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论文写作 > 学位论文 > 文章内容

西南财经大学论文范文参考 西南财经大学毕业论文范文[精选]有关写作资料

主题:西南财经大学 下载地址:论文doc下载 原创作者:原创作者未知 评分:9.0分 更新时间: 2024-02-02

西南财经大学论文范文

论文

目录

  1. 第一篇西南财经大学论文范文参考:中国农户私人借贷与农村经济发展问题研究
  2. 第二篇西南财经大学论文样文:中国基尼系数问题研究
  3. 第三篇西南财经大学论文范文模板:高校教师职业认同、组织认同与创新行为研究
  4. 第四篇西南财经大学论文范例:新型社区公共产品有效供给机制研究
  5. 第五篇西南财经大学论文范文格式:乡镇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评价研究

★100篇免费西南财经大学论文范文,为你的写作提供相关参考,可用于西南财经大学方向的硕士论文和本科论文写作参考研究,每一篇都是经典优秀的范文格式模板,【赶紧阅读吧!】

第一篇西南财经大学论文范文参考:中国农户私人借贷与农村经济发展问题研究

金融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一直备受争议.积极的研究观点认为金融发展不仅可以通过平滑消费机制提高家庭福利,而且可以通过杠杆原理撬动企业的投资,进而有助于经济发展.消极的研究观点认为正规金融存在信贷约束,使得享受不到金融服务的贫困家庭或者中小企业缩减投资,经济发展受限.长此以往,易形成恶性循环.越贫困,越得不到融资,就更加贫困,产生“贫困陷阱”,最终导致贫富两极分化.与此观点相悖,积极的研究认为金融对经济发展的消极影响并不严重,因为传统的信贷约束论的研究忽略了民间金融市场的作用,受到信贷约束抑制的中小企业或者贫困家庭往往可以进入民间借贷市场.然而,由于民间金融市场缺少监管,缺乏规范,统计数据困难,其对经济发展的作用难以直接衡量.因此,上述争议仍是学术界和政府关注的热点问题.

本文利用中国两个最新的微观家庭金融调查的数据库,2011年西南财经大学的“中国家庭金融调查”以及2009年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的“农村金融调查”,以家庭之间的借贷为研究对象,系统性地检验了民间金融市场发展在我国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对消费和农业生产的影响),以及存在的问题(民间信贷约束,利率两极分化).

西南财经大学论文范文相关参考属性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西南财经大学论文范文 大学生适用: 2000字专升本毕业论文、10000字研究生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94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技巧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标准论文格式、论文摘要 职称论文适用: 期刊发表、职称评副高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西南财经大学专业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质西南财经大学论文范文选题

该研究发现:

(1)正规金融通过增加农业生产投入、或者降低定期储蓄的持有来提高总支出水平.同时,农户总支出的增长是依靠教育投资的增加、而非食品消费所拉动的,长期而言,银行贷款对提高农户福利水平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然而,民问融资在农户生产性投资和非生产性支出的相互抵消作用,类似于“拆东墙、补西墙”的机制,对提高农户总福利水平的作用不明显.

(2)与正规金融发展类似,农村民间借贷市场存在信贷约束问题.由于穷人没有额外的资本投资于社会资本,融资渠道受限.与最富的25%的农户相比,最穷的25%无法得到民间借贷.即民间金融市场依然存在信贷约束问题,相对于富人而言,穷人得到民间借贷的可能性较低.受到正规金融信贷约束的农户,该影响尤为严重.在正规、非正规金融双重信贷约束的制约下,贫困农户利用金融杠杆摆脱贫困的难度较大.

(3)不仅穷人会受到民间借贷市场的融资约束,即使穷人可以得到借款,也会因为其不能成为富人的社会资本,或者违约风险较高等因素,不得不向富人支付高额利率.较低收入的阶层不仅在正规金融机构受到“歧视”,同时在民间资本市场也得不到“优待”.因此,相对较穷的农户更多时候可能会因高息而不得不放弃有利可图的生产投资项目,这就可能产生“贫困陷阱”,——穷人越来越穷,富人越来越富,贫富差距将会被扩大.进一步佐证了要点(1)和(2)的研究结论.

(4)除了民间借贷融资方式外,农户往往采用信用交易方式来弥补正规、非正规金融的信贷约束问题.说明金融市场和土地租赁市场存在链接关系,农户在两个市场上的需求需要同时被满足,才能进行交易,进而实现扩大农业生产的可能.

推演本文研究结论可以发现,与正规金融市场发展特点相同,民间金融市场仍存在信贷约束,不能缓解贫困农户借款难的困境.与正规金融市场不同,民间借贷对于提高农户福利水平的作用有限,由于收入分层是导致民间利率两极分化的主要因素,使得民间借贷很可能导致“贫困陷阱”.然而,与民间借贷相比,民间的信用交易对于缓解农户融资难问题,促进土地流转,增加农民收入的作用更为显著.

