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论文写作 > 论文大全 > 文章内容

冠心病综述论文范文参考 冠心病综述毕业论文范文[精选]有关写作资料

主题:冠心病综述 下载地址:论文doc下载 原创作者:原创作者未知 评分:9.0分 更新时间: 2024-04-12

冠心病综述论文范文

冠心病综述论文

目录

  1. 第一篇冠心病综述论文范文参考:血小板骨架蛋白Gelsolin在冠心病血瘀证中的作用及赤芍川芎有效组分的干预效应研究
  2. 第二篇冠心病综述论文样文:基于心肌mitoK_(ATP)通道龙牙楤木总皂苷对大鼠缺血再灌注心脏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3. 第三篇冠心病综述论文范文模板:差异基因白介素-8在冠心病血瘀证发病过程中的作用研究
  4. 第四篇冠心病综述论文范例:尼可地尔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
  5. 第五篇冠心病综述论文范文格式:史载祥学术思想及升陷祛瘀法治疗心血管疾病的理论及临床研究

★100篇免费优秀的关于冠心病综述论文范文资料,适合作为冠心病综述方面相关硕士毕业论文和本科毕业论文写作参考的免费论文范例格式模板,【快快阅读吧!】

第一篇冠心病综述论文范文参考:血小板骨架蛋白Gelsolin在冠心病血瘀证中的作用及赤芍川芎有效组分的干预效应研究

本课题组前期研究结果表明冠心病、血瘀证、血小板功能状态三者之间存在极其密切的内在联系,我们采用血小板差异蛋白组学的研究方法,筛查了冠心病血瘀证、冠心病非血瘀证患者和健康对照人群的血小板差异功能蛋白,建立了冠心病血瘀证血小板差异蛋白表达谱.研究发现,血小板骨架蛋白凝溶胶蛋白(Gelsolin)是冠心病血瘀证与非血瘀证患者的血小板差异蛋白之一,其含量在冠心病血瘀证患者血小板中明显增多,提示血小板骨架蛋白的异常表达在冠心病血瘀证发生发展中可能起到关键作用.

梗死后心肌组织释放大量肌动蛋白微丝(F-actin)对内皮细胞和微血管产生毒害,血浆Gelsolin可切害()F-actin解聚成肌动蛋白单体(G-actin),并通过肝脏内皮网状系统清除体外而阻止这种细胞毒.前期课题组差异蛋白组学研究发现血小板Gelsolin与冠心病血瘀证明显相关,血小板无转录本信息,故我们推测血小板Gelsolin含量升高是由于血浆Gelsolin()肖耗而引起血小板骨架蛋白反应性重组,这种病理性升高进一步加速血小板活化、变形而参与冠心病血瘀证形成.

本研究拟通过冠心病血瘀证贫、富血小板血浆Gelsolin含量与血小板活化相关性对这一假说进行验证,并借助F-actin诱导血小板活化体外和急性心肌梗死大鼠体内血小板活化实验体系,研究Gelsolin参与血瘀证形成过程及赤芍川芎有效组分配伍对血小板Gelsolin重组的调控及对血小板聚集、活化的影响.本研究将为活血化瘀中药抗血小板活化提供一定实验依据.

本课题研究分为三部分:文献综述、临床研究和实验研究.

1.文献综述:本部分分别从凝溶胶蛋白和心血管疾病、活血化瘀方药和抗血小板治疗两个方面进行综述.

2.临床研究:包括以下两个部分.

研究一冠心病血瘀证血小板差异蛋白Gelsolin的临床鉴定

目的:分别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和蛋白免疫印迹法(WB),对冠心病血瘀证血小板差异蛋白Gelsolin进行临床鉴定.

方法:冠心病诊断参照1999年及2002年美国心脏病学会(ACC)/美国心脏协会(AHA)/美国医师学会及美国内科学会(ACP-ASIM)联合协定关于《慢性稳定性心绞痛诊疗指南》、《不稳定性心绞痛、无ST段抬高心肌梗死诊疗指南》.同时,参考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活血化瘀专业委员会制定的血瘀证诊断标准.筛选符合冠心病、血瘀证、健康人入选标准的冠心病血瘀证组、冠心病非血瘀证组和健康对照组各30例为研究对象.冠心病血瘀证和非血瘀证患者于冠脉造影前采血,健康对照者于清晨空腹状态下抽取静脉血7mL,前2mL弃用,梯度离心法分别获取富血小板血浆(PRP)和贫血小板血浆(PPP).分别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和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各组人*RP和PPP的Gelsolin含量.

结果:冠心病血瘀证组、非血瘀证组和健康对照组在年龄、性别、体重指数且两疾病组在冠心病类型、冠脉病变支数、合并疾病和用药情况方面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冠心病血瘀证组患者富血小板血浆中的Gelsolin含量显著性升高(P<,0.01),贫血小板血浆中的Gelsolin含量明显降低(P<,0.05),冠心病非血瘀证组患者贫血小板血浆中Gelsolin含量亦明显降低(P<,0.05),富血小板血浆中Gelsolin含量无明显差异(P>,0.05);与冠心病非血瘀证组相比,冠心病血瘀证患者富血小板血浆中Gelsolin含量明显升高(P<,0.05),贫血小板血浆中Gelsolin含量无明显差异(P>,0.05).酶联免疫吸附法和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结果一致.

结论:Gelsolin作为细胞骨架蛋白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冠心病血瘀证状态下,其在富血小板血浆和贫血小板血浆中的含量分布存在差异性,与前期血小板蛋白质组学研究结果相一致,可能参与了冠心病血瘀证的形成过程.


https://www.mbalunwen.net/lunwendaquan/081603.html

研究二血小板Gelsolin水平与冠心病血瘀证相关性研究

目的:研究血小板Gelsolin水平与冠心病血瘀证的相关性.

方法:纳入冠心病血瘀证、冠心病非血瘀证患者各57例和健康对照组45例为研究对象.冠心病血瘀证和非血瘀证患者于冠脉造影前采血,健康对照者于清晨空腹状态下抽取静脉血12mL,前2mL弃用,梯度离心法分别获取富血小板血浆(PRP)和贫血小板血浆(PPP).采用ELISA法分别测定PRP中Gelsolin含量及PPP中Gelsolin、肌动蛋白微丝(F-actin)及维生素D结合蛋白(DBP)的含量;采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血小板胞浆Ca2+浓度及反映血小板活化程度的CD62p的表达.

结果:冠心病血瘀证组、非血瘀证组和健康对照组在年龄、性别、体重指数且两疾病组在冠心病类型、冠脉病变支数、合并疾病和用药情况方面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冠心病血瘀证患者PRP中Gelsolin含量显著升高(P<,0.01),冠心病血瘀证及非血瘀证患者PPP中Gelsolin含量明显降低(P<,0.05), F-actin及DBP含量明显升高(P<,0.01),血小板CD62p表达及胞浆钙离子浓度显著升高(P<,0.01).与冠心病非血瘀证组相比,冠心病血瘀证组患者PRP中Gelsolin含量及胞浆钙离子浓度明显升高(P<,0.01),血小板CD62p表达明显增高(P<,0.05),PPP中Gelsolin、F-actin及DBP含量无明显差异(P>,0.05).对冠心病血瘀证组患者血小板Gelsolin含量与血小板活化标志物CD62p的表达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冠心病血瘀证组患者血小板Gelsolin含量与血小板活化标志物CD62p高度正相关(P<,0.01).

结论:血小板Gelsolin水平与冠心病血瘀证血小板活化水平高度相关,在冠心病血瘀证血小板活化过程中,细胞骨架蛋白含量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变化,集中体现在血小板Gelsolin和其靶蛋白F-actin的异常变化上,推测血浆Gelsolin含量降低与其因切割、清除F-actin而大量消耗有关,这种消耗引起血小板上的Gelsolin病理性重组,同时引起血小板钙离子内流增加,导致血小板变形能力增强而参与冠心病血瘀证的形成,因此血小板Gelsolin可能是冠心病血瘀证的特异性分子靶标之一.

