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论文写作 > 学位论文 > 文章内容

医学检验学论文范文参考 医学检验学毕业论文范文[精选]有关写作资料

主题:医学检验学 下载地址:论文doc下载 原创作者:原创作者未知 评分:9.0分 更新时间: 2024-03-12

医学检验学论文范文

论文

目录

  1. 第一篇医学检验学论文范文参考:重症肾综合征出血热早期预警参数评估及预后风险模型的构建
  2. 第二篇医学检验学论文样文:阻抗编码微球液态生物芯片系统及其在检验医学中应用
  3. 第三篇医学检验学论文范文模板:类风湿关节炎蒙医证候特征及与炎性细胞因子的相关性研究
  4. 第四篇医学检验学论文范例:台湾高等学校专业设置与调整研究
  5. 第五篇医学检验学论文范文格式:基于NEI、PTS的复杂性疾病共性机制与“异病同证、同证同理”性的研究

★100篇免费优秀的关于医学检验学论文范文资料,适合作为医学检验学方面相关硕士毕业论文和本科毕业论文写作参考的免费论文范例格式模板,【快快阅读吧!】

第一篇医学检验学论文范文参考:重症肾综合征出血热早期预警参数评估及预后风险模型的构建

肾综合征出血热(hemorrhagic fever with renal syndrome, HFRS)是由汉坦病毒(Hantanvirus)引起的以发热、出血及肾脏损害为特征的一类自然疫源性疾病.近3年来我国HFRS发病率逐年增高,作为陕西省HFRS高发区的关中地区,由汉滩病毒(hantaan virus,HTNV)感染所致的重症HFRS多发,病死率高.

HTNV是汉坦病毒属的主要血清型,也是陕西地区重症HFRS的主要病原.截止目前,在西安地区仅发现由HTNV感染所致的HFRS病例.HFRS具有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syndrome,SIRS)的病理生理学特征;典型病理表现为血管渗漏综合征,可导致水肿、休克、出血和急性肾小管间质性肾炎.典型HFRS患者病程多经历五个阶段:发热期、低血压休克期、少尿期、多尿期和恢复期.在一些重症病例,发热期、低血压休克期和少尿期三期可以重叠,且易出现或合并难治性休克、急性肾损伤/肾衰竭(acute kidney injury, *I/acute renalfailure, ARF)、呼吸衰竭、严重凝血障碍和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multiple organdysfunction syndrome,MODS).

虽然早在20世纪80年代已证明利巴韦林和α干扰素具有抗汉坦病毒的功效,但由于该病早期诊断率低,入住医院的患者大多在第4至第6病日以后,因此治疗时机往往偏晚,用药后难以观察以明确疗效,上述药物迄今仍未在临床广泛应用.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及就近支持治疗仍是HFRS救治的主要原则.虽然国内早在上世纪80年*定了HFRS的临床分型标准,其在该病防治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但因于该分型标准中很多指标均建立在病人主观症状和医生体检的基础上,不仅大多数参数未能量化,难以动态及精确地评估HFRS病情变化及严重程度,而且难以早期预测病情的发展和趋势,合理地指导医师对患者进行有效的治疗干预.随着当代医学检验学、医学影像学和重症监护技术的发展,HFRS救治过程中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实验室和仪器检查项目和数据可供医师选择和参考,但同其它危重症的诊治一样,如何高效简捷地选择、整合和分析临床上获得的大量HFRS重症患者的检测数据和参数,并用于指导临床治疗,国内外仍缺少相应的研究.因此,进一步深入探索和发现新的重症HFRS早期预警指标,对现有众多的临床及实验室参数进行有效整合和分析,对重症HFRS患者的病情及预后进行早期预判,指导医师采取实时有效的治疗对策,对提高HFRS危重患者的救治成功率具有重要和实际的意义.

