. (三)最终消费支付应成为原则
  6. (四)南北合作与区域合作
  7. (一)国际碳基金组织必须以合作为基础
  8. (二)一国一票制规避强权
  9. (三)基金以消费基数形成认缴义务
  10. (四)基金的规模、分配和使用
  11. 四、几个问题的探讨
  12. (一)气候合作离不开金融,但要防止泡沫化
  13. (二)生产过程的“绿化”
  14. (三)消费过程的“绿化”
  15. 五、结语
  16. 2.007-09-04.
  17. 发达国家温室气体排放:联合国气候变化谈判首轮会议开幕论文范文者要求发达国家为排放负责

黄卫平,宋晓恒

[摘 要] 在过去的一个世纪里,地球平均气温上升了0.74摄氏度,导致海平面在20世纪末加速上升.科学家提出证明,来自交通、工业和农业排放的二氧化碳、甲烷及其他温室气体在大气中会阻碍热量释放,使全球温度上升,造成气候变化,带来干旱、洪水、海平面上升等潜在破坏.有鉴于此,本文通过建立一个全球合作框架来解决这个问题就变得极为重要而且迫切.合作框架的设计不仅要尽量做到公平和公正,而且要考虑合作框架的便利性,降低实施的难度,力争做到可持续、可发展.

发达国家温室气体排放:联合国气候变化谈判首轮会议开幕论文范文者要求发达国家为排放负责

[关键词] 全球气候变化;碳排放;低碳经济

[中图分类号] F2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596X (2010) 01-0012-07

一、人类应对气候变化挑战的回顾

人类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标志性事件是1992年5月《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达成,它为国际社会在气候变化问题上进行国际合作提供了一个基本框架.19 97年12月《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3次缔约方大会在日本论文范文召开,通过了《论文范文议定书》.主要发达国家承诺,2008-2012年温室气体排放量要在1 990年的基础上平均减少5. 2%.此后,发达国家首度小幅减排.

2007年12月.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在印度尼西亚的巴厘岛举行,制定了应对气候变化的“巴厘岛路线图”,确立了2009年前应对气候变化谈判的关键议题、议程,要求发达国家在2020年前将温室气体减排25%~40%.“巴厘岛路线图”更加强调国际合作,不仅把美国纳入其中,而且针对广大发展中国家强调了“适应气候变化、技术开发和转让、资金”三大问题,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共同解决全球气候问题提供了基础.《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一致同意,在2009年12月哥本哈根大会上形成具有法律效力的国际气候变化新协议,以取代将于2012年到期的《论文范文议定书》.

2007年瑞士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年会把气候变化问题列为全球第一大挑战.2008年7月,G8峰会表示,将寻求与框架公约其他签约方共同达成到2050年把全球温室气体排放减少50%的长期目标.2009年9月,在中国大连夏季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上,绿色经济、绿色复苏成为论坛最重要的议题.

2008年1 2月,波兰波兹南联合国气候大会研讨新的气候变化国际公约.会议决定启动“适应基金”,并通过了2009年工作计划.

2008年12月欧洲议会通过的欧盟能源气候一揽子计划,为其在2020年实现“三个20%”(温室气体排放在1990年基础上减少20%,可再生清洁能源占总能源消耗的比例提高到20%,化石能源消费量在1990年基础上减少20%)的目标扫清了最后障碍.

2009年在哥本哈根气候峰会之前举行了5次气候谈判,即3月29日至4月8日——波恩,第一次谈判;6月1日至6月12日——波恩,第二次谈判;8月10日至8月14日——波恩,第三次谈判;9月28日至10月9日——曼谷,第四次谈判;2009年11月2日至11月6日在巴塞罗那举行第五次谈判,以期在12月丹麦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就2012年后应对气候变化问题达成新协议.

二、全球合作框架的四个要点

在未来哥本哈根国际合作框架中,笔者认为有四个问题必须予以考虑解决.

(一)共同责任与差异负担

世界自然基金会发布的报告指出,北极地区的气温升高速度将是地球上其他地区的两倍,到2100年,海平面将上升1米以上,这会造成惊人数量的海冰融化,洪水泛滥,从而严重影响占世界人口四分之一地区的农业、林业和供水系统.‘1:

英国政府高级顾问、世界银行前论文范文济学家尼古拉斯·斯特恩曾受英国政府委托撰写了《斯特恩评估报告》,对气候变化如何影响全球经济进行了全面的评估.斯特恩的报告指出,持续不断的气候变化所带来的危害相当于每年损失全球GDP的20%.[2:发达国家需要在2050年前将碳排放量降低到1990年水平的80%,由于目前全球80%的人口居住在发展中国家,因此只有发展中国家的共同努力,这一目标才能达到.美国麦肯锡公司进行了200多种降低碳排放机制成本效益调查——从提高汽车效率到核能源利用、加强建筑物保温和森林管理——均表明,只有协同一致的全球行动,才能确保减排达到避免气候变化灾难性后果的水平.3

