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论文写作 > 论文怎么写 > 文章内容

口腔专业论文范文参考 口腔专业毕业论文范文[精选]有关写作资料

主题:口腔专业 下载地址:论文doc下载 原创作者:原创作者未知 评分:9.0分 更新时间: 2024-02-18

口腔专业论文范文

论文

目录

  1. 第一篇口腔专业论文范文参考:口腔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及系列课程综合改革研究
  2. 第二篇口腔专业论文样文:口腔健康状况与慢性胃疾患关系的调查研究
  3. 第三篇口腔专业论文范文模板:图像融合技术建立颞下颌关节有限元模型的生物力学分析研究
  4. 第四篇口腔专业论文范例:化疗所致口腔黏膜炎的流行病学及诊疗现状调查
  5. 第五篇口腔专业论文范文格式:武汉市儿童龋病监测及防龋措施评估的相关临床研究

★100篇免费口腔专业论文范文,可作为优秀口腔专业论文写作参考,适合口腔专业方面本科论文和硕士论文以及职称论文相关写作范文格式模板参考,【快快阅读吧!】

第一篇口腔专业论文范文参考:口腔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及系列课程综合改革研究

20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我国高等口腔医学教育面临新的形势.表现在:高等教育跨越式发展将口腔医学教育推上改革的快车道,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为口腔医学教育发展创造了新的机遇,医学科学技术的发展催化口腔医学教育教学进行更加深刻的变革,口腔医学教育的重心不断趋向社区化和综合化,推进素质教育成为口腔医学教育教学改革的重点,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对西部地区口腔医学院提出了区位要求.这一切,促使我国口腔医学教育界的工作者一直在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即“高等医学院校(口腔医学院)如何实施新时期口腔医学教育,以培养适应21世纪需求的具有可持续发展潜力的高素质口腔医学专业人才” 围绕这一问题,国内外口腔教育界都从不同角度进行探索,并逐步对口腔医学教育改革形成了七点共识,即:口腔医学教育应当具有全球性的人才培养标准,课程与课程体系应当增强针对性、实用性和可接受性,专业教学内容在结构和内容方面都应当进行拓展,教学模式应当实现信息化,专业教学应融合渗透于人才培养全过程,必须高度重视能力培养,学生应主动参与教学等.在这些共识的指

第二篇口腔专业论文样文:口腔健康状况与慢性胃疾患关系的调查研究

第一部慢性胃疾患患者的口腔健康状况调查

目的

口腔和胃都是消化系统的组成器官,口腔将食物磨碎并完成初步消化,胃暂时容纳食物并行进一步消化,两者通过食道紧密相连.研究证明,口腔健康状况影响胃的功能和健康,反之亦然.幽门螺杆菌是胃疾患的主要致病菌,除胃外,还寄居于口腔中,与胃病的复发、牙周炎、口腔溃疡、龋病等有关.然而,慢性胃疾患患者的口腔健康状况如何,国内外文献报道较少.所以,本研究对慢性胃疾患患者的口腔健康状况进行了系统调查研究,以期解明两者间的相关性,并为口腔健康治疗措施在慢性胃疾患患者治疗程序中的重要性提供理论依据.

材料和方法

选择2005年3月至2009年3月被山东大学齐鲁医院胃镜室确诊的慢性胃炎患者共243名,胃溃疡患者89名,健康查体者232名作为对照组.患病组和对照组年龄和性别分布经统计学分析无差异.对上述试验对象行以下检查并记录:龋失补牙面数、牙龈指数、菌斑指数、唾液pH值、口气、牙周探诊深度、临床附着水平、牙的松动度、伴发口腔溃疡的问诊.龋失补牙面数按Henry Klein(1938)提出的龋失补牙面数的标准进行评估;牙龈指数采用Loe和Silness(1963、1967)提出的牙龈指数评估法进行评估;菌斑指数采用Quigley和Hein(1962)提出的菌斑指数评估法进行评估;唾液PH值用PH试纸(上海精密仪器生产厂)直接测定;口气用感官法测定;牙周探诊深度及牙周附着水平用牙周探针测定每颗牙颊(唇)舌面远中、*、近中6个位点的情况.伴发口腔溃疡情况采用直接问卷形式.将所得数据输入Excel建立数据库并应用SPSS10.0软件行X2检验或t检验进行统计学处理.为了便于比较,将牙龈炎症状况只分为两类:有,无.龋病、口气、牙周炎、口腔溃疡也做了同样的处理,菌斑指数、龋失补牙面数和唾液的pH值取其均值.

结果

牙齿的健康状况

慢性胃炎患者的龋失补牙面数平均为10.835,患龋率为97.5%;胃溃疡患者分别为15.436,97.8%:健康对照组为9.135,63.4%.慢性胃炎、胃溃疡组患龋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患龋严重程度,胃溃疡组明显高于胃炎组和健康对照组(P<,0.05),胃炎组和健康对照组无统计学意义(0.05<,P<,0.1).

牙周健康状况

慢性胃炎患者的牙周炎症的患病率为63%,胃溃疡患者为64%,健康对照组为51%.慢性胃炎、胃溃疡组牙周炎的患病率明显高于对照组(X2等于7.093,0.005<,P<,0.01;X2等于4.545,0.025<,P<,0.05).胃溃疡组与慢性胃炎组无差异X2等于0.034,0.75<,P<,0.9).

口腔卫生状况

慢性胃炎患者的平均菌斑指数为2.658,胃溃疡患者为2.831,健康对照组为1.776.慢性胃炎、胃溃疡组菌斑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t等于1.966,0.02<,P<,0.05;t等于2.431,0.01<,P<,0.02).胃溃疡组与慢性胃炎组无差异(t等于0.676,0.2<,P<,0.5).

