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论文写作 > 论文发表 > 文章内容

从意象词的选择对比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两译本

主题:译本 下载地址:论文doc下载 原创作者:原创作者未知 评分:9.0分 更新时间: 2024-04-15

简介:该文是如梦令参考文献格式范文与译本类专升本论文范文.

如梦令论文范文

译本论文

目录

  1. 一、原词意境赏析
  2. 二、意境的生成
  3. 四、结语

摘 要:《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这首词作为李清照的成名之作之一,写法别致,含蓄曲折,意境却层层叠进,虽寥寥数字,却几度转承,时时宕开一笔.这是一首伤春之作,词人没有像大多数伤春诗词一般直接写百花凋零,而自己如何的悲伤惆怅,而是另辟蹊径,通过众多意象词营造暮春时节的氛围,从客观现实逐渐转入主观感受,刻画了一个年轻女子爱花、惜花的细腻感情,从而能够更加强烈的引起读者的共鸣.见微知著,从生活中一个极其普通的细节着手,却能反映作者丰富的内心世界,用语平白浅近,意境含蓄深厚,具有“弦外音,味外味”.

关键词:意象词;意境;对比

作者简介:吴玥(1995-),女,汉族,江苏泰州市人,文学硕士,南京工业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院应用语言学专业研究生,研究方向:外国文学.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20)-33-0-02

“意象”一词是中国古代文论中的一個重要概念.意象即寓“意”之“象”,是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形象,是理解的“意”和想象的“象”的结合[1].意境是中国古典诗歌的灵魂和核心,是诗人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在诗歌作品中契合所形成的艺术境界.而情感是指人受外界刺激而产生的心理反应.所谓的“言不尽意,立象尽之”,诗歌中的意境往往通过意象来塑造,而难抒之情、难言之理,也可由意象婉转地代抒代言.意象、意境、情感,三者在诗歌中相辅相成,成一个有机整体.

《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先后被多人翻译,其中许渊冲和杨宪益的版本广为流传.本文以许渊冲和杨宪益的两个英译本《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为研究目标,从意象词的翻译对两个译本中意境是否生成以及情感是否传递角度进行探讨,使读者领会翻译的技巧,并感受到其中所包涵的格调、韵味和情感.

一、原词意境赏析

该词全篇未提及“惜花”二字,但却将这二句融入字里行间,描绘出了一位敏感的闺中女子的形象.首句用“雨疏风骤”这一意象描写昨夜雨点稀疏,晚风急猛,营造了凄清的意境.这似乎后面的“浓睡”自相矛盾,但却从侧面可知,这何不是故意为之,正如杜甫《三绝句》中所写:“不如醉里风吹尽,可忍醒时雨打稀.”女子不忍看到海棠花落的惨况,愁绪满怀,借酒消愁以致今朝仍有余醉.而“试问”二字更是传神地表现了女主人关心花事又害怕花落的矛盾感情.这些字眼足以表现诗句背后的“惜花”之意.另外,侍女的回答“海棠依旧”的粗心大意也是与女主人的细腻敏感形成鲜明对比.“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这末尾一句,将绿叶红花拟人化,使用“肥”、“瘦”二字,精练生动,可谓是修辞手法的一大创新,展现了女主人自言自语独自伤春的落寞形象.

这首词从听觉上“雨疏风骤”展开联想,然后转化为“绿肥红瘦”这一视觉形象.值得指出的是,这“绿肥红瘦”四字只不过是作者内心虚拟想象之词,它还有一个向客观现实转化的过程.这首词之所以耐人咀嚼,其原因也在于此.因此,能恰当地译出这些意象,传递词人细腻的情感,给读者身临其境的感受,需要译者对该词意境的准确把握,下面就对两种译本进行分析.