3.实验研究:包括以下两个部分.

研究一赤芍川芎有效组分对F-actin刺激的血小板活化及血小板Gelsolin水平的体外干预效应研究

目的:研究F-actin体外刺激对血小板活化及血小板Gelsolin含量的影响,同时观察赤芍、川芎有效组分的体外干预效应

方法:以人水洗血小板作为研究对象,以不同浓度的F-actin作为体外血小板活化诱导剂,同时以花生四烯酸(AA)、二磷酸腺苷(ADP)以及凝血酶(Thrombin)作为阳性对照诱导剂.同时以赤芍川芎有效组分芍药苷和川芎嗪联合作为干预药物,以阿司匹林作为阳性对照药物.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血小板活化标志物CD62p的表达,使用血小板聚集仪测定最大血小板聚集率,采用ELISA法测定血小板Gelsolin的含量.

结果:①低(2.5μmol/L)、中(5μmol/L)、高(10μmol/L)不同浓度的F-actin以及AA、ADP和凝血酶(Thrombin)均可引起血小板聚集率和血小板活化水平明显升高(P<,0.05及P<,0.01),且F-actin随浓度的不断增加其致血小板聚集和活化程度不断增高,呈现浓度依赖性.F-actin最大浓度(10μmol/L)时刺激的最大血小板聚集率与血小板活化水平与同浓度的AA、ADP及Thrombin刺激组无明显差异(P>,0.05).

②低浓度(2.5μmol/L)的F-actin、ADP及Thrombin的刺激对血小板gelsolin含量无明显影响(P>,0.05),中(5μmol/L)、高(10μmol/L)农度的F-actin以及AA均可刺激血小板Gelsolin含量明显增高(P<,0.05).F-actin最大浓度(10μmol/L)时刺激的血小板gelsolin含量与同浓度的AA无明显差异(P>,0.05).

③川芎嗪和芍药苷联合体外可以明显抑制由同浓度的F-actin和AA诱导的血小板聚集和活化反应(P<,0.05),与阿司匹林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水洗血小板预先用川芎嗪和芍药苷联合孵育后,再用F-actin或AA诱导,可明显降低血小板Gelsolin含量(P<,0.05),但预先用阿司匹林体外孵育无此效应(P>,0.05).

结论:F-actin体外能够激活血小板导致其聚集、活化,且高浓度能够刺激血小板大量分泌Gelsolin,其效应与AA相似.赤芍、川芎有效组分芍药苷、川芎嗪体外联合应用对聚集、活化后的血小板具有明显抑制作用,同时能够明显降低活化后血小板Gelsolin的含量,而阿司匹林体外干预无此效应.

研究二赤芍川芎有效组分对急性心肌梗死大鼠模型血小板活化及血小板Gelsolin水平的干预效应研究

目的:研究赤芍、川芎有效组分对急性心肌梗死大鼠模型血小板活化及血小板Gelsolin水平的体内干预机制

方法:通过在体结扎前降支方法建立急性心肌梗死大鼠模型,以赤芍川芎有效组分配伍药物芎芍胶囊(XSC)作为干预药物,同时以阿司匹林及钙离子拮抗剂维拉帕米作为阳性对照药物,观察芎芍胶囊对模型大鼠血小板活化及血小板Gelsolin含量及其相关指标的干预效应.血浆梯度离心法获得大鼠PRP和PPP,使用ELISA法测定Gelsolin、F-actin、DBP、P-选择素以及CK-MB、cTnl的含量,使用流式细胞术测定大鼠血小板钙离子浓度,使用WB法测定梗死区心肌组织Gelsolin的蛋白表达.

结果:①模型大鼠结扎前降支3小时后心肌损伤标志物血清CK-MB、cTnI含量均显著增高(P<,0.05),同时血小板活化特异性指标血浆P-选择素含量亦较假手术组显著升高(P<,0.05);XSC高剂量组能够明显降低模型组大鼠血清CK-MB、cTnI水平(P<,0.05),同时能够降低血浆P-选择素、COX-1及TXB2水平(P<,0.05),其效应与阿司匹林组无明显差异,

②模型组大鼠血浆F-actin含量显著增高(P<,0.05)而血浆Gelsolin、DBP含量明显降低(P<,0.05),同时血小板Gelsolin含量明显增高(P<,0.05);XSC高剂量能够明显降低模型组大鼠血小板Gelsolin以及血浆F-actin水平(P<,0.05),同时能够使血浆Gelsoin以及DBP含量显著升高(P<,0.05);模型组及XSC高剂量组大鼠血小板Gelsolin与血小板活化标志物P-选择素水平均呈正相关(P<,0.05).

③模型组大鼠血小板钙离子荧光强度明显增强(P<,0.05),XSC高剂量能够明显抑制模型大鼠血小板钙离子内流(P<,0.05),其效应与维拉帕米无明显差异(P>,0.05).

④模型大鼠梗死区心肌组织Gelsolin蛋白表达明显增强,而XSC可以明显抑制其表达,但钙拮抗剂维拉帕米无此效应.

结论:赤芍川芎有效组分能明显降低血小板Gelsolin水平,增强血浆肌动蛋白清除系统活性,抑制血小板活化,同时具有一定的钙拮抗效应,且在抑制COX-1活性、降低TXB2水平方面与阿司匹林相似.同时,经相关性分析发现,赤芍川芎有效组分抑制血小板活化程度与降低血小板Gelsolin含量有关.

第二篇冠心病综述论文样文:基于心肌mitoK_(ATP)通道龙牙楤木总皂苷对大鼠缺血再灌注心脏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研究背景及目的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oronary atherosclerotic heart disease, CHD)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导致冠状动脉血管管腔狭窄,或者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阻塞冠脉,或(和)因冠状动脉痉挛等功能性改变导致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而引起的心脏病,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

心肌梗死(myocardial infarction, MI)是指心肌缺血性坏死,是在冠状动脉病变的基础上发生的冠状动脉血供急剧减少或中断,导致相应心肌严重而持久急性缺血出现心肌坏死;是冠心病急性冠脉综合征严重类型.本病病死率高,我国本病发病率也在逐年增多.

近年来,溶栓、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PCI).主动脉-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 CABG)得到广泛应用,使闭塞的冠状动脉再通,缺血缺氧的心肌得到血液再灌注,濒临坏死的心肌细胞得以存活,缩小梗死面积,减轻心肌重塑,改善了患者预后,挽救了许多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生命.

然而研究发现缺血后再灌注有时不仅不能改善病情,反而加重功能结构损伤.这种在缺血基础上恢复血流后组织损伤反而加重,甚至发生不可逆损伤的现象称为缺血再灌注损伤(ischemia reperfusion injury, IR).

如何做到既尽早恢复缺血组织血流,又不发生再灌注损伤,是缺血性疾病防治中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龙牙楤木为五加科楤木属植物,主要分布于我国东北地区,资源丰富;其根茎皮叶性平味辛有小毒,具有祛风除湿,健胃利水,活血止痛,补气安神,强精滋肾之功效.

现代研究表明龙牙楤木总皂苷(Aralsides, Ar)具有抗氧化、抗心肌缺血、保护心肌作用.已有研究证明龙牙惚木提取物通过提高抗氧化酶活性,减少自由基的生成,稳定线粒体内游离Ca2+浓度对线粒体产生保护作用.龙牙楤木总皂苷的心肌保护作用机制则可能是通过增加SOD的活力,对抗氧自由基对心肌细胞的毒害作用,从而减轻心肌细胞的损伤.综上,龙牙楤木总皂苷通过增强细胞抗氧化作用,减少自由基及脂质过氧化物导致的细胞膜损伤等机制起到保护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

与研究其他中药抗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机理寻找多个作用靶点一样,我们也需要通过研究龙牙楤木总皂苷对缺血再灌注心肌的保护作理,明确是否龙牙楤木总皂苷的作用机制也存在多个作用靶点.

