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论文写作 > 论文库 > 文章内容

好英文论文范文参考 好英文毕业论文范文[精选]有关写作资料

主题:好英文 下载地址:论文doc下载 原创作者:原创作者未知 评分:9.0分 更新时间: 2023-12-30

好英文论文范文

好英文论文

目录

  1. 第一篇好英文论文范文参考:青少年学习沉浸体验研究
  2. 第二篇好英文论文样文:萧乾文学翻译思想研究
  3. 第三篇好英文论文范文模板:京华旧事,译坛烟云
  4. 第四篇好英文论文范例:新加坡教育分流下华文课程面对的问题与挑战及改革策略研究
  5. 第五篇好英文论文范文格式:一位外交官的文化履迹—颜惠庆与清末民国的文化事业研究

★100篇免费好英文论文范文,为你的毕业论文写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为您写好英文毕业论文范文和职称论文提供相关的优秀范文格式模板参考,【快快阅读吧!】

第一篇好英文论文范文参考:青少年学习沉浸体验研究

沉浸体验理论(Flow Theory)是由Csikszentmihalyi在20世纪70年代首先提出的.沉浸体验是一种正向的、积极的心理体验,它会给个体参与活动时获得很大的愉悦感,从而促使个体反复进行同样的活动而不会厌倦.沉浸体验是积极心理学之中非常令人关注的领域之一.本研究尝试从本土化心理学的角度,采用理论研究、相关研究与实验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青少年的学习沉浸体验的结构、一般发展特点,影响因素及其机制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探讨,并初步构建了青少年学习沉浸体验及其影响因素的模型,全文分为7个部分.

好英文论文范文相关参考属性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好英文文章 大学生适用: 10000字研究生毕业论文、2000字学位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70 写作解决问题: 毕业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任务书、论文摘要 职称论文适用: 核心期刊、职称评初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好英文课题 论文题目推荐度: 经典好英文论文范文题目

第一个部分为引言.本部分介绍研究的目的和来源.

第二个部分为文献综述.简述了沉浸体验的发展历史、研究领域,以及沉浸体验的测量及其相关应用研究.

第三个部分为问题提出与研究设计.针对当前的现状提出研究的问题和研究思路以及研究的总体框架.阐述了研究的意义和研究特点.

第四个部分为青少年学习沉浸体验问卷的编制.在相关理论和研究的基础之上,编制了青少年学习沉浸体验问卷.对1586名我国青少年学生进行了测查,经过探索性因素分析构建了由任务与技能的平衡、意识与行动融合、目的性与反馈、注意力集中、忘我状态、控制感、享受体验等7个因素组成的问卷.问卷的信度和效度良好,验证性因素分析也证实了问卷具有较好的适配度,符合青少年学习沉浸体验的构想,可以作为青少年学习沉浸体验的评价和测量工具.

第五个部分为青少年学习沉浸体验的特点研究.此部分包含三个研究.

研究一为青少年学习沉浸体验的人口学变量特征研究.运用问卷调查法,采用青少年学习沉浸体验问卷,抽取1657名青少年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在性别方面,男、女青少年在意识与行动融合、目的性与反馈、忘我状态、控制感、总体上存在着显著差异,而在任务与技能的平衡、注意力集中和享受体验上不存在显著差异,并且男青少年在各维度上的得分都高于女青少年.在家庭所在地方面,来自城镇的青少年在任务与技能的平衡、享受体验和总体上存在着显著差异,而在意识与行动融合、目的性与反馈、注意力集中、忘我状态和控制感上不存在显著差异.在是否与独生子女方面,青少年之中为独生子女和非独生子女的学习沉浸体验在控制感、享受体验、总体上存在显著差异,而在任务与技能的平衡、意识与行动融合、目的性与反馈、注意力集中和忘我状态上不存在显著差异,并且非独生子女在所有因子上的得分都高于独生子女.在年级方面,不同年级的青少年在意识与行动融合、忘我状态、控制感、享受体验、总体上有显著差异,而在任务与技能的平衡、目的性与反馈和注意力集中上差异不显著.在家庭收入方面,不同家庭收入的青少年在任务与技能的平衡、意识与行动融合、注意力集中、忘我状态、控制感、享受体验、总体上有显著差异,而在目的性与反馈上差异不显著.