二、意境的生成

意象可分为自然意象和社会意象.自然意象以自然景物为象,包括日月山川、花草树木、鸟兽鱼虫、风雨阴晴等等.许多古诗名句如“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秋风吹不尽,落叶满长安”、“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其中的意象都是自然意象,而本文所要讨论的“雨疏风骤”、“绿肥红瘦”、“海棠”也属于自然意象.社会中的人和事作为诗词意象的情况,大致可以分为营造事象和营造人象两类,包括人类社会的各种事物、人物和人类生活景象,以及作为人类社会生活曲折反映的神仙鬼怪的景象等.有时,诗中所咏叹的社会事物,所刻画的人物形象,所描绘的生活场景,所铺陈的社会生活情节和史实,也是用来寄托情思的,这便也是意象.本文要讨论的“浓睡”、“残酒”、“卷帘人”属于社会意象,这些社会意象可以丰盈意境.

原词从侧面描绘了暮春时节的场景,营造了飘渺凄清的氛围,表达了作者伤感落寞的思想感情.通过对描写意象的词选择,许与杨不同程度地再现了原词的意境.一方面,许渊冲将题目“如梦令”处理为“Tune:Like A Dream”,这符合了“三美”之中的“意美”,营造了一个飘渺,梦幻的意境,仿佛隔着屏风看女子闺房,隐约朦胧,使译本和原作在意境方面更加吻合,更符合原作的整体格调.而杨宪益版本的音译为“Ru Meng Ling”,虽未出错,但不能向读者很好地传达中国词牌名的正确含义,使原词丧失了文化韵味.对于“雨疏风骤”这一现象,杨宪益译为“the rain was light, the wind fierce”,许渊冲译为“the wind blew hard and rain was fine”,两相对比,可见高下.“blew”更能给人一种动态直观的狂风景象,是听觉上的感官体验.可以联想到昨夜疾风劲吹,娇嫩的海棠花在摧残之下楚楚可怜的画面,使凄清的意境一下子蔓延开来.“the rain was fine”,“fine”有“纤细的”的意思,用它来修饰雨,不拘一格体现了“意美”.另外,“fine”也有“好”的意思,这也表明了词人的感情倾向,更大程度上是“blew hard”的风造成海棠花落这一结果.雨淅淅沥沥,风呼呼作响,海棠花摇摇欲坠,此情此景可谓愁苦阴郁.如此,杨宪益的“light”,“fierce”便只是陈述一种现象,略显平淡.

另一方面,“应是绿肥红瘦”创造了一个凄美的意境,古代诗歌多以“花”这一意象来喻指女子,这一句表面写花,实则写人,暗示女子芳华易逝.其中“肥”、“瘦”是翻译的一大难点,许和杨分别使用“languish, grow”和“fresh, fading”,无需多言,“languish”和“grow”也是拟人化的词语,“languish”即可写花凋零,也可指人憔悴,许将红花和绿叶译活了.红花零落,春光短暂,道出了四字背后的无限凄婉而又无尽含蓄,与原文意境完美切合.并且许渊冲将“绿肥红瘦”在翻译的过程中调换了次序,“the red should languish”在前,更符合语境,表现了对汉语英语表达顺序的把握,汉语习惯重要的放后面说,而英语当中前面更加主要.而杨宪益忽略了以花喻人这一层深意,仍然仅译出了表层,欠缺考虑,不能很好地体现原词意境.

三、情感的传递

意境的塑造往往是为了更好地表达感情.这首词蕴含了丰富的思想感情,这一点不容忽视,英译本也应该重视这个环节的翻译.通过翻译“浓睡”、“残酒”以及主仆二人的对话中的意象词,进而可以体现主人矛盾的惜春之情、伤春之情.

原词中女主人的“浓睡”可以解释为“酣睡”,是不忍看花落而刻意为之,许译的“sound sleep”选用“sound”一词,“sound”指睡眠的香甜,女主人在梦中才能忘记伤春的烦恼,从而展现了一幅美人酣睡的画卷,侧面可知女主人关心花事又害怕花落的矛盾感情.“deep sleep”则是指深深地入睡了,睡眠质量很好,缺乏意美.“殘酒”即残留的醉意,“aftertaste”有“余味”的含义,比“effects”多了一层韵味,更具“意美”.“aftertaste”表明女主人并不是贪恋酒杯,而是惜花的心思沉重.女主人处在沉沉的醉意之中,睡眼惺忪,还不忘问侍女海棠花的状况,给读者一定的想象空间,含蓄地表现了女主人的惜春之情.

