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论文写作 > 论文怎么写 > 文章内容

房地产财务论文范文参考 房地产财务毕业论文范文[精选]有关写作资料

主题:房地产财务 下载地址:论文doc下载 原创作者:原创作者未知 评分:9.0分 更新时间: 2024-03-05

房地产财务论文范文

论文

目录

  1. 第一篇房地产财务论文范文参考:国际视角下的公允价值计量研究
  2. 第二篇房地产财务论文样文:我国房地产金融风险研究
  3. 第三篇房地产财务论文范文模板: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计量动因与经济后果研究
  4. 第四篇房地产财务论文范例:宏观调控对房地产公司资本结构调整和投资的影响研究
  5. 第五篇房地产财务论文范文格式:住房按揭贷款违约风险管理研究

★100篇免费优秀的关于房地产财务论文范文资料,适合作为房地产财务方面相关硕士毕业论文和本科毕业论文写作参考的免费论文范例格式模板,【快快阅读吧!】

第一篇房地产财务论文范文参考:国际视角下的公允价值计量研究

会计信息系统的核心职能就是计量.从运用复式簿记记录经济业务,到编制财务报表披露财务信息,都离不开计量.而计量属性的选择是会计计量的核心和关键.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历史成本计量属性因其先天的可靠性特别是可验证性,一直占据着计量的统治地位.但是,历史成本计量的固有局限也是显而易见的,由于其提供的会计信息主要是面向过去,所以基于历史成本计量而确认或披露的财务信息之于决策,缺乏现时相关性.因此,理论与实务界也在不断探寻历史成本之外的其他计量属性.而公允价值作为一种面向未来的计量属性,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与青睐.

虽然公允价值计量已有近百年的应用与发展历史,但直到上世纪70年代后期才开始迅猛发展.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以及各国准则制定机构都对公允价值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与研究.美国FASB在2006年发布*AS157《公允价值计量》准则,开创了公允价值计量指南应用之先河.而IASB更是六年磨一剑,于2011年5月,颁布了IFRS13《公允价值计量》准则,在公允价值计量领域与美国实现了基本趋同.我国财政部于2006年2月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其中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运用受到普遍关注.在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大背景下,我国财政部也多次表达了我国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趋同的基本立场,那么,对于公允价值计量的应用,我国是与IASB和FASB齐头并进、保持一致步调,还是结合国情保留中国特色尤其是在经历了2008年开始的全球金融危机之后,当有人剑指公允价值,将其定义为危机“祸首”时,就更使其蒙上了一层神秘面纱.众多学者对公允价值的研究更是趋之若鹜,但我国现有的研究成果大多是关于公允价值的基本内涵、理论基础等理论层面的,实务运用效果的研究成果较少,本文试图通过准则出台这几年公允价值计量的运用情况进行分析,以补充现有研究结论.

实践表明,任何准则的出台与变动,都是与特定时期的经济事件息息相关的.只有立足过去,才能分析未来.本文在系统回顾与梳理美国与IASB公允价值理论与实务研究成果的基础之上,综合2007年至2010年上市公司的年报数据,以投资性房地产为例,全面分析了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在我国投资性房地产计量项目中的运用现状,较为深入地阐述了我国当前市场环境下公允价值计量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策略.

本文主要采用规范研究方法和案例分析法.其中,规范研究方法具体又以归纳法占主导,尤其体现在文章对公允价值理论基础的阐述、美国公允价值发展的回顾,以及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关于公允价值计量项目的研究进展几个部分.即从大量文献资料的归集、整理、比较与分析中,概括归纳出基本概念、基本观点与研究结论.

案例分析法主要体现在公允价值在我国投资性房地产中的运用部分.为了分析、观察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在投资性房地产项目中的应用情况,文章在整理2007年至2010年持有投资性房地产上市公司四年的财务数据的基础之上,对投资性房地产项目的准则运用情况进行了一般性的描述性分析(如运用总体情况、公允价值确定方法等)、对主要财务报告(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的具体影响分析以及对企业纳税的影响分析.

本文共分为八个部分:

第一章为绪论.阐明文章研究的目的与意义,并指明文章主要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主要贡献与不足.

