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论文写作 > 学术论文 > 文章内容

翻译学术论文摘要怎么写 翻译学术论文摘要范文参考有关写作资料

主题:翻译学术 下载地址:论文doc下载 原创作者:原创作者未知 评分:9.0分 更新时间: 2024-03-11

翻译学术论文范文

论文

目录

  1. 第一篇论文摘要:刘宓庆翻译思想研究—学术考察与理论述评
  2. 第二篇摘要范文:学术期刊、理论创新与学科发展——翻译学术期刊暨翻译国际研讨会综述
  3. 第三篇翻译学术论文摘要:口译研究的生态学途径
  4. 第四篇翻译学术论文摘要模板:中国学术翻译研究20年
  5. 第五篇翻译学术论文摘要怎么写:学术著作翻译的理想模式——以赵文静中译本《翻译与冲突:叙事性阐释》为例
  6. 第六篇摘要范文:跨文化传播视域下的翻译功能研究
  7. 第七篇翻译学术论文摘要范文:功能翻译理论视阈下的学术论文摘要英译研究
  8. 第八篇翻译学术论文摘要格式: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翻译活动的社会运行研究
  9. 第九篇翻译学术论文摘要:翻译学硕士研究生学术能力及其培养研究
  10. 第十篇摘要范文:美国二十世纪的中国儒学典籍英译史论

【100篇】免费翻译学术论文摘要范文,为你的摘要写作提供相关参考,可用于翻译学术方向的硕士论文和本科论文写作参考研究,每一篇都是经典优秀的摘要范文格式模板,【赶紧阅读吧!】

第一篇论文摘要:刘宓庆翻译思想研究—学术考察与理论述评

翻译理论批评是一种元翻译理论研究,即对翻译理论本身的研究,也是翻译学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翻译理论家的个案研究是一种翻译理论批评,自然也是翻译学研究的重要方面.目前国内以某一翻译理论家为个案的系统研究主要集中在外国翻译理论家方面,如对奈达、韦努蒂、罗宾逊等人的研究,当代国内翻译理论家的研究多是一些综述性的文章或访谈记录,还需要较系统较深入的研究.本文以国内当代中国大陆翻译理论家刘宓庆为研究对象,系统论述了刘宓庆翻译思想的整体结构和组成部分,旨在探讨刘宓庆翻译思想的形成与发展轨迹及其与世纪之交中国学术传统的联系,因此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论文首先对刘宓庆其人其著进行了分析和概述,并对他的翻译思想发展进行了分期和分类.认为刘宓庆的翻译思想经历了三个时期:1980年到1992年为第一期,1993年到2001年为第二期,2002年至今为第三期.并把刘宓庆的翻译研究分为三种类型:应用翻译理论研究、基础翻译理论研究和元翻译理论研究.因篇幅和时间的限制,本研究主要以第一种类型和第三种类型为研究对象,旁及第二种类型.刘宓庆的应用翻译理论研究主要涉及汉英对比研究与翻译教学研究.在梳理了刘宓庆的汉英对比研究的基础上,重点研究了刘宓庆的汉英对比思想,分析了其“语言异质性”、“层面*法”、“汉语本位”等理论观点.本文认为,刘宓庆的汉英对比研究属于指向翻译的对比研究,他提出的“汉语异质性”和汉英对比的“汉语本位”原则与他坚持的翻译理论的中国特色是密切相关的.

刘宓庆的元翻译理论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中西翻译思想的比较研究与翻译学体系研究.刘宓庆的中西翻译思想比较研究基本上属于平行比较研究中的评价研究,他认为中国的翻译研究应该具有中国的特色或价值,从而引发了特色论与共性论之争,论争的背后是民族文化本位思想在起作用.他还对西方当代译论的缺陷进行了批评,但他的许多批评存在对西方译论的误读,文章对这些误读进行了评析.在翻译学体系研究方面,基于翻译学两种体系——实然体系和应然体系概念的区分,对刘宓庆的翻译学实然体系研究和应然体系研究分别进行梳理和评论.认为他对翻译学框架的设计和建构,部分地基于他对基础翻译理论的研究,但其翻译学框架本身的规定性和封闭性使得此类研究的可信性存在问题.刘宓庆的基础翻译理论主要涉及翻译美学、文化翻译学、翻译与语言哲学、翻译教学,本文对这几个方面也做了简要的论述和评价,从而使刘宓庆翻译思想系统的理论框架得以完成.

除了对刘宓庆三种类型的翻译研究进行了总结和评价外,本文还对他的四种翻译理论观(功能观、特色观、描写观、文化考量观)、翻译研究的中国思想来源(儒家思想、墨家思想、道家思想)以及翻译研究方法(比较方法、系统论方法、跨学科方法、本位观照、外位参照)进行了讨论.特别是对刘宓庆的功能观进行了梳理和评论,认为他的功能观贯穿于其整个翻译研究的始终,并经历了从语言学功能观向语言哲学功能观的转向.另外,本文还对刘宓庆提出的译论话题进行了阐发研究,如在应用翻译理论研究方面,探讨了语言对比研究与翻译的关系以及语言间对应层次与翻译的关系;在元翻译理论研究方面,则建构了一个比较译学论纲,并对翻译学的跨学科研究以及中国翻译学与文论的关系进行了历时性梳理.

作为中国现代译论的重要开拓者之一,刘宓庆在探讨翻译理论奥秘的道路上一直游走在传统与现代、中国与西方、感性与理性之间.其深厚的国学功底与对传统译论的熟练把握使他能够对中西语言对比、中西译论、翻译学体系等译论话题提出自己的独特见解,为中国译学的发展做出了具有历史意义的贡献,成为反思中国新时期翻译理论研究绕不过去的人物.应该说,对于他提出的许多译学观点,译学界褒贬不一.其中有些观点具有开创性意义,为中国新时期译学的建设做出了贡献,也为本文提供了讨论的出发点和评论的空间,但也引发了译学界的不少讨论,需要对这些问题进行更深入的研讨.当前中国译学的深入发展需要对新时期国内翻译理论研究进行批评和反思,希望本文对刘宓庆的系统研究,能为中国当代翻译理论建设及其批评话语的形成提供一定的研究视角和理论参照.