本课题正是围绕上述研究方向,评估目前临床常规检测的实验室参数在重症HFRS早期预警及预后评估中的价值;分析危重型HFRS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尝试构建基于临床及实验室参数的预后风险模型;明确高迁移率族蛋白-1(high mobilitygroup box protein-1,HMGB-1)、脂联素(adiponectin,APN)、铁蛋白(ferritin,FRT)和正五聚素-3(pentraxin3,PTX-3)4个生物标记物在重症HFRS早期预警及预后评估中的价值.

1.重症肾综合征出血热实验室参数早期预警评估及预后风险模型的构建

建立HFRS临床诊疗数据库平台,随机调取2008年1月至2012年08月收治的356例典型HFRS患者的临床诊疗数据.结合临床分型标准,将纳入患者分为轻型、中型、重型和危重型四组.将12个患者治疗中常规检测的实验室参数进行分析,包括WBC、HGB、PLT、ALT、AST、ALB、BUN、SCr、UA、PT、APTT和Fib.研究内容包括:回顾性分析上述实验室参数在不同分型HFRS患者急性期的表达变化,评估其在重症HFRS早期预警中的价值;分析各实验室参数与预后的相关性及对预后的影响程度和预测价值;筛选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并构建基于实验室参数的预后风险模型.结果显示: WBC、PLT、AST、ALB、BUN、SCr、PT和APTT等实验室参数在不同分型患者急性期表达水平出现明显变化;WBC、AST、PT和Fib可作为HFRS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子;WBC、AST、PT和Fib联合检测评估HFRS患者预后的效力优于单一参数检测.

2.危重型肾综合征出血热的临床特征及预后风险模型的构建

将第一部分中观察的356例HFRS患者中的75例危重型患者纳入本部分研究.结合患者预后,将其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研究内容包括:回顾性比较存活组与死亡组患者在一般临床特征、人口统计学及流行病学特征、症状、体征、影像学、体液、有创治疗措施及并发症等相关参数的差异;观察患者的累计生存率及28天病死率;分析临床参数与预后的相关性,对预后的影响程度;筛选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并构建基于临床参数的预后风险模型.结果显示:危重型HFRS患者病程第2周的累计生存率为70.7%,28天病死率为36.3%;烦燥不安、球结膜出血、昏迷、心力衰竭、ARDS、脑病和ARF与预后相关性强;ARDS、球结膜出血和昏迷可作为危重型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

3.HMGB-1、APN、FRT和PTX-3在重症肾综合征出血热早期预警及预后评估中的价值

随机纳入105例2011年10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HFRS患者.抽取患者住院期间急性期静脉血标本93份,恢复期78份,抽取健康对照标本28份,分离出血浆.应用ELISA检测HMGB-1、APN、FRT和PTX-3在不同分型HFRS患者急性期和恢复期的表达水平.研究内容包括:前瞻性观察HMGB-1、APN、FRT和PTX-3四因子在不同分型患者急性期及恢复期的表达变化,与健康对照组的差异;评估其在HFRS早期预警中的价值;分析四因子间的相关性及与预后、实验室参数的相关性;评估四因子对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显示:HMGB-1、APN、FRT和PTX-3在不同分型患者急性期与恢复期表达水平出现明显变化,且与WBC、PLT和ALB相关性强;除APN外,HMGB-1、FRT和PTX-3预测预后的AUC均大于0.800,FRT与PTX-3预测预后的价值高于WBC、PLT和ALB.

结论:

1.常规检测WBC、PLT、AST、ALB、BUN、SCr、PT和APTT等实验室指标有助于对重症HFRS进行早期预警;WBC、AST、PT和Fib可作为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子;WBC、AST、PT和Fib联合检测较单一参数检测更有助于预测患者的预后,

2. ARDS、球结膜出血和昏迷可作为影响危重型HFRS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以此提醒医师时刻警惕致命并发症的发生,密切监测并给予积极的对症支持治疗,

3. HMGB-1、APN、FRT和PTX-3均可作为重症HFRS的早期预警因子;除APN外,检测HMGB-1、FRT和PTX-3有助于评估及预测患者的预后.

4.本课题研究结果表明,联合临床及常规实验室参数检测,探索并将HMGB-1、APN、FRT和PTX-3等生物标记物应用于临床将更有助于重症HFRS的早期预警及预后评估,为HFRS临床分型标准的量化补充,制定新的HFRS临床分级、分度量化标准提供更多循证医学证据.

