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论文写作 > 学术论文 > 文章内容

汉语言文学教育论文范文参考 汉语言文学教育毕业论文范文[精选]有关写作资料

主题:汉语言文学教育 下载地址:论文doc下载 原创作者:原创作者未知 评分:9.0分 更新时间: 2024-01-26

汉语言文学教育论文范文

论文

目录

  1. 第一篇汉语言文学教育论文范文参考:新中国来华留学教育结构研究(1950-2007年)
  2. 第二篇汉语言文学教育论文样文:汉语文学专业教育的学科体制化研究
  3. 第三篇汉语言文学教育论文范文模板:清末民初小说语体研究
  4. 第四篇汉语言文学教育论文范例:坚守与创新:百年中小学文言诗文教学研究
  5. 第五篇汉语言文学教育论文范文格式:传教士中文报刊译述语言文化研究(1815-1907年)

★本文是100篇免费关于汉语言文学教育论文范文,均为免费优秀可做为汉语言文学教育相关参考文献,是汉语言文学教育相关毕业论文写作必备的免费论文范本格式模板,【快快阅读吧!】

第一篇汉语言文学教育论文范文参考:新中国来华留学教育结构研究(1950-2007年)

来华留学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基本内容之一,是中外文化教育交流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推动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重要动力.然而,重规模轻结构的现状非常不利于来华留学教育的健康持续发展,目前,对来华留学结构的研究尤为欠缺.故,本研究以教育结构为视角,分析建国以来来华留学教育结构的演变过程,总结经验,探寻优化结构的有效措施.因此,教育结构就成为本研究的逻辑起点和归宿.

在来华留学教育结构中,国别结构、科类结构和类别结构又是其重中之重.本论文在勾勒来华留学教育发展轨迹的基础上,深入探讨新中国来华留学教育的国别结构、科类结构和类别结构的演变过程、特点、成因及其相互关系等,并据此提出优化来华留学教育结构的主要对策.

本论文基于大量的一手资料,综合运用了统计分析、国际比较、个案研究等研究方法,通过对建国以来来华留学教育结构的历史考察,有如下研究发现:

1.政治因素对留学教育结构的影响力逐步减弱,经济因素日益增强

改革开放以前,我国接受留学生的数量、国别、专业和类别等,完全由我国政府根据政治和外交工作需要来确定.改革开放之后,以服务经济建设为指针,国家逐步打开了自费留学通道,越来越多的各国留学生可以根据社会和人才市场需求,自主选择来华学习.经济因素对教育结构的影响力较以前明显增强.

2.留学生国别分布从单一走向多样化,周边国家已成为生源大国

*前,我国主要接受社会主义国家留学生;70年代主要接受第三世界国家留学生;80年代第一、二世界国家留学生增长较快;90年代后留学生国家分布范围更广,来自我国周边国家的各类别留学生占总数七成以上,且主要集中在韩、日两国.来自周边国家的学历生和非学历生占总数的比例都比较高,欧美国家短期生和普通进修生等非学历生的比例较高.

3.留学生科类分布的主体由理工转向人文学科,汉语言超过总数的六成

建国后留学生科类结构变化经历了“理工科占主体”、“理工科与文科并行发展”、“文科占主体”和“从‘学语言’向‘学专业’过渡”四个历史时期.目前留学生科类分布广泛,主要集中在人文学科,理工科规模较小.

汉语言文学教育论文范文相关参考属性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汉语言文学教育论文范文素材 大学生适用: 3000字函授论文、3000字学院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66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资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标准论文格式、论文结论 职称论文适用: 期刊目录、中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汉语言文学教育方向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秀汉语言文学教育论文范文选题

4.留学生类别分布的主体从学历生转化为非学历生,普通进修生规模最大

70年代以前“本科留学生占主体”;80年代“短期生占主体”;90年代“短期生和普通进修生跃居前两位”;到本世纪初“普通进修生、本科生、短期生占据前三位”,非学历生在留学生总体中占主体地位,普通进修生规模一直保持领先.普通进修生和短期生主要学习汉语言、文学和管理等学科,研究生、本科生的专业分布相对分散.

