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论文写作 > 论文怎么写 > 文章内容

青马工程和大学论文写作资料范文 青马工程和大学相关论文例文2万字有关写作资料

主题:青马工程和大学 下载地址:论文doc下载 原创作者:原创作者未知 评分:9.0分 更新时间: 2024-03-15

青马工程和大学论文范文

论文

目录

  1. (一)大学生理论社团建设存在的问题
  2. (一)找准系统定位,在融入的过程中充分挖掘理论社团育人载体功能
  3. (三)优化资源配给,在融入的过程中加强理论社团资源供给

《大学生理论社团融入高校青马工程建设路径》

该文是青马工程和大学有关论文范文素材与青马工程有关论文范文检索.

摘 要:大学生理论社团和高校“青马工程”都是大学生研习、实践和传播马克思主义的重要阵地,但目前两者在发展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将理论社团建设有机融入“青马工程”建设可以有效解决现存问题,对两者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在融入的过程中“政治性”是融合的基础,理论社团建设有助于促进“青马工程”“群众性”的实现,而“青马工程”体系化建设也可以有效提升理论社团的“先进性”.在融入路径上,首先要找准理论社团在“青马工程”系统中的定位,其次要维持其在“青马工程”体系中的平衡发展,最后,“青马工程”需要优化对理论社团的资源配给.

关键词:大学生理论社团;高校“青马工程”;马克思主义;融入路径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6-000X(2020)19-0012-05

Abstract: College Students' Organizations on Theoretical Study and "Youth Marxists Training Project"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re both important platforms for college students to study, practice and broadcast Marxi. Yet there still exist some problems in the development of these two organizations. Integrating College Students' Organizations on Theoretical Study into "Youth Marxists Training Project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can effectively solve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facilitate their development. The "political" principle of is the fundamental element in the process of integration. The construc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Organizations on Theoretical Study can facilitate "the principle of community" of "Youth Marxists Training Projects", whereas the systematic construction of the latter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principle of advancement" of the former. As for the integration path, first of all, the loc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Organizations on Theoretical Study should be determined in "Youth Marxists Training Project". Secondly, the balanced development of the former should be maintained in "Youth Marxists Training Projects". Lastly, the latter should optimize the resource distribution of the former.

Keywords: College Students' Organizations on Theoretical Study; "Youth Marxists Training Project"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Marxi; integration path

在十九屆四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强调了深入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把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全面落实到思想理论建设、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教育教学各方面.加强和改进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建立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体制机制[1].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和大学生理论社团作为高校思政教育和研究、传播马克思主义的重要阵地正发挥着愈发重要的作用.

2017年共青团、教育部联合下发《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共青团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文件中指出要深化实施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以大学生骨干为重点,将理想信念教育放在首位,培养一批能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对党忠诚、信仰坚定、素质优良、作风过硬的大学生骨干,并影响带动广大学生团结凝聚在党的周围[2].2016年11月14日,共青团、教育部联合下发《高校共青团改革实施方案》,重视学生社团及相关学生组织的作用[3],大学生理论社团作为学生自发研习、实践和传播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平台,高校必须加强对其建设与引导.但两者目前在发展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探究如何运用两者的相通之处,发挥各自特点,将大学生理论社团建设有机融入高校“青马工程”建设中,对于促进两者共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大学生理论社团与高校“青马工程”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大学生理论社团建设存在的问题

大学生理论社团是在高校党团组织指导下由大学生自发组织起来的学习、研究和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并开展相关实践活动的群众性组织,是大学生研习和传播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党和国家重大方针政策的重要载体,同时,也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阵地.

近年来,大学生理论社团虽蓬勃发展,但仍存在不少现实问题.国内相关研究较多[4][5],总体上可以概括为如下几点:

一是总体上发展不成熟,发展态势不平衡.理论社团在众多社团中所占比例较小,吸引力有限,学生参与热情不高,高校之间理论社团发展不平衡,有些高校拥有数个规模庞大,有较大影响力的理论社团,有些高校甚至没有理论社团.

