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论文写作 > 论文大全 > 文章内容

论文格式范文福建,福建电大论文格式范文

主题:行政公文写作 下载地址:论文doc下载 原创作者:原创作者未知 评分:9.0分 更新时间: 2024-03-26

简介:适合写作行文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相关本科毕业论文,相关写作行文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写作行文论文范文

行政公文写作论文

目录

  1. 行政公文写作:第72讲:公文写作-行文规则

第一章 公文写作概论

   第一节 公文文种的分类

   一,中国古代公文文种的分类

   人类的科学研究对于事物的规律,本质,原理的探索,主要是通过两种思维方式途径来获得的.一是通过天才式的现象学的"直观",一是通过形式逻辑的"分类".前者是对事物的模型,原理,框架,结构的直觉地观看而获得,后者是通过对事物集合体中的小类的划分,综合,归纳出这若干小类的本质,特征,从而认识这个事物集合体的构成规律,认识其本质,最后生成了关于研究对象的基本原理.因此在这里,分类即科学.这就是所有的学科在进行科学研究的时候,首先要对事物的集合体进行分类的最终原因.

   因此,对公文学,公文写作学的研究来说,首先就要对公文进行分类.公文分类不是对公文文种,文体现象的描述,而是指运用某种分类依据对公文文种,文体现象集合进行的类型的划分.但是,当前国内外公文学,写作学界在公文分类中却遇到了不小的麻烦,显得十分尴尬.在一般人的心目中,公文(文秘)写作学应该是一门非常简单的学问,不就是一些标题结构的格式,公文正文的内容要素 "事,凭(析),断"的结构模型之类的三段论的"功能—结构"吗?然而在我看来,公文写作其实是非常复杂的写作行为,这里包括了公文写作的思维问题,措辞问题,禁忌与策略的问题,美学的问题,没有这些东西的主体素养与思维操作能力背景的支撑,公文写作肯定是写不好的,更不要想当陈布雷那样的"文胆"了.研究这样的高级的公文写作的公文写作学显然非一般的学问可比,从某种意义上讲,可能比研究文学写作还要复杂得多.

   中国古代对公文文种进行分类主要都是按照行文方向来进行分类的,从而分出了下告,上告,平告三种行文方向的公文类型,在那里分类没有问题,但是,当代公文学,应用写作学界对公文文种所进行的用途分类法,行文方向分类法,功能性质分类法,层次分类法,按照形式逻辑上的分类原则都遇到了逻辑上的麻烦和尴尬,原因在于,古代的公文运行系统是个封闭的简单的系统,而当代公文运行系统则是一个复杂的混沌系统,因此,传统的简单的形式逻辑已经无法对当代公文文种进行分类, 因此,有必要创造一种崭新的混沌分类法或者说过程分类法,这种分类法首先把所有公文问题分成前决策,决策和后决策三个阶段,然后,对每个阶段的公文在进行多个层次上的逻辑分类,从而呈现出了当代复杂性混沌系统的公文类型的分类秩序,从而解决了当代公文的分类问题.按照这种混沌分类法分出的公文行为与文种的分形秩序,人们便可以非常直观地理解公文文种的行文方向的本质以及写作的思维方法与写作策略.同时对当代公文分类中争论最为激烈的几个问题,都可迎刃而解.

   《尚书》是中国的最早的口头公文记录文本的总集.孔安国把《尚书》中的公文分为"典,谟,训,诰,誓,命"六种文体,而唐孔颖达则详细归纳为"典,谟,贡,歌,誓,诰,训,命,征,范"十种文体.但这十种文体中,有的是按照行文方向形成的文体,例如"谟",谋也,即向天子陈述谋略成就之辞,是上行文;"训"者,戒教之辞,是下行文;"誓"者,号令之辞,是下行文;"命"者,令也,使其做某事之书,是下行文.但是,"诰"这种文体行文方向是不确定的.《字书》谓"诰者,告也.告上曰告,告发下曰诰."徐师曾《文体明辨》以《尚书》为据进行了证明.他说:"古者上下有诰,下以告上,《仲 之诰》是也.上以告下,大诰,洛诰之类是也."另外,《尚书》中的"典","贡","范"都是典范,法典的意思.但是,典是指精神规范,道德规范之常之道,所以《尚书》中只能有《尧典》,《舜典》两篇;而"禹贡"是指禹的"贡赋之法",即某种具体的法规条文."范"则是各个领域的大法,规律,《尚书》中的"洪范",即"天地大法",方法,包括五行,五事,八政,五纪,皇极,三德,稽疑,庶征,五福,六极,涉及哲学,政治,道德,法律的基本规范.这样看来,"典","贡","范"都不是真正的公务文书,文辞,辞令.至于"五子之歌"更是如此.以上分析说明,在《尚书》成书的时代,典,谟,贡,歌,誓,诰,训,命,征,范这些文章归类主要是从内容即"事"的差别来进行归类,分类,从而形成文体的.后人又将这些文体统称为"诰",汉孔安国《尚书序》:"至于夏商周之书,雅诰奥义,其归一揆."正如孔颖达《尚书正义》所言:《尚书》很多篇章"亦非上言,典书草创,以义而录,但致言有本,名随其事.检其此体,为例有十."他后来又说:"《书》篇之名,因事而立,既无体例,随便为文."指的就是以内容差异进行分类的情形.

   但是到了春秋战国时代,公文开始按照特定语境中的权力等级秩序与行文方向来形成文章体制了.《周礼·春官》上说:"大祝等作六辞以通上下亲疏远近,一曰祠(辞令),二曰命,三曰诰,四曰会(盟会之誓),五曰祷,六曰诔."而这里的"六辞"正是指的是"通上下亲疏远近"的作为口语的国家行政辞令的文字记录.因为,所谓"通上下亲疏远近"指的正是辞令传播的方向而言的.也就是说,正是由于公文行文语境的行文方向,等级秩序的不同,所以产生了不同的公文种类的辞令文体.《周礼·春官》中的祠(辞令),命,诰都是下行文,"会"是盟会之誓,即平行文.这四种文体是按国家行政公务活动中的辞令行文方向来归纳命名的.而"祷"这种文体,郑玄谓"祷于天地,宗庙,社稷,主为其辞也."可见这应该是上行文."诔",郑玄谓"积累生时德行,赐之命,主为其辞也."徐师曾《文体明辨》亦谓"今考其时,贱不诔贵,幼不诔长,故天子崩则天以诔之,大夫卒而君以诔之."可见,诔是下行文.祷,诔这两种文体是指祭祀神,人事后的行文方向的上下关系而言.

   公文制作真正按照行文方向进行分类在秦代得到了更加严格的法定,汉代的得以定型.秦代规定了皇帝的下行文是"策书","制书", "诏书","戒敕";而臣僚的上行文则是"奏","议","章","表".在下行文中,"策书","制书", "诏书","戒敕"这四种公文都是皇帝颁发的下行公文,其区别在于等级关系的不同:"敕戒州部,诏告百官,制施赦命,策封王侯."而"章表奏议"都是向皇帝的上行文.因此,到了汉代,公文被分为两类:下行文诏书称为 "诏牍", 上行文的奏议称为"奏牍",[7]汉蔡邕《独断》也说:"汉天子等,其命令:一曰"策书",二曰"制书",三曰"诏书",四曰"戒书"."这是下行文;"凡群臣上书于天子者有四名:一曰"章",二曰"奏",三曰"表",四曰"驳议"" 这是上行文.这是中国公文史上第一次明确的公文分类,其分类依据就是行文方向的上,下,但在这个分类体系中,还没有"平行文"的地位,显然这是一个分类的"盲点".

   值得注意的一个现象是,自此以后,一直到清代姚鼐的时代,文选家,公文写作研究者们大多不再对公文文体进行逻辑分类了,基本上是进行文种现象描述.例如:曹丕《典论.论文》上说:"盖奏议宜雅,书论宜理,铭诔尚实,诗赋欲丽".这里以"奏议 "代表公文.陆机《文赋》中说:"体(指文体)有万殊,等诗缘情而绮靡,赋体物而浏亮,碑披文以相质,诔缠绵以凄怆,铭博约而温润,箴顿挫而清壮,颂优游以彬蔚,论精微而明畅,奏平彻以闲雅,说炜烨而谲诳."这里仅以"奏"代表公文.葛洪《抱朴子》也把公文描述为诏策,军书,奏议三种.刘勰《文心雕龙》列出的公文文体主要有诏策,檄移,封禅,章表,奏启,议对,书记".从这个排列顺序来看,他也无意于对公文进行文体类型的划分.颜之推《颜氏家训》也是如此,他把公文描述为诏命策檄,书奏箴铭,宪章,誓诰等文种.南朝萧统《昭明文选》是中国现存的最早一部诗文选总集,全书文章共60卷,分为赋,诗,骚,七,诏,册,令,教,文,表,上书,启,弹事,笺,奏记,书,檄,对问,设论,辞,序,颂,赞,符命,史论,史述赞,论,连珠,箴,铭,诔,哀,碑文,墓志,行状,吊文,祭文38类.其中的"诏,册,令,教,文,表,上书,启,弹事,笺,奏记,书,檄"是公文文体.这里它同样没有进行公文的文体类型的区别与划分.

   到了唐代,韩愈《南阳樊绍述墓志铭》描述的文体有"表,笺,状,策,书,序,传,记,纪,志,说,论,今文赞铭"等.北宋周必大《宋文鉴序》描述的文体有 "古赋诗骚,典策诏诰,奏疏表章,箴铭赞颂,碑记论序,书启杂着";其中典策诏诰,奏疏表章事公文.北宋张表臣在《珊瑚钩诗话》罗列了17种诗体之后,又罗列了39种文体:"制,诏,典,谟,训,诰,誓,命,教,令,敕,宣,赞,册,论,议,辨,说,记,纪,纂,策,传,序,碑,碣,诔,志,檄,移,表,笺,简,启,状,牒,露布,札子,文"等.其中,制,诏,典,谟,训,诰,誓,命,教,令,敕,宣,赞,册,檄,移,表等是属于公文,这里没有进行文体分类.元王理在《元文类序》将"文章之体"列为辞赋,诗,诏册制命,奏议表笺,箴铭颂赞,碑,记序,书启,杂说题跋,杂着,策问,诸杂文,哀辞谥议,行状,墓志碑碣表传等15类[16],其中,诏册制命,奏议表笺属于公文.

   明陈绎曾《文说》把文体归为20种:"颂,乐,赞,箴,铭,碑,碣,表,传,行,纪,序,论,说,辨,议,书,奏,诏,制." 其中,议,书,奏,诏,制属于公文.宋濂在《曾助教文集序》中将"秦汉以下"的公文文体罗列为"施之于朝廷,则有诏,诰,册,祝之文;行之师旅,则有露,布,符,檄之文;托之国史,则有记,表,志,传之文".焦竑在《与论文范文论文书》将文体分为五大类:游说之文,经济之文,谲谏之文,说理之文,纪载之文.但是,这里的分类依据不是统一的,前三类的依据是功能,后两类的依据是内容与表达方式.吴纳在《文章辩体》中,及其同乡徐师曾在《文体明辨》中所描述的公文文体都有

行政公文写作:第72讲:公文写作-行文规则

17种:"谕告,玺书,批答,诏,册,制,诰,制策,表,露布,论谏,奏疏,议,弹文,檄,书,记."这些同样都没有进行公文文体类型的分类.