接着转向主仆二人对话中的意象词的分析.“海棠”一词对于观察粗疏的“卷帘人”来说仅仅是宏观的海棠树,不会细致到那娇嫩的海棠花,所以杨译为“the crab-apple blossoms”似乎不太符合侍女的形象,直接译为“crab-apple tree”比较准确.而“卷帘人”本身也是一个“意象”,属于“人象”,侍女的回答是有犹豫的,正如我们常人被问及一个我们疏于关注的领域,也会愣住.侍女其实根本未留意海棠的变化,她的回答也是敷衍了事.这一点主仆形成了对比,表现女主人痛惜风雨摧春,关注美好事物,是惜春之情的体现.“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许将“红瘦”中的“瘦”译为“languish”一词,也为许的翻译润色不少.“红花”的“憔悴”又何尝不是在说女子的年华如花朵一般容易消逝.在这种语境之下,“the red should languish”也含惋惜伤感之意,女主人不愿意接受这一现实的心情,将惜春、伤春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对比之下,杨译本在处理拟人手法这方面便欠缺一些巧妙,从而不能很好地传达作者的感情.从“依旧”跌出一句“知否”,这是女主人对侍女粗心的嗔怪,情真意切,脱口而出,也是自己自言自语,独自哀叹.杨宪益用了“I cry”以及“can’t you see”有些用力过猛,从原文并不能看出女主人心情波动很大,最多是一种叹息,许渊冲受“形美”原则的影响,在 两个“don’t you know”之间加入了感叹词“oh”,是十分恰当的,一方面反复强调表现女主人很在意这一回答,她关心生活中的美,心思细腻,与侍女形成鲜明对比,另一方面是女主人叹息海棠花落、春光短暂,也是感叹青春易逝、红颜易老.

四、结语

就意境的生成方面而言,杨宪益可以说是完整地译出了原词,语意通顺,但许多意象词的选择不够贴近原词.对于题目的翻译,杨选择直接音译,“雨疏风骤”与“绿肥红瘦”这两个关键的意象也未能精确表达,导致意境的缺失.而许渊冲对诗歌翻译有自己的独特见解,并总结为“三美论”.从他对李清照的这首《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的翻译中便可见“三美论”技巧的运用.许渊冲对每个意象的翻译可谓是反复斟酌,选词恰到好处,一些适当的增添也丰富了词的内涵,成功还原了这首词凄凉飘渺的意境.对于情感的传递,侍女与女主人的对话是表现女主人情感的很重要的一点,许渊冲也如词人一般心细,他对每字每句的透彻的领悟,细节处可见匠心,这使得他的翻译能道出隐含在字里行间的伤感之情,也完美符合李清照闺怨诗的特点,让人感叹“一曲如梦令千载有知音”.

参考文献:

[1]互动百科,[意象]词条[EB]/[OL].

[2]陈文忠.一曲如梦令千载有知音[J].名作欣赏,1994(5):6.

[3]覃远洲,辛红娟.格式塔意象再造:古诗英译意境美之道[N].湖南农业大学学报,2013-02.

[3]曾宇均.中文古诗词中的意象概述[J].时代文学,2009(8):126-127.

总结:言而总之,上述文章是适合大学硕士与本科如梦令相关的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写作参考和有关优秀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免费教你怎么写译本方面论文.

译本引用文献:

[1] 红楼梦专业论文选题 红楼梦论文标题怎样定
[2] 容易写的红楼梦人物形象论文选题 红楼梦人物形象论文题目怎样定
[3] 中国梦相关论文题目 中国梦论文题目哪个好
《从意象词的选择对比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两译本》word下载【免费】
译本相关论文范文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