我们只有一个地球,拯救地球是我们共同的责任,在这一问题上,地球村居民的责任是共同的,如果世界各国不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最终受到伤害的将是整个人类.然而各国所处的经济发展阶段不同,收入差距悬殊,欠发达国家面临的甚至是生存问题,因此在责任相同的情况下,减排负担必须依大气中碳存量责任、国情不同而确定差异减排负担.如果在防止气候变暖时强求发达国家大幅降低消费,新兴工业化国家摒弃工业繁荣,其他落后国家甚至不能开始工业化的进程的话,挽救地球将注定是没有结局的争论,无法得到任何实质进展.

(二)碳排放的存量与增量

由世界上2 000多名研究人员撰写的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第4份报告指出,有90%的把握可以肯定,是人类的活动导致了全球变暖.气温上升源于大气层中增加的温室气体量,而它又与化石燃料的使用有关,如煤和石油.

即便不考虑19世纪60年论文范文生在英国的工业革命到20世纪中期主要工业国使用煤炭形成的排放,只考虑此后石油使用形成的排放,我们可以将全球197个国家做简单划分,把30个比较发达的国家划为一个集团( OECD),另外的167个国家归为另一个集团(非OECD),图1是两个集团在1970 2008年间日均石油需求总量的比较.

虽然OECD成员国仅有30个,但是作为庞大的经济集合体,每天消耗的石油总量是其他167个国家的1. 25倍~2.99倍(见图1).平均每一()ECD国家消耗的石油量是非()ECD国家的6.98倍~15.83倍(见图2).如果计算人均石油消耗的状况,那么差距将是几十倍到上百倍.因此,从历史的角度分析,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存量与增量的减少,应由已工业化的国家担负更多的责任.

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陈德铭测算,过去100多年,大约占世界人口15%的西方国家在完成工业化的过程中,消耗的资源量占全球资源总量的60%左右.可见,气候变暖主要是由于主要工业化国家造成的,它们应当负起历史责任,即对碳排放的大气存量负责.另外,新兴工业化国家如巴西、俄罗斯、印度、中国的经济增长,在20世纪末和21世纪初显著加快,经济规模加大,逐渐成为排碳大户,因此对碳排放的增量也要负起相应的责任.

(三)最终消费支付应成为原则

根据世界税收经验,对生产环节征税不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污染的治理.依据增量碳排放来负担增排的成本看似非常公平,认真分析会发现这样做实际是表面公平掩藏着实质的不公平.

增量碳排放可分为生产过程的排放和消费过程的排放,对消费过程的排放征收消费税不存在异议,但对生产过程的排放主体如何征收排放税则有争议.考虑到当前世界产业结构和贸易格局,发达国家可以通过进口消费来实现减排,而靠出口来解决生存的发展中国家,商品是为发达国家生产的,由发达国家消费者最终消费,碳排放却留在了发展中国家,生产者没有道理为消费者支付这部分论文范文,谁消费谁付账这才显得公平合理.分析表明,对中间环节征税(比如关税),实际上是转移负担,鼓励过度消费,不利于减排.而对生产过程中的碳排放,由最终消费环节征税则是可行的.

(四)南北合作与区域合作

1 997年12月,在日本论文范文召开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第三次会议,通过了旨在限制发达国家温室气体排放量的《论文范文议定书》.《论文范文议定书》规定,到2010年,发达国家二氧化碳等6种温室气体的排放量,要比1990年减少5. 2%.具体地说,各发达国家2008 2012年必须完成的削减目标是:与1990年相比,欧盟削减8%,美国削减7%,日本削减6%,加拿大削减6%,东欧各国削减5%~8%.新西兰、俄罗斯和乌克兰可将排放量稳定在1990年水平上.《论文范文议定书》同时允许爱尔兰、澳大利亚和挪威的排放量比1990年分别增加10%,8%和1%.美国拒绝接受这一协定,认为它会阻碍美国的经济增长,并论文范文《论文范文议定书》未能将中国、印度等国家包括在内.没有降低它们的排放.

