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论文写作 > 论文发表 > 文章内容

建立健全粮食调控政策体系的思路和建议

主题:2018粮食论文范文将会暴涨 下载地址:论文doc下载 原创作者:原创作者未知 评分:9.0分 更新时间: 2024-02-25

简介:关于对不知道怎么写粮食论文范文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相关本科毕业论文粮食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的作为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粮食论文范文

2018粮食论文范文将会暴涨论文

目录

  1. 一、2004年以来粮食调控政策的实施及局部调整
  2. (一)2004年-2014年粮食调控政策的主要特征
  3. (二)2014年后对粮食调控政策的局部调整
  4. 二、健全粮食调控政策体系的思路和建议
  5. (一)总体思路
  6. (二)政策框架
  7. (三)政策建议

2004年以来,我国逐步形成了相对完整的粮食调控政策,并在2014年后不断进行改革调整,取得较好的成效.新形势下,应以提高市场经济和开放条件下的粮食调控能力为核心,按照&“量能分治,优化储备,内外统筹,综合平衡&“的思路完善粮食调控政策体系.重点要健全产能保护政策和激励制度,建立健全国家粮食产量调控机制,创设新的口粮产量调控政策工具,完善进出口调控政策,改革粮食储备管理机制,实施中性的需求管理政策,并加强粮食调控能力建设,提升调控水平.随着收储制度等改革的实施,我国粮食市场化程度进一步加深,粮食供求和论文范文波动更加频繁,国际国内市场的双向影响日益增强,对于改进粮食调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形势下,应以提高市场经济和开放条件下的粮食调控能力为核心,完善粮食调控政策体系,真正做到该放的彻底放开,该管的真正管起来,使粮食生产流通放而不乱,切实维护好国家粮食安全.

一、2004年以来粮食调控政策的实施及局部调整

粮食低需求弹性的经济属性和基本生活品的社会属性,决定了政府必须实施宏观调控,保障国内粮食市场的基本稳定.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粮食市场化程度不断加深,政府的调控政策也逐步完善,在2004年以后形成了相对完整的政策体系.

(一)2004年-2014年粮食调控政策的主要特征

这一时期,国家根据当时国内粮食供求形势,逐步建立起了以增产为主要目标,以托市收储为主要政策工具,以预期管理、需求管理和储备投放为补充的粮食调控政策体系.

主要政策包括四个方面:一是对主粮实施最低收购价政策.2004 年以后,国家在主产区先后对水稻和小麦实行最低收购价政策,并在2008-2013年不断提高最低收*范文水平.二是对玉米和大豆实施临时收储政策,并成为国家支持玉米和大豆生产的主要方式.三是通过行政管制对粮食(主要是玉米)深加工行业产能进行严格限制,抑制非食用需求.四是通过政府储备粮、托市收储粮的收购和投放来调节市场供求.

实施上述粮食调控政策,有力保护了种粮农民利益,促进了我国粮食生产能力跨上新台阶,维护了粮食市场的稳定.但其不适应性也日益突出:按高于市场均衡价的论文范文水平托市收购给农民发出增产信号,使得粮食库存积压严重,财政负担越来越沉重;在论文范文支持政策的推动下,主要农产品的国内论文范文上涨速度明显快于国际市场论文范文,国内外论文范文倒挂问题严重,价差驱动型的农产品进口一度迅速增加;政府托市收购量过大,形成事实上的政策市,市场不能有效发挥作用,产业链下游企业活力明显下降.

(二)2014年后对粮食调控政策的局部调整

2014年以来,国家根据粮食供求关系出现的新变化和粮食产业出现的新问题,对前期实施的粮食调控政策进行逐步调整.

一是逐步取消对大豆和玉米的临时收储政策.2014年国家启动了东北地区大豆目标论文范文补贴政策试点.2016年按照&“市场定价,价补分离,保障农民利益&“的原则,在东北地区启动玉米收储制度改革,将玉米临时收储政策调整为市场化收购加生产者补贴的新机制.2017年,取消大豆目标论文范文补贴政策,也实行市场化收购加生产者补贴机制.

二是下调稻谷、小麦最低收购价,增强论文范文弹性.2017年国家下调稻谷最低收购价;2018年进一步下调稻谷最低收购价并对主产省份给予适当补贴,同时对小麦最低收购价也进行下调.

三是以玉米为重点实施粮食&“去库存&“政策.2016年以后,国家通过定向销售、划转轮换一次性储备等方式,加快粮食去库存.

四是鼓励粮食深加工业发展.国家陆续取消了过去对玉米深加工行业的限制,一些省份还对玉米深加工企业进行补贴,扩大市场需求.