   南宋着名文章学家真德秀(1178--1235)将中国传统的"经,史,子,集"图书分类法开始运用于一般文体分类上.他在《文章正宗》将所有文章的文体分为:辞命,议论,叙事,诗赋四大类,四类中再进行题材描述.他在《文章正宗》中说:"正宗云者,以后世文词之多变,欲学者识其源流之正也.自昔集录文章者众矣,若杜预,挚虞诸家,往往湮没弗传,今行于世者,惟梁《昭明文选》,姚铉《文粹》而已.由今视之,二书所录果皆得源流之正乎?故今所辑,以明理义,切世用为主,其体本乎古,其指近乎经者,然后取焉.否则,辞虽工亦不录.其目凡四:曰辞命,曰议论,曰叙事,曰诗赋."这里,"辞命"近乎"经"类,"议论"近乎"子"类,"叙事"属于"史"类,"诗赋"属于"集"类.其中,"辞命","议论"属于公文范畴,其余是一般文章,文学作品.对于公文中的"辞命"式下行文,他说:"辞命以下皆王者之言.""文章之施于朝廷,布于天下者,莫此为重." "议论"属于平行文或上行文.他说:"议论之文,初无定体.都俞吁垺,发于君臣会聚之间,语言问答,鉴于是有切磋之际."又说:"议论等,则正告君之体.今独取春秋内外传争论说之辞,先汉以后,诸臣上书疏封事之属,以为议论之首."在这里,真德秀并非是以行文方向进行文种分类,而主要还是以思维方式(表达方式,表达目的)为依据进行文体划分的.

   清姚鼐(1731——1815),在《古文类纂序》将文体归为十三类:"论辨类,序跋类,奏议类,书说类.赠序类,诏令类,传状类,碑志类,杂记类,箴铭类,颂赞类,辞赋类,哀祭类".这13类文体,按照其分类依据分别应该分别是这样的文体描述:论理文,说明文,上行文公文,平行文公文,叙述散文,下行文公文,记人记叙文,政典记叙文,杂事记叙文,劝诫文,颂赞文,抒情文,上行文公文.从这里看出,显然姚鼐在《古文类纂序》或者《古文类纂》中并未进行严格的逻辑分类,例如,他把奏议,书说类,诏令类分为三类,类仍然是一种文体现象描述,并且,他在整个分类过程中在不断地更换着分类依据.

   一直到曾国藩(1811-1872)《经史百家杂抄》的时候,公文分类的思想发生了变化.他第一次对文章进行较为严格的文体上的逻辑分类. 他首先将姚鼐《古文辞类纂序》中所归的13类文体中近似的进行整合,例如把"序跋"和"赠序类"合为"序跋"一类;将箴铭类,颂赞类减与诗骚辞赋并入"辞赋类",从而把所有文章归纳成11类文体;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着述门,告语门,记载门三个大类:

   着述门(三类)

   论着类 着作之无韵者.经如《洪范》,《大学》,《中庸》,《孟子》皆是.诸子百篇,曰训,曰览;古文家曰论,曰辨,曰议,曰解,曰原,皆是.

   辞赋类 着作之有韵者.经如《诗》之《赋颂》,《书》之《五子作歌》皆是.后世曰赋,曰辞,曰骚,曰匕,曰设论,曰符命,曰颂,曰赞,曰箴,曰铭,曰歌,皆是.

   序跋类 他人之着作序述其言意者.经如《易》之《系辞》,《礼记》之《冠义》,《昏义》皆是.后世曰序,曰跋,曰引,曰题,曰读,曰传,曰注,曰笺,曰疏,曰说,曰解,皆是.

   告语门(四类)

   诏令类 上告下者.经如《甘誓》,《汤誓》,《牧誓》,《大诰》,《康诰》,《酒诰》等皆是.后世曰诰,曰诏,曰谕,曰令,曰教,曰敕,曰玺书,曰檄,曰策命,皆是.

   奏议类 下告上者.经如《皋陶谟》,《无逸》,《召诰》,及《左传》季文子,魏绛等柬君之辞皆是.后世曰书,曰疏,曰议,曰奏,曰表,曰札子,曰封事,曰弹章,曰笺,曰对策,皆是.

   书牍类 同辈相告者.经如《君奭》,及《左传》郑子家.叔向,吕相之辞皆是.后世曰书,曰启,曰移,曰牍,曰简,曰刀笔,曰贴,皆是.

   哀祭类 人告于鬼神者.经如《诗》之《黄鸟》,《二子乘舟》,《书》之《武成》,《金滕祝辞》,《左传》荀偃,赵简告辞皆是.后世曰祭文,曰吊文,曰哀辞,曰诔,曰告祭,曰祝文,曰愿文,曰招魂,皆是.

   记载门(四类)

   传志类 所以记人者.经如《尧典》,《舜典》.史则《本纪》,《世家》,《列传》,皆记载之公者也.后世记人之私者,曰墓表,曰墓志铭,曰行状,曰家传,曰神道碑,曰事略,曰年谱,皆是.

   叙记类 所以记事者.经如《书》之《武成》,《金滕顾命》,《左传》记战争,记会盟及全编,皆记事之书,《通鉴》法《左传》,亦记事之书也.后世古文,如《平淮西碑》等是,然不多见.

   典志类 所以记政典者.经如《周礼》,《仪礼》全书,《礼记》之《王志》,《月令》,《明堂位》,《孟子》之《北宫锜章》皆是.《史记》之八书,《汉书》之之十志及《三通》,皆典章之书也.后世古文,如《赵公救灾记》是,然不多见.

   杂记类 所以记杂事者.经如《礼记》之《投壶》,《深衣》,《内则》,《少仪》,《周礼》之《考工记》皆是.后世古文家,修造宫室有记,游览山水有记,以及记器物记琐事皆是.

   曾国藩所做的这个整理,实际上是在两个层面上的文体分类,如图所示:

   着述门:情思文——子,集

   论着类——论理文;辞赋类——抒情文;序跋类——叙事文

   告语门:传令文——经

   诏令类——下行文;

   奏议类——上行文;

   书牍类——平行文;

   哀祭类——上行文

   记载门:记载文——史

   传志类——记记叙文;叙记类——记事记叙文;典志类——政典记叙文;杂记类——杂事记叙文.

   从这里可以看出,首先,它将经,史,子,集的图书分类系统,按照写作行为的类型不同从而把所有文章分成着述门,告语门,记载门三大类文章类型宏观体系:他的三个大类(门)是按经史子集的内容性中国图书分类学进行分类的,着述类是指"子","集"类;告语类是指"经"(尚书,经济)类;而记载门是指"史"类."其次,他对于着述们与记载门按照思维类型即表达方式进行分类,而对告语文的分类正是按照公文的行文方向的分类依据把公文分成三类四种,而在每一门内其分类依据是不同的.着述门,记载门内是按文章的表达内容进行分类的.着述门分为思,情,事三种类型,记载门分为人物,事件,政典,杂事四种类型.而告语门则是按行文方向,权力身份等级(下行,上行,平行,上行)进行分类的.所以,后来刘熙载(1813--1881)载《艺概·文概》中才说:"辞命体,推之即可为一切应用之文.应用义有上行,有平行,有下行.重其辞,乃重其实也."

   从上述中国两千多年来的公文文体分类的述评中,我们可以发现两个基本现象:第一,如果进行文种划分,就只能以行文方向为分类依据,按照发文与受文者之间的权力等级的而产生的行文方向进行公文文体分类的,这种分类于与中国传统的图书分类分为经,史(记载门),子,集(着述门)这种按照文章内容进行分类是不同的,也不同于真德秀以文章内容,或以思维方式,表达方式为依据把文学文章分为"议论,叙事,诗赋(抒情)等三类文体.第二,根本就不对公文文体进行文种划分,而进行统称:班固《汉书·艺文志》在论说《尚书》时说:"书者,古之号令也."刘勰《文心雕龙·诏策》篇云:"皇帝御宇,其言也神.渊嘿黼扆,而响盈四表,其唯诏策乎!昔轩辕唐虞,同称为"命".命之为义,制性之本也.其在三代,事兼诰誓.誓以训戎,诰以敷政,命喻自天,故授官锡胤.《易》之《姤》象:"后以施命诰四方."诰命动民,若天下之有风矣.降及七国,并称曰命.命者,使也.秦并天下,改命曰制."唐孔颖达《尚书正义序》:"夫《书》者,人君辞诰之典,右史记言之策.古之王者,事总万机,发号出令(决策),义非一揆." 在这里,轩辕唐虞至七国的"命",秦代的"制",和汉代的"诰",班固所谓"号令"都是一回事,都是对公文的总名,统称,而并非对其进行文种类型的区别与划分.这两种现象中,无论那体重情况都表明,所有的公文,从内容上看,无法划分出区别,特征来,所有公文的内容是相同或相近的,都是对行政公文的指令,决策的文字表述,其差别主要是一种发文与受文者之间的权力等级的而产生的行文方向不同而已,这是划分公文的类型的唯一依据,正是这种行文方向决定着公文写作的思维类型,表达方式,写作策略,行文措辞.

   中国古代学者们不对公文文种进行类型的划分,只是一种无奈.如果要划分就是只能按照行文方向,权力关系进行类型划分,分处上行,下行,平行,这是他们唯一的选择.在专制的,封闭的古代中国,这样的公文分类是没有大的问题的.但是,在开放性,论文范文化,国际化的现当代社会背景下,这种公文分类却出现了麻烦,甚至抵制.于是,公文分类变成当代公文学,写作学研究中们心中的一块永久的伤痛和阴影,因为所有的分类都出现了尴尬与困惑.

   二,中国现当代公文文种的分类

   这里我还提供一个证据,最近报刊和名人博客上,就对一些地方政府提交给同级人大常委会的"议案"的结尾常常用"让我们等"的句式发号召的公文现象提出严厉批评,认为这是这是地方政府无视人大作为最高权力机构的充分表现.

   第五节 公文写作主体性及其建构

   公文写作,是社会各级组织,机关为实现其管理与生产的需要而撰拟公务性应用文书的行为和活动过程.

   公文写作的主体大多数情况下是专职或*秘书人员,有时也可以是领导者本人.由于教学的原因,本教材中的公文写作主体是指前者.公文写作的文体思维能力的本质,就是公文写作的写作主体性,文体写作思维形成和建构.

   一,公文写作主体性的内涵其培养

   1,写作主体的双重性质

   从表面上看,在职业公文写作中,写作的立意主体与其写作的表达主体却是基本分离的,这导致了职业公文写作的操作主体化倾向,即在职业公文写作中,写作的立意主体不是制作文章的人,而是制文机关,具体的讲,是要求制作文章的机关领导.专职(或*)写作秘书只是文章制作的表达主体,他只具有公文写作的写作行为主体资格.一般说来,这种写作的行为主体(或者说"写"的"执行主体" )只具有写作的"操作主体"的性质.

   但是,在公文写作更高的境界上,公文写作人员应将自己幻化为,虚拟为公文写作的立意主体——机关,组织,领导——的思想,视野,境界,风格,口气,气势,权威,使公文写作的操作主体与立意主体暂时融为一体.即站在组织,领导的立场上,角度上,身份上进行立意,行文.这就是文秘 写作中立意主体的再造性特征.这是对公文写作者的最高和最终的要求.

   这样,文秘人员作为制作文章的执行主体具有这样一种双重地位:既处于绝对服从立意主体的他授性的被动性,又具有表达他授性主题,立意的创造性和主动性.

   2,写作人格智慧的双重性

   公文写作不仅体现在写作的主体性质的分离性上,还体现为写作人格智慧的双重性——即职业人格智慧和个体生存人格智慧的双向性磨合.职业公文写作的职业人格智慧体现为一种组织,机关人格智慧,而职业公文写作的个体生存人格智慧是指公文写作者作为个体的,创造性的写作者的人格智慧.由于写作秘书在文章制作活动中必须始终以他授性立意,主题为其行为的起点和目标,因此,他必须遵从写作的指令主体的意志,个性,偏好,文化修养和审美趣味的指向,而有意识地淡化自己的个体生存人格特质与倾向,防止制作行为的自由化.在这种情况下,文秘人员作为个体化的,创造性的写作者的写作人格智慧只能是在高度契合写作职业人格(即领导人格,机关组织人格,政府人格,国家人格)智慧的表达空间内得到限度性地创造性表达.所以,如果从写作的立意主体这个角度看,职业公文写作是一种有限度性地表达个体人格智慧的写作形式.这是文秘一般写作主体性的状态,境界.

   3,写作动机与立意主体的再造性转换

   因此,对一次具体的公文写作来讲,它又必须转化为公文写作者的自动性自主性内容,一种自主性的写作动力与目标.这一转化过程实际就是对他发性的写作动机的主体化再造转化过程.