5.与发达国家相比,来华留学生科类分布不均,教育层次较低

在科类分布上,发达国家外国留学生主要学习理工科专业;来华留学生学习文科占七成,理工科比例较小.在教育层次上,发达国家的研究生约占学历生的40%;来华留学生中非学历生占60%以上,研究生占学历生的比例不足20%,本科生占80%.

6.优化留学教育结构的基本策略

基于对来华留学教育系统的全面分析及留学教育结构存在的问题,本论文提出了优化留学教育结构的两条基本路径:一是采取制定留学教育发展规划、完善留学教育政策、加强对留学教育的结构性指标考核、实施留学教育产业化等宏观措施;二是采用学科战略、类别战略、抓好本科教育、对外汉语教学以及发挥重点大学的接受主体作用等微观策略.

第二篇汉语言文学教育论文样文:汉语文学专业教育的学科体制化研究

“汉语文学专业教育”,特指中国高等教育中以汉语文学(用汉语作表意代码的文学)为主要教育内容的专门教育,主要生存于中文系或文学院,不包括大学语文或文学鉴赏等公共素质教育.文学学科知识是现代民族国家文化形象和文化传承的重要内涵,而文学教育则为民族文化的塑型和延续提供了首要的方式和途径.20世纪初,随着现代性工程在中国的展开,汉语文学教育已然由古典时代的核心地位下降为一种专门教育,并在学科化的过程中形成了以学科知识科层化为主要特征的现代性体制.目前,该学科的教育在当前社会文化语境中遭遇了学科性的危机:学科知识边界模糊、社会功能泛化、就业适应性缩减,等等.因此,我们有必要全面梳理汉语文学专业教育的学科体制化进程,系统分析其现代性体制在当下遭遇的问题以及内含的各种隐忧,并提出对应之策.论文共分为六部分.

绪论部分重在解析与本选题相关的基本概念,包括汉语文学教育、汉语文学专业教育、学科、学科体制等,阐述研究价值,并对相关研究成果进行综述.

文学教育的功能是汉语文学专业教育学科化的内在根据.因此,论文的第一、二章,主要以文学教育三大功能(民族文化精神的传承、审美意识的升华和专业技能的训练)的实现状况为内在线索,从学术研究与专业教育的互动关系、课程设置以及专业性教学制度建立等层面梳理汉语文学专业教育的历史,以厘清汉语文学专业教育学科体制的构建过程,大致包括四个时期:雏形期(1904年至“五四”前),汉语文学专业教育中新型知识内容、传授方式的出现;发展期(“五四”至1953年),英美大学体制的影响与汉语文学专业教育的现代性工程;探索期(1953至1978年),政党意识形态对汉语文学专业教育知识生产、传播方式的规训;成型期(1978年至今),学科知识科层化与汉语文学专业教育的现代性体制.

第三章,主要从社会需求、人才培养以及文学教育学科自身的发展等方面调查、分析以学科知识科层化为主要特征的汉语文学专业教育现代性体制内含的两大隐忧以及面临的两大困境,重点考察文学教育功能的失调现象.

第四章,立足于文学教育的三大功能,重新定位汉语文学专业教育的社会学功能、知识学结构和教育学方法,从而设计汉语文学专业教育学科体制发展的对应之策.在教育学方法方面,提出在语言的游戏与想象中完成审美意识的提升、在语言文本的理解与解释中完成民族文化精神的传承、在语言实践中实现专业技能的培养与提高等三大策略.

结语部分,对汉语文学专业教育的未来进行展望.

通过将汉语文学专业教育的学科体制化历史进行知识考古,从历史的纵深面和现实的辐射面上揭示汉语文学专业教育发展的科学内涵,科学探寻、揭橥其发展规律,认真探求其发展路径,对增强汉语文学专业教育性质、历史定位、社会文化价值的认识,丰富大文学科教育理论,推进汉语文学专业的改造实践、提高其社会竞争力都将具有积极意义.

