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论文写作 > 论文发表 > 文章内容

环保生活论文范文参考 环保生活毕业论文范文[精选]有关写作资料

主题:环保生活 下载地址:论文doc下载 原创作者:原创作者未知 评分:9.0分 更新时间: 2024-02-05

环保生活论文范文

论文

目录

  1. 第一篇环保生活论文范文参考:环境美德及其教育研究
  2. 第二篇环保生活论文样文:新时期儿童文学中的生态*意识研究
  3. 第三篇环保生活论文范文模板:生态哲学视阈下的五台山文化景观可持续发展研究
  4. 第四篇环保生活论文范例:中国特色的环境管理公众参与研究
  5. 第五篇环保生活论文范文格式:天津市绿道系统规划研究

★100篇免费优秀的关于环保生活论文范文资料,适合作为环保生活方面相关硕士毕业论文和本科毕业论文写作参考的免费论文范例格式模板,【快快阅读吧!】

第一篇环保生活论文范文参考:环境美德及其教育研究

日益严峻的生态环境危机是二十一世纪中国社会面临的重大问题之一,也是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必须回应和面对的重要课题.开展环境道德的理论研究和环境道德教育实践是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本文《环境美德及其教育研究》是从“美德与自然”关系视角出发,研究人面向自然之美德的理论基础和道德教育实践.

发挥榜样人物的道德示范作用是日常道德教育的重要手段.近年来,社会生活中先后涌现出索南达杰、梁从诫、张正祥、杨善洲等一大批道德模范人物.与海瑞、雷锋、焦裕禄、白求恩、黄继光等传统的道德模范人物不同,他们是在人与自然关系方面展现高尚道德品质的新型道德楷模.那么,对这种新型道德榜样人物的道德品质如何理解道德哲学如何阐释他们的精神内涵公众如何向他们学习并在日常生活中实践这是开启本文思考并提出“环境美德及其教育”的研究初衷.

本文的观点是,新型道德楷模人物体现的是一种新的道德品质,是人面向自然的美德,即环境美德.从实践中提出“环境美德及其教育”的研究命题后,本文围绕着“环境美德何以必要”——“环境美德有何思想资源”——“环境美德何以可能”——“环境美德有何内容”——“环境美德如何实践”五个部分依次展开论述.

环保生活论文范文相关参考属性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环保生活文章 大学生适用: 3000字学年论文、5000字函授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12 写作解决问题: 本科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任务书、论文总结 职称论文适用: 刊物发表、高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环保生活课题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秀环保生活论文范文选题

第一部分“环境美德何以必要”环境美德不仅是实践之需,也是超越早期环境道德哲学理论困境的必要.早期环境道德哲学论证“人为什么要保护环境”采用两条路径:一是以“自然”为逻辑起点,通过功利主义、自然权利、内在价值等为自然进行“道德赋值”来“抬升”自然道德地位;二是通过为人类制定环境道德规范来约束人类行为.早期环境道德哲学在唤醒公众环境道德意识方面有理论贡献.但是,以“自然”为逻辑起点造成“人未到场”,为“提升”自然道德地位贬低人的道德作用,以“道德的自然”和“不道德的人”建构环境道德哲学存在理论困境.环境道德规范面临规范生成、规范效力、规范的普遍性与主体差异性等矛盾.超越困境的思路是从“自然”转向“人”,并且从人的内在道德需要角度论证需要“人面向自然的美德”,即环境美德.

第二部分“环境美德有何思想资源西方思想中,亚里士多德自然哲学中的“自然”是“逻各斯”,是“道”.人的“德性”是自然之力,也是自然之道,“德性”与“自然”是内在地统一于人.仁慈主义思想认为动物有痛苦感知力,人对待动物仁慈或*的行为最终有益/有害于人的道德,因此提倡善待动物并促进动物保护运动;深生态学提倡人在自然中大写的自我实现(Self-Realization)中包含环境美德思想.中国传统道德哲学具有德性主义色彩,基本道德追求是以“天人合德”的理念贯穿于“厚德载物”、“仁民爱物”、“常善救物”、“民胞物与”、“万物皆有佛性”的“德物关系”中.