本文的创新点有三个方面,也是主要贡献:

首先,研究问题的创新,包括三个方面:

(1)肯定了民间借贷市场存在准入门槛.给定存在正规信贷约束的市场环境,最穷的25%的农户在民间借贷市场上仍存在融资难的问题.

(2)收入分层是导致民间借贷利率较高的主要因素.从民间资本定价的角度回答了“人以群分”融资特点背后的原因.

(3)首次验证了金融市场和耕地租赁市场的链接关系.农户在土地租赁过程中采用的信用交易的主要目的是缓解其在农业生产过程中融资难的困境,进而扩大生产实现“家庭农场”.这三个研究发现为金融经济发展理论填补研究空白,扩展了民间金融对农村经济发展影响的研究边界.

其次,研究数据上也有一定的创新.本文同时选择两个微观数据库,是由作者本人参与的西南财经大学2011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二是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2009年“农村金融调查”.这两个数据库是最新的,具有代表性的,针对民间金融问题研究最为全面的数据库.这两个数据库各有优势,前者具有全国代表性随机抽样调查,信息比较全面,但在民间金融问题上不够深入;后者仅选择黑龙江、湖南以及云南三个不同地区的随机抽样调研,但关于民间融资层面的问题较为详尽.结合这两个数据库,不仅可以深入分析我国农村民间金融市场的发展规律,同时可以代表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最新动态.

最后,在研究方法上,本文的创新不大.主要依据现有计量经济模型,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估计方法,例如,OLS,Probit,Tobit等估计模型.结合研究问题和数据结果,寻找相应的工具变量,采用两阶段(2SLS)估计法等解决内生性问题.并采用分样本回归,交叉项回归,多种衡量方式,多重分位数阀值定义标准等方法进行稳健性检验,或识别影响路径等.本文在估计方法上唯一的创新点是用风险态度作为财富的工具变量,与金融机构的距离最为银行贷款的工具变量.

由于数据、时间和成本的限制,本文为了突出研究重点,对于下述四点问题的探讨不够深入,存在一定的研究局限,有待进一步讨论和分析:

(1)民间金融发展对于经济行为影响并非是静态的,当期或者前一期的影响未必在当期或者后一期能够体现出来,需要观测滞后几期经济指标才能检测到长期动态的影响规律.

(2)农户的非正规融资途径绝大部分来源于亲朋好友间的借贷,家庭之间的借贷(约占农户民间融资来源的90%以上)足以代表整个农村民间金融市场的发展,但仍有的其它非正规金融组织(约占农户民间融资的2%左右),如典当,私募,合作社(合会),小额贷款,抵押担保,风险投资等其它民间融资值得深入分析和讨论.

(3)本文的研究局限在我国农村地区以及农业层面的经济发展,缺少城镇地区或者工业、服务业层面的例证,使得本文的研究结论并不适用于解释中国整体经济发展.

(4)与其他实证研究的局限相同,本文的研究亦是在给定市场均衡基础上,通过检验市场均衡的一阶条件,观测和总结民间金融和农村经济发展规律.缺少更深层次的分析,例如对二阶均衡条件的检验.

综合上述四点局限,本文的研究结论很可能并不适用于解释我国总体民间金融问题,也不适合解释我国整体经济发展,更不适用于一些特殊案例.因此,请谨慎推广本文的研究结论.

第二篇西南财经大学论文样文:中国基尼系数问题研究

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高速增长,我国的经济总量目前已位居世界第二,达到了一个比较高的水平.然而长期持续的高速增长,也不可避免的带来了一些副作用,例如日益扩大的居民收入分配差距.公平合理且适当的居民收入差距有利于调动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进而促进总体经济的快速发展.但是,我国当前的居民收入差距已经发展到了一个比较严峻的阶段,较大的收入差距已经挫伤了低收入群体的生产积极性,其不但无法继续为经济增长增添强大动力,相反却威胁到了社会的稳定.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较大的贫富差距可以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某一阶段存在,但不能长期存在.在当前构建和谐社会、实现伟大“中国梦”的背景下,如何缩小已经比较严重且日益扩大的居民收入差距,已经上升到了到了和保持经济快速增长同样重要的位置.因此,本文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通过对中国基尼系数相关问题的研究,使社会各界对当前我国的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现状,有一个更加全面和真实的了解.

本文采用比较分析法、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中国的基尼系数问题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在对文献系统梳理和认真研读的基础上,本文首先对基尼系数在我国的适用性和局限性进行了系统分析,其次采用统计局数据与CHFS数据对比的方法计算了相应的基尼系数,并利用近十余年来的宏观经济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科学确定了我国的基尼系数警戒线水平.再次,利用前文实证结果,对我国基尼系数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系统的实证分析.最后,本文在参考其他七个国家调节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经验的基础上,从总体层面和三次分配的角度,给出了缩小我国居民收入差距的相关政策建议.全文一共分为9章.

