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论文写作 > 论文怎么写 > 文章内容

企业内部审计论文范文参考 企业内部审计毕业论文范文[精选]有关写作资料

主题:企业内部审计 下载地址:论文doc下载 原创作者:原创作者未知 评分:9.0分 更新时间: 2024-03-14

企业内部审计论文范文

论文

目录

  1. 第一篇企业内部审计论文范文参考:中国国有企业集团内部审计研究
  2. 第二篇企业内部审计论文样文:企业内部审计论
  3. 第三篇企业内部审计论文范文模板:企业内部控制审计研究
  4. 第四篇企业内部审计论文范例:企业内部控制审计研究
  5. 第五篇企业内部审计论文范文格式: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评价研究

★100篇免费企业内部审计论文范文,可用于企业内部审计论文写作参考研究,为你的本科论文和硕士论文提供有价值的企业内部审计论文范例格式模板参考.【赶快阅读吧!】

第一篇企业内部审计论文范文参考:中国国有企业集团内部审计研究

伴随着中国经济三十多年持续高速发展,大量国有企业集团应运而生,并在经济发展中发挥着引领作用.国有企业集团的内部审计环境——宏观环境(政治、经济、文化、法制、科技、行业等环境)、微观环境(以治理、控制为核心内容)不断变化.成功的企业集团治理及控制是企业集团基业长青的关键点之一.企业集团内部审计是监督与服务治理及控制的重要工具,而企业集团内部审计要素只有与微观环境相匹配,才能为实现有效内部审计奠定基础.

本研究的理论意义:国际上研究企业集团内部审计的文献较少,而关于内部审计的研究集中于单体企业.在国内关于企业集团内部审计的研究中,将企业集团内部审计与内部审计环境结合研究较少;将企业集团的控制与内部审计相结合的研究未深入展开;将公司治理与内部审计相结合的研究—般局限于单体企业.国有企业是中国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实现形式,是发展国民经济的坚强主体,是维护社会稳定的坚强力量,是增强国家竞争力的坚强支柱.国有企业集团在中国国有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分析国有企业集团的内部审计环境,完善与之相适应的内部审计体系,有助于充实现有内部审计理论.因此,研究国有企业集团内部审计的重要意义是显而易见的.

本研究的现实意义:目前,中国国有企业集团的内部审计环境不断完善.但是,某些国有企业集团的内部审计要素并未与微观环境相匹配,并且内部审计也未能促进微观环境改进,不利于国有企业集团又好又快地发展.同时,与国际成功企业集团相比,大多数中国国有企业集团的内部审计仍具有较大差距.因此,借鉴国际内部审计成功经验,结合中国实际情况,发展中国国有企业集团以治理及控制为导向的有效内部审计,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本文具体创新点:一是植根于内部审计环境理论,将企业集团内部审计环境划分为宏观环境和微观环境,将微观环境(以治理、控制为区分标志)归纳为三类——强控制弱治理型、弱控制强治理型、其他微观环境类型,并从企业集团治理及控制角度研究内部审计,探讨如何实现内部审计要素与微观环境相匹配.二是将内部审计要素区分为两类:较强体现微观环境特点的内部审计要素、企业集团的其他内部审计要素.三是通过调查研究,深入分析和总结了一定数量的中国国有企业集团的内部审计与微观环境之间的关系.四是从企业集团治理及控制角度,较为系统地研究了如何完善中国国有企业集团内部审计体系.

本文的研究思路:通过研究企业集团内部审计与内部审计环境(宏观环境、微观环境)的关系,提出将较强体现国有企业集团内部审计微观环境特点的内部审计要素与微观环境相匹配,同时优化国有企业集团的其他内部审计要素,以完善中国国有企业集团内部审计体系.企业集团内部审计微观环境以治理、控制为核心内容.宏观环境主要通过影响微观环境,间接影响内部审计.

本文共分为七章.第一章绪论,主要包括选题背景、选题意义、国内外文献综述、内部审计及相关概念、研究方法、研究内容与思路、创新及下一步研究方向等.