第三篇汉语言文学教育论文范文模板:清末民初小说语体研究

本论文主要采用了语言学、社会学、文化学、心理学、文本细读等方法,研究清末民初小说语体的特征、趋势以及文化运行机制之影响.清末民初小说语体与既往不同,与五四时期也有较大差别,显示出相对独立的价值,在汉语书面语文白消长过程中意义重大.

本论文的论述目标主要包括:一、梳理清末民初之前文言、白话两种汉语书面语体的历史演进,以及在整个历史中的发展特点、趋势和规律.二、对清末民初的小说语体进行分类,探视小说语体的复杂性和独特性.二、分析清末民初小说语体趋势特征背后的文体观念、雅俗审美观念以及士人复杂心态,探讨社会运行机制的变化如何加速白话取代文言的质变过程.

基于以上的目标,本论文主要分为六章.

第一章是“清末民初之前文言白话之发展趋势”.笔者对文言和白话进行界定,梳理清末民初之前文言白话的发展脉络.文言、白话虽属于不同的词汇语法系统,但同根同源,且在发展过程中相互借鉴融合.从文言语体成为官方主流书面语之后,言文分离的现象一直是文人已深刻认识的问题,由于种种因素制约,白话书面语只能在边缘逐渐积累其优势,但已明显地呈现出文白消长的趋势.

第二章是“清末民初小说之语体选择:多语体并存”.笔者对清末民初小说语体进行分类描述,在参照前人的研究成果基础上,使原来分类更加细化.白话语体可以细分为古白话小说及官话、方言小说、欧化译语体白话小说,其中的方言小说主要集中于北京方言、吴方言上;其次,根据具体的小说文本,文言语体可分为散体文言语体小说和骈文语体小说;最后论述韵文语体,主要是指清末民初时部分作家创作的弹词小说.

第三章是“多语体并存与清末民初繁杂小说观念”.“新小说”为代表的白话小说为杂文学文体,语体上多采用白话;林纾则持史传的文学观念,语体选择倾向于古雅的散体文言书面语;徐枕亚则认同辞赋化小说观念,其语体选择骈文语体.“新小说”为代表的白话小说“以俗为雅”,用通俗白话创作严肃小说;林纾译作“以雅化俗”,以雅致的散体文言提升通俗小说雅化的空间;以徐枕亚为代表的骈文小说“以雅返俗”,用雅致的骈体文创作媚俗的*通俗小说.

第四章是“多语体并存与清末民初文人心态”.清末民初处于激烈时代变革的语境下,文人心态与传统相比发生复杂的变化,小说多语体选择与文人心态密切相关.白话小说反映出革新派文人救亡图存的理想追求和经世致用的工具化实用主义心态,用白话语体新民救国成为激进派文人的共识;散体文言语体小说则代表了文化保守派文人心态,此派文人坚守只有使用文言语体才能创作“传世之文”和美文;骈文语体小说则代表有意逃离政治的文人心态,同时反映了此派文人追求盈利和炫耀才华之期望.

第五章是“文言、白话的此消彼长”.本章首先从语言学角度分析文言语体的式微,其次本部分从小说理论、数量以及其他诸文体(诗歌、散文、剧本等)的白话语体实践,证明了文言语体表现空间被大大压缩,最后以梁启超文本为例分析文白消长的必然趋势.

第六章是“清末民初文白消长的必然性与时代契机”.本部分一方面从内在原因分析文白消长的必然规律,另一方面从时代因素分析文白消长的外在原因,其中包括白话报刊的兴起、民族国家建构的需要、科举制废除与文人身份转变、教育体制改革以及异域文化的影响,内外因结合最终促成白话取代文言.

