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论文写作 > 论文大全 > 文章内容

市场化:保护和传承传统美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出路——金华浦江麦秆剪贴为例

主题:非物质文化遗产 下载地址:论文doc下载 原创作者:原创作者未知 评分:9.0分 更新时间: 2024-01-13

简介:适合麦秆文化遗产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相关本科毕业论文,相关麦秆文化遗产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麦秆文化遗产论文范文

非物质文化遗产论文

目录

  1. 一、浦江麦秆剪贴的历史和发展现状
  2. (一)浦江麦秆剪贴的历史
  3. (二)浦江麦秆剪贴的发展现状
  4.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市场化与保护传承的矛盾协调
  5.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市场化与保护传承的矛盾
  6. (二)“异品牌”模式协调市场化与保护传承的矛盾
  7. 三、浦江麦秆剪贴的市场化开发策略
  8. (一)与浦江水晶相结合,开发旅游市场
  9. (二)借助义乌商贸城开发家居和礼品市场
  10. 非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家公园 车轮前后互换 100424

苏晓萍

(浙江广厦建设职业技术学院,浙江东阳322100)

摘 要: 传统美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国务院公布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类别之一,本文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浦江麦秆剪贴为例,论证市场化是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效途径,采用“异品牌”模式可缓解非物质文化遗产市场化与保护传承的矛盾,同时提出了浦江麦秆剪贴的市场开发策略.

关键词: 市场化;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

中图分类号: G11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2187(2012)12-0029-03

目前,我国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均靠着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在维持,由于政府的补贴有限,市场开发有限,他们并不能靠这些项目维持生计,这也导致一些年轻人也不愿意学习和继承,从而使得这些项目濒临失传.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人为载体,因人而传,然而,在市场经济社会,当人们并不能以此为生计,仅靠政府补贴,缺乏自身的造血功能时,必将出现失传危机,因此,只有开拓市场,利用市场,以市场为契机进行传承,将文化资源转变为经济效益,才能更好的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提供有力保障.本文以国家级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浦江麦秆剪贴(地处浙江省金华市浦江县)为例,探讨传统美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和市场开发策略,以期能对同类别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提供借鉴与参考.

一、浦江麦秆剪贴的历史和发展现状

(一)浦江麦秆剪贴的历史

浦江麦秆剪贴又称麦秆画,属历史悠久的民间传统工艺,据《浦江县志》记载,明代末叶已在浦江流行,《金华市志》记载,由明末浦江才女倪仁吉首创,清同治年间(1862~1874)经浦江镇金翠蛾发掘整理而得以流传.浦江麦秆剪贴从明代浦江传统工艺麦秆团扇扇芯和麦秆帽花等简单工艺中脱胎而来,后逐步发展成挂屏、台屏等,到清代已发展成独立的特色工艺品种,一般作为婚嫁、生日、祝寿、开业、新居等礼品之用.麦收时节,选麦秆中光洁者,经浸、熏、蒸、漂、破、刮、染等二十余道工序,制成薄如蝉翼的麦秆片,再把麦秆片拼、挺、烫,最后剪、贴成品,由于麦秆本身的纹理和光泽,画面生动,光泽透亮.同时,浦江麦秆贴在保持麦秆的自然光泽与纹理的基础上,吸收了国画、版画、剪纸、雕塑等诸多艺术表现手法.新中国成立后,浦江麦秆剪贴从单一平面剪贴发展到立体剪贴造型,使麦秆剪贴的自然光泽、纹彩质感更富有艺术感染力.2005年,浙江省人民政府公布其为浙江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2008年被国务院列入第二批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二)浦江麦秆剪贴的发展现状

目前,浦江县仅有云花工艺美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云花公司)在进行麦秆剪贴的创作和生产,该公司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基地和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示范基地,公司的董事长蒋云花女士是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麦秆剪贴传承人,公司的发展实则代表了浦江麦秆剪贴的发展现状.

1.坚持重保护轻市场的艺术化道路.笔者调研中了解到,云花公司已成立30年,然而公司并未随着时间而发展壮大,年销量一直很低,公司完全是靠其他业务来维持.在笔者在公司调研中了解到,一副装裱好后约50cmX40cm的花朵图案剪贴画,售价约500元,而笔者在工艺品市场看到的同等大小的芦苇剪贴画售价仅六七十元,当然,两者在做工上肯定相差甚远,但作为消费者而言,除了考虑工艺,论文范文亦是购买最重要的门槛.与公司人员交谈中了解到,公司产品论文范文居高不下有以下几方面原因:一是成本高,公司的麦秆并非普通农村的小麦秆,而是由自己的生产基地培养的特殊麦秆;二是公司产品偏重艺术价值,公司偏重精品的生产,花朵图案的剪贴画层次性极强,工序复杂,耗时久,这些无疑增加了人力成本.公司认为这样的精细产品才能算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如果迎合市场而生产商业化的产品,这将失去“非遗”的价值.