第二章企业集团内部审计与内部审计环境关系的理论分析.首先分析了单体企业及企业集团的内部审计环境(宏观环境、微观环境),然后指出单体企业内部审计是监督与服务治理及控制的工具,最后强调企业集团内部审计应当与微观环境相匹配.将微观环境归纳为强控制弱治理型、弱控制强治理型、其他微观环境类型,并将内部审计要素区分为较强体现微观环境特点的内部审计要素(应当与微观环境相匹配)、企业集团的其他内部审计要素.

第三章中国国有企业集团的内部审计现状与问题分析.简要分析了中国国有企业集团内部审计的宏观环境、微观环境;总结了中国国有企业集团的内部审计现状,并进行了内部审计历史比较、与私营企业集团比较和国际比较分析;将中国国有企业集团内部审计存在的主要问题区分为:较强体现国有企业集团内部审计微观环境特点的内部审计要素存在的主要问题,国有企业集团的其他内部审计要素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四章中国企业集团内部审计与微观环境关系的实证分析.对一定数量的中国国有企业集团内部审计的微观环境、内部审计情况进行了调查.选择内部审计领导、内部审计报告对象、内部审计管理方式(包含内部审计机构)、内部审计沟通重点作为重点研究的内部审计要素,总结了内部审计要素与微观环境的关系.

第五章企业集团内部审计的国际经验借鉴.主要分析了美国、英国、德国企业,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成员国国有企业的治理及控制、内部审计情况以及二者关系;选择通用电气公司、法国电信公司作为主要研究对象,总结其内部审计的微观环境、内部审计以及二者关系等方面的成功经验.

第六章完善中国国有企业集团内部审计体系.完善中国国有企业集团内部审计体系的目标是提高内部审计的有效性.将较强体现微观环境特点的内部审计要素与微观环境相匹配,优化企业集团的其他内部审计要素是完善中国国有企业集团内部审计体系的科学合理的路径;提出关于遵循上述路径,提升国有企业集团境外子公司审计水平的建议.

第七章中国国有企业集团内部审计研究结论.总结了如何将较强体现中国国有企业集团内部审计微观环境特点的内部审计要素,与微观环境匹配;强调中国国有企业集团的其他内部审计要素必须优化.

第二篇企业内部审计论文样文:企业内部审计论

世纪之交的国内外经济形势,促使企业强化内部审计.而实践需要理论的指导,但国内外的企业内部审计理论还不成熟.就连企业内部审计理论研究比较先进的西方发达国家,企业内部审计方面的著作,绝大部分探讨的是审计实务或应用理论,而缺乏对基本理论问题的研究.因此,本文将初步构建企业内部审计的基本理论体系和探讨两个重要的应用理论问题作为自己的任务.