线粒体是细胞氧化磷酸化反应发生的重要场所,参与自由基生成、钙超载等环节,在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线粒体结构和功能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

近年来研究发现,线粒体内膜上存在三磷酸腺苷敏感性钾通道(mitoKATP),对生物膜的稳定性、线粒体及心肌细胞的功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开放ATP敏感性钾通道具有保护缺血再灌注心肌的作用,因此心肌细胞线粒体三磷酸腺苷敏感性钾通道(mitochondria ATP-sensiive potassium, mitoKATP)是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重要治疗靶点.

本课题旨在探讨龙牙楤木总皂苷对心肌细胞线粒体三磷酸腺苷敏感性钾通道(mitoKATP)是否具有正性作用,进而提出假说:龙牙楤木总皂苷通过开放线粒体敏感性钾通道,调节线粒体膜电位、减少线粒体形态、结构和功能的损伤,促进线粒体呼吸功能的恢复,减少ATP的水解,进而促进能量物质的合成,稳定心肌细胞细胞膜,减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本论文分文献综述和实验研究两部分.

文献综述部分

包括Langendroff离体心脏逆行灌流方法的沿革及应用、与mitoKATP通道相关的心血管离子通道药理学研究、冠心病的中医药临床治疗和研究进展和龙牙楤木总皂苷药物化学成分和药理学研究进展四部分.Langendroff离体心脏逆行灌流方法是本实验的基础造模方法,综述一从离体心脏灌流的发明、逆行灌流的原理、原则、恒压恒流两种不同的灌流模式、实验必要条件、生理学参数的测量、可能出现的误区、实验的设计与特殊应用等方面,全面回顾了该方法的规范化流程、优缺点及使用注意事项.综述二从电生理学的发展沿革、离子通道的概念、生理结构、生理特征、分类、药物作用于离子通道的作用机理、KATP的分类、分布、生理学作用、药理学特点、相关疾病等方面系统总结了与KATP通道相关的心血管离子通道药理学研究.综述三回顾了传统中医学对冠心病、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病因病机、辨证论治的认识过程,总结了中西医结合医学对冠心病、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诊断和治疗的研究进展,概述了中药复方、单味中药、中药提取单体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研究进展,提示中医药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防治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综述四是龙牙楤木总皂苷药物化学成分和药理学研究进展.

实验研究部分

目的:(1)探索大鼠急性心肌梗死模型缺血再灌注损伤心肌保护问题;明确心肌细胞线粒体ATP敏感性钾通道与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关系;(2)观察龙牙楤木总皂苷对心肌细胞线粒体ATP敏感性钾通道的开放作用;(3)阐明龙牙楤木总皂苷抗心肌细胞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机制.方法:使用Langendroff离体心脏逆行灌流系统建立大鼠离体心脏灌流模型,对照组(假手术组)以K-H液行常规恒压持续平衡灌注125min;同对照组平衡20min后模型组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靠近分支处停灌(缺血)30min后K-H液复灌(再灌注)75min;二氮嗪(Diazoxide, DZ)组处理同模型组,复灌时以含50umol/LDZ的改良K-H液复灌75min;龙牙楤木总皂苷组处理同模型组,复灌时以含5mg/L龙牙楤木总皂苷的改良K-H液复灌75min;5-羟基癸酸组(5-hydroxydecanoate,5-HD)处理同模型组,复灌时以含100umol/L的5-HD的改良K-H液复灌75min,5-HD加龙牙穗木总皂苷组处理同模型组,复灌时先行给予100umol/L的5-HD的改良K-H液复灌15min,再以含50mg/ml龙牙楤木总皂苷的改良K-H液复灌60min.伊文思蓝、TTC染色观察心肌梗死、缺血面积;记录左心室压力及心率变化过程,比较各组平衡20min、局部缺血30min、再灌15min、再灌30min、再灌75min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及灌流液中肌酸激酶(creatine kinase, CK)和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 LDH)漏出量.各组经以上处理后,分别切取心尖部心肌2块,分别用以制备透射电镜标本观察心肌超微结构和心肌细胞线粒体超微结构、提取线粒体用罗丹明-123(Rhodamine123, R-123)染色以流式细胞仪检测线粒体膜电位.结果:益气活血中药提取物龙牙楤木总皂苷与mitoKATP开放剂DZ有类同的作用,可以减少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过程中心肌酶、乳酸脱氢酶的释放、改善血流动力学、改善心律、保护心肌细胞和心肌细胞线粒体的结构和功能,维持缺血再灌注损伤过程中心肌细胞线粒体的膜电位.而一些作用大部分可被mitoKATP阻滞剂5-HD解除.结论:龙牙楤木总皂苷可以增强再灌注过程中心脏舒缩功能,减少心肌细胞心肌酶的漏出,保护心肌纤维、心肌细胞和线粒体的结构形态,稳定线粒体膜电位,保护线粒体的功能;这些作用都与mitoKATP通道开放剂DZ类同,且都可被mitoKATP通道阻滞剂5-HD取消,可以认为是通过mitoKATP通道起作用的.

第三篇冠心病综述论文范文模板:差异基因白介素-8在冠心病血瘀证发病过程中的作用研究

本课题组前期应用寡核苷酸基因芯片技术构建了冠心病血瘀证差异基因表达谱,研究结果筛选出IL-8(白介素-8)、FcyRⅢA(免疫球蛋白IgG结晶片段受体Ⅲa)、 PKCβ1(蛋白激酶Cβ1)、HLA-DQB1(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Ⅱβ1)、FOLR3(叶酸受体y3)、PTGDS (前列腺素D2合成酶)等6个目标基因.继而采用基因本体论和显著性通路的分析方法,从分子水平揭示了冠心病血瘀证与炎症免疫反应的相关性,并通过网络拓扑技术分析研究发现差异基因IL-8、FcγRⅢA和PKCβ1在冠心病血瘀证疾病网络中处于关键调控环节.前期研究还发现FcγRⅢA通过介导单核细胞与内皮细胞粘附,影响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从而参与冠心病血瘀证的演变;而对趋化因子IL-8初步研究发现其具有诱导血小板活化的作用,并能协同花生四烯酸和二磷酸腺苷诱导血小板活化,可能是IL-8参与冠心病血瘀证形成的机制之一.

本课题在以往研究基础上对冠心病血瘀证差异基因IL-8进行进一步的临床验证,并对IL-8在冠心病血瘀证形成中的作用进行深入研究分析,结果发现冠心病血瘀证血清IL-8水平明显升高,从蛋白水平证实了IL-8与冠心病血瘀证的相关性.同时研究发现冠心病血瘀证患者的单核细胞血小板聚集率与中性粒细胞血小板聚集率均明显高于冠心病非血瘀证组.基于IL-8具有诱导白细胞膜表面粘附分子MAC-1活化的作用,而MAC-1在白细胞与血小板粘附聚集中发挥重要作用,那么在冠心病血证中白细胞聚集率的升高是否通过IL-8诱导MAC-1活化而发挥作用本研究通过IL-8诱导外周血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和血小板构建模型,结果发现IL-8能够诱导外周血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聚集,也能够诱导MAC-1活化,且冠心病血瘀证组均明显高于非血瘀证和健康组,采用非选择性拮抗IL-8受体后,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聚集率和MAC-1活化水平均明显下降;同时发现IL-8诱导中性粒细胞血小板聚集和单核细胞血小板聚集后大量表达具有促凝活性的组织因子,并诱导其分泌具有活化血小板功能的组织蛋白酶G、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和血小板活化因子;研究还发现,IL-8除了诱导白细胞活化黏附血小板外,对血小板还有直接活化作用,IL-8受体CXCR1在血小板膜上中量表达,IL-8与该受体特异结合活化血小板,而Reparixin拮抗CXCR1后,血小板聚集率及血小板膜蛋白GPⅡb/Ⅲa表达水平明显下降,就活血化瘀药物对上述生物过程的干预效应进行了研究,发现其具有一定的抑制效应.

本课题研究分为两部分:文献综述和实验研究.