第二章为文献综述.从公允价值基本问题研究,公允价值与会计信息质量以及公允价值的应用问题研究三个层次,系统梳理了公允价值国内外的研究成果.

第三章为公允价值的理论研究.从计量的基本理论出发,分别述及FASB、IASB及我国公允价值内涵的演进,并概括出公允价值的基本特征,为后文的研究寻求理论基础;本文认为,从会计目标论来看,公允价值计量符合决策有用观要求,从收益理论来看,公允价值契合全面收益观念,从资本保全理论来看,公允价值能体现实物资本保全;分别从有效契约观和机会主义观两方面,为企业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计量会计政策的选择构建理论基础.

第四章,美国公允价值的演进与启示.本章系统梳理了美国在各个时期的公允价值的研究的主要成果,将美国公允价值早期理论与实务界的研究成果,按SEC的态度不同划分为SEC全面封杀和SEC全力维护的两个阶段;重点描述了公允价值计量指南的开创先河之作——美国会计准则第157号(*AS157)的内容,并对其进行了简要评价;针对源自美国的全球金融危机作了简要回顾,重点分析了危机时期人们对公允价值的质疑,全面分析了危机时期SEC的研究报告,并介绍了FASB的应对之策.

第五章,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公允价值计量项目的发展与国际趋同.IASB是全球财务报告准则趋同的主要发起者与运作者,本章在回顾、总结IASB公允价值计量项目各个重要阶段研究成果的基础之上,重点阐述了公允价值计量国际趋同的主要进展与趋同障碍,并指出,各国经济利益是趋同的基础、相互学习是趋同路径、积极互动是趋同过程;通过分析IASB公允价值计量项目的国际趋同,提出我国在趋同过程中要注重自我发展、积极参与以及增值国家信誉几个关键点.

第六章,基于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计量及运用概况.本章首先回顾了公允价值在我国发展的简短历程,然后结合2007年至2010年上市公司年报,重点分析了在我国2007年上市公司执行新企业会计准则后,公允价值在投资性房地产项目中应用的总体情况,最后指出影响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计量的主要因素.

第七章,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的应用影响及完善对策.本章在上章的基础上,分别就公允价值计量对上市公司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企业所得税的纳税影响进行了深入分析,并结合我国目前的市场环境,提炼出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计量模式运用的主要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完善治理对策.

第八章,结论与展望.重申文章的主要结论和研究过程所做出的有益探索与尝试.并基于现有研究结论和中国的现时市场环境对未来公允价值模式在投资性房地产中的应用进行了展望.

本文的主要贡献:

1.在构建公允价值基本理论框架的基础之上,系统梳理了美国公允价值的研究成果,重点分析了金融危机前FASB的公允价值研究成果*AS157,和金融危机带来的美国公允价值计量的变化.实践证明,公允价值计量的发展始终是伴随系列重大经济事件或重要的市场环境的变动.美国作为最早使用公允价值计量,最早深入研究公允价值的国家,系统总结并分析美国经验对我国公允价值计量准则的制定有直接的借鉴意义.

2.2011年5月,IASB发布了IFRS13《公允价值计量》准则,该准则的发布标志着IASB与FASB在公允价值计量方面已经实现了全面趋同.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已经在实质上实现了与IFRS的趋同,而且,在2010年我国财政部又重申了这一趋同立场,那么在现有国际环境下,就很有必要梳理IASB公允价值计量项目的发展历程,通过分析,来判定我国下一步的趋同方式,是直接采纳还是实质趋同或者是暂缓趋同.IFRS13的一大缺陷是以美国的市场环境为基础制定,未全面考虑新兴经济体的特殊情况,这可能会成为准则全球趋同的一个硬伤.

3.自2007年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实施至今已经过去了四个年头,本文结合2007年至2010年上市公司的年报数据,分别从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纳税影响几个方面分析了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在投资性房地产中的运用情况.并针对我国特殊的房地产市场情况,深入探讨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计量的问题及改进策略.

