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论文写作 > 论文发表 > 文章内容

多模态背景下的大学英语课程思政

主题:英语课程 下载地址:论文doc下载 原创作者:原创作者未知 评分:9.0分 更新时间: 2024-01-08

简介:本文是英语和大学方面有关函授毕业论文范文和英语课程相关在职研究生论文范文.

英语和大学论文范文

英语课程论文

目录

  1. 一 多模态话语与多元读写理论
  2. 二 多元读写课堂思政教师话语建构策略
  3. 1、实景实践
  4. 3、批评框定
  5. 4、转化实践

摘 要:在当今教与学的环境日益多模态的背景下,信息传递和知识构建也呈现多维度的复杂性.大学英语课程材料中的文化、思想道德和价值观的信息不但种类繁多、数量巨大,而且深刻隐秘,并通过多种模态形式传递出来.进行大学英语课程思政,不但要立足对材料的精挑细选和深入挖掘,而且要认识到教师课堂话语在语篇意义建构中的重要作用.本研究就多模态环境下多元读写教学法的四个环节深入剖析,提出了每个环节教师课堂话语的思政策略.

关键词:大学英语思政教师课堂话语建构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9082(2020)10-00-02

引言

作为高等教育的基础人文学科,英语类学科“既是事实科学,追求客观真理,又是价值科学,追求具有主观标准的美和善,是客观和主观、事实和价值、真理和规范相统一的科学,具有科学认识和意识形态双重功能.”因此,培养具备沟通能力、人文素养、中国情怀、国际视野的复合型英语人才已经成为英语教学改革和课程思政的理念和目标.向着这一目标迈进,不但要深入挖掘多模态背景下的思政素材,而且要全面贯彻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注重课堂这一“主阵地”.

课堂教学中的思政很显然应该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结合,以隐性教育为主的方式.大学英语课堂的思政则更应体现“润物无声”的效果.如果说学生已有的人生观、世界观是一碗汤,那么英语课堂的人文道德教育则应该像盐溶入汤一样自然.这就要求教师在深入挖掘多模态语篇中人文价值观与道德因素的基础上,在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有理论和方法指导地进行话语构建,潜移默化地提升学生的语言文化能力、思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以期实现能力提升、知识积累与人格塑造相结合的全人教育.

一 多模态话语与多元读写理论

所谓模态,是指物质媒体经过社会长时间塑造而形成的意义潜势,是用于表征和交流意义的社会文化资源.多模态话语指运用听觉、视觉、触觉等多种感觉,通过语言、图像、声音、动作等多种手段和符号资源进行交际的现象.在日益多模态、多媒体化的教学大环境下,新伦敦学派1996年发表了“多元读写教与学:设计社会未来”一文,自此多元读写成为教育学领域国内外学者的研究焦点.十多年来,我国学者不但引介多元读写的理论框架,探讨其对我国英语教育的启示,并且通过实证研究考察了多元读写教学法的实效.李燕飞和冯德正“根据教学实践,提出了基于系统功能语言学的多元读写教学法框架”和“具有可操作性的课堂教学模式”.

多元读写教学法包括四个核心要素:实景实践、明确指导、批评框定、转化实践.实景实践就是让教学置于真实的语境中,在真实的实践中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学习.明确指导主要指多模态设计资源的元语言系统.多元读写理论用“设计”这一概念代替了“语法”,将设计意义的资源扩展到多模态符号,而且明确指导学生构建意义.批评框定就是认知多模态语篇中的意识形态、道德因素和价值观.转化实践是学生把所学所感运用在新的真实语境,独立解读和建构意义的过程.

冯德正认为“多元读写理论为有效设计道德教育提供了更具操作性、实践性的方法”并依据多元读写教学法的上述四个核心要素,将多元读写的道德教育设计为实景实践、明确指导、批评框定和转化实践4个步骤.需要注意的是,这四个步骤“并不是互相独立或者顺序搭配的,而是互相渗透、共同实现转化实践.”本研究认为教师课堂话语作为构成课堂语境的模态之一,在多元读写语篇意义建构的四个环节中有其独特的语用功能,对大学英语课堂思政目标的达成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下文将针对大学英语课堂思政这一目标,提出教师话语在四个环节的建构策略.