二是管理制度与激励制度不完善,组织建设有待增强.当前,多数理论社团组织结构较为松散,缺乏完善严密的管理制度,体现在成员注册审查不严格,随意离团现象频发,缺乏对成员的管理考核机制等方面.另外,在激励制度上也需要进一步完善,从而有效吸引和激励社团成员.

三是软硬件资源配给不足,有待进一步优化.不少理论社团面临经费不足,缺少活动场地的窘境,而软件上则主要体现在学校、社会支持不够,指导教师配给不足,学生骨干缺乏,这些都直接影响了理论社团的进一步发展.

四是理论学习实效性与开展活动层次性有待提升.一些理论社团开展理论学习活动比较肤浅,效果不佳,没有办法直击大学生热点、痛点问题,且解决分析各种问题和思潮难以准确到位、令人信服,无法有效培养大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高校“青马工程”建设存在的问题与现实要求

作为党和国家事业兴旺发达的重要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之一,“青马工程”对于促进马克思主义在青年中的传播、创新共青团思想引领的工作机制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6].高校作为孕育思想和传播理论的地方,成为实施“青马工程”的主要阵地之一,而当前高校“青马工程”建设仍存在一些问题,需要不断改善.“政治性”“先进性”和“群众性”始终是“青马工程”的本质诉求,而从这三点出发,也为当前高校“青马工程”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

“政治性”要求进一步明确培养定位,明晰培养目标.当前,部分高校对于“青马工程”仍存在认识不到位,培养目标不明晰,缺乏培养定位的长远规划等问题,而“政治性”决定了提高政治站位,明确基本定位是“青马工程”建设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

“先進性”要求进一步完善育人体系,丰富培养内容.“青马工程”的“先进性”要求其育人方法具有科学性和创新性,当前,部分高校还没有科学构筑起“青马工程”育人体系,通过几堂课,几次讲座,几次实践来完成育人计划,缺乏对于人才培养规律的探究和遵循,缺乏人才培养的体系化和科学性.另外,在培养内容上还要进一步丰富,需要增加整体性培养内容,需要增加对于学生辩证思维、历史思维和创新思维的训练与培养[7].

“群众性”要求进一步扩大培养对象,创新培养形式.“青马工程”担负着助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责任,需要进一步扩大培养对象,吸引更多大学生研习、实践和传播马克思主义.而在培养形式上,也需要创新,需要突破传统课堂教学方式,与社团活动、志愿服务、挂职锻炼等实践有机结合起来.

二、大学生理论社团融入高校“青马工程”建设的内在逻辑与促进意义

大学生理论社团建设融入高校“青马工程”建设有其内在逻辑,而在融入过程中两者之间会相互促进,并为现存问题的解决提供一些帮助.理论社团融入“青马工程”体系建设,作为“青马工程”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两者资源互通、目标一致.作为第二课堂的重要育人载体,理论社团的有机融入可以丰富“青马工程”育人体系、扩大培养对象、创新教育形式;而“青马工程”的体系化建设也可以进一步促进社团的制度完善,并为理论社团发展提供更多的资源支持.

(一)“政治性”是两者的根本特性与融合基础

目前高校理论社团通常分为三类.一类是对中国指导思想中的部分内容进行研习、传播与实践的学生社团;第二类是对当代中国发展大势、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等进行综合性研习、传播与实践的学生社团;第三类是对中国重要历史人物的思想进行研习、传播与实践的学生社团[8].而“政治性”是其区别于其他学生社团的根本特性,它为高校学生学习理论知识、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思想政治素养提供了重要渠道,是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重要阵地,也是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助推器.而“政治性”同样也是“青马工程”的本质属性,这主要体现在两方面: 一是“青马工程”承担政治任务,也就是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青年,引导青年努力成为坚定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二是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具备政治性[6],“青马工程”培养的对象应具有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正确的政治方向和较高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修养,其政治信仰、政治立场、政治本色、政治的敏锐性、对重大是非问题的判断与鉴别力等方面都应符合马克思主义的要求[6].两者共同的“政治性”根本属性决定了融合的基础.