第二篇摘要范文:学术期刊、理论创新与学科发展——翻译学术期刊暨翻译国际研讨会综述

目前,翻译正进入一个崭新的时代,翻译学科得以蓬勃发展.在翻译学科建设的过程中,专业学术期刊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正是翻译学术期刊展示、存储、评价和传播研究成果、引领翻译研究方向,辅助学科人才培养,为学术交流搭建了必要的平台,促进着翻译学科的繁荣.而另一方面,翻译学科的发展,包括体制建设、学科管理、教学水平、学术队伍、研究项目等方面的综合发展,为翻译学术期刊的发展提供了技术基础、作者群体和论文数量与质

第三篇翻译学术论文摘要:口译研究的生态学途径

口译作为沟通中外的纽带和桥梁,在国际间政治、经济、科学和文化等各个领域的频繁交流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口译研究也随着口译事业的日益繁荣而不断发展,并已取得一定的成果.纵观口译研究的发展,口译界先后出现了几种较为成熟的口译研究范式,如释意理论的研究范式、认知处理的研究范式、神经语言学的研究范式、目标文本产出范式、对话语篇互动范式等.这些口译研究的范式分别遵循语言学、认知学、心理学、文体学和跨文化交际学等西方理论轨迹,在很大程度上拓展了口译研究的学术视野,丰富了口译研究的学术体系.

生态翻译学对开拓翻译科学领域来说是一个重要的贡献,同时译界许多学者也领略到了生态翻译学研究的强大解释力.然而在这样一种大背景下,国内外学者运用自然生态的术语或概念描述口译问题的整体性与持续性研究目前却鲜有出现.因此,本文以生态翻译学为理论框架展开口译研究,通过文献计量法、个案分析法、语料库研究法及定性描述法等研究方法,将口译与口译生态环境相关联,并对口译过程中译员的多维适应与选择现象进行深入研究,从生态学角度研究口译,尝试对口译的过程、本质与标准等做出新的描述和解释,旨在不但能扩充生态翻译学的研究范畴,而且也能拓展口译研究的深度和广度.

依据生态翻译学的翻译生态范式,本文对“口译是什么?”、“谁在译?”、“如何译?”、“为什么译?”进行了创新解答,依此也就形成了论文框架中的四大主要章节.首先对于“口译是什么?”,本文从生态翻译学的视角进行了口译本体研究,阐述了口译的过程、口译本质和标准的生态内涵.其次对于“谁在译?”,本文提出口译生态过程中应以译员为主导,就译员的主导作用进行了深层解读,并通过语料的分析和研究确立了译员主导角色的定位.接着对于“如何译?”,本文通过对2010-2012年温总理答中外记者问的交传语料进行文本转写和个案研究,通过语料库定量研究与实例定性研究,探讨了译员的多维适应和选择在口译现实活动中的应用性及适用性.最后对于“为什么译?”,本文创新提出模因论与生态翻译学的跨科际整合,从“繁衍”和“进化”方面拓宽生态翻译学的研究范围,从模因的复制、嬗变对口译生态的影响揭示“译”只为口译生态的平衡、和谐、共生,只为口译实践提出开拓性的建议.最后,本文尝试着提出基于生态翻译学与模因论的口译教学研究,并构建了生态化口译教学模式旨在探讨生态翻译学对口译教学的有益启示.

口译研究的跨学科发展和多元化发展是口译研究的必然走向.随着自然学科与人文学科交叉与融合态势的不断发展,借鉴了生态学中核心原理的生态翻译学应运而生.胡庚申教授创建的生态翻译学为口译研究带来科学合理的跨学科的生态学研究视角,也为口译研究带来了系统全面的及富有实践意义的理论支撑,既能很好诠释口译的过程和剖析口译现象的种种问题,又能为丰富和深入口译研究提供开拓性的指导.基于此,本研究将生态翻译学的核心理论翻译适应选择论与释意理论、模因论进行有机结合,提出了口译生态学视角研究的四大模式,如生态翻译学视角下口译过程模式、口译过程中译员主导模式、口译生态中模因传播模式及生态化口译教学模式,通过统一语料的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使其对口译现象具有一定的解释力,对口译实践具有一定的效用性及对口译教学具有一定的指导性.

本研究以理论描述和阐释为研究基础,以个案研究、实例分析及语料库统计分析为研究手段,依据生态翻译学的理论架构,结合释意理论探索口译本体研究,对口译的过程、本质、标准及方法等赋予了生态内涵并进行了整体描述,论证口译生态学视角研究的科学性和可行性.同时,立足于生态翻译学与模因论的契合之处,探索生态翻译学理论研究的发展、延伸和完善,使口译生态学视角研究的可靠性得以提升、研究范围得以拓宽,并为口译实践和口译教学的研究发展提供重要的借鉴与指导.总之,本研究基于生态翻译学对口译进行了更为科学、更为系统的生态学视角研究,从而构建出新的生态学途径的口译研究体系,对口译实践和口译教学研究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第四篇翻译学术论文摘要模板:中国学术翻译研究20年

学术翻译研究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中国的书面翻译始于佛学著作翻译,中国的翻译研究及其理论构建也是在此基础上逐步形成并发展起来的.通过回顾近20年中国学者对学术翻译的研究,收集分析了从1991年至2010年间中国学术翻译研究的相关论文,总结、分析了其中存在的问题,指出学术翻译研究要真正服务于学术翻译,服务于中国的人文社科学术发展.