口气

慢性胃炎患者口臭的发生率为60.1%,胃溃疡患者为62.9%,健康对照组为48.3%.慢性胃炎、胃溃疡组口臭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X2等于139.48,P<,0.05;X2等于84.87,P<,0.005).胃溃疡组与慢性胃炎组无差异(X2等于0.042,P>,0.9).

牙龈健康状况

慢性胃炎患者的牙龈炎症的患病率为75.3%,胃溃疡患者为76.4%,健康对照组为21.1%.慢性胃炎、胃溃疡组牙龈炎的患病率明显高于对照组(X2等于61.28,P<,0.005;X2等于35.54,P<,0.005).胃溃疡组与慢性胃炎组无差异(X2等于0.153,0.5<,P<,0.75).

唾液的pH值

慢性胃炎患者唾液的pH平均为6.132,胃溃疡患者为5.796,健康对照组为6.8.胃溃疡组唾液的pH值明显低于慢性胃炎组和对照组(t等于1.971,0.02<,P<,0.05;t等于2.387,0.01<,P<,0.02).慢性胃炎组低于对照组,但无统计学差异(t等于1.765,0.05<,P<,0.1).

伴发口腔溃疡情况

慢性胃炎患者的口腔溃疡的发生率为49.8%,胃溃疡患者为50.6%,健康对照组为10.3%.慢性胃炎、胃溃疡组口腔溃疡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X2等于87.09,P<,0.005;X2等于61.65,P<,0.005).胃溃疡患者与慢性胃炎患者无差异(X2等于0.015,P>,0.9).

总之,慢性胃炎和胃溃疡组牙龈炎、牙周炎、口腔溃疡、龋病、口臭的发生率及菌斑指数,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有显著统计学差异;但胃炎组和溃疡组无统计学意义.胃溃疡患者的龋失补牙面数明显高于、唾液的PH值明显低于慢性胃炎组及健康对照组,统计学差异显著;胃炎组和健康对照组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调查发现绝大多数慢性胃疾患患者存在严重的口腔健康问题,说明胃部疾患与口腔健康状况之间存在着明显的相关性.医务人员在慢性胃疾患的治疗过程中应重视口腔保健.

第二部分口腔与胃之间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 HP)是慢性活动性胃炎、消化性溃疡重要致病菌,与胃癌和胃粘膜相关的恶性淋巴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研究表明,除了胃是HP的贮存地外,口腔是HP的另一聚集地.作者推测,根除胃粘膜HP感染后而口腔内HP的持续存在可能是胃HP感染复发的原因.然而,因受检测方法的差异、样本的大小、取样的部位等因素的影响,关于口腔和胃中幽门螺杆菌具有相关性的报道结果差异较大.本研究通过对根除胃内HP感染后胃炎消化性溃疡患者行彻底地菌斑控制,研究该策略对胃粘膜HP检出率的影响,旨在为证实口腔和胃内HP感染具有相关性提供新证据,阐明对胃炎消化性溃疡患者行菌斑控制的必要性.

材料与方法

选择齐鲁医院消化病房2006年4月至2007年5月胃炎消化性溃疡患者93例作为研究对象,患者的年龄为25-72岁,平均36岁.其中实验组56例,对照组37例,两组患者年龄和性别分布经统计学分析无差异性.所有病例均经内科系统抗HP治疗后,经碳13尿素呼气试验证实为胃HP被根除,均知情同意参与该研究.抗HP治疗所用药物、用法及根除标准:所有病例均每天2次服用奥美拉唑20mg,阿莫西林0.5g,甲硝唑0.4g,共2周,然后服用雷尼替丁0.3g,每晚1次,枸橼酸铋剂110mg,每天4次,联服1个月.停服所有药物1个月后,复查碳13尿素呼气试验.临床症状消失且呼气实验阴性者认为胃粘膜HP被根除.


https://www.mbalunwen.net/weijiezhimi/85457.html

实验组患者按以下方法行严格的口腔菌斑控制:由同一名医生对受试者进行口腔专业检查、口腔健康教育和指导.使之建立并保持口腔卫生习惯的信心和主观愿望;掌握口腔菌斑的自我检查方法;掌握Bass刷牙法的要点.对有牙菌斑的患者行超声波洁治术及手工龈下刮治术.实验对象用Bass法刷牙,每天3次,每次刷牙时间3分钟以上.软毛牙刷,每月更换.酌情使用特殊的牙间清洁器.每2周复诊1次.及时消除影响菌斑控制的因素.使用0.12%的洗必泰(化学名氯已定)溶液漱口,每天早、晚各1次,每次10ml,含漱1分钟.

对照组遵从以往的刷牙方法和口腔卫生习惯未行任何上述处理.

所有病例均半年后复诊,行碳13尿素呼气试验检查,确定其胃粘膜HP的检出率.

统计学分析使用SPSS10.0 for windows统计学软件X2检验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P<,0.05为显著差异性.

结果

试验组56例试验对象中,7例患者停用漱口水漱口超过三天,4例菌斑控制不良,2例失访均被淘汰,余43例作为研究对象.行严格的口腔菌斑控制半年后,行碳13尿素呼气试验检查证实,9例胃HP阳性,检出率为20.9%:37例未行菌斑控制的对照组中28例胃HP阳性,检出率为75.7%,试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X2等于23.97,P<,0.05).

结论

控制牙菌斑可以明显降低胃粘膜幽门螺杆菌的感染率;牙菌斑与胃粘膜HP感染之间具有明显的相关性;经系统成功地根除胃内HP后,牙菌斑是胃炎消化性溃疡患者胃内HP再感染的一个重大来源;胃炎消化性溃疡患者应控制牙菌斑.