本文从企业内部审计的起源出发,从管理学的角度考察了企业内部审计演变的过程,提出了对企业内部审计产生的动因与发展规律的看法,提出了受托管理责任的概念;在前面考察企业内部审计发展史的基础上,对企业内部审计与企业管理及其他类型审计的关系进行比较、分析,对有关审计理论及实践进行比较、分析、归纳与演绎,提出了企业内部审计的本质、职能与特征;对现有内部审计理论、审计一般理论进行分析、比较、归纳、演绎,对国内外企业内部审计实践进行归纳、概括并用其验证和补充现有理论,提出了企业内部审计的假设、目的、原则和规范;还分析、归纳了企业内部审计的三种审计模式和企业内部审计质量管理的主要内容,预测了国内外企业内部审计的发展趋势.从而,初步构建了比较系统的企业内部审计基本理论体系,对一系列基本理论问题阐明了自己的观点,还对企业内部审计的审计模式和审计质量管理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企业内部审计论文范文相关参考属性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企业内部审计论文范文数据库 大学生适用: 2500字本科论文、8000字专科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34 写作解决问题: 怎么撰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模板、论文目录 职称论文适用: 期刊目录、初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企业内部审计学科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秀企业内部审计论文范文选题
在本文第一章中,首先从管理学的角度对我国西周时期政府部门内部审计萌芽,西欧古罗马时期的奴隶主庄园以及11世纪以后的封建贵族庄园的内部审计雏形,特别是19世纪中叶逐步出现、到20世纪40年代逐步成熟的企业内部审计产生的根本原因和基本前提进行了分析、归纳与演绎.指出,它们产生的根本原因与基本前提,都是最高管理当局将原来属于 企业内部审计论 内 客 们 要自己的一部分责任与权力分解出来,委托给所属亚管理层各个责任中心的管理当局,即最高管理当局与亚管理层责任中心管理当局(受托管理人)之间产生了受托管理责任关系.换言之,企业内部审计及其萌芽产生的根本原因和基本前提,是企业内部受托管理责任关系的产生或存在.而企业内部审计的作用则是,借助证实、评价有关亚管理层责任中心管理当局即受托管理人的受托管理责任的履行情况,并提出改正或改进管理的建议,促进和帮助这些受托管理人有效履行其受托管理责任.后者作为一条主线贯穿于全文的始终.外部压力是企业内部审计的催生剂.我国绝大多数现代企业的内部审计,其外部催生的痕迹则更加明显.其次,通过考察企业内部审计的发展史指出,企业内部审计随自企业内部受托管理责任关系内容与形式的发展而发展.

第二章首先探讨了作为企业内部审计理论基石的一个概念,并将其命名为“受托管理责任”,从而提出了区别于国内外审计、会计理论界的看法.

还指出,受托管理责任存在于委托与受托管理关系中,它包括受托管理行为责任与报告责任,阶“责任”的实质是按特定要求管理受托资源并报告其管理情况,它具有可计量.& 其次,评价了关于企业内部审计本质的三种代表观点,即查帐论、监督论、评价论;肯定了其中合理的成分,指出了它们的缺陷.在此基础上,根据第一章对企业内部审计史的考察,结含国内外管理理论界、审计理论界的一部分专家和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对企业内部审计本质的看法,提出了企业内部审计的本质是企业最高管理当局的控制手段的观点.

第三,阐明了企业内部审计与企业管理的关系.指出,企业内部审计人协助最高管理当局有效瞩行其职能.主要包括促进和帮助有关责任中心管理当局科学地设计方案、恰当地促使所属成员执行方案以及揭示、防范和控制管理(经营)风险.前者主要是促进和帮助有关责任中心管理当局科学地提出各类方案、科学地编制各类计划,次者主要是促进和帮助有关责任 B 企业内门审计论 内 容 摘 要 中心管理当局完善企业内部的各级组织结构、实施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 实施有效的领导、协调和控制,后者则是促进和帮助有关责任中心管理当 局实施有效的风险管理.通过上述分析,揭示了企业内部审计人是企业最 高管理当局“延长了的手”、各亚管理层责任中心管理当局的“帮手”.此外, 还指出了企业内部审计与管理的主要区别个主体不同、客体不同、目的不 同.

第四,探讨了企业内部审计与其他类型审计的关系.指出,企业内部审 计具有审计的一般属性J,审计的主体必须是独立的审计人,尤其是独立 于被审计的管理活动之外;审计人及其审计结论、建议具有较高的权威;审 计的客体是受托人受托管理责任的履行情况;审计人根据委托人的授权对 受托人履行受托管理责任的情况进行证实、评价,从而找出显现与潜在的

第三篇企业内部审计论文范文模板:企业内部控制审计研究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内部控制已经成为国内外经济、管理领域内最热门的课题之一.2001年以来,在美国连续爆发的安然、世通和施乐等公司的财务舞弊丑闻,暴露了美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体系的严重缺陷.2002年,美国国会出台了《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不仅强化了财务报告内部控制有效性和公司治理层、管理层责任的规定,而且明确要求注册会计师对财务报告内部控制进行审计,从而第一次将内部控制审计确立为注册会计师的一项法定业务,对世界各国的审计职业界产生重大影响.