1文献综述:本部分就冠心病血瘀证基因组及蛋白质组学研究进展以及IL-8在冠心病中作用两个方面进行综述.

2实验研究:包括以下四个部分.

研究一冠心病血瘀证患者白介素-8血清学水平及白细胞血小板聚集率测定

目的:探讨冠心病血瘀证与IL-8血清水平、白细胞血小板聚集率及血小板膜蛋白GPⅡb/Ⅲa表达水平的相关性.

方法:冠心病诊断参照1999年美国心脏病学会(ACC)/美国心脏协会(AHA)/美国医师学会及美国内科学会(ACP-ASIM)联合协定关于《慢性稳定性心绞痛诊疗指南》、《不稳定性心绞痛、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诊疗指南》.同时,参考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活血化瘀专业委员会制定的血瘀证诊断标准.筛选符合冠心病、血瘀证、健康人入选标准的冠心病血瘀证组、冠心病非血瘀证组和健康对照组分别为53、49、45例为研究对象.冠心病血瘀证和非血瘀证患者于冠脉造影前采血,健康对照者于清晨空腹状态下抽取静脉血6mL,前2m1弃用,2m1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白细胞血小板聚集率及血小板膜蛋白GPⅡb/Ⅲa表达水平,另2m1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IL-8血清水平.

结果:冠心病血瘀证组、非血瘀证组和健康对照组在年龄、性别、体重指数且两疾病组在冠心病类型、冠脉病变支数、合并疾病和用药情况方面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

①冠心病IL-8血清水平较健康对照组(47.91±,2.93)明显升高,且冠心病血瘀证组(72.58±,4.12)较非血瘀证组(58.72±,3.90)升高明显.

②冠心病血瘀证组(19.68±,0.98)血小板膜蛋白GPⅡb/Ⅲa表达水平较非血瘀证组(9.97±,0.85)健康组(8.06±,0.34)明显升高,而冠心病非血瘀证组较健康组仅有升高趋势.

③冠心病PLT-M聚集率和PLT-PMN聚集率较健康组(18.87±,1.73)显著升高,冠心病血瘀证组(46.91±,2.66)较非血瘀证组(31.56±,3.17)有升高明显.

结论:血清IL-8水平、血小板膜蛋白GPⅡb/Ⅲa活性、单核细胞血小板聚集率、中性粒细胞血小板聚集率与冠心病血瘀证明显相关.

研究二IL-8对单核细胞、中性粒细胞表面粘附分子及组织因子表达的影响

目的:研究IL-8诱导白细胞血小板聚集机制,探讨IL-8参与冠心病及冠心病血瘀证的发病过程.

方法:纳入冠心病血瘀证患者、冠心病非血瘀患者和健康志愿者各15例为研究对象,冠心病血瘀证和非血瘀证患者于冠脉造影前采血,健康志愿者于清晨空腹状态下抽取静脉血6mL,前2m1弃用,置于EDTA抗凝真空采集管中.标本分为4组:空白对照组,35μl纯水;IL-8组,100ng/ml IL-8, Reparixin组,100ng/ml IL-8+1μM Reparixin, fMLP组,1μM fMLP.37℃温育20min,加入0.5%的多聚甲醛固定2ml,2-8℃阴暗处放置30mmin,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的表面粘附分子MAC-1活化水平、血小板与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聚集率、血小板表面组织因子以及血小板与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形成聚集后组织因子的表达水平.

结果:冠心病血瘀证组、非血瘀证组和健康对照组在年龄、性别、体重指数且两疾病组在冠心病类型、冠脉病变支数和合并疾病方面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

①IL-8诱导的粘附分子MAC-1在健康者单核细胞(8.26±,2.23)和中性粒细胞(5.93±,2.83)表面的表达水平均较空白对照组均明显升高,非选择性拮抗IL-8受体后,中性粒细胞(3.08±,2.08)和单核细胞(4.9±,1.79)表面的粘附分子MAC-1的表达水平均明显下降.

②冠心病组单核细胞和中性粒细胞表面粘附分子MAC-1表达水平较健康组明显升高,且冠心病血瘀证高于非血瘀证组(P<,0.05).

③IL-8诱导的健康者PLT-PMN聚集率(22.85±,3.57)和PLT-M(39.58±,6.48)聚集率较空白对照组均明显升高;拮抗IL-8受体后,PLT-PMN(11.84±,1.66)和PLT-M(25.41±,3.23)聚集率均明显下降.

④冠心病组的PLT-PMN聚集率和PLT-M聚集率较健康组显著升高,且冠心病血瘀证组的PLT-PMN聚集率和PLT-M聚集率均显著高于非血瘀证组(P<,0.05).

⑤IL-8诱导PLT-PMN聚集后组织因子表达检测结果提示,冠心病血瘀证组(34.96±,6.15)高于非血瘀证组的表达水平(27.7±,5.27),且较同组血小板膜表面表达的组织因子升高更加明显.

结论:

①IL-8可能通过活化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的粘附分子MAC-1促进其与血小板的聚集参与冠心病血瘀证形成.

②IL-8诱导血小板与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聚集后,促使其大量表达具有促凝活性的组织因子,可能是IL-8参与冠心病血瘀证形成的机制之一.

研究三血小板膜IL-8受体CXCR1表达及功能分析

目的:探讨IL-8对血小板的直接活化作用和活化机制.

方法:以5例健康志愿者为研究对象,于清晨空腹状态下抽取静脉血5ml,分离血小板,应用去白细胞滤器纯化血小板,抽提总RNA,应用Real-time RT-PCR技术检测IL-8受体CXCR1基因表达水平;以15例健康志愿者为研究对象,于清晨空腹状态下抽取静脉血,制备PRP和PPP,采用比浊法检测血小板聚集率和流式细胞术检测血小板膜蛋白GPⅡb/Ⅲa的表达.

结果:

①血小板中CXCR1的相对表达量在1.22-2.37之间,呈中度表达,紫外分光光度计检测RNA纯度,质量符合Real-Time RT-PCR实验要求.

②低、中、高不同浓度IL-8对血小板聚集(7.85±,1.03,12.56±,1.68,19.93±,1.52)均有一定的诱导作用,且呈剂量依赖,Reparixin阻断受体后血小板的聚集率明显下降(6.24±,1.27).

③低、中、高不同浓度IL-8刺激后,血小板膜蛋白CD62p的表达(15.46±,1.58,28.57±,1.64,42.09±,2.87)均有不同程度增加,存在量效关系,Reparixin拮抗IL-8受体后,血小板膜蛋白CD62p的表达(17.04±,1.98)显著降低.

结论:

①趋化因子IL-8受体CXCR1在血小板膜表面呈中量表达.

②IL-8可通过与血小板膜表面受体CXCR1结合,从而直接活化血小板.

研究四IL-8对人外周血中性粒细胞分泌的影响及活血化瘀中药干预效应的研究

目的:研究IL-8对人外周血中性粒细胞分泌的影响及活血化瘀中药对其干预效应.

方法:分离、鉴定并培养人外周血中性粒细胞,贴壁培养2h得到的中性粒细胞置于全RPMI1640培养基进行如下干预,空白对照组:35μ1培养基;IL-8组:100ng/ml IL-8, Reparixin组:100ng/ml IL-8+25μl Reparixin, fMLP组:1μMfMLP,川芎嗪组:100ng/ml IL-8+20μl川芎嗪;芍药苷组:100ng/ml IL-8+20μl芍药苷.如上干预后各组中性粒细胞继续培养30min,收集细胞上清液,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法检测各组Cathepsin G、NE和PAF含量.

结果:

①重组细胞因子IL-8干预30min后中性粒细胞释放的Cathepsin G和NE较空白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

②重组细胞因子IL-8干预30min后中性粒细胞释放的PAF较空白对照组明显升高,拮抗受体CXCR1后,PAF的释放水平明显下降.

③川芎嗪干预后,中性粒细胞释放的Cathepsin G和NE较IL-8组显著降低(P<,0.05);芍药苷干预后中性粒细胞释放的PAF明显降低(P<,0.05).