第1章是导论.首先从理论、历史和现实三个维度阐述了文章的选题背景.接着分析了文章的研究意义、研究方法、研究思路、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最后,介绍了本文的研究难点和可能的创新点.

第2章是文献述评,共分为两部分内容.第一部分是与本文研究内容有关的基础理论的介绍,包括马克思的收入分配理论,其他西方经济学派的收入分配理论和当代经济学界收入差距相关理论.第二部分是基尼系数的国外及国内研究综述.

第3章是本文的立论部分,是本文最重要的一章.本章主要分析了基尼系数在我国的适用性及局限性问题.首先,结合基尼系数完美适用的四个条件和基尼系数自身的四个缺陷,本章列举了理论界现有的批评基尼系数不适用于我国的五方面理由.通过对这五条理由的逐一批驳,肯定了基尼系数在我国的适用性.在适用性分析的基础上,本章又系统分析了基尼系数在当前中国应用中存在的四方面局限性,主要包括:1.统计数据无法反映真实的收入情况;2.基尼系数的现有算法存在缺陷;3.国际通用的0.4的警戒线在我国不适用4.我国基尼系数的影响因素不清晰.最后,针对这四方面的局限,本章提出了相应修正办法.针对统计数据的问题,本文在四、五、六章的实证计算中,均引入CHFS的微观数据与基于统计局的宏观数据进行对比计算;针对基尼系数现有算法的问题,本文在第四章通过借鉴某些学者的推导方法,采用一种通过纯数学推导而不依赖任何假定的新算法来进行实证计算;针对0.4警戒线不适用于我国的问题,本文在第五章建立计量经济学模型实证计算我国的基尼系数警戒线水平;针对影响因素不清晰的问题,本文在第六章通过实证分析来研究我国基尼系数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以期对我国的收入差距问题有一个更加全面和深入的了解.


https://www.mbalunwen.net/yuzhou/90773.html

第4章是我国基尼系数的计算.理论界现有的关于我国总体基尼系数的算法,均依赖于一定的假设条件,而这些假设条件都存在着或多或少的不合理性.因此,本章在分析我国基尼系数计算特殊性的基础上,借鉴陈家鼎等人基尼系数下限的计算方法,计算出了我国2003至2012年的基尼系数,将其定义为“稳定基尼系数”并与官方公布的这十年的基尼系数进行了对比分析.基于统计局数据和CHFS数据,本章分别计算了相应的基尼系数.

第5章是我国基尼系数警戒线的确定.首先,本章分析了影响我国基尼系数警戒线水平的七方面因素.其次,分别基于统计局数据和CHFS数据,实证计算了我国总体及分城乡的基尼系数警戒线水平.其中,基于官方基尼系数计算出的总体警戒线水平为0.494,基于“稳定基尼系数”计算出的总体基尼系数警戒线水平为0.4632,基于CHFS数据计算出的总体基尼系数警戒线水平为0.49394621.同时,本文也计算出了城乡各自的基尼系数警戒线水平,分别为0.5032和0.4976.结合两种数据的计算结果,本文认为0.494比较适合作为我国的总体基尼系数警戒线.

第6章是基尼系数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首先,从理论层面,本章从五个方面分析了基尼系数可能的影响因素,这五个方面包括经济增长、产业结构、对外开放程度、政府层面和个人层面.其次,本章基于统计局的相关数据,通过建立计量经济学模型,实证计算了我国基尼系数的影响因素及其影响程度.

第7章是调节收入差距的国际经验与启示.为了多方面、多角度了解国外经验,本章选择了美国、日本和韩国三个发达国家,也选择了瑞典这样的典型高福利国家.同时,也选择了巴西和印度这样与我国类似的发展中国家,详细分析了六个国家调节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的经验与教训.六个国家的经验对我国缩小居民收入差距有一些启示,主要体现在要发挥就业、税收、社会保障、教育、扶贫开发这五方面对缩小收入差距的调节作用.

第8章是我国调节收入分配差距的政策建议.首先从总体层面,给出了增强总体经济实力、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和推动基础制度改革三条建议.其次,从初次分配、再分配和第三次分配的角度,本文也给出了有针对性的相应建议.本章的主要观点是,税收和社会保障是当前我国缩小居民收入差距最应该依靠的两大途径.而完善的制度建设,则是缩小收入差距相关政策可以切实有效的首要保证.

第9章是主要结论与研究展望.

在全文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的基础上,本文得出了以下主要结论:基尼系数在我国是适用的;城乡差距仍然是我国总体基尼系数较高的重要原因;我国的基尼系数还未超过警戒线水平;教育水平的提高显著降低了个人层面的收入差距.最后,从收入数据统计、基尼系数警戒线和基尼系数影响因素三个方面,提出了中国基尼系数问题进一步的研究展望.