本文的研究内容主要是针对我国投资性房地产的一般应用情况分析,而对于实务当中公允价值计量的难点,公允价值计量的方法研究涉及不多,这也是作者今后研究过程中应关注的重点.而研究方法采用规范研究与案例研究法,限于时间和精力,未对年报数据采用实证方法进行论证,也是本文的一个遗憾.

第二篇房地产财务论文样文:我国房地产金融风险研究

房地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2003年以来,我国房地产业进入高速发展轨道,住房价格的一路攀升引发了社会各界对于泡沫和房地产金融风险的担忧.尽管许多研究对泡沫的存在性和规模进行了实证检验,并对其形成机理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但对房地产金融风险的量化评估和形成机制的系统研究却尚未展开.虽然房地产金融存在风险已经成为大众的共识,但泡沫的大小并不直接等同于金融风险的大小,泡沫度的度量也无法为银行的风险防范提供直接的帮助.房地产金融风险量化评估的缺失导致我们难以通过制定适度政策平衡各方利益,实*融业和房地产业的良性互动.从历史经验来看,很多国家在城市化的进程中都经历过房地产泡沫和房地产金融风险的冲击.我国的城市化进程还远未结束,借鉴国际经验,研究房地产金融风险的形成机制和防范措施,防患于未然,也是理论研究的职责所在.

基于这些现实的需要,本文以房地产金融风险为中心,重点评估了房地产金融风险的大小,深入剖析了泡沫下房地产金融风险的形成机制.全文共分为六章.第1章是导论,主要介绍了本文的选题背景与意义,研究思路和方法,主要创新与不足.

第2章分析了我国房地产金融发展的历史沿革.以我国金融体系、业务的重大变化为基准,参考城镇住房制度变迁和房地产业的发展历程,本文将我国房地产金融的发展划分为四个历史阶段,即支持商品房建设的奠基起步阶段、侧重商品房消费的全面推进阶段、深化发展阶段和严控风险阶段.经过前两个阶段的发展,我国初步建立起了完整的房地产金融体系,后两个阶段的发展则表明房地产金融的平稳运行离不开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我国形成了以银行为核心的有中国特色的房地产金融体系.从产品体系来看,我国房地产金融以银行信贷为主,信托、股权、债券融资为辅.房地产投资和消费的资金主要来源于商业性信贷,银行贷款参与到了产业链上的各个环节,银行成为承担房地产金融风险的主体.

第3章分析了我国房地产金融风险的基本类型和现状.在对我国房地产金融风险进行细分的基础上,重点对我国房地产金融风险的主要领域-开发贷款,对风险的主要表现-信用风险进行了量化评估,力图回答房地产金融风险到底有多大这一问题.从宏观的层面来看,我国商业性房地产信贷质量较好,信用风险逐年降低,房地产不良贷款呈现出规模大、比率低的特点.从微观的层面来看,房地产金融风险主要表现为信用风险和操作风险,其中信用风险是主体;从风险的分布来看,土地储备贷款、个人住房抵押贷款和开发贷款是三大风险点,其中个人住房抵押贷款的信用风险较小,这得益于较高的首付比率和居民合理的房地产消费结构;土地储备贷款面临来自于三个方面的信用风险,开发贷款不良率则较高.

为了从全局的层面度量开发贷款的信用风险,同时考虑到缺乏商业银行的信贷数据,企业的财务状况是银行评估风险的重要依据,本文以房地产上市公司为样本,以公司的财务绩效为研究对象,分析了风险的演进和借款企业的分布状况.风险的演进表明,2003年以来房地产开发贷款的信用风险可以以2007年为转折点划分为两个阶段.2003—2007年间,企业的财务指标总体上趋于好转,2007年是我国房地产行业上市公司财务表现最好的一年.但是,这一阶段短期偿债能力、长期偿债能力和*流状况中的一些财务指标也表明房地产金融风险在逐渐积累.2008年房地产企业的财务表现为10年来的最差,房地产金融风险开始显现.2009年房地产企业的财务表现较2008年有所好转.从借款企业的分布情况来看,2007—2009年,正常类企业占比分别为73.66%、71.66%、73.45%.2009年,正常类企业比例接近2007年的水平,高于2008年的水平;低风险的警惕类企业占比21.31%,较2007年上升了2个百分点,较2008年上升了1个百分点;高风险的风险类企业占比5.24%,较2007年下降了2个百分点,较2008年下降了1个百分点.与2007、2008年相比,2009年的警惕类企业有所增加,风险类企业有所减少,这意味着风险在行业内有所扩散.本章的分析表明,泡沫大小并不直接等同于金融风险的大小.在房价上涨、泡沫膨胀阶段(2003-2007年),企业的财务表现在不断好转,但企业的过度投资和超常发展埋下了偿债能力弱化的隐患,此时金融风险还处于潜伏阶段;一旦房价增速放缓(2008-2009年),企业的财务表现就趋于恶化,风险就开始显现出来.