第五篇翻译学术论文摘要怎么写:学术著作翻译的理想模式——以赵文静中译本《翻译与冲突:叙事性阐释》为例

1.引言20世纪80年代初随着中国各个领域对外开放的深入发展,学术界对外交流也日益增多和深入,中国学术界从国外(主要是西方)引入大量学术著作,学术著作翻译蓬勃发展.但有人做过从1991年至2010年有关学术翻译质量的研究性论文的统计分析后,发现学术翻译质量令人堪忧,不少译者自身学术素养不够,影响了译文的学术质量.(陈生梅,2011)如何才能生产出高质量的学术译著这个问题在目前国家大力提倡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走出去",

第六篇摘要范文:跨文化传播视域下的翻译功能研究

翻译不仅是一种跨语言的交际行为,也是一种跨文化的传播过程和交流活动.人类自有文化开始就有传播在进行,传播促进文化发展,异语文化之间的传播属于跨语言和跨文化的传播,必须通过翻译才能够实现.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没有翻译就没有异语文化之间的交流、融合与发展.纵观中外社会历史文化发展的历程,从欧洲的文艺复兴,到印度佛教的西土东传,再到中国明末清初的西学东渐,无不证明了翻译在社会历史文化变迁中所发挥的独特而巨大的作用.

综观跨文化传播过程中的中外翻译活动及翻译理论的发展,最突出的是翻译研究学派的理论,它把翻译研究和文化研究结合起来,实现了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又进而提出文化研究的“翻译转向”,把翻译置于社会文化语境中,研究其社会文化功能和作用.鉴于此,翻译和社会文化之间的互动关系便成为了本文研究的重心:即在跨文化传播的视野下,结合跨文化传播学的原理,运用描述性翻译研究方法,采纳翻译文化研究学派研究范式,以翻译目的论为理论依据,分析、阐述翻译的社会历史文化功能.也就是把翻译置放于跨文化传播的语境中,从宏观、动态、外部的视角探究翻译活动(包括作为翻译主体的译者活动)和翻译作品对目的语社会历史文化的发展变迁所产生的巨大作用.

本研究拟采用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按照文献综述、原理参照、主题阐述、实证描述以及意义分析的逻辑思路,本文的章节设置及主要内容安排如下:

第一章首先回顾国内外翻译研究的发展历史、现状和主要理论研究派别,着重介绍了学者们对翻译社会文化功能这一课题所进行的研究,分析了翻译的文化研究学派提出的翻译研究“文化转向”的时代背景、内在原因、哲学基础及其研究方法,并在此基础上,得出“文化转向”是翻译研究的必然趋势的结论.在当前,文化研究的“翻译转向”是我们面临的又一个重要研究课题,即研究在跨文化传播语境中,翻译在目的语社会历史文化发展中所起的作用,包括如何起作用以及作用的效果如何等.也就是说,本文不仅关注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也考察文化研究的“翻译学转向”这一学术动态.

第二章主要是关于对翻译研究的新视角——跨文化传播学的研究,介绍了跨文化传播的主要概念、基本原理和功能.跨文化传播学源自传播学,所以贯穿这部分的主线是从传播的模式和功能演进到跨文化传播的模式和功能:从拉斯韦尔传播过程的“5W”模式(即谁、说什么、通过何种媒体渠道、对谁及产生什么效果)到布雷多克的7要素模式(在5W模式基础上,增加了在“什么情况下”和“为了什么目的”),针对翻译作为跨文化传播方式的特殊性,本文又增加了一项“使用何种传播方式”,一方面进一步完善了跨文化传播的模式,另一方面也引出了本文所要研究的主题:跨文化传播视野下的翻译功能.

第三章主要是从跨文化传播视角研究翻译,首先对翻译概念进行再认识.以前的研究大多是从研究文学翻译入手,而本研究则把研究范围扩大到文化层面,从而扩大了翻译的内涵和外延.因为文化包罗万象,对文化的翻译也就无所不包,不仅有文学翻译,还有科技翻译、制度翻译、习俗翻译,甚至器物翻译等文化翻译形式.其次,根据上一章阐述的跨文化传播八要素一一对应地确认了翻译的跨文化传播本质属性.最后,对“文化翻译”及“翻译文化”进行了界定,认为从文化翻译到翻译文化的过程,就是从翻译开始到产生效果后翻译功能的实现过程,继而阐释了翻译的跨文化传播功能.

本文第四章以佛经的汉译及传播为例,对翻译的传播作用进行了实证描述.首先描述了佛教传入前中国社会的原生态文化或本土文化,其目的在于立此存照,以资比较,来观(翻译传播之)后效.然后以佛教传入的历史为主线,通过描述性、实证性的分析研究,探讨翻译对中国社会历史发展和文化变迁所起的作用,并藉此强调翻译在跨文化传播及促进人类文明和社会文化发展中所起的作用.

接下来的第五章是通过个案分析,选择几个典型个案,包括严复和林纾的改写翻译、《汤姆叔叔的小屋》的汉译和传播、马克思主义学说在中国的译介和传播等,把译者、译作、翻译策略、文学、社会思潮等作为切入点进行重点分析,使翻译的作用和社会文化功能更加具体而清晰.

第六章作为结论部分,从历史发展观视角分析了中国历史上经过几次翻译*之后中国的社会、历史和文化所发生的变化和变迁,而这一切变化和变迁都是受外来文化在中国的译介和传播的影响,并藉此提出“后翻译时代”、“显形翻译”和“隐形翻译”等概念,同外来文化翻译发生之前的中国社会状况进行对比,进而说明翻译在中国社会历史文化变迁中的功能和作用.本章还从正反两方面来说明,在特定的历史发展阶段,翻译兴则文化盛则社会进、翻译废则文化衰则社会退这一历史规律.最后本章强调并呼吁在当今这个经济全球化与文化多元化语境下,更应该重视作为跨文化传播主要途径的翻译活动,并对目前国内外翻译活动出现的现象和问题进行反思,认为应该加强强势文化与弱势文化的对等翻译,尽量保持中文与外文互译量的平衡.