研究二为青少年学习沉浸体验的人格特质研究.采用青少年学习沉浸体验问卷、学习人格倾向问卷、学习特质自信问卷、学习相关体验问卷等对1657名青少年进行调查.研究表明低学习沉浸体验、中等学习沉浸体验、高学习沉浸体验三组青少年间的学习人格倾向差异非常显著.低学习沉浸体验、中等学习沉浸体验、高学习沉浸体验三组青少年间的学习特质自信差异非常显著.低学习沉浸体验、中等学习沉浸体验、高学习沉浸体验三组青少年之间的学习相关体验非常显著.青少年学习沉浸体验与学习特质倾向、学习特质自信比较、学习相关体验具有显著相关.回归分析显示,学习特质倾向、学习特质自信比较、学习相关体验对青少年学习沉浸体验有显著的影响.

研究三为依存型-场独立型认知风格对青少年学习沉浸体验的影响研究.采用镶嵌图形测验(GEFT)、青少年学习沉浸体验问卷作为材料,抽取大学生280人作为被试.研究发现,场依存型的被试在学习沉浸各个因子和总体都具有显著差异.场独立型的被试在实验前与实验后的学习沉浸各个因子和总体都具有显著差异.场依存型与场独立型的被试在任务与技能的平衡、意识与行动融合、目的性与反馈、忘我状态、控制感、享受体验、总体存在显著差异,而在注意力集中上没有显著差异.

第六个部分为青少年学习沉浸体验的影响因素实验研究.本部分包含三个实验研究.

实验一为探究不同情境对青少年学习沉浸体验的影响.采用学习特质自信问卷、情境问卷、青少年学习沉浸体验问卷作为材料,抽取初中生320人作为被试.研究结果显示,青少年学习沉浸体验受到暗示、目标、任务难度三种情境的显著影响.暗示、目标、任务难度等三种情境对青少年学习沉浸体验的主效应显著.暗示与目标具有交互作用,目标与任务难度具有交互作用.

实验二为探究目标创设对青少年学习沉浸体验的影响.采用高一语文必背课文8篇、青少年学习沉浸体验问卷作为材料,抽取高中生72人作为被试.研究结果显示,实验时间、目标创设对青少年学习沉浸体验的主效应显著,目标创设与实验时间具有交互作用.实验组(1)在实验前、实验中和实验后三者之间在学习沉浸体验具有显著差异.实验组(2)在实验前、实验中和实验后三者之间在学习沉浸体验具有显著差异.实验组(3)在实验前、实验中和实验后的三者之间在学习沉浸体验具有显著差异.对照组在实验前、实验中和实验后三者之间在学习沉浸体验不存在显著差异.实验组(1)、(2)、(3)和对照组在学习沉浸体验各维度和总体都存在显著差异,并且实验组(1)、(2)、(3)的学习沉浸的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容易目标、中等困难目标、困难目标三种不同的目标创设在实验后的学习沉浸体验具有显著差异.

实验三为探讨内在动机对青少年学习沉浸体验的影响.采用划“A”练习、活动后问卷、青少年学习沉浸体验问卷作为材料,抽取初中生98人作为被试.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和对照组在内在动机和价值评价上都存在显著差异,并且实验组的得分高于都对照组.实验组在实验前与实验后的在学习沉浸各个因子和总体都具有显著差异.对照组实验前与实验后的在学习沉浸各个因子和总体都没有显著差异.实验组与对照组之间在自由活动期间的坚持活动的人数具有显著差异.低内在动机、中等内在动机、高内在动机三组被试间在学习沉浸体验上的差异非常显著.实验组的内在动机与任务与技能的平衡、控制感具有显著正相关,而与意识与行动融合、目的性与反馈、注意力集中、忘我状态、享受体验、总体具有显著负相关;价值评价与学习沉浸的各个因子都具有显著负相关.对照组的内在动机、价值评价与学习沉浸体验的各个因子都没有显著相关.回归分析表明内在动机对学习沉浸体验有显著的影响.