   这里,关键是公文写作人员对此次公文写作的重大原因,重要背景,重大作用,意义,功能的体认,对领导和政府,组织的发文意图的真正理解,对该公文所涉及的人物或时间的真实情感态度的观点的生成,对自己的文秘工作责任感的涌现,对自我实现和自我功利的预想,如此等等.正是在这一系列知,情,意的心理—思维过程中,公文写作者的自发的写作动机,写作论文范文,写作积极性便自然而然地产生了.

   其实,公文写作者对他发性的写作动机的主体再造性过程,既是对他发性的写作动机的个性化体验,感受过程,同时也是对他发性的写作动机内容的个体主体化的认知,理解,认同,审查,以至修正,丰富,提升的过程.在这一双向性思维过程中,感受和体验是绝对重要的,但却至始至终贯穿了对他发性的写作动机内容的分析与综合的写作思维过程.因为,对公文主题立意确立的原因,背景,意义作用影响的了解,无一不是通过因果分析的思维操作来实现的.

   4,写作活动的群体性向个体化的整归

   公文写作群体化的劳动的典型概括是:组织出题目,秘书来执笔.或者说是组织,机关领导指令"写什么"?公文写作者所主要考虑的"怎样写才最好"的问题.对于一般的公文写作而言,由"写什么?"向"怎么写?"转化的思维过程都是写作者自我的主体思维的渗进与拓展,而公文写作思维活动的独特性,恰恰又表现在必须把群体性的"写什么?"的内容具体转化为公文写作者应该"怎样写"才能得体地表达出来的个体体验.因而,当公文写作者接受了"写什么"的具体内容以后,在解决了他发性的动机的主体化转化问题之后,所面临的第二个问题是将"写什么"的内容转化为"怎样写"的问题.这一转化的过程实际上是外在化的内容予以内在化的和主体化,个性化整归的思维过程.这一外在化的写作内容向个体化的主体归属——而变成公文写作者按照自己的写作个性而写好"这一篇文章"的表达性,结构性材料,内容,信息的思维过程,是充分发挥公文写作者的思维个性和创造精神的具体展开.

   5,审美创造个性的淡化与张扬的双重化倾向

   在公文写作中,写作者的审美创造个性的意识性淡化,主要受制于三方面的因素:一是文章制作主体的他授性局限着写作者思想认识的深刻性和情感体验的广阔性,而不能获得自由地展开;二是文章制作的整体形式结构的规范性导致了其形式美感的千篇一律性;三是具体的文体意识下所形成的特定叙述基调,口吻相对固定性,也同样抑制着写作者的审美个性的自由发挥与创新.

   虽然如此,但公文写作始终是写作行为这一本质决定了公文写作者在从内容到形式的众多的限制中审美与创美活动的必然性.比如陈述角度的选择,材料的组织与安排,语感文体感文气的形成,思维策略与表达策略的个性化运用与变换,如此等等,则为公文写作者在写作文秘应用文章的过程中戴着镣铐跳出精美舞蹈创造了广阔的舞台.

   二,公文写作主体的功能意识与培养

   1,公文写作主体的构成及其本质定位

   公文写作主体是一个内涵复杂的精神创造体.在大多数情况下,公文写作中的"写作主体"是由公文写作的国家主体,立意主体和公文写作的表达主体三大内涵要素构成.在公文写作主体的自身生成过程中,前二者是因统治与管理而存在,而参与文章制作的全过程,后者则因其职业功利,社会责任和个人价值的实现而表现,控制公文写作的全过程.正是由于公文写作主体内涵构成的复杂性与多维性,也就形成了公文写作主体的虚拟化——写作的"虚拟领导主体"化.

   虚拟领导主体是公文写作主体的形态特征,虚拟领导主体的生成,是公文写作者根据指令主题要求性,在国家主体意识的规范下,将自我个性化的审美创造主体形象转化为领导角色定位的一个认知的和思维的调整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起着决定性作用的环节,恰恰是对他发性的写作动机的自觉性转化的完成.换句话讲,公文写作者对特定的指令主题进行动机转换的完成,也就是这一具体的临案写作的虚拟领导主体的正式产生.

   2,公文写作主体的认知功能特征

   在公文写作虚拟领导主体结构中,立意主体与表达主体之间的存在本质与生存意向,在许多的时候并不是和谐的统一的,并且往往是根本不可统一与和谐的.对立意主体而言,这种功能性需要是实现统治和管理;而对于公文写作者来讲,这种功利性需要就是完成职业要求,获得职业成就的业绩,保证职业稳定,实现职位的升迁或工作的奖励.但是,为了写出公文,为了写好公文,这一功利性需要其二者又必须统一与协调.这种统一与协调是建立在"协作"的基础上的.因此,公文写作的写作主体的功能本质就是立意指令者与行文制作者之间功能化"协作".这一功能化协作具体表现为立意主体与表达主体之间的统一,协调,和谐这一写作策略上.

   需要指出的是:第一,这种功能化的协作,并不是平等的,而是一种非平等的.在行文过程中,立意主体对表达主体始终具有指令性,指导性作用,即表达主体的功能性发挥只能在立意主体的允许的表达空间内进行.而表达主体在立意主体的规范方向,范围内,则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主体能动性与创造性.

   第二,从立意主体与表达主体的直接关系讲,立意主体对表达主体的这种限制性,只局限在公文写作的主题,立意上,而无须对表达负责,这是表达主体能够在"限制中求自由"的根本前提.而表达主体的自由创造性,却只规定在对既定的立意主题的正确,充分,深刻的表达上,而无须对所要表达的主题,观念负责.

   第三,在国外,公文写作者对长官,组织指令的不立于国家和单位的利益的立意,主题保留提醒,备忘的权利.如果后来在实践中多次证明秘书提醒的保留意见是正确的,那么 行政长官就要引咎辞职,秘书就要得到奖励或升迁.所以,从更高的目标上讲,在公文写作中,表达主体在其行文制作过程中的主体自由性与主动性,还表现在他对要表达的立意主题的深思性上,即他可以在接受写作指令的过程中,有责任和权利对指令者的指令性主题,立意予以审视,看其是否符合国家法律,法规,方针,政策和时势,以及是否符合国家权利,社会的整体要求,百姓的利益等等,如果不相符合,他可以向指令者提出修正性意见与建议.而反过来看,作为立意主体的写作指令者也同样具有对表达主体的自由表达的监控性责任,即表达主体对所指令表达的"东西"没有予以正确,充分,深刻的表达,或者没有通过其自由的表达而获得一种真正的说服力时,他也就有权提出修正或要求重新写作的权利.

   第四,从这个角度看,在公文写作中,立意主体与表达主体之间的协作又具有平等的一面.立意主体与表达主体之间的协作的平等性,是建立在公文的存在价值和功能价值的本质规定上的,即公文是统治阶级为了治理社会和管理国家,以至于协调统治阶级内部关系,正常统治机器,畅通管理渠道的一种最为行之有效的工具与手段,因此,公文要真正获得这样一种功能,在写作过程中,其立意主体和表达主体的协作必须建立在对国家主体的共同认同的基础上.这是立意主体与表达主体必须和谐一体的前提,也是立意主体对表达主体进行主题规范,表达主体对立意主体的指令性主题予以审查的最终观念依据,更是立意主体通过指令写作公文而实现管理,表达主体通过制作公文而实现职业社会责任感的思维起点.

   3,公文写作主体的情感功能特征

   当代公文写作理论上存在一个误区:似乎认为只有文学写作需要情感,而公文写作不需要情感.这是不准确的,其实这两种写作都需要情感,其区别在于,文学写作中的以情动人是文学写作的全部目的,而在公文写作中,以情动人只是手段,是以理服人的一种表达手段,一种写作策略:合情合理.其最终目的是实现公文写作的社会政治的实用功能.这应该是中国古代公文写作理念的优秀传统.

   在公文写作的临案表达中,写作主体的参与感,主要不是直抒胸意的,而是间接的.具体讲,主体情感对公文写作的临案表达的参与,主要借助于两种形式:一是通过对典型的材料,内容,信息的选择之后,进行结构化,条理化的陈述与渲染.这种典型的材料,内容,信息的结构化,条理化的陈述,不仅仅体现一种事理的力量,而且也体现一种情感的力量.二是对围绕表达主题而对它进行原因,背景,功能,构成,过程的倾向性分析,或根据表达主题而对所选择运用的材料,内容,信息进行倾向性的性质分析和内含的挖掘,同样呈示出写作者的一种情感流动.

   公文写作中的情感参与,不是一种审美参与,而是一种价值参与,因而,它所体现出来的往往不是一种美学价值,而是一种认识价值.从这个角度讲,在公文写作中,写作主体的情感参与的两种形态也就集中表现在对话语智慧的展开上,或者说突出地体现在对语词力量的整体调动上.例如行文语言的境界,节奏,口气,语调,文气,气势等等.

   4,公文写作主体的道德功能特征

   公文写作与其它写作(比如说文学写作)的另一个重要区别是:文学写作的写作主体是审美化的,而公文写作的写作主体却更多的是道德性的.所以,公文写作在临案写作中自始至终贯穿着写作主体的道德倾向和道德评价.

   在公文临案写作中,公文写作主体的具体道德倾向内容的获得与展开过程,自始至终包含了并展开为对指令性写作主题及其相关的材料,内容,信息的道德评价过程.对指令主题的道德评价过程,集中地展开为对指令主题的再认识,再识别,再判断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指令主题的合理性内容得到了确立,非合理的内容得到了修正;指令主题所指向的局限性得到了突破,片面性得到了修正,狭隘性得到了拓展,特殊性得到了提升,从而使指令性写作得以产生普遍性的效果.而对于表达指令主题的材料,内容,信息的道德评价过程,实际上是对材料,内容,信息能否表现指令主题,和能否在多大程度上或在什么层面上表现指令主题的价值作用与价值取向评价,这一评价的过程,具体化为对材料,内容,信息的典型性选择,运用与创造出普遍性指涉意义的过程.

   第六节 公文写作文体写作思维特征

   一,公文写作的文体意识

   1,话题,主题的展开性

   公文写作与其他写作最大的不同是其主题的展开性.在其他任意一种写作活动中,写作行为包含两个基本的阶段是立意的生成性和立意的展开性.而在公文写作中,由于公文的主题,立意一般都是由组织和领导的指令,因此 ,公文写作的主要功夫就是用在对这些指令性主题,立意的充分展开上面,对其构成,过程,因果,措施等关系的分析与综合,从而实现对那些指令性主题立意的赋形,足文,形成公文的语言作品.

   2,成文的程序性

   公文写作不像文学写作或理论写作那样单纯,只要作者产生了创作的冲动,就可以着手进行酝酿,写作,而公文写作必须要经过很多中间环节:比如,必须要领导下指令,否则,不可能有写作行为的产生,哪怕写作秘书具有何等的写作冲动也不行;不仅如此,公文写作在其写作形式上还有非常严格的行为程序.如一份正式文件的写作,须经过交拟,拟稿,审核,签发,印制等环节.

   3,写作格式的规范化

   公文写作的另一特征是写作格式的高度规范化.因为,第一,为了使公文写作的文体的基本信息的不缺席,使读者获得应该获得的有关信息;第二,公文写作的成果是需要在社会生活和组织管理活动中通用,为使这种通用活动达到预期的最佳实用的统一效果,它必须标准化,制度化,规范化;第二,为了达到使用方面,严格执行的目的,它必须具备文体形态的庄重,文章形式的严谨,和主题,思想,观点的突出,显豁以及内容接受对象要求的明确,由于这样一系列的基本要求性,公文写作需要严格的格式来保证,绝不能标新立异,另搞一套.

   4,表达的综合性

   公文写作的表达方式主要是说明,即直接说明事物的状况,趋势,性质,特点,形态,成因,结果,或对某一事物,活动的规划,目的,任务,要求,方法,程序的说明,以便接受主体对该事物或活动获得一个完整的,清晰的了解,认识和把握.但为表达内容或阐明内容或强调内容的需要,也可以综合运用议论,记叙的表达方式.