从我国的现实情况看,上市公司频频出现内控失效和财务舞弊事件,严重影响了资本市场的健康运行.特别是2010年以来,不少在美国上市的中国公司遭遇被做空、被监管机构调查和处罚,集体诉讼、集体退市事件,以及2012年在香港发生的多起审计师辞任民营上市公司事件,严重影响了中国企业在国际资本市场的形象和声誉.这些事件的背后都存在一个共同的问题,即公司内部控制存在重大缺陷.因此,企业内部控制作为公司治理的关键环节和经营管理的重要内容,不仅是财务报表质量的重要保证,更是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的基础之一,对于维护投资者信心,保证市场经济有序运行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我国政府部门也已经充分意识到内部控制的重要性.2008年以来,财政部等五部委先后发布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以下简称《基本规范》)、《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以下简称《配套指引》)等一系列规定,标志着适合我国企业的内部控制规范体系已经基本建立.为了规范内部控制审计业务,财政部等五部委下发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和《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指引》,要求从2011年度开始逐步推行注册会计师内部控制审计业务.由于这是一项新兴的审计实务,无论是国外还是国内,针对企业内部控制审计的理论研究还比较少,且比较零星,滞后于审计实务发展的需要,也尚未形成比较系统的理论.从对2011年规范类和自愿试点类上市公司开展内部控制建设、评价与审计的实际情况来看,公司管理层和注册会计师对于如何界定、分类内控缺陷,注册会计师如何开展整合审计,恰当地出具内部控制审计报告,披露内部控制有效性的信息,存在不同的理解和做法,甚至比较混乱.因此,开展注册会计师对企业内部控制审计的理论研究,对于指导实务工作的开展,解决实务中碰到的一些困难和疑惑,进一步完善我国的内部控制审计准则和应用指南,是一个迫切的需要,具有现实和长远的意义.

围绕这一主题,本文综合使用了规范研究、案例研究与问卷调查研究等方法,从不同视角进行了多维度的深入研究,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探讨并得出相关结论:

第一,对内部控制的理论内涵进行了深入研究,并从历史纵向维度对其变迁进行了全面系统梳理,认为内部控制具有理论上的合理性、先进性和实践上的必要性.笔者通过对企业内部控制理论与实践历史发展的梳理和阐述,揭示了企业内部控制产生和发展的内在动因和外部推动力,从审计的角度来分析内部控制审计的各种理论观点,并从企业经营发展的需要来分析内部控制审计的发展变化趋势,为内部控制审计的实践和发展奠定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依据.

第二,对以美国为代表的国际上主要发达国家的经验、做法进行研究,为我国开展内部控制审计提供经验借鉴.笔者针对国际上发达国家,以美国和日本为代表,深入研究了内部控制及内部控制审计的发展历程,并针对他们的实践经验、准则改进和未来发展趋势进行研究分析,为我国开展内部控制审计提供有益借鉴和帮助.

第三,针对我国刚刚开始实施内部控制的现状和问题,进行调查问卷和访谈,直接证实了我国目前实施内部控制审计存在的诸多问题和挑战.由于各种原因,包括认识上的统一、政策的配套、人才的培养准备等,我国虽然在2008年就发布了基本规范,但直到2011年才开始进行内部控制审计.2011年作为实施内部控制审计的第一年,必然会存在不少问题、困难和挑战,通过调查问卷和访谈,笔者对这些问题进行了归纳、总结和分析,并分析了存在这些问题的原因,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和建议,其中最主要的解决途径就是采用整合审计流程,完善审计报告.

第四,针对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审计和财务报表审计,进行整合审计研究.本文从理论上阐述了对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和财务报表进行整合审计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两种审计的整合点和不同点,探讨了自上而下的审计方法等内容.通过整合审计流程,将静态的报表审计和动态的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审计相结合,共同致力于提高财务报告的真实可靠,提高报告使用者的信心,奠定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的良好基石.