本文有以下几个可能的创新点:

1、构建了基尼系数中国适用性的分析框架

在第三章的立论部分,本文构建了基尼系数中国适用性的分析框架.这一框架包括,首先,给出了基尼系数完美适用的四方面条件;其次,分析了基尼系数自身存在的四方面缺陷;再次,列举了理论界现有的批评基尼系数不适用于我国的五方面理由,并通过对这五条理由的逐一分析,本文认为,这五方面理由不仅没有否认基尼系数在我国的适用性,有些甚至更加印证了我国是完全可以适用基尼系数这一指标的.通过构建基尼系数中国适用性的分析框架,本文肯定了基尼系数在我国的适用性.

2、采用官方调查数据与民间调查数据进行对比的实证分析

在本文四、五章的实证部分,本文均采用统计局的调查数据与西南财经大学中国家庭金融调查中心(CHFS)的调查数据进行对比的实证分析.统计局公布的的官方统计数据与CHFS的微观数据来源不同.前者的数据收集方式是日记账式,而CHFS数据则是通过回忆式问卷调查的方式获得.两种调查方式均有各自的优缺点,同时也具有互补性.二者的互补性在于统计局数据以时序性为主而CHFS数据的截面代表性更广.因此,本文采用两种数据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实证分析,所得结论可以互为印证、互为补充.

3、实证确定了我国基尼系数的警戒线水平

由于我国在总体经济发展水平,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国民思想意识,基尼系数变动方向及速度,城乡二元结构,收入差距内部结构,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等方面与西方发达国家存在较大差异,因此适用于西方国家的0.4的基尼系数警戒线水平,并不适用于我国.本文通过采用统计局数据和CHFS数据相结合的方式,通过建立计量经济学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确定了0.494为我国的总体基尼系数警戒线水平.

4、明确了我国基尼系数的影响因素

我国基尼系数的影响因素多种多样.本文通过从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对外开放程度、政府层面和个人层面五个方面选取代表指标,通过建立计量经济学模型的方法进行实证分析,科学确定了我国基尼系数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得到了一些有益的结论.

第三篇西南财经大学论文范文模板:高校教师职业认同、组织认同与创新行为研究

创新是人类永恒的主题,而人才是创新的第一要素和核心动力,高校教师作为创新的重要力量,是国家创新体系的生力军.研究如何提高高校教师的创新能力、改善他们的创新行为对于高等教育改革和建设创新型国家有着深远的战略影响,同时这也是从科学发展观的角度对高校人才开发和管理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已日益受到理论界和实务界的广泛关注和高度重视.

目前,针对我国高校教师的创新行为相关的研究也取得了不少成果,很多研究都是从宏观角度来探讨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素质要求、环境建设等内容,针对高校教师个体的研究集中于能力和心理素质方面,集中于人才激励、创新动机、创新心理或创新投入等某个或某几个节点上的探讨.本人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以社会认同理论、社会交换理论和社会角色理论为基础,尝试用员工个人层次的认知与情绪反应的心理视角,深入剖析创新行为的微观机制,探索高校教师的职业认同、组织认同、组织创新氛围、创新行为的影响和内在作用机理;并探索性地将组织认同看为职业认同与个体创新行为之间的*变量,从而来讨论高校教师职业认同对个体创新行为的作用;同时探讨组织创新氛围对高校教师个体创新行为的作用,和对组织认同与个体创新行为的调节作用.

本研究运用的研究方法包括文献分析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以及数据分析方法.首先,梳理了已有的职业认同、组织认同、组织创新氛围和个体创新行为相关的研究成果,并进行综述;其次,对12名高校教师进行深度访谈;再次,以文献分析和访谈研究为基础,归纳分析了职业认同、组织认同、组织创新氛围和个体创新行为几个变量间的关系,并进行假设,构建理论模型;接着,修改和设计了本研究涉及的几个变量的测量量表,形成了初始调查问卷,预调查检验修订后开始了正式研究,选择重庆、四川、贵州、湖南、湖北、浙江和上海等地区的37所高校得教师进行了正式的问卷调查,回收了418份教师个体样本的数据;然后,以正式的调查数据为基础,进行样本的信度和效度的检验以及独立样本方差检验等数据分析.最后,验证了各变量间的关系及所提出的假设,并以实证结果依据,进行理论探索以及提出管理对策建议.

得出如下研究结果:(1)高校教师职业认同对组织认同、高校教师的职业认同对其创新行为都有积极的预测作用.(2)组织认同对个体创新行为有积极的预测作用.(3)在职业认同与个体创新行为之间,组织认同起到部分*作用.(4)组织创新氛围对个体创新行为有预测作用.(5)组织创新氛围在组织认同与个体创新行为之间起调节作用.(6)通过模型对比分析,“211高校”教师的职业认同、组织认同、组织创新氛围分别与个体创新行为的相关性明显大于“非211高校”.(7)人口统计学特征对各变量,特别是个体创新行为的影响存在差异.研究结论揭示了高校教师个体创新行为产生的心理过程,而且对中国高校在激发高校教师职业认同、组织认同,以及改善个体创新行为上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为我国在高等教育改革中如何利用职业认同与组织认同来提高高校教师的创新行为乃至提升高校组织创新绩效提供了理论和实践的支持.