第4章从逻辑演绎的角度指出泡沫是我国房地产金融风险的根源.现阶段我国房地产需求旺盛,房地产金融较为安全.风险的真正隐患在于泡沫引起的价格急升和骤降.基于我国房价*的现实表现,容易产生的疑惑是:如果房价不跌,泡沫不灭,那么风险何在在本文看来,房地产贷款的信用风险应该从现代定义来理解,即借款人信用质量下降的风险也应该纳入信用风险之中,2008年以来房价增速下滑带来的借款人履约能力下降就是值得关注的风险.而且,日本房地产泡沫和美国次贷危机都是肇始于对房价的过度乐观和危机的短视,过度乐观和危机短视本身就构成了房地产金融风险形成机制的重要一环.这两次惨痛的历史教训表明,不论是在银行主导的金融体系还是在市场主导的金融体系下,严重的房地产金融风险都是由房地产泡沫引起的,它启示我们任何一种金融制度安排都会由于它的信用扩张而存在内在不稳定性.本章随后对当前我国房地产泡沫的存在性问题进行了实证检验.国内关于房地产泡沫的讨论十分丰富,本文并没有对泡沫的定义和检验进行深入的探讨,因为这并非本文的重点,而是在总结国内研究的基础上,采用指标分析法和协整检验法进行实证检验.验证房地产泡沫的指标体系表明,从全国层面来看,我国不存在房地产泡沫,而在北京和上海的区域层面上,两个地区的多数指标超过或接近存在泡沫时的临界值,说明北京和上海已经出现了泡沫.为了克服指标检验法不够严谨的问题,本章又采用了协整检验法对北京和上海住房市场进行了分析.检验结果表明,在2002年1季度至2010年2季度间,剔除供给和需求的影响后,近视价格预期对房地产价格有显著的影响力,这表明房价形成中包含有显著的投机成分,北京和上海的住房市场存在泡沫.

第5章以银行信贷扩张为切入点,研究了泡沫下我国房地产金融风险的形成机制.从制度层面来看,房地产价格上升降低了借款企业的*成本,提高了抵押品价值,使得银行在决策时倾向于作出放贷的决策.资本监管的顺周期性、风险拨备的顺周期性和公允会计准则的顺周期性都会提高银行在房地产泡沫阶段的信贷扩张能力.在信贷决策的过程中,有限理性的银行家会表现出保守主义偏差、启发式偏差、框定偏差、过度自信的心理现象,银行家群体也会出现从众行为.这就使得银行系统在泡沫膨胀期患上了“危机短视症”.制度的缺陷和信贷人员的有限理性导致银行在泡沫膨胀时期过度扩张信贷.信贷的扩张容易滋生泡沫.可得信贷是影响资产价格的重要因素,借款人的风险转移动机刺激投资者将价格哄抬到基本价值之上,导致价格泡沫的出现.人们对未来信贷扩张的预期以及信贷扩张程度的不确定性将提高泡沫的严重程度.泡沫膨胀对信贷扩张的反馈作用使得问题进一步恶化.在信贷扩张和泡沫膨胀的过程中,借款人的资产负债率不断上升;投机性企业不断增多;近视价格预期下购房需求被预支,消费者逐渐被逐出市场,投机者占比不断上升.资产负债率的提升和借款人分布的变迁都弱化了借款人的偿债能力.一旦政策逆转或者实际部门的收益冲击和银行信贷扩张低于要求,泡沫就会破裂,金融风险就显现出来.


