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论文写作 > 论文怎么写 > 文章内容

政治和思想政治教育论文写作参考范文 政治和思想政治教育类有关本科论文开题报告范文2万字有关写作资料

主题:政治和思想政治教育 下载地址:论文doc下载 原创作者:原创作者未知 评分:9.0分 更新时间: 2024-02-06

政治和思想政治教育论文范文

论文

目录

  1. 一、群体规范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独特价值
  2. 1.群体规范有助于进一步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
  3. 2.群体规范有助于进一步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4. 二、群体规范对大学生群体的双重影响
  5. 1.群体评价引导大学生的行为选择
  6. 2.群体动力激发大学生的竞争心理
  7. 3.群体压力诱发大学生的从众心理
  8. 三、群体规范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措施
  9. 1.树立正确的群体舆论导向,引导健康的群体规范养成
  10. 3.合理利用群體压力,正确区分从众行为

《群体规范融入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若干问题探究》

本文是政治和思想政治教育类有关论文写作参考范文和大学生思想有关硕士论文范文.

【摘 要】 群体规范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有着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的独特价值.应正确看待群体规范对大学生的双重影响,将其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树立正确的群体舆论导向,引导健康的群体规范养成;构建先进的群体文化氛围 mbAlunWen.net,寓价值观教育内容于其中;合理利用群体压力,正确区分从众行为.

【关键词】 群体规范;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影响;措施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也走上新的征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肩负起新时代赋予的新使命和新责任.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1]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把握大学生的思想脉络,根据大学生的不同情况,有的放矢、因时制宜地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大学生总是在一定的群体中学习生活,因此其思想、价值观和行为都被群体规范所影响.深入挖掘群体规范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独特价值,探索将其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途径,这对做好思想教育工作无疑是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的.

一、群体规范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独特价值

国务院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强调,“要着力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等教育全过程”.[2]在群体中大学生的言行和思想总是受到群体规范的约束,遵守群体规范所制定的准则和标准.因为其自身的独特的影响力,群体规范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可以发挥独特作用,有助于进一步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1.群体规范有助于进一步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起到更好的作用,就必须加强提升其针对性,在大学生最需要引导的时候,在他们的价值观念形成的关键时刻,引导他们走上正确的方向.然而在以往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工作中,常常会忽略对大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群体规范因为其特殊性,所以它能够有效地进一步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而这个作用也是它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最直接的价值体现.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就必须要先从教育对象的角度出发.因为思想政治教育若是想要取得良好的效果,首要工作就是先了解教育对象的情况.对教育对象的认识不能仅仅只观察个体的存在,更多的是需要观察个体所处的群体的情况.人都是生活在一定的群体中的,也因此会时刻被群体所影响.“在群体形成以后,为了保证群体目标的实现和群体活动的一致性,往往会形成一定的行为规范和准则要求,从而来统一群体成员的信念、价值观和行为,是每个成员必须遵守的已经确立的思想、评价和行为的标准,这种约束群体成员的准则和标准,就是群体规范”. [3]群体规范约束着群体内每个成员的行为,每个成员都必须遵守这种已经确立的的行为规范和价值观念.群体规范在群体中一旦形成,就是一种公认的社会力量.它会不断内化为群体成员心理的一把标尺,成为对个人行为的判断标准.群体规范让群体成员知道,必须遵守一定的准则和标准,要做什么,不能做什么,促使群体成员行为保持一致性和协调性,从而遵守共同的行为模式.所以,我们从群体的视角下去了解成员的价值观念情况,将群体规范运用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这样就可以在根本上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

2.群体规范有助于进一步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思想政治工作从根本上说是做人的工作,必须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让学生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4]长久以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一直在寻找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的措施方法.然而,从现实角度来说,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往往会被各个方面因素影响和限制,导致真正得到的效果与理想中差距甚远.而这其中一个很关键的因素是,在整个教育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们不够重视大学生群体对于大学生个体的影响,没有去了解大学生群体的活动规律,从而令教育的效果大打折扣,最终使得思想政治教育不能深入人心.所以要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必须从大学生群体的角度出发,把群体规范融入到思想政治教育中,使思想政治教育真正做到因事而化,以大学生成长需要出发进行教育工作.大学生活是大学生人生中的一个新的阶段,既是迈入了社会,但是又处于社会的边缘,大学生们由于生理心理发展水平相似、文化水平相同、兴趣爱好相近,在一个新的陌生的环境中,出于精神上的需要,他们很容易形成一个个相对固定和稳定的群体,在这样一个群体中沟通感情、交流思想,共同学习、生活和成長.而也是考虑到这些群体满足了大学生不同层次的精神需要,所以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我们要将大学生在群体内的言行,思想以及群体的影响都考虑其中,不但要杜绝群体规范对大学生发展的各种限制,更要了解在群体中大学生自觉或不由自主地遵守群体规范的情况,唯有将群体规范运用到思想政治教育中,以此所制定出的教育方针才是真正解决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问题的方针.