第三部分

口腔菌斑控制方法对胃幽门螺杆菌再感染的影响研究

目的

研究表明,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 HP)是胃炎消化性溃疡患者的重要致病菌,口腔与胃HP感染密切相关.口腔菌斑被认为是成功根除胃HP后再感染的重要原因.关于不同方法控制口腔菌斑对此类患者胃粘膜HP感染的影响,国内外文献报道鲜见.本研究对经内科治疗根除胃内HP后的胃炎和消化性溃疡患者,分别行Bass法刷牙,刷牙+药物含漱,刷牙+药物含漱+菌斑专业处理3种方法控制口腔菌斑后胃粘膜HP的感染率进行比较分析,旨在进一步确定口腔HP定植和胃内HP感染间的相关性,并探讨HP相关性胃病患者行菌斑控制的有效方法.

材料与方法

选择齐鲁医院消化内科病房2005年3月-2007年3月的胃炎消化性溃疡住院病人191例.根据他们的意愿分为4组:试验1组、试验2组、试验3组和对照组.其中试验1组54人,男31人,女23人,年龄25~72岁,平均44.6岁.试验2组55人,试验3组43人,对照组39人,年龄和性别分布与试验1组无差异.入选标准:所有病例均经内科抗HP系统治疗后,经碳13尿素呼气试验证实为HP被根除.都知情同意参加此试验.

根除HP所用的药物、方法和标准:所有病例均每天2次服用奥美拉唑20mg,阿莫西林0.5g,甲硝唑0.4g,共2周,然后服用雷尼替丁0.3g每晚1次,枸橼酸铋剂110mg每天4次,联服1个月.停服所有药物1个月后,复查碳13尿素呼气试验.临床症状消失且呼气实验阴性者认为胃粘膜HP被根除.

口腔菌斑的控制方法

刷牙法:刷牙方法采用Bass法,一天3次,每次3分钟以上.软毛牙刷,每月更换.药物含漱法:每天使用0.12%的洗必泰溶液漱口,早晚各1次,每次10ml,含漱1分钟.菌斑的专业处理法:演示并教会试验对象口腔菌斑的自我检测方法.对有牙菌斑的患者行超声波洁治术及手工龈下刮治术.每2周口腔科复诊一次,及时发现并消除影响菌斑控制的因素.

菌斑控制方法的选择和分组

由同一名口腔科医生对试验1、2、3组入选患者进行口腔专业检查,口腔卫生宣教,使之建立并保持主动保持口腔卫生的习惯、信心和主观愿望;演示并使之掌握Bass法刷牙.三组试验对象分别按不同的方法行菌斑控制.试验1组菌斑控制方法为刷牙+药物含漱,试验2组为刷牙+药物含漱+菌斑专业处理,试验3组为刷牙.试验1组和试验3组每月口腔科电话随访1次,试验2组每2周口腔科复诊一次.对照组未行上述任何处理,仍遵从以往的口腔卫生习惯.

所有病例均半年后复诊,行碳13尿素呼气试验检查,确定胃粘膜HP的再感染率.

统计学分析使用SPSS 10.0 for windows统计学软件X2检验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P<,0.05为显著差异性.

结果

191例胃炎消化性溃疡患者中,证实HP被根除的前一天,开始按不同的菌斑控制方法进行菌斑控制.行刷牙+药物含漱的试验1组受试者54例,其中5例因停用含漱液漱口被淘汰,余49例.行刷牙+药物含漱+牙菌斑专业处理的试验2组55例,其中8例因未严格执行牙菌斑控制也被淘汰,余47例.行刷牙法的试验3组43例,其中1例失访,2例未能坚持Bass法刷牙被淘汰,余40例.所有病例半年后复诊,行碳13尿素呼气试验检查.结果显示胃HP的感染率:试验1组、试验2组、试验3组及对照组分别为67.3%(33/49)、19.1%(9/47)、72.5%(29/40)及82.1%(32/39).试验2组明显低于试验1组、试验3组和对照组,P<,0.05,X2分别为22.81、25.00、33.81,有显著统计学意义;试验1组、试验3组和对照组三者相互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口腔与胃HP感染之间具有明显的相关性,口腔菌斑是胃粘膜HP再感染的主要来源之一.HP相关性胃病患者应控制口腔菌斑,除日常规范刷牙外,配合药物含漱及专业牙菌斑处理的效果更佳.不同菌斑控制方法减少胃粘膜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效果依次为:刷牙+药物含漱+菌斑的专业处理法>,刷牙+药物含漱法>,规范刷牙