第七部分为综合讨论.就整个研究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之上,就青少年学习沉浸体验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综合讨论,探讨其学习沉浸体验的机制.

第八部分为结论与展望.对整个研究进行归纳总结,并就将来研究发展的方向进行了反思与展望.

第二篇好英文论文样文:萧乾文学翻译思想研究

本文以萧乾的翻译思想,主要是文学翻译思想为研究对象,期望通过研究达成以下目标:一、以史料为基础系统梳理并总结概括萧乾的翻译思想体系;二、从文坛多面性的角度全面深入萧乾的工作生活经历以实现对翻译思想的溯源;三、综合运用诠释学、陌生化及美学理论对萧乾的翻译思想进行理论阐发;四、通过萧乾的翻译实践对他的翻译思想进行验证;五、从中国传统翻译思想和翻译*学视角对萧乾的翻译思想进行*、总结,并尝试对他在中国译论史上的地位做出探讨.

论文的第一章是引言,回顾了萧乾在创作采编领域的丰富成就、源远流长的翻译生涯以及赋予译者文学素养的求学经历;并重点分“寥若晨星”、“星星之火”和“燎原之势”三个阶段总结了萧译研究的成果、分析了萧译研究的发展态势和存在不足;最后提出本论文的研究目标、意义、素材和方法.

论文的第二章到第六章是主体部分,以萧乾对翻译理解和表达的论述为出发点,笔者分两个篇章,五个维度总结了萧乾的翻译思想.其中前两章属于理解篇,后三章属于表达篇.理解篇分为翻译选材观和译研结合观;表达篇分为忠实观、可读性思想和陌生化翻译.

第二章讨论了萧乾的翻译选材观.萧乾认为文学翻译有两种做法,一是“游击战”、二是“阵地战”.真正搞翻译就要进行“阵地战”,选择和译者本人有同样的情绪或类似的生活经验的作家进行系统的译介.这一主张体现了萧乾对于翻译选材的两条核心原则:“锺爱”和“系统”.“锺爱”在前,强调的是作者和译者之间的相似性;“系统”在后,突出的是译者翻译的专一性.基于赫施对文本本意确定论和伽达默尔对“前见”的阐释,本文提出萧乾的选材观有着充分的诠释学根基,这两条原则的实质就是追求译者“视域”同作者“视域”有尽可能大的叠合.选择得当与否决定了源于译者经验和个性的“前见”究竟会成为他理解原作的催化剂还是绊脚石.萧乾称自己为“游击战士”,没有固定作者,但是他的选材体现了他对讽刺作品的锺爱,笔者认为这也自成体系.他对“锺爱”的执着,构成了翻译中理解这一步骤的基础.最后作为补充,本文还简述了萧乾的其他选材思想及其实践,如“弥空”——满足国内文艺界的客观需要和“大译”——选择历史上有定评的名作.

第三章分析了萧乾对于译研结合的观点.萧乾认为文学翻译并非两种语言间的机械转换,文学研究的缺失可以造就翻译匠,却永不能成就翻译家.本文从研究对于翻译的意义、研究的专一性、内容、鹄的以及表现形式等五个方面对萧乾的研究观进行了具体阐释,并指出这一观点是上一节“前见”问题的继续.萧乾承认带来“前见”的因素中唯经历性格难以复制的同时也暗示了其它因素,如关于社会环境的知识和个人文学修养,可以通过后天努力得到弥补.事实上不论选材是否如愿,研究都是弥补译者同作者之间差距的有效手段.此外,笔者还分三个层次讨论了翻译视域下的文学研究范畴.最后本文考察了萧乾的翻译实践,指出通过撰写研究专著、长篇序跋等方式,萧乾在重要作品的翻译上践行了他的译研结合观,可以称为一位研究型的译者.