这些政策调整,开始将粮食定价权还给市场,论文范文信号对市场供求的调节作用重新得以发挥,越来越多的农民根据论文范文信号和市场需求调整种植品种.临时收储制度的取消,使得玉米论文范文回落到市场均衡水平,玉米种植面积下降,玉米及其替代品进口大幅下降,库存也较快下降.整个粮食市场供求关系出现改善,&“高产量,高进口,高库存&“的困境开始缓解,市场化改革取得较好的成效.

总体来看,2014年以来的改革还只是局部性的探索,对中长期粮食调控政策体系缺乏整体设计,一些深层次的问题没有解决,在实践中又产生了一些新的问题,如:不能适应&“粮食产能安全&“新思路的要求,还没有建立起粮食产能保护激励机制,预期管理等产量调控手段缺乏,对国内外市场一体化的新格局考虑不够,粮食信息监测、分析、预警体系还不健全,国家粮食平衡表制度尚未建立,粮食供求预警机制缺乏,不能为国家调控提供前瞻性的决策支持等等.

二、健全粮食调控政策体系的思路和建议

新形势下,要以提高市场经济和开放条件下的粮食调控能力为核心,统筹处理好产量调控、合理储备、适度进口的关系,建立目标明确、边界清晰、操作简便的粮食调控政策体系.

(一)总体思路

总的思路是:量能分治,优化储备,内外统筹,综合平衡.即:对产量和产能按照不同的原则治理,产能主要由政府定,通过耕地保护、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确保粮食产能安全;产量主要由市场定,可高可低、可增可减,政府实行宏观指导性调控,保障粮食产量在合理区间波动.改革粮食储备体系,建立以调节储备为主要工具的市场调节机制,通过对储备粮的收购和投放来影响粮食供求.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合理掌控粮食进出口的数量和节奏,实现粮食生产、储备、进出口数量合理均衡,总体上实现供需动态平衡.

(二)政策框架

新时期粮食调控政策框架

新时期粮食调控政策框架包括供给侧调控政策、流通领域调控政策、需求侧调控政策三大部分,如上图所示.

供给侧调控政策包括产能稳定机制、产量调控机制和进口调控机制.重点是建立健全产量调控机制,可用的政策工具包括建立国家产量调控指导目标制度、编制和定期发布国家粮食供求平衡表、建立正常的轮作休耕制度等.同时,创设对口粮的产量调控政策工具.

流通领域调控政策包括战略储备轮库和动用机制、调节储备收储和出库机制、监测预警机制和应急管理机制.重点是建立粮食调节储备制度,将其作为调控短期和局部性市场波动的核心政策工具.

需求侧调控政策包括加工行业管理机制和出口调控机制.重点是建立中性的需求管理政策,减少行政性管制.