第三篇口腔专业论文范文模板:图像融合技术建立颞下颌关节有限元模型的生物力学分析研究

颞下颌关节(Temporomandibular joint TMJ)是人体最为复杂、解剖结构细致的滑膜关节,左右各一,双侧联合运动,构成统一的结构功能单位体,不仅共同完成咀嚼、吞咽等,而且同时还完成言语、表情等复杂功能性活动[1].牙颌系统作为是人体的暴露部位,极易遭到损伤,而且TMJ为人体最常使用的关节,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发病较高.因此对于颞下颌关节的研究对牙颌系统研究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颞下颌关节所承载负荷一直以来是口腔医学与力学所共同关注的生物力学研究中的重点与难点.由于口腔颌面部解剖结构的复杂性,传统的各项实验研究方法比较繁复,费时、费力而且大多不能再次重复实现.随着数学物理学研究方法、空间结构几何学、科学计算机技术在牙颌系统中广泛应用,出现了很多更有效、更准确的新方法,其中有限元建模与分析法就是以上两者相互结合的代表产物.有限元方法在口腔牙颌系统生物力学中的成熟应用,建立准确、开放性强及快速的有限元模型与医学影像学技术的迅速发展是离不开的,而且此方法已成为口腔牙颌系统建模中的必然趋势.而颞下颌关节作为口腔牙颌系统最为复杂而且细致的组织结构,应用有限元法对其进行生物力学分析研究时,对模型的几何相似度和力学相似度提出更高的要求.本研究应用薄层螺旋CT扫描技术和MRI技术获取拥有全牙列的下颌骨的影像信息,并将获取图像进行不同图像融合,同时结合大型科学计算软件——有限元软件,对薄层断层的不同影像资料进行分析处理.建立了较为精确、应用方面较为广泛的拥有全牙列的下颌骨及颞下颌关节整体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初次进行CT影像和MRI影像的图像融合,使用大型科学计算软件进行各类图片资料的的识别,并将所获取数据输入至三维有限元软件,提高了有限元建模效率,适合于口腔医学专业技术人员对有限元模型的预处理,建立颞下颌关节整体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图像融合技术的应用使得关节窝、关节盘和髁状突的解剖结构显影更为清楚,从而使颞下颌关节整体有限元模型的建立更为精确、可行.在所建立的颞下颌关节有限元模型上模拟紧咬和侧方等功能性下颌运动,在不同功能运动时分别进行生物力学的有限元分析,获取应力分布数值,确定口腔颌面外科术中颞下颌关节正常位置,为功能状态下颞下颌关节和下颌骨损伤后的力学分析模拟奠定了基础.同时对部分颞下颌关节盘穿孔及前移位的病例进行局部建模分析.