第三部分“环境美德何以可能”美德*学的当代复兴需要面向自然,回应美德与自然的关系,其理论建构为环境美德论证提供理论基础.环境美德论证思路包括“德性与存在”统一思路和共同体主义思路.人是关系的存在,其中包含人在自然之中的生态存在,生态存在的德性体现为环境美德.共同体生活是人的自我、价值和德性养成的重要环境,生态共同体是与血缘共同体、政治共同体等并存,将人与自然界包含在内的共同体,在生态共同体中的生活是体认和养成环境美德的基础.

第四部分“环境美德有何内容”德目是环境美德内容的体现,本文依循“*拓展主义”、“行为者受益”、“体现人的卓越”、“绿色人物品格提炼”四种思路探寻环境美德并尝试构建中国话语的环境美德德目体系.体系以“和”、“合”为最高价值追求为圆心,以“敬”、“诚”、“仁”、“俭”为四个基本德目以及在此基础上的进一步拓展的德目形成一个同心圆德目体系.德目概念使用中国特色话语,内容解释则具有现代意义.

第五部分“环境美德如何实践”我国已开展的各种环境教育活动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公众知晓环境保护的意识提升了,而积极参与环保行动的自觉意愿却不高,原因在于环境道德教育的理念重外在规范约束,轻内在道德激励,养成环境美德的教育未受到重视.环境美德的教育理念是将环境道德的养成置于幸福生活的追求动力下,通过分析我国当前物质生活水平提高而幸福感不强的原因,指出伤害自然的发展和幸福是片面的,是违背人内在精神需要的,是人与自然疏离的不完善的幸福.追求真正的幸福应该从德性的完善入手,激发人内在的保护环境的道德需要,培育“尊重自然、物欲批判、担当责任、身体力行、自我实现”的环境美德,对待自然的“以德致福”来获得自我实现的幸福.在诸多教育实践路径中,重点提倡乡土教育和低碳生活教育.乡土教育重视地方性生态知识学习和培养对自然、乡土的情感;低碳生活提倡日常生活中合理消费,践行低碳环保生活方式,培育具有环境美德的绿色道德人格.

第二篇环保生活论文样文:新时期儿童文学中的生态*意识研究

随着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环境污染、精神危机等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问题.要想实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把人类活动限制在生态系统的承受能力之内,这不仅需要在制度上、政策上进行改变,不仅需要借助法律力量进行约束,更重要的是需要人类运用道德的约束力和内在的生态理念来调节自己的行为.新时期以来的30多年里,儿童文学在如何利用情感和道德准则协调人与自然、儿童与自然的关系,如何传递简约环保的生存理念等方面做出了有益的尝试,对建立儿童生态*意识、完善儿童生态人格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本文从生态*的角度,以“儿童本位”的儿童观为基础,从新时期儿童文学中的生态*意识的确立、表现以及发挥的作用等方面出发,结合具体文本对这一时期我国儿童文学的发展状况进行一次专题性归纳,就儿童文学如何更好地担当起肩负的崇高使命进行思索和探究.

导论部分是对新时期儿童文学中的生态*意识概念定位,论述该论题的研究现状、意义和方法.“儿童本位”的儿童观是以尊重儿童的自然天性和成长为基础的,生态*意识的融入符合社会进步和儿童的生存现状,是由儿童文学所担负的使命所决定的,对新时期儿童文学中的生态*创作的梳理,对儿童文学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第一章通过对人与自然的关系定位,对非人类中心主义的道德关系构建进行探讨,对人与自然关系展开深入思考.作家们重塑自然在成人和儿童心目中的形象与地位,书写儿童与自然的亲密关系,以城市为切入点,批判远离自然的城市生活对人带来的恶劣影响,为儿童构建了一个人与自然共存的诗意栖息地.

