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论文写作 > 论文大全 > 文章内容

”终点”到“方向”:生成性思维视域中的教育目的观变革——兼“教育的本质就是潜能的激发”

主题:创客教育的最终目的 下载地址:论文doc下载 原创作者:原创作者未知 评分:9.0分 更新时间: 2024-02-05

简介:关于本文可作为相关专业目的教育论文写作研究的大学硕士与本科毕业论文目的教育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

目的教育论文范文

创客教育的最终目的论文

目录

  1. 一、预成性教育目的观及其困境
  2. (一)预成性教育目的观:目的即“终点”
  3. (二)预成性教育目的观的困境
  4. 二、生成性教育目的观及其思想基础
  5. (一)生成性教育目的观:目的即“方向”
  6. (二)生成性教育目的观的思想基础
  7. 三、“生成性教育目的观”的价值
  8. (一)学生的发展具有不可完成性
  9. (二)教育的目的就是使学生获得更好发展
  10. (三)知识是实现教育目的的手段
  11. (四)教育的本质就是潜能的激发
  12. 创客教育的最终目的:第7讲 第四章 教育目的(下)

(1.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2、3.华中师范大学教务处,武汉430079)

摘 要:在预成性思维的框架中,教育目的就是受教育者通过教育后应达到的“终点”.预成性教育目的要么导致学生发展的集体平庸,要么导致集体失败,而且它还难以适应社会的变化.在生成思维的视域中,教育目的指示着受教育者发展的“方向”.在当前,急需实现教育目的观从“终点”到“方向”的转换.生成性教育目的能够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能够及时反映社会变化,并给学生以发展的自主权.在生成性教育目的观看来,学生具有无限的发展可能性,教育的目的就是促进学生“更好的发展”,知识只是实现教育目的的手段,教育的本质在于激发学生的潜能.

关键词:生成性教育目的观;教育本质;潜能激发

中图分类号:G40-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5995(2013)03-0021-05

教育不能没有目的,但教育可以有不同的目的.这主要不是说不同性质的社会拥有不同的教育目的,而是说不同思维方式就拥有不同的教育目的.在预成生思维视域中,教育目的带有终点的性质,是封闭性的.在生成性思维视域中,教育目的带有方向的性质,是开放性的.本文主要论述生成性思维视域中教育目的观变革问题.

一、预成性教育目的观及其困境

现代社会及其以前的教育目的,无论是社会本位的还是儿童本位的,基本上都是预成性的,这是因为它们采用的是预成性思维.这种教育目的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人的发展,但又在更深层次上阻碍了人的发展.

(一)预成性教育目的观:目的即“终点”

教育目的观就是对教育目的的根本看法.教育目的是由人制定的,因此制定者的不同思维方式就会导致不同的教育目的.在预成性思维视域中,教育目的就是终点,带有封闭性.“预成性思维主要是指先在地设定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并按这种设定来认识和控制事物发展的思维方式.在认识上,预成性思维在事物之外预设事物的存在本质,在运动之先预设事物的发展规律,并认为事物的存在与发展就是其本质和规律的体现;在实践上,它表现为运用已经形成的对事物本质和规律的认识来控制和干预事物的发展,使事物按设想的轨道朝预期的目标前进.”[1]由于它认为任何事物都有不变的、共同的本质与规律,因此可以依据教育的本质和规律的来制定教育目的、规划教育过程.在预成性思维中,教育目的就是学生通过教育后应该达到的终点或标准.教育过程就是通过采用一定的办法、途径与策略让学生接近教育目的的过程.换言之,学生如果达到了教育目的的规定,就表明他是受过教育的人.

例如,在当前流行的一本《教育学》教材中,“教育目的”被界定为“是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所需要的人的总要求,是学校教育所要培养的人的质量规格.”[2]83在此定义中,教育目的显然被当作教育的终点,隐藏在其背后的思维方式是预成性思维.为简便起见,亦可将这一教育目的称为“终点性教育目的”.由于教育目的是各级各类教育的“总要求”,因此它必定是高度抽象与概括的,其表达亦相当模糊.而教育,最终要依靠教师在课堂上去落实,这种高度抽象、高度模糊的教育目的,导致教师无法落实.为解决这一难题,在“教育目的”之下,又依次演化出了“教育目标”、“课程目标”、“教学目标”.这四者统称为“教育目的系统”.本文所言的教育目的,并不单指“教育目的”,而是指整个教育目的系统.预成性思维之所以将教育目的设定为教育的终点,根源在于它的人性假设.“预成性人性观认为人的活动及发展由其前在的本质决定.”[3]“预成性人性观在教育上的表现是:首先依照其对人性的认识为学生设定发展目标,然后按这种设定来建构教育,再设法把学生培养成符合教育目标的人.”