客观地讲,在减排问题上,发达国家是愿意承担责任的,但又担心会因缺乏新兴工业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配合而功亏一篑;新兴工业化国家担心减排会阻碍其工业化进程,而广大发展中国家最关心的则是减排资金、技术来源,以及能否通过减排承诺获得经济发展.所以.没有南北合作,减排不与发展问题结合起来,减排是没有希望的.发达国家要拿出更多的诚意,加强南北对话,充实合作的实质内容,给予新兴和发展中经济体更多发言权和代表性,通过国际合作行动有效地提供资金和洁净技术,使新兴和发展中的经济体在减排中受益,通过减排得到发展.三、一个建议:成立国际碳基金组织(ICF)

剑桥大学的约翰·布朗(John Browne)和尼克·巴特勒( Nick Butler)提出创建一个国际碳基金组织(international carbon fund)来解决减排问题.该基金组织的首要任务是设定减排量,将碳浓度保持在大家一致同意的上限水平之下.第二项任务是分配配额.即分配参与国的减排目标比例.任何分配都要通过政治磋商,反映目前人均收入和排放水平的变化.减排总体目标和配额要复审,例如每5年一次,以反映科学技术的进步与提高.国际碳基金组织的第三项任务是建立一个监测和核实减排行动的体系,同时通过向最贫穷国家贷款或捐赠,建立清洁低碳发展融资机制.最后,这个基金组织将授权建立碳排放交易平台,交易货币是碳减排单位,即CRUS (carbon reduction units),以确保用最成本有效的方法来减排.j这一提议值得肯定,具体措施却值得商榷.

首先,对于必要排放量的确定,布朗和巴特勒的提议是完全站在发达国家的角度上提出的.以OECD为代表的发达国家早已实现了工业化,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不是制造业,而是现代服务业.伴随着发达国家产业结构的调整,高能耗、高排放的产业基本转移到了国外,而大多数处在工业化过程的发展中国家,为了发展经济,只能接受产业转移,把高能耗、高排放的产业引入国内,这样的结构实现大幅度减排极为困难.

其次,对于配额的分配,布朗和巴特勒主张以目前的排放水平、人均收入和技术进步为标准.人均收入水平越高,技术越进步,则减排的标准就越高、越严格,因此其方案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执行起来却可能出现这样的情形:人均收入较高的发达国家依靠高技术进行技术贸易,出口环保标准高的商品带动本国经济增长,而排放高的普通商品则依靠进口消费,不仅可以大幅降低排放水平,还可以以环境标准打压发展中国家的出口,使得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发展和减排之间处于两难境地.

再次,人们对碳排放交易减排能否取得预期目标存在疑问.碳排放交易基于科斯定理产生的排污权交易:首先确定碳排放总量,再由市场确定碳排放权的论文范文.市场发现论文范文的过程就是优化资源配置的过程,如果一国超标排放所付出的代价大于其治理费,该国就会有激励治理超额排放,而排放量在排放配额以下者,则有可供出售的排放权,不达标的国家可以购买这一排放权,这样就形成了碳排放交易,供求形成碳排放权的均衡论文范文.但是,碳交易只是转移而非降低排放量,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所处的地位不同,碳交易可能会变成发达国家转移发展中国家财富的渠道.碳排放权涉及的碳排放所有权的确定,碳排放标准的确定,公平交易论文范文的确定,市场监管和法律等现实问题,在一国范围内实行已属不易,在全球范围内实行可谓困难重重.另外,没有金融的参与,碳交易无法进行,而金融的介入又离不开指数,指数的无序发展必然成为无法控制的衍生工具,而最终毁掉原本具有积极意义的碳交易.

笔者对于国际碳基金组织的建议是:

(一)国际碳基金组织必须以合作为基础

世界上任何二氧化碳的排放都具有相同的增温效果,不会因为社会制度的不同、国家的贫富不同而有所区别.尽管国家间的双边和多边关系会对全球合作框架的进展产生一定的影响,但是,温室气体的排放和减排不是双边或多边框架就能彻底解决的问题,所以在全球合作框架的范围内,双边关系 和多边关系要让位于全球合作框架,更要避免产生双边或多边关系左右全球合作框架的情形.这就提出了合作的基本原则:发达国家不能左右发展中国家,强国不能左右弱国,国家集团不能左右单一国家,任何事情都要放在全球合作的框架内来商讨解决.