结论:

①重组细胞因子IL-8在体外能刺激人外周中性粒细胞后分泌具有活性血小板和促凝活性的Cathepsin G、NE和PAF,拮抗受体表达后PAF等分泌水平下降.

②活血化瘀中药单体芍药苷和川芎嗪分别对重组细胞因子IL-8诱导中性粒细胞释放Cathepsin G、NE与PAF具有抑制作用,有类受体拮抗效应.

第四篇冠心病综述论文范例:尼可地尔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

研究背景

心脏保护有两个含义,不但要“保护”(preservation),而且要“帮助并使其受益“(favouritism or patronage).心脏保护(cardioprotection)具体是指通过某种方式,预防、延缓及减少心肌损伤,尤其是指在潜在的致命性缺血性应激后,通过心肌减慢能量需求,产生更少的有毒糖酵解产物,表现出心肌损伤减少.例如ACEI(angiotensin converting enzyme inhibitors)对受损的左室功能提供保护作用,是心脏保护的一种表现.目前心血管疾病中,以动脉(粥样)硬化病变为基础的心血管疾病占全部心血管疾病的绝大部分.除了一级预防控制危险因素外,需强调二级预防的心血管疾病有:1)稳定的冠心病患者,2)不稳定型心绞痛,3)有急性心肌梗塞病史,4)有冠脉搭桥术史,5)有经皮冠脉内介入治疗史.这五类可以归因为冠脉狭窄或阻塞引起的心肌缺血性疾病.

在过去的二三十年间,已经证实提供有力的心脏保护能够对抗心肌梗死及其并发的缺血再灌注损伤.2011年美国心脏病协会(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AHA)/美国心脏协会基金会(American College of Cardiology Foundation, ACCF)更新了心血管疾病二级预防指南,推荐了以阿司匹林(Aspirin)或氯吡格雷、p受体阻滞剂(β-Blocker)及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阻断剂(ACEI, ARB和醛固酮拮抗剂)和降脂药为基础的二级预防方案(Ⅰ类证据),其目的是防复发,防猝死,防左室重构.但上述药物有各自的局限性,冠脉介入治疗和冠脉搭桥术仅解决狭窄,却未能使患者远期受益.因此临床上需要研发新的能提供心脏保护的药物.

2012年,基于上述不尽人意的现有治疗模式,有学者提出应当从“专注于阻塞性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中心论”转为“心肌细胞缺血中心论”.如果将心肌细胞作为主要的保护目标,阻塞性冠脉粥样硬化则只是其中一个常见病理因素,学者们可以考虑更多潜在的致心肌细胞缺血因素,从而研发更多更新的保护心肌缺血性损伤的策略.三磷酸腺苷敏感的钾(KATP)通道开放剂的心脏保护作用由此受到关注.尼可地尔是目前临床上研究较为深入的KATP通道开放剂.

尼可地尔,烟酰胺衍生物,又名烟浪丁,具有硝酸根部分,类硝酸酯特性,同时还是ATP敏感的钾通道激动剂(ATP-sensitive potassium channel openers,KATP),因具有双重药理机制,所以与硝酸甘油或硝酸异山梨酯不同,该药对心率,血压等血流动力学影响很小,产生抗心绞痛作用的临床剂量对心脏收缩影响很小,并提供长期的心脏保护.现在临床上有口服制剂和静脉制剂.口服制剂常用于治疗高血压、稳定型心绞痛、心肌梗死(包括PCI后)、心律失常和慢性心力衰竭等心血管疾病:静脉制剂可以冠状动脉内注射或静脉内注射,常用于急性心肌梗死和急性心力衰竭.该药的作用机理特别强调其诱导缺血预适应.

随着临床研究的不断发展和循证医学的兴起,设计合理严密的系统综述(systematic review)和Meta分析(Meta-analysis)被视为评价和合成某一特定研究问题的最佳方式,同时被视为最高等级的临床证据.目前关于尼可地尔的临床应用评价,已有四篇Meta分析,分别是:尼可地尔对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疗作用;系统评价尼可地尔与p受体阻滞剂、长效硝酸酯类药和钙离子拮抗剂对稳定型心绞痛有效性及安全性比较;尼可地尔预防冠脉内支架置入术后无再流效果的系统评价;尼可地尔对急性心肌梗死再灌注疗效的Meta分析.尚无关于尼可地尔对心血管事件和急性、慢性心力衰竭的系统评价报道.

冠心病综述论文范文相关参考属性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冠心病综述论文范文数据库 大学生适用: 2000字专升本毕业论文、2000字电大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29 写作解决问题: 如何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标准论文格式、论文小结 职称论文适用: 杂志投稿、职称评初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冠心病综述方向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秀冠心病综述论文范文选题

研究目的

应用国际循证医学通用的系统评价方法,对目前临床应用尼可地尔的国内外临床研究分别进行系统评价,阐明以下问题:(1)评价在传统治疗方案基础上加用尼可地尔对心血管事件的影响;(2)评价在传统治疗方案基础上加用尼可地尔对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3)评价在传统治疗方案基础上加用尼可地尔对急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通过系统回顾及Meta分析方法,旨在了解尼可地尔能否在现有标准治疗的基础上进一步使心血管疾病患者获益,起到心脏保护作用,改善心血管疾病患者预后.

研究方法

[尼可地尔对冠心病患者全因死亡率和心血管事件的影响]

按照循证医学的原则,系统检索由数据库建立初始至2013年1月的cochrane对照试验注册数据库、PubMed、MEDLINE、EMbase、OVID、CBM、 CNKI、万方数据资源.检索词包括:中文为“尼可地尔”AND“心脏”AND“终点”OR“死亡”OR“预后”;英文是",nicorandil",AND",heart",AND ",death",OR",event", OR ",end point", OR ",mortality", OR ",prognosis",,随机对照的检索词为",randomized controlled",OR",clinical trial", OR",clinical study",.初次检索得到的结果再按纳入和排除标准进行筛选.由2名评价者独立评价纳入研究的质量、提取资料并交叉核对,采用Stata11.0软件进行全因死亡率、再次血运重建和心血管事件的Meta分析.分类资料用计数和率来记录.生存分析资料的效应量指标为危险比HR,计数资料的二分类资料采用优势比OR和相对危险度RR作为效应量.各效应量均以95%可信区间(CI)表示.对各纳入研究结果间的异质性采用Q检验和I2检验.根据检验结果采用相应效应模型进行合并效应量.当各研究间有统计学同质性(P>,0.1,I2<,50%)时,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反之,若P≤0.1,I2≥50%采用随机效应模型.各研究间异质性较大时(I2≥50%),进一步进行敏感性分析、Meta回归和亚组分析,尽可能寻找异质性的来源,并分析异质性产生原因.两组异质性过大或无法找寻数据来源时,采用描述性分析.Meta回归进行协变量筛选时,显著性水平定义为P<,0.1.用漏斗图和定量检验(Egger线性回归法)评估发表偏倚,如P>,0.05则提示研究存在偏倚的可能性较小;如P<,0.05,则提示研究存在偏倚的可能性较大.其中心血管事件定义为出现以下情况:心血管疾病死亡、猝死(sudden death)、急性冠脉综合征(包括致命或非致命的急性心肌梗死)、因胸痛或充血性心衰再入院.