预成性教育目的具有如下特点:一是稳固性.它认为,教育目的与社会性质是一致的,有什么样的社会,就有与之对应的教育目的.如果社会性质没有发生变化,教育目的就不应发生变化.倒过来讲,如果教育目的发生了变化,那就说明社会性质发生了变化.正所谓“天不变,道亦不变”.二是统一性.既然教育目的是社会对教育所培养的人才的质量规格的要求,那它就代表着社会(尤其是国家)的意志,因而这种要求必定是统一的,不可能因人而异.因而,这种教育目的,对所有受教育者、对所有类型的教育而言,都是统一的.三是限定性.由于此种教育目的多半都是由国家制定的,是针对所有教育类型与教育者的,因此它不可能照顾到不同类型教育和不同受教育者的特性.而对于具体的受教育者而言,这种教育目的是外在的,是由国家与社会强加给他的.受教育者的使命就是努力达到教育目的规定的要求.教育目的规定以外的素质,即使发展得非常好,在教育上也不具有意义.四是封闭性.预成性教育目的要求受教育者通过接受教育后达到它所规定的标准,没有说受教育者可以超越这个标准.

(二)预成性教育目的观的困境

预成性教育目的观表面上看是合理的,因为社会对教育所培养的人才总是有期待的.但在今天这个社会发展异常迅速而又非常强调个性与创造性的时代,终点性教育目的缺陷不容忽视.

第一,如果教育目的的要求是低限度的,那学生在达到要求后是不是意味着可以不受教育了?由于预成性教育目的对所有受教育者的要求是一样的,因此它必须照顾到绝大多数受教育者的状况与要求.为此,在制定教育目的时可能有这样一种思路:为受教育者制定一个最低限度的标准,使所有受教育者在正常教学条件下稍加努力都可以达到.但由于这种教育目的具有封闭性,所以它面临着这样一个难题,即受教育者达到教育目的的要求以后,他是不是就可以不学了?在当前教育中不乏此类现象:许多大学生过了英语四、六级以后,将英语学习材料付之一炬,并高呼“从今以后可以不学英语了”;许多人离开学校以后,就不再看书了等等.这一矛盾可能导致受教育者的集体平庸.

第二,如果教育目的的要求是高限度的,那它是不是就等于空无?由于前一矛盾的存在,教育目的的制定者可能会从另外一个角度去思考,即制定一个高标准的教育目的,以引领受教育者的发展.既然教育目的的要求是高标准的,那必然只有部分优秀的学生才能达到.这事实上意味着,绝大多数学生无论怎么努力,都不可能完全达到教育目的的要求.那对于绝大多数受教育者而言,这种教育目的事实上没有什么作用,反而还证明了他们都是失败者,让他们失去进一步受教育的信心.这一矛盾可能导致受教育者集体失落.说到此,肯定有人会建议制定一个中等难度的教育目的.这一中庸的做法,但并没有真正解决问题,因为它将使前面两类问题同时存在.

第三,既然教育目的是稳固的,那社会发生了变化它到底该变还是不该变?任何教育目的,都是由人制定的,制定者都只能站在他当时那个社会所具有的发展水平和和认识能力上来进行,都有一定的时代局限性.然而,社会是不断变化的,尤其是今天这个信息化社会.那当社会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而社会性质仍未变时,教育目的是变还是不变?如果变,存在的矛盾是预成性教育目的观没有给它以变的空间与可能;如果不变,那依它所培养出来的人如何适应变化了的社会?

二、生成性教育目的观及其思想基础

如果教育没有目的,教育工作就无法开展;但如果教育目的是预成性的,那它又会限制学生的深度发展.因此,问题不是教育要不要目的,而是需要什么样的目的.