第五,2011年是实施内部控制审计的第一年,如何正确恰当地出具审计报告是最核心、最关键的问题,必须影响到内部控制审计在我国的顺利开展.内部控制审计报告是内部控制审计的最终成果,本文在分析探讨审计报告的要素、内容、适用条件的基础上,提出了完善审计报告的模版选择,提供了一份整合审计报告模板,将财务报表审计报告和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审计报告整合为一份审计报告;并对“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重大缺陷”描述段的应用进行了案例阐述,填补了我国内部控制审计指引的这块空白.另外,本文还对如何开展整合审计和出具全面内部控制审计报告,进行了案例分析阐述.

在上述主要研究和创新的基础上,本文从管理学理论中关于价值链管理的角度,结合内部控制的五大目标,提出了价值导向的全面内部控制审计未来发展方向.本文指出,全面内控审计的未来发展方向应该是包含防范和化解风险的价值导向的全面内控审计,主要目的在于帮助企业提高经营的效率与效果,避免和减少损失浪费,提高经营的效率和效果,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而不仅仅是目前所倡导的风险导向内控审计.这种价值导向的全面内部控制审计目标与内部控制的目标也是一致的,体现了全面内部控制的管理学属性,促进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根本目标和要求.

为了促进内部控制审计在我国的顺利开展,笔者提出如下具体对策和建议.一是分别针对政府相关部门、主管部门财政部、行业协会、会计师事务所、注册会计师,提出了改进和完善的政策建议,以更好地指导我国的内部控制审计业务的开展.二是为了保障全面内部控制审计业务的顺利开展,政府有关部门及司法部门应该注重保护注册会计师的合法利益,明确区分管理责任和审计责任,并尽可能减轻注册会计师开展全面内控审计的责任.三是进一步完善内控审计准则和应用指南,建议将内部控制缺陷由三类简化为两类,即取消重要缺陷,只保留重大缺陷和一般缺陷,避免实务操作中的界定困难.四是针对内部控制可能存在重大缺陷的迹象,笔者增加了四条定性标准,以更好地指导注册会计师的审计实践.

第四篇企业内部审计论文范例:企业内部控制审计研究

健全有效的内部控制可以合理保证企业经营效率与效果、财务报表的可靠性以及对相关法律法规的遵循.但是在二十一世纪初,美国等国家爆发安然、世通等一系列数额惊人的财务舞弊案件,对资本市场产生极大震动,其根本原因之一是内部控制失效导致的.美国为整顿资本市场秩序,重树社会公众对资本市场的信心,于2002年颁布了《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该法案要求管理层对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的评价报告随定期报告一同对外披露,同时要求公司内部控制必须经注册会计师审计.所提到的内部控制审计是指注册会计师对企业内部控制实施专门的审计程序,对特定日期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审计,并发表审计意见.我国也于2008年由五部委联合发布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标志着我国即将开展内部控制审计业务.内部控制审计这一新型业务的开展将会对提高财务报告信息质量产生深远影响,这也正是本文研究内部控制审计问题的价值所在.

本文在对国内外内部控制审计相关文献及其发展历程研究的基础上,对内部控制审计进行理论论证,明确指出该业务要实现合理保证目标需要构建实现机制.本文以合理保证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真实完整为核心,积极探索内部控制审计目标的实现机制,提出解决这一问题的三个关键点,分别是制定适当的内部控制评价标准,设计合理的内部控制审计流程,确定内部控制审计与财务报表审计整合的实施策略即整合审计.文章通过应用案例和问卷调查方法对上述理论研究结果进行验证,形成对理论研究和实务操作均具有一定借鉴价值的研究成果.本文的主要创新点及其结论如下:

(1)构建了内部控制审计的概念框架

首先,在研究美国COSO发布的《内部控制整体框架》和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中有关内部控制概念的基础上,将内部控制进一步细分为:广义内部控制和狭义内部控制,广义内部控制采用COSO《内部控制整体框架》和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中内部控制的概念,狭义内部控制借鉴美国PCAOB发布的AS2中的财务报告内部控制概念,是指由企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和全体员工实施的、旨在实现与财务报告有关的内部控制目标的过程,其目标主要是合理保证企业财务报告及其相关信息的真实完整.本文所使用的内部控制概念均指狭义内部控制.

