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论文写作 > 论文大全 > 文章内容

都市文化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

主题:非物质文化遗产 下载地址:论文doc下载 原创作者:原创作者未知 评分:9.0分 更新时间: 2024-01-28

简介:关于本文可作为相关专业文化遗产物质论文写作研究的大学硕士与本科毕业论文文化遗产物质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

文化遗产物质论文范文

非物质文化遗产论文

目录

  1. 一、都市文化建设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历程
  2. 1.都市文化建设的发展历程
  3. 2.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历程
  4. 二、都市文化建设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系
  5. 1.非物质文化遗产对都市文化建设的影响及作用
  6. 2.都市文化建设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影响
  7. 三、两者互动和谐发展的建议
  8. 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 111216

(广西师范学院明秀校区,广西 南宁 530001)

[摘 要] 在城市化快速发展下,城市建设加快,城市之间的竞争日益明显,城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城市的重要元素对城市文化建设作用日益突出.本文通过叙述都市文化建设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历程,分析都市文化建设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之间的关系,提出一些两者可以互动发展的建议.以期通过实现两者互动发展促进都市文化建设,提高都市综合实力.

[关键词] 都市文化建设色;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历程;相互作用;政策建议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数量迅速增加,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已经迅速成为全国政治、经济和人民文化生活的中心.城市既是经济的产物,也是文明的产物,当代城市的建设离不开文化.都市文化建设被搬上“舞台”,并显得日益重要.在当代都市文化建设中,人们越来越倾向于关注和弘扬传统文化,挖掘城市中的传统文化,以形成独特的、具有个性的、自己的都市文化,以促进城市和谐、全面、健康发展.在这股“传统文化”之风中,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必不可少的传统文化资源.许多城市都在挖掘城市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过它来凸现自身的都市文化特色.

目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在国际国内都有相关的法规文件来明确.非物质文化遗产已经逐渐得到人们的重视.都市文化建设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两者相互联系,相互作用.都市文化建设有助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振兴,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形成都市文化特色,保留城市记忆等都市文化建设中的各要素发展有至关重要的影响.都市文化建设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探究,对加速城市化进程,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有重要意义.

一、都市文化建设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历程

1.都市文化建设的发展历程

城市产生以来,文化建设就一直作为城市建设的要素之一存在并发展着.直到20世纪70年代,“文化规划”由国际上的城市规划机构和设计人员提出,并对它的定义和内容进行界定.“‘文化规划’的正式提出始见于1979年,经济学家和城市规划师哈维(HarveyPerloff)在《用艺术提升城市生活》一文中将其作为一种方法推荐给社区建设,以达到社区文化认同和社区文化资源运用的双重社会目的.”城市的文化规划建设在80年代后得到快速发展,90年代后,北美、欧洲、澳大利亚已经广泛兴起了对都市文化建设的研究.而在中国,城市文化建设在20世纪80年代之后才真正凸现出来.

我国在20世纪50至70年代是探索发展的时期,走过很多弯路,城市建设在这段时期也处在不断摸索中,并没有得到良好的发展.并且,此时都市的主要文化形态都在持续地趋向弱化.这种情况知道80年代的改革开放政策实施后才有好转.

改革开放使得中国的经济开始复苏,并且开始了市场经济.此时城市的意义逐渐凸现出来,城市建设也相应得到了重视而发展起来.从90年论文范文始,许多城市提出建设“国际化大都市”的目标,开始大张旗鼓地宣传建设“文化大省”,“文化大市”.都市文化建设在城市建设中风靡起来.

20世纪末以来,许多城市的建设理念发生了变化,开始转向对城市传统特色的关注和发扬,开始注重发掘自己的传统,以构建个性化的都市文化形象.但如今,注重弘扬传统文化的都市文化建设也出现了不少问题.许多城市名义上在发掘传统文化,实际上却演变成为制造商业效应而简单地申报文化遗产,甚至变成了毁坏真古迹复制假古董的活动.另外,由于全球化的影响,也必然会出现文化全球化,许多地区、民族都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城市建设逐渐显现出同质化,都市文化特色也在逐渐失去个性.

2.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历程

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个概念提出的时间不长,从20世纪50年代日本提出的“无形遗产”概念到200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国际公约》,大约历时了半个世纪.人们在这半个世纪中,逐渐认识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殊性和重要性,并开始在世界范围内大力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活动.

1972年的《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对遗产进行了划分,分开定义了“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1987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了《保护民间创作建议案》把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保护对象,但此时并没有确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而是以“民间传统文化”来代指;1997年6月的马拉喀什咨询会议中提出对“人类口述遗产”进行保护,这也是最早的对非实物性的文化遗产进行保护;1999年11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决定创立非实物性的文化遗产的国际荣衔时,此类文化遗产被称为“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2003年10月17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巴黎召开第三十三届会议通过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国际公约》正式界定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强调了对无形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至此,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了正式的定义和保护,并作为世界三大遗产之一存在.