第二章对生命价值和生命在自然规律中所呈现出的生存状态展开探讨,传达出新时期儿童文学关于自然中的竞争、共生、再生等天人关系的生态思考.不同的生命在自然中都有生存的权力,作家们将真实的自然呈现在儿童面前,这其中有丛林法则的残酷,也有动物野性美的展现,试图唤起儿童对自然以及生存在其中的万物生灵的向往与热爱.

第三章通过对简约、环保生活理念的倡导,对儿童“自然感性”生活的回归,表达了儿童文学作家对生态环境和儿童成长的关注.经济和科技的发展带来了对物欲的盲目追求,被异化的消费观使自然和人类都陷入了不可逆转的危机中,只有转变生活方式,遵循儿童的成长规律,通过环保实践等形式来实践人类对自然的道德义务,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第四章通过对仁慈、关怀等博爱精神的倡导,进一步挖掘在这种情感关照下人与自然的深层联系.在整个生态系统内彼此尊重与相互关怀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基础,能够遏制人类在现代化进程中的冷酷和麻木心理,这不仅是*责任的体现,也是人文精神的最高体现.经过对自己精神和行为的忏悔和弥补,促进了儿童生态情感、生态人格的提升与完善,奠定了生态*在儿童文学中的情感基础.

结语部分肯定了新时期儿童文学在运用生态思维来关注自然、关注儿童的书写创作,特别是在参与儿童的生态*意识生成过程中发挥的作用.随着社会现代化水平的不断提高、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生态问题的备受瞩目,儿童文学中的生态*书写任重而道远,同时也是大有可为的,必将指引儿童文学走向更辽阔的未来.

新时期儿童文学中的生态*书写表达了儿童文学对于人与自然关系走向的思考和对人类生存的终极关怀,对培养儿童以积极的态度走近自然、亲近生命、认识自我、建立整体性的生态*意识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第三篇环保生活论文范文模板:生态哲学视阈下的五台山文化景观可持续发展研究

文化景观代表的是《保护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公约》(下称《公约》)第一款中的“人与自然共同的作品”,阐明了其以地域为基础实施遗产生态保护的本质特征.中国的文化景观保持了一种与西方将文化与自然视为对立观点的截然不同的人文姿态,是一种反映中国“天人合一”的生态自然哲学观念的文化景观.五台山的世界遗产文化景观是中国最朴素的“天人合一”生态自然哲学思想中人与自然辩证统一的集中体现.自然因素为五台山文化景观的建立和发展提供了各种条件,物质因素和包括传统自然哲学观、宗教生态观、生态审美观等非物质因素的生态人文因素是其生态文化景观形成的内在机制.五台山不仅是客观存在的文化产物,也是一种反映生态文化动态过程的栩栩如生的生态文化景观,更是自然地貌与佛教文化完美结合的范例.


https://www.mbalunwen.net/yishi/082577.html

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在当今社会,五台山文化景观所体现出的和谐共生理念,作为一种理想的生态*智慧,有着很强的现实指导意义.在五台山文化景观的形成过程中,“天人合一”的生态自然哲学观念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五台山文化景观中的文殊文化完美体现了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思想,二者的完美结合奠定了五台山文化景观的生态底蕴;而印度佛教东传后的本土化也深受“天人合一”思想的影响.五台山文化景观中体现出的生态*观和生态自然观,深深的影响着当地居民的生活习惯及其生态环保实践,反过来这样的生态环保实践又进一步成为实现五台山文化景观遗产可持续发展的保障.

我国各地文化景观遗产保护面临着来自保护理念方面的差距、行政管理方面的交叉重叠、开发建设方面的破坏、社会变迁方面的挑战、生存环境方面的威胁等诸多问题.在举国上下致力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生态文明,构建和谐社会和城市化发展进程不断加快的当下,从生态哲学的新视角和可持续发展的新理念,结合我国独特的传统文化背景进行创造性实践,走出有中国特色的文化景观遗产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新路,是十分必要的.

