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论文写作 > 学位论文 > 文章内容

外国文学本科论文范文参考 外国文学本科毕业论文范文[精选]有关写作资料

主题:外国文学本科 下载地址:论文doc下载 原创作者:原创作者未知 评分:9.0分 更新时间: 2024-02-22

外国文学本科论文范文

论文

目录

  1. 第一篇外国文学本科论文范文参考:留英生与当代中国
  2. 第二篇外国文学本科论文样文:汉语文学专业教育的学科体制化研究
  3. 第三篇外国文学本科论文范文模板:我国大学本科教育理念与教学改革研究
  4. 第四篇外国文学本科论文范例:晚清民初“现代文学教育”的发生
  5. 第五篇外国文学本科论文范文格式:学科·,教育·,学术:学科史视野中的中国文学学科

★100篇免费外国文学本科论文范文,为你的写作提供相关参考,可用于外国文学本科方向的硕士论文和本科论文写作参考研究,每一篇都是经典优秀的范文格式模板,【赶紧阅读吧!】

第一篇外国文学本科论文范文参考:留英生与当代中国

1877年3月,清政府向英国派出了海军留学生,中国近代留英教育正式起步.民国时期,留英人数增多,规模也不断地扩大,“海军留英”及“庚款留英”是这一时期的特色.新中国成立之初,国家制定了吸引留学生回国的政策,许多留英生在这一政策的影响下回国.建国初期,因为英国在台湾问题上的态度始终与美国一致,所以中国没有与英国建立外交关系,两国之间也没有教育交流活动.1954年6月,中英两国建立了*级外交关系.1956年,中国向英国派出了3名留学生,新中国的留英教育正式起步.“*”爆发后,留英教育工作中止.1972年3月,中英两国建立了大使级外交关系,留英教育得以恢复.这一年年底,中国向英国派出了16名留学生.此后,中国每年向英国派出少量留学生,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改革开放前.1979年4月17日,31名留学生赴英学习,这标志着改革开放后的留英教育工作正式启动.此后,留英教育进入了一个新阶段.1980年代初,国家通过各种渠道向英国派遣留学生,“中英友好奖学金计划”也应时而生.“中英友好奖学金计划”运行十年,不但为中国培养了人才,而且也改善了中英关系.1986年,国家调整了留学政策,留英生的层次愈加高了,质量得到了保证.1990年代,国家继续向英国派遣留学生,并确立了“支持留学、鼓励回国、来去自由”的留学工作方针.这一时期,留英教育事业稳步发展.进入21世纪后,自费留英生越来越多,成为留英生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

与赴英国学习相对应的是留英生回国.留英生回国后参与了社会建设,推动了中国社会的发展.留英生推动了中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在学科建设方面,他们对传统的专业进行改造,并引进了新的专业,建立了新型实验室和研究所.在高校教学方面,他们编写了新教材,开设了新课程,并采用了新的教学方法和理念.在学术研究方面,他们不断地开拓进取,取得了优异的学术成绩.一些留英生还担任了中国重点大学的校长,他们在各自的学校进行了改革.留英生还推动了中国科技事业的发展.1980年代,中国的经济、教育、文化等正处在恢复发展阶段,科研条件较差,留英生开始了艰苦的科技创业.他们从组建实验室开始,将西方的先进知识引入中国,并发展之.中国的科技水平也逐渐恢复并有所提高.1990年代后,中国的科研条件有所改善,极大地方便了留英生的科技创业.留英生进一步引进新知识、新学科,开拓新的研究领域,取得了许多研究成果.在这一时期,中国科学院推出了“百人计划”,入选“百人计划”的留英生极大地推动了中国科技事业的发展.留英生还在“863”计划、“973”计划及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建设中扮演了重要角色.科技精英群体——留英院士群体为中国的科技进步做出了杰出贡献.与自然科学领域的留英生一样,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留英生也积极向上、开拓进取.他们在哲学、历史学、政治学、社会学、法学、经济学等领域做出了贡献,推动着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自主创业的留英生也推动了中国社会的发展.1980年代,一些留英生转变了观念,开始自主创业.1990年代,回国创业的留英生逐渐增多,他们从事的行业多种多样.进入21世纪后,吸引留学人员回国创业的政策不断完善,自主创业的留英生也越来越多.在政府的引导下,留英生创办了许多高科技企业,这些企业大多集中在留学生创业园.社会各界与政府部门对留英生的创业行为进行了评价.