本论文的结论是:在清末民初这个特定的历史时空中,文白的兴衰交替沿着其历史轨迹进入转型时期,自然的语言、文学的语言、政治的语言三者胶接在一起,共同促进了文言向白话的转变.从自然的语言来说,文白的兴替是汉语言发展的内在规律;不可否认政治因素对语言的发展具有相当大的影响,政治的语言成为文白兴替的“催化剂”.文学的语言既反映了自然语言的演变和政治意义上的语言特征,也成为语言变革的“试验田”和语言规范化的“净化器”.

如果没有五四时期强制性地全方位推行白话文学运动,如果没有行政机构强制性地推行国语教育,也许汉语书面语言将遵照其内在规律继续发展.白话必将取代文言,但其过程将会延长,而且会在对峙融合中形成某种白话规范.历史不能假设,文学语言只能在自然的语言、政治的语言二者相互牵制的合力中发展.政治意义上的语言改革是二元对立式的非此即彼模式,一定程度上是政治霸权语言模式.自清末民初之后,白话取代文言成为不可逆的发展趋势.

第四篇汉语言文学教育论文范例:坚守与创新:百年中小学文言诗文教学研究

文言诗文是中国特有的文化现象,文言诗文教学是中小学语文教育中一个特殊的领域.自1904年语文独立设科以来,中小学文言诗文教学已走过了百年历史,经历了一个曲折发展的过程.百年来,中小学文言诗文教学的思想、理念、实施究竟有着怎样的演变过程究竟留下了怎样的经验与教训为了全面总结百年中小学文言诗文教.学所走过的路程,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中小学文言诗文教学的未来发展,本论文运用文献分析、历史比较、案例研究、实地调查等方法,沿着由历史追溯到现实观照到未来构想的基本思路,坚持史论结合、古今结合、中外结合的研究原则,对中小学文言诗文教学的百年演变作了全景式展示,对中小学文言诗文教学的现实作了掘进式揭示,对中小学文言诗文教学的未来作了前瞻式构想.

文章前有导论,后有结语,正文分上、中、下三篇.上篇为“历史回顾与反思”.本篇全面梳理了中小学文言诗文教学发展的百年演变历程,从中小学文言诗文教学的目的要求、教材编选、教学方法等方面对中小学文言诗文教学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演绎过程作了比较具体的历史描述和特征归纳.并结合不同历史时期社会、思想、文化的背景以及不同阶段汉语言文字的发展特点,对不同时期中小学文言诗文教学特点形成的原因作了较深入地分析,力求探寻百年中小学文言诗文教学在价值取向、目的要求、内容变迁、方法沿革等方面的一般规律.

文章以1949年新中国成立为界,把中小学文言诗文教学发展的百年历程分为“现代转型”和“当*展”两大阶段.“现代转型”包括“过渡”“激进”“平和”三个时期.从清末新政到1917年新文化运动爆发之前,中小学文言诗文教学处于由传统“经学”教育向现代国文、国语教育转化的孕育和过渡时期,其主要发展趋势为“延续传统,改良文言”.这个时期的国文教学在教学宗旨上强调的仍然是“忠君”“尊孔”的圣化作用,但也明确地包含了“实用”思想,突出语文教育的工具功能;教学内容上以儒家经典为主,注重选文的经典性,但也在一定程度上考虑时代要求,并注意了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适切性;教学方法虽然基本上还是传统语文教育方法“读、背、讲”的延续,但不乏对传统教学法的反思和改进之举,并在延续旧法的同时,尝试引进新法.20年代“五四”新文化运动的狂飙突进凝结为强大的“批判传统,抑制文言”的势头,加速了中小学文言诗文教学的现代转型.在国语教育阶段,教育目的已由传授“圣贤之道”转向“练习常用的语言文字”、“使学生有自由发表思想的能力”、“启发想象力及思想力”;教育内容则由文言独霸变成文言与白话并存,并出现由文言文教学逐步过渡到白话文教学的趋势;在标举科学、*、自由、个性的西方教育思想的影响下,教学方法出现了由被动向主动、由接受到发现、由封闭到开放的历史转轨.1927-1949年,中小学文言诗文教学经历了现代转型的裂变,进入到“反思传统,规范文言”的平和期.在“学科本体建构”的意识和努力下,中小学文言诗文教学基本完成了现代化的革命性演变,现代文言诗文教学的基本框架已经初步形成.