论文的第四章探讨了萧乾以原作为本的忠实观.笔者首先对“忠”、“忠实”等涵义进行了辨析,并建议取“真实”之意为翻译学中“忠实”的解释,然后从内容和风格两个方面阐释了萧乾的忠实观.在内容方面,萧乾对删节、窜改和节译持否定为主的立场;在风格方面,萧乾十分强调对作品“情感”的忠实.“情感”是萧乾倡导的“得体论”中相对于非文学体的“冷”而言的文学体的“热”之源泉,该词本身源于瑞恰慈对语言意义的四分法.联系萧乾对形神问题的看法,笔者认为,萧乾所说的“情感”与“神”殊途同归,体现在整体和局部两个层次.全文之“情感”,萧乾亦称“意境”,依托字句“情感”,而对字句“情感”的辨别和传达必以全文“意境”为旨归,后者是译者忠实之所在.此外,本文还讨论了萧乾有关译者风格和原作风格的观点,指出萧乾将原作风格作为译者忠实之本,认为理想的译者风格应当建立在译者文学素养的基础之上,达到与原作风格的融洽统一.最后,本文以萧乾的两部译作,《弃儿汤姆·,琼斯的历史》和《摇摆》为例,从音系、词汇、句法、篇章和人名的翻译多个方面讨论了萧乾对讽刺和细腻两种风格的传达.

论文的第五章探讨了萧乾的可读性思想,也是他的核心翻译思想.首先是对可读性思想的溯源.本文主要从萧乾的生活背景,包括五四新文化运动、生活经历,尤其是萧乾的文坛多栖生涯等角度以具体史实说明,萧乾在创作中形成的“为人生”思想以及与之紧密相连的读者观是他的可读性思想的源泉;对译文可读性的重视就是萧乾坚持的文艺走向大众的思想在翻译领域的体现.接着本文分五个部分详细阐释了萧乾可读性思想的五个内涵,分别是流畅观、方言观、注释观、阅读便利观和修订重译观.萧乾认为译文应该符合中文文法,摆脱欧化色彩或“翻译腔”,做到流畅上口;在实践中亦采用了截断长句或弱化变异等形式.方言中有妙不可言的表达方式,因而萧乾赞同在符合恰当和易懂的前提下,通过在翻译中使用方言而令文章增光添彩.在实践中萧乾视情况采用方言对译、标准语译方言或方言译标准语三种方式.萧乾认可注释的必要性,钦佩详注精神,但是相比于可注即注,他更倾向于尽量少注、该注则注.他希望注释成为阅读的向导火炬,而不是搅扰读者阅读体验的障碍累赘.在实践上萧乾综合运用文内注和文外注,其中文外注中对原文细节的明晰化处理和旨在提供情节连贯性的呼应注是可读性思想的突出表现.为读者提供阅读便利一节主要针对译文的排版,如重新划分段落、改换标点符号等内容.在修订和重译的问题上,萧乾赞同前者,有条件地鼓励后者,目的就是为了通过修订译本,甚至重新翻译的方式让读者更深刻地领会原文的精妙.在分析可读性思想五大内涵的基础上,本文进一步从中析出三条原则,一是文从字顺,二是容易理解,三是方便阅读.其中折射的就是译者对文学的普及和读者大众的关注.


https://www.mbalunwen.net/recommended/82186.html

论文的第六章探讨了萧乾翻译思想中的陌生化因素,这是对忠实观和可读性思想的补充.基于萧乾对美学中的距离适度原则的阐述,本文首先解释了萧乾对读者理解限度的界定,并同时指出这是萧乾在译作中呈现陌生因素的前提.然后本文从两个层次分析了萧乾思想中的陌生化因素的构成,一是作品的文学性,在本文中主要指作品本身的陌生化形式,体现的是文学作品同源语读者之间的心理距离;二是作品的异域性,是指由语言文化的不同致使源语文本在目标语读者眼中产生的异域色彩,体现的是文学作品同目标语读者之间的距离.追根溯源,前者源于萧乾的文学语言“鲜活”论,后者源于他的文化合流思想.有关后者,本文还以实例说明了两点,一是萧乾不赞同为追求等效而放弃对异域色彩的传达,二是反对过度归化,尤其是成语的滥用.概言之,萧乾虽不是典型的陌生化翻译的倡导者和实践者,但是他思想中的陌生化因素有效地防止了可读性思想堕入极端,有益于整体翻译观的平衡.