二、群体规范对大学生群体的双重影响

群体规范对大学生的影响导向主要是通过群体压力对群体成员无形的约束来实现的,这个影响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我们要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更好地利用群体规范中的积极因素,消除或者避开群体规范对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的消极因素.

1.群体评价引导大学生的行为选择

群体规范除了有为群体成员提供参照框架的功能之外,还有对行为的评价作用.群体内成员可以参照群体规范这一把标尺来对自我行为进行评价.当个人行为贴合群体规范时,就会因此被群体所支持和接纳.反之,个人行为如果违反了群体规范,那么群体内其他成员会一致对该成员施加压力,例如群体会因此对该成员施以谴责或者对其排斥,甚至是实施一定的惩罚.

当一个群体形成特定的群体规范后,就会对成员的言行进行约束,成为其判断依据.大学生会积极地加入一个群体或者形成一个群体.之所以会这样,很大一部分的原因在于他们对于精神上的需要,在于得到心理归属感的满足.而一旦个人在群体中被谴责和排斥,那么无疑是一个极大的惩罚.反之,如果个体行为和群体行为能够达到一致,那么个体就会得到群体的认可.得到认可后,心理上就能获得一定的安全感.由于他们长期在群体中生活,个人往往会因为处在这样的群体压力和影响下,选择改变自身一些与群体不符的思想、行为和价值观,而去采取和大部分成员相似的行为,以此期望能在群体中保持一致,不被抛弃.因此,可以看出群体成员的行为选择会被群体规范所影响,甚至会因此选择改变自身的行为.这样就可以与群体行为保持一致,尽可能使自身行为符合群体规范的要求.此外,群体中隐性的规则,也就是“潜规则”,同样会对成员的心理上形成无形的压力.而这些群体潜规则会使大学生面对不良行为时,因为害怕被群体排斥的因素,即使有的成员并不赞同这一行为或者排斥这一行为,但也不会去制止或揭露这样的行为,这些都说明了在群体中有些规范会产生负面效果.

2.群体动力激发大学生的竞争心理

群体规范为群体成员形成行为活动的标准和依据.当群体规范内化为个体的行为标准时,群体成员会把群体规范当做自己的标准,甚至是当做任务想要去完成,努力去达到群体规范所要求的的个人行为的标准.此外,他们还会关注其他成员的行为,对其他成员的行为提出要求和进行监督,以期群体内所有成员都能遵守群体规范的要求.而群体规范又是和群体目标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因此群体规范同样也是群体目标实现的重要保证.

大学生在群体中生活学习,会无时不刻都会感受到群体规范的压力.而这种压力会迫使群体内的每一个成员主动或不由自主地向群体内的大部分成员看齐.被同一群体规范影响中的成员,彼此之间就会相互竞争,这种竞争就会产生群体成员竭尽所能,超越对手的动机.动机是激励人们活动的一种内在动力.尤其是对于正处于意气风发的大学生而言,在大学这个大舞台上,他们朝气蓬勃,斗志高昂,不甘落后,这种强烈的动机会转换成动力,激励着他们更努力的去提高自己.群体成员彼此之间的相互比较,这种比较竞争的关系会促使他们确立更加明确的目标.同时在群体内部,群体成员也会自发产生被群体成员评价,被群体成员认同的主观意识,这些都可以推动大学生能够更好的发展.

3.群体压力诱发大学生的从众心理

从群体规范的的作用可以知道,每一个群体都对其成员有一定的约束力量.也就是说,群体都会要求群体成员共同遵守一定的行为准则.同时在群体中,往往群体内大部分成员的要求和愿望同样也是对于群体行为准则的共同遵守.群体中大部分成员的这种要求和愿望会产生一种无形的约束.它会迫使群体成员不得不和其他大多数群体成员的行为保持一致,这种约束就是群体压力.