(一)生成性教育目的观:目的即“方向”

在预成性思维视域中,不论什么样的教育目的,都是前置的、固化的.故而,如果我们需要一种性质不同的教育目的,那就需要实现思维方式的转换.与预成性思维对应的思维方式是生成性思维.“生成性思维认为事物及其本质和规律是在其发展过程中生成的而不是预先存在的.其核心是用创生、变化、发展的观点去看待事物及其发展.”[1]生成性思维对人性、对教育有着不同于预成性思维的认识.在生成性思维看来,“人并不共享一个本质,每个人的本质都是在其生活过程中生成的.”[3]“由于人不存在一个固定的本质,因而也不能依据对人本质的认识而为人设定一个固定的教育目的.学生最终能够发展成为什么样的人,可以设想但不能设定.学生没有受命成为他现在的样子,也不注定成为将来的某种样子.”[3]

这是不是意味着不能给学生的发展作出某种设定呢?答案是否定的.预成性思维对学生的发展作出的是刚性、固化的设定;生成性思维反对这种刚性、固化的设定,但它并没有说不可以设定.接下来的问题是,如何设定呢?其选择只有一个,即弹性的、灵活的设定.具体而言,它只设定学生的发展方向,而不设定发展的规格.即是说,它要保证学生的发展是符合教育本义的,是趋向真、善、美的;至于学生在真、善、美等方面最终能达到什么标准,那就要看学生所处的环境(包括教育)、天资与努力.因此,在生成性思维视域中,教育目的是社会对教育所要培养的人的发展方向的规定而不是规格的规定.生成性教育目的是可以依据教育过程的实际进展情况进行及时调整的目的.为直观起见,亦可称其为“过程性教育目的”.生成性教育目的有如下几个优点:第一,既然它规定了受教育者的发展方向,那它对教育就能起引领作用,引导教育朝正确的方向发展,引导受教育者向真、善、美的方向发展.因此,它不仅有利于实现教育结果的正义,也有利于实现教育过程的正义.第二,它没有规定受教育者在接受教育后应达到的标准,这样它不仅不会限制受教育者的发展,而且还给受教育者以最大的自主权.因此,它有利于实现受教育者的主动发展.第三,由于它具有开放性,在具体发展指标与规格上没有统一要求,因此,它有利于受教育者特有素质的发展和某些素质的深度发展,即个性化发展.美国中等教育改组委员会确定的美国的教育目的就很好地体现了生成性教育目的的思想:“在一个论文范文社会中,学校内外的教育应该培养每一个人具有知识、兴趣、理想和力量.由此他们可以找到他们的位置,并且可以利用他们的位置塑造自我和塑造社会,从而达到更加崇高的目的.”[4]在此,教育的目的就是帮助受教育者达到更加崇高的目的.

(二)生成性教育目的观的思想基础

过程性教育目的观的提出不是一时的突发奇想,而是社会发展的必然,更是教育思想发展的必然结果.

一是杜威的教育“无目的论”.杜威是当代美国著名教育家,他以批判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为立足点,汲取了卢梭教育思想的精华,结合美国的实用主义哲学思想,创建了自己的实用主义教育哲学.在教育目的上,国内学者多半认为杜威是教育“无目的论”者,因为杜威说过:“教育本身无目的.只是人,即家长和教师等才有目的;教育这个抽象概念并无目的.”[5]114但事实上,杜威并不是教育无目的论者,只是他所提出的教育目的不同于我们的教育目的,或者说无法被我们理解.杜威说:“教育是经验的继续不断的改组和改造”[5]81;“教育过程在它自身以外无目的.它是它自己的目的”[5]54.这足以表明,杜威并不反对教育目的,他反对的是外在的,强加的教育目的.换句话讲,杜威认为教育的目的应该内在于教育过程,教育的目的就是它自己.这等于说,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更多的教育,“教育是经验的继续不断的改组和改造”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讲的.杜威甚至还警告说:“教育者必须警惕所谓一般的和终极的目的”[5]115;“目的是实验性的,因而当它在行动中受到检验时,就会不断地得到发展”[5]111.可以看出,杜威关于教育目的的思想与生成性目的的观点是一致的.

二是斯腾豪斯的“过程模式”思想.斯腾豪斯是当代英国著名的课程论专家,针对泰勒“目标模式”的缺陷,他提出了课程编制的“过程模式”.“过程模式的特征是不以事先确定好的、由仔细分解一般目的而得出的目标系统作为课程编制的依据,而是关注整个课程(包括教学)展开过程的基本规定,使之与宽泛的目的保持一致.”[6]172-173在过程模式看来,教育的目的就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探索,它使学生的行为结果无法预测[6]177.既然学生受教育的结果无法预测,那教育就不应该有一个固定的目的,因为固定的教育目的意味着行为结果可以被准确预测.斯腾豪斯认为,“作为将人类引进知识的教育,它在使学生行为后果不可预测的程度上是成功的.”[7]101此外,他还说:“有价值的知识必然是思辨,因而学生的学习结果是不定的.”[7]115这也就是说,教育的目的是让学生获得自由,就是让学生去创造,其结果不可预测,因此预成性教育目的的做法是不成功的,也是不必要的.