在本文的写作过程中,笔者运用系统的研究方法,首先按照生态哲学的相关理论分别从本体论、价值观和实践观等3个层面对五台山文化景观所体现出的生态自然观、生态*观和生态环保实践等定性地进行了理论探讨,在此基础上结合相关理论构建了五台山生态文化景观可持续发展评价体系的基本模型,应用量化方法科学的对五台山生态文化景观可持续发展进行了测评,最后针对测评结果反映的问题,提出具体的优化策略.

基于上述思路,本论文将具体分4部分展开:

论文第一部分(即导言),主要对五台山文化景观生态可持续发展问题进行学术史的回顾,厘清文中涉及的主要概念,阐明研究对象的性质、研究的价值和意义,提出合理的研究方法,为研究的深入开展奠定理论基础.

论文第二部分,包括第1、2、3章,按照生态哲学的相关理论分别从本体论、价值观和实践观等3个层面对五台山文化景观所体现出的生态自然观、生态*观和生态环保实践等定性地进行了理论探讨.

第1章“五台山文化景观与佛教生态自然观”,详细探讨佛教生态自然观从“依正不二”到“天人合一”的演变,阐释五台山文殊文化中所体现出的“天人合一”的生态自然哲学思想,并通过五台山文化景观的历史演进对其所蕴含的生态自然观进行历史的呈现.佛教依正不二的思想对于人类与环境的认识极为深刻,是佛教生态自然观的主体,对于当前的环境保护实践具有根本性的指导意义.佛教依正不二论与道家、儒家等中国传统的自然观——“天人合一”,有着某种共通点,都把人与自然看作一个整体.在印度佛教传入中国后的本土化过程中,以“依正不二”为主体的佛教生态自然观与中国古代传统的“天人合一”的自然观思想结合了起来,形成了富有中国特色的生态自然思想,并对中国古代文化景观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在五台山生态文化景观的形成过程中,这种生态自然哲学观念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五台山生态文化景观中的文殊文化完美体现了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思想,二者的完美结合奠定了五台山生态文化景观的底蕴.

第2章“五台山文化景观与佛教生态*观”,进一步系统的阐述五台山佛教生态*中的缘起论、尊重生命的慈悲观、和谐共生观等思想是“天人合一”的生态自然观的形成基础.自东晋以来,五台山地区的佛事日盛,频频出现高僧大德弘法利生,历代帝皇多来此崇佛建寺,不仅使五台山成为众多佛教徒向往的地方,也使其成为一处独具特色的生态文化景观.俗语有云,“自古名山僧占多”,五台山地区因佛教而扬名天下,佛教也因五台山而得到发展.五台山清净的自然环境,为佛教徒的修行提供了适宜的场所;多处奇异的自然景观,契合了佛教教义中的种种神化传说.不仅如此,在五台山佛教生态*思想的指导下,五台山的僧众和信众均十分重视生态自然环境的保护,充分体现出佛教生态文化对五台山生态自然环境的重要影响.

第3章“五台山文化景观与佛教生态环保实践”,从五台山佛教的生活方式、生产方式、文化教育功能等3方面具体论述五台山文化景观与佛教生态环保实践之间的互动.生态环保实践主要包括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生态环保意识的宣传教育等3方面的内容.五台山佛教生态文化通过前两章论述的生态自然观和生态*观对五台山地区的自然环境间接地产生了影响,其主要体现形式即五台山佛教众僧和信众的生态环保实践.

论文的第三部分(即第4、5章)在第二部分的定性分析基础上,结合相关理论构建了五台山生态文化景观可持续发展评价体系的基本模型,应用量化方法科学的对五台山生态文化景观可持续发展进行了测评.