https://www.mbalunwen.net/weijiezhimi/80134.html

第6章借鉴国外房地产金融风险管理的经验,探讨如何防范和分散我国的房地产金融风险.既然在房地产金融风险形成的过程中,信贷扩张是核心,那么建立审慎的经营和监管制度防范银行信贷过度扩张就是必然的选择.遏制我国内地银行业房地产信贷过度扩张首先需要建立逆周期的信贷规则,主要措施包括引入逆周期资本要求和跨周期的拨备计提方法.其次,要建立房地产金融风险监控预警体系,防范“危机短视症”.依照房地产金融风险严重程度不同,监管层可以采用提示风险、要求银行进行压力测试和对不同区域内的房地产信贷规模实行总量管理的监管措施.同时,还需要动态跟踪借款人偿债能力的变化,健全房地产贷款风险全程控制体系.从长期来看,借鉴美国的经验,完善风险共担的房地产金融两级市场是分散房地产金融风险的有效手段.拓宽一级市场企业融资渠道的可行选择是发展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为此我国需要明确法律及监管框架、实现税收“中性”、放松机构投资者的限制和培养专业人才.我国房地产金融二级市场还处于萌芽阶段,针对我国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中存在的问题,发展信用评级机构,完善评级制度,进行专门的资产证券化立法是我们下一步努力的方向.

本文的主要创新之处在于:

1.实践层面上,本文从时间(风险的演进)和空间(借款人的分布情况)的角度量化分析了我国房地产金融风险的大小.目前,国内研究主要通过泡沫的严重程度来说明房地产金融风险的大小.但是,首先,泡沫大小不能直接等同于金融风险的大小.在房价飙升、泡沫膨胀阶段,我国房地产企业的财务指标是不断好转的,企业的风险似乎在减小.其次,泡沫膨胀时期银行信贷具有扩张的内在动力.由于我们无法预知泡沫是会继续膨胀还是会破灭以及何时破灭,因此这种近似不具备实践上的操作性,难以为银行的信贷决策提供直接的帮助,抑制银行信贷的过度扩张.本文从信用风险主要依赖于借款企业的财务状况这一根本条件出发,以上市公司为样本,分析了2003—2009年的风险演进情况,从企业的财务指标体系中筛选出值得关注的十个指标,计算了2007—2009年风险的大小.本文的研究表明,2007年以前,我国处于房地产金融风险累积阶段;2008、2009年我国房地产金融风险开始显现.2009年,正常类、警惕类、风险类企业占比分别为73.45%、21.31%、5.24%,高风险企业在减少,低风险企业有所增加.本文希望这种关于风险的演进和借款企业分布状况的直观形象的分析结论能有助于银行的信贷决策,防范金融风险.

2.理论创新方面,本文深入分析了泡沫下房地产金融风险的形成机制.尽管大多数学者认为房地产金融风险来源于房价泡沫,但尚未对泡沫下房地产金融风险的形成机制展开系统深入的研究.本文提出,在房地产金融风险的形成过程中,信用扩张是核心.本文从制度缺陷和信贷人员有限理性的角度研究了银行信贷扩张的机理,研究了信贷扩张对房地产泡沫的反馈作用,分析了借款人偿债能力弱化的原因.以此为基础,本文构建了管理房地产金融风险的系统框架.关于房地产金融风险形成机制的全面研究对于制定房地产金融风险防范措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第三篇房地产财务论文范文模板: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计量动因与经济后果研究