三是“后现代主义”的教育目的思想.现代教育目的都是由社会的统治阶级或主流阶层制定的,因此代表的是他们的利益,只要统治阶级存在,这种教育目的就会存在.“后现代者说这是一种文化极权、教育霸权与统治,多样化的人在这样的教育目的下被异化、物化和工具化.”[8]后现代主义者认为,“人没有先天的本质,人只有生成的随机性和不可确定性.在教育目的上,其主张教育无目的,教育就是人的个性发展、自然发展.”[8]同杜威的思想一致,后现代主义者并不是说教育不要目的,而是不要那种固定的、重共性而轻个性的教育目的.后现代主义的教育目的,就是实现人的充分解放,充分发展人的个性,让人成为人,使人免于任何教条和戒规的限制.显然,如果教育的目的就是让人成为他自己,让个性得到充分发展,其结果自然是无法准确预测的.在后现代教育家多尔看来,“目的、规划、目标不仅单纯地先于行动而产生而且产生于行动之中”[9]242.教育目的生产于教育行动当之,这种教育目的就是生成性教育目的.

三、“生成性教育目的观”的价值

生成性教育目的观的提出,具有极为重要的理论与实践价值.它不仅使我们意识到教育目的不必然是如此,而且让我们意识到固化而封闭的教育目的是不应该存在的.生成性教育目的观为我们提供的并不是某种具体的“教育目的”,而是一种“观”.它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新教育“视界”,让我们看到一个不同的教育世界.

(一)学生的发展具有不可完成性

在生成性教育目的观看来,儿童的发展只有更好,没有最好,其发展没有完成时.在受教育的旅途中,学生永远不可能“毕业”.预成性教育目的观的错误就在于,它想当然地认为其所设定的终点性目的是最好的,并要求所有学生为达到这一目的而奋斗.要求所有学生通过教育后都要达到同样的终点,既不论文范文,也不人道,且不论这样的终点是否正义、是否美好.在生成性教育目的观看来,学生的发展具有不可完成性.这一是因为,人是生成性的,永远处在发展中;其次是因为,社会是发展变化的,其对人的要求亦在不断变化;三是因为,教育不可能找到促进学生发展的最好方法.学生发展的不可完成性意味着,教育要促进学生不断地发展,而不是让学生达到某一固定标准;它也意味着,学生需要不断地学习.

(二)教育的目的就是使学生获得更好发展

教育的目的是促进学生发展,不论是预成性教育目的观还是生成性教育目的观都会同意.但在促进学生获得怎样的发展上,二者观点殊异.预成性教育目的观认为,教育的作用在于促进学生获得“最好的发展”(即达到教育目的规定标准的发展);生成性教育目的观认为,教育应该让学生获得“更好的发展”(即在原有发展水平基础上不断进步),因为发展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最好的发展”总是会存在这样两种危险:一是有部分学生永远无法达到规定,最终成了失败者;二是有部分学生达到规定了,但又仅仅停留在规定这个水平上,不敢超越这个规定,最终成了平庸者.同时,它还会导致发展的同质性.“更好的发展”则不一样,因为它没有规定发展的标准,因此总会有学生的发展会超过预成性目的规定的那个水平,而且所有学生都可以达到自己当时的最大水平.在此,每个人都是成功者.此外,这种发展是个性化的,不仅不同学生的发展水平不一样,而且素质结构也不一样.“更好的发展”不仅让每个学生的发展达到最大化,而且还会不断拓展学生发展的空间,因此它是一种论文范文的发展.