[尼可地尔对慢性心力衰竭的系统评价]

按照循证医学的原则,系统检索由数据库建立初始至2012年3月的cochrane对照试验注册数据库、PubMed、MEDLINE、EMbase、CBM、CNKI、万方数据资源.检索词包括:中文为“尼可地尔”、“心功能”;英文是",nicorandil",AND",heart failure",OR",cardiomyopathy", OR ",heart function",OR ",ventricular function",,随机对照的检索词为",randomized controlled",OR",clinical trial",.初次检索得到的结果再按纳入和排除标准进行筛选.由2名评价者独立评价纳入研究的质量、提取资料并交叉核对,主要观察指标:心率(HR)、平均动脉血压(MBP)、肺毛细血管楔压(PCWP)、RAP(right atrial pressure)、 SVR (systemic vascular resistance全身血管阻力)、CI (Cardiac index心脏指数)、左室射血分数(LVEF)、B型利钠肽(BNP)、6分钟步行测试(6MWT).采用Stata11.0软件进行Meta分析.采用Stata11.0软件进行Meta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加权均数差(MD)作为效应量,各效应量均以95%CI表示.先对各纳入研究结果间的异质性采用Q检验和I2检验.当各研究间有统计学同质性(P>,0.1,I2<,50%)时,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反之,采用随机效应模型.各研究间异质性较大时(I2<,50%),进一步进行敏感性分析和τ2(tau-squared)检验.两组异质性过大或无法找寻数据来源时,采用描述性分析.检验水准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

[尼可地尔对急性心力衰竭的系统评价]

按照循证医学的原则,系统检索由数据库建立初始至2013年1月的cochrane对照试验注册数据库、PubMed、MEDLINE、EMbase、CBM、CNKI、万方数据资源.检索词包括:检索词包括:中文为“尼可地尔”AND“急性",AND“心力衰竭",AND“患者”;英文是",nicorandil",AND",heart failure", AND",acute",,研究设计类型选择“随机对照试验”、“随机”、“对照”,“观察研究”,“病例对照研究”,",randomized controlled",OR",clinical trial",OR ",random", OR ",control", OR ",RCT",OR",observational study", OR ",case-control",.初次检索得到的结果再按纳入和排除标准进行筛选.检索时运用主题检索和分类检索两种方法避免漏检相关文献.由2名评价者独立评价纳入研究的质量、提取资料并交叉核对,主要观察指标应用尼可地尔注射液后的血流动力学及心功能指标变化.采用RevMan5.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加权均数差(MD)作为效应量,各效应量均以95%CI表示.先对各纳入研究结果间的异质性采用Q检验和I2检验.当各研究间有统计学同质性(P>,0.1,I2<,50%)时,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反之,采用随机效应模型.两组异质性过大或无法找寻数据来源时,采用描述性分析.检验水准P<,0.05为统计学差异有显著性.

结果

[尼可地尔对冠心病患者全因死亡率和心血管事件的影响]

本研究共检索到英文文献153篇,中文文献为72篇,共计225篇,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通过题目、摘 要 及进一步的全文阅读,最终纳入17个研究,纳入的心血管疾病患者主要是不同类型的冠心病患者,包含了急性冠脉综合征(急性心肌梗死和不稳定型心绞痛)以及稳定型心绞痛,有或无冠脉介入术及冠脉搭桥术的病史.治疗方式上干预组尼可地尔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尼可地尔,对照组为空白对照或安慰剂对照或硝酸酯类对照,对照组无应用尼可地尔者.最短观察期为2天,最长观察期为5年.研究质量评价方面,17个研究均为随机对照研究,其中6个研究为*,完整描述了随机分配的方法,双盲的具体操作,分配隐藏方法及失访和意向性分析;6个研究为B级,描述了随机分配的方法,双盲的具体操作和随访情况,但未提到分配隐藏;5个研究为C级,仅提到随机,未具体描述随机分配的方法,有无盲法及分配隐藏.

(1)尼可地尔对全因死亡率影响的Meta分析结果:

采用危险比HR为效应量,纳入3个研究,这3个研究均是随访严密的RCT研究,文献质量均为*,平均随访时间超过一年半,meta分析结果显示Q检验χ2等于3.97(d.f.等于2,P等于0.137>,0.1),I2等于49.7%,Z等于2.27(P等于0.023<,0.05),合并效应量HR为0.77(0.61-0.96),提示长期应用尼可地尔能显著降低冠心病患者的全因死亡率.研究间异质性来源考虑与用药途径,纳入患者人群及给药方案不同有关.但仅纳入3个研究,Meta结果可能不稳定.

若采用死亡人数进行meta分析,可纳入14个研究,共纳入患者6993例,尼可地尔组3494例,死亡135例,死亡率3.86%;对照组3499例,死亡166例,死亡率4.74%.以优势比OR做合并效应量,Q检验χ2等于3.42(d.f.等于13),P:0.996,I2等于0.0%,研究间无异质性.Z等于1.77,合并OR值为0.818(0.655-1.022),P等于0.077.若采用相对危险度RR做合并效应量,Q检验χ2等于3.32(d.f等于13),P等于0.996,I2等于0.0%,研究间无异质性.Z等于1.77,合并RR值为0.826(0.6669-1.021),P等于0.077.考虑到研究间无异质性,即综合考虑到纳入研究在给药途径、用药剂量、随访年限及文献质量方面的不同,均提示使用尼可地尔未能明显降低全因死亡率.

(2)尼可地尔对再次血运重建事件影响的Meta分析结果:

有5个研究报道了再次血运重建情况.纳入患者共1030例,尼可地尔组513例,再次血运重建的患者67例,事件率13.0%;对照组517例,再次血运重建的患者70例,事件率13.5%.采用优势比OR做合并效应量,Q检验x2等于5.96,(d.f等于4),P等于0.202,I2等于32.9%,研究间有中度异质性.Z等于0.02,合并OR值为1.006(0.576-1.755),P等于0.985.采用相对危险度RR做合并效应量,Q检验x2等于5.82,(d.f.等于4),P等于0.213,I2等于31.2%,研究间有中度异质性.Z等于0.05,合并RR值为0.987(0.613-1.588),P等于0.957.由于存在异质性,考虑到纳入研究在给药途径、随访年限及文献质量方面的不同,采用亚组分析,P值均大于0.05,提示使用尼可地尔未能显著降低再次血运重建的事件发生.

(3)尼可地尔对心血管事件影响的Meta分析结果:

纳入的11个研究均是不同类型的冠心病患者,包含了急性冠脉综合征(急性心肌梗死和不稳定型心绞痛)以及稳定型心绞痛,有或无冠脉介入术及冠脉搭桥术的病史.治疗方式上干预组尼可地尔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尼可地尔,对照组为空白对照或安慰剂对照或硝酸酯类对照,对照组无应用尼可地尔者.最短观察期为2天,最长观察期为5年.研究质量评价方面,11个研究均为随机对照研究,其中6个研究为*,完整描述了随机分配的方法,双盲的具体操作,分配隐藏方法及失访和意向性分析;3个研究为B级,描述了随机分配的方法,双盲的具体操作和随访情况,但未提到分配隐藏;2个研究为C级,仅提到随机,未具体描述随机分配的方法,有无盲法及分配隐藏.各组的男性比例及糖尿病患者比例不同.

纳入11个研究,患者共7705例,尼可地尔组3785例,发生心血管事件患者401例,事件率10.59%;对照组3920例,发生心血管事件患者539例,事件率13.75%.采用优势比OR做合并效应量,Q检验x2等于21.11(d.f.等于10),P等于0.020,I2等于52.6%,研究间异质性>,50%,采用随机效应模型进行分析.Z等于4.08,合并OR值为0.441(0.297-0.653),P等于0.000<,0.001.采用相对危险度RR做合并效应量,Q检验x2等于18.81(d.f.等于10),P等于0.043, I2等于46.8%<,50%,研究间有中度异质性,但可以应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分析.Z等于4.87,合并RR值为0.744(0.660-0.838),P等于0.000<,0.001.由于存在异质性,考虑到纳入研究在给药途径、随访年限及文献质量等方面的不同,进一步采用敏感性分析、meta回归及亚组分析、寻找异质性来源.

通过敏感性分析,提示IONA研究是异质性的主要来源,它与其他纳入的10个研究有显著不同的地方是大样本量的研究.