论文的第七章是结论部分.笔者总结了本项研究的特色、创新点和主要发现,并从中国传统翻译理论和翻译*两个视角对萧乾的总体翻译思想进行审视,并且尝试做出评价.我们得出的结论是萧乾的翻译思想同以忠实思想为代表的中国传统译论有紧密联系,它强调忠实,同时更体现了传统译论中的主流忠实观对译文读者的充分重视.但是萧乾的忠实观并不完全是归化式忠实观,文化合流的思想使他倾向于在译作中恰到好处地展现异域色彩.萧乾的翻译思想三位一体——忠实观体现了对原作的尊重;可读性彰显了对读者的关怀;而陌生化翻译折射出萧乾的美学思想和对翻译功用的认识.如果从切斯特曼提出的*模式来看,萧乾的翻译思想体现了再现、规范和交际*之间的动态平衡,在具体翻译实践中取决于译者对三者的度的把握.萧乾的翻译思想可以被作为指导文学翻译工作者的一般思想,是对中国传统译论的有益补充.

长期以来萧乾的翻译成就被认为低于创作成就,即便《尤利西斯》的翻译凸显了他的译者身份,他也更多地被作为一位实践家,其翻译思想并未得到学者的充分重视.我们希望通过本项研究可以证明萧乾不仅仅是一位翻译实践大家;他的翻译思想丰富、系统,在中国的译论史上应有一席之地.最后我们指出了论文的局限性,并对后续研究提出了一些建议.

第三篇好英文论文范文模板:京华旧事,译坛烟云

Moment in Peking是林语堂先生在海外用英文创作的一部旨在传播和弘扬中国文化的小说.小说创作于1938年,正值国内进行艰苦的抗日战争.林语堂先生虽然身居海外,但作为中华民族的热血男儿,也想为国内的抗战尽一份绵薄之力.于是,借此小说创作在弘扬中国文化的同时宣传抗日战争,以争取国际支持并鼓舞国内抗日官兵与广大民众的抗日士气.这样,一方面该小说涉及到中国文化的诸多方面,例如婚丧礼宴、中医中药、古玩古画、赋诗作对、测字相面、求道成仙、饮食茶酒、人生哲学等中华民俗与思想文化.另一方面,它以中国历史现实为故事背景,即将故事背景设置在清末民初直至抗日战争,其中涉及一些重要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使得小说极具真实感.由此看来,这部小说完全是中国题材,其特殊之处是它的语言与反映的题材之间的错位,即语言能指与文化所指的错位,以及由此所带来的一种新的翻译类型——无根回译.

国内翻译界注意到林语堂用英文创作中国题材作品的创作与汉译的特殊性,但是整体上认识较为混乱,概念运用上说法不一,亟需澄清界定.例如,把这类特殊的翻译称之为“回译”、“复译”、“文化回译”、“文化还原”、“还原翻译”等.实际上,翻译理论中这些已有的翻译概念无法很好解释并涵盖这种特殊翻译类型,需要根据这类特殊创作与翻译现象本身具有的特点提出一种新的翻译概念,对此,王宏印教授提出“无根回译”的概念.基于林语堂用英文创作中国题材作品的特殊性,以及作品在回归其母语语言形态的翻译过程的特殊性,其中有诸多问题需要探讨并加以解决.因此,本论文试图以林语堂英文小说Moment in Peking及其三个中文译本——郑陀、应元杰合译本、张振玉译本和郁飞译本为个案,借助叙事学、修辞学、文体学、比较文学形象学以及互文性等理论,全方位地探讨小说原著的特点,并分析译本的体现与还原情况.在对原文、译文、原文与译文之间,以及三个译本之间进行文本比较分析的基础上,发现和总结此类特殊创作现象中的文化内容在回归母语形态时,呈现出的特点和规律性认识,希望对同类作品和翻译现象作出有力地解释并提供一定的借鉴,以期丰富翻译理论并对翻译批评带来一定启示.