翻译学术论文摘要范文相关参考属性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翻译学术论文范文检索 大学生适用: 2500字电大毕业论文、3000字本科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27 写作解决问题: 如何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任务书、论文前言 职称论文适用: 论文发表、中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翻译学术学科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秀翻译学术论文摘要范文选题

本文的研究意义主要有以下几点:

首先,本研究从新的视角,即在跨文化传播的视野下,结合跨文化传播学的原理来研究翻译,在理论上拓展了翻译研究的领域和范围.把翻译学和跨文化传播学结合起来进行研究是在跨学科或交叉学科研究上做了一次有益的尝试.

其次,从跨文化传播视角来研究翻译,对翻译活动的诸方面进行客观描述,对翻译中的关系因素进行深入分析,例如译者与译文读者之间的关系,翻译目的、翻译策略与翻译效果之间的关系.通过这些描述和分析来揭示翻译的原理、规律和功能,进一步丰富翻译学理论的内涵,也是翻译学建设不可忽视的一个环节.

再次,借鉴国外最新的翻译研究理论,主要是借鉴文化研究范式和目的论翻译理论等来探讨发生在中国历史上的翻译实践活动,是“外为中用”在翻译研究中的体现,其本身也充分证明了跨文化传播中翻译的功能及其现实意义.

最后,所有的理论阐述和实证分析都表明,翻译实践活动在中外社会历史文化发展变迁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无论现在还是将来,翻译的功能都不会减弱,反而会不断增强,因此,不但不应该被忽视,反而应该受到加倍的重视和关注.

第七篇翻译学术论文摘要范文:功能翻译理论视阈下的学术论文摘要英译研究

研究背景:摘要是学术论文的重要组成部分.好的摘要不仅能使作者清楚地概括出文章的主要内容,而且有助于审稿人审稿,帮助读者迅速判断文献的主要内容并决定是否有必要阅读全文,还能为数据库进行文献检索提供便利.英文摘要在国际间进行知识传播以及学术交流与合作中起着重要作用.近三十年来,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对摘要写作进行了研究,对提高期刊摘要质量起了积极的作用,然而尚无从翻译视角对学术论文摘要进行系统研究.

目的:针对学术论文摘要翻译研究存在的问题,以功能翻译理论为框架,制定学术论文摘要英译原则,探讨摘要翻译策略,构建摘要翻译模式,以期帮助中国作者掌握摘要写作和翻译规则,提高摘要写译质量,促进学术交流.


https://www.mbalunwen.net/ufo/60242.html

方法:(1)采用文献法,概括和分析国内外学术论文摘要研究现状以及英译中存在的问题,总结和分析功能翻译理论的主要内容及其对摘要翻译的指导作用.(2)随机选取2011年版《中国期刊引证报告》(扩刊版)收录的影响因子大于1.0的90种中文期刊,医学、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期刊各30种,文章发表于2010年1月到2011年9月,从写作规范、宏观结构和语言运用三大方面对其研究型论文英文摘要质量进行调研,并对翻译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归类.然后,基于目的论以及国际标准ISO214-1976(E)和国家标准GB6447-86,探讨学术论文摘要翻译原则;从摘要的宏观结构和语言特征入手,探讨其翻译策略;建构学术论文摘要翻译模式,为译者提供较为清晰的翻译思路.

结果:(1)国内学术期刊论文英文摘要翻译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写作规范方面的问题、体裁结构要素不全和语步混乱以及语言运用上存在的词汇、句法和语篇方面的不足.(2)功能翻译理论可用于指导学术论文摘要英译.(3)确立了学术论文摘要翻译原则.目的论的“三法则”,即目的法则、连贯法则和忠实法则是摘要翻译应遵循的“总则”.基于ISO214-1976(E)和GB6447-86有关摘要写作的规范和要求总结而成的“九原则”是摘要翻译遵循的基本原则,即体现摘要的体裁性特点、规范、客观、完整、准确、一致、简洁、正式以及与时共进原则.(4)制定了学术论文摘要翻译策略.基于语步的选词选句策略用于各语步典型词汇和句型翻译;语序调整策略用于定语翻译和状语从句翻译;词类转译策略用于连动式谓语句的英译(确定一个动词,其余动词转换成非谓语动词或介词);时态、语态和人称的选择应以实现摘要各语步的功能为目的以及衔接策略用于语篇翻译,以符合英文表达习惯.(5)构建了一个基于“五步骤”的学术论文摘要语篇翻译模式.该模式由五个“步骤”组成:明确“翻译纲要”、做好译前六项准备工作、在翻译过程中进行“双文本”分析、文本翻译、润色、加工以及对照摘要质量评价表审核译文.

结论:功能翻译理论为学术论文摘要翻译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基于目的论的“总则”和基于两“标准”的“九项基本原则”对摘要翻译起到了规范作用;翻译策略有其各自的适用层面;“五步骤”翻译模式能够为译者提供清晰的“图式”.

研究局限:对功能翻译理论的分析不够透彻;选取的样本数量有限.

启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一方面要提高学生的语篇体裁意识,另一方面可将功能翻译理论引入到学术写作教学中.

此外,本研究探讨了关键词的标引和翻译原则.英译关键词应遵循规范性原则、简洁性原则、准确性和一致性原则.