目的:利用螺旋CT和MRI扫描图像,探讨利用图像融合技术对颞下颌关节(TMJ)整体软、硬组织进行三维重建的方法,为TMJ的生物力学研究及其临床分析提供依据,探索新的、更有效的构建三维有限元模型的精确方法.创建拥有全牙列的正常人颞下颌关节有限元模型,为颞下颌关节结构和功能研究的精细化提供较科学的、理想的数字化分析工具及分析基础.在所建立的颞下颌关节有限元模型上模拟紧咬状态和侧方等功能运动,在不同功能运动时分别进行局部生物力学和整体生物力学的有限元分析,获取应力分布数值,确定颌面外科术中颞下颌关节正常位置,为髁状突骨折、正颌外科手术、颞下颌关节置换等提供强有力的、说服性强的科学依据.建立包括颞下颌关节的人头颅整体的数字化模型,为口腔颌面部手术及损伤修复提供新途径,搭建数字化分析为基础的技术平台.方法:1)应用不同影像技术获取颞下颌关节三维图像信息的实验研究:①颞下颌关节的螺旋CT扫描与三维重建选择1例正常发育、面部骨性结构无异常,无明显错合畸形的正常个体1名,对该个体的颞下颌关节及颏部进行标记,同时对双侧颞下颌关节、下颌骨、部分上颌骨和颅骨进行三维螺旋CT扫描,以为0.625mm/0.625mm扫描层厚/层距,获取头面部断层整体数据,扫描后结果以DICOM格式存储.将CT扫描获得的医学信息资料直接输入至MIMICS12.0软件中.首先选择自TMJ关节窝顶上方3mm到下颌骨最下缘和下颌角所在的断层为建模范围,将这些层面影像导入到MIMICS软件中,以交互式方式读入DICOM格式的CT数据,将编辑和分割工具可以使用户处理数据,以选择关节盘、韧带、骨骼等组织.根据螺旋CT扫描的关键参数,选择合理的颅颌面部软、硬组织所对应的灰度阈值范围,直接进行影像文件资料的识别与转化,并以三维方式显示.选择模块优化部分,选择光顺处理图标的优化功能将完成模块的自动修复和优化;②颞下颌关节的MRI扫描及三维重建将对同一个体进行双侧颞下颌关节整体区以扫描平面分别为垂直于髁突长轴,进行斜矢状向扫描,层厚1.5mm,无间隔扫描方式进行MRI扫描,获取双侧TMJ断层影像数据.将MRI扫描获得的医学信息资料直接导入MIMICS12.0软件中.定义三维空间平面,利用阈值分割及区域增长和人工修补3种方式进行图像分割.所需的组织提取后,再利用Mimics3D Matic功能生成三维模型,将重建完成后的三维模型以三角形网格文件格式STL格式文件输出并保存.颞下颌关节CT及MRI数据的图像融合分别在已完成的三维重建下颌骨(包括骨表面与骨容积)、颞骨(双侧节窝部分)、下颌牙列和关节的盘模型数据中,读取各相对区域的球状标志物,进行分割寻找其重心及空间结构和位置关系.基于11标志点的对应关系进行配准.基本确定髁突和关节窝的相对于颞下颌节盘空间三维位置.最后根据TMJ整体软、硬组织解剖位置的匹配关系进行精细调整,完成TMJ整体的三维图像融合.最终以可直接被有限元分析软件所应用的三角形网格文件格式STL文件格式保存处理.2)颞下颌关节有限元模型的建立研究在螺旋CT扫描和重建结果的基础上,对已构建的以颞下颌关节主体区域的三维几何模型进行手工划分的方式构建网格划分处理.设定颅颌面骨软、硬组织表面和其边界条件,对骨组织、关节盘及关节韧带等组织均采用三维几何四面体(三角面片)的形式进行网格划分,建立正常个体颞下颌关节整体的三维有限元模型.3)颞下颌关节有限元模型运动功能的有限元分析研究在颞下颌关节整体有限元模型构建中,上颌骨上方作固定约束控制、约束控制正中矢状剖面区域的所有节点及颞骨关节窝顶部区域所有节点的自由度,限制模型的整体移位变化.应用有限元软件包ANSYS系统,对牙尖交错紧咬合时及侧方功能运动进行模拟分析研究.对该功能性运动下颞下颌关节盘移动的特点及应力分布情况进行分析,确定功能运动下关节盘的形变及其规律.同时,对部分颞下颌关节盘穿孔的病例和颞下颌关节盘前移位的病例进行局部建模和分析.结果:1)应用不同影像技术获取颞下颌关节三维图像信息的实验研究:①颞下颌关节的螺旋CT扫描与三维重建三维螺旋CT分辨率由于高于单一空间,能确保多空间高分辨率,在头面部组织结构三维重建领域中具有独特的优越性.本研究对正常个体的双侧颞下颌关节、下颌骨、部分上颌骨和颅骨进行扫描,共获取了465个CT扫描断层.MIMICS12.0(交互式医学图像控制系统)是可以显示和分割图像,对图像进行渲染、栅格化及三维重建的交互式图像工具软件系统.它能完成复杂曲面结构的重建,本研究对获取的465个扫描断层进行三维重建,获得了包括双侧颞下颌关节、下颌骨、部分上颌骨和颅骨的三维几何模型,并对三维几何模型进行优化及升级,优化后的模型文件以三角形网格文件格式,即STL格式保存,可直接被有限元软件系统所应用,并进行有限元建模和一系列的有限元分析处理;②颞下颌关节的MRI扫描及三维重建MRI扫描同样具有极高的空间分辨率,尤其是对软组织(本研究中为关节盘)的分辨具有独特优势.本研究对同一个体的头颅和双侧颞下颌关节区进行冠状和斜矢状向扫描,层共获取双侧TMJ扫描断层影像406.对获取的406个MRI扫描断层,通过MIMICS12.0软件进行重建,获得了正常个体的颞下颌关节关节盘,关节韧带的三维几何模型,完成了正常人颞下颌关节整体软组织影像的三维重现、重建及优化处理;③颞下颌关节CT及MRI数据的图像融合本研究在完成的三维重建下颌骨(包括骨表面和骨容积)、颞骨(双侧关节窝部分)、下颌牙列和关节盘模型数据中,读取相对区域的球状标志物,进行分割寻找其重心及空间结构和位置关系.基于11标志点的对应关系进行配准.基本确定髁突和关节窝的相对于颞下颌节盘空间三维位置.根据TMJ软、硬组织解剖位置的匹配关系进行细致化调整,完成TMJ的三维图像融合.采取人工介入选择特征点的交互式轮廓提取方式与自动提取轮廓分别构建软硬组织三维几何模型,同时对构建的三维几何模型进行优化处理,最后可以三角形网格文件格式,即直接被有限元软件所应用的三角形网格文件格式STL文件格式保存.2)颞下颌关节三有限元模型的建立研究采用手工划分网格的方式对获取的医学信息建立网格结构,其中网格结构单元为四面体(三角面片).本研究最终获得的正常个体颞下颌关节整体的网格由55710个单元和26493个节点所组成;在获取的整体网格基础上,正常人头面部软组织有限元模型由有限元软件ANSYS中构建并获取的有限元模型由69902个单元和33589个节点所组成.该模型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颞下颌关节的生物力学性能(各向异性及关节盘的弹性及双相特性),具有真实性、有效性,为进一步进行颞下颌关节整体有限元模型的生物力学分析创造了条件和基础.建模过程需要大量人工手工网格划分及数学计算过程,耗时较长,需要大量工作来保证精确性.3)颞下颌关节有限元模型功能运动下的有限元分析研究下颌侧方运动时,同侧关节盘(工作侧)与对侧关节盘(非工作侧)的应力分布有所不同.同侧关节盘承担的较高应力,该应力位于关节盘的后带及关节盘的侧方部.由于颞下颌关节关节盘压迫颞骨下壁,同侧关节盘-髁状突复合体的侧方附着带处于扭曲状态,因而此区域也是最易受损或穿孔的区域.髁突向上、后、内侧移动,关节盘在与髁突一同向后、向上运动的同时,在髁突表面相对髁突做向前的转动是牙尖交错位紧咬时髁突与关节盘的特点;同时关节盘的应力值明显小于髁突表面的应力值,而且关节盘内表面的应力与关节盘外表面的应力分布相似,关节内力通过髁突、关节盘和关节窝相互间的接触关系以及关节盘的缓冲作用下得以传递和分散.结论:本实验应用螺旋CT和MRI扫描图像,利用图像融合技术对颞下颌关节整体软、硬组织进行三维图像的重建,获取了新的,更有效的构建三维有限元模型的精确方法;创建了包括全牙列的正常人颞下颌关节整体有限元模型,为颞下颌关节的研究提供了理想的数字化分析工具.并在其基础上模拟了颞下颌关节牙尖交错咬合和侧方等功能运动,同时在不同功能运动时进行了有限元分析处理,获取应力分布数值,为髁状突骨折、正颌外科手术、颞下颌关节盘手术、颞下颌关节置换等提供了可信度较高的科学依据.研究结果表明:1)本研究不仅介绍了一个颞下颌关节有限元模型建立的完整方案,同时着重于不同功能性运动位,颞下颌关节整体有限元模型的建立,模拟了不同颞下颌关节功能性运动,为颞下颌关节动态性研究提供了科学依据;2)本研究提出了两种高精度影像数据的图像融合在构建有限元模型中的优势,不同图像融合技术使得髁状突、关节盘和关节窝的解剖结构显像更为清晰,从而使颞下颌关节整体区有限元模型的建立更为精准.该模型的建立为后期进行功能状态下颞下颌关节和下颌骨损伤的力学分析模拟奠定了基础;3)这项技术在所建立的模型上模拟颞下颌关节牙间交错咬合和侧方等功能运动,在不同功能性运动时分别进行有限元分析研究,获取应力分布数值,确定功能颌面外科术中颞下颌关节正常位置,为髁状突骨折、正颌外科手术、颞下颌关节置换等提供真实、可信的科学依据.在临床应用方面具有实际价值和推广意义;4)建立包括颞下颌关节整体的人下颌骨数字化模型,

