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论文写作 > 论文大全 > 文章内容

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毕业论文提纲范文 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论文写作参考范文5000字有关写作资料

主题: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 下载地址:论文doc下载 原创作者:原创作者未知 评分:9.0分 更新时间: 2024-01-16

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论文范文

《南通非物质文化遗产互融性特征和江海文化》

本文是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学术论文怎么写与文化遗产方面毕业论文提纲范文.

摘 要:南通非物质文化遗产植根于南通江海文化思想,是构成南通江海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南通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互融性特征.这种互融性特征体现在南北文化的互融、艺术与技术的互融、实用与审美的互融3个方面.互融性是南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大特征,是江海文化的特征,也是南通“包容汇通,敢为人先”精神的基础.

关键词:南通非物质文化遗产;互融性;江海文化

中图分类号:G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0)13-00-05

南通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南通非遗”)是指已经被认定通过的南通地区的所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这些项目一共有125项,其中包括国家级项目10项,省级项目53项.这些非遗项目是南通民俗文化的代表,反映了南通地区广大劳动人民生产生活全方位的面貌.对南通地区非遗艺术特征的研究有助于我们深入理解南通江海文化的特质,有助于我们打造南通独特的城市文化.

1 既往的研究与存在的问题

在既往的研究中,对南通非遗的艺术特征讨论并不多.陆晓云在2014年《南通大学学报》第2期上发表了《南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艺术特征》一文,从工艺流程、艺术造型、表现形式、色彩运用、艺术传承5个方面进行了概括,认为南通非遗的艺术特征有5个:“第一,工艺流程风格独特;第二,艺术造型鲜活生动;第三,表现形式是自娱自乐;第四,色彩运用朴素简约;第五,艺术传承绵延不绝.”[1]该论文在总结了南通非遗艺术特征后提出了非遗的传承发展问题,认为在地域文化消退景观趋同的现状下,把非遗元素引进城市设计和建筑景观中,一方面可以塑造城市独特的形象,一方面也有利于非遗的传承与发展.论文主要探讨的是南通非遗的艺术特征,对南通非遗特征及其传承发展也提出了一些看法,为笔者进一步研究提供了思路.

南通非物质文化遗产馆把民间艺术中的传统音乐、传统美术、传统舞蹈、传统戏剧分列,与传统技艺和传统医药并列.笔者以为可以把前面4项归为艺术类,与传统技艺和传统医药并列为妥.传统民俗的一项属于民间艺术类.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这一类改为民间竞技与游戏.因此,笔者认为把南通地区非遗项目分为民间文学、民间艺术、民间工艺技术、民间竞技与游戏、民间医药5大类比较恰当.(可以参看拙作《南通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分类方法刍议》一文)在这125个项目中,占比最大的是民间艺术和民间工艺技艺.民间艺术46项,民间工艺技术60项,两者相加106项,占比84.8%.其他的3项相加占比不足16%.当然,民间艺术类可分为音乐、舞蹈、戏曲和美术4个子类.民间工艺也可分为食品工艺、服饰制作工艺、食品制作工艺、家具制作工艺、运输工具制作工艺、其他生活用品、装饰用品制作工艺6个子项.从其分类上来说,南通非遗项目虽然有5个大类,其实以民间工艺技术和民间艺术为其核心内容,考察这两个大类就可以充分理解南通非遗的艺术特征和文化属性了.从非遗项目目前分布的地点来看,有2个特点:第一,面广.南通非遗项目分布广,涵盖南通整个地区.第二,量多.南通非遗项目在每个地区至少有十几个项目,如就海门而言,国家级非遗项目就有色织土布、季德胜蛇药2项.

就目前的研究来看,以下几个问题值得深究:第一,对南通非遗的艺术特征的研究应该以民间艺术和民间工艺技术为主要考察对象.因为民间工艺技术与艺术的联系是割不断的,高超的技艺就是一种艺术.第二,南通非遗的艺术特征应该是南通非遗独一无二的特征,区别于其他地区的艺术特征.但这个问题仍未解决.第三,南通非遗艺术特征与南通的江海文化有什么关系?与目前所提的“包容汇通,敢为人先”的南通精神有何联系?这些问题的解决有助于为我们传承什么、發展什么提供有力的依据,也有利于南通非遗项目的传承和发展.

2 南通非遗互融性特征的3种表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保护非物质遗产公约(2003)》中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是:“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2]因此,非物质文化遗产并不是没有物质载体的文化现象,而是其核心内涵是“非物质性”的.因此,我们在考察南通非遗的艺术特征时,要通过其物质载体观察这些非遗项目所蕴含的高超的技法技巧、独特的传承手段、精巧的构思、深邃的文化精神等这些无形的文化遗产,并把这种独特性抽象出来,与南通所处的地理环境、人文精神相勾连,指出南通非遗与南通地区文化之间的联系.笔者认为南通非遗的艺术特征是互融性,这种互融性特征体现在南北文化的互融、艺术与技术的互融、实用与审美的互融3个方面.