本研究尝试在以下几个方面有所创新:

第一,探求高校教师个体创新行为的内涵、影响因素及机理,拓宽和深化了个体创新行为理论的研究.目前,已有的关于创新行为的研究,往往大多数集中在制造业,而对服务业,特别是知识服务业或教育业从业人员的创新行为研究很少,对肩负创新人才培养及科技创新重任的高校教师个体创新行为的研究也很薄弱.本文以中国高校教师为研究对象,认为对高校教师而言,其职业的特点决定了个体的创新行为更多是一种角色内行为,而非组织公民行为,对创新有着较高的直接要求.因此,对高校教师个体创新行为的研究,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个人创新领域的研究成果的丰富和完善.

其次,本研究尝试从员工个体层面的认知和情绪反应的心理视角来探究个体创新行为的形成机理.之前对创新行为的研究大多停留在组织层面,然而很少从心理视角去深入剖析创新行为形成的微观机制.笔者以社会认同理论、社会交换理论及社会角色理论为基础,以认知、情绪和反应作为逻辑思路,本研究将职业认同与组织认同引入到一个模型来分析,认为高校教师在追求自身职业理想和实现职业发展的工作过程中,从职业的感知和认同中得到了强大的心理动力和积极的情绪,同时也会促进高校教师形成组织认同,当个体具有较强组织认同的时候,会把自身认知和内化的组织价值观进行有机结合,进而激发和促使教师创新行为的产生.

最后,本研究探索性地提出职业认同对个体创新行为存在直接和间接的影响,并尝试将组织认同视为职业认同和个体创新行为之间的*变量,这是本文主要的创新点,同时也是本文研究的重点内容.在国内外已有研究中,主要是从组织战略和组织结构特点、组织氛围和文化或员工个体性格特征、动机偏好等因素探讨对创新行为的影响,但缺乏社会认同(如职业认同以及组织认同)与员工创新行为之间的研究.此外,现阶段关于职业认同结果变量的研究也主要集中在工作满意度、工作离职倾向等情绪、态度变量上,对行为变量的研究还不够广泛和深入,本研究以中国背景下高校教师的经验数据来验证这些假设,也更丰富了职业认同等理论.

第四篇西南财经大学论文范例:新型社区公共产品有效供给机制研究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创建新型社会建设模式,打造新型社区,对于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起到了关键性作用.政府通过有效提供新型社区公共产品,结合新型社区基层建设,为缓解我国贫困、城乡收入差距、农民工和失地农民的基本社会保障不足等矛盾作出了巨大贡献,是消除我国经济发展瓶颈性障碍的重要手段.自十六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政府一直致力于新型社区建设,社区公共产品的有效供给始终是重要议题之一,“十二五”规划又将建立健全基本公共产品及服务体系作为其重要内容,强调“逐步实现不同区域的基本公共产品及服务均等化”.表明国家对新型社区公共产品的有效供给给予了高度重视.但在新型社区建设过程中,公共产品有效供给不足问题始终存在,主要表现在居民需求表达路径不畅、供给总量不足以及供需错位等方面.目前,居民对公共健康、公共教育、公共卫生、公共环境以及社会保障等基本公共产品日益增长的需求与其有效供给不足之间的矛盾,已成为我国社会建设的主要矛盾.现有的公共产品理论,即需求表达理论和供给理论不能有效的解释这些现实问题,更不能解决这一主要矛盾.因此,研究新型社区公共产品的有效供给机制,极具理论和现实意义.

论文主体分七大部分对新型社区公共产品有效供给机制展开论述:

第一部分:引言.引言部分主要介绍选题的背景、研究目的和意义、文献综述、论文的基本框架、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以及本论文的创新和不足等内容.

第二部分:新型社区与新型社区公共产品的基本界定.“新型社区”和“新型公共产品”是本论文中两个最基本的概念界定,也是本论文的研究基础.

1.对“新型社区”的重新诠释.在我国城镇化进程中,传统的社区划分方式已不能完全函括现代社区建设发展的新局面和新特点,同时国家也未出台统筹规划安排,各地区依据实际发展需要自行创建,模式不一.本文根据经济发展程度、居民结构、社区功能和文化底蕴,把新型社区划分为四种形式:城市社区、新型农村社区、农民工社区和企业社区,文中在分别对四类新型社区的概念和特征进行分类描述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新型社区的新内涵.

2.对“新型社区公共产品”的概念界定.本文在论述我国新型社区发展模式的基础上,依照布坎南的可分性—不可分性方法,对新型社区公共产品的内涵进行了合理界定,并在探讨产品特征的基础上,对新型社区公共产品进行了分类比较研究.