(二)一国一票制规避强权

今天的国际经济组织,大多以出资决定话语权.世界银行是按公司模式经营的,股东是成员国,一个国家所出资拥有的股份基本上是按其经济规模确定的.美国是最大的股东,拥有16.41%的论文范文权,按现行论文范文规则,世界银行实际控制在美国人手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表决权由固定份额和浮动份额两部分组成.各国加入后均可获得一致的固定份额,浮动票数则根据各国的GDP规模、贸易额、人口数量等在世界中的占比决定.欧盟整体拥有的论文范文权比例最高,其次是美国,它们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均拥有一票否决权.为了全球福祉,为了规避大国的左右,国际碳基金组织绝对不能采取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这样的模式.国家有大小贫弱,但争取生存和发展的权利是一样的.在应对气候变化的问题上,所有国家有同样的话语权,应该可以自由表达自己的看法并且受到尊重.国际贸易组织采取的一国一票制不失为一个好办法,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形成公平基础上的共识,形成的共识也才能被所有的国家所尊重并执行.

(三)基金以消费基数形成认缴义务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资金来源于各成员认缴的份额.1969年又创设“特别提款权”的货币(记账)单位,作为国际流通手段的一个补充,以缓解成员国的国际收支逆差.国际碳基金组织可以采取类似的模式,首批资金来源于基金组织中各成员国的认缴,将来也可以模仿特别提款权建立碳减排单位(( carbon reductior:c unlts,CRUS),形成稳定的资金来源.

ICF初始资金的认缴必须考虑历史因素.如前所述,气候问题发展到今天有发达国家的责任,既然全世界化石燃料超过50%是由发达国家消耗掉的,那么初始资金发达国家理应承担50%,剩下的5O%再由世界各国根据各自的消费为基数认缴.CRUS不能根据各国经济规模来确定,这样做不能反映各国工业化的发展阶段和经济结构的差别,一个处于工业化过程、出口导向的经济体将碳排放留在本国,而将商品出口到他国消费并支付排碳论文范文,这是不公平的,根据各国的消费量来确定认缴义务,既公平又易于操作.

(四)基金的规模、分配和使用

如果将2030年的排放稳定在1990年的水平.可以抑制气候继续变暖的话,为实现上述减排目标,每年将耗费2 000亿欧元~3 500亿欧元的资金,不到2030年预期全球GDP的1%,而截至2020年所需的先期融资总数为5 300亿欧元,应该说全球有这个能力.

初始资金的认缴规模至少要保证国际碳基金组织2年~3年的正常运作,额度不应小于5000亿欧元,后续资金缺口可以通过CRUS的发行加以补足.在初始资金认缴上,发达国家理应占50%.剩下的50%再由其他各国以各自消费为基数认缴.如果简单地测算一下,美国的石油消耗平均为OECD总体的40%,OECD总体是全球的60%,OECD平均每个国家的石油消耗是非OECD国家的10倍,5 000亿欧元中美国认缴的份额大约在1 600亿欧元左右,中国认缴的额度应该在60亿欧元左右.

基金在使用过程中要加强审核和监督,并考虑基金的使用效率和成本.基金除了用于监控气候变化、测定排放规模、技术开发、对发展中国家援助外,剩余的额度应该按照一定原则进行分配.英国坦道尔( Tyndall)中心从“碳出口”的角度研究了中国商品出口与温室气体排放的关系,结果发现.2004年,中国由于进口货物和服务可以避免的二氧化碳排放大约是3. 81亿吨;从中国出口的货物大约产生14.9亿吨二氧化碳的排放,也就是说,大约11.09亿吨的二氧化碳排放是中国的净出口导致的,占中国当年二氧化碳排放总量的23%(当年的二氧化碳排放总量是47.32亿吨).中国的贸易顺差之所以导致大量的碳排放是因为其出口产品属高能耗、高污染、高碳的资源型产品.ii据国际能源机构统计,中国温室气体排放总量中,有三分之一的碳排放量来自为外国消费者生产的过程,作为制造业中心的中国由于将大部分商品出口到美欧等国,承担了进口国消费的碳排放,理应获得更多的基金援助.

四、几个问题的探讨

(一)气候合作离不开金融,但要防止泡沫化

气候变化演化为长期复杂的环境问题,是市场失灵和政策失灵的结果.化石燃料的开发利用过程伴生着资源耗竭和极大的环境负外部性,且大气环境对温室气体排放的容量具有公共物品属性,因而在市场机制下,自然资源、环境容量配置和利用出现了扭曲,产生了气候变化这一市场失灵问题.

《论文范文议定书》的生效促进了全球碳交易的发展.每个国家的碳排放权成为了一种资源,满足基本需求之外的碳排放权有了商品属性.来自国际排放交易协会的数据显示,2006年全球碳交易市场交易额为280亿美元,2007年超过700亿美元.目前一些国家和地区已建立了自愿参与的温室气体排放交易市场,如美国芝加哥气候交易所(CCX)和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温室气体减排体系(NSW/ACT).在《论文范文议定书》体制之内还有英国排放交易制度( UK-ETS)、挪威排放贸易制度( N-ETS)和日本排放贸易制度(JVETS).中国在北京、上海、天津也成立了相应的机构.