   5,语体风格的庄重,清晰,简约

   公文是国家政务和社会各组织,机关领导和管理活动的特殊工具,它始终贯穿了组织的意志,具有相应的权威性和约束力.为了很得体地表达这种应有的权威性和约束力,它必须要求语言表述的规范得体,庄重严肃;为了准确传达信息,其行文必须清晰,通俗,质朴,表意直接,单一,尽可能避免语言的歧义性;为了提高办事效率,其行文措词必须简约.忌讳用语生僻晦涩或堆砌华丽辞藻,表述委婉,含蓄的浪漫文风,或空洞无物的长篇大论.

   二,公文写作的思维特征

   (一)要具有时势性写作思维意向

   基于公文写作主体的实施操作主体和虚拟立意(领导)主体这一双重性质的规定性,职业公文写作者的基本写作思维素质首先表现为要获得一种时势性的目的性思维意向.这里所谓 "时势",是一个合成词,其中的"时"是指写这一篇公文写作的当下客观时空背景,这一当下客观时空背景,大而言之是指时代,小而言之是指时局,具体言之是指处境情况;这里的"势"则是当下的客观状况(情况)所体现出来的或者所隐含着的某种趋向,倾向,态势,走势.简单说就是"时代精神"或"时务"."不识时务",就是"不识时势". "时势性思维意向"即"时势性意识"或"时务性意识".

   形成公文写作的时势性思维意向主要应如下三个方面的训练:

   一是对公文主题的正确领会与整体把握.这既需要公文写作者具有思维的敏锐能力,又要求公文写作者具有对国家,社会,组织的状态,取向,以及变化的可能性趋向的时势化把握.

   二是对公文主题的原因,背景和功能,措施的正确领会和把握.一般地讲,公文写作的主题具有很强的时势性.这种时势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立意主体的时势性需要以及组织(国家,社会)的时势性要求.虽然这二者是统一的,并且往往前者由后者而引发,后者是产生的客观依据.但在对具体的公文写作主题的形成上,二者并不一定都明确地表现给写作者,它还需要公文写作者自己去加工,整理,提炼.

   三是意识地培养,提炼,强化国家意识(即社会意识,律法意识,政府意识,历史与发展意识)和百姓意识,从而实现对写作社会责任感的强化与升腾.

   在通常情况下,公文写作中公文主题形成有三种情况:一种情况是组织领导在指令写作时,明确的下达写作主题,并又同时交待该"写作主题"的时势性背景要求,公文写作者的任务是将二者的融会贯通,也就很快获得公文写作主题的时势性目的性思维意向;另一种情况是组织领导在指令写作时,只下达公文的写作主题(或写作题目),这就需要文章制作主体要迅速地正确领会指令意图,繁多敏锐捕捉该公文的写作主题(或题目)背后的时势要求性,这样才能形成具体的目的性写作思维格局.第三种情况是,指令主体只要求文秘人员根据某一特定的时势要求(或问题)而写一篇文章,其具体的写作主题要靠写作者自己去揣摩指令者的真实意图,在此基础上领悟,提炼出具有时势要求性和满足指令者需要的公文写作主题,形成"写"的时势化,目的性的思维意向.

   (二)要把写作指令者的真实愿望化为实际的写作内容与动力的思维素质

   从道理上讲,在职业公文写作中,对具体的写作意图,题目,主题,对要什么样文章才满意的愿望等等,立意主体都要一一的交待清楚,写作的操作主体才可能准确,得体的制作.但实际情况是,许多写作的立意主体在指令写作时,并不明确予以交待,或者写作的立意主体根本无从交待,他们对该写成什么样的文章才满意预先根本就不清楚,或者预先看来很清楚,但后来很快又把这种内在的愿望改变了.这无疑文章制作者带来了巨大的写作困难.如果公文写作者没有很强的化写作指令者的潜在愿望为写作的内容与动力的思维素质与能力,那是无法突破这种写的困难的.这就是很多会写的人却干不下机关公文写作工作的重要原因之一.也是机关优秀的公文写作人才难得的重要原因之一.

   (三)要具有根据指令性主题而迅速,准确,深刻运思的思维素质

   这种思维素质与能力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针对指令性主题迅速把握住所要制作的文章的适用范围和适用对象,如指令性(包括指挥,指导,指示,命令等)一类文章与报请性(包括报告,请示等)一类文章与知照性(包括通知,通报,公告等)与宣教性(包括讲话,演讲等)一类文章写作的适用范围和适用对象是有所区别的,而不同适用范围与适用对象的指令性主题所表现出来的实用要求性也就大不一样.因此,要有根据组织领导的指令性写作主题(或意图)而迅速,准确,深刻地捕捉和把握到该"指令性"主题(意图)的适用范围与适用对象,才能真正掌握行文的真实目的,确立行文方向,定位文章制作的形式规范和程式要求.

   二是由于职业公文写作属于绝对的"遵命文章",其根据指令性主题的运思同样是属于"遵命运思",这种能够针对指令性主题而迅速,准确,深刻运思的思维素质,又表现为善于抑制自我意志,积极主动淡化个体思想,认知倾向,自觉而"自由"地听取指令,服从指令,活用指令和融会贯通指令的灵活,应变的思维技巧.

   (四)要具有根据指令性主题而一举获得制作成功的效果定位思维素质

   对职业公文写作者而言,根据指令性主题而迅速获得制作成功的效果定位的思维素质,实际上就是写作的中的角色转换能力的获得.得体的写作角色的转换能力的形成与具备,应悉心从以下三个方面去训练:一是要具有准确把握指令写作的领导的思维习惯,思想风格,语体风格和语言偏好,思维水平;二是要迅速把握指令写作主题的领导在其"指令性写作"中的特定身份,地位和所要担当的角色的思维能力;三是要能根据这一指令性写作主题而准确地获得具体的"文章读者对象意识"的思维素质.

   只有获得这样一种制作文章的整体思维素质与能力时,才能够针对具体的指令性写作主题而选择恰当的表达文体,确定正确的表达基调,找到对(领导)口味的叙述口吻和语体风格,文章制作才能一举获得成功的效果定位.

   三,公文写作的文体思维操作及其训练

   1,足文能力的内涵意识训练

   足言能力,又称足文能力.对公文写作来讲,最根本的任务与目的就是如何根据指令性主题而"足言","足文"的问题.换言之,"足言",就是使其所要表达的"言"(主题)能够更充分,更有说服力的展开而形成"文".在公文写作中,"足文"意识与"足文"思维能力的训练也就变得特别的重要与必须.因为公文是一种"遵命文章",写作者的写作任务不是"道志",而是根据立意主体的特定要求(预设主题)而使其更具有正确感,深刻性,说服力.因此,足文意识与足文能力训练的基本内容,就是对立意主体的意志,要求(或者说指令主题)的充分展开,使其获得完美的正确性,陈述的深刻性,无可置疑的说服力,从而实现接受主体对文章内容的真诚信服感,认真服从和严肃执行的心理取向.

   2,足文能力的基础能力训练

   对足文意识与足文能力的训练,其首要的任务是对涉及指令主题的生活背景(政治背景,政策背景,法律背景,行业背景社会生活价值取向背景等)信息,取向,要求的准确,全面了解和得体取舍,运用,安排的能力训练.

   3,足文能力训练的思路与方法

   公文写作是一种遵命写作.它的遵命性就在于它的主题指令性.公文写作者的主体创造性,就体现在他对指令性的主题的内容化展开和说服性渲染,从而赋形于文章.因此,公文写作中的"足文",就是对指令主题内涵的渲染与铺排.对足文能力的训练就是对指令主题内涵的渲染与铺排能力的训练.

   从写作思维操作路径上讲,就文章制作过程来看,对指令主题内涵的渲染与铺排的过程,实际上体现为对能够充分表达指令主题的内容,材料,信息的选择,运用,安排,这种选择,运用与安排必须围绕指令主题而进行,必须遵循重复,对比的运思原则.因此,对指令主题的渲染与铺排的具体化表现形式则是重复与对比.对足文能力训练的要求就是对重复与对比能力的训练.

   在文章制作过程中,重复与对比无疑是对指令主题的重复与对比,其主要的目的是显豁.主题的显豁是建立在对主题内涵的充实,深刻和具有极强的说服性的基础上的.而达到这一境界的正确途径则是需要具体化为逻辑分析与综合的过程.换句话讲,重复与对比只有借助于逻辑的分析与综合才能得以展开.因此,在文秘应用写作过程中,对主题的渲染,足文的过程,又具体表现为对指令主题(包括材料)的逻辑分析与综合的过程,对足文能力的训练也就最为具体地落实在对指令主题(及其材料)的逻辑分析与综合能力的训练上.可以说,在足文的过程中,"重复"与"对比"是与"分析"与"综合"的思维操作好比一个"硬币"的两面一样,他们不能离开任何一方而单独存在.在分析与综合能力训练中,分析是前提,是基础,综合是在充分的分析的基础上展开的.因此,分析能力的训练与获得是主题展开,渲染足文的关键.

   在公文写作中,对指令主题的分析与综合,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一是从因果关系方面进行,即从指令主题形成的原因,背景,功能等方面去分析与综合,通过这种分析与综合,可以使指令主题获得一种深刻感,高远感,充分感;二是从空间构成的方面来进行,即分析某种对象,事物的构成——结构,元素,因素,从而准确认识这个对象;三是从动态过程方面来进行,即分析事物发展运动变化的历史和环节,从而认识事物.通过这样不同的角度(多角度),不同的层次(多层面)对指令主题进行分析与综合,可使指令主题获得一种充实感和强有力的说服感.

   足文赋形能力训练的内容不仅于此,它还包括对行文表达(陈述)的过程之中.行文表达(书写)能力训练的基本内容有:得体的(符合文体和语体的)语言构架能力训练,指令性的立意主体角色意识与角色把握能力(即角色转换能力)训练,文种化的和立意主体化的叙述者形象意识与能力训练,特定的叙述基调,陈述口气的准确意识与得体运用能力训练等.

   分析与综合的过程,也就是一个运用写作思维和写作策略智慧不断进行判断的过程.这里的"判断"首先表现为对指令主题本身的判断,比如指令者所指令的写作主题合不合符法律,政策,合不合符社会发展或行业发展的趋势,方向,要求,合不合符社会的或人民,群众的整体利益,合不合符客观实际情况,合不合符当前性要求等.这种性质的判断就是对指令主题的监测性反思.其次是表现为对所收集,整理的原因性,背景性,功能性内容,材料,信息的选择性,运用性判断,即哪些可以写,哪些不能写,哪些可以利用,哪些必须禁止使用,都应通过对指令主题的原因,背景,功能的冷静,客观的分析而做出准确的判断,然后才对可以写,可以运用的内容,材料,信息加以新的综合运用与安排.

   公文写作中的写作策略的选择是依靠着公文写作主体的写作智慧来进行的.因此,必须建构写作主体的写作智慧,策略意识的心理结构.

   四,公文写作的写作智慧策略意识及其培养

   1,悉心积淀受令性写作人格智慧

   由于公文写作是一种指令性主题的写作,其立意主体的人格智慧则构成了公文写作人格智慧的基础.因此,加强公文写作的智慧修养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如何把立意主体的人格智慧转化为自己的写作(表达)智慧内容.

   第一,在公文写作中,受令性写作人格智慧的基础内容即是国家意识.从表面上看,职业公文写作的受令性是机关,组织的领导意志,但就其深层看,则是国家意志,社会意志,百姓意志,而机关,组织的领导意志同样必须首先要服从于国家意志,社会意志,百姓意志.因此,职业公文写作者的受令性人格智慧意识性积淀的首要任务是主动地培养起一种具有历史精神与社会责任心的国家意识,律法观念,政府意向和百姓利益价值取向.

   第二,全面研究组织领导(和领导集体)的个性,意志,修养,偏好,兴趣,爱好,追求,以及工作与人际关系处理方式,方法,和对公文写作以及对公文写作人员的要求倾向等等,认真理解他们的内心状态,获得一种正确的角度转换能力的应变智慧.