第八篇翻译学术论文摘要格式: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翻译活动的社会运行研究

翻译活动的社会属性及其对我国深入改革开放的作用,还没有得到广泛和深刻的认识.虽有诸多的努力,但这些努力只是临时性的应对,鲜有从整个社会发展的角度系统地思考、研究这方面的功能.我国目前的翻译研究,由于对翻译活动社会属性的忽视或者很大程度上的认识不足,影响了研究的广度和深度,现实社会中的很多翻译问题没有在翻译研究中得到应有的重视和系统的分析、思考.本研究由文本世界进入生活世界,视翻译活动为整个社会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把翻译活动的发展放在整个社会发展的大环境中进行思考,深入考察翻译活动的社会运行,系统研究现实生活中的种种翻译问题.

在研究内容和方法上,本文运用系统思维方法与数据统计分析、抽样调查、文献法、问卷调查与访谈等方法相结合,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翻译活动的社会运行为研究对象,部分环节以世界其他国家的方针、策略作参照,从服务于社会发展的角度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翻译活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系统思考,揭示问题背后翻译活动社会运行的不合理环节或因素,提出相应合理的、科学性的建议,并在理论上进行深度的分析和阐释.

在理论层面上,本文在借鉴、反思西方翻译社会学研究的基础上,从整个社会发展的视角,通过研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翻译活动社会运行的特点,对翻译活动的产生、发展和变化进行系统思考,揭示各要素在翻译活动社会运行中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运用系统思维原理构建翻译活动的整体运行机制,为丰富翻译学理论提供有参考意义的学术探讨.

在实践层面上,运用所构建的运行机制框架,系统思考当前运行机制下存在的各种主要问题,探讨相应的对策和思路,构建、设计、选择和优化翻译活动的各种运行机制,目的是促进翻译活动健康运行,从而达到最佳发展效能,实现翻译活动更好地为社会服务的目标;研究成果体现政策研究的特色,可以为翻译活动相关管理部门的决策提供建设性意见和方案,也能够积极参与翻译组织各方面的建设.

在“翻译运行整体规划”方面,我们提出避免翻译运行市场失灵的对策和思路:政府应对翻译出版物加以宏观调控;加强非盈利性机构建设,以对翻译组织的趋利行为进行矫正;发展各种文学共同体,引领读者进入高层次的阅读空间,以便更好地消化吸收引进的外国文化成果.

在“翻译系统内部运行机制优化”方面,我们通过分析出版社和翻译公司翻译运行中的关键控制点,构建了面向出版社和翻译公司的翻译运行控制管理流程,以期增加运行效益,实现翻译质量的提升.

在“译者职业道德约束机制构建”方面,我们运用社会网络理论——“密集的社会网络有助于非正式制度的执行”这一原理,从学理上提出将各级翻译协会改造为封闭的组织网络,对从业译者采取强制性注册入会的制度,以密集的社会网络来维系和支持翻译质量国家标准的有效执行,从而克服译德失范造成的翻译质量问题.

在“中国图书‘走出去’运行机制优化”方面,我们在指出目前执行机构对中国图书“走出去”运作的不合理之处之后,对法国、加拿大、德国、美国、英国、日本等国在文化政策和版权贸易方面进行了评估,建议针对不同类型的国家或地区采取不同的资助方针和力度.我们根据经济交流与文化交流的互动关系,指出我国出版界在现有的“走出去”路径之外,还可以沿着中国企业“走出去”的路径开发新的、更多的版权贸易国或地区,以扩大中国文化的覆盖面.

在“翻译人才培养机制优化”方面,我们认为唯学科意识限制了合格翻译人才的培养,应突破目前外语院系、翻译专业的学科边界,以专业为主导,把翻译人才的培养置于各相关学科专业之中,以翻译核心课程架构嵌入各相关专业,采取复合式培养模式.这样,才能真正培养合格的翻译人才.

论文共分六章,每章的具体内容为:

第一章为绪论.我们在指出西方翻译社会学研究的不足之处以及我国翻译活动的社会性研究相对滞后的基础上,提出本研究既嵌入翻译活动的社会性研究这一中心议题之中,又结合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翻译活动的实际状况,以翻译活动的社会运行为研究对象,围绕中心问题展开研究.

第二章为翻译活动的社会运行要素分析.我们从分析翻译活动社会运行的各要素出发,对翻译活动的产生、发展和变化进行系统思考,并构建翻译活动的整体运行机制框架,以此来分析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影响翻译活动发展的社会动因(第三章);揭示翻译运行中不合理的环节和要素(第四章);调整、设计、构建、优化翻译活动的现有运行机制(第五、第六章).

第三章为翻译活动发展的社会动因分析.我们对1978年至2007年我国从国外引进并翻译出版的图书书目进行穷尽性统计的基础上,运用详实的数据从共时和历时层面,在国际、国内、译本生产、译本接受等四个空间考察各种社会动力因素对我国翻译活动发展的影响和推动作用.研究发现:在国际层面上,经济因素是影响外国文本进入我国的主要动因,我国与发达国家的经济往来带动了国家之间的文化交流,进而促进了文本的跨国流动;我国特定时期与来源国之间的政治关系以及依附在外国文本之上的强大文化资本也是促进文本跨国流动的动因;促进韩国文本向我国大量流动的动因是二十一世纪初韩国的对外文化战略.在国内层面上,我国对外国文本的引进受国家行政性安排、政府部门的干预、我国社会结构转型以及文化产业政策等因素的影响和推动.在译本生产层面,改革开放之初,译者社会责任感较强,引进、翻译了大批高质量的作品;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政策的进一步实施,译者的自主性相对增强,译者的个人喜好成就了一批外国经典文学翻译作品的面世;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推进,经济利益因素成为多数译者从事翻译活动或拒绝从事翻译活动的主要动因,结果导致翻译质量下滑.在译本接受层面,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改变国家和社会面貌、改善个人地位的美好愿望是人们阅读西方翻译著作的动因;二十世纪九十年代,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推进,功利化的阅读需*动了出版界对这类文本的大量引进;进入二十一世纪,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文化消费需求成为人们阅读畅销书的动因.这部分的研究发现对于中国图书“走出去”的路径选择亦具有启示意义.