第二篇医学检验学论文样文:阻抗编码微球液态生物芯片系统及其在检验医学中应用

目的:为研制和开发不同阻抗编码微球液态生物芯片及其检测装置提供实验基础并进行科学论证.研究和探讨不同粒径阻抗编码免疫诊断微球定量分析技术及其在检验医学中应用.

方法和结果:1)推导球、包括微球阻抗理论计算公式,提出微球阻抗理论计算值与微球材料电阻率呈正比,与球粒径呈反比.2)制备三种不同粒径羧基化聚苯乙烯阻抗微球并进行表征分析,结果发现,微球阻抗稳定性保持至少1年,不同粒径和浓度的微球在溶液中沉降速度与微球粒径和微球浓度呈正比.3)借助血球计数仪可区分不同粒径阻抗编码微球;参考库尔特电阻抗原理,研制微球阻抗检测和区分技术和装置,并对三种不同粒径阻抗编码羧基化聚苯乙烯微球进行微孔两端电压变化信号检测,结果发现,阻抗编码微球粒径越大,微孔两端电压变化信号越强,为不同粒径微球阻抗编码技术提供可行性和科学性实验依据.4)将人甲胎蛋白(AFP)单克隆抗体,人胰岛素(INS)单克隆抗体和人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单克隆抗体分别标记在2微米,5微米和10微米粒径阻抗编码微球表面,借助流式细胞仪的微球表面荧光强度定量检测功能,建立不同粒径阻抗编码微球分别定量检测不同待测抗原方法和技术,并与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技术进行方法学性能比较,结果发现,不同粒径阻抗编码微球定量检测技术在检测重复性,检测准确性,最低检测限,和线性范围等方面均优于ELISA技术.5)用量子点标记的亲和素(B-QD)和生物素化的抗抗体(AAb-A)微球表面量子点荧光显示系统(AAb-AB-QD)取代传统的FITC标记的抗抗体微球表面荧光强度显示系统(AAb-FITC),结果发现,检测同样浓度胰岛素微球表面量子点平均荧光强度(MFI)明显高于微球表面FITC平均荧光强度,变异系数也大于FITC荧光显示系统.6)采用三种不同粒径阻抗编码免疫诊断微球定量检测技术,分别定量检测临床确诊的肝癌患者血清AFP,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INS和创伤MODS患者血清TNFα等水平,结果表明均明显高于其正常对照组.

结论:不同粒径微球阻抗编码技术具有可行性和科学性,不同粒径阻抗编码免疫诊断微球定量检测待测抗原技术在方法学性能上优于ELISA技术,并可应用于临床检验诊断.阻抗编码微球液态生物芯片及其检测装置具有可行性和科学性,值得深入研究.

第三篇医学检验学论文范文模板:类风湿关节炎蒙医证候特征及与炎性细胞因子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目前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 RA)的蒙医分型尚无统一规范标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蒙医药对RA的诊疗.本课题按照临床流行病学要求,通过对180例前瞻性RA患者的蒙医证候特征研究,以期为建立RA蒙医证候标准、制定RA蒙医分型诊断标准提供客观依据.并且观察RA患者蒙医各证型与血清TNF-αHIF-1αVEGF-A的相关性,从微观层面为蒙医证候的客观化研究奠定实验基础,促进蒙医药诊疗RA的现代化研究进程.