2.1 南北文化的互融

从我国地图上来看,南通紧靠长江,属于长江以北地区,但与江南仅一江之隔.南通除了南通市区外,海门、启东、如东、如皋、海安都靠海,地理位置独特,是南北方文化交融之地.南方的细腻委婉、复杂精致与北方粗犷豪爽、简单质朴共存.这种的特点在“蓝印花布印染技艺”“海门山歌”“板鹞风筝”“跳马伕”等非遗项目中,我们或多或少都能看到.

首先,我们来看“南通蓝印花布染织技艺”.从染织工艺上来看,南通的蓝印花布染织工艺复杂,且图案非常精美.目前全国出产蓝印花布的地区很多,南北方都有,但南通蓝印花布的图案精致程度、工艺复杂程度都远超其他地区,正因为这个原因,南通的蓝印花布染织技术才获得了国家级非遗项目称号.从蓝印花布的出产地来看,蓝印花布天然具有南北方文化因素.从目前蓝印花布的图案来看,以前那种简单的点、线印染已经被复杂、精美的各种图案所代替,其图案的素材有的来源于南方,有的来源于北方,有的甚至取材于西方油画的作品.从蓝印花布的使用对象来说,蓝印花布以前只是作为普通老百姓的服装面料,与供给达官显要的南方丝绸面料在阶级层面形成对比.但随着蓝印花布印染技术的提高,图案花纹也越来越精美,用蓝印花布制作成的衣服、饰品、工艺品越来越受到各个阶层人民的欢迎.因此,“南通蓝印花布染织技术”从其载体——作品的图案、使用的工艺、服务的阶层来说,都体现了一种南北文化上的融合.下面我们再来考察音乐类非遗项目.“海门山歌”是海门当地的民歌,国家级非遗项目.从目前流传的“海门山歌”来看,分为2个部分:一部分是委婉细腻的沙地民歌;一部分是粗犷豪迈的通东民歌.为何有两种不同风格的民歌呢?从地理上来看,海门的中部有一条海界河,以此河为界,南边流行沙地民歌,北边则是通东民歌.沙地民歌旋律委婉细腻、精致小巧,具有江南民歌的特点;通东民歌旋律简单质朴、粗犷悠长,具有北方民歌的特点.沙地民歌节奏整齐划一,强弱规整,旋律具有装饰性;而通东民歌节奏多自由,长音较多,装饰性少见.从其产生的根源来看,南方沙地民歌来源于南方民歌,北方的通东民歌则是北方民歌的特征.同一地区两种风格迥异的民歌,足以体现南通非遗音乐文化中的这种南北互融性的特征.

综上所述,无论是工艺技术领域还是艺术领域,这种南北互融性的特征比比皆是,随处可见.非遗互融性特征一方面是缘于南通特殊的地理位置.南通地区的南北方人员互相往来,交流频繁;另一方面也源于南通人民善于学习,善于吸收外来的经验技术为己所用,体现了南通江海文化的特色.

2.2 艺术与技术的互融

艺术与技术既有区别又有联系.“艺术是人类以情感和想象为特征的把握世界的一种特殊方式,即通过审美创造活动再现现实和表现情感理想,在想象中实现审美主体和审美客体的互相对象化.”[3]艺术形象地反映人们现实生活和精神世界,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技术是指“根据生产实践经验和自然科学原理而发展成的各种工艺操作方法与技能;也可以包括相应的生产工具和其他物资设备,以及生产的工艺过程或作业的程序、方法”.[3]因此,技术水平的高低往往决定了艺术水平的高低,没有高超的技术就没有艺术可言.艺术是建立在高超的技术基础之上,且具有思想深度或文化底蕴的一种意识形态.高超的技术就是一种艺术.