(二)大学生理论社团的融入可以有效促进“青马工程”建设过程中“群众性”的实现

“群众性”始终是“青马工程”的本质诉求之一,同时也是衡量育人实效的准则与标尺.“群众性”是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集中反映,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说: “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9]“青马工程”的“群众性”既体现在有效的运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青年骨干,将马克思主义理论内化为青年骨干的思想和行为准则,培养具有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又体现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践过程中,将“青马工程”打造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发挥朋辈教育的积极作用传播马克思主义.万资姿和舒乙钉等研究者认为,需要基于需求的层次性与主体实践视野来增强其“群众性”[6],他们认为在“青马工程”培养过程中应善于观察和分析不同受众的不同需求,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同时他们认为需求需要在实践中发现与满足,“青马工程”培养需要着力引导学生积极投身实践活动,与人民群众相结合,利用专业所学为人民服务.赵海燕则运用马克思主义需要理论详细分析了“百优青马工程”的成功经验和发展方向[10],也为如何增强“青马工程”的“群众性”提供了有效路径.而大学生理论社团“自发性”“实践性”和“适应性”的特点可以有效促进“青马工程”育人实践中“群众性”的实现.

首先,“自发性”如何转变教育客体为实践主体.赵海燕在《马克思主义需要理论视角下的“青马工程”》一文中借用马克思主义需要理论研究了“青马工程”建设,她总结马克思主义认为个人的需要促成社会联系,某种需要的满足会产生新的社会需要,促成新的社会活动的产生,而个体的行为追根溯源都是其自身需要的表达,没有个体需要,就会缺少活动的源泉和动力[10].而基于需要的社会性,“青马工程”建设中需要着力体现人在社会活动中的主体性,也就是要转变育人模式,变被动传授为主动学习.大学生理论社团是由大学生自发组织起来的,具备大学生社团“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一般共性,在社团的建立、活动的开展、自我的教育、加入与退出等等环节都充分体现了学生的“自愿性”与“主体性”,是基于学生自身需求的活动实践.因而,理论社团的“自发性”特点可以有效满足个体需求,其作为一种重要的教育形式融入“青马工程”可以促进“青马工程”育人过程中“群众性”的达成.

其次,“实践性”如何丰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育人模式.一些学者认为需求必须在实践中发现和满足,而这也是增强“青马工程”“群众性”的关键方式[6].大学生理论社团的有机融入可以从“实践性”上很好补充“青马工程”育人体系.第一,大学生理论社团创办与管理的过程本身就是很丰富很真实的实践活动,作为理论社团的学生骨干更需要将研究学习到的理论知识转化为指导实践的思想与方法,而在实践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也会促进学生从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寻求合理的解决路径;第二,社团的育人模式与第一课堂不同,社团以日常活动为主,活动内容往往更新、更贴近学生,活动形式往往更有实践性,更受学生欢迎;其三,作为社团群体中的一类,理论社团也需要与其他社团、学生组织展开竞争,在与其他类型众多的学生社团的激烈竞争中,在外部环境的强烈刺激下,社团成员会被激发出更多的内在需求,社团本身也会具备更持久的活力.“青马工程”学员通过理论社团丰富的实践锻炼,可以更灵活的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认识问题、解决问题,“青马工程”的“群众性”得以增强.

最后,“适应性”如何贯穿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之中.除了培养具有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的青年骨干,“青马工程”还担负着传播马克思主义,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责任,在这一点上,理论社团的“适应性”特点使得其可以作为一个很好的载体助力马克思主义的传播.社团的适应性会帮助其在不断与外界的沟通交流中扩大规模[11],而其良好的组织架构保证了这种适应性的达成,并且这种扩大的过程是自然的,学生选择加入或退出都是“自愿的”.因此,这种“适应性”可以帮助“青马工程”扩大培养规模,有利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与推广.