方法

本研究应用横断面、前瞻性调研方法,收集符合诊断标准的180例RA患者.调查RA患者的一般情况、病史、蒙医症状、体征,并根据蒙医辨证分型标准,把RA患者分为哈日陶列、查干陶列、阿拉嘎陶列三种证型.将蒙医传统疾病诊断方法“三诊”结合现代数理统计学方法,初步探讨RA蒙医证候分布情况.进一步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对RA的蒙医证候因素进行分析.观察实验室常规检测指标(RF、CRP、抗CCP抗体、GPI、*A、APF、IgA、IgG、IgM),同时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方法检测180例RA患者及30例健康人血清TNF-α、HIF-1α、VEGF-A水平.分析180例RA患者血清TNF-α、HIF-1α、VEGF-A与RA蒙医不同证型及实验室常规检测指标之间的相关性.


https://www.mbalunwen.net/yuzhou/92541.html

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19.0软件包.RA临床资料分析采用描述性频数和相对频数分析,计量资料采用两独立样本非参数秩和检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计数资料用x2检验和秩和检验,组间两两比较采用秩和检验.蒙医证候分析采用非条件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血清炎性细胞因子与实验室指标之间相关性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方法.

结果

1一般情况及病程:RA蒙医哈日、查干、阿拉嘎三种证型中哈日陶列所占比例最高,阿拉嘎陶列最低;女性与男性的比例近5.21:1;年龄在30-60岁之间的患者最多,共137例,占76.1%,哈日陶列年龄较小,查干陶列年龄较大;病程1-5年的患者最多,其中查干陶列病程较长,多见于病程在5年以上的患者,哈日陶列病程较短,多见于病程在5年以内的患者,阿拉嘎陶列散见于病程各个阶段.

2RA蒙医不同证型与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测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研究:蒙医不同证型间关节疼痛积分、关节压痛积分、关节肿胀积分、关节肿胀总数、CRP、GPI比较,哈日陶列与查干陶列、阿拉嘎陶列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查干陶列与阿拉嘎陶列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证型间关节功能障碍积分比较,查干陶列与哈日陶列、阿拉嘎陶列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哈日陶列与阿拉嘎陶列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蒙医证型间,RF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排序为哈日陶列>,阿拉嘎陶列>,查干陶列.查干陶列的晨僵时间最长,IgG、IgM均值最高,但三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阿拉嘎陶列的抗CCP抗体、IgA均值和*A、APF的阳性构成比最高,但三组蒙医证型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3RA蒙医证候研究:RA蒙医症状及体征出现的频次为痛有定处、阴雨天加重、尿气味小、畏寒喜暖、关节发冷、肢冷不温、酸痛、舌质淡白、腰膝酸软、疲倦、苔黄薄腻、舌质红、屈伸不利、关节红、口渴、关节发热、关节疼痛、脉滑、脉细数、尿气味大、脉沉、灼痛、遇热加剧、疼痛夜甚、潮湿、苔白薄腻、尿*、大便干、脉抖动、全身发热等.痛有定处、阴雨天加重患者高达75%以上,畏寒喜暖、关节发冷、肢冷不温患者50%以上,关节红、口渴、关节发热患者40%以上.

对180例RA患者蒙医症状及体征进行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并采用Forward LR法对得到的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影响RA蒙医辨证分型的因素有:关节肿胀、关节疼痛、脉细数、苔黄薄腻、尿气味大、屈伸不利、疲倦、脉弱、尿气味小、麻木、瘙痒、脉抖动、舌质淡白等.其中哈日陶列的影响因素有关节肿胀、关节疼痛、脉细数、苔黄薄腻、尿气味大等热性症状及体征;查干陶列的影响因素有关节疼痛、屈伸不利、疲倦、脉弱、舌质淡白、尿气味小等寒性症状及体征;阿拉嘎陶列的的影响因素有关节肿胀、关节疼痛、麻木、瘙痒、脉抖动、舌质淡白等寒热错杂症状及体征.Logistic回归模型总预测正确率哈日陶列达到88.3%;查干陶列达到94.4%;阿拉嘎陶列达到89.4%.