第三部分:新型社区公共产品有效供给理论研究.本文在新型社区公共产品有效供给理论研究方面的论证重点存在于两方面:一是把公共产品的提供平台设置在新型社区范围内,通过缩小规模来提高需求表达效率;二是根据新型社区公共产品是否存在外溢性,将新型社区公共产品区分为新型社区非外溢性公共产品和新型社区外溢性公共产品,本文在研究新型社区公共产品基本供给理论的基础上,又着重探讨了新型社区间外溢性公共产品提供模式的理论基础,力求更加全面、深入的解决公共产品供给低效问题,并为之提供新的思维方式和目标途径.

1.新型社区公共产品需求表达有效性的理论基础.本文通过公共选择成本理论和个体理性经济人假设理论论证了由社区这一载体提供公共产品可以保证居民对公共产品需求表达的有效性,新型社区应作为公共产品的基本供给单位和基础平台.

2.新型社区公共产品供给有效性的理论基础.本文分别通过规范分析、图理分析、构建静态博弈均衡模型等方法,从多中心理论、公共权力学说理论和制度变迁和制度创新理论三个角度来研究新型社区公共产品多元提供模式的理论基础.

3.新型社区公共产品外溢性公共产品合作供给的理论基础.新型社区公共产品具有动态外溢性特征,导致“免费搭便车”问题和公共资源有欠优化等问题,新型社区之间需要研究一种新的提供模式来解决这类公共产品.本文将从免费搭便车理论和公共资源优化配置理论两大角度来研究新型社区外溢性公共产品的理论基础.

第四部分:新型社区公共产品有效供给机制的基本内容.根据新型社区的新特征,以及居民对公共产品的新需求,本文分别对新型社区公共产品需求表达机制、供给机制和基本原则进行了重新认定.

1.新型社区公共产品需求表达机制分析.新型社区公共产品需求表达机制主要包括需求表达方法和需求表达路径两方面.根据新型社区公共产品的范围、性质和需求特征,本文通过对典型的需求表达方法和表达路径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目前在我国,需求表达方法的现实选择是用手*方法和或有估价方法;新型社区居委会、议事会和社会组织三大需求表达路径各具特色,其社会性功能均具有极大的可挖掘力.

2.新型社区公共产品的供给机制研究.新型社区公共产品供给机制主要包括供给要素和提供模式两方面.本文通过图理描述、数理推导等方式对供给要素和提供模式进行分类研究.结果表明:多元提供模式是能够保证我国新型社区公共产品有效供给的最佳模式,是选择新型社区公共产品提供模式,的必然趋势.

3.新型社区公共产品的基本原则.为保证新型社区公共产品的有效供给,效率与公平是两大基本原则,二者相互兼顾,相得益彰,不存在替代关系.其中,效率原则包括帕累托最优、帕累托改进和潜在帕累托改进原则,公平原则包括机会均等和社会分配公平.

第五部分:新型社区公共产品供给效率的实证研究.本文通过分别对新型社区公共产品需求表达及其多维提供模式的现状和效率性进行实证分析,发现我国新型社区公共产品需求表达效率和供给效率双重低下,问题突出.

1.新型社区公共产品需求表达效率的实证研究.本文基于2009年西南财经大学财税学院“农村公共产品研究课题组”的调研资料、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与香港科技大学社会科学部的“中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国家统计局第五次人口普查基础数据,使用描述性统计方法对我国新型社区公共产品需求表达效率进行了相关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居民公共产品需求表达渠道不通畅,是我国当前地方公共产品供给有效性严重不足的主要原因.“用手*”是公共产品需求表达的基本途径,流动人口部分反映了居民对公共产品的需求,但囿于户籍制度,用脚*机制在我国尚不可行.另外,有待提高的农村居民素质、孱弱的组织行动能力以及落后的管理手段,是影响“一事一议”直接需求表达效率的重要因素.选民较低的参与度和我国传统的“自上而下”供给体制,导致居民通过基层选举来表达对公共产品需求的渠道不通畅.因此,居民在“用手*”表达公共产品需求效率低下的情况下,解放户籍制度,直接通过“用脚*”成为唯一选择.

2.新型社区公共产品供给效率的实证研究.本论文通过对2007-2012年城市社区公共产品支出水平与新型农村社区公共产品支出水平进行比较,发现我国新型社区在提供公共产品时出现了明显的非均等化特征;又通过对2007-2012年我国31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地方一般公共支出与多维供给模式中政府、社会组织和私人企业三大要素的组织规模和出资规模进行数量比较和面板数据计量分析,结果表明:在新型社区公共产品的提供上,政府无论在组织规模上还是出资规模上,都较社会组织和私人企业有明显优势,我国新型社区公共产品的供给主体仍是政府,多维供给机制呈现出“一大二小”的偏倚性特征,即多维供给机制并未实质性建立起来,还需要进一步完善.