第四章为翻译活动的社会运行问题分析.我们运用资料统计分析、问卷调查、访谈、文献阅读等方法,对我国目前翻译运行中存在的各种问题进行分析检讨,并揭示问题背后翻译运行的不合理环节和要素,为接下来系统思考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做准备.在文学翻译活动方面,通过资料统计分析、文献阅读分析,发现:己过版权保护期的外国文学名著重复翻译出版泛滥、翻译侵权现象严重、翻译作品文学性差、出版社哄抬版税、译者责任心下降等,这些问题背后运行机制的不合理环节主要为市场失灵,规划、调控机制缺失;非盈利机构的辅助矫正功能缺失;文学共同体的引领功能缺失;翻译出版企业差异化经营方针缺失;社会环境对译者的激励不充分;著作权法律意识淡漠:监管机制不健全;翻译人才培养机制不合理;翻译出版流程控制环节薄弱;社会环境对译者的职业道德约束较弱.在非文学翻译活动方面,通过对33种非文学翻译出版物的抽样调查,发现:翻译出版物存在专名翻译错误、语言知识错误、专业知识性错误以及句法理解或转换方面等方面的较严重错误,这些问题背后运行机制的不合理环节主要有翻译出版流程控制环节薄弱;译者翻译能力欠佳,翻译人才培养机制不合理;译者责任心下降,社会环境对译者的职业道德约束较弱;监管机制不健全.这也说明翻译研究和翻译批评对现实生活中翻译质量问题的无视.在翻译服务产业方面,结合对214家翻译公司的问卷调查和一家大型翻译公司由盛而衰的个案分析,揭示了翻译公司在专业化管理与服务、服务能力、译者翻译能力、价格竞争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剖析问题背后运行机制的不合理环节:市场准入门槛低;市场监管缺失;流程控制不到位;行业不规范等.上述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着我国翻译活动功能的发挥,为了保障翻译活动运行有序、健康发展,必须有一套和谐的运行机制来维系.

第五章为翻译活动社会运行机制优化策略研究.我们结合现阶段我国翻译活动的特点以及解决问题的紧迫性,运用第二章所构建的分析框架,从以下四个方面对我国目前翻译活动社会运行机制问题进行思考:翻译运行的整体规划、翻译系统内部运行机制优化、译者职业道德约束机制构建、中国图书“走出去”运行机制优化.

我们以文学翻译活动、学术翻译活动为主,兼顾翻译服务产业,从服务于社会发展的角度,思考如何整体规划翻译活动的社会运行,促进翻译活动的良性发展.翻译产品具有精神文化属性,翻译生产不能完全由市场来决定,政府相关部门应加以必要的干预.对文化产品的引进应该有清晰而明确的整体性规划.对一些极具文化、学术价值但翻译难度又很大的外国图书,政府应有计划地予以资助.新形势下,应重视面向广大读者的文学共同体建设,引领读者积极向上的阅读趣味,更好地消化、吸收文学翻译出版物的内容.非盈利性组织在保护翻译生产活动的文化性、精神性方面起着重要作用,须加强行业性组织建设,真正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翻译生产系统的外部要素与内部生产要素和谐互动才能保证翻译活动的良性运行.质量是翻译生产的核心,只有翻译质量得到保证,才能较好地实现翻译活动的社会效益.针对图书翻译活动,我们以译者和编辑为关键控制要素,设计了图书翻译同期控制管理流程;针对翻译服务,我们以译员、项目经理和审校为关键控制要素,设计了面向翻译公司的翻译运行控制管理流程,以实现翻译质量的提升.

译者责任心不强、译德失范是造成翻译质量下滑的主要原因之一.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传统上维持社会秩序的内化规范被打破,低流动性的乡土社会网络不复存在,导致人的自律性大大减弱、诚信缺失、道德失范.而我国关于翻译活动的正式法律制度还不健全,目前国家还没有一个具体的国家部门负责管理翻译,对翻译标准缺乏正式的法律制度约束.如何在现有的条件下重塑译者的社会责任和尽职尽责的翻译态度是我们面临的紧迫任务.依据社会网络理论,密集的人际网络有维持非正式制度的作用.我国己经出台了翻译服务规范和译文质量要求国家标准,该国家标准为非强制性标准,属于非正式制度的范畴.目前,中国译协和各省市译协对会员都是采取自愿入会和离会方式,是一个开放的网络,不能把所有译者纳入译协的网络控制范围,网络密度低.有必要效仿我国一些体育协会的做法,对从事翻译活动者采取强制性注册入会的方式,将各级译协改造为封闭的网络系统.这样,对译者职业道德的约束就实现了非正式制度与密集的社会网络控制的有机统一,翻译质量从而能够得到有效的提升.