新中国成立后,中小学文言诗文教学进入到“当*展”阶段.中小学文言诗文教学的当*展包括“起伏”“探索”“融合”三个时期.1949年-1978年,在革命政治话语的统摄之下,中小学文言诗文教学经历两次“大起大落”,在很大程度上迷失了自己的“本性”.主要表现在“政治性解读方式窄化文学价值”和“文学分析范式弱化语言训练”两个方面.文化大革命结束以后,“工具论”长期主导着中小学语文教学.在科学理性的引领下,中小学文言诗文教学进入了“探索期”.一方面,在改变教学目标的模糊性、教学内容的随意性、训练方法的无序性等方面,中小学文言诗文教学向着科学化的方向前进了一大步;另一方面,由于对工具理性的过分推崇,训练的异化使中小学文言诗文教学陷入僵化的模式.“人文论”以矫正语文“工具训练”的姿态出现于90年代之后.在深刻的现代性反思中,中小学文言诗文教学被冷落多年的“文化价值”受到重视,文言诗文教学思路由单一走向融合,“文学鉴赏”得到关注,鉴赏文学作品的过程成为审美发现、情感体验与意义建构的过程.

中篇为“现实观照与剖析”.包括“坚守:中小学文言诗文教学的必然需求”和“异化:中小学文言诗文教学的实然审视”两个部分.回溯历史是为了更好地观照现实.“坚守”,这是我们从百年中小学文言诗文教学的发展历程中解读出的一个“关 键 词 ”.现代意义上的中小学文言诗文教学是中小学语文学科的课程内容,文章首先从课程论的视角,沿着社会、个人、学科三个层面展开了对中小学文言诗文教学坚守的意义探寻.接着从理论与现实两个角度审视了当前中小学文言诗文教学的困境,并追溯了问题的根源,对当下中小学文言诗文教学在目的、内容、方法、评价等方面的异化现象及成因作了较深入的剖析.文章指出,当下中小学文言诗文教学主要存在“教学目的南辕北辙,教学内容游移不定,教学方法两极分化,教学评价剑走偏锋,教师发展专业缺失”五个方面的异化现象.

下篇为“未来前瞻与建构”.探寻中小学文言诗文教学的未来出路,“如何创新”是一个关键问题.文言诗文教学需要在坚守中创新,也需要在借鉴中创新.本篇写作的基本思路是:一方面,在前面纵览历史的基础上,思考文言诗文教学在课程、教材、教法等方面要继承与创新哪些传统经验;另一方面,在比较研究的视野中思考当*湾、香港的文言诗文教学在课程设置、教材编排、教学方法及评价测试等方面的做法给我们的启示;思考如何把当前各种先进的科学理论,教育理念及中国古代汉语文学研究的最新成果运用到中小学文言诗文教学实践中来.基于这样的思考,把文言诗文教学的过去、现在、未来整合起来,文章提出了加强中小学文言诗文教学的理念和策略:确立“文化本位”的核心理念,构建“整体规划”的教学体系,凸显“诵读教学”的本体地位,树立“时代融合”的课程意识.

第五篇汉语言文学教育论文范文格式:传教士中文报刊译述语言文化研究(1815-1907年)

基于充实的史料分析,本课题从语言与文化相结合的角度考察传教士中文报刊译述活动对汉语演变的历史作用.