第4章“五台山生态文化景观可持续发展评价体系的构建”,根据五台山生态文化景观的特性及各影响因素间的关系,结合五台山佛教生态哲学观的相关要求,本章提出了以生态驱动发展因素和生态持续发展因素2大类型为基础,以生态资源、科技支撑设施、生态景观管理、生态环境、生态社会和生态文化为6大评价目标,共包含目标层、类型层、指标层以及因子层41项评价因子构成的指标体系的基本理论模型,采用层次分析法(AHP法)和德尔菲法确定了评价指标的权重与定性评价指标,确定了文化景观生态可持续发展的综合评价方法及分级标准,从而为综合评价五台山文化景观的生态可持续发展水平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第5章“五台山生态文化景观可持续发展水平评估”应用五台山生态文化景观可持续发展评价体系对世界文化景观遗产五台山的生态可持续发展状况进行评估.在梳理清楚五台山生态文化景观的现实状况后,我们应用第4章建立的评价指标体系对五台山生态文化景观的可持续发展水平进行了把脉问诊,按照之前提出的综合评价步骤进行了全面深入的评估,得出了最终的定量性评价结论.量化评估结果表明,五台山生态文化景观的生态资源和生态文化处于可持续发展状态,生态科技支撑和生态环境处于基本可持续发展状态,而生态景观管理和生态社会处于初步可持续发展状态.

论文的第四部分(即第6章)是对五台山生态文化景观可持续发展的优化对策的研究.针对量化评价结论,结合科技与社会、生态哲学等学科的相关理论和山西省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加快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的重要要求,提出推进五台山生态文化景观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定位和基本原则.根据提出的合理化目标和原则,结合笔者实地调研的成果,提出了7条优化建议,其中前5条分别对应的是第5章第一节所作的现状分析,后2条则是从宏观上提升五台山文化景观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路径.

结束语部分对五台山佛教生态自然观与可持续发展、五台山佛教生态*观与可持续发展等相关理论问题作了总结性思考,全面概括和总结了五台山文化景观所内蕴的生态哲学观,多角度论述了世界生态文化景观遗产的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在理论上的高度的合理性和在实践领域的广泛的适用性,以及优化策略的可行性和预期成效,对今后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第四篇环保生活论文范例:中国特色的环境管理公众参与研究

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在提高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同时,也给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随着环境危机的加剧,全球环保浪潮日益高涨.各国的经验表明:公众参与极大地促进了环保事业的发展,公众参与环境管理作为环境法的准则之一,已获得越来越广泛的认同,在参与范围、形式、程序、途径以及法律保障等相关理念的探讨与实践等方面多有建树.作为发展中国家,我国公民的环境意识日趋增强,参政议政的*管理理念与时俱进,公众参与既为世界潮流之所向,也是中国现实之需要.

公众参与是推动环保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之一,这是一种“自下而上”的力量,也是一种可持续的力量,更是一种遏制环境违法的“大规模建设性武器”.因为任何环保问题都会影响特定或普遍公众的利益,公众就会基于对利益的关注而主动投身到环保活动之中,而他们在为自己利益奔走呼吁的同时也必将促进全社会的利益.推动环保事业,要从民众素质和公德层面去强调环境意识,但更重要的是,应当完善环保的信息披露机制和公众利益表达机制,从而引入有效的公众参与,为环保事业提供自下而上的持续推动力.

有效的公众参与,有赖于一系列具体的、可操作的制度保障.首先,公众的有效参与,要以环保信息充分、及时的披露为前提.其次,要完善可靠的专家论证和咨询制度.最后,环保公众参与离不开有序的“利益组织化”.

鉴于此,本文主要从五个方面对环境管理的公众参与进行了剖析、归纳,结合国内外事例对公众参与环境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适用于中国环境管理特色的公众参与的建议与构想.

第一部分,阐述了公众参与环境管理问题的引入.主要从环境问题的由来与加剧、公众参与环境管理的背景、政府职能转变和环境管理理念、非营利机构的发展以及公众参与环境管理的重要性和重要意义等方面进行了较详细的论述.另外,通过分析各因素之间的关系,给出了公众参与可以降低成本的计算模型,进一步说明了公众参与的作用对中国环境管理是不可或缺的.

第二部分,对公众参与环境管理的理论依据与机制进行了梳理与分析,从公众环境意识的形成与发展、公众参与环境管理的方式、参与的依据、理论及实施机制,直到公众参与的法律价值及法律制度保障,尤其对NGO组织的作用等进行了剖析,并针对我国的具体国情,探讨了其实用性.