(三)“青马工程”人才培养可以有效带动大学生理论社团“先进性”的实现

“青马工程”的“先进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青马工程”本身的先进性,也就是育人方法的科学性和创新性,二是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先进性,要求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6].从这两个角度出发,“青马工程”的“先进性”建设方向可以有效带动大学生理论社团的发展与进步,其带动作用主要可以体现在如下三个方面:

一是有助于增强党团组织对理论社团的管理,更好发挥党团组织功能.“青马工程”是高校党团组织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十分重要的阵地,将理论社团建设融入进来可以切实加强高校党团组织对理论社团的监督与管理,更好地发挥党团组织功能.

二是有助于理论社团建设全面纳入“青马工程”育人体系,全面提升其建设水平.“青马工程”是高校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者较为系统性的育人体系,将理论社团融入“青马工程”意味着在资源上实现共通共享,有助于提升社团的理论学习与研究水平,提高活动的层次,同时也有助于吸收更多的教育教学资源,吸纳更多的高水平指导教师指导社团工作.“青马工程”的体系化建设还可以有效促进社团内部管理制度与激励机制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

三是有助于理论社团中学生骨干培养,发挥青年骨干引领作用.培养和使用素质较高、能力突出、具备奉献精神的学生骨干是稳定、凝聚和发展学生社团的关键因素,而对于理论社团的学生骨干要求更高,他们需要树立更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需要更熟练的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識并会学以致用,“青马工程”在培育青年学生骨干方面是有其独特优势的,可为理论社团培养、输出核心力量,从而发挥骨干的引领作用.

三、大学生理论社团融入高校“青马工程”建设的路径

如何将大学生理论社团建设有机融入高校“青马工程”建设,使得两者融为一个整体,避免割裂,从而充分发挥两者的相互促进作用,主要可以从以下三个角度展开.

(一)找准系统定位,在融入的过程中充分挖掘理论社团育人载体功能

将大学生理论社团建设融入“青马工程”育人体系首先要找准理论社团在“青马工程”体系中的定位,才能有效发挥其作用.高校“青马工程”作为一个系统性育人工程,必须遵循高校育人规律,整合课堂资源,贯彻“三全育人”理念,在“大思政”格局下科学发展,而理论社团的融入恰恰可以丰富和创新教育手段,完善“青马工程”育人体系,其在融入的过程中应该被视为第二课堂关键抓手,被充分挖掘育人载体功能和在全过程育人中的特殊作用.

作为第二课堂关键抓手,理论社团将成为“青马工程”学员进行实践的重要平台,学员需要在实践中运用和发展理论,以此作为完成学业的重要一环.同时,理论社团的干部梯队结构也为“青马工程”全过程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者提供了很好的支持,不同年级的学员可以在不同层次的干部岗位上获得有层次、有递进的实践锻炼.

相反,这种人才的培养也将为理论社团建设提供优秀的学生骨干团队,理论社团不仅是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训练场”,更是存在于各种社团中真实的“实战场”,“青马工程”培养的人才要通过选拔输送到各个理论社团中担任重要学生骨干,担负发展理论社团的责任,同时,这些骨干还需要持续接受“青马工程”系统化的培养与训练.

(二)建立共同目标,在融入的过程中维持理论社团平衡发展

在融入的过程中如何保证理论社团在“青马工程”大系统中平衡发展是发挥两者促进作用的关键,王波曾用巴纳德系统组织理论分析过如何维持大学生社团保持在“他组织”视角下的外平衡和在“自组织”视角下的内平衡[11],他认为实现外平衡需要管理者转变直接控制为间接引导与理论指导,应规范社团管理并提升社团管理能力;内平衡的达成则需要将组织与个人的发展相结合并建立起为之奋斗的共同目标[11].