本论文的主要内容和框架如下:

第一章是绪论.包括选题动机与意义,研究现状分析等.研究现状主要是国内外林语堂研究综述,侧重于林语堂翻译研究现状,最后落脚到Moment in Peking的翻译研究现状上.

第二章是对林语堂的生平和中英文翻译创作的介绍,以及对英文小说Moment in Peking的创作与翻译情况的介绍.探讨了林语堂作为享誉世界的作家和文化传播者在文学史上的地位问题,以及属于异语写作的Moment in Peking对本国文化的表现力问题.

第三章运用叙事学、修辞学和文体学理论,从宏观结构层面和微观语言与审美层面上全面把握文学作品,探讨在译文中的体现情况.叙事学运用中西方叙事学理论,以中国叙事学为主,分析Momentin Peking的叙事特点以及三个中译本的翻译叙事.修辞学主要是运用并非仅限于修辞格或修辞技巧层面的广义修辞学概念,探讨原文与译文叙事话语的修辞性特征.从文体学方面主要是探讨林语堂的语言风格与翻译复原.

第四章,运用比较文学形象学和东方主义理论,对小说塑造的中国形象、日本、韩国、西方等外国形象进行研究,探讨译本对这些国民形象的还原情况及其参照因素.由于作者通过审美形象表现其主观评价态度和客观理智认识,各国形象的塑造都放在“自我”与“他者”,“本土”与“异域”的参照下.又由于林语堂在异域用异语创作,对中国形象的塑造既有向西方介绍中国文化的需要,又有“自我东方主义”倾向.

第五章是小说Moment in Peking的互文性研究与翻译.主要借助费尔克劳的狭义互文性概念:“显性互文性”和“成构互文性”,并对之进行一定的改造.探讨小说原著的互文性特征,以及汉译本对这些互文现象采取的强化、等化、淡化的翻译策略,从而为无根回译的理论探讨奠定基础.

第六章是对Moment in Peking三个中译本的特色比较和整体评价.主要运用文本细读法、评价法等对各个译本的特点进行分析,挖掘其深层原因,指出各个译本的不足及其原因,分析三个译本之间的共性并作出整体评价.最后,基于对文学翻译与翻译文学讨论的基础上,认为《京华烟云》、《瞬息京华》作为文学翻译,具有翻译文学的基本特征,应该载入中国翻译文学史.

第七章是对Moment in Peking的异语写作带来的特殊翻译类型——无根回译及相关理论问题的探讨.先是界定无根回译的概念,区分容易混淆的回译、古本复原、伪译等相关翻译概念.然后,论证无根回译的普遍性,对其适用范围进行层级划分,对其参照因素、译本评价以及终极范本问题,加以讨论并尝试予以解决.无根回译对一些传统翻译理论带来的新情况,以及对翻译批评带来的挑战,本章均有探讨.

第八章是本研究的主要结论与基本认识,包括对翻译理论研究的启示以及本研究存在的不足和后续研究展望.

通过对小说Moment in Peking及其三个中译本的研究分析发现:

1.《京华烟云》的写作属于异语写作,是一部外洋内中的小说,具有中西合璧的性质和异域传播的意图.其创作的成功使异语写作中语言对文化的表现力问题突显起来.本论文经过探讨认为一种民族的语言是表现该民族文化的最佳语言形态,但并不能就此否认其他民族语言同样具有很好的表现力.

2.对小说Moment in Peking在国内的翻译,作者林语堂曾事先选定理想的译者,并提供有关小说人物与历史人物人名、诗词典故等注解供译者参考.而且,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出现困难可以与作者沟通.这样,作者与理想的译者合作,使得善译本的产生成为可能.