留英生在参与社会建设的过程中会遇到一系列问题.主要的问题是:人际关系问题、自主创新环境问题、学术环境问题、创业园融资问题,创业园建设问题、子女上学问题.留英生分析了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并采取措施解决这些问题.

第二篇外国文学本科论文样文:汉语文学专业教育的学科体制化研究

“汉语文学专业教育”,特指中国高等教育中以汉语文学(用汉语作表意代码的文学)为主要教育内容的专门教育,主要生存于中文系或文学院,不包括大学语文或文学鉴赏等公共素质教育.文学学科知识是现代民族国家文化形象和文化传承的重要内涵,而文学教育则为民族文化的塑型和延续提供了首要的方式和途径.20世纪初,随着现代性工程在中国的展开,汉语文学教育已然由古典时代的核心地位下降为一种专门教育,并在学科化的过程中形成了以学科知识科层化为主要特征的现代性体制.目前,该学科的教育在当前社会文化语境中遭遇了学科性的危机:学科知识边界模糊、社会功能泛化、就业适应性缩减,等等.因此,我们有必要全面梳理汉语文学专业教育的学科体制化进程,系统分析其现代性体制在当下遭遇的问题以及内含的各种隐忧,并提出对应之策.论文共分为六部分.

绪论部分重在解析与本选题相关的基本概念,包括汉语文学教育、汉语文学专业教育、学科、学科体制等,阐述研究价值,并对相关研究成果进行综述.

文学教育的功能是汉语文学专业教育学科化的内在根据.因此,论文的第一、二章,主要以文学教育三大功能(民族文化精神的传承、审美意识的升华和专业技能的训练)的实现状况为内在线索,从学术研究与专业教育的互动关系、课程设置以及专业性教学制度建立等层面梳理汉语文学专业教育的历史,以厘清汉语文学专业教育学科体制的构建过程,大致包括四个时期:雏形期(1904年至“五四”前),汉语文学专业教育中新型知识内容、传授方式的出现;发展期(“五四”至1953年),英美大学体制的影响与汉语文学专业教育的现代性工程;探索期(1953至1978年),政党意识形态对汉语文学专业教育知识生产、传播方式的规训;成型期(1978年至今),学科知识科层化与汉语文学专业教育的现代性体制.

第三章,主要从社会需求、人才培养以及文学教育学科自身的发展等方面调查、分析以学科知识科层化为主要特征的汉语文学专业教育现代性体制内含的两大隐忧以及面临的两大困境,重点考察文学教育功能的失调现象.

第四章,立足于文学教育的三大功能,重新定位汉语文学专业教育的社会学功能、知识学结构和教育学方法,从而设计汉语文学专业教育学科体制发展的对应之策.在教育学方法方面,提出在语言的游戏与想象中完成审美意识的提升、在语言文本的理解与解释中完成民族文化精神的传承、在语言实践中实现专业技能的培养与提高等三大策略.

结语部分,对汉语文学专业教育的未来进行展望.

通过将汉语文学专业教育的学科体制化历史进行知识考古,从历史的纵深面和现实的辐射面上揭示汉语文学专业教育发展的科学内涵,科学探寻、揭橥其发展规律,认真探求其发展路径,对增强汉语文学专业教育性质、历史定位、社会文化价值的认识,丰富大文学科教育理论,推进汉语文学专业的改造实践、提高其社会竞争力都将具有积极意义.

第三篇外国文学本科论文范文模板:我国大学本科教育理念与教学改革研究

本科教育是大学教育的主体与骨干,是国际与国内高等教育改革的焦点.近20多年来,世界政治形势剧烈变化、全球化浪潮影响日甚、科技革命日新月异、知识经济初见端倪,本科教育的传统理念和教学模式面临着新的挑战,我国大学正在积极进行着本科教育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但对本科教育的目标定位不清,对本科教育任务与功能认识模糊,本科教育教学改革严重趋同,阻碍了本科教育改革.

本研究将大学本科教育理念与教学改革研究放到历史与现实的时空背景下,系统梳理与总结我国大学本科教育理念的演变过程及其对本科教学的影响,分析不同时期本科教育的成因及其所发挥的历史作用与局限性.本研究从高等教育内部全面分析了我国目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高等教育发展及内在结构与功能的变化,重点是本科教育在整个高等教育中的地位和功能的转变, 外部从高等教育与社会互动规律出发,深入分析我国社会经济、文化、科技的深刻变革及其对高等教育的影响,从而明确大学本科教育在新的形势下新的任务与使命.最后提出我国大学本科教育的新理念及其对教学改革的要求,探讨本科教育教学改革的新思路.