口腔专业论文范文相关参考属性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口腔专业论文例文 大学生适用: 3000字学年论文、2000字自考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11 写作解决问题: 本科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文献综述、论文前言 职称论文适用: 论文发表、高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口腔专业方面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质口腔专业论文范文选题

第四篇口腔专业论文范例:化疗所致口腔黏膜炎的流行病学及诊疗现状调查

研究背景:口腔黏膜炎为常见的化疗不良反应之一.严重的黏膜炎将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化疗的进程.2014年癌症辅助治疗多国协会与国际口腔肿瘤协会(the Multinational Association of Supportive Care in Cancer and International Society of Oral Oncology, MASCC/ISOO)发布了口腔和胃肠道黏膜炎的治疗指南.尽管MASCC/ISOO黏膜炎指南中已给出一些有效的防治口腔黏膜炎的措施,但在临床实践中仍未能广泛普及.国内尚没有关于化疗所致口腔黏膜炎的现状调查.

目的:

1.调查同济医院的化疗患者口腔黏膜炎的发病率及流行病学特点.

2.分析化疗患者发生口腔黏膜炎的相关因素.

3.调查化疗患者发生口腔黏膜炎的诊断与治疗情况,了解化疗所致口腔黏膜炎的诊疗现状.

方法:

1.调查2014年2月至2014年4月于武汉同济医院住院的化疗患者发生口腔黏膜炎的情况.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姓名、性别、年龄、肿瘤类型).应用美国东部肿瘤协作组(Eastern Cooperative Oncology Group, ECOG)评分评价患者的体能状态,应用口腔健康影响程度量表(Oral Health Impact Profile-14, OHIP-14)评估患者口腔健康相关生活质量(oral health-related quality of life, OHRQoL).使用EXCEL建立数据库,应用专业统计学软件SPSS19.0进行统计分析,根据数据特点选择合适的统计量和统计方法.

2.观察患者的口腔清洁度,收集基本信息,如性别、年龄、吸烟史、身高、体重、诊断、化疗方案、治疗方式,记录患者的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血红蛋白、白蛋白情况.使用EXCEL建立数据库,应用专业统计学软件SPSS19.0,对相关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3.调查主管医师对58例化疗后发生口腔黏膜炎患者的诊断,询问是否发现患者存在口腔黏膜炎;调查口腔黏膜炎患者的疼痛情况及治疗情况,包括对于口腔黏膜炎的预防、治疗、口腔护理、卫生宣教、口腔黏膜炎疼痛的治疗、饮食及营养支持情况.应用欧洲营养风险筛查方法量表(nutritional risk screening2002, NRS-2002)评价患者营养情况,评估是否有营养风险.

结果:

1.横断面研究结果:

(1)共纳入317例化疗患者,口腔黏膜炎的发病率为18.3%.其中大部分为1~2级口腔黏膜炎(12%).白血病和淋巴瘤患者的口腔黏膜炎发病率最高(28.5%).

(2)轻度口腔黏膜炎(1~2级)红斑、水肿常发生在颊黏膜、软腭及舌中部及侧面,常为单一部位发病,而重度口腔黏膜炎(3~4级)常累及多个部位,溃疡可融合成片,可有假膜被覆.

(3)共309例患者完成了OHIP-14量表,口腔黏膜炎患者的口腔健康相关生活质量各个领域的评分均明显升高(均有p<,0.05),口腔健康相关生活质量明显下降.

2.相关因素分析: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BMI小于18.5、ECOG评分、口腔清洁度、化疗方案含MTX/氟尿嘧啶类、治疗方式和WBC降低与是否发生口腔黏膜炎有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itic回归分析显示,BMI小于18.5、口腔清洁度、化疗方案含MTX/氟尿嘧啶类和WBC降低为化疗引起口腔黏膜炎的危险因素.

3.诊疗情况:

(1)58例患者中被主管医师诊断为口腔黏膜炎的百分比为41.4%,漏诊率为58.6%.其中,1-2级口腔黏膜炎患者的漏诊率高达81.6%.诊断阳性率最高是白血病患者(70%),其次为淋巴瘤(66.7%).直肠癌的漏诊率最高(100%).

(2)58例口腔黏膜炎患者的NRS评分在0~8之间,53.4%的患者无痛,24.1%为轻度疼痛,13.8%中度疼痛,重度疼痛患者仅占8.6%.在27例存在口腔黏膜炎所致的口腔疼痛患者中,仅2例(7.4%)患者得到了止痛处理.32.8%患者得到了口腔护理和卫生宣教服务.NRS-2002营养筛查情况,评分大于等于3分者占34.5%,而实际给予营养支持的患者仅为15.5%.

结论:

1.化疗所致口腔黏膜炎的发病率较高,其中有大部分为1-2级口腔黏膜炎.黏膜炎患者的口腔健康相关生活质量明显下降.