新企业会计准则为投资性房地产提供了两种计量模式的选择:历史成本和公允价值.相比历史成本,公允价值可以体现资产的实际价值,但也必须符合严苛的使用条件.市场的活跃性、公允价值评估的可操作性、管理层的主观性都成为影响公允价值可靠性的因素.作为公允价值的评估基础,房地产的市场价格也受到地域特征的影响.我国仅有极少数上市公司选择公允价值计量模式,这一情况与西方截然相反.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是否适用于我国市场,公允价值的评估是否具有可靠性,选择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的基本动因及经济后果是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论文在回顾了会计政策选择、公允价值可靠性及相关性、公允价值计量的经济后果、投资性房地产计量模式、地理位置的财务影响等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总结契约理论、有效市场假说、决策有用性理论、经济后果学说和知识溢出理论,结合我国市场背景,提出研究思路与研究假设.论文通过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使用了问卷调查、正态分布检验、logistic回归、多元回归、案例分析及事件研究等方法,建立了公允价值可靠性评估量化模型、设置了地理位置评估指标,研究分析了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的适用性和可靠性,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计量选择的动因及其经济后果.研究发现,我国房地产市场效率不高,公允价值仍不适用;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评估的可靠性不高,存在一定程度的高估;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的选择动因源于盈余管理倾向,当存在盈余管理倾向的公司总部或其投资性房地产位于欠发达地区时,更有可能选择公允价值计量模式;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被用作收益平滑;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不具有价值相关性,也没有带来显著的经济后果.最后根据研究结论,论文提出,市场监管者应建立相应的完善机制,强制公允价值信息的披露;市场投资者应增加对公允价值使用的认识;上市公司应暂时避免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使用,并加强会计人员的专业培训.

房地产财务论文范文相关参考属性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房地产财务论文范文 大学生适用: 2500字自考毕业论文、8000字硕士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46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技巧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标准论文格式、论文前言 职称论文适用: 期刊发表、职称评中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房地产财务专业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秀房地产财务论文范文选题

论文立足我国的房地产市场背景,从投资性房地产的角度,量化研究了公允价值的可靠性,补充了投资性房地产及公允价值可靠性研究的相关文献;建立了地理位置指标,探讨了地理位置对于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的选择影响,丰富了地理位置的财务影响研究;分析了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信息的决策有用性和市场影响力,扩展了有关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计量经济后果的相关实证结论.

第四篇房地产财务论文范例:宏观调控对房地产公司资本结构调整和投资的影响研究

自2003年以来,中国房地产行业经历了高速发展.在此期间,政府针对房地产行业的调控的方向和调控的力度都有剧烈的变化,房地产市场也经历了剧烈的跌宕起伏,大量的矛盾给整个房地产行业的发展带来了很多不确定性.鉴于世界经济发展史和经济危机史,历史上多数经济危机的爆发都与房地产泡沫的产生和破裂有着莫大的关联.因此,房地产企业良好的资本结构和融投资行为不仅是个别房地产企业自身发展的战略问题,还是关系到一国经济的健康发展、防范金融风险的关键,甚至是关系到世界经济稳定发展的必要条件.本文以2003--2011年间A股市场的113家上市房地产公司的财务数据和相关经济数据,度量了2006—2011年期间中国35个大中城市房价泡沫,研究了从国家将房地产行业确定为支柱产业以来,相关宏观调控政策对房地产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的调整和房地产上市公司的投资行为,以理解目前房地产公司目前的资本结构状况和投资行为背后的经济逻辑.

首先,本文运用《中国统计年鉴》的数据并结合文献已有的度量结果对国内35个大中城市2006---2011年间房价泡沫程度予以精确度量和汇总,度量结果表明这35个大中城市的房价普遍存在严重的泡沫.以2003--2011年我国A股房地产上市公司总体资本结构为研究对象,检验了控股股东控制权集中度、控股股东性质和传统文献中其他影响资本结构的变量对资本结构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控股股东控制权集中度对财务杠杆有着显著的影响,适度的股权集中有利于改善公司治理,对降低负债率、控制债务风险和降低财务困境的发生的概率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验证了控股股东为政府时有较好的融资环境的理论预期;公司规模、获利能力、成长机会、股利政策以及公司非债务税盾也都显著影响上市房地产公司的资本结构.