2.重保护轻市场诱发多重矛盾.可以看出,公司承担的核心作用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传承,而非进行公司化运作,此种艺术化道路导致企业维持十分困难.为了更好保护和传承麦秆画,传承人先后开办了两家民间工艺博物馆,自己出资100多万.可以看出,传承人的责任感和博物馆的宣传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起了重要作用,但是长远看来,矛盾重重:

首先是传承危机日渐凸显.云花公司目前共十几名员工,其中懂麦秆剪贴技术的仅有六人,她们都是具有20多年经验的熟练工,年龄都在45岁以上.公司的产品的创作以传承人为核心,产品的创意由传承人负责,工人做一些技术活,公司里并没有像蒋女士这样既会创作又会全套工艺流程的全才.由于麦秆画不赚钱,技术步骤繁杂,目前没有年轻人愿意来学习.两年前,浦江福和希望小学开设麦秆剪贴课程,但是学生所做的只是最后的剪、贴的步骤,并不能到达传承核心技术、培养传承人的目的.

其次是人才流失严重.由于工资低廉,先后有多名熟练工离开公司另谋生计,由于无法提高工资,也难以招聘到新的技术人才.

最后是缺乏经费支持.无效益必缺乏经费,再加上政府补贴有限,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工作定会面临挑战.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市场化与保护传承的矛盾协调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市场化与保护传承的矛盾

在笔者在云花公司的调研中了解到,公司一直坚持艺术化道路的原因是担心迎合市场会冲击浦江麦秆画的形象,影响大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知.因为迎合市场首先会考虑降低成本,一些走上产业化道路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了降低成本,以机械化代替手工,产品以次充好、粗制滥造现象严重,销量或许增加,但却给非物质文化遗产带来负面影响.但若不走市场化道路,却又让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工作陷入人才流失、后继无人、经费缺乏的困境.

苑利、顾军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产业化开发确有矛盾的一面,但只要将“保护”与“开发”工作分开来做,就很容易实现“保护”与“开发”的双赢.“保护”与“开发”尽可能做到异地实施,即把“保护”与“开发”分别放置在两个完全不同的平台上,实施异地操作——传承者在遗产原生地负责传承,开发商在开发区负责开发,这样做的目的是尽量避免开发行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原汁原味的传承造成直接影响.

(二)“异品牌”模式协调市场化与保护传承的矛盾

笔者认为,“保护与开发异地实施”的方法适用于初步具备产业化形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如东阳木雕、青田石雕、龙泉青瓷等等.但对于类似浦江麦秆剪贴发展状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可借鉴此原理,但在具体操作上可采用“异品牌”运作的模式来解决市场化与保护传承的矛盾,其动作过程如图所示:

为了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首先应该让大众了解原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精品,了解它的工艺特色,因此必须生产艺术化的产品,这些作品可以进入博物馆进行展览,也可以少量进入市场进行销售,但为了在市场中与其他麦秆画作品区分开,可采用品牌标志进行划分.当然必须要注重营销宣传,让消费者明白,“云花牌”才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作品,这一过程如果有政府或新闻媒体的辅助将会更加深入人心,以免其他公司或品牌以次充好,给非物质文化遗产形象带来负面影响.

但“云花牌”的艺术化道路必然导致论文范文昂贵,市场十分狭窄,因此,必须走市场化道路,生产市场认可的低论文范文的麦秆画产品,为了降低成本,必然会缩减工艺或使用机械进行辅助生产,这些产品只是由麦秆制作而成,而并不能代表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身.因此,可以注册其他品牌进行市场运作,使之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身区分开来.但为了防止混淆市场的情况,“应尽量做到开发对象与保护对象的异形化或异质化,即开发对象必须与保护对象在材质、体量等方面有所区别,尽量避免用大机械化生产的方式生产出与保护对象完全相同的产品.”即云花牌和“其他牌”的产品应避免出现雷同.