4RA患者血清炎性细胞因子与实验室检测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研究:180例RA患者与30例健康人年龄、性别构成比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患病组与健康组之间血清TNF-α、HIF-1α、VEGF-A水平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蒙医不同证型之间TNF-α、HIF-1α、VEGF-A水平比较:哈日陶列TNF-α水平最高,与查干陶列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与阿拉嘎陶列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查干陶列与阿拉嘎陶列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哈日陶列VEGF-A. HIF-1α水平最高,与查干陶列、阿拉嘎陶列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查干陶列与阿拉嘎陶列之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RA患者血清TNF-α、VEGF-A, HIF-1α及与实验室指标之间的相关性分析,结果为TNF-α与RF、CRP呈正相关,VEGF-A与RF、HIF-1α、TNF-a呈正相关,HIF-1α与TNF-α呈正相关.

结论

1RA早期蒙医证型以哈日陶列最多,其次阿拉嘎陶列、查干陶列;RA中、晚期,以查干陶列和阿拉嘎陶列多见,哈日陶列较少见.

2关节疼痛积分、关节压痛积分、关节肿胀积分、关节肿胀总数及CRP、GPI、RF可作为哈日陶列的客观化分型依据.关节功能障碍积分可作为查干陶列的客观化分型依据.本研究证实了蒙医对RA的辨证论治有丰厚的物质基础,并为RA蒙医证候特征研究及蒙医辨证分型客观化研究提供科学化依据.

3本研究证实了传统蒙医学“三诊”方法对RA的辨证分型确诊率较高,值得推广使用蒙医传统“三诊”方法,并且为RA蒙医证候特征的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基础.

4RA患者血清TNF-αHIF-1α、VEGF-A水平显著增高,血清TNF-αHIF-1α、 VEGF-A含量测定可作为RA诊断联合检测指标.RA蒙医不同证型间TNF-α、HIF-1α、 VEGF-A水平存在显著性差异,表明RA蒙医证型的分子水平病理机制存在差异,其中哈日陶列TNF-α、HIF-1α、VEGF-A水平均最高,并且RA患者炎性细胞因子与RA活动指标有内在联系,从微观层面为RA蒙医辨证分型治疗提供了客观依据.

第四篇医学检验学论文范例:台湾高等学校专业设置与调整研究

1999年以来,伴随着大陆高等学校扩招步伐的加快,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日益凸显,已成为全社会共同关注的热点和焦点问题.其实,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只是一种表象,其背后隐藏着一个更为深层次的问题,即高等学校专业设置与调整是否和劳动力市场的变化需求相吻合.高等学校专业该如何设置,其结构该如何调整才能适应劳动力市场的变化在高等教育规模迅速扩张,劳动力市场竞争程度日趋激烈的情况下,高等学校专业设置与调整和劳动力市场之间的互动状况如何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深切关注.

综观世界不同国家和地区高等学校专业的设置与调整,台湾可以说是一个典型案例.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经济结构中产业关系的不断调整,以及劳动力市场需求的不断变化,构成了台湾高等学校专业设置的重要背景,引发了台湾高等教育专业结构的多次调整.本研究力图凭借较为翔实的文献资料对台湾劳动力市场变化和高等学校专业设置与调整的内在关系进行分析、论证,探寻台湾高等教育为应对劳动力市场变化而进行的相应变革,通过比较研究,希冀有助于大陆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根据劳动力市场中高级劳动力的需求变化,对高等学校专业设置与调整进行一种新的制度设计和安排,从而建立一种多样化、多层次,灵活和开放的人才培养机制.论文主要由三大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以历史演进为主线,从劳动力市场变化的视角,对台湾光复迄今高等学校专业设置与调整的总体概貌和侧重点进行了实证分析.通过大量数据深入探讨了台湾不同经济发展阶段因经济发展、产业结构变迁所引起的劳动力市场对高级劳动力需求的变化,尤其是对不同行业、职业、技能的高级劳动力的需求变化和高等学校专业设置与调整之间的互动关系.同时,为了更确切地判断每一个历史时期台湾高等学校专业设置与调整是否适当,还对不同学科、专业的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尤其是“学用配合”情况进行了分析.