   2,自觉训练培养写作时空背景的熟悉

   首先,深入,全面地了解所在的行业状况(如现状,历史,问题,困境,前景,以及行业的社会价值取向,外部关系,公众形象等等).其次,熟悉国家的整体政策,行业规范,法律法规,并时时了解和掌握社会发展,变化状态以及其时势性政策精神,要求等等,这也是获得公文写作智慧的重要方面.第三,对特定的社会制度背景以及基本精神——包括对社会的政治制度背景及精神价值取向,社会的经济制度背景以及精神价值取向,社会的法律,教育,环境保护,社会保障,劳动分配制度背景及精神价值取向的深入了解和整体把握,其本身就构成了公文写作智慧的基本内容.

   3,自觉训练与培养不同写作环境下的写作角色(意识与论文范文)智慧

   一个公文写作者如果没有一种感觉状态良好的写作角色意识与论文范文,是很难写好公文的.因此,时时加强对写作角色意识与论文范文的训练与培养,这是获得应有的写作智慧的又一有效途径.

   首先,职业公文写作者写作角色的形成与转换,都是在一定的历史背景,时代舞台上实现与展开的,因此,历史意识的变迁,时代的变革,社会的演变,都将影响着职业公文写作者的写作角色智慧内涵而新陈代谢.

   其次,公文写作者的写作角色是由其所处的特定职业组织环境而定的,不同的职业组织环境,其所担当的职业写作角色是有所不同.

   第三,任何一个社会化的组织都是一个纵横交错的系统,这就决定了每一个职业公文写作者所处的职业组织环境存在着一个系统内部的等级性以及对外不同程度的扩张性,因而,作为一个职业化的公文写作者,所要担当起的写作角色还染上了特定组织系统的等级色彩.

   第四,任何一个职业公文写作者,在其具体的职业组织环境中,都将面对不同的职业领导,都将在写作中面临不同文种的应用文章的写作,其所制作的文章的读者对象,都有可能是变化不定的,呈多元化色彩的.

   对写作角色的意识性训练与培养中,需要注意的三点是:

   一是要自觉化地,经常化地在职业写作中去体会,揣摩自己的基本职业写作角色和不同写作情境下,不同的写作文种规范下的变动式写作角色的细微差别.二是要学会善于在实际的写作中针对性抑制和淡化个性意识;三是要把对自我职业写作角色意识与论文范文的训练与培养与对领导研究,政策研究,时势研究,行业研究相联系起来,同时也要把对自我职业化的写作角色意识与论文范文的训练与培养和对公文写作的文种规范意识,不同文种的格式意识,各种文种的写作语体意识的训练与培养相联系起来.只有这样,职业化的公文写作角色智慧才会获得感性具体化的实在内容.

   4,在实际的写作活动中自觉完善叙述者形象

   公文写作表达过程中的叙述者与其它应用文和理论文章写作表达过程中的叙述者又有所不同.理论写作和其它应用文写作表达过程中的叙述者是其写作个体的创造性思想,情感,意志主体,而公文写作表达过程的叙述者则只是制作文本的表达主体,其发文的立意主体的意志,情感,思想则构成了叙述者的具体生命内涵.

   公文写作中的叙述者,具有高度的客观性.这里的客观性是指不能渗杂个体的主观情感,情绪,意志于其中.在实际的写作过程中,对自我的这种自觉克制与要求的智慧,实际上就是公文写作表达的智慧的基本构成内容之一.

   公文写作中的叙述者,还是绝对性的实用功利的,一切理想的成份与因素,都应该根据具体的需要严格的排除在表达之外,否则,就达不到指令性的要求,写作就得返工.所以,对职业公文写作者来讲,自觉地完善叙述者形象,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就是在写作表达过程中,要有意识地训练和培养起抑制和淡化自己的主观情感,情绪,思想,认识,观点,看法(当然,当写作指令主体为了写好文章而主动征求写作秘书的看法,允许他结合自己的思想,认识来写作除外).

   在自觉完善叙述者形象的过程中,最重要的是有意识地培养起在不同指令主题,不同写作角色意识,不同文种规范下迅速获得具体的,针对性叙述基调,叙述口吻的能力.这是完善职业公文写作者的制作叙述者形象的具体途径之一.

   5,有意识地训练和培养起迅速排除写作障碍的敏感意识与能力

   写作作为一种精神创造活动,从理想的角度讲,它是高度自由的,是一种精神的自由追求与创造活动;但从现实的角度看,任何形式的写作都具有不可自由的一面:写作,就是在绝对不自由的生活空间中对相对自由的一种创造性追求行为,活动.这是因为任何一个写作者都首先是一个现实生活者,然后才是一个求创造的理想者.而现实生活的基本法则就是规范的法则,这些法则既有自然方面的,更有社会,文化,教育,道德,法律,政治,历史,人性要求等方面的.在这些法则之内的生活内容,就是公文写作者的"表达空间",表达空间之外的东西就是不可表达,不能表达的.这些不能让公文写作者思考,表达的东西就是写作中的禁忌和障碍.

   公文的写作,除了上面这些一般写作禁忌之外,还有其自身的禁忌.这些写作禁忌,有的是来源于公文的文种规定,格式规范,程式要求,有的是来自于指令主体个人偏好,有的是来源于公文写作职业组织的严格规定性,更有许多是来源于公文写作绝对功利性和实用要求性,来源于时势(政治,经济,法律法规,文化,以及国家权力,制度,体制等)对公文写作的强制规定性.而这些禁忌性内容则构成了公文写作中的无所不包的写作障碍.因此,一个称职的,合格的,优秀的职业公文写作者必须具备在任何写作情境下,能迅速地敏锐地并有力地排除如上写作障碍的智慧与能力,而这种智慧与能力的形成与增强,只能靠在写作过程中去悉心的体会,意识地训练,努力地培养.

   在公文写作的临案写作过程中,对写作禁忌的得体把握与排除,实际上是对写作策略的具体运用,可以这样讲,公文写作者的高智慧正是就体现在这里.临案写作中,得体地把握和排除写作禁忌,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内容,具体来讲,应特别注意的是下两个方面:

   首先,是对指令主题的写作禁忌的意识与排除.在一篇具体的公文写作中,指令主题一旦产生,其本身就获得了最后的边界和"表达空间"的规定性.因而,对指令主题的认识,把握,或修正,提升以及展开,也就获得最后的限定性,因此,对指令主题禁忌的把握与排除实际上是对指令主题自身所呈示的限定语义边界和表达空间的遵守.

   其次是对虚拟领导主体的内涵与外延的禁忌意识的形成与禁忌内容的排除.这一方面的禁忌内容排除具体表现在这样几个方面:一是对国家意识的准确定位;二是禁忌对行文机关的权威等级和权威度的错位意识与定位;三是对行文的指令领导权威,地位的准确把握,而禁忌行文口气的错位(夸大或缩小).

   6,在实践中意识地提高公文写作的应对智慧与能力

   公文写作是一种直接实践于社会管理或社会生产活动的实用性写作形式.为使公文能够达到直接实用的最佳效果,其基本的要求是文章的内容要"合理","合情","得体"和"可接受性".公文要能够既合理,又合情,这就需要在写作中做到讲究规范,讲究分寸,讲究火候,讲究适度,这就是"得体".公文当既合理,合情,又得体时,它才获得了广泛的可接受性——首先是写作的指令主体接受,其次才是文章读者接受.公文写作要达到这种水平,就要求公文写作者必须具备很强的写作思维的应变智慧和应对能力.

   职业公文写作者的写作应变智慧,主要体现在他接受指令性写作任务后,迅速正确地领会指令性主题,根据指令性写作主题迅速创造出具体的写作动机(即自我点燃遵命写作的冲动与论文范文),准确捕捉最佳的立意定位,选择特定的角度写作,进行材料的收集,整理与运思.而职业公文写作者的表达思维的应对能力,则主要体现在他的运思过程中,对写作角色的准确定位,对写作的叙述者形象的准确把握,对文体意识,文章格式的规范性运用,对文章基调的得体确立,对叙述口吻,表达语气的分寸化运作与方向性调整上.

   公文写作的应对智慧更重要在还体现在如下的三个方面:

   (1)对指令主题的深度解读智慧.在通常的情况下,立意主体,指者令(领导)对主题的指令性,有时是题目性的,有时是范围性的,有时还是材料性的,但无论是哪一种形式的指令性主题,指令者下达指令主题时,都是对所指令的主题性内容予以一种感受性的或者感性化的概括,其内涵的明析还需要写作者进行个性化的解读.只有通过深度的解读,指令性主题的丰富内涵才得到明析,得到丰富,得到提升,得到明确的临案写作的定位.而对指令性主题进行深度解读的主要方法是:一是结合指令性主题背景(政策背景,法律背景,经济发展背景等)来解读;二是结合指令性主题的时势要求来解读.

   (2)对材料的深度解读智慧.对指令性主题的深度解读的一种最重要的方法是对可能表达这一指令性主题的材料,内容,信息的深度解读.对可能表达指令性主题的材料,内容,信息的深度解读的具体方式有:一是材料,内容,住处的选择性解读;二是材料,内容,信息的对比性解读;三是材料内容信息的方向性解读;四,材料,内容,信息的主题化定位解读.

   (3)对语词力量充分发挥的智慧.所有的写作行为最终都要借助于语词的传达.因而,在文秘应用的临案写作中,其丰富多彩的应对的智慧,都毫无例外地集中表现在语言的运用智慧上.语言的应对智慧首先表现为语调,语气的指令主题的对应上;其次是语词对指令性主题的指涉范围的严格定位性.这种语词的严格定位,实际上是对指令性权力,权威的边界即表达空间限制.第三是根据指令性主题的性质要求和所要达到的效果定位而对应性的考虑,安排语义的疏密度;第四是根据表达或回旋的特定需要而安排必要的话语空白,留待行言文主体审议修正或留待受文机关予以深度解读.

   第二章 通知,通报的写作

   第二节

   [例文2]

   网络研究学术研讨会(即亚太高速网络协会第16届会议)会议

   征 文 通 知

   网络研究学术研讨会(即亚太高速网络会议的第16届会议)将于2003年8月25-29日在韩国釜山召开.会议出版委员会向网络研究的各个领域征集会议论文.被录用的论文将在会议论文集中发表,并公布于会议网站上.

   会议*: apan./home/meetings/Busan/index1.htm

   论文主题包括:网络工程,网络技术,应用技术,自然科学

   论文须知:

   1. 论文必须是未公开发表过的.

   2. 论文要求使用英文,A4纸,10页两列排版.

   3. 论文格式要求使用HTML,PDF,Word或者ASCII的文本文件格式,用e-mail方式提交给会议出版委员会秘书处.

   4. 会议出版委员会将对所提交的论文在相关性,重要性,创新性,论文清晰度以及技术特点等几个方面进行评审.会议鼓励作者提交任何有技术贡献的文章,希望踊跃投稿.

   5. 被录用的论文将被出版在会议论文集中,并将在会议网站上公布.会议将为被录用论文的作者提供15-30分钟的发言,讲述自己的工作.

   6. 在录用的会议论文中,部分论文将被挑选出收录在高速网络学术杂志中.

   7. 提交的论文中必须提供论文题目,作者,作者单位,感谢,参考文献,作者简介等内容.

   重要日期:

   2003年5月25日:论文提交截止日

   2003年6月25日:发布论文录用通知

   2003年7月25日:论文集照排截止日

   2003年8月25-29日:网络研究学术研讨会日期

   更多信息:

   如果你需要有关投稿或者会议的更多信息,请联络:

   高速网络会议出版委员会秘书处: publication-sec@apan.

   注:会议英文的Call for Paper*:apan./home/meetings/Busan/Call%20For%20Paper.html

   (选自:edu./20030403/3081372.shtml )

   (一)文体意识分析

   这是网络研究学术研讨会会议出版委员会向网络研究的各个领域征集会议论文的通知,由于不存在行政的上下级关系,因而其文体意识主要体现为周知意识:即只是让人知道有什么事要做以及怎样做这件事,而并不强迫执行.所以,该通知除了告知读者网络研究学术研讨会会议要征文这个消息外,就是让读者了解论文主题,论文须知,重要日期和更多信息等具体事项.