群体压力虽然不具备强制性,但是对于群体成员来说,群体压力却是一种无法违抗的力量.假如在群体中当个人的思想和行为与群体规范要求的行为准则不相一致的时候,就会产生一种恐惧感,这种恐惧源自于个人偏离群体,害怕被群体抛弃的恐惧.群体的形成来自于每个人对于归属一定群体的心理需要.而要是偏离群体中大多数人的意见和行为,就意味着将会失去这种归属感,这对于个人来说是不能接受的.所以,当一个人如果不想处于孤立的状况时,他就会选择屈服于这种群体压力,去顺从于群体中大多数的意见,这种心理就是从众心理.勒庞在《乌合之众》一书中对群体的从众心理作了比较精准的分析:“當每一个社会个体独处的时候, 往往能够保持自我的理性、克制;但是一旦无数个体汇入群体的洪流之中,个体原本的理性意识会瞬间丧失,取而代之的是一种盲目的、原始化的、情绪性的心理状态”.[5]从众心理的产生会带来极大的盲目性,使个人只会盲目地追随其他人,采取与其他人相似的行为,只会随波逐流,这也反映了成为一个从众者会使个人独立思考明辨是非的能力变得薄弱.而大学生会产生这种盲目从众心理,某种原因上是群体内的群体压力导致的.因为害怕如果有不一致的言行,会有可能被群体中其他成员所排斥,甚至因此被群体所抛弃,所以只能选择当一名群体中的从众者,屈从于多数人的意见.也许有一部分大学生并不认可群体规范的某些标准,更并非出于自愿去服从这些不认可的准则,但是在这种群体压力下只能选择屈服.

三、群体规范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措施

群体规范会对大学生的行为选择,价值观念的养成产生很深的影响,这种影响是无时无刻的,不会被轻易察觉的,因此,将群体规范理论融入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无疑可以成为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种有效的新途径.如何做到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对群体规范理论进行吸收和运用,并寻找切实有效的措施,从而使大学生的价值倾向和行为选择不偏离正轨,从而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1.树立正确的群体舆论导向,引导健康的群体规范养成

群体舆论是群体规范的外化形式,是指群体成员对群体内外的言行所引起的小规模的众意,它对于规范群体成员的言行起到至关重要的导向作用.舆论代表的是多数人的意见,是群体共同的社会态度.舆论可以产生一种社会控制力量.群体舆论会对群体成员产生无形的压力,以此来约束成员的个人言行.在大学阶段,大学生的自我意识较强,个人价值观正在形成,慢慢成熟.所以在对待事情问题上就会有自己的看法,但是同时由于思想发展不够成熟又很容易受到外界舆论的影响,所以就要求我们营造良好的校园舆论氛围.在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去引导群体舆论的发展后,就可以在群体舆论的压力影响下,提高大学生独立思考明辨是非的能力,最终促使大学生群体养成良好健康的群体规范.而良好健康的群体规范是群体成员形成理性、积极的价值观念的一个重要前提.大力宣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群体规范融入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群体规范必备的内容,促使大学生建立正确的,符合社会所倡导的价值观念.

2、构建先进的群体文化氛围 mbAlunWen.net,寓价值观教育内容于其中

群体文化可以说是群体活动在群体成员意识形态的反映,是群体规范一种特殊的表现形式.它是非正式群体规范的主要内容,也是群体的精神支柱.在大学阶段,大学生的价值观总是深受群体文化价值观的影响.要将群体规范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就必须在价值观教育上利用好群体文化的教育作用,这对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健康的价值观具有重要意义.而开展多形式,多样化,积极健康的校园文化活动就是一种重要的途径.