以“其他牌”市场运作带来利润,可提高员工工资,留住人才,也可扩大公司规模,从而吸引更多的人参与麦秆画的学习和制作,同时也能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提供更多的经费,达到“以文养文”的目的,从而更好的宣传和弘扬传统文化.当然,在这一过程中,一定要有政府的引导和监督,否者,在行业发展壮大后,必然会有家庭作坊或公司出现不正当竞争,影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形象.

三、浦江麦秆剪贴的市场化开发策略

从云花公司的发展情况可以看出,唯有走市场化道路,增加企业自身的造血功能,非物质文化遗产才能发展得更好.正如有些学者所指,虽然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自我繁衍”的功能,但是在当前的经济浪潮下,失去文化认同和市场需求,就很难摆脱“断代失传”或“加速消亡”的濒危命运.因而,无论是政府就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所采取的具体措施,或是代表性传承人或传承单位的传承活动,不仅应当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展示、宣传、弘扬,使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得以延续,而且应当重视市场运作规律,变革和开拓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经济价值的途径或方式.

(一)与浦江水晶相结合,开发旅游市场

为了更好的宣传和弘扬浦江麦秆贴,云花公司于2012年6月在浦江县国家AAA论文范文旅游景区仙华山脚下开设了一家民间博物馆,将浦江的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结合,这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新利用.但目前博物馆的作用还仅仅是展示和宣传,如果游客想购买麦秆画产品却十分困难,博物馆周边并未设置销售点,因此,可在博物馆旁设置销售馆和体验馆,让受众更深了解麦秆画从而激发购*范文.目前,云花公司的产品主要是可以陈列或挂壁的装饰画,此类产品如果在景区销售,其实存在携带不方便的缺点,如果采取物流方式,又将会使得消费者锐减.此外,在笔者调研中了解到,绝大多数人知道浦江盛产水晶,而很少人知道麦秆画.由于宣传有限,相信绝大多数游客来到博物馆才知道浦江有此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而提到浦江,旅游首先想到的是“水晶之都”,因为水晶玻璃工艺品在是浦江特色最为鲜明,市场占有率最高的产业,

因此,浦江麦秆剪贴可借助水晶工艺更好的开发旅游市场.传统的麦秆画以普通玻璃木框式装裱技术来包装,存在携带不方便、易破碎等缺点.因此可创新包装技术,将画芯以水晶装裱的形式呈现,开发旅客携带容易的麦秆画水晶产品,如家居摆件、旅游纪念品等,兼顾工艺品和实用产品,扩大消费群体.将传统工艺与现代技术相结,将会使产品的质量更加稳定,外观更加精美,同时也能提高产品的文化价值,满足现代人的审美与时尚需求.当然,此类简单的产品绝对不能代表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身,但却能让更多的人记住和了解麦秆画,从而达到文化普及的目的.

非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家公园 车轮前后互换 100424

(二)借助义乌商贸城开发家居和礼品市场

生产艺术精品,走艺术化道路是浦江麦秆画目前坚持的路线,但此类产品论文范文偏高,仅一些爱好人土或*人士会购买,消费群体很小.笔者曾对与麦秆画工艺较为类似的芦苇画的消费者调研中了解到,大多数消费者购买此类产品主要用于家居装饰,有些是酒店装饰,有些是个人家居装饰,其次是作为礼品赠送,而且购买此类产品的人群文化素质和收入都较高,作为*的较少.绝大多数消费者购买此类产品的首要原因是产品具有中国特色且为手工制作.

目前浦江只有围绕水晶产品的几个大市场,本地市场环境受限,但可依靠毗邻浦江的义乌商贸城的力量打开家具装饰和礼品市场,同时可借此平台开启国外市场.在产品的开发上要多元化,不仅生产传统的花鸟风景等题材,应大胆创新题材,迎合消费热点.此外,艺术精品必然导致论文范文偏高,但此类产品是弘扬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基础,不可或缺,但更应大胆开发做工简单,成本较低的产品,如单一平面型产品,原色产品等.

总结:这是一篇与麦秆文化遗产论文范文相关的免费优秀学术论文范文资料,为你的论文写作提供参考。

非物质文化遗产引用文献:

[1] 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在职开题报告范文 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论文怎么写8000字
[2] 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自考毕业论文范文 关于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论文例文8000字
[3] 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论文范文素材 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类有关论文范文2000字
《市场化:保护和传承传统美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出路——金华浦江麦秆剪贴为例》word下载【免费】
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论文范文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