近年来,中国图书“走出去”在国家政策的扶持下取得了很大的成绩.通过研读相关政策文件和媒体报道,我们发现相关执行机构不能以理性的态度客观地对待我国的版权逆差,急于求成、贪大求量,确定项目资助之后留给译者的时间极其有限.翻译时间紧迫,翻译质量自然难以得到保证,中国文化的表达就会打折扣.中国图书“走出去”在加强增量的同时,更应该注重质的提升.目前“中国图书对外推广计划”对中国图书“走出去”扶持和资助是粗放型的,对输出国没有科学的评估机制.为了让中国文化更好地“走出去”,有效地使用国家的经济资源,应对资助合理规划,对世界不同地域的国家或地区进行科学的评估,针对不同的评估级别,调整资助配置,在推广的力度、重心以及资助额度方面区别性对待.我们通过对法国和加拿大两国文化政策的分析,认为对既重视文化的多样性,又采取文化保护政策的国家,可以暂时不投入大量的推广力量和资金,但对向我国申请版权贸易资助的项目,可大力资助.通过对德国出版环境的分析,我们认为对那些对我国图书持审慎态度的国家,可加大宣传推广的力度,积极培育图书出版*或寻找国外成熟的、有图书推广经验的出版商以合作的方式或资助推广费的形式大力推广中国图书,争取输入国对我国图书的认同或认可.对美国、英国、日本等经济强国,虽然目前我国文化竞争力与这些国家相比还处于劣势,但它们是我国文化输出的最大潜在市场.应对中国图书进入这些国家加大资助的力度和额度.中国图书进入了这些经济强国,就可以较顺利地、迂回地进入其他国家.目前中国图书“走出去”只是顺应了“引进来”的路径,忽视了中国经济对外交流的路径.经济交流会带动文化的交流.我国年度对外直接投资超过1亿美元的国家主要集中在亚洲和非洲,这些国家是中国图书“走出去”的便捷路径.有了中国投资企业直接经济投资的前期铺垫,中国图书走向这些地域遇到的障碍会相对较少,对这些国家的图书市场开发会就相对较容易,实现图书贸易顺差的可能性就大.等这些国家的图书市场开发成熟之后,再往其周边国家或地区辐射,这样,就大大增加了我国文化的全球覆盖范围,我国文化的影响力就会慢慢显现.

第六章为优化翻译人才培养机制探索.我们主要探讨翻译人才培养机制问题.在翻译活动的社会运行中,译者是其中最为核心的要素.译者如果翻译能力低下,即使各种机制都运行良好,也不能保证翻译产品的优秀品质.因此,翻译人才培养是重中之重.我国当前的翻译人才培养模式局限在外语学院的翻译系或外语专业,学科的边界妨碍了翻译人才的培养质量.翻译既需要语言知识、翻译知识,更需要专业知识.对翻译人才、尤其是应用型翻译人才的培养应突破学科界限,以各相关专业为主导,将翻译核心课程构架嵌入各相关专业之中,进行跨学科复合式培养.在当前形势下,尤其要大力培养各种小语种翻译人才,通过多语种语言来传播中国话语,扩大中国文化的覆盖面,增强

第九篇翻译学术论文摘要:翻译学硕士研究生学术能力及其培养研究

能力,原本是一个心理学范畴,普遍受到心理学家、哲学家、教育学家、管理科学家的共同关注.不同背景的学者对能力研究的需求不同,因此关注的焦点也就不同,他们根据自己的研究需要从不同的角度来定义能力.学术能力即从事学术研究的相关素质.基于国内外的相关理论,切实关照到翻译学的学科特点,本研究将学术能力的研究视角逐步扩大.对学术能力的认识已从早期的、单一的语言能力逐步延伸到由多种技能、机制和因素构成的复杂的、有机的、动态的能力综合体.翻译学硕士研究生的学术能力是包括翻译能力和学术研究能力在内的综合能力.

本研究采取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得出研究数据,对数据进行整理、统计、分析,先确定了翻译学硕士研究生学术能力的内涵与组成要素,然后总结了翻译学硕士研究生学术能力培养现状,并分析了翻译学硕士研究生学术能力培养所存在的问题,最后,结合生态语言学和教育生态学,找寻有利于翻译学硕士研究生学术能力培养的有效方法——生态教学模式,使之能够应用于翻译学研究生培养与教育之中.本研究对翻译学科建设、翻译教学研究、翻译学研究生教育均具有指导意义.

本论文由五部分组成.第一部分结合我国翻译学科建设与翻译人才培养的情况,介绍了本项研究的背景、研究意义、研究目的与论文结构.第二部分在梳理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分析国内外研究生培养及学术能力研究现状.第三部分理论框架介绍了能力、学术能力,生态教学观,并界定了翻译学硕士研究生的学术能力内涵.第四部分为论文的研究设计,涉及研究问题的提出、研究方法的厘清、研究工具与研究对象的选择.在研究过程部分,介绍了问卷编制、信效度检验、修改后问卷的发送与回收.第五部分是本研究的结论部分.

第十篇摘要范文:美国二十世纪的中国儒学典籍英译史论

以《五经》、《四书》为代表的儒学典籍,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核心价值观和精神品质.因此,中国儒学典籍的英译能够弘扬民族文化、保持民族文化身份、增强民族凝聚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同时,也能够让世界了解中国、让中国文化更好地参与全球文化交流,从而促进全球文化多样化的发展.然而,涵括了儒学典籍英译的中国典籍英译,作为翻译学的一个年轻分支,尚未建立健全理论体系和该学科独特的发展路线,亟需回到翻译史中去,通过过去和现在的比较,才能查漏补缺、总结经验、探寻规律,以谋求新的发展.尽管西方众多翻译学者都强调了翻译史研究在确立翻译学独立的学科地位中的重要作用,但对众多中西翻译史著作的纵观横览之下,我们竟然难觅中国典籍英译史的踪迹.西方翻译史学家关注外译英的翻译史,却对中国典籍英译史存而不论;中国翻译史学家关注外译中的翻译史,对中国典籍英译史的研究也是寥寥无几.

中国典籍英译已经悄然走过了250多年的历史,对它的描述乃是一部鸿篇巨制,我们需要分国别、分时期、分专题,有步骤、分层次地进行,从一般性的研究进入不同国家和领域的翻译史研究,才能真正厘清中国文化外传的实际文化历程和特点.(王丽娜1988)二十世纪,特别是二战以后,美国逐步确立的世界经济、政治和文化大国的地位,使得它在中西文化的交流中掌握了更多的话语权.加之,西方汉学的重镇转向美国,美国随之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汉学研究中心,因此,对美国二十世纪的中国儒学典籍英译史的研究具有代表性和标杆性.