其次,狭义内部控制概念的提出,明确了注册会计师进行内部控制审计的对象,即内部控制审计是指注册会计师进行审计时专门针对财务报告领域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发表审计意见.

最后,通过对内部控制审计理论深入研究,得出内部控制审计目标的实现机制,主要是通过制定适当的评价标准、设计合理审计流程及确定审计的具体实施策略以实现内部控制审计目标.

(2)通过对国际主要内部控制标准的比较研究,提出我国内部控制评价标准的改进建议——建立适合我国特点的内部控制评价标准体系的基本方案,包括进一步完善我国现有的内部控制评价标准和逐步建立内部控制评价实施的标准.

(3)通过研究PCAOB的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审计准则并结合其他研究成果,设计了一套适合我国的内部控制审计流程,有助于注册会计师将主要精力集中于风险最大的领域.所设计的流程主要包括:审计计划、选择控制点、控制测试、评价控制缺陷、审计工作总结和出具内部控制审计报告等程序,并明确指出应采用自上而下的审计方式.

(4)注册会计师对于同一被审计单位既进行内部控制审计又进行财务报表审计,二者有很多的共同点,提出旨在实现内部控制审计目标的具体实施策略——整合审计,并制定出相应的操作步骤.将审计计划阶段、实施阶段和报告阶段的整合实施过程在一家上市公司模拟运用,以检验其可行性,为注册会计师在实务操作中明确路线.

(5)通过对注册会计师发放调查问卷,对本文提出和改进的内部控制评价标准体系、内部控制审计流程及整合审计征询意见,对取得的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佐证了所研究的结论在执行内部控制审计时是可行的.

第五篇企业内部审计论文范文格式: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评价研究


https://www.mbalunwen.net/weijiezhimi/87032.html

自2002年7月美国国会制定了《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对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及其披露作出严格规定之后,许多发达市场经济国家都加大了对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的监管力度,相继出台了本国的关于规范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的框架或规范,纷纷建立与内部控制有关的各项制度.近几年来,内部控制以及内部控制的评价等方面的问题一直是理论界和实务界关注和探讨的热点问题.

《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带给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实践很大的启发.2006年6月5日,上海证券交易所率先推出《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引》,自同年7月1日起开始执行.2006年9月,深圳证券交易所也推出《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引》,自次年7月1日起开始执行.这标志着我国已经进入了全面构建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的新时期.2008年6月28日,财政部、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保监会五部委在广泛征求各部门意见的基础上,联合发布了我国第一部《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并自2009年7月1日起实施.这是我国自己的内部控制规范,被誉为中国版的萨班斯法案.我国上市公司全面实施《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只有短短的半年时间,相关配套指引也只是在2010年4月26日刚刚发布,内部控制评价处在刚刚起步的阶段,有关内部控制评价体系的研究还未深入展开.

本文主要研究目的:以国外经验为借鉴,以我国对上市公司的监管要求为背景,构建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评价的理论体系,并对该体系中的各构成要素进行阐述,同时以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评价的实证研究作为补充.通过分析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评价现存的问题,旨在提出适合我国国情的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评价的理论体系.

本文研究方法:采用规范研究和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以规范研究为主,实证研究为辅.对内部控制评价理论体系的构建、内部控制评价理论体系各要素的阐述等均采用了规范分析,如比较分析法、归纳法、演绎法等方法;对于现行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评价的执行情况采用了实证分析的方法,对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主板的上市公司的年报和内部控制自评报告进行了调查和统计分析,主要目的是了解各上市公司进行的内部控制自我评价和外部评价的执行情况,找出存在的问题,用实证研究结果来支撑本文相关内容的分析.同时,也为以后更好地执行《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及其配套指引提供了一些信息和资料支持.