目前已经出现了碳排放权证券化的衍生工具,如EU-ETS的EUA期货.次贷危机的教训之一是,金融创新的速度超过金融监管所能承受的范围必将导致混乱.如果碳排放权可以任意证券化,发达国家就可以垄断定价权,再将碳排放权交易指数化和任意衍生化,那么,碳排放权交易就很难逃脱崩盘的厄运,全人类的福祉便会掌握在一条街(华尔街)的几个机构(从事证券化和衍生品业务的投行)手中,重蹈次贷危机的覆辙.

(二)生产过程的“绿化”

实现生产过程的绿化就是要发展低碳经济.所谓低碳经济,一般是指以低能耗、低污染、循环为基础,提高新能源开发、生产、利用能力,实现节能减排,促进人类生存和全世界经济发展方式变革的绿色经济.2003年2月24日.时任英国首相的布莱尔发表了题为《我们未来的能源 一创建低碳经济》的白皮书.其总体目标是到2050年将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在1990年的基础上削减60%,把英国变成一个低碳经济的国家.自英国提出低碳经济之后,德国、意大利、欧盟、日本、澳大利亚、美国等纷纷提出了低碳发展政策.2006年10月,经济学家尼古拉斯·斯特恩指出,全球以每年GDPl%的投入,可以避免将来每年GDP5%~20%的损失,因此.他呼吁全球向低碳经济转型.

(三)消费过程的“绿化”

世界各国具有人人平等的排放权,只有形成全球人均排放均衡,才能真正实现消费过程的绿化.美国人口仅占全球人口的4%,而排放的二氧化碳却占全球排放量的25%以上,为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最大的国家.2007年,英国的一个环保组织经过计算得出这样的结论:如果全人类都按照美国人的方式生活,人类将需要5.6个地球,按照欧盟的生活方式,人类将需要3.9个地球,按照日本的生活方式人类将需要2.9个地球,而按照中国生活方式只需要0.9个地球.明清华大学教授周世俭认为,相对于西方国家的奢侈排放,中国是生存排放,西方的“奢侈排放”模式应当反思.笔者认为,消费引发供给,因此只有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富论文范文中产阶级摈弃奢侈消费及过度消费,再辅之以大规模植树造林,地球才可能真正得救.

五、结语

近年来各国政府都在以实际行动将发展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付诸实践.发达国家在新能源、可再生能源、提高资源利用等方面拥有强大的技术优势,这是全球走向低碳经济的必要条件;通过多边技术援助的方式,利用国际碳基金收取的论文范文,将减排技术转让做好,在发展中国家发展低碳循环经济.这些技术优势的全世界分享是全球低碳经济发展的充分条件,加上在世界范围摈弃过度消费,通过这样的合力才能真正改变气候变化的后果.

参考文献

[1]世界自然基金会,北极地区变暖对全球的影响超过预期[EB/OL].http:∥www. wwfchina. org//wwfpress/ press-

ccnter/pressdetail, 2009 - 10 - 20,

[2] Nicholas Stern. 2006 Stern Review[J].Economic Costs of Climate Change. 2006, (10).

[3] Jeremy Oppenheim, Eric Beinhocker. Economic Opportunities in aLow-carbon World[J/OL]. http: //"www. mck-

insey. com/clientservice/ccsi/economic—opportunities. asp, 20C9 - 10 - 20.

[4]陈德铭,可再生能源在我国能源消耗中比例已接近8%[EB/OL].http:∥news. xinhuanet. com// politics.

2.007-09-04.

[5] John Browne, Nick Butler. We Need an International Carbon Fund[N].Financial Times, 2007-05-04.

[6]季丽平,任勇,田春秀.国际贸易视角下的中国碳排放责任分析J].环境保护,2008, (6).

[7]任力.国外发展低碳经济的政策及启示[J].发展研究,2009, (2).

[8]周世俭,中国节水节电成习惯,西方“奢侈排放”应反思[N].环球时报,2009-09-24.

总结:此文是一篇排放发达国家论文范文,为你的毕业论文写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发达国家温室气体排放引用文献:

[1] 碳排放在职毕业论文范文 碳排放相关硕士学位毕业论文范文2万字
[2] 碳排放和投资论文写作技巧范文 关于碳排放和投资类毕业论文格式范文2500字
[3] 碳排放论文范文文献 关于碳排放相关论文范文集2万字
《应对气候变化挑战的全球合作框架——写在哥本哈根会议开幕之际》word下载【免费】
发达国家温室气体排放相关论文范文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