通过Meta回归结果,发现引起异质性的主要来源依次有样本量(Adj R2等于100%, P等于0.003)、国家(Adj R2等于59.02%, P等于0.071)、糖尿病患者在各研究中所占比例(Adj R2等于80.25%, P等于0.026),均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值均大于0.1).进一步用Mento Carlo置换法检验计算上述协变量的矫正P值,协变量“样本量“的P值为0.068,协变量“国家”的P值为0.439,协变量”糖尿病患者在各研究中所占比例”的P值为0.329.因此,糖尿病患者所占比例与尼可地尔减少心血管事件相对危险度RR值之间不呈显著的线性关系.Meta回归图显示了以下趋势:糖尿病患者在研究中所占比例越高,服用尼可地尔后发生心血管事件的相对危险度RR数值越低.

按样本量分层后的亚组分析,所有异质性完全消除(I2等于0.0%).大样本量(纳入患者数大于1000例)研究1个,即IONA研究,相对危险度RR值为0.845(0.739-0.967),P等于0.014;中样本量(纳入患者数100例至1000例之间)的研究6个,合并相对危险度RR值为0.479(0.353-0.651),P等于0.000<,0.001;小样本量(纳入患者数小于100例)的研究4个,合并相对危险度RR值为0.387(0.223-0.671),P等于0.001.因此,无论样本量大小,均提示应用尼可地尔之后可以显著降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风险.

按国家分层后的亚组分析,消除部分异质性.韩国2项研究,I2等于0.0%,合并相对危险度RR值为0.559(0.106-2.956),P等于0.494;日本6项研究,I2等于0.0%,合并相对危险度RR值为0.375(0.260-0.542),P等于0.000<,0.001;英国2项研究,I2等于55.0%,合并相对危险度RR值为0.823(0.724-0.936),P等于0.003;中国1项研究,合并相对危险度RR值为0.600(0.234-1.539),P等于0.288.日本与英国的研究在纳入的11项研究中占8项,提示应用尼可地尔降低心血管事件发生风险可能与人种及地区关系不大.

按文献质量分层后的亚组分析:按Jadad score评价研究质量等级为C的2项研究,I2等于0.0%,合并相对危险度RR值为0.581(0.242-1.393),P等于0.224;按Jadad score评价研究质量等级为B的3项研究,I2等于0.0%,合并相对危险度RR值为0.381(0.216-0.670),P等于0.001;按Jadad score评价研究质量等级为A的6项研究,I2等于59.3%,合并相对危险度RR值为0.772(0.682-0.873),P等于0.000<,0.001.因此,质量为等级A和B的研究均显示应用尼可地尔能显著降低冠心病患者心血管事件的发生风险,提示该Meta分析结果可靠性较高.

按随访时间分层后的亚组分析结果,随访时间小于1个月的研究有4项,I2等于0.0%,合并相对危险度RR值为0.527(0.372-0.745),P等于0.000<,0.001;随访时间为半年的研究有2项,I2等于0.0%,合并相对危险度RR值为0.414(0.173-0.990),P等于0.048;随访时间大于1年的研究有5项,I2等于62.8%,合并相对危险度RR值为0.787(0.692-0.895),P等于0.000<,0.001.提示无论应用尼可地尔时间长短,均显著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风险.

按给药途径分层后的亚组分析,有1项研究实施了冠脉内注射尼可地尔,相对危险度RR值为0.486(0.046-5.133),P等于0.549;有4项研究为单纯口服尼可地尔,I2等于51.9%,合并相对危险度RR值为0.800(0.706-0.907),P<,0.001;有4项研究为单纯静脉应用尼可地尔,I2等于0.0%,合并相对危险度RR值为0.384(0.233-0.629),P等于0.000<,0.001;有2项研究为先静脉注射再续以口服用药,I2等于0.0%,合并相对危险度RR值为0.382(0.188-0.774),P等于0.008.提示不同给药途径不影响尼可地尔较少心血管事件发生风险的作用.

发表偏倚检测:11个研究的漏斗图提示研究分布并不对称,Egger',s test的检验结果P等于0.002(-2.1755,-0.6881),提示存在发表性偏倚.经剪补法纠正后,meta分析结果一致:固定效应模型计算合并效应量RR值为0.749(0.664,0.845),Z等于-4.718,P等于0.000;随机效应模型计算合并效应量RR值为0.525(0.387,0.712),Z等于-4.140,P等于0.000.提示此次Meta分析结果稳定可靠.

[尼可地尔对慢性心力衰竭的系统评价]

共纳入9个研究,共计279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①与静脉应用硝酸甘油相比较,静脉连续应用尼可地尔24小时,可引起心率轻度增快(MD等于I.272,95%的CI值为0.385-2.160,P等于0.005);PCWP显著降低(MD等于-2.255,95%的CI值为-4.236~-0.274,P等于0.026);SVR明显下降(MD等于-0.832,95%的CI值为-1.304~-0.359,P等于0.001).但是,RAP、CI (Cardiac index心脏指数)、MBP的变化与硝酸甘油组相比无差异.②单次剂量口服40mg或者60mg尼可地尔片,有助于降低PCWP、SVR及MBP.③在传统治疗方案的基础上(包括洋地黄、利尿剂、ACEI(ARB)、BB,硝酸酯类)加用口服尼可地尔5mg,一天三次,短期效果及长期持续应用5至6个月,均可以明显改善LVEF (MD等于1.712,95%的CI值为0.658~2.767,P等于0.001).结论:在传统治疗方案基础上,无论是否与其他血管扩张剂合用,经口服途径或静脉途径应用尼可地尔,均可对由缺血性心肌病(含PCI术后6个月的患者)、扩张性心肌病、瓣膜性心脏病、高血压性心脏病等引起的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LVEF、 PCWP及SVR方面,获得较好的疗效.

[尼可地尔对急性心力衰竭的系统评价]

共检索到32篇文献,通过题目、摘 要 进行初筛,并进一步阅读全文后,剔除29篇,纳入3篇关于尼可地尔治疗急性心力衰竭的研究,其中2篇为随机对照研究,1篇为观察性研究.共计纳入患者471例,其中尼可地尔组113例,对照组358例.纳入患者平均年龄大于65岁,血压不低于90mmHg,左室射血分数正常或下降,排除了急性冠脉综合征合并急性心力衰竭.纳入研究均为静脉途径间歇或持续应用尼可地尔,观察时间48小时至5天不等,均报道了通过静脉应用尼可地尔后的血流动力学及心功能改变情况.应用Meta分析了静脉应用尼可地尔后48小时到72小时的动脉收缩压情况,结果显示Z等于0.54,P等于0.59,提示在AHF早期阶段静脉应用尼可地尔后,动脉收缩压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同时,3个纳入研究提示AHF的心衰指标得到改善,有1个研究提示在AHF早期阶段应用静脉尼可地尔可降低半年内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

结论

[尼可地尔对冠心病患者全因死亡率和心血管事件的影响]

研究结果提示,在标准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尼可地尔能显著降低冠心病患者心血管事件的发生风险,包括心血管死亡、致命及非致命心肌梗塞及因胸痛和心衰发作非计划入院;可能降低全因死亡率的发生危险;未能显著降低再次血运重建事件.在降低冠心病患者心血管事件发生风险方面,应用尼可地尔的给药途径包括口服、静脉注射及冠脉内注射;应用时间短至2天,长至5年;应用人种和地区不限.尼可地尔能够在冠心病二级预防过程中使患者受益,可能与其保护心脏细胞的作用有关.应用尼可地尔可能使冠心病合并糖尿病、冠心病合并终末期肾病患者进一步获益的趋势,尚待大样本的随机对照研究进一步明确.

[尼可地尔对慢性心力衰竭的系统评价]

在传统治疗方案基础上,无论是否与其他血管扩张剂合用,经口服途径或静脉途径应用尼可地尔,均可对由缺血性心肌病(含PCI术后6个月的患者)、扩张性心肌病、瓣膜性心脏病、高血压性心脏病等引起的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LVEF、PCWP及SVR方面,获得较好的疗效.

[尼可地尔对急性心力衰竭的系统评价]

在急性心力衰竭早期阶段静脉应用尼可地尔可以改善血流动力学及心功能,且不会引起血压显著下降.