本研究的主要研究内容及结论:

(1)以我国监管部门对上市公司的法律法规要求为背景,构建了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评价理论体系的基本框架,包括内部评价和外部评价.认为该体系应该包括:评价目标、评价主体、评价标准、评价方法、评价内容、评价报告六要素.评价目标是评价理论体系的出发点,是其他构成要素的基础.评价主体解决的是由谁来评价的问题;评价标准解决的是按照什么标准进行评价的问题;评价方法解决的是怎么评价的问题;评价内容解决的是评价什么的问题;评价报告是以上要素体现的载体,上市公司面对社会公众公开披露其信息的特性决定了内部控制评价报告成为了内部控制评价最终结果的载体,它也是各国监管部门普遍关注和进行规范的一个重要方面.

(2)对美国COSO委员会的《内部控制整合框架》及其扩展报告《企业风险管理整合框架》、英国Cadbury服告和Turnbull指南、加拿大CoCo报告、美国萨班斯法案等涉及内部控制评价的相关规范进行了比较和分析.在归纳、比较分析了国外主流的内部控制框架基础上,对比分析我国颁布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分析结论:《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的颁布是切合我国国情的,这部规范可以作为所有企业建立健全内部控制的范本,但该规范只是一个基本框架,要执行好则需要相关配套指引的贯彻执行.

(3)虽然《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在上市公司的执行仅仅有半年时间,但是沪深两市各自制定和颁布的《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引》已经有两三年的时间.为了解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及其评价的执行情况,本文手工搜集了沪市和深市主板共计1314家上市公司的年报和相关内部控制评价报告.通过多个项目的比较分析,求证如下的问题: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自我评价的情况;注册会计师对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的评价情况.结论是: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不论是企业自身的自我评价,还是外部注册会计师执行的评价,均存在很多不足的地方,比如:披露内部控制评价比例偏低,内部控制评价的标准不一致、评价内容不够深入、内部控制披露内容大多流于形式等问题.

(4)结合我国现阶段上市公司的特点,提出今后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评价的发展思路:现阶段,以注册会计师的外部评价为主,由外而内强制性带动上市公司全面贯彻执行《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大力发展内部审计,通过提高内部审计独立性和权威性带动企业内部控制的自我评价的建立健全和有效卖施,从而达到内部控制由“治病”到“健身”的本质转变;未来的内部控制评价趋势应该是建立在全面风险管理理念下的以企业全面自主的评价为主,注册会计师评价为辅的评价体系.

本文的创新之处及主要局限:

本文构建了监管要求背景下的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评价的理论体系,并对该体系的构成要素进行了详细阐述,旨在理顺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评价的层次和思路,推动上市公司加强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和有效实施.本文对沪市和深市主板的1314家上市公司2009年度的内部控制自我评估报告和外部审计人员的评价报告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形成了第一手的实证研究资料.

内部控制是一个涉及多学科、多领域的复杂问题,无论是内部评价还是外部评价都存在很多值得深入研究的方面.本文只是构建了内部控制评价的理论体系,并对其构成要素进行了阐述,并未对内部控制评价体系,特别是评价工具和评价方法深入研究和探讨,尚需进一步进行理论和实证的研究.

本文是一篇企业内部审计论文范文,可作为选题参考.

企业内部审计引用文献:

[1] 企业内部审计毕业论文题目大全 企业内部审计论文题目怎样取
[2] 企业内部审计方面论文参考文献 企业内部审计核心期刊参考文献有哪些
[3] 企业内部审计论文大纲格式模板 企业内部审计论文框架如何写
《企业内部审计论文范文参考 企业内部审计毕业论文范文[精选]》word下载【免费】
企业内部审计相关论文范文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