传教士创办的最早中文报刊是1815年在马六甲刊行的《察世俗每月统记传》,其内容主要是阐扬基督教义理.郭实腊1833年在广州出版中国境内的第一份世俗与宗教内容并存的中文报刊《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随后《遐迩贯珍》、《中西闻见录》分别成为第一份在香港、北京出版的传播西学知识的中文刊物,《六合丛谈》、《万国公报》等综合性报刊以及《格致汇编》、《小孩月报》等专门报刊的创办使得传教士中文报刊在中国社会的作用与影响越加突出.来华传教士的中文报刊活动持续了一百多年,和他们在华汉语学习与研究、西学汉译与出版等其它“文字传教”活动相比,影响面更为广泛.尽管与西学翻译一样,传教士中文报刊出版的主观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让广大中国人民接受基督福音,但客观上却在中西文化交流中产生意想不到的结果.中文报刊译述文本语言突破了传统文言的束缚,在词汇、语体和文体等语言表现形式上孕育着变革,是清末民初国人主导的汉语现代变革之前最有活力的语言成分.

随着一大批传教士中文报刊史料的发掘、整理和出版,国内外学者从历史、宗教、文化交流和语言文学等角度对来华传教士所办中文报刊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尤其是对《万国公报》、《格致汇编》等报刊个案的研究成果较为丰富.但整体而言,当前学界对传教士中文报刊的研究相对集中在历史、宗教、新闻传播等领域,翻译学、语言学和文学领域的研究相对薄弱.现有成果中对传教士中文报刊的个案研究相对活跃,而整体研究相对不足,对传教士中文报刊的历史成果也就难窥全貌并加以客观评价.另外,语言文学视角下的传教士中文报刊解读分析较为零散,侧重于语言学习、新词创制、翻译史实和传教士宗教文学等方面,研究对象较为单一,缺少综合性,还未形成系统化的理论分析.因此,就语言研究方面而言,传教士在华所创办中文报刊作为他们汉语言活动实践的最重要载体,当前研究对百年间传教士中文报刊译述语言特征及其变化在汉语史、翻译史上的重要地位认识不够充分.

本研究主要以19世纪来华传教士所创办的《东西洋考每月统纪传》、《格致汇编》、《六合丛谈》、《遐迩贯珍》、《中西闻见录》、《中西教会报》、《小孩月报》和《万国公报》等八大中文报刊文本为研究对象,佐以Chinese Repository(《中国丛报》),China Review(《中国评论》)和The Chinese Recorder and Missionary Journal(《教务杂志》)等三种英文报刊中传教士发表的有关汉语语言研究和对翻译认识的观点.基于传教士中文报刊译述语境的分析,本研究将传教士中文报刊看作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翻译场域,以英国语言学界费尔克拉夫所构建的话语分析理论为框架,从文本、话语实践和社会实践三个维度,对传教士中文报刊译述文本语言做较为全面系统的研究.并在综合分析三个维度的基础上,探寻传教士中文报刊译述语言在促进汉语现代转型中的作用及表现因素.

全文除绪言、结语外,共分六章,围绕传教士中文报刊译述语言文本特征、报刊译述语言实践与报刊译述语言影响三个维度展开.首先,基于报刊译述文本的具体分析,从报刊新名词、文白杂糅语体风格、多样化文体形式三个方面着重分析传教士中文报刊译述语言的客观化形式,即“传教汉语”的话语形式特征与影响,进而阐述传教士中文报刊译述文本在汉语“言文一致”与通俗化进程中所进行的语言实践及其积淀作用.其次,通过“西译中述”翻译模式、归化翻译策略、功利主义翻译观对汉译文本中语言使用的影响与制约的分析,从文本翻译实践维度探讨传教士中文报刊译述文本语言的具体实现路径,论证了报刊作为“传教汉语”言说和“宗教书写”空间存在的合理性.第三,文本的社会实践分析强调传教士中文报刊译述文本语言对汉语变迁产生的影响,从报刊译述所呈现的传教士汉语观和翻译观、报刊中语言-文学互动和晚清士人回应三方面论证晚清文化-语言-文学互动关系及其对汉语语言演变的影响.具体而言:

绪言主要概述了选题价值、研究思路和内容.简要综述了目前研究现状,提出本研究不仅可以重新认识传教士报刊语言活动对汉语近代变革的影响与作用,还能拓展中国翻译史研究范围,充实晚清翻译史写作.研究思路和内容上,以社会学、翻译学、文体学等理论为参照,综合利用历史考证、理论阐释与个案分析等研究方法,借鉴诺曼·,费尔克拉夫的话语分析三个向度框架,着重从报刊译述文本、报刊译述实践和报刊译述文本的社会影响三个方面,通过具体文本分析,研究传教士中文报刊中“传教汉语”的语言符号特征、形成过程及对汉语言变化的作用、表现途径,揭示汉语言发展中的外来影响及局限.

第一章主要从晚清社会与传教士两个角度来看中文报刊译述发生及其语言呈现的合理性与现实性.首先,从传教士对中文报刊在中国社会的积极作用认识出发,论述报刊译述和汉语学习与研究、西学翻译与出版等文字活动之间不可割裂的联系.其次,通过传教士在华汉语实践活动和语言比较学习的分析,论述来华传教士获得的汉语言能力在“文字传教”中的适应性及对报刊译述和西学翻译的影响与制约.最后,从传教士文化身份入手,以中文报刊写作文本与翻译文本的互文分析为基础,论述传教士中文报刊文本翻译和创作是合二为一的,难以绝对分开,并分析了报刊译述所存在的不足.

第二、三、四章属于报刊译述文本论部分,分别从词汇、语体和文体三个层面分析传教士中文报刊译述文本特征及其形成原因.第二章主要考察中文报刊所载的西学知识在汉译过程中产生的新词语、新概念的具体语言表现形式以及翻译原则和策略,并通过个案分析来阐述这些新译词在中国本土文化中被认知和接受的过程,以及对中国语言、文化系统所产生的深远影响.第一节主要基于中文报刊发展分别分析了比附、音译、意译等新词创制方式和重新启用旧词来表达新义等方式在不同阶段报刊词汇创制中的具体运用.第二节从翻译过程入手,讨论了制约报刊新名词译介的语言和社会双重机制.音译、语义改造和意译、自创、生造等方式是报刊新名词创制的主要方式,但基于汉语固有词汇和词汇特点的格义比附是译词得以流传的语言规律.通过“国会”、“议院”两词的分析可以看出,文化心理因素是制约新名词创制的社会机制.第三节从译词的社会影响入手,分析了传教士个人或群体在译名统一上的理论探索与实践中的种种努力,讨论了新名词语义涵化、词汇化和语法化等三种主要汉化途径对转型期汉语词汇双音节化、多音节化演变的实际作用.

第三章集中于传教士群体在报刊译述中对文言与官话白话选择的历史考察,描述了在将近一个世纪的报刊语言实践中的翻译语体变迁及其历史缘由,并试图从中国语言文化背景出发来探讨他们的语体选择与实践对中国语言发展的重要影响.第一节中分析了传教士中文报刊对古白话、浅文理和官话等语体形式的吸收与变革,突出其文白杂糅与欧化特征.第二节从文本属性、译者主体性等文本内规范和翻译传统、翻译目的等文本外规范以及翻译策略认识等三个层面分析了传教士报刊译述语体选择的制约因素.第三节着重分析了报刊译述语体口语化与欧化在汉语变革中的具体影响,一是官话地位的提升;二是词缀对构词的影响;三是句法结构扩展、语法手段丰富等因翻译引起的汉语欧化现象.


https://www.mbalunwen.net/ufo/81980.html

第四章主要分析了传教士中文报刊译述文本在文体形式上渗透与糅合的表现、原因及影响.第一节以第一份传教士中文报刊《东西洋考每月统纪传》所呈现的各种文体形式为参照,重点分析了新闻体、翻译小说、时论文体等在其后创办的中文报刊中所呈现出的文体特征及发展.第二节侧重于报刊译述中文体选择原因的分析,从内、外两个界面讨论了文体选择与演变的缘由:中国传统文学文体的束缚与突破;译者主体性制约下的读者意识.第三节从报刊译述文体的影响入手,分析了通俗化需求下的报章体、翻译小说、寓言和新体诗对中国语言文学观念所产生的影响.