局限性及展望

[尼可地尔对冠心病患者全因死亡率和心血管事件的影响]

目前关于尼可地尔对冠心病患者预后方面的大样本研究主要是IONA、 JCAD及OACIS,其中IONA是随机对照研究,而JCAD和OACIS是非随机对照研究,因此未能纳入本次Meta分析.已纳入研究除IONA外,样本量均不大,降低了对全因死亡率的检验效能;另外,应关注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和冠心病合并终末期肾病患者能否在应用尼可地尔后进一步获益,且需要更多的大样本随机对照研究来证实其对上述人群的心脏保护作用.

[尼可地尔对慢性心力衰竭的系统评价]

该系统评价中纳入的临床研究样本量均较小,而且观察时间最长为6个月,未能得到与临床硬终点如死亡率方面的确切结论,而这些指标才是评价药物疗效的金标准.同时我们还看到,纳入研究的年限较早,可能与尼可地尔的主要应用范围是冠心病患者有关.随着目前对KATP在心脏保护作用的机制研究更为深入,有望逐步开展尼可地尔对各种病因引起的慢性心力衰竭的长期随访研究.

[尼可地尔对急性心力衰竭的系统评价]

本研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目前关于尼可地尔用于AHF的临床试验研究较少,已有研究的样本量不大,随机对照研究不多,以观察性研究为主,可能与AHF是一种高危急症有关.纳入研究较少,混杂因素相对较多,对Meta分析结果的检验效能会产生影响.另外,各项研究的观察重点是血流动力学变化及心

第五篇冠心病综述论文范文格式:史载祥学术思想及升陷祛瘀法治疗心血管疾病的理论及临床研究

史载祥教授是第三、四批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从事中西医结合临床四十余载,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尤其擅长治疗心血管疾病、慢性肾脏病、糖尿病及其他疑难杂病.本文共分两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了史载祥教授主要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第二部分就史载祥教授运用升陷祛瘀法治疗心血管疾病的学术思想,分别从理论渊源、理论研究及临床研究等方面进行了深入地探讨.

第一部分首先介绍了史载祥教授主要的学术思想.包括:1.阐发血瘀证及活血化瘀理论史载祥教授将血瘀证形成的病机概括为“内结之血”、“离经之血”、“污秽之血”三个方面,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血瘀证的病机理论,拓展了血瘀证的范围.他认为“瘀血”是许多疾病共同的病理因素,活血化瘀在许多疑难病、慢性病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他根据血瘀证形成的病因及兼并症,制定不同的治法方药,如:散寒化瘀法、清热化瘀法、行气化瘀法、益气化瘀法、养血化瘀法、止血化瘀法、祛痰化瘀法、软坚化瘀法等.他根据药物来源、作用强度、临床应用等将活血化瘀药物进行了分类,对于我们临床正确选用活血化瘀药物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2.强调气、血、水相关史载祥教授认为气、血、水三者在生理上互相转化,共同维持脏腑正常的功能活动;在病理上互相影响,是脏腑功能失调及疾病发生、发展的内在根源.气血水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疾病的发展演变规律.在气、血、水三者的关系中,气具有主导地位.治疗上强调气血水同治.3.奇经八脉辨治疾病史载祥教授认为奇经辨证是中医辨证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在某些慢性疑难病的诊治中发挥重要的作用.他在临床上运用奇经辨证时常从以下几方面入手:(1)从奇经循行部位(2)从奇经所主病证(3)结合其他辨证方法.在奇经病的治法上,继承了叶天士的“通补”之法,以补益肝、填补下焦为主,常用血肉有情之品.临床应用具体体现在从督脉论治脑、脊柱病变,从冲任论治妇科疾病,从阴维论治心痛等.4.擅长运用经方史载祥教授擅长运用经方治疗现代医学的疑难危重疾病,他在临床上应用经方有以下的特点:(1)抓主症,但见一证便是(2)析病机,拓展应用范围(3)重化裁,提高临床疗效(4)融中西,密切结合现代医学.5.用药灵活变通他认为中药的剂量应该根据具体病情制定,该大则大,该小则小.他对于某些峻烈、毒性的药物使用颇有心得,使用峻烈药物时注重炮制、用法及用量,强调中病即止.注重外用药,以提高临床疗效.6.提倡病证结合他既重视中医辨证,也重视西医诊断,强调病证结合,才能抓住疾病的本质,提高临床疗效.临床上要找出中医药治疗的切入点,体现中医药多层面、多靶点的整体治疗优势,充分展示中医药的独特疗效.

其次总结了史载祥教授的主要临床经验.初步总结了史载祥教授治疗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及慢性肾脏病的临床经验.1.冠心病冠心病心绞痛的病机主要分为虚实两方面:一是“不通则痛”,为胸中大气下陷,不能推动气血津液运行,痰浊瘀血痹阻心脉所致;二是“不荣则痛”,为肾中阴阳两虚,不能温养奇经八脉,血不养心所致.治疗上强调标本缓急,不稳定型心绞痛以祛邪为主,治以辛香温通,豁痰祛瘀.稳定型心绞痛以扶正与祛邪兼顾,治以益气升陷,活血祛瘀,或温补阴阳,调其奇经.2.慢性心力衰竭慢性心衰的病机初期以心气不足,大气下陷为主,后期以肾阳虚衰,水湿泛滥为主,瘀血贯穿了慢性心衰整个的病理过程.治疗上强调分期论治,初期益气升陷,活血祛瘀;晚期温补肾阳,活血利水;并善于阴中求阳、活血利水.3.高血压高血压病主要的病机是肝旺痰阻,治疗以平肝潜阳,化痰熄风为主.某些特殊类型的高血压,如更年期高血压、妊娠高血压等,又有阴阳两虚、脾虚湿阻等不同的病机特点.强调以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高血压病,各取所长,以提高疗效.4.快速性心律失常本病病位在心,与肝、脾、肾功能失调密切相关.在病机上有虚实两端,虚有气虚、肾虚,实有痰热、瘀血,治疗上既强调辨证论治,又注意结合现代药理研究成果.5.缓慢性心律失常病机有虚实两端,虚则有气虚、阳虚,实则有瘀血、痰浊等.治疗上当攻补兼施,主要治以益气升陷,补肾助阳,化痰祛瘀之法.6.病毒性心肌炎本病病因是外感温热或风热时邪,侵袭心肺,耗伤气阴,日久引起胸中大气下陷,导致瘀血、水湿内生.治疗以益气升陷,活血解毒为主.7.糖尿病糖尿病的基本证型已经发生了变化,气阴两虚、瘀血阻络是糖尿病及并发症的基本病机.自拟益气养阴,活血通络的愈消方以治疗糖尿病及糖尿病并发症.8.失眠总因阳盛阴虚,阳不入阴,心神被扰所致.实证多从痰热、心火论治,虚证多从阴阳两虚论治,久病多从瘀血论治.9.慢性肾小球肾炎病机以邪实为主,正虚为次,多为因实致虚.湿热蕴结下焦,瘀热内结是其主要的病理基础.治疗上主张清热利湿,凉血活血为主.10.慢性肾衰竭本病属本虚标实,本虚为脾肾阳虚,标实为湿、毒、瘀,治疗上以温补脾肾,利湿泄浊祛瘀为主,常以温脾汤合真武汤加味治疗.均附典型病案.

第二部分首先综述了大气理论的历史渊流及“升陷汤”在心血管疾病的临床应用.大气最早见于《黄帝内经》.张仲景在继承《内经》大气理论的基础上,首次将大气理论运用到临床实践.清代喻嘉言对大气理论有了进一步地阐释和发挥.清末民初张锡纯结合自己的临床体会,对大气的生理、病理

冠心病综述引用文献:

[1] 冠心病综述相关论文题目 冠心病综述论文题目怎样定
[2] 冠心病综述论文集 冠心病综述论文参考文献数量是多少
[3] 冠心病综述论文提纲 冠心病综述论文大纲如何写
《冠心病综述论文范文参考 冠心病综述毕业论文范文[精选]》word下载【免费】
冠心病综述相关论文范文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