   (二)行文思维分析

   本通知的写作意图主要在于让读者周论文范文络研究学术研讨会(即亚太高速网络协会第16届会议)会议征文的有关事项,以便有关读者能及时地按要求递交论文并了解与此相关的信息.那全文的写作过程也就是对此意图不断渲染强化的过程,这也就是该文赋形思维所应赋之"形".而这一赋形的实现又有赖于路径思维操作模型的运用.

   "会议出版委员会向网络研究的各个领域征集会议论文",这是本通知所要告知的主要信息,是对写作主题的直接渲染.而为了进一步的渲染,就要让读者对其前因后果有全面的了解.所以写作者在传达其主要信息之前和之后,分别运用一个原因分析和措施分析告知其征文的缘由和对论文的处理办法.从原因上分析,其缘由在于:网络研究学术研讨会(即亚太高速网络会议的第16届会议)将于2003年8月学25-29日在韩国釜山召开.从措施上分析,对论文的处理办法:被录用的论文将在会议论文集中发表,并公布于会的议网站上.并告知会议*,以便查询.可见,这里的原因分析和措施分析都是路径思维中的因果分析.

   接下来有关会议征文的具体通知事项中,又运用了构成分析,措施分析,过程分析来一步步的渲染中心主题,使所要告知的主题信息清晰明了.

   首先,为了突出论文主题,使读者掌握论文主题信息,运用构成分析明确其论文主题的范围,包括:网络工程,网络技术,应用技术,自然科学.这是决定所投论文是否能在本次征文中被采用的关键,是对通知写作主题信息的直接渲染.

   其次,运用措施分析提出所提交的论文须知,这样进一步渲染写作主题,使所告知的信息更具体.共七条:

   第1条主要是对论文内容的基本要求:论文必须是未公开发表过的.

   第2条是对论文文本形式的要求:论文要求使用英文,A4纸,10页两列排版.可见,对论文内容与文本形式的要求都是一种措施分析.

   第3条是对论文文本格式和提交方式的要求:论文格式要求使用HTML,PDF,Word或者ASCII的文本文件格式,用e-mail方式提交给会议出版委员会秘书处.

   第4条实际上是对论文质量的要求:(1)会议出版委员会将对所提交的论文在相关性,重要性,创新性,论文清晰度以及技术特点等几个方面进行评审.也就是说,所提交的论文应符合相关性,重要性,创新性,论文清晰度以及技术特点等几个方面的要求.(2)会议鼓励作者提交任何有技术贡献的文章,希望踊跃投稿.也就是强调此次会议征文特别需要有技术贡献这类高质量的文章.

   第5条是对论文处理办法的两次渲染:(1)被录用的论文将被出版在会议论文集中,并将在会议网站上公布.这是开头部分已经提到了的,再次提出,以引起注意.(2)会议将为被录用论文的作者提供15-30分钟的发言,讲述自己的工作.这是进一步的措施渲染.而这些措施都是为了激发有关人士投稿的兴趣,给他们提供一个展现自我的机会,让其体验成功的乐趣.

   第6条是对论文处理办法的进一步渲染:在录用的会议论文中,部分论文将被挑选出收录在高速网络学术杂志中.这是进一步的鼓励也是一种措施分析,让其体验更大的成功,以激发投稿兴趣.

   第7条是对论文格式的再次强调:提交的论文中必须提供论文题目,作者,作者单位,感谢,参考文献,作者简介等内容.这种论文格式的要求也是一种措施分析.

   再次,运用过程分析安排重要日期,使所要告知的信息更具体更翔实,进一步渲染主题.这些重要日期包括论文提交截止日(2003年5月25日),发布论文录用通知日期(2003年6月25日),论文集照排截止日(2003年7月25日)和网络研究学术研讨会日期(2003年8月25-29日).作出这样明确的时间安排,以便让读者能及时投稿并按时关注论文录用的有关情况.而对这种重要日期的时间安排就是一种过程分析.

   为了适应不同读者的需要,让其了解有关投稿或者会议的更多信息,还留下了联络方式:高速网络会议出版委员会秘处?( publication-sec@apan.).以此进一步渲染通知写作主题信息.

   最后,鉴于使用不同语言读者的需要,还提供了会议英文的Call for Paper*apan./home/meetings/Busan/Call%20For%20Paper.html.到此,也就完成了通知写作主题信息的最后渲染.

   (三)写作措辞分析

   举此一例分析如下:

   会议出版委员会将对所提交的论文在相关性,重要性,创新性,论文清晰度以及技术特点等几个方面进行评审.

   这句话的基本语义是:委员会将对论文进行评审.而为了进一步地渲染,强化这一基本语义,写作者运用了以下的一些行文措辞展开,以实现其向外部功能语义的转化:

   (1)准确化行文措辞.将"委员会"具体为"会议出版"委员会,"论文"是"所提交的"论文,这些修饰,限制都是为了使语言的表达更加准确.

   (2)具体化行文措辞.对所提交的论文的评审要求进行分解,评审主要是从相关性,重要性,创新性,论文清晰度以及技术特点等几个方面展开,这样一层层的渲染,使评审的要求显得具体,严密,立体,丰满.这种对评审要求的具体化可以为投稿者提供论文的具体参照依据.

   (四)写作智慧分析

   该通知从内容和发布形式来看,字里行间都渗透出典型的网络文化色彩,是网络时代所特有的产物.干练的语言体现了快节奏的时代气息, e-mail和*的提供是对网络化最充分的利用.

   由于该通知读者对象的开放性,写作者的意图对读者不具权威性,强制性,因而写作必须尊重读者的独立人格,考虑读者的心理需求.这就需要在行文的人称和语气等方面进行策略的选择.比如,从"如果你需要有关投稿或者会议的更多信息,请联络"这一句的人称和语气来看,写作者与读者之间的地位便是完全平等的.写作者的作用只在于向读者提供某种信息,而读者则有选择的权利.而这也正是网络时代读者意识的充分体现.

   第四节

   [例文2]

   关于表彰依法行政先进集体和先进工作者的通报

   各区,县级市人民政府,市府直属各单位:

   近年来.我市依法行政工作取的了显着成效,为总结全市经验,表彰先进,树立典型,从2000年4月至6月在全市各区,县级市政府和市政府行政部门中开展依法行政工作情况总结及推荐依法行政先进工作者的活动.在各单位总结工作情况和论文范文评选推荐的基础上,市政府对全市各区,县级市政府和市政府行政部门的依法行政工作进行了检查评议,评选出一批依法行政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现决定对市人民政府论文范文等12个依法行政先进集体和凌伟宪等170名依法行政先进工作者予以表彰.

   上述被表彰的先进集体和先进工作者,认真贯彻"依法治国"方略,依法行政,在学习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进行行政立法,行政执法和行政复议工作中取得优异成绩,为我市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以及在实现城市面貌"—年—小变"的工作中作出了很大的贡献.希望受表彰的先进集体和先进工作者谦虚谨慎,戒骄戒躁,继续发扬开拓进取精神,争取更论文范文绩.

   希望全市各级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认真向先进集体和先进工作者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五大和全国依法行政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依法行政的决定》(国发[1999]23号)和省政府论文范文《关于在全省开展"依法行政年"活动的通知》(粤府办[2000]64号)要求,从严治政,勤政廉政,依法决策,依法管理,加大执法力度,强化执法监督,积极创建文明法制社会环境,加快依法治市步伐,为增刨广州新优势,建设现代化中心城市作出积极贡献.

   附件:广州市依法行政先进集体和先进工作者名单

   广州市人民政府(印章)

   二OOO年十一月二十二日

   一,文体意识分析

   本文是一篇表彰通报,其目的是通过对正面的先进典型的表彰来引导其他各级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做好依法行政的工作.该类通报文体意识主要体现为:

   (一)传播,扩散意识:先进集体和先进工作者,是国家建设者中的先锋代表,为了弘扬他们的精神,有必要对其进行表彰,通报,使其影响扩散,让更多的人在他们的感召下,为祖国的建设敬献力量.

   (二)引导性:表彰通报,其目的不再表彰本身,而是通过正面典型来教育引导人们.本文表彰在依法行政工作中取得优异成绩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是为了给其他单位和个人提供学习的榜样,使之具有明确的目标,能够积极学习他人的经验和方法,改进自己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推动全市依法行政的工作.

   (三)典型性:本文通报表彰的先进集体和个人,是经过基层论文范文评选推荐和上级检查评议评选出来的,因此具有一定的先进性和代表性.

   二,写作思维分析

   表彰性通报,其目的是为了号召学习先进集体或个人的先进事迹,以弘扬主流精神.本篇关于表彰依法行政先进集体和先进工作者的通报,目的就在于学习先进榜样,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做出应有的贡献.在具体的行文过程中,为了使写作目的得以强化和渲染,主要采取了以下的写作路径思维操作:

   就标题而言,点明写作的目的和通报的性质,即它是一篇表彰依法行政先进集体和先进工作者的通报.从标题上我们可以体会到一种积极,昂扬的基调,行文也是在这种基调中展开的.

   与上篇通报不同,本文对受文范围作了划定,有具体的受文单位名称:各区,县级市人民政府,市府直属各单位,由此可见,这是一篇市级表彰通报.

   行文开头,运用了背景分析,指出"近年来,我市依法行政工作取得了显着成效","显着成效"四个字呈现出自豪,昂扬的气势,与标题一脉相承.紧接着再次运用原因分析指出通报的缘由:为了"总结全市经验,表彰先进,树立典型",所以"从2000年4月至6月,在全市各区,县级市政府和市政行政部门中开展依法行政工作情况总结及推荐依法行政先进工作者的活动".接着,又运用过程思维渲染了评议活动的具体开展:先是各单位总结工作情况和论文范文评选推荐;然后,市政府在此基础上对全市各区,县级市政府行政部门的依法行政工作进行检查评议.经过这两道程序后,评选出一批依法行政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同时对评议结果:市人民政府论文范文等12个依法行政先进集体和凌伟宪等170名依法行政先进工作者予以表彰.

   承接着上文,行文对先进集体和先进工作者的"先进性"进行了渲染:他们"认真贯彻'依法治国'的方略,依法行政,在学习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进行行政立法,行政执法和行政复议工作中取得优异成绩,为我市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以及在实现城市面貌'一年一小变'的工作中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从各个不同的方面渲染突出先进工作者的"先进性".

   表彰的目的并不在表彰本身,而是表彰后所产生的激励,引导作用,使这种积极昂扬的精神得以弘扬.为了使这种精神得以强化,渲染,行文运用构成思维提出了两个"希望":

   一是对先进集体和先进工作者的希望:希望受表彰的先进集体和先进工作者谦虚谨慎,戒骄戒躁,继续发扬开拓进取精神,争取更论文范文绩.

   二是对全市各级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希望:认真向先进集体和先进工作者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五大和全国依法行政工作会议精神,同时运用措施分析提出要求:要做到从严治政,勤政廉政,依法决策,依法管理,加大依法执法力度,强化执法监督,积极创建文明法治社会环境,加快依法治市步伐,最后进行功能综合强调学习先进和身体力行的重要作用和意义:即为增创广州新优势,建设现代化中心城市做出积极贡献.

   综上所述,行文从两大方面对写作主题进行渲染:先是对表彰情况进行通报,激励和肯定受表彰者;然后对通报的意义进行陈述,号召全市各级行政机关和工作人员学习先进,为广东的发展作出积极的贡献.

   三,写作措辞分析

   举一个例子分析:上述被表彰的先进集体和先进工作者,认真贯彻依法治国方略,依法行政,在学习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进行行政立法,行政执法和行政复议工作中取得优异成绩, 为我市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以及在实现城市面貌"一年一小变"的工作中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该句的基本语义是: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做出贡献.措词展开体现在:

   秩序化思维展开:逻辑.为什么说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做出了很大的贡献,行文运用了句内原因分析,因为被表彰者"认真贯彻依法治国方略,依法行政,在学习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进行行政立法,行政执法和行政复议工作中取得优异成绩",所以说他们"为我市的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以及在实现城市'一年一小变'工作中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准确化行文措辞:限制.在单句内部,作者在两个主干动词前分别使用复杂状语进行修饰限制,如对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所取得的成绩和做出的贡献分别用"优异","很大"进行修饰和限制,从程度上渲染了他们的先进性.