二 多元读写课堂思政教师话语建构策略

大学英语多元读写课堂道德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塑造应该以隐性教育为主.而教师话语—无论是显性的课堂言语还是隐性的设计话语建构—都应遵循适时、适度、适量的基本原则.首先,通过大学英语课堂多模态资源的恰当运用,逐步提高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是思政教学的核心目标之一.因此,教师应以学生为中心开展教学活动,适时适当地为学生“搭脚手架”,即教师话语只是作为组织者、协调者、帮助者、引导者等的话语.其次,大学英语教学中,语言形式的学习不再是最主要的学习目标.到了大学的高阶阶段,即便是基础较薄弱的学生,也能够借助多模态资源很容易地掌握语言形式,并通过课下自主操练巩固所学,语言教师不必为语言知识讲解花过多时间.最后,无论是美国教育心理学家Bloom的教育目標由低到高的分类,即知识、理解、应用、分析、综合、评估,还是美国缅因州国家训练实验室提出的“学习金字塔”,即从听讲、阅读、试听传统的被动式学习到示范、小组讨论、实操演练、转教别人的主动学习方法,都表明学生个人和学生学习共同体做事和思考的重要性.

1、实景实践

教师课堂思政话语要体现语类真实性.首先,教师根据需要选择(设计)不同的语类材料,让学生熟悉不同的交际目的与语言、文体特征,例如,描写类、叙事类、指令类、报道类、阐释类和议论类,并经由语言(口语和书面语)、图像、肢体语言等体现与实现.第二,将词汇等语言知识置于真实的具有特定功能的语篇中.必要的语言知识的讲解,教师陈述性话语不宜过多,而主要通过提供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时代的资源,让学生理解.第三,教师在必要的时候进行语类教学,但是应尽量减少用语类的元语言阐释语类特征,避免单向的知识传递.

教师课堂思政话语要体现语域真实性.语域在课堂中体现在活动内容、人际关系和沟通渠道三个方面.语域的真实就是在教学中设计与现实生活中语言使用场景相一致的情景语境.在活动内容方面,日常交际(如经历分享)和专业交际(如新闻报道)都应采用真实生活中的话题,并结合学生专业和未来可能的就业场景.在人际关系建构方面,个人关系(如大学校园同学关系)和专业关系(如新闻访谈双方)都需要教师精心设计.在沟通渠道方面,课堂教学不仅要利用各种媒介资源,而且可以通过对子活动、小组活动、集体讨论、个人演讲等多种形式进行语篇建构.

2.明确指导

大学生不同于基础阶段的学生,他们不但已经具有基本的语言知识而且具备了较高水平的分析、理解和自学能力,因此大学英语课程中需要教师用于明确指导的元语言(如词汇语法的讲解)并不多.伦敦小组指出,明确指导并不意味着将知识直接灌输给学生,而是一种积极的干预与引导,需要科学有效的指导方法.

教师通过“明确指导”实现思政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

第一,教师选择一个话语角色,同时分配给学生一个相应角色,比如问答角色的选择与分配.不同角色由不同的語气实现,包括陈述语气、疑问语气和祈使语气.教师课堂语言应尽量多运用疑问语气和祈使语气,也就是尽量通过提问引导学生建构意义;陈述句和陈述语气过多则说明教师讲述过多,不利于学生知识建构.

第二,教师课堂通过IRF提问和反馈结构实现互动和话语建构.首先,课堂提问是引导启发学生思考并实现思政的关键所在.教师应考虑如何设置问题,设计何种问题,设计多少问题,何时提问等.教师设计的每个问题和每个步骤都应该有背后的理念和动机,有框架意识和逻辑性.例如,在看完一段视频材料后,教师首先针对视频材料的大意和一些重要的具体信息进行提问,了解学生的理解情况,然后在此基础上深入下去,联系实际和学生生活,提出拓展性思辨问题.这两类问题分别为展示性问题和参考性问题, 即提问者已有答案的问题和提问者没有答案的问题.在提升学生的思考力方面,参考性问题更具价值,教师应更多提出这类问题.另一方面,教师课堂反馈对学生思想道德发展的影响毋庸置疑.反馈分为认可、确认、否认、重复、改述与详述.教师应该根据情况采取不同的反馈策略,一方面以鼓励为主进行积极的反馈,另一方面通过改述、详述等方式为意义构建提供明确指导.