在前三章论述报刊译述对汉语词汇、语体和文体的微观影响基础上,第五章为报刊译述过程分析,力图从文学与文化两个层面来分析探讨晚清中国社会与传教士中文报刊译述文本的生成与影响.第一节从翻译模式入手,分析了“西译中述”合作翻译模式的特征与成效,它是中西文学-文化互动关系形成的重要一环.第二节基于报刊译述选材的考察,分析了不同阶段报刊选材与中国社会经世致用思潮的关联,从一个侧面证明了报刊译述文本文体糅合的必要性.第三节从传教士中文报刊译述文本生成、传播与消费过程分析入手,论述了报刊译述语言对中国语言变革所能带来的影响之可及性程度.

第六章是报刊译述影响阐述,从宏观语境角度论述中文报刊这一新媒介所承载的新思想、新观念如何以新文学形式在中国社会,尤其是中国士人中产生影响,进而以文学语言的变革来推动汉语的现代转型.前两节侧重于文化层面的分析,第一节分析了报刊作为新媒介的作用,在思想、语言和文学层面的现代意义及其对自办报刊的影响.第二节从文学的角度论述了文学观念在中西之间的碰撞,特别分析了《文学兴国策》对中国社会的教化意义.还分析了报刊译述的西学知识在中国文学作品中的深远影响以及报刊在小说成为中国正统文学中发挥的作用.最后一节论述了传教士中文报刊译述文本对晚清士人新型阅读、作者群体形成及其思想观念转变的巨大影响,尤其是是报刊译述语言作为一种思想工具对晚清白话文运动的启发意义.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认为:(1)传教士中文报刊译述语言是介于文言与白话之间的“第三语码”,它以报章为媒介呈现出来的文言浅近化,乃至文言欧化、欧化白话在不同报刊层面、不同阶段有着形式各异的发展变化,是近代以来汉语书面语流变的重要组成部分.(2)传教士中文报刊场域中的译述文本语言对汉语现代变迁的推动主要基于报刊译述文本实践中的文化-语言-文学互动,通过来华传教士汉语语言学习与研究成果、中文报刊译述文本书写两种方式在词汇、语体、文体三个层面得以体现.(3)传教士中文报刊中互文性极强的翻译文本与创作文本里出现的新词语、衍变的杂糅欧化语体和形成的报章文体共同强化了推动汉语现代变迁的语言力量.首先,新名词的创制和传播使汉语的表达更清晰、更准确,逻辑性增强.通过概念的转变从思维层面上奠定文白转型的基础,并最终由古白话质变为现代白话.其次,传教士中文报刊在文学生产、传播与消费、西方文学译介与批评等方面促进了晚清文学语言与文体现代化的发生,进而引发文学与语言变革的互动.(4)比较视域下的中西语言研究,尤其是汉语语法研究是传教士进行翻译和创作的“规范”之一,并成为汉语现代变迁的理论来源之一.因此,在汉语现代变迁过程中,传教士中文报刊的推动作用显而易见.传教士中文报刊译述语言与晚清文化、文学的互动,不仅表现在语言形式的外在变化,更从思想层面奠定了变革的社会基础.

论文最后阐述了本研究在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上的局限与不足和今后的研究方向.

本文是一篇汉语言文学教育论文范文,可作为选题参考.

汉语言文学教育引用文献:

[1] 汉语言文学教育相关论文选题 汉语言文学教育论文题目怎么取
[2] 汉语言文学教育论文提纲范本模板 汉语言文学教育论文提纲怎样写
[3] 汉语言文学教育论文摘要怎么写 汉语言文学教育论文摘要范文参考
《汉语言文学教育论文范文参考 汉语言文学教育毕业论文范文[精选]》word下载【免费】
汉语言文学教育相关论文范文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