本研究从教育理念与教学改革两个方面考察分析了本科教育的历史发展过程.清末大学“造就通才”的理念,其实是一种以大学预科为基础的高级专门教育理念, 大学本科教育要培养的是“明体达用”的高级专门人才, 课程多为高级精深的专门课程, 高等学堂(大学预科)的课程以普通基础课程为主.“硕学闳才”是对高级专门教育理念的继承,但这种理念下的本科教育一方面注意培养学术专才,另一方面也强调培养*政治需要的通才, 大学本科的课程分通科与专科,通科部分有基础课、概论课等, 预科年限与课程缩减,分属各科, 呈现出教育理念转变的趋势,是中国大学本科教育发展史上承上启下的一种教育理念.通才教育理念自1920年代中期以后开始逐渐兴起,通才教育理念注重“人”的培养,注意人文教育与科技教育的平衡,强调培养眼光远大的社会人才, 课程体系上由博返约,由通入专,大学各学院共同必修科目不仅为高深专门学术奠定了广博的知识基础,还具有文化陶冶与人格培养的价值.专业教育理念适应了建国以后计划经济制度下的国家建设需要,专业教育要培养的是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的高级专门人才, 专业教育理念的基本特征是按专业招生、培养、分配,以专业为教学的中心,围绕专业构造课程体系, 专业教育模式有其历史合理性,但后来却成为我国大学本科教育改革发展的桎梏.厚基础宽口径教育理念是在改革开放后针对传统专业教育模式的弊端进行的改革与探索,这种理念的特点是加强基础,淡化专业,增强适应性,强调知识、素质、能力的全面发展, 相应的,在教学改革方

第四篇外国文学本科论文范例:晚清民初“现代文学教育”的发生

19世纪下半叶,西方科学技术和文化思想通过船舰、火炮的方式输入中国.知识分子在对传统文化体系的质疑中动摇了“忠君”“尊孔”的教育理念.作为一种特殊的认识活动,“现代文学教育”应运而生,并且见证了昔日封建制度的衰落与新生政权的确立.可以说,这是中国近代史上现代话语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是教育制度的革新与发展,同时也是文学告别封建传统,开启具有现代性的学术机制、社会实践、文学思想、研究价值的重要过程.

本文研究的“现代文学教育”是兼具现代学科性质、教育意义的审美认识活动.它是现代性发生的历史产物,藉由晚清民初中国社会巨大变动的时代,成就了“泛文学”教育走向“文学科”的多种知识结构与课程形态.一批批知识分子在内外交困的历史语境下,进一步拉近了文学与国家、民族、社会的关联,并在中与西、传统与现代思想碰撞中开启了思想解放、人格培养的现代性重构.

本文通过对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教育制度、课程形态、文学思潮的研究,试图为“现代文学教育”由酝酿到发生,梳理出清晰的历史脉络,并以此审视现代性、文学教育、社会变革之间的复杂关系.具体为:首先,考察晚清时期与文学教育现代性萌发的相关历史事件.其次,综合影响文学教育发展的,如政治、文化、教育等诸多元素,分析这些元素与学科性质、课程形态、知识结构、价值诉求的关系.此外,整理“现代文学教育”对思想、文化、社会的再生产价值,从而对今天的文学科建设提供有益参考.

本文主要分为六个部分.

引言部分,主要论述了本文的选题缘起、研究现状与意义.

第一部分,阐述“现代文学教育”的基本内涵与特征.主要表明这种具有现代性的文学教育是晚清民初时期教育语境内的一种审美认识活动,是符合文学发展规律的,并且受到了国家性质、社会结构、文化心理、民族传统等因素的影响.

第二部分,描述“现代文学教育”走入人们视野的历史背景.晚清“西学”的入侵,传统文化价值观受到了来自外部世界的冲击,古代以经史子集、八股习文为主的“泛文学”教育受到内外的多重质疑.这种质疑既是历史的,也是现实的.通过兴新学、发展出版事业、知识分子的探索、制度学术的革新等,为“文学科”的独立,白话俗语、主权意识的普及提供了适宜空间,具有现代性的文学教育实践拉开了帷幕.