第三部分,通过对中国和国(境)外公众参与环境管理的产生、发展、现状及主要机制的总结,发现国内外公众参与环境管理的意识及参与水平存在诸多差异.究其原因除了与国情、文化等有关外,环境教育是一个重要的方面,为此笔者也较详细阐述了环境教育及其演变,同时也分析了国内外环境教育的交叉点和分散点,以供借鉴.

第四部分,作为实践的检验,本章通过三个项目,即衡水湖湿地和鸟类自然保护示范项目、山东名流实业集团有限公司科技园项目填海工程、东营黄河口文蛤海洋特别保护区项目对公众参与环境管理进行了详细剖析.从前二个工程项目可以看出,公众并不缺乏参与的热情,只不过需要提供足够的机会和发布详尽的信息.亲身实践的第三个项目,深感不同群体的利益的强烈影响.但应当承认,也正是由于这些问题的出现,才使完善公众参与环境管理的相关机制更显得必要.

第五部分,作为公众参与环境管理研究的落脚点,由中国与国(境)外公众参与环境管理现状比较而得出的结论,为完善我国公众参与环境管理机制,笔者提出了政府、企业及公众三位一体的公众参与模式和全程周期式公众参与环境管理的模式,以及如何保证NGO真正发挥其应有作用的建议.

结论部分,提出了尚存的诸多不足,以及今后的工作设想.

本文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理论意义.在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离不开一个永恒的主题——发展.经济与环境就象一对孪生兄弟,如何更好地协调他们之间的关系,除了政府的出谋划策、企业的身体力行,更为重要的还是广大公众的积极参与.许多发达国家,公众参与环境管理很有成效,我国显得有些滞后.加强这方面的研究,推进其实践,对我国实施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有重要理论意义.第二,实践及应用.衡水湖湿地和鸟类自然保护示范项目、山东名流实业集团有限公司科技园项目填海工程、东营黄河口文蛤海洋特别保护区等项目无不说明了公众的积极参与对项目的建设及环境保护都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第三,创新点.由于我国国情、传统、社会文化背景不同,特别是计划经济和行政集权的长期影响,致使在我国谈论公众参与环境管理,显得有些新奇和超前,在环境保护方面尤为突出.但相信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环境意识的不断提高,这种趋势会很快被广大公众所认可,在中国这方面的事例也越来越多,如2006年的圆明园事件.

总之,本文从公众参与的角度为环境管理的研究提供了一个以经济转轨国家为研究背景的佐证,突出体现了历史研究与现实研究、规范研究与实证研究的融合,以及其在中国环境管理政府导向中的运用.

第五篇环保生活论文范文格式:天津市绿道系统规划研究

绿道理念来源于欧美发达国家,并成功的运用在美国、英国、法国、日本、新加坡等世界著名城市的规划建设实践当中.随着全球城镇化进程的快速发展,城市生态环境恶化、环境污染严重、温室效应加剧等一系列的城市病成为人们共同关注的焦点,如何在享有城镇化产生的利好成果的同时,将其负面效应最小化,是城市规划决策者、管理者、参与者迫切需要思考和研究的重要课题.

绿道作为一种线形绿色开敞空间,通常沿着河滨、溪谷、山脊、风景道路等自然和人工廊道建立,内设可供行人和骑车者进入的景观游憩线路,连接主要的公园、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历史古迹和城乡居住区等,以更好地保护和利用自然、历史文化资源,并为城乡居民提供更充足的游憩和交往空间.在低碳、环保生活理念引导下,绿道的规划与建设已然成为世界城市建设的一种新的发展趋势.2010年,随着广东省《珠江三角洲绿道网总体规划》的编制实施,辖区九大城市掀起了绿道建设的热潮.自此,广东率全国风气之先,拉开了我国大规模绿道建设的序幕.