3、批评框定

思想政治教育与批判性思维密不可分.有效的思政必须建立在批判性思维和逻辑性思维的基础上,使学生能够独立进行价值判断并自觉形成符合主流价值观的思维与行为方式.新伦敦小组强调,读写能力与社会价值观、文化、意识形态是不可分割的.批评框定就是在多模态真实语境实践中,通过教师明确指导了解多模态语篇中的文化价值观和道德意识形态.冯德正提出多模态语篇中正面价值观建构的系统网络.

(如图)

正面价值观的多模态语篇建构(李燕飞,冯德正,2019)

该系统首先区分评判式和嵌入式两种建构策略,前者通过评判者(如教师)的态度话语建构,后者通过多模态语篇本身的人物特征或叙事情节建构.评判式建构区分由态度词汇实现的显性评判和由陈述事实实现的隐性评判.隐性评判有时需要教师借助提问引导学生明确立场.嵌入式建构中的正面价值观可能暗含在人物特征中,由动作过程、分析过程等实现,因此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进行批判性思考,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嵌入式的正面价值观也可以由多模态语篇的情节设计实现.无论是人物对立中的冲突结局还是无人物对立情节中的人物发展,多模态载体的复杂语篇往往需要教师带领学生逐步深入分析,归纳不同的立场信息以及评估事件的结构,以对语篇内涵的正面价值观进行批评框定.

4、转化实践

需明确的是,实景实践、明确指导、批评框定并不是一环扣一环依次进行的,而是互相作用、渗透、共同实现转化实践.在教学中,教师利用多模态语篇的真实场景,明确指导并进行价值观的多模态建构,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使学生在其他真实的语篇环境中能够独立地批判性地构建语篇意义,内化成正向的价值观.第一,将思想道德问题置于真实的语境事件中,通过人物塑造等引发学生的情感投入和认同.第二,采用具有启发式的问题与学生逐步深入探讨和明确指导、识别、理解材料中的正面价值观.第三,明确材料中的负面价值观并引导学生加以批判,思考其成因、后果和如何纠正等.第四,在实践中转化也可以看作是能力的迁移.设置分组讨论、角色扮演、演讲等任务在情景中运用已经习得的价值观进行独立地语篇判读,指导实践和解决问题.除了课堂活动设计以外,写作任务本身就要求学生独立地深入思考、批判性思维,明确自己的观点态度,因此写作能够体现道德教育的效果,是转化实践非常好的途径.教师话语在转化实践环节更多的是隐性的,比如写作话题的设计等.

结语

课堂教学是一个多模态语篇,一个意义建构的过程,教师是设计者,教师在利用各种多模态资源建构实景实践、明确指导、批评框定、转化实践的每一个环节恰当地设计和使用话语,才能实现有效地在平等沟通、讨论、互动交流中进行思想引导,运用大学生喜欢的表达方式开展思想政治教育.

参考文献

[1]樊丽明.“新文科”:时代需求与建设重点[J].中国大学教学,2020(5):4.

[2][3]教育部高等学校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英语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普通高等学校本科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教学指南(英语类专业教学指南)[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20:xix.

[4]KRESSG,LEEUWENT.MultimodalDiscourse:TheModesandMediaofContemporaryCommunication[M].London:Arnold,2001:10.

[5]张徳禄.多模态话语分析综合理论框架探索[J].中国外语,2009(1):24.

[6][7][8]李燕飞,冯德正.多元读写教学法的系统功能语言学阐释[J].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019(2):8-11+13-14.

[9]冯德正.英语教学中的人文道德教育:正面价值观的多模态语篇建构[J].外语界,2015(5):31.

总结:汇总:上文是一篇关于英语课程方面的论文题目可用作有关论文提纲和英语和大学文献综述的参考文献.

英语课程引用文献:

[1] 英语课程函授毕业论文范文 关于英语和大学论文写作参考范文3000字
[2] 英语课程论文怎么写 英语和大学有关论文范文数据库2500字
[3] 课程论文范文素材 关于英语和大学英语相关毕业论文范文3000字
《多模态背景下的大学英语课程思政》word下载【免费】
英语课程相关论文范文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