第二部分,在实证分析的基础上,对台湾高等学校专业设置与调整的特点、影响因素、存在问题及其发展趋势进行了深入探讨.文章认为:劳动力市场的需求变化是台湾高等学校专业设置与调整的主要动力,高等学校专业设置与调整主要是受劳动力市场对高级劳动力的需*动而形成,人力规划是台湾高等学校专业设置与调整的重要依据,高等学校根据毕业生在劳动力市场的就业情形和求学者的升学意向,适时调整专业及招生人数.相比较而言,台湾的私立高校、技职院校对劳动力市场的反应更为敏感.从管理体制上看,台湾高等学校专业设置管理模式是一种典型的“政府”主导下的“市场匹配”模式.

第三部分,通过对两岸高等学校专业设置与调整的比较,深入剖析了两岸高等学校专业设置与调整过程中存在的异同点,并得出了若干对大陆高等学校专业设置与调整的有益启示.具体包括:政府在高等学校专业设置与调整中的角色调整,强化劳动力市场对高等学校专业设置与调整的导向作用,从社会发展及区域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出发设置专业,充分发挥高等学校在专业设置与调整中的自主调节作用,实行分类指导,突出高校办学特色,避免专业设置同构化,强调“柔性化”专业结构模式的建立,建立健全高等学校专业质量监控、激励机制等等.

第五篇医学检验学论文范文格式:基于NEI、PTS的复杂性疾病共性机制与“异病同证、同证同理”性的研究

目的:

复杂性疾病,是指由多个基因位点共同参与,且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决定表型的遗传病,如肿瘤、糖尿病、哮喘等,此已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重要因素,是现代生物学的研究热点之一.随着现代生命科学研究的迅速发展,医学界对人体生理机能整体调节方式的探索倍受关注.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的研究是现代医学前沿领域之一,随着对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之间相互作用、相互依赖复杂关系的深入研究,已有大量实验证实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的组织细胞均可表达神经递质、激素、细胞因子及其相应受体,并以此作为生物学物质基础,相互间进行双向性的信息传递,通过相互刺激、相互制约、正负反馈,达到系统内部的自我调制和相对稳定,在细胞、分子和基因水平上构成一个动态平衡的调节网络.研究发现复杂性疾病虽然在诊断和治疗等方面各异,但都拥有现代医学病理生理的共同机理,如血栓前状态改变等.

作为我国传统医学之一的维吾尔医学在复杂性疾病的认识和治疗方面拥有独特的理论、组方和疗效.维医学历来非常重视人体本身的统一性、完整性及其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构成人体的各个脏器、组织或器官在结构上不可分割,在功能上相互协调,在病理上相互影响.从维医病理学角度来看,复杂性疾病的发生有共同的基础,常由异常黑胆质所致.维吾尔医在临床实践中,对复杂性疾病的治疗,经辨证分型属异常异常黑胆质证者,首先使用异常黑胆质成熟剂对异常黑胆质体液进行调理和堆积,然后使用异常黑胆质清除剂,使已成熟好的异常黑胆质体液排出体外,从而使气质复原,体液平衡,为本脏的治疗奠定基础,最后针对具体的病因进行相应的治疗,取得了良好治疗效果.

复杂性疾病之所以复杂,原因就在于其超越了一个部位、一个器官或一个系统的范畴,而影响到多个系统以至整个机体的平衡状态.由此,在研究疾病本身的基础上,有必要研究疾病背后整体的生物学基础紊乱状态,并加以干预以改善之,使疾病的发展处于一种孤立状态,从而改善疾病的恶化,延缓疾病的进程.为此,有必要找出复杂性病种背后的共性机制及其共同证型加以研究.

本研究对恶性肿瘤、2型糖尿病、哮喘等复杂性疾病患者血清/或血浆中有关神经-内分泌-免疫学指标及血栓前状态分子标志物进行检测,试从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血栓前状态等方面,阐明复杂性疾病的共性机制及系统疾病性.并以维吾尔医理论为指导,按照体液分型标准,对所有患者进行维医异常体液分型,寻找其中最常见的维医异常体液证型,探讨该证型与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及血栓前状态的关系,试图找出复杂性疾病背后的共性机制,阐述复杂性疾病的“异病同证”“同证同理”性.