2.化疗所致口腔黏膜炎的相关危险因素有BMI、口腔清洁度、含MTX/氟尿嘧啶类化疗和WBC降低.

3.目前化疗患者口腔黏膜炎的诊疗现状表现为漏诊率较高,防治不充分,可能原因是MASCC/ISOO黏膜炎指南未得到广泛普及,医师缺乏早期诊断的意识及相关诊疗知识.

第五篇口腔专业论文范文格式:武汉市儿童龋病监测及防龋措施评估的相关临床研究

研究背景:

本课题以武汉地区五所小学二年级学龄儿童为主要研究对象,对该人群乳牙患龋情况,龋病流行趋势,龋病转归,以及新生恒牙的预防措施的评估进行研究,为龋病防治以及防龋措施评估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包含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武汉地区二年级学龄儿童乳牙龋病流行趋势4年纵向观察和患龋乳牙3.5年转归的临床前瞻性观察的报告;第二部分是新生恒牙窝沟封闭评价方法的比较,包括使用临床检查,标准口内照以及石膏模型,对其评估窝沟封闭效果的一致性和准确性进行比较和验证.

课题的第一部分由两个口腔流行病学调查组成,龋病流行趋势,在整个世界范围内显示了不太一致的变化规律.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一些发达国家已经经历了稳步降低的患龋率,然而,在次发达国家的发展趋势尚不明朗.目前已经有许多针对调查学龄儿童患龋率的研究,在不同国家,城市,社区范围内都有展开.而我国儿童面临的最大口腔护理特点是,乳牙龋齿患病率相对较高.并且考虑到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经济稳步增长,幽国民消费能力提高,饮食结构的改变,监测龋齿的患病率和发病情况具有一定的必要性,特别是在儿童群体中.这一部分的第一个流行病学调查使用的是时滞-序列设计,研究在两个世代群体的儿童乳牙列四年间患龋率和患龋情况的变化趋势.另一方面,全国口腔健康调查的数据也显示了绝大多数乳牙龋齿未得到治疗由于口腔健康护力意识仍然比较落后,在儿童中定期检查牙齿仍然比较少见.本课题的第二部分是首次进行前瞻性临床随访,研究儿童患龋乳牙的转归过程,随访时间为3.5年.

窝沟封闭已被证明能够有效预防窝沟点隙处龋损的发生,专业人员应定期评估封闭剂的完整性和保存状况,以确保该措施防龋的有效性.2008年对武汉五所小学的二年级学龄儿童(患龋高风险)开展窝沟封闭预防龋病的临床课题,关于该课题两年的龋损预防效果已发表于相关论文上.该结果基于直视下的临床检查的方法.然而,由于临床检查具有以下的缺点,在长期的跟踪评估中,不可能重复,可能会引起较大的系统误差.但与直视下的临床检查法相比,间接的方法,如评估标准口内照片,X线片和样本的模型可减少这种系统误差因为这些间接的方法,允许同一检查时间的所有的样本,或者某一样本的不同的时间的状态在标准同一条件下被评估,同时不受检查者地域的限制.正因为间接评估方法有以上的优点,越来越多的运用于口腔临床流行病学的调查中.此外,还有可能增加临床工作者的效率,从而腾出资源,以改善现有的口腔护理状况,减少口腔健康资源的不平等.Golkari和Edelstein等使用标准口内照的方法对龋损和牙釉质发育缺陷的检出结果的可靠性进行了研究,发现该方法可靠性非常高.而评估样本模型的方法被认为在对磨耗相对较多的窝沟封闭剂的评估上更为敏感.然而,很少有研究同时比较和验证临床检查,标准口内照和样本模型的方法来评估窝沟封闭剂的保存状况以及继发龋损的检出能力.因此,在本课题的第二部分,就针对以上口的试图探寻在临床流行病学研究中评估封闭剂保存状况的最合适的方法.

第一部分:武汉地区二年级学龄儿童龋病监测及患龋乳牙转归的临床前瞻性观察研究

研究一:武汉地区二年级学龄儿童乳牙患龋情况4年纵向观察

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为了检验这一研究假设,武汉地区二年级学龄儿童乳牙龋均,患龋率在4年内有所增加.菌斑软垢检出率提高.方法:采用时滞-序列的研究设计,分别于2007年和2011年对武汉地区5所小学二年级学龄儿童,采用ART龋齿检验标准和Greene&,Vermillion的简化口腔卫生指数中的菌斑软垢计分方法进行龋病和菌斑软垢的临床检查.数据分析采用方差分析,t检验和卡方检验.结果:2007年991名儿童,2011年的1114名儿童受检.乳才患龋率有所下降:d3水平2007年68.3%,2011年为67.2%;d2水平上2007年78.5%,2001年为71%(p<,0.001).d3mft龋失补均在2007年为2.8,2011年为3.1(P等于0.09),d3mfs龋失补面均在2007年为5.0,2011年为7.3(,<,0.001).d3t龋均比有所下降从2007年75%到2011年68%,而充填率有所提高,从2007年的21%增加到2011年的26%.研究假说不被接受.菌斑软垢检查结果显示,高计分(口腔卫生较差)的儿童的比率在2011年为21.8%,这个结果比2007年为5.7%有了大幅的增加.结论:目前还没有明显的迹象表明,武汉市二年级学龄儿童在2007年和2011年的乳牙患龋情况有所上升.但值得注意的是,平均患龋计分在牙面水平较高,菌斑软垢检出率增加,监测患龋率仍然是十分必要,类似研究应在比本研究人群更年幼的儿童中开展.卫生和教育部门应合作制定方案,旨在确保儿童良好的口腔卫生.