第六部分:提高新型社区公共产品有效供给的政策理论模型.本文将构建两大政策模型为有效供给新型社区公共产品的政策改革及实施提供理论指导,一是构建“互联、互补、互动”三大联动机制的政策理论模型;二是通过构建外溢性公共产品供给模式的非合作博弈均衡模型,提出新型社区之间的直接供给承诺和匹配率间接供给机制.

1.“互联、互补、互动”三大联动机制的政策理论模型构建.本文就政府调控机制与社会协作机制之间的互联机制、政府行政功能和社会自治功能之间的互补机制、政府管理力量与社会调节力量之间的互动机制进行研究.

2.新型社区外溢性公共产品供给模式的非合作博弈均衡模型.本文通过构建两个社区之间的非合作博弈均衡模型,从理论上探讨了同时提供和序贯提供两种社区间外溢性公共产品的二阶段或三阶段博弈均衡变化过程,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直接供给承诺与以匹配率为主要方式的间接供给承诺的相互关系.研究表明:两个社区完全承诺直接供给和匹配率间接供给下的同时提供模型结果是帕累托最优的:只有一个社区进行匹配率间接承诺的模型结果具有不确定性,但是做出匹配率承诺的社区的福利对比没有承诺的社区来说有所增进,序贯提供两种外溢性公共产品时,总供给量要低于同时提供模型的总供给量,两种外溢性公共产品的供给量具有关联性,匹配率的作用不显著.

第七部分:完善新型社区公共产品供给机制的政策建议.本文通过田野调查、案例研究等方法,在获取了当前我国典型案例信息的基础上,建议从如何构建互联、互动、互补机制角度出发,完善新型社区需求表达机制,强化新型社区治理的共治性,积极构建多维供给模式;并根据非合作博弈均衡模型的推导结果,提出新型社区间就外溢性公共产品应如何实施直接供给与匹配率间接供给的合作机制;另外,本文又从资金筹集、法律规范、政策引导和加强监管等方面设置配套机制以提高新型社区公共产品的供给效应.

第五篇西南财经大学论文范文格式:乡镇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评价研究

2003年以来的“审计风暴”“问责风暴”标志着我国政治体制改革中责任政府建设提上了议事日程.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健全经济责任审计.乡镇在我国的政权层级组织机构中处于最基层,是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直接承担者;乡镇领导干部的经济责任履行情况对农村发展至关重要,是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因此,研究乡镇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有着重要意义.完善乡镇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有利于强化权力约束监督、完善权力运行机制;有利于加强干部监督、评价与考核,完善干部激励与约束机制;有利于促使乡镇领导干部树立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实现农村经济健康持续发展.本文借鉴国家审计理论、委托*与博弈理论、政府治理理论、公共选择及*败机制理论,应用制度分析、历史分析、博弈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乡镇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进行了理论分析;利用判断抽样问卷调查资料,应用层次分析法构建乡镇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体系,并明确了评价标准、各项指标的权重与方法.通过研究,构建了综合评价模型,实际验证了A、B两个被审计单位的审计效果,提出了加强审计评价结果运用的政策建议.

1研究内容

(1)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理论借鉴.运用国家审计理论、委托*与博弈理论、政府治理理论、公共选择与现代*败机制理论等分析乡镇领导干部履职行为及经济责任审计动因,构建其评价内容、评价指标、评价标准、评价方法、评价结果运用等相互之问的内在逻辑,构建论文框架结构.

(2)乡镇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的现实考察.从经济责任审计的历史沿革分析乡镇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的特点、内容与重点、程序与方法、实施现状、取得的成果与存在问题.

(3)乡镇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在对现有研究成果评述基础上,构建评价内容体系——“经济管理责任”“经济决策责任”“经济政策执行责任”“经济发展责任”“廉洁从政责任”.基于受托经济责任拓展角度,将社会责任、环境保护责任、可持续发展责任等也纳入其中.根据评价内容与原则,结合实地调查问卷资料,筛选评价指标;根据专家调查问卷,运用层次分析法构造判断矩阵计算各指标权重,从而构建评价指标体系.

(4)乡镇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标准与评价方法.根据乡镇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的具体要求,确定各个审计评价指标的评价标准,具体评分时,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评价方法.

(5)乡镇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综合评价模型及应用.根据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标准与评价方法,构建乡镇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综合评价模型,并通过两个案例检验模型的实用性.

(6)乡镇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评价结果运用研究.分析目前经济责任审计评价结果运用现状及存在问题,提出提高审计质量、写好审计报告、健全联动问责机制、提高协作能力、完善审计结果公告制度等审计评价结果的应用措施,建立救济制度以保护被审计对象及其单位部门的正当权益,同时降低审计风险.