第三部分,描述了民初以来历经全国性的教育制度改革之后,“现代文学教育”的基本形态.总体来说,一方面体现在文学教科书的编写上,另一方面在教育内容上表现为古典与现代的并存.这一阶段的“现代文学教育”出现了系统的白话内容与知情结合的教育意义.

第四部分,是对“现代文学教育”精深化发展的考察.由于北京作为晚清民初政治、文化发展的重心,它是传统与现代多元思想矛盾与统一的集合.因而,以文学课程形态为线索,考察了北京诸多高等教育机构的文学系建设.这些院系中聚集了胡适、陈独秀、钱玄同、鲁迅、周作人等大批文人学者,他们的研究成为了文学教育现代性发生的重要动力.这群知识分子着眼于中国社会的现实窘迫,立足于文学的实用性与文学性,试图通过文学“增人感”的特性,提高国民的智识,培养全新的人格.

第五部分,分析“现代文学教育”的再生产价值.通过对帝制末与世纪初知识分子心理的分析,以及他们对现代性经验获得的考量,阐释“现代文学教育”的内向与外化的两种功能诉求.


https://www.mbalunwen.net/yuzhou/90132.html

结语部分,重点讨论“现代文学教育”在中国近代史上的经验与价值,以及由此引发的文学反思.

第五篇外国文学本科论文范文格式:学科·,教育·,学术:学科史视野中的中国文学学科

学科是在学术思想、学科制度和社会意识形念三个基本维度的“合力”中得以确立的历史性存在.学科史不仅是学术史展丌的历史空间,也是学术史的具体存在方式.厘清学科自身的历史谱系是学科史研究的根本诉求.文学学科的确立本身也经历了一个从“前学科”状态到现代学科格局的历史的过程.文学学科的形成和确立过程,不仅意味着关于“文学”的知识和理论体系的出现,在相当意义上也关乎“文学本质”的生成.

从汉代丌始,中国学术体系即形成了“经学独大”的基本格局,同现代文学学科具有谱系关联的“文章学”、“词章学”、“集部之学”等均作为经学的附庸存在,未能获得独立的学科地位.明代以来,耶稣会传教士们对于西方学术、学科体系的介绍虽然没有在根本上触动这一格局,但传教士对汉语词“文学”的使用不仅赋予了“文学”以新的语义,也在命名的层面上为中西学科谱系之间的对接、交流搭建起一个平台.20世纪初,以现代大学诞生为标志,中国现代学术和学科体系丌始形成.现代意义上的文学学科也在这一背景下得以基本确立.但是,教育格局中“文学系科”的出现同学术意义上的“文学学科”的自觉却并非同步.

到民国初年,以北京大学为代表的现代大学的国文系中,中国文学史、中国文学、文学概论作为文学学科的基本课程的学科架构得以确立.但文学立为专门之学,很大程度上源自“保存国粹”的时代诉求,民国时期的国文系也多以对传统学术的批判性继承为其教育目标.受此影响,民国时期从理论角度探究“文学”的“文学概论”课程并未成为大学国文系学科系统中的重心.同时,由于哲学意义上的“本质论”维度尚未全面确立,“文学本质论”更多地停留在对“文学属性”、“文学特质”的界定.

外国文学本科论文范文相关参考属性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外国文学本科论文范文文献 大学生适用: 2000字高校大学论文、2500字大学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53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资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标准论文格式、论文结论 职称论文适用: 职称评定、初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外国文学本科专业 论文题目推荐度: 免费外国文学本科论文范文选题

新中国成立之后,“文艺学”的学科地位得到提升,但用“本质属性”替代对“本质”的讨论依然广泛地存在于建国后的文学理论体系建构之中.从马克思主义本质论的理论立场看来,“文学”是在历史中形成的“意识形念”,文学作品、文学活动则是“文学”这一意识形念用以呈现自身的形式.

这是一篇与外国文学本科论文范文相关的免费优秀学术论文范文资料.

外国文学本科引用文献:

[1] 外国文学本科类论文选题 外国文学本科论文题目如何定
[2] 外国文学本科论文大纲格式范本 外国文学本科论文大纲怎样写
[3] 外国文学本科论文摘要怎么写 外国文学本科论文摘要范文参考
《外国文学本科论文范文参考 外国文学本科毕业论文范文[精选]》word下载【免费】
外国文学本科相关论文范文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