   具体化思维展开:分解.为了使所描述的对象具体可感,往往采用分解的方式来行文措辞.本句中,对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所取得的优异成绩就进行了分解,运用构成思维分解为学习和工作两方面 :学习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对工作也进行了分解:行政立法,行政执法和行政复议.从而使"优异成绩"具体化,对他们的表彰名副其实.同样对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做出的贡献也进行了分解:一是促进了我市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二是为实现城市面貌"一年一小变"的工作尽力.

   四,写作策略分析

   为了充分实现写作意图,完成写作的功能,在写作的立意,行文的各个环节,都要考虑读者和写作的时空背景等因素对写作效果的实现的影响,在行文中对写作思维的对象(即写作材料,内容,表达媒介)的价值判断和策略选择,不断地对行文思维加以干预和矫正,消除不利因素对写作效果实现的影响.因此,写作策略实质上是一种应对能力,本文在行文的时候充分考虑到背景因素和读者对实现写作意图实现的影响.

   作者对背景因素中的有利因素充分利用:为了使全市各级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能够认真学习先进集体和先进工作者,作者有意识地选择较好的立意角度和立意的价值取向,作者将依法行政的工作和贯彻十五大和全国依法行政工作会议精神联系起来,这样就将本文的立意与国家的政策,政治背景相联系,使立意在背景中显得十分高远.此外,将依法行政工作与经济发展,城市面貌的改变及其它工作联系起来,这样使立意在现实背景中获得广阔的空间.立意的高远和广阔使主题显得十分深刻,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为了让读者接受发文主体的希望要求,实现写作意图,在行文的时候,作者考虑了读者的接受心理对实现写作意图的影响.如在指出依法行政的先进单位和个人的工作的意义时,运用了"认真贯彻","优异成绩","很大贡献"等词语,既对其成绩进行了客观的评价,又表达了发文主体对对依法行政的先进单位和个人的赞扬之情,使行文合情合理,读者乐于接受.又如,在对依法行政的先进集体和个人提出要求的时候,运用了"希望","争取""积极""加快"等词语,使语气显得十分委婉,既表达了发文主体的殷殷希望,也体现了对读者的尊重,使行文具有较强的读者意识.

   第三章

   第二节

   [例文2]

   关于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情况的报告

   国务院:

   按照环保总局,国家计委,水利部联合制定的《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2000年规划目标完成情况核查办法》(环发〔2000〕205号),环保总局会同国家计委,财政部,水利部,监察部,建设部,农业部,法制办等8个部委组成核查组,于2001年2月25日至3月5日对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进行了全面核查.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的完成情况

   核查组先后赴河南,安徽,江苏,山东四省(以下简称四省)17地(市),实地抽查了淮河干流及主要支流水质,城市排污口,城市污水处理设施,工业企业污染治理设施,饮用水保证工程,河道清淤及生态保护等情况,并就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进展,存在问题和下一阶段拟采取的措施进行了研究.

   总体评价

   "九五"期间,沿淮四省和国务院有关部门高度重视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认真组织实施《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及"九五"计划》(以下简称《规划和计划》),关停了近5000家污染严重的小企业,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从1994年的30%提高到目前的90%,入河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大幅度削减,淮河干流和主要一级支流水质基本达到《规划和计划》确定的2000年水质目标,未达到水质目标的断面水质也有明显改善,形成化学需氧量(COD)削减能力约100万吨/年,淮河水质恶化的趋势得到初步遏制,水污染严重地区的800多万群众吃水困难基本得到解决,淮河水污染防治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

   目标完成情况

   《规划和计划》要求,到2000年底淮河水体变清,具体指标有1项水质指标,1项总量控制指标,67座城市污水处理工程和380个治理建设项目.

   1.水质指标.水质指标是有机污染指标(以COD计),《规划和计划》要求,到2000年底淮河干流断面水质达到Ⅲ类水质标准,主要支流达到Ⅳ类水质标准.目前,淮河干流有机污染指标基本达到Ⅲ类水质标准.主要支流断面有机污染有所减轻,部分支流断面水质明显好转,达到Ⅳ类水质标准的断面从治理前的1994年的10%上升到目前的72%.其中:河南省19个断面达标率为84%;安徽省淮河干流水质达到Ⅲ类水质标准要求,支流21个断面水质达标率为71%;山东省18个断面水质达标率为78%;江苏省15个断面水质达标率为87%.

   2.总量控制指标.《规划和计划》要求,到2000年底全流域COD入河总量为36.8万吨.目前,河南,山东及江苏省完成了削减任务,安徽省尚有4.72万吨的削减任务没有完成.

   3.污水处理建设工程.《规划和计划》要求,到2000年底全流域应建设67座城市污水处理工程,后调整为52座.目前已投入运行11座,在建28座,未开工13座.其中河南省应建9座,已建成6座,在建3座;安徽省应建18座,在建10座,处在前期准备阶段4座,尚末启动4座;山东省应建11座,已建成3座,在建8座;江苏省应建14座,已建成2座,在建7座,尚未启动5座.四省总计已建,在建日污水处理规模为312.5万吨,占规划总规模的86%.

   4.治理项目.《规划和计划》共确定380项治污工程,主要是饮用水保证工程,产业结构调整,清洁生产,污水集中处理工程等.目前已完成311项,占项目总数的82%,其中:河南省完成83%,安徽省完成73%,山东省完成87%,江苏省完成79%.还有37个项目正在施工,32个项目尚未动工.

   为解决污染严重地区群众的吃水困难,沿淮四省打井近3000眼,解决了近600万人的吃水问题;投资2亿多元,建成了江苏盱眙,连云港蔷薇河,安徽蚌埠,淮南等污染严重地区的引水和导污工程,解决了200多万人饮水困难.

   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沿淮四省的自查报告和这次淮河核查的情况看,目前淮河流域仍有一些二,论文范文支流水质为劣V类水体,河流水色较深,28%的断面水质不能达到目标要求,水体中氨氮浓度很高,离群众对治污工作成果的期望还有差距.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一是工业企业按达标排放尚不稳定.少数地区地方保护主义依然严重,执法不严,企业有偷排废水情况.由于市场原因停产的企业,如继续开工生产将会加重水体污染.此外,工业结构型污染尚未从根本上得到解决,特别是制浆造纸企业数量多,规模小,是淮河水质不稳定的最大隐患.据统计,目前淮河流域仍有造纸企业418家,年排放废水近5亿吨,COD年入河量近10万吨,约占全流域COD入河量的25%.因此,淮河流域工业企业达标巩固的任务仍然非常艰巨.

   二是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工程建设慢,处理率低.随着工业污染的治理,淮河流域生活污水的污染负荷占流域总污染负荷的比例已达到50%以上,生活污水已经成为淮河水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按要求应在2000年底建成运行的城市污水处理工程还有13座未动工,一些已建成的污水处理工程尚处于调试阶段.另外,已投入运行的部分污水处理厂管网不配套,污水收集量难以达到设计规模要求,因此实际生活污水处理率达不到淮河第二阶段污染防治目标的要求.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地方配套资金不能及时到位.

   三是面源污染防治工作尚未全面开展.目前淮河水质主要超标的指标是氨氮,氨氮的主要来源是生活污染和畜禽养殖污染及氮肥的流失等.虽然沿淮四省抓了一些农业生态示范工程,但由于面源污染底数不清,又缺乏具体的管理措施,因此面源污染的防治力度还不够大.

   四是淮河流域自净能力差.目前,淮河水资源开发利用率已超过50%,远远超过国际上内陆河合理开发利用程度的上限(40%).由于淮河流域降雨时空分布不均,年内6至9月份降雨量约占全年总降雨量70%,许多河流为季节性河流,主要闸坝常年关闭,河道内的水大多为城市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冬春枯水期实际上是排污河.这些支流仅靠污染治理达标是无法达到地面水水质要求的.

   下一步工作安排

   从前一段工作进展情况来看,淮河水污染防治工作仍然十分繁重,需要继续采取综合有效措施,加大整治力度."十五"期间,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将从以点源工业污染控制为主向点源工业污染,生活污染,面源污染相结合控制转变;从以行政手段为主向法律,行政,科技,经济手段相结合转变;从以治标为主向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相结合转变;从以水污染治理为主向治污工作与生态环境建设相结合转变.为适应上述转变,下一步淮河治污重点要抓好以下六项工作:

   (一)尽快制定《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十五"计划》.结合"九五"规划各项工作的实际完成情况和南水北调东线工程需要,明确淮河"十五"治理目标和治理措施.

   (二)进一步落实沿淮四省各级政府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四省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有效措施,进一步强化流域治理工作,确保本省出境断面水质达到规划要求,对排污企业要加强分类指导,及时采取防范措施,努力避免跨区域水污染纠纷的发生.

   (三)继续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巩固和提高工业企业污染防治水平.对淮河流域制浆造纸等重污染企业提出分类指导意见,对有能力扩大规模又满足总量控制要求的,要求其限期安装碱回收加二级生化处理设备;对经济效益差又突破本地区总量控制要求的,采取淘汰,关闭,搬迁和转产的措施.同时加大执法力度,严格控制新污染,全面实行污染物总量控制和排污许可证制度.对重点企业分期分批实行清洁生产,扩大在线自动监控装置的安装范围.推行群众有奖论文范文监督机制,发挥新闻舆论和社会的监督作用.对入河排污口实行更严格的管理,按月公布水质状况.

   (四)抓紧污水处理工程的建设.督促未动工的县级城市污水处理工程尽快开工,重点城市污水处理厂抓紧完工,尽快发挥实效,并要求采取脱氮脱磷措施.同时,继续推行污水处理工程企业化建设,运行和监管.

   (五)把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摆上日程.开展面源污染调查和监测,摸清底数,制定污染防治计划.积极研究,开发和推广面源污染防治的适用技术,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实施畜禽集中养殖,搞好粪便集中处理和综合利用.

   (六)加强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和节约.做好水资源开发利用总体规划,实现水资源优化配置.根据水情状况,继续实行污染联防制度,制定水库水闸水量调度方案,明确主要闸坝生态环境用水量,增强水体的自净能力.同时加大节水力度,落实农业灌溉节水措施,制定污水资源化利用和实施方案,进一步利用经济杠杆促进城市节水工作.

   环保总局

   XXXX年Х月Х日

   (一)文体意识分析

   报告曾一度兼任请示,意见的角色.当前,报告则仅限于"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答复上级机关的询问"呈转性请示"与"建议性报告",两种命名的笔墨官司,旷日持久.新《办法》颁行后,理论界敏锐的发现个中不复有"提出意见或建议"之说;因而,论者多能较准确地指出,报告不再用于"提建议或意见".然而,尚待指出的是,今之报告虽不以"意见或建议"为主体,但收束处,建议往往仍不可或缺.《淮河》结篇的"下一步工作安排"一节,倘舍此不言,行文见回顾不见展望,汇报成绩而不反思问题,有始无终,终是不尽完整.

   3,理据自足性

   行政文书,事关经国大业;是故刘勰称之:"虽艺文之末品,而政事之先务也".有理有据,既不悖于法律法规,又能实事求是,可以说是公文共同的行文要求.

   核查组所涉的事务,牵涉八个部委,地跨四省17地(市) ;这样全局性,跨部门的行动,正是因有权威的规范性文件,兼之有效的协调,周全的部署,才达成了预期的目标.由《淮河》的行文可以看出:核查组,据之《核查办法》;核查对象,沿淮四省和国务院有关部门的防治工作,又据之《规划和计划》;"下一步工作安排"第一要做的也是"尽快制定《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十五"计划》".法理是行政机关行事的首要依据,也是行文的首要依据.文章另一个显着特点就是,有充分的量化说明,指标,参数翔实,可靠.作为一篇专业性极强的报告,其撰制科学,规范,能保证信道的畅通,使上级能有效地获得必要的信息.