对天津而言,伴随着30多年的改革开放,尤其是滨海新区上升为国家战略之后津滨一体化的快速发展,天津在社会、经济、城市建设等诸多方面都取得了巨大成就,已然成为我国北方地区最重要的经济中心.与此同时,天津的城市面貌也发生了巨大变化,特别是包括市政道路、园林绿化、环境建设在内的城市基础和公共服务设施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然而,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天津城市建设也遇到了可持续发展的瓶颈,如何进一步提高城镇化发展质量的要求更为凸显,如人口、产业高度集中,土地开发强度大,城市公共开敞空间严重不足,群众亲近自然的需求日渐强烈等.为了构建天津市完整的生态系统网络,维护区域生态安全,优化天津城市绿地系统布局结构,促进天津经济发展的绿色转型,实现天津生态城市的建设,就此本文展开了对天津市绿道系统规划的研究.

本文对天津市绿道系统规划研究依循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将论文分为六个章节进行论述.首先,从城市绿地系统规划面临的问题、城市公共开敞空间的缺失、绿道建设的发展趋势和天津生态城市建设四个方面阐述论文的研究背景,并简要说明了绿道建设在构建天津生态系统网络,维护区域生态安全,优化城市绿地系统布局结构,促进经济发展的绿色转型、实现天津生态城市建设等方面的目的和意义,同时针对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提出了相应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框架.其次,通过对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和绿道系统规划在规划目标、依据、层次、内容及建设实践等方面的异同点分析,提出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向绿道系统规划的转变缘由及绿道规划的相关理论依据,同时,总结分析了国内外绿道规划理论与建设实践经验对天津的启示.第三,立足环津四市的研究视角,针对天津与北京、廊坊、沧州、唐山等相邻周边在市域绿地系统规划衔接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通过市域绿道的构建达到优化天津市域绿地系统规划布局和结构的目的.同时,针对市域绿道的属性特征、概念、分类进行详细分析和界定,并根据绿道的属性特征,将天津市域绿道划分为运河型、交通型、湿地型、产业型四大类.在综合考虑市域范围的自然生态、历史人文、河流湿地、交通及城镇布局等资源要素的基础上,基于天津市域现状地理空间,结合天津各区县绿地系统和绿道建设的实际情况,采用直接叠加法中的空间叠加法(overlay),辅以多因子评价以及德尔菲专家评分法,对市域绿道选线的空间适宜度进行定量分析,在绿道选线模型引导下提出了天津市域范围由5条主线、7条连接线、30条支线和3800平方公里的绿化缓冲区构成的天津市域绿道总体规划布局,并针对城际交界绿道、运河文化绿道、交通链接绿道、海岸旅游绿道、湿地联络绿道五条市域绿道主线的特点、线路走向、线路长度及服务人口进行详细说明.第四,综合分析天津外环线绿带的发展过程及现状建设存在的问题,依据天津在城市空间结构、中心城区城市用地布局、环外地区发展现状、郊野公园规划选址、外环线交通流量、居民出行范围及相关规划等七个方面发生的变化,在外环线绿带的基础上提出了环外绿带的设计构想.同时在环城游憩带理论指导下,结合环外地区的现状土地利用、环外组团布局、河流水系分布、郊野公园选址等资源要素条件,界定并分析了环外绿道的概念及规划特点,提出了相应的环外绿道总体规划布局.第五,以城市绿地与多模式出行方式的相洽互适性作为切入点,综合分析天津城市公园绿地布局及城市多模式出行方式存在问题,提出契合多模式出行方式的城市绿道规划策略.同时,针对城市居民短距离出行与换乘接驳问题,提出了最后一公里城市绿道规划模式,以期满足居民出行需求,缓解最后一公里出行矛盾.最后,为了更好完善优化对天津市绿道系统规划的研究,作者从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和绿道建设相结合、组织编制环渤海区域绿道网总体规划两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规划建议.

本论文可用于环保生活论文范文写作参考研究.

环保生活引用文献:

[1] 最新环保生活论文选题参考 环保生活毕业论文题目怎样定
[2] 关于环保生活的论文参考文献 环保生活外文文献怎么找
[3] 环保生活论文提纲模板范本 环保生活论文大纲怎样写
《环保生活论文范文参考 环保生活毕业论文范文[精选]》word下载【免费】
环保生活相关论文范文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