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提出:“要更加注重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广泛开展文明校园创建,开展形式多样、健康向上、格调高雅的校园文化活动,广泛开展各类社会实践”.[1]在这些活动中,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活动的内容中,使大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学习和吸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这有助于促进大学生形成健康积极的价值观念.而这些文化活动将会成为大学生价值观形成与发展的平台.通过开展融入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内容的群体文化活动的形式,可以潜移默化将主流文化和价值观慢慢地内化到大学生的价值观念当中,切实提高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广度、深度、感染度和接受度,真正做到规范和引导大学生的价值观向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

3.合理利用群體压力,正确区分从众行为

在群体压力的影响下,群体成员的行为选择会产生偏向,虽然这种影响不具备强制性,但是会在个体的心理上产生一种无形的约束.因此群体成员会根据群体压力的大小程度来决定自身的行为选择,去调整自身的行为,从而和群体规范的要求保持一致.在思想政治教育中,价值观教育的内容仅仅被大学生内化为个人思想上是远远不够的,要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所以还需要大学生将价值观的内容进一步践行到实际行动中去,外化为自身的行为准则.只有这样,价值观的教育才能一直保持,才能真正地深入人心.而要将价值观外化为行动准则,靠着自身的努力是无法彻底实现的,还要考虑个体所处的群体环境.当一个人在践行价值观的要求时,往往会受到群体的影响,很容易因为群体压力而退缩;而只有群体内大部分成员一致认同时,个体才能坚定地去践行价值观.因此,要在大学生群体内引导其内部营造正确、积极、理性的氛围,形成正确健康的群体规范.这会让群体内产生适当的群体压力,让个体能够感受到正面的群体压力.在这种压力下,会促使群体成员杜绝不良风气,在践行价值观内容时能得到群体其他成员的支持和鼓励,这也有助于群体成员能一步步地养成健康向上的价值观念.相反,如果当群体成员的行为选择和价值观要求不相符,甚至是背离时,就需要其他群体成员对这一行为进行否定,从而形成群体压力,迫使个体最终改变这一错误的行为,向着正确的方向发生转变.

群体成员在群体压力下会产生一定的从众心理.这种从众心理会限制和削弱大学生的积极性、创造性和独立思考明辨是非的能力.所以必须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创新精神,鼓励大学生在看待问题时需要保持理智,坚持自己的价值观念,正确的对待群体中一些不良规范.而这就必须要求大学生在群体中遇到事情或者看待问题时,既要慎重考虑群体内多数人的意见和行为,也要拥有自己的想法,从而去分析正确与否.只有这样遇事才能做出理智地判断,正确的决定.当然从众行为也不单单只有消极的一面,事物总是有两面性,我们必须肯定从众行为是有积极的一面的,所以我们要采取措施发挥出从众行为的积极作用.那么要做的就是以群体规范的相关知识为基础来引导大学生的从众行为.通过引导大学生群体形成良好的规范,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通过各种形式融入到群体规范中,在群体内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发挥从众行为的积极作用,抑制和防止不良思想和行为的产生,促进良好行为的养成,将健康的思想、社会推崇的价值观外化并培养成习惯,由这种行为习惯慢慢反作用于思想上,使大学生形成积极健康的价值观念.

人的社会性决定了任何一个个体都不能脱离群体而存在.大学生在校园内的各种群体中学习生活,受到群体内群体规范的约束.群体规范时刻影响着大学生的言行、思想和价值观.我们要挖掘群体规范的独特价值,发挥在群体中的积极影响.将其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有助于进一步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对于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具有深远意义.

【注 释】

[1][4] .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12-09(1).

[2] 中办国办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J].中国高等教育,2015(2) .

[3] 马向真.群体规范的道德效应[J].道德与文明, 2008(4)110-112.

[5] 勒庞著. 冯克利译.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M].北京:编译出版社,2004.

【参考文献】

[1] 郑晓明,方俐洛,凌文辁.社会规范研究综述[J].心理学动态,1997(4)16-21.

[2] 郑杭生,李强.社会学概论新修[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3.

[3] 张敏,刘雪峰,郑福胜.大学生从众心理与行为的研究与分析[J].现代教育科学:高教研究,2009(4):123-125.

[4] Sherif M.The psychology of social norms[J].1936.

【作者简介】

王泓斌(1994—)男,福建泉州人,兰州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在读硕士,主要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归纳上述,上述文章是一篇大学硕士与政治和思想政治教育本科政治和思想政治教育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优秀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关于免费教你怎么写大学生思想方面论文范文.

政治和思想政治教育引用文献:

[1] 初中思想政治教育相关论文选题 初中思想政治教育论文题目哪个好
[2]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相关论文选题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论文题目怎么定
[3] 思想政治教育本科方向论文选题 思想政治教育本科论文题目选什么比较好
《政治和思想政治教育论文写作参考范文 政治和思想政治教育类有关本科论文开题报告范文2万字》word下载【免费】
政治和思想政治教育相关论文范文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