3.在理论上,《京华烟云》的汉语翻译属于“无根回译”,即运用外文进行中国文化题材的文学创作,但又用汉语翻译回来,呈现为汉语文学形态,返销给中国读者或汉语读者.其翻译效果以中国现代读者为接受的心理基础,最终将体现其在中国翻译文学史上的地位,赢得必要的肯定和积极的评价.

4.通过研究发现,“无根回译”并非只限于林语堂一个个案,中国文学甚至世界文学中存在不少类似的异语创作及其回归母语的翻译现象,因而该理论的普遍性是毋庸置疑的.同时,这种新的理论会带来一系列相关的理论问题,例如,无根回译的参照因素、译本评价、终极范本等,需要讨论并加以界定,本文都进行了探讨.

总之,对小说Moment in Peking及其译本这一特殊个案进行研究,无论是对于文学创作还是对翻译理论,均具有重大发现和重要的理论价值.虽然小说创作内容是京华旧事,却给译坛带来新的翻译类型并对翻译批评提供新的认识和启示,正所谓京华旧事中蕴含着译坛新识.

第四篇好英文论文范例:新加坡教育分流下华文课程面对的问题与挑战及改革策略研究

新加坡自建国以后,便推行双语教育,规定所有学生必须学习两种语文.到了上个世纪80年代,更在双语教育的基础上实行分流教育,根据学生在小学三年级的分流考试成绩和小学六年级的小学离校考试成绩,把学生分入不同学术能力的源流,完成基础教育.

鉴于英文是学校里的主要教学媒介语,是除母语之外所有科目的授课语言,学生掌握英文的能力便直接影响了其在学校的考试成绩.英文能力强的学生,在分流考试和小学离校考试中占尽优势,进入上位源流,英文能力欠佳的学生则无法在考试中取得优良的成绩,只能以较差的学术成绩进入下位源流.在教育分流下,学生能够修读什么程度的华文,取决于其整体考试成绩,即以英文为考试语言的母语以外各科的成绩.整体成绩不够优异的学生即便其华文成绩突出、华文能力强,但因英文能力不足,只能够修读水平在他们学习能力之下的第二语文.

重英轻华的教育分流体制,剥夺了许多成绩一般,华文基础不错的学生提升其优势语言的机会,埋没了许多华文苗子,更从整体上降低了新加坡学生的华文水平.资料显示,学生在完成了10-11年的基础教育之后,华文仅达口语能力,读写能力极弱.过于浅显简单的华文课程,无法传载足够的文化信息,初中毕业的学生对于中国历史文化的认识非常肤浅.当前分流教育下的华文课程所养出来的学生,即不具备工作所需的华文能力,对传统文化也仅限于低层次的认识,从培养学生语言应用能力和文化能力的角度审视当前的华文课程,无疑是失败的.

新加坡社会语言环境的改变造成华族社群中英语家庭和以英语为主、华语为辅的双语家庭的迅速增加,华语家庭则迅速萎缩,整个社会环境不利于华文的学习,学生学习华文缺乏动机.与此同时,中国经济力量的崛起却在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中国语言文化热,促进了新加坡周边各东南亚主要国家华文教育的复兴.在亚洲崛起的二十一世纪里,华文的经济价值飙升,掌握华文华语有利于加强国际竞争力.面对国内外截然不同的华文环境,新加坡分流教育下的华文课程面临艰巨的挑战,既要为不同语言背景、学习能力和学习兴趣的学生打下较好的华文基础,达到通过华文教学保留华族语言文化的目的,也要确保能够为国家培养足够的华文人才,以顺应亚太世纪的发展趋势,提高新加坡的生存与发展能力.当前的分流教育理念显然无法满足时代的需求,亟待改革.分流教育必须摆脱以英文能力来限制学生华文能力发展的束缚,确实体现教育的公平性、*性、适切性和选择性原则,差异对待不同能力与智能发展特点的学生,发掘其潜能,促进学习主体个性的发展.

本论文共分五章.