方法:

(1)复杂性疾病患者维吾尔医分型:收集2006年1月至2009年8月在新疆医科大学各附属医院诊治的恶性肿瘤患者287例、2型糖尿病患者267例、哮喘发作期患者307例,共861例患者,经体格检查正常的健康志愿者33例.观察患者的舌象、脉象、纳寐、二便、肌肤、口味、眼部变化并询问患者主观症状进行维吾尔医辨证分型.

(2)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相关指标测定:对632例患者(218例恶性肿瘤患者、174例2型糖尿病患者、240例哮喘患者)及33例健康志愿者进行以下指标的测定:用流式细胞仪对外周血CD4~+、CD8~+、CD4~+/CD8~+及NK进行检测;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对血清白细胞介素-1(IL-1)、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及皮质醇(CORT)进行检测;用液相色谱法检测血浆去甲肾上腺素(NE)和多巴胺(DA)含量.

医学检验学论文范文相关参考属性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医学检验学论文范文数据库 大学生适用: 5000字在职研究生论文、10000字研究生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66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技巧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提纲、论文小结 职称论文适用: 技师论文、职称评中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医学检验学方面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质医学检验学论文范文选题

(3)血栓前状态分子标志物的测定:对229例患者(69恶性肿瘤患者、93例2型糖尿病患者、67例哮喘患者)及33例健康志愿者进行以下指标的测定:用流式细胞术测定患者血小板表面CD41、CD62p;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ET-1;用ELISA方法检测血浆t-PA、PAI-1;全自动血凝分析仪检测凝血四项即血浆纤维蛋白原(FIB)水平、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

(4)统计方法: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如果符合正态性、方差齐性,多组间比较选用完全随机设计多组间单因素方差分析;如果不符合正态性、方差齐性,则采用秩和检验;使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检验水准α等于0.05.P<0.05时说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1)复杂性疾病组与健康对照组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相关指标(T淋巴细胞亚群、NK细胞水平,IL-1β、IL-6、TNF-α、ACTH、CORT、DA及NE含量)的测定结果显示: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肿瘤、2-型糖尿病、哮喘患者组CD4~+细胞数及CD4~+/CD8~+比值下降(P<0.05),CD8~+细胞数升高(P>0.05),NK细胞数下降(P<0.05);IL-1β、IL-6含量升高(P<0.05),TNF-α含量在不同复杂性疾病中高低有别,在2-型糖尿病组、哮喘组升高(P<0.05),恶性肿瘤组下降(P<0.05);ACTH含量下降,在2-型糖尿病组与哮喘组中有统计学意义(P<0.05),恶性肿瘤组无统计学意义(P>0.05);CORT含量下降(P<0.05),NE、DA含量升高(P<0.05).上述指标在各疾病组间比较无差异(P>0.05).

(2)复杂性疾病组与健康对照组血栓前状态分子标志物(CD41、CD62P、t-PA、PAI-1及ET-1)测定结果显示: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肿瘤、2-型糖尿病、哮喘患者组血小板表面CD41的表达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小板表面CD62p的表达及血浆PAI-1水平升高(P<0.05);t-PA的含量降低(P<0.05);ET-1水平升高,在肿瘤组中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2-型糖尿病组与哮喘组中无统计学意义(P>0.05);APTT时间缩短(P<0.05);FIB浓度升高(P<0.05);PT时间缩短,在肿瘤组、2-型糖尿病有统计学意义(P<0.05),哮喘组无统计学意义(P>0.05);TT时间无差异(P>0.05).上述指标在各疾病组间比较无差异(P>0.05).

(3)在复杂性疾病861例患者中,属异常黑胆质证的有476例,非异常黑胆质证为385例;异常黑胆质证占全部病例的55.28%,非异常黑胆质证占44.72%,异常黑胆质证所占比例大于非异常黑胆质证.其中,糖尿病患者中,异常黑胆质证141例,占糖尿病患者总数的52.18%,肿瘤患者中,异常黑胆质证181例,占肿瘤患者总数的63.05%,哮喘患者中,异常黑胆质证183例,占哮喘患者总数的59.58%.