其次,实证检验了宏观调控政策对房地产上市公司资本结构调整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2003--2011年各年度宏观调控政策对房地产上市公司的资本结构的影响显著不同.为了应对宏观调控政策和经济环境的剧烈变化,在传统的银行长期债务融资取得难度增大的情况下,房地产上市公司普遍提高了短期借款、贸易信用、资本公积金以增加资金来源,最终的结果提高了公司总体的总负债率.房地产企业资本结构的相关调整弱化了宏观调控政策对其经营战略的影响,但从全行业来看,房地产全行业的债务风险明显提高了.中国银行业根据国家的调控政策调整了对房地产公司的信贷政策,减少了对房.地产企业的信贷总额、降低了银行业本身的风险暴漏,但房地产公司却将债务风险和破产风险转移给了顾客和上下游行业.

最后,本文研究了不同资金来源对房地产上市公司投资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严厉的宏观调控政策下,房地产企业仍然普遍对未来房地产市场预期保持乐观,在2003--2011年期间一直不断加大投资力度,导致负债率普遍高企、资金链绷紧、财务困境已经初露端倪,财务风险不容忽视;资本市场的投资者已经趋于谨慎,并不看好投资风格激进的房地产公司,调低了投资风格激进的房地产公司的市场估值;经营风格稳健、资金周转良好、*充裕的公司,投资表现较为谨慎,普遍加大资金回笼力度,力图保持良好的财务弹性以抓住突如其来的获利机会和应对难以预料的各种危机,不同的控股权的集中度和控股股东的性质以及不同的规模的房地产公司均遵循同样的投资行为,这显示在政府三令五申的调控政策下,目前房地产行业整体对防范风险的意识依然很薄弱,不利于行业长期稳定、健康发展,应当引起管理层的高度重视和警惕,并针对这一情况制定对应的政策,防范房地产市场投资泡沫可能破裂带来的危机.

全文的最后总结了研究结果,从制度改革、立法规范等方面提出了防范房地产行业系统风险的政策建议,并对进一步的研究做了展望.

第五篇房地产财务论文范文格式:住房按揭贷款违约风险管理研究

从我国房地产市场的发展历程看,1998年国家实施的城镇住房制度改革是房地产市场发展的分水岭,以此为契机,我国房地产市场步入了快速发展的轨道.在此过程中,房地产金融发挥了重要作用,商业银行的住房按揭贷款也在近十几年间取得了成倍增长.住房按揭贷款已成为商业银行重要的信贷品种之一,但作为长期贷款,也隐藏着较大的信用风险.加强对住房按揭贷款违约风险的研究,对于商业银行提高风险识别水平、加强风险防控能力和增强核心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从国内外研究看,国外学者提出并应用多种经济理论,建立了多个经济计量模型,运用多维度变量对住房按揭贷款违约风险进行了多角度研究,国内专家学者也在违约风险的定性分析、数理模型分析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但运用计量模型对各类违约风险分别进行实证研究的还较少.

本文以住房按揭贷款的违约风险为研究对象在总结回顾国内外专家学者有关住房按揭贷款违约风险的研究理论与文献的同时,对住房按揭贷款的违约风险实践进行了研究,进而提出了本文的具体研究视角及基本论点.在借鉴国内外相关研究和违约风险管理实践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实际,确定了本文实证研究中的20个变量及其量化方法,设计了计量研究模型.实证分析中采用的样本是从某国有银行南京分支机构发放的16308笔住房按揭贷款中筛选出的,其中:正常贷款样本1340个、提前还款样本4040个、逾期贷款样本2676个、实质性违约贷款样本27个.综观全文,本文的主要研究成果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在研究方法上进行了创新,尝试运用实际贷款数据对各类住房按揭贷款违约风险进行了包括因子分析、判别分析、聚类分析、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在内的多层次的实证研究.