(三)政策建议

一是健全产能保护政策和激励制度.在我国粮食需求峰值到来之前,要长期保持粮食产能稳定并有序提升,因此粮食产能安全战略要长期坚持.一方面,要落实藏粮于地政策,严格保护耕地,建设粮食生产功能区,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和耕地质量提升行动,保证耕地面积不减少,质量有提高.另一方面,要落实好藏粮于技政策,持续推进农业技术进步,特别是种业创新,不断提升粮食生产效率.同时,必须建立产能保护激励制度.可以通过逐步整合生产者补贴政策,制定与粮食产能保护挂钩的补贴制度,以调动各类农业生产主体保护粮食产能.第一步,可合并大豆生产者补贴和玉米生产者补贴,统一为旱地生产补贴.第二步,结合稻谷、小麦最低收购价制度改革,建立口粮生产补贴制度,并实现标准统一.第三步,将旱地生产补贴与口粮生产补贴再合并,统一为粮食产能补贴,并拓展到所有粮食品种,这样既能避免分品种施策的弊端,也有利于生产者实施轮作.粮食产能补贴与粮食产能保护行为挂钩,只在&“两区&“内实施,生产者耕地只要是用于粮食生产、轮作、暂时性休耕都可以享受补贴,非粮化的耕地则不能享受.补贴对象为&“两区&“粮食实际生产者,兼具稳定产能和保障收入的功能.目前的生产者补贴实际上已成为普惠制收入补贴(目前的生产者补贴尽管是要求发放到生产者,但土地承包权拥有人仍会通过增加地租的方式来分享补贴.在一些地方,补贴甚至通过这种方式100%转移给了土地承包权拥有人),也为这一政策改革奠定了基础.二是建立健全国家粮食产量调控机制.主要通过预期管理,对粮食生产进行指导性调控.可考虑建立国家粮食产量调控指导目标制度,综合考虑国内库存、国内生产条件、国际市场情况,分析提出年度和中期(未来3年)国家年度产量调控目标(区间值),引导市场预期,变纯粹被动应急为相对主动调控.同时,由国家粮食主管部门牵头,滚动编制年度和季度国家粮食平衡表,及时公布国内粮食生产、库存、进出口、需求等数据,稳定市场预期.完善耕地轮作休耕制度,将其作为调控国家粮生产的重要政策工具,通过年度轮作休耕面积的变化来影响粮食产能利用率,使粮食产量在合理区间波动.产量调控政策具有相机抉择性质,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决定如何实施,如在国家粮食供求关系较为宽松、国际粮食论文范文较低时,可增加轮作休耕耕地面积,反之则减少.三是创设新的口粮产量调控政策工具.按照&“价补分离&“的原则对稻谷小麦托市收储政策进行根本性改革,实施&“生产者补贴+成本价托市收购&“制度.一方面,按照&“价补分离&“思路,取消最低收购价制度,对&“两区&“内农民种植水稻和小麦发放生产者补贴(未来过渡到粮食产能补贴),以保证农民的基本收益,也能稳定产能.另一方面,鉴于口粮的重要性,建立&“按成本价临时性托市收购&“制度,作为政府调控口粮产量的底线手段.在口粮产量可能出现较大滑坡时,启动临时性托市收购政策,产量回升时取消.四是改革粮食储备管理机制.在粮食购销高度分散化、市场化的背景下,粮食储备将是政府调控市场的主要方式.为解决政府储备的稳定性和市场调控的随机性之间的矛盾,可考虑将现行的政府储备划分为战略储备和调节储备.战略储备由目前的论文范文储备构成,规模、功能、管理体制不变.调节储备可由目前的地方储备和应急储备合并构成,是政府应对局部性、短时间市场波动的主要政策工具.对调节储备可建立&“论文范文统筹,地方管理,区域联动&“的运行机制,论文范文对储备规模、标准、收储和动用程序、经费奖补方式等作出统一规定,具体收储和动用由地方政府负责.利用国家粮食竞价销售平台,建立相邻地区之间的调控联动机制.具体可先行试点,取得经验后再推开.对调节储备规模,应结合粮食生产、贸易等情况实行动态管理,并和战略储备、企业商业储备规模保持合理比例.在常规年份,总体储备规模(战略储备、调节储备和商业储备)可设定为一个生产周期(半年左右)的全国年消费量.五是完善进出口调控政策.对于国内产需缺口较大的农产品,要建立稳定进口的调节机制,包括定期发布国内生产、进口、库存、消费等信息,有效引导国际市场预期;按照&“透明和可预测&“的原则,进一步完善进口关税配额管理制度.也要健全产业损害预警系统、快速反应机制和贸易救济机制,能有效应对贸易摩擦.同时,加快建设全面、连续、及时的全球粮食市场信息监测与预警体系,跟踪分析和评估主要国家农业政策、主要货币汇率走势、气候变化、国际游资动向等对国际粮食论文范文的影响,分析全球主要粮食品种论文范文走势,为国家粮食调控提供决策支撑.六是实施中性的需求管理政策.逐步清理取消对粮食深加工行业的各项补贴、市场准入限制等政策,主要运用环境监管、安全监管等社会性管制措施进行管理,控制高能耗、高污染、不安全的粮食深加工业发展.对于工业酒精、燃料乙醇等非食物生产行业,不鼓励,不限制,但必须让环境成本和安全成本内化(即论文范文充分反映了环境、安全等综合成本),由市场决定行业发展.七是加强粮食调控能力建设,提升调控水平.健全涵盖国家、省、市、县四级信息监测体系,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全面准确掌握市场行情,及时发布信息.建立粮食预测预警机制,及时发现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政府根据预警信号合理采用动用库存等政策工具.健全粮食应急工作体系,完善加工网络、供应网络、储运网络等应急保障系统.适应粮食流通市场化的新形势,健全粮食运输协调机制,确保粮食运输及时、快速、安全,满足粮食调控的需要.

总结:本论文可用于粮食论文范文参考下载,粮食相关论文写作参考研究。

2018粮食论文范文将会暴涨引用文献:

[1] 粮食经济论文范文参考 粮食经济毕业论文范文[精选]
[2] 粮食论文范文参考 粮食毕业论文范文[精选]
[3] 粮食安全论文范文 粮食安全有关论文例文2万字
《建立健全粮食调控政策体系的思路和建议》word下载【免费】
2018粮食论文范文将会暴涨相关论文范文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