同样,要维持理论社团在“青马工程”系统中的平衡发展,可以从三个角度开展工作.其一是在融入过程中规范理论社团管理,完善管理机制、考核评价机制、奖惩机制等,并且,管理的完善与评价考核的实施需要在“青马工程”中完成,需要与“青马工程”系统相适应,从而达到外部平衡,这一点也有助于提升理论社团育人过程的科学性和实效性;其二是在融入过程中保持理论社团的相对开放和自由,注重保持社团的自主发展,激发社员的兴趣,引导社员从关心的实际问题出发,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分析和寻求解决办法,将个人与组织的发展相联系,建立组织的内部平衡;其三是树立理论社团和“青马工程”发展的共同目标,作为理论社团,从学生的角度出发,研习、传播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应是其建设的目标和使命,其与“青马工程”的发展目标是统一的,因而,强化学生的共同目标意识,强化理论社团的使命意识是实现更好、更持久融合,避免割裂的必由之路.

(三)优化资源配给,在融入的过程中加强理论社团资源供给

针对理论社团资金支持有限、活动场地不足以及师资力量缺乏等现存问题,“青马工程”需要在资源分配上对理论社团有所倾斜,优化其资源供给.除了社团活动经费、活动场地等硬件条件以外,“青马工程”要更多的整合教育教学软件资源,成为理论社团发展的坚实后盾.

资源配给主要可以从如下三个方面优化.其一,“青马工程”要利用高校马克思主义学科优势,以学术科研和第一课堂教学带动理论社团理论研究水平的提升和活动层次的提升,为社团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其二,“青马工程”聘任教师应既是“青马工程”所设课程任课教师又是理论社团指导教师,既要承担课堂教学任务,也要负责指导理论社团的日常工作,这样可以更好地将理论知识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全面提升社团指导水平.同时,教师群体中青年教师又是“青马工程”需要培养的对象,其在研究、教学与实践的过程中既是教育主体也是教育客体,有助于青年教师的成长.其三,“青马工程”可以整合学校资源,从而更好的支持理论社团发展,例如在“五四”评优、入党推优、奖学金评定、资助政策、研究生推免等方面给予理论社团的积极分子和优秀人才合理的倾斜,以达到激励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推进国

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N].人民日报,2019-11-06.

[2]共青团,教育部.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共青团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Z].中青联发〔2017〕10 号.

[3]共青团,教育部.高校共青团改革实施方案[Z].中青联发〔2016〕18 号.

[4]王传利.高校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社团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建议[J].思想教育研究,2018(10):120-124.

[5]迟慧.大学生理论学习社团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18(6):149-151.

[6]万资姿,舒乙钉.新时期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研究[J].青年思想研究,2016(5):29-33.

[7]王娜.高校“青马工程”怎么抓[J].思想舆情,2017:118-119.

[8]侯君,刘魁.新时代高校理论型学生社团高质量发展探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9(1):78-80.

[9]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卷)[M].人民出版社,2002:199-214.

[10]赵海燕.马克思主义需要理论视角下的“青马工程”[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6(12):164-166.

[11]王波.基于系统组织理论的大学生社团建设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3(3):50-51.

本文总结:此文是大学硕士与青马工程和大学本科青马工程和大学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优秀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关于免费教你怎么写青马工程方面论文范文.

青马工程和大学引用文献:

[1] 青马工程和大学函授毕业论文范文 关于青马工程和大学方面毕业论文题目范文8000字
[2] 青马工程和大学论文写作资料范文 青马工程和大学相关论文例文2万字
[3] 青马工程论文范文 青马工程相关硕士论文范文2万字
《青马工程和大学论文写作资料范文 青马工程和大学相关论文例文2万字》word下载【免费】
青马工程和大学相关论文范文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