本文从中西文化交流的视角,对美国二十世纪的中国儒学典籍英译活动进行全面、系统地梳理(翻译了什么?什么没有被翻译?谁在翻译?如何翻译?翻译的效果如何?),从而勾勒出其全貌;并从纵向和宏观的层面,分析这段翻译史背后的历史文化语境、赞助人和汉学发展因素(为什么翻译?是什么影响了翻译?);然后,本文聚焦译本和译者,通过译本的横向比较,结合个案研究,以点带面地对不同的译本范式和译者的文化观和翻译观进行分析,对不同范式下的译本在传播中国文化中所起的作用进行客观地评估和定位(为什么会是这些人在以这种方式翻译这些典籍?翻译的不同结果又是什么?哪种方式是最理想的?),最终形成一部以美国的历史背景为经,以儒学典籍的英译活动为纬、有史有论、有系统有条理,能够高屋建瓴地为中国文化走向世界和全球文化多样化提供借鉴的中国儒学典籍英译史论.

本文共分为六章.

第一章为绪论.本章是对研究背景与选题意义、研究对象与目标、理论依据和研究方法,以及论文结构安排的简要介绍.

第二章主要对国内外翻译史研究现状进行了比较分析,并针对其中存在的问题,展望中国儒学典籍史未来研究的方向.

第三章将美国二十世纪的中国儒学典籍英译史纵向地分为4个时期,并对每个时期的译本、译者及其相关翻译活动进行全面、系统地梳理.研究发现:美国二十世纪的中国儒学典籍英译活动起步晚、发展快,到20世纪下半叶,分别在60年代和90年代迎来了两次*.翻译从部分到整体、从节译到全译、从个人兴趣到集体合作、从宗教到哲学,译本样态和译者的职业身份、翻译目的和方式都呈现出多元化的特征.旅美华人学者和美国汉学家担当着中国儒学典籍英译的中坚力量,但他们的整体年龄偏大,后备人才严重缺乏.直到目前,美国的儒学典籍英译仍然主要依附于美国汉学而发展,并未成立专门的翻译组织,也未出版相应的学术期刊,美国翻译界的知名学者也未涉足中国儒学典籍的英译.

第四章主要借助了描写翻译研究把翻译活动置于目的语文化语境中进行考察的方法,从纵向和宏观的层面,深刻剖析了美国二十世纪的中国儒学典籍英译活动背后的文化动因.研究发现,美国文化中强烈的自我批判意识,功利主义和实用主义,加上美利坚民族追求独立自由、叛逆和创新的文化精神是美国翻译和研究中国儒家文化的内在动力;美国文化在发展中遭遇的困难和危机,借助中国文化来改造和发展自身文化是中国儒学典籍英译的客观需求.整体上看,美国在世界文化格局中处于强势地位,其文化输入的同时总伴随着向外的文化输出和扩张.中国儒学典籍英译虽然经历了两次高峰,但整体缺乏独立的发展态势,而主要依附于汉学.此外,美国政府、各大财团支持的基金会,通过政策扶持或资金支持的方式,对汉学研究的学术团体、学术期刊以及相关高校的汉学机构的研究具有较强的操控性,间接地影响了中国儒学典籍英译活动的进展,反过来,众多儒学典籍的英译本也成为汉学家进行学术研究的宝贵参考文献.

第五章则聚焦译本和译者,将美国二十世的中国儒学典籍英译本大致分为“文本中心”和“文本相关”两大范式.前者最接近儒学典籍文本规范,把原文和原作者放在其所处的相应历史背景下,以忠实反映原文在历史上的内容、含义和特质为首要任务.以陈荣捷的《中国哲学资料书》和安乐哲的《论语:哲学翻译》为代表,该范式下的译本反映了其译者认同儒学典籍及其作者在儒家文化中的经典地位的文化传播观,及其认同中国儒学典籍的英译原则首先是忠实地传达儒学典籍的特质或差异的翻译观.由此可见,“文本中心”范式下的译本最首要的功能是传达中国儒学典籍的特质和中国文化的特色和原貌,帮助西方看清中国文化的核心价值观,从而维系中西文化交流的基础——差异性特征,它是文化之间交流和借鉴的基本动力.“文本相关”的范式以庞德的《诗经》和《四书》译本、白氏夫妇的《论语辨》译本为代表,分为几种不同的情况,但其共同点都不以忠实传达中国儒学典籍的内涵为出发点和归宿,而是超越对原文本义和特质的探求,转向关注译本可能产生的对当下的意义范围,在一定程度上对儒学典籍进行“改造”和“利用”.因此,该范式下的译本,其最重要的作用在于扩展了翻译研究的视角、开辟了文化传播的多样化途径、适应了不同时代、不同层次的读者的需求,能够以较快的速度,在较广的范围内传播开来.

第六章结语.本章在对全文内容进行总结的基础上,指出本研究的创新点和存在的不足,以及今后有待进一步深化和拓展的内容,并以史为鉴,探讨中国典籍英译和中国文化传播的最佳模式,并对中国典籍英译史的撰写提出设想.

该文是翻译学术论文摘要范文,为你的写作提供相关参考.

翻译学术引用文献:

[1] 比较好写的翻译学术论文选题 翻译学术论文题目哪个好
[2] 翻译学术外文文献 翻译学术核心期刊参考文献有哪些
[3] 翻译学术论文大纲范文模板 翻译学术论文提纲如何写
《翻译学术论文摘要怎么写 翻译学术论文摘要范文参考》word下载【免费】
翻译学术相关论文范文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