我国在2004年8月28日,人大常委会批准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同年12月2日,中国政府向教科文组织总干事正式递交批准书,从而成为该公约的第六个国家.国务院于2005年12月发布了《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并制定了国家、省、市、县四级保护体系,确定了“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工作方针.2006年5月国务院公布了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6月又公布了第二批,并公布了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二、都市文化建设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系

1.非物质文化遗产对都市文化建设的影响及作用

在城市化进程中,建设“国际化大都市”不仅仅意味着具备完善的基础设施和良好的生态环境,更要求拥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内涵,所以都市文化建设显得十分重要.而优秀的城市文化遗产是城市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在进行都市文化建设是要尤其注意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对都市文化的影响.

作为文化遗产另一形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承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如民俗活动、表演艺术、传统知识和技能,以及与之相关的器具、实物、手工制品等)和文化空间”.由此可以看出,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人民群众关系密切,并且它以一种“活的形态”存在.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活在人民身边,活在城市中,对城市特色、形象,人们的行为起着无法替代、潜移默化的影响和作用.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发展,促进了文化的多样性和人类的创造力,形成了各种团体、群体的认同感、历史感.这种认同感、历史感有助于都市形成一种内在的凝聚力.这种凝聚力可以理解为市民的习惯、情趣、共享的活动,一种社会文化群落之间的感情认回.归根究底,这种内在的凝聚力就来自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特别是都市民俗文化.

发现个性与发展个性对都市文化建设有重要意义.城市的个性往往就体现在文化的独特上,也可以说这种个性是城市文化特色.大多数地区、民族都有自己的独特的地域文化特征,这种特征鲜明地表现在城市非物质的形态上.城市依赖不同的文化传承形成自己的文化特色,深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积淀是塑造城市文化特色的宝贵资源,而城市文化特色的形成又会制约城市的文化定位.如苏州的昆曲、古琴艺术,以及苏绣,这些都能代表苏州的文化特色.

2.都市文化建设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影响

如今,许多都市文化建设都注意挖掘传统,关注和发扬都市传统特色,构建个性化的都市文化形象.在都市文化建设中,城市文化的定位与城市文化特色的构建,都与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联系紧密,它们逐步形成与强化的同时,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了传承和振兴,市民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识也在逐步增强.同时,在都市文化建设过程中,不断有新的元素加入,也使得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创新的发展.

另外,都市文化建设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也会有负面的影响,这主要源于不合理的利用.都市文化建设要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要积极服务于经济建设.但一些城市过于重视都市文化建设中的经济价值,把“文化”商业化,创造经济价值,这也使得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非常严峻的局面.因为过多的商业因素融入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中会使它们丧失原有的文化魅力.同时也扭曲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义.因此,我们在都市文化建设中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时,要注意合理性和适度性.

三、两者互动和谐发展的建议

今天,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理由不仅仅取决于它具有的文化艺术价值,同时也是由于它作为都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深深地印刻在市民们的记忆里.其目的不仅仅是保存历史遗迹以满足人们对昔日文化的怀念,追溯过去苍老的往事,更是为了从物质和精神层面上延续都市文化甚至生活本身.

所以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都市文化建设时要注意两者的互动影响,采取的措施也应该是能使两者互动发展的.

教育,无论对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还是对都市文化建设都是有重要作用的.通过审美教育,培养人们对艺术和美的趣味认识,人们才能对传统艺术作出确认和把握,而传统艺术才能得到发展.就表演艺术而言,要同时培养论文范文的演员观众,因为他们是相互依存的.同时,他们也是传统表演艺术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继承者.文化的传承,关键在于人,非物质的文化形式有赖于人们有意识地选择和保存.所以通过教育提高人们的文化意识,文化知识才能,并使他们明确自身的责任,使广大人民群众称为非物质文化的继承者.另一方面文化人才是都市文化繁荣的关键,文化人才短缺是制约都市文化建设的瓶颈.所以对人们进行教育,培养文化人才,非物质文化继承者也有利于都市文化建设.

在新世纪里,我们要使非物质文化遗产进一步融入人们的生活、融入社区发展、融入城市化.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时要求把它及其周边环境作为一个整体,保护不仅限于其本身,还要保护背景环境.我们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其实就是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所依托的文化群体的生活和活动空间.所以要加强对文化物质空间的建设,包括生产空间(电视电影的摄制场、剧团的排练厅等)、流通空间(各种传播媒介)、消费空间(影剧院、音乐厅、展览馆等).这同时也给都市文化建设提供了良好的硬件基础设施和文化依托的背景.

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 111216

参考文献:

[1]单霁翔.从“功能城市”走向“文化城市”[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7.6:21.

[2]周耀林,王三山,倪婉.世界遗产与中国国家遗产[M].武昌: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3:249.

[3]郑培凯.口传心授与文化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文献、现状与讨论[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4]高小康.城市文化评论(第一卷)[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6.5.

[5]张松.历史城市保护学导论:文化遗产和历史环境保护的一种整体性方法[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12.

[6]高小康.非物质文化遗产与都市文化的包容性[J].山东社会科学报,2011年第一期,总第185期.

作者单位:刘晓玲,广西师范学院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

总结:本文是一篇关于文化遗产物质论文范文,可作为相关选题参考,和写作参考文献。

非物质文化遗产引用文献:

[1] 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在职开题报告范文 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论文怎么写8000字
[2] 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自考毕业论文范文 关于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论文例文8000字
[3] 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论文范文素材 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类有关论文范文2000字
《都市文化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word下载【免费】
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论文范文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