南通国家级非遗项目“南通仿真绣”“梅庵派古琴艺术”“如东县的跳马伕”“通派盆景技艺”、省级项目“南通木版年画”“南通灶头画”“南通彩锦绣”等等,哪一个不是技术与艺术的互相融合呢?“南通仿真绣”所创作的作品,技术高超,人物或景物的造像制作得如摄影作品一样精致绝伦.例如,沈寿的《蛤蜊图》,这幅作品中的6个蛤蜊大小不同,形态各异,运用了施针、缠针、滚针等多种手法,整个作品就像一幅油画作品,看不出是刺绣的痕迹,技术已经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蛤蜊图》中的蛤蜊明暗处理非常精妙,作品犹如真实的蛤蜊一样,一方面反映出沈寿高超的技巧,一方面也反映了南通渔业文明的发达.“梅庵派古琴艺术”也是国家级非遗项目.梅庵琴派是传统古琴艺术的重要流派,起源于清末,是山东诸城琴派的分支.创始人是徐立荪和邵大苏,代表作品《梅庵琴谱》.梅庵琴派的邵大苏认为“南音重韵,韵胜故清;北音重味,味胜故宏.极则同病,和则两美”,说明梅庵琴派是提倡南北风格兼容并蓄,不应该走向极端的.这个观点一方面再次印证了南通非遗南北文化互融性的特征,另一方面也证明了梅庵琴派古琴音乐独具风格.这种南北兼具的艺术风格必须依靠自身的高超技术才能实现.省级非遗项目“南通灶头畫”流传于启东、海门和如东一带,画在农村灶头上,是对农村火灶的一种装饰.这种灶头画已经流传了100多年,被当地人称作“灶花”,是砌灶的师傅在灶完工后的即兴创作.当时的匠人生意的好坏与其灶头画的精美程度相联系,技术越高的匠人,生意越好.出于经济的原因,灶头画的技术含量越来越高,精美程度也越来越高,这些画作的内容以山水风光、人物肖像、神话传说、十二生肖为主,简单质朴,色彩明快,是高超技术与民俗文化思想的高度融合.

非遗艺术性的高低往往取决于其技术的高低,这种技术与艺术高度的互融性在民间工艺技术项目中表现得非常充分,尤其是省级以上的非遗项目.这些项目在向世人展示出传承人高超的技艺的同时,也表现出了传承人深邃的艺术思想.

2.3 实用与审美的互融

实用性是“指授予专利权的发明或者创造能够被制造或者使用,并且能够产生积极效果”.[3]而审美“亦称审美活动或审美实践.是感知、欣赏、评判美和创造美的活动”.[3]因此,审美是人类理解世界的一种特殊形式,指人与世界形成的一种无功利的、形象的和情感的关系状态.实用性倾向于物质上获得享受,审美则倾向于精神方面的获得,两者有所区别.非遗项目大多建立在日常的生产生活实践基础之上,一方面具有超强的实用性,但它们同时具有超功利性的一面,同样也是一种审美的非功利的活动.

首先,我们来考察美术类非遗项目.美术类有“南通木版年画”“南通灶头画”“南通烙画”“掐丝珐琅画”“南通面塑”“海安剪纸”“南通灯彩”等项目.这些项目都可以用于家庭的装饰,如“南通木版年画”“南通烙画”“掐丝珐琅画”可以悬挂于客厅或房间,提升主人的生活情趣;“南通面塑”可以作为摆件摆放于橱柜或悬挂于墙壁之上;“海安剪纸”可以作为窗花贴于窗户上或装裱好陈列于橱柜;“南通灯彩”可以用在诸如灯具等发光物的外表面,起到保护灯具的作用.这些非遗项目都被广泛使用在普通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中,具有很强的实用性.但除了实用性方面之外,这些项目的艺术性也不可否认.这些项目无论是从选择的图案来说,还是其手工的技巧来说,都具有较高的艺术性.也就是除了实用之外,我们还能够体验到这些作品带来的美感,如绘画、雕塑的、技艺的美.其次,我们来看音乐类非遗项目.“海门山歌”是在生产劳动和日常生活中产生,由普通老百姓集体创作而成.它的形成源于劳动和生活,抒发了当地劳动人民的喜怒哀乐之情,具有很强的实用性.但“海门山歌”在传唱过程中慢慢有了自己的特点,形成了独特的风格特色,因此具有了较强的艺术性.人们在演唱或欣赏时一方面抒发了自己的情绪,另一方面也得到了美的享受.现在的“海门山歌”虽然已经远离了原来的生产劳动,实用性已经淡化,但其审美性得到了加强.最后,我们来看远离实用性的舞蹈类非遗项目.“如东跳马伕”是舞蹈类非遗项目,其来源于民间祭神的舞蹈,相传是为了祭祀“都天王爷”张巡由集体创作而成,其目的是祈福消灾,追思英烈,实用性不言而喻.现在这个非遗项目已经脱离了祭祀活动,成了一个群体表演的舞蹈节目,其实用性弱化,成了一项艺术性很强的审美活动.

由此观之,音乐、美术、舞蹈等艺术类的非遗项目都源于人们的生产生活.虽然现在与实用性联系不大了,但其发端与实用性紧密相连.民间工艺与技术类的非遗项目的实用性与艺术性就无须举例证明了.因为这些民间工艺本身就是供人们使用或食用的,因其具有高超的技术和精美的图案,让人们在使用或食用的同时获得了美的愉悦,是实用与审美高度结合的例证.