(4)复杂性疾病维吾尔医各证型组与健康对照组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相关指标的测定结果显示:与正常对照组相比,CD4~+、NK细胞水平在异常黑胆质证患者组和非异常黑胆质证患者组下降(P<0.05),与非异常黑胆质证组相比,异常黑胆质证组CD4~+及NK细胞水平下降明显(P<0.05);与正常对照组相比,IL-1β、IL-6、TNF-α含量在异常黑胆质证患者组和非异常黑胆质证患者组升高(P<0.05),与非异常黑胆质证组相比,异常黑胆质证组IL-1β、IL-6含量升高明显(P<0.05);与正常对照组相比, ACTH、CORT含量在异常黑胆质证患者组和非异常黑胆质证患者组下降(P<0.05),DA及NE含量在异常黑胆质证患者组和非异常黑胆质证患者组升高(P<0.05),与非异常黑胆质证组相比,异常黑胆质证组NE含量升高明显(P<0.05).

(5)复杂性疾病维吾尔医各证型组与健康对照组血栓前状态分子标志物的测定结果显示:与正常对照组相比,ET、CD62p、PAI-1水平在异常黑胆质证组和非异常黑胆质证组升高(P<0.05),与非异常黑胆质证组相比,异常黑胆质证组ET、CD62p升高明显(P<0.05);t-PA水平在异常黑胆质证组和非异常黑胆质证组下降(P<0.05);CD41水平在各组间比较无差异(P>0.05);与正常对照组相比,FIB水平在异常黑胆质证组和非异常黑胆质证组升高(P<0.05),与非异常黑胆质证组相比,异常黑胆质证组FIB水平升高明显(P<0.05); PT、APTT时间在异常黑胆质证组和非异常黑胆质证组缩短(P<0.05),TT在各组间比较无差异(P>0.05).

结论:

(1)研究发现,复杂性疾病具有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紊乱、血栓前状态改变的共性.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紊乱、血栓前状态改变可能是复杂性疾病共存的部分病生基础.

(2)复杂性疾病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紊乱、血栓前状态改变的整个过程的连续性及关联性提示复杂性疾病不是单纯的局部性病变,而是机体全身性的变化,复杂性疾病具有系统疾病性.

(3)研究发现,复杂性疾病具有“异病同证”“同证同理”性.异常黑胆质证是复杂性疾病常见的维医证型,在复杂性疾病异常胆液质证、异常粘液质证、异常血液质证、异常黑胆质证中,异常黑胆质证型占55.28%.与复杂性疾病非异常黑胆质证(异常胆液质证、异常粘液质证、异常血液质证)患者相比,异常黑胆质证患者的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紊乱、血栓前状态改变程度更为严重,表现在免疫功能更加紊乱(CD4~+、NK细胞水平下降,IL-1β、IL-6含量升高,P<0.05),交感神经兴奋更加明显(NE含量升高,P<0.05),血管内皮细胞损伤更加严重(ET水平升高,P<0.05)、血小板活化性增强(CD62p水平升高,P<0.05)、血液粘度增高(FIB水平升高,P<0.05).

(4)研究发现,异常黑胆质的产生过程可能包含着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功能的紊乱;包含着机体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之间相互制约、相互协调机制的失衡;包含着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血小板的活化、血液粘度的增高、纤溶功能的降低.发现上述变化与维医体内异常体液堆积、“燃烧”最终产生异常黑胆质的过程相似或相同.此方面的研究正在进行中.

关于免费医学检验学论文范文在这里免费下载与阅读.

医学检验学引用文献:

[1] 医学检验学论文题目集 医学检验学论文题目怎样定
[2] 近几年医学检验学参考文献 医学检验学专著类参考文献哪里找
[3] 医学检验学论文提纲范文模板 医学检验学论文提纲怎么写
《医学检验学论文范文参考 医学检验学毕业论文范文[精选]》word下载【免费】
医学检验学相关论文范文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