(三)知识是实现教育目的的手段

如果教育的目的是促进受教育者获得“更好的发展”的话,那还有一个问题需要解决,即知识在教育中的作用问题.在预成性教育目观的中,知识被当作教育目的的一个重要内容,知识量的掌握情况是判断一个人是否达到教育目的的重要指标.与拿文凭、找工作等目的相比,掌握知识甚至被当作是教育的本体性目的.在生成性教育目的观的框架中,知识不是教育的目的,而是学习的材料,是发展的工具.“教育通过将人引进人类作为系统的文化知识增加了人的自由.知识形式最重要的特点是人们可以用它进行思维.与信息不同,这里,人进入了知识的本质,这一本质是一个支持创造性思维、并为判断提供框架的结构.”[7]101如果将知识作为教育的目的,存在这样一个危险,即教育的结果是知识拥有了学生而不是学生拥有了知识.知识拥有了学生是指,学生成了知识的奴隶,他归顺了他所学的知识.在此,学生听从知识的意旨.学生拥有了知识是指,学生能够对自己所学的知识进行个体化的操作与转换.在此,知识听从学生的使唤,学生是知识的主人.当然,这还要求人们应树立一种新的知识观:知识是一种观点,不是真理.

(四)教育的本质就是潜能的激发

既然教育不应该有终点性目的,那其本质就不在于让学生达到某一目的,而在于让学生去实现更好的目的.但这并不意味着发展就是学生自己的事,教育对此无能为力.教育首先要解除学生身上的束缚,让学生处于自由之中;其次要激发学生的潜能,让学生的潜能处于活跃状态,并使其得到基于学生个体状况的最大发展.因此,我们可以说,教育的本质就是激发潜能.当前,学界普遍认为教育的本质是“一种有目的的培养人的社会活动”[2]16.这一认识没有错,但还有待深化,因为它没有说明,教育是如何培养人的.而且,这一问题还必须说明,那是因为如果说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活动,那它可以基于个体需要来培养,亦可基于社会需要来培养;可以基于现在的需要来培养,还可基于未来的需要来培养.

从生成性教育目的观的视角来看,教育培养人不能通过将学生引导到固定终点的方式来进行,而是通过激发学生的潜能来进行.前者是固定的,是基于社会的,是强加的;后者是灵活的,是基于个体的,是内发的.教育的本质不在于让学生达到某个终点,而在于激发潜能,使其不断发展.激发潜能,包括这样三个相互联系的方面:发现潜能、开发潜能、保护潜能.发现潜能是指让学生意识到自己可以做自己曾经未曾想到要做的事情;开发潜能是使学生会做自己曾经不会做的事;保护潜能既指不让儿童已有的潜能受到损伤,更指要合理地开发潜能.开发潜能,只能基于学生先天性向、已有基础、个人意愿来进行.以下三种情况都违背了潜能开发的原则:如果一个学生先天性地喜欢运动,而我们却要他去学文化课;如果一个学生通过努力只能提升5分,而我们却要他提高30分;如果一个学生喜欢艺术,而我们却站在社会需要的角度要他学习航天科学.从这个角度看,学生通过教育只要获得了基于自身的进步,哪怕是微小的进步,或者这种进步是终点性教育目的规定之外的,那也是教育.但当前教育的问题是,只以升学率来评判教育的结果,最终导致那些升学无望的学生处于教育的边缘或论文范文,因为他们成绩的微小提升、预期之外的进步没有提高学校的升学率.这部分学生的发展被视为“无效发展”,最终导致学生自己也放弃了努力,事实上扼杀了学生的潜能.

参考文献:

[1]罗祖兵.从“预成”到“生成”:教学思维方式的必然选择[J].课程·教材·教法,2008(2),21-25.

[2]王道俊、郭文安主编.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

[3]罗祖兵.生成性人性观及其教育意蕴[J].高等教育研究,2013(5),18-25.

[4]王斌华.校本课程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

[5](美)约翰·杜威,王承绪译.论文范文主义与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

[6]施良方.课程理论——课程的基础、原理与问题[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7](英)劳伦斯·斯坦豪斯·宾特雷伊,诸平等译.课程研究与课程编制入门[M].北京:春秋出版社,1989.

[8]曹永国.解构与重建:后现代教育目的的意义与困境[M].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3(4):9-13.

[9](美)小威谦姆 E.多尔,王红宇译.后现代课程观[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242.

创客教育的最终目的:第7讲 第四章 教育目的(下)

(下转第31页)

总结:本论文可用于目的教育论文范文参考下载,目的教育相关论文写作参考研究。

创客教育的最终目的引用文献:

[1] 创客教育论文范文 创客教育方面本科论文范文2万字
[2] 创客教育论文范文 创客教育类有关学术论文怎么写3000字
[3] 创客教育论文范文 关于创客教育方面毕业论文范文8000字
《”终点”到“方向”:生成性思维视域中的教育目的观变革——兼“教育的本质就是潜能的激发”》word下载【免费】
创客教育的最终目的相关论文范文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