第一章简述分流教育的发展,谈论孔子“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以及伯拉图理想国对教育的分工作用的看法,陈述差异性教育的概念古已有之,但因受到历史条件的制约,未能发展成

第五篇好英文论文范文格式:一位外交官的文化履迹—颜惠庆与清末民国的文化事业研究

民国元老颜惠庆是著名外交家,他的外交经历和政坛生涯极为显赫,但他更是有名的社会活动家,其文化履迹在二十世纪的中外文化交流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学界对于他在文化事业方面的活动少有述及.

颜惠庆出生在上海,父亲是基督教华人牧师,还是早期留美生,使得颜惠庆自小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接受西方文化的熏陶,后来求学美国,西学的储备更是丰富.与此同时,颜惠庆在发蒙时接受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颜惠庆早年的文化际遇,为以后的文化履迹奠定基础.

颜惠庆本人精通好几门外语,最擅长英语.他在商务印书馆编纂出版的《英华大辞典》,是近代中国第一部百科全书性质的双语工具书,一经问世,便引起巨大反响,畅销数十年.在商务印书馆时期,他还有《华英翻译捷诀》刊行于世,这是他在圣约翰的教学实践积累而成的.颜惠庆不仅对西方文化大力宣传,对中国文化的对外传播也是不遗余力,促成梅兰芳访苏表演就是其大手笔.颜惠庆时任驻苏大使,为演出的成功劳心劳力,堪称是梅兰芳访苏的总管家.

由于颜惠庆在民国时期有崇高的社会声望,许多大学都聘请他出任董事乃至董事会主席.著名学府圣约翰、燕京、清华、南开等校都曾获益匪浅.他与圣约翰大学关系最密切.他在圣约翰大学度过自己的童年,后赴美留学弗吉尼亚大学,毕业归国后,执教圣约翰大学,直到1908年跟随伍廷芳使美.结束教师生涯后,开始从政.但是不论身在何处,颜惠庆都没有断绝与圣约翰大学的联系.抗战后期出任圣约翰大学校董和校董事会主席,与圣约翰大学一起度过最艰难的岁月.颜惠庆结识司徒雷登后,随即被拉入燕京大学董事会,出任校董会主席,为燕京大学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人脉支持.燕京通过他,在中国社会上争取了不少资金援助.由于他与张伯苓私交甚笃,被张伯苓邀请出任南开学校董事会主席,在任期内为南开的顺利发展保驾护航.至于清华大学,缘起于美国退还庚款,自退款兴学之初,他便有幸参与其中.后来接替周自齐担任清华学堂总办.彼时清华隶属外交部,他执掌外交部,清华几任校长都与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他对早期清华的发展起了积极的影响.美国第二次退还庚款还成立了中华教育文化基金董事会.颜惠庆出任首任董事长,直到1929年中基会改组后辞职,后来抗战期间再度出任中基会董事,直到抗战胜利.颜惠庆在任期内为中国的文教事业做出了许多贡献.他对基督教在华事业亦多有助力,除教会大学外,他参与创办了上海基督教青年会,先后出任副会长、干事多年.

综上所述,颜惠庆是一位学者型的外交家.在长期的外交生涯和社会事业实践中形成了独到的文化观.他对中国传统文化有着精辟的认识,主张积极引进西方先进文化,改良中国文化.他的文化观有着对中西文化兼通的理性自觉,期望世界文化的大同.当然他的文化观并非完美无瑕,有其不足之处.通过叙述颜惠庆的文化活动,把握颜的文化初衷,厘清他的文化归宿,给予颜惠庆在中外文化交流史上的历史坐标.

本论文是一篇免费优秀的关于好英文论文范文资料.

好英文引用文献:

[1] 最新mba英文论文选题参考 mba英文论文题目怎样取
[2] 热门sw英文论文选题 sw英文毕业论文题目如何定
[3] 新颖的英文学士论文选题 英文学士论文标题怎样定
《好英文论文范文参考 好英文毕业论文范文[精选]》word下载【免费】
好英文相关论文范文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