研究二:武汉地区二年级学龄儿童患龋乳牙转归临床前瞻性观察研究

目的:本研究是对武汉地区二年级学龄儿童患龋乳牙3.5年转归随访结果的报告.方法:作为相关窝沟封闭临床研究的对象,选择武汉地区五所小学具有高危龋病因素的儿童,对患龋乳牙病转归,进行前瞻性观察研究.患龋儿童及家长被告知应前往医院就医治疗患龋乳牙,对于随访6个月后仍然未得到治疗的患龋乳牙开始进行监测,记录儿童自我报告及随访检查结果,包括转归及症状(因龋导致的牙疼,脓肿或瘘管),间隔为每6个月,持续到该患牙自然脱落或者因龋拔除.数据分析采用方差分析和t检验.结果:随访共有来自于305名儿童(年均7.6-9.3岁)的1012未治疗的患龋乳牙,随访3.5年后共计92.9%的患龋乳牙仍未进行治疗,7.1%的患龋乳牙在随访某阶段被充填修复.98.5%的充填乳牙以及95.5%的未治疗乳牙,自然脱落.93.9%的充填乳牙和81.5%未治疗乳牙无任何症状脱落.牙疼是出现率最高的症状.充填乳牙生存时间比未治疗乳牙生存时间上有显著性差异1.99±,0.07和1.68±,0.03年(P等于0.002).结论:大部分随访患龋乳牙无症状自然脱落.

第二部分:武汉地区二年级学龄儿童恒牙窝沟封闭临床评估方法的研究

研究三:使用临床检查与石膏模型两种方法评估新生恒牙窝沟封闭两年保存效果

目的:比较采用临床检查和石膏模型两种方法评估不同窝沟封闭材料两年保存效果.方法:分别采用临床检查和石膏模型评估武汉地区307名二年级学龄儿童新生恒牙窝沟封闭后的材料保存状况.评估时间为窝沟封闭进行后第0.5,1.2年采用Kappa致性检验评估两种方法检出结果的一致性.评估封闭材料保存率采用传统和改良两种评价标准.Kaplan-Meier生存法统计封闭材料的累积保存率,采用Log-rank检验比较两种方法评估累积保存率结果(曲线).结果:两种评估方法结果一致性的Kappa系数为0.36(传统评价标准)和0.38(改良评价标准).采用石膏模型评估,可以检出更多的窝沟封闭材料.使用传统评价标准,石膏评估和临床检查得出两年累积保存率(曲线)结果有统计学差异(Log-rank,p等于0.004),使用改良评价标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Log-rank, p等于0.47).结论:采用石膏模型的间接评估方法在窝沟封闭两年后检出了更多的材料.

研究四:验证多种方法评估窝沟封闭保存效果的临床研究

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为了检验这一研究假设,使用标准口内照比临床检查和石膏模型更能反映窝沟封闭材料保存的真实情况.方法:武汉地区二年级学龄儿童进行窝沟封闭两年后,部分学生进行封闭后的第一恒磨牙通过临床检查,标准口内照评估和石膏模型评估窝沟封闭材料的保存效果.评估封闭材料保存率采用传统和改良两种评估标准.并使用电镜照片的评估结果作为“金”标准,验证以上不同方法的评估结果.统计临床检查,样本石膏模型评估和标准口内照评估结果的结果一致性,敏感度和特异度,并计算各个方法的正确指数Youden index.结果:112颗窝沟封闭新生恒牙采用临床检查和标准口内照评估,43颗采用石膏模型进行评估,标准口内照评价的结果最接近金标准,其次为石膏模型,最后为临床检查结果.结论:标准口内照是比临床检查,石膏模型更能反映真实窝沟封闭材料保存效果的评价方法.

研究五:使用临床检查与标准彩照两种方法评估新生恒牙窝沟封闭四年封闭效果及继发龋损目的:本研究旨在比较使用临床检查与标准口内照两种方法评估新生恒牙窝沟封闭四年封闭效果及继发龋损结果的一致性.方法:两名检查者分别使用临床检查与标准口内照两种方法评估115颗新生恒牙窝沟封闭四年后材料的保存状况以及封闭牙面的继发龋损.采用Kappa一致性检验评估两种方法检出结果的一致性.评估封闭材料保存率采用传统和改良两种评估标准.结果:四年后样本窝沟封闭牙面继发龋损发生率过低,两名检查者使用两种评估方法检出继发龋损的一致性的Kappa系数为0.65(95%可信区间:0.65-0.74)和0.70(95%可信区间:0.62-0.78):评估窝沟封闭材料保存一致性的Kappa系数为:0.71(95%可信区间:0.64-0.79)和0.80(95%可信区间:0.74-0.87),一位检查者使用标准口内照检出了更多的封闭材料.两名检查者使用标准口内照和临床检查检出样本的窝沟封闭保存率的结果,差异无显著性(传统和改良两种评估方法).结论:使用临床检查与标准彩照两种方法评估新生恒牙四年窝沟封闭封闭效果以及继发龋损,标准口内照与临床检查的结果一致性较好,前者检出更多的窝沟封闭材料,但对于继发龋损的检出来说,本实验尚不能判断哪种方法更为可靠与准确.

这是一篇与口腔专业论文范文相关的免费优秀学术论文范文资料.

口腔专业引用文献:

[1] 口腔专业论文题目集 口腔专业论文题目怎么拟
[2] 最新口腔专业参考文献 口腔专业参考文献怎么写
[3] 口腔专业论文提纲格式样本 口腔专业论文大纲如何写
《口腔专业论文范文参考 口腔专业毕业论文范文[精选]》word下载【免费】
口腔专业相关论文范文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