2研究方法

(1)以规范研究方法为主.定性分析将制度分析、历史分析和博弈分析方法相结合,侧重理论演绎和归纳,引入国家审计理论、委托—*理论、公共选择与*败机制理论、政府治理理论等分析工具和博弈分析方法;定量分析方法主要是数理统计分析,应用层次分析法分析确定乡镇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的权重.

(2)调查方法主要以问卷调查和实地调查为主.采用判断抽样方法,选择荣昌县审计局、荣昌县委组织部等部门的工作人员、审计人员作为专家,以荣昌县相关乡镇党政机关干部及工作人员、财政所、行政村领导及会计等作为调研对象,进行评价指标筛选及权重确定,通过图书馆、网络等途径获得有关研究对象的整体信息和间接资料.

(3)案例分析法.通过两个镇街党政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检验乡镇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评价综合模型的实用性.

3研究结论

(1)乡镇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在理论和实践中取得了突出成绩,但还存在着较多的问题.作为独具中国特色的党政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既包括合规审计又包括绩效审计的内容,是一种复合性审计类型,丰富和发展了传统审计理论.十多年来,各地积极进行乡镇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探索与实践,通过审计客观评价乡镇领导干部受托经济责任的履行情况,对强化权力约束监督、促进党风廉政建设、加强干部监督、评价与考核,完善干部激励与约束机制、促进乡镇领导干部树立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等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然而,实践中还存在审计力量与审计任务相矛盾、审计监督滞后、审计范围不规范、评价困难等问题,最突出的是评价指标体系不健全,缺乏切实可行的评价标准.因而为保证经济责任审计效率的实现,建立实用、科学合理的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标准,进行综合评价已成为当务之急.

(2)构建乡镇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体系.本文将评价内容概括为经济管理责任、经济决策责任、经济政策执行责任、经济发展责任和廉洁从政责任5个方面.根据文献梳理和调查访谈,全面衡量经济责任,将构建和谐社会所要求的加强基础建设、发展社会公共事业、耕地保护、共同富裕等内容纳入评价指标体系设计中,通过调查问卷分析筛选出20个评价指标.根据专家调查问卷资料,应用层次分析法确定评价指标的权重.由此,构建了乡镇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体系.

(3)确定乡镇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的评价标准.定性指标的评价标准分为三个档次,实际应用时通过问卷调查或座谈访问等方式得到被审计对象相应指标的档次,采用五分制打分.定量指标评价标准则根据法律、规章和政策规定,结合县(市)党委、政府对乡镇年度考核的指标、任期责任目标及国家统计部门规定的统计指标,如历史水平、行业水平等来确定评价标准.在具体评分时将定性评价方法与定量评价方法相结合.

(4)构建乡镇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综合评价模型并进行实证应用.评价主体根据评价标准对评价客体进行审计评价,采用定性或定量的评价方法确定各评价指标的分值.这“分值”与该评价指标的权重的乘积即为该项评价指标的加权评分,将各指标的加权评分加总就得到乡镇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综合评价的总分.在综合评价时,可换算为百分制的综合得分.对应四个档次的总体评价结论:优秀、良好、一般、差.本文通过两个镇街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实际资料对综合评价模型进行了应用,检验表明综合评价模型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5)乡镇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作用的发挥取决于审计评价结果的运用.审计评价成果转化运用就是从机制、体制层面促进整改,经济责任审计的最终目的就是审计评价结果的运用.评价只是工具,关键是审计评价的结果得到充分有效的运用,才是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落脚点和最终目的.为此,应充分认识党政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评价的作用,提高审计质量,写好审计报告和审计结果报告;进一步健全联动问责机制,充分利用各方面信息,提高协作能力;完善党政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结果公告制度;建立救济制度以保护被审计对象及其单位部门,同时降低审计风险.

4创新点

(1)建立乡镇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根据社会发展的现实需求,对乡镇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的内容和范围进行拓展,从“经济管理责任”“经济决策责任”“经济政策执行责任”“经济发展责任”“廉洁从政责任”五个评价内容设计评价指标,通过问卷调查进行指标筛选,最终确定了20个乡镇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注重传统评价指标的同时注入了可持续发展方面的指标,形成了新的、比较完整的指标体系.

(2)构建乡镇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综合评价模型.根据专家调查问卷,应用层次分析法构造判断矩阵,计算确定各评价指标的权重,这较之目前在此类审计中所用的主观确定权重(或不考虑各指标权重)就更具科学性;同时,确定各指标的评价标准,将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方法相结合,主观判断客观量化,从而构建乡镇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综合评价模型.

为您写西南财经大学毕业论文范文和职称论文提供相关参考文献.

西南财经大学引用文献:

[1] 西南财经大学方向论文选题 西南财经大学论文题目怎样定
[2] 西南财经大学方向论文参考文献 西南财经大学参考文献怎么写
[3] 西南财经大学论文大纲范本模板 西南财经大学论文框架怎样写
《西南财经大学论文范文参考 西南财经大学毕业论文范文[精选]》word下载【免费】
西南财经大学相关论文范文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