2、实证分析中的因子分析和判别分析,为判断各个变量对违约风险的影响方向和影响大小提供了分析依据.(1)在提前还款风险实证分析中,因子分析生成了7个因子变量;根据判别分析,7条假设性命题中的6条通过验证,对提前还款风险影响较大的因子变量是学历职业因子、绝对财务状况因子和贷款状况因子;聚类分析将提前还款样本分成风险等级不同的三组,进一步的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表明,在95%的置信水平上,对高提前还款风险组影响较大的因子变量是学历职业因子、贷款状况因子和性别因子,对中提前还款风险组影响较大的因子变量是学历职业因子、财务负担因子、绝对财务状况因子和贷款状况因子,对低提前还款组影响较大的因子变量是绝对财务状况因子和学历职业因子.(2)在逾期风险实证分析中,因子分析生成了8个因子变量;根据判别分析,5条假设性命题中的3条通过验证,对逾期风险影响较大的因子变量是贷款状况因子、学历就业因子和绝对财务状况因子,聚类分析也将逾期样本分成风险等级不同的三组,进一步的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表明,在95%的置信水平上,对高逾期风险组影响较大的因子变量是学历职业因子和绝对财务状况因子,对中逾期风险组影响较大的因子变量是贷款状况因子、户籍因子、绝对财务状况因子、学历职业因子和性别因子,对低逾期组影响较大的因子变量是户籍因子和绝对财务状况因子.(3)在实质性违约风险实证研究中,因子分析生成了7个因子变量;4条假设性命题中的1条完全通过验证、2条部分通过验证,对实质性违约风险影响较大的因子变量是财务预期因子、婚姻年龄因子和学历职业因子;全部实质性违约样本的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表明,7个因子变量均不显著,故论文没有继续进行聚类分析和进一步的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

3、根据对判别系数和因子荷重的分析,结合样本数据特征,论文从借款人特征、房产特征、贷款特征、区域特征四个方面总结了各个变量对提前还款风险、逾期风险的影响结论.如,借款人受教育程度对提前还款有正向影响,借款人受教育程度越高,该笔贷款提前还款的可能性越大;而借款人受教育程度对逾期风险有反向影响,借款人受教育程度越低,相对来讲收入较少、稳定性较差,其按揭贷款发生逾期的可能性越大.这一条结论也证明了本文在理论上的创新是可取的,即将逾期风险与提前还款风险分开研究.

4、在对策建议上,本文力图根据规范研究、实践研究和实证研究的结论,创新提出构建包括政府、商业银行、借款人、*机构等四方在内的“四位一体”的住房按揭贷款违约风险防控体系.政府在宏观监管方面,一要把握好房地产宏观调控中的波动与稳定性;二要调整、解决好*政府、地方政府、房地产开发商、贷款机构之间的利益关系;三要承担起住房供给中的主导责任;四要丰富调控的手段和方式;五要拓宽居民投资渠道.政府在创建健康的信用与法律环境方面,一要尽快制定有关全社会通用的信用管理法规;二要不断健全统一的个人征信系统;三要尽快出台保障商业银行个人住房贷款安全的配套法律法规.商业银行在风险审查、防范、监测与管理方面,一要健全按揭贷款经营管理体制与流程;二要加强研究分析,不断改进内部贷前调查和审查方法;三要严格审查范围与标准,加强业务审查与审批;四要通过合同约定,加强违约风险的主动管理;五要建立按揭贷款的风险监测预警体系;六要重视贷后管理工作与人才队伍建设.借款人在信用征信与个人评级方面提供自己良好的记录在按揭贷款业务全过程中要讲诚信.*机构要在法律、保险、担保、评估、风险分散、业务创新等方面提供专业化、标准化的服务.

5、回顾本文的研究,本文在研究样本、研究变量、判断准确率、研究结论检验等方面还存在一定的不足.在将来,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对住房按揭贷款违约风险开展进一步研究:一是应用跨区域样本进行研究,二是应用时间跨度更长的样本进行研究,三是将期权理论、消费者最优选择理论等与计量模型结合进行实证研究,四是应用更大量的的实质性违约样本进行研究,五是将样本数相近的提前还款、逾期和实质性违约样本一起进行三总体分析和计量模型研究.

为您写房地产财务毕业论文范文和职称论文提供相关参考文献.

房地产财务引用文献:

[1] 房地产财务专业论文选题 房地产财务论文题目哪个好
[2] 近几年房地产财务参考文献 房地产财务英语参考文献哪里找
[3] 房地产财务论文提纲格式范本 房地产财务论文提纲怎样写
《房地产财务论文范文参考 房地产财务毕业论文范文[精选]》word下载【免费】
房地产财务相关论文范文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