3 非遗互融性特征与江海文化

上文讨论了南通非遗的互融性特征,指出了这种互融性体现在南北文化的互融、艺术与技术的互融、实用与审美的互融3个方面.那么非遗互融性特征与江海文化有何关联呢?“汇通江海,敢为人先”的南通精神从何而来?与非遗文化有无关联呢?

南通“江海文化”的核心被表述为“汇通江海,敢为人先”[4].“汇通江海”既显示了南通独特的地理位置,也蕴含着南通文化的特点.那么江海文化是什么呢?笔者认为:所谓江海文化,是指一种互融性的文化,是充分融合南北方优点的文化,即南北文化互相融合、互相贯通的文化.因此,江海文化的内涵有2个方面:第一,江海文化不是一种单一的文化.它不是单一的农耕文化或海洋渔业文化,而是农耕与渔业相互交融的文化.第二,江海文化不但是农耕与海洋的融合,而且是中国南北文化的融合,南北文化在此交融.因此,江海文化的本质特征就是互融性.农耕文明与海洋文明在此交汇,南北方文化在此交融,形成了质朴自然与精致细腻并存的典型特征.这就是江海文化的典型特点.而“敢为人先”则指南通人所具有的冒险开拓的精神.海洋渔业文明的生存方式决定了南通人的特质.出海打鱼,需要极大的勇气和冒险的精神,因为海上的风险不可预测.因此,南通地区靠海的渔民不但勤劳,不怕吃苦,而且具有一定的冒险精神,这与中原完全的农耕文明有很大的差异.“敢为人先”也是生存环境下的产物.因此,南通“汇通江海,敢为人先”的精神一方面指出了南通文化的互融性特征,一方面指出了在这种特征之下南通人的特质.南通非遗是南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体呈现了南通人民在这种交融性文化下的生产生活的基本面貌,或明或暗地显示出南通人的生活方式、审美情趣和价值追求.虽然这些是非物质文化形式,但这些非物质文化以物态化的形式融合在各個项目中,我们完全可以通过这些物化后的载体看到南通的文化精神.南通非遗项目的共同特征是互融性,这种南北文化是形成江海文化的基础.而近代中西文化的互融也反映了南通人的开拓进取的精神.当然,我们也可以说,南通地区的125项非遗是江海文化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体现了南通民间文化的精神面貌.现在的南通精神“汇通江海,敢为人先”应该是在此基础上的提炼.因此,要想正确理解“汇通江海,敢为人先”的南通精神,就需要深入挖掘传统非遗项目中的价值,传承非遗项目中积极的因素,根据时代的需要大胆革新,非遗文化才能成为南通文化的源头活水,才能不断迸发出新的活力.

当然,南通非遗中存在的问题也比较多,如分类方法的不科学、传承观念中的陋习、传承过程中的商业化倾向、发展过程中的变异、非遗本体的证伪、传承人之间的利益争斗等等,使非遗项目在传承上受到制约,影响了非遗的健康发展.我们需要牢记的是:我们要传承的是非遗的精神,而不是一个非遗产品.因此,产品的形式可以随时代的变化而变化,随技术的进步而进步,但南通非遗所承载的精神不能变,这种“汇通江海,敢为人先”的精神值得发扬.中国传统文化中不缺“汇通”的“和”的精神,独缺“敢为人先”的“狼性”冒险精神.

参考文献:

[1] 陆晓云.南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艺术特征[J].南通大学学报,2014(02):88-89.

[2] 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非物质遗产数字博物馆[EB/OL].中国非物质遗产网,http://www.ihchina.cn,2003-12-08.

[3] 辞海编辑委员会.辞海(第六版彩图本)[M].上海辞书出版社,2009:2713,1032,2062,2011.

[4] 唐震.南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使命和传承途径[J].劳动保障世界,2017(03):74.

作者简介:叶敏(1982—),女,江苏如东人,南京师范大学设计学研究生,硕士,南通大学杏林学院艺术系讲师,从事动画教学工作,研究方向:数字媒体设计.

课题项目:本论文为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城市形象设计中南通美术类非遗元素引入可行性研究”阶段性成果之一,项目编号:2019SJA2193;2019南通市社科基金项目“本土非遗元素在南通城市形象设计中的应用”阶段性成果之一,项目编号:2019CNT045

该文汇总,这篇文章为关于经典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专业范文可作为文化遗产方面的大学硕士与本科毕业论文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论文写作参考文献.

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引用文献:

[1] 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在职开题报告范文 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论文怎么写8000字
[2] 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自考毕业论文范文 关于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论文例文8000字
[3] 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论文范文素材 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类有关论文范文2000字
《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毕业论文提纲范文 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论文写作参考范文5000字》word下载【免费】
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论文范文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