   体式规范性

   一般"政报"等选登的文书,如《淮河》,只有"标题,主送单位,正文,落款及日期"等,这也是公文草拟最需要注意的部分.事实上,"发文机关标识,发文字号,签发人,标题,主送机关,正文,附件说明,成文日期,印章,附注,附件,主题词,抄送机关,印发机关和印发日期等秘密等级和保密期限,紧急程度请示应当一文一事确有必要,注重效用

   关于拨款帮助我镇在建交通路段的请示

   市人民政府:

   我镇位于我市东部偏僻山区,在市政府所辖的十二个乡镇中,是财政收入较少的一个乡镇.自19xx年以来,我们遵照市政府关于发展我市东部地区建设,加强外向型经济结构,迅速解决我市贫困地区经济局面的指示,在通外主干公路的建设方面下了不少力气,具体表现在:财政为建设让路.我们两年来在总财政收入中投入公路建设的部分高达9.7%;在国家政策法规允许的范围内向当地群众广加宣传,解释并加大集资力度,共筹得×××万元.

   但是,我镇财政收入有限,加上当地群众生活并不富裕,我们又无法联系到外面企业或外商投资本镇交通建设,这使我镇能使用的资金并不能解决在建道路的所有资金问题.为此,我镇曾专门召开了数次会议,并让群众代表参加,共商大计,会议通过了绝大多数群众代表的提议,决定由群众继续无偿承担其中部分非技术性的劳务,即是大家所熟知的土方工,沙石采集等.这样,在资金缺口中,我们又解决了相当大的部分比例.但尽管我们竭尽所能,离全额资金仍有一定差距,这使在建公路仍有功亏一篑的危险.而我们深知,假若在建公路不能如期完成,市政府关于发展东部山区经济的决策将不能有效实现,而更为重要的影响是,这将会拖全市经济发展迈向一个新台阶的后腿,使市政府关于第一步贫困地区脱贫,第二步全市经济腾飞的战略决策严重受挫.为此,我镇政府在经过慎重考虑的前提下,恳请市政府拨给×××万元,以使在建公路能如期完成.我们相信,如市政府给我们伸出援助之手,当地群众将会感激不尽,同时,也必将给我镇经济建设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以上请示如无不妥,请批复.

  

  

   青竹镇人民政府

   XXX×年×月×日

   (本文选自:黄志荣,《应用公文写作》,暨南大学出版社,129页,2001年8月版.)

  

   (一)文体意识分析

   请示是适用于向上级机关请求指示,批准的公文,这是一篇求准性情示,正文主要由请示原因,请示事项,结束语几部分组成,是一篇规范严谨的请示.从文章的内容上看,全文还体现出这样一些文体意识:

   1.内部事务感.此请示的请示性范围非常明确,全文就具体的建设交通资金困难提出请示,问题求解方向明确,请求事物的范围是自己受诸多因素的限制难以完成而又亟待解决的问题,困难,请求无需呈转,请示针对的范围,属于发文机关的内部事务.

   2.理椐自足感.这是能否成功获得拨款的关键影响因素之一.该请示从我镇的经济情况谈起,说明我镇在交通路段建设的经济投资中的不利背景因素,并且陈述了我镇想尽种种办法,努力克服困难的实际情况,接着分析了拨款帮助公路建设如期完成的重大意义,且有相关的法律,法规或规章等作支撑,整个请示缘由的说明事实客观,理由充分,事由说明简洁明了,直截了当,符合有关法规,顺应时事要求.

   3.祈求感.该请示的最终目的是说服上级机关拨款帮助我镇如期完成交通路段的建设,为了获得市人民政府的批准,全文自始至终都围绕饶上级明白请示的必要性和迫切性这一中心写作,在语气上贯穿着诚恳,委婉的请求语气.

   4.体式规范感

   公文均需"具有法定效力和规范体式《办法》(2000)请示应当在附注处注明联系人的姓名和电话"

   关于"十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

   "防沙治沙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的批复

   国科发计字[2002]167号

   国家林业局,教育部,中国科学院,内蒙古,陕西,宁夏,新疆,青海等省(自治区)科技厅:

   "防沙治沙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已完成可行性论证,课题招标评审等工作,拟列入"十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作为重大项目组织实施.经研究,现就项目有关安排批复如下:

   一,针对我国北方主要风沙地区不同类型的沙漠化土地和生态环境工程建设的需要,研究,开发和集成实用,有效的防沙治沙技术,并在不同类型区进行试验,示范和推广运用,对控制与年俱增的风沙灾害,对西部地区依靠科技开展大范围的生态环境建设具有重大的意义.

   二,原则同意该项目的攻关目标,任务.项目的主要考核指标为:

   1,在沙漠化土地集中分布的农牧交错带,草原带,荒漠草原带和荒漠绿洲带建立8个试验示范区,每个示范区治理沙漠土地面积1万亩.

   2,突破防沙治沙关键技术2~3项,提出综合防治优化模式1~2个.项目实施后,示范区内植被覆盖度达到60%以上,其中冬春季植被盖度东部地区需达到40%以上;区内裸露沙地比例达到10%以下,8级大风不起沙,6级大风不扬尘;土地生产力得以大幅度提高,其中草地生产力提高程度不低于300%.

   3,示范区内单位面积农牧业产值提高30%以上;农牧民人均收入提高50%以上.

   4,提出典型区退化植被的恢复与重建技术,防护林合理配置技术,植被保护,更新与高效利用技术,退耕还林还草综合技术等共10~15项.

   5,提出沙产业开发技术7~10项,研究获得沙生植物产业化加工利用专利技术3~7项,综合节水技术3~5项.

   6,选育防风固沙植物新品种或品系9~15个,并提出快速扩繁技术;每个试验示范点筛选出适宜的林,灌,草种2~3个,计16~24个;开发固沙新材料6~10种.

   7,每个试验示范点提出1~2项土壤风蚀防治的关键技术,计4~8项.

   8,建立我国北方沙漠化及其治理状况等数据库和国家防沙治沙工程的绩效评估体系,提交评估防沙治沙工程的绩效报告;提交防沙治沙科技成果转化的融投资机制研究报告;提交沙区产业开发现状调查与分析研究报告;提交沙区生态建设产业优惠政策与运行机制研究报告.

   三,该项目经费总额为15260万元,其中:国家攻关计划拨款3900万元,地方配套2160万元,企业配套9200万元.

   四,原则同意该项目的课题设置及其承担单位,经费分配方案等,具体如下:

   序号 课题名称 主要承担单位 国家攻关计划拨款(万元)

   1 科尔沁沙地退化草地植被恢复重建技术及示范(乌兰傲都) 内蒙古草场兴发股份有限公司中科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东北大学270.

   2 内蒙古草场风蚀沙化控制技术及示范(陈巴尔虎旗) 中国农业大学呼伦贝尔纵横实业有限公司呼伦贝尔盟草原科学研究所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北京中农大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270

   3 鄂尔多斯高原沙地农牧业开发技术及示范(杭锦旗) 亿利资源集团公司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内蒙古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自然资源研究所 270

   4 黄土高原北部连片沙地高效开发利用技术及示范(靖边) 靖边富源开发有限公司北京师范大学陕西省治沙研究所陕西省水土保持勘测规划研究所 270

   5 宁夏河东沙地退化草场植被恢复与风蚀沙漠化防治技术及示范(盐池) 盐池县绿海苜蓿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北京林业大学宁夏林业研究所(有限公司)宁夏农林科学院沙漠治理研究所宁夏气象科学研究所 270

   6 科尔沁沙地退化草地植被恢复重建技术及示范(奈曼) 内蒙古绿太阳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内蒙古古王酒业有限公司内蒙古奈曼旗八仙筒国有经营林场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中国农科院农业自然资源和农业区划研究所 270

   7 准噶尔盆地绿洲边缘天然植被保护与农业开发技术及示范(克拉玛依)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新疆西部绿洲生态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新疆农业大学新疆农业科学院 270

   8 柴达木盆地农田与草地退化植被恢复技术及示范(都兰) 青海省水利水电科学研究所青海省草原总站北京林业大学香日德绿洲农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270

   9 防沙治沙综合技术体系研究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青海省青藏高原生态林业研究中心甘肃省治沙研究所内蒙古林业科学研究院 600

   10 沙区农田,草地土壤风蚀防治技术研究 北京师范大学北京林业大学 350

   11 典型区域防沙治沙技术研究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 300

   12 国家防沙治沙总体战略,评估体系与科技,投资政策研究 中国航天工业科学技术咨询公司 290

   项目调节费 200

   五,该项目编号为2002BA517A,项目应于2004年底前完成.委托国家林业局,教育部,中国科学院,内蒙古,陕西,宁夏,新疆,青海等省(自治区)科技厅作为该项目组织单位,共同成立项目管理办公室,负责项目的日常管理等工作.

   请按照攻关计划管理的有关规定,签定课题任务书,尽快组织项目的实施工作.

   科学技术部

   二○○二年五月三十一日

   选自gongguan.most.gov./glgf/newsitem.asp?ID等于110 )

   写作思维操作技术演示

   一,立意思维演示

   本批复是国家科学技术部答复国家林业局,教育部,中国科学院,内蒙古,陕西,宁夏,新疆,青海等省(自治区)科技厅有关"防沙治沙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请示的下行性公文.

   本批复最主要的写作意图是针对请示中该项目的攻关目标,任务,该项目的课题设置及其承担单位,经费分配方案等所作出的具体答复.最主要的写作意图是想通过批复决定,恢复行医资格.通过起诉点把握而确立的文章观点和诉讼请求集中体现了作者的立意.

   二,行文思维分析

   本批复是在"防沙治沙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已完成可行性论证,课题招标评审等工作,并列入"十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作为重大项目组织实施后,对此项目的请示事项所作出的具体答复.因而批复的意图在于对国家林业局,教育部,中国科学院,内蒙古,陕西,宁夏,新疆,青海等省(自治区)科技厅来文所提出的该项目请示表明态度或作出明确回答.那整个批复行文的展开过程也就是对此意图不断强化渲染的过程,而这一赋形思维的实现又有赖于各种分析与综合的路径思维操作模型的运用.以下是具体的行文思维分析:

   首先批复开头一句话以原因分析点明了批复的主题事项——"防沙治沙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同时又说明了批复的依据——已完成了可行性论证,课题招标评审等工作;还表明了对此请示项目的认同态度——拟列入'十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作为重大项目组织实施.正是基于此,才会做出有关该项目安排的批复.作为对请示的答复,下级机关首先关注和期待的是上级机关对请示中的项目是否同意或重视程度如何.所以,开头的这一渲染,可以使下级机关一开始就能了解到上级机关的基本态度.从批复的写作角度来说,是要给下级机关一种强烈的感觉,以满足作为读者的最先的心理期待.这也正是渲染的功效.

   首先通过功能分析对防沙治沙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的作用进行说明:"针对我国北方主要风沙地区不同类型的沙漠化土地和生态环境工程建设的需要,研究,开发和集成实用,有效的防沙治沙技术,并在不同类型区进行试验,示范和推广运用,对控制与年俱增的风沙灾害,对西部地区依靠科技开展大范围的生态环境建设具有重大的意义."显然,国家科学技术部对于该项目是给予了高度重视和肯定的,而这对于下级机关来说也就是最大的赞赏和鼓励了.从赋形思维的角度看,也就是对批复写作意图的渲染强化.

   接着直接渲染批复写作意图,针对请示具体事项之一明确表明态度:"原则同意该项目的攻关目标,任务";并用构成分析列出项目的8项主要考核指标,这是对批复写作意图的进一步渲染.第一项是关于试验示范区建立的地区,数量和面积方面的指标,这是该项目实施的前提.第二项是关于防沙治沙关键技术和综合防治优化模式的指标以及项目实施后示范区内植被覆盖度,区内裸露沙地比例,土地生产力等方面的指标.第三项是示范区内单位面积农牧业产值提高和农牧民人均收入提高的指标.第四项是关于典型区退化植被的恢复与重建技术,防护林合理配置技术,植被保护,更新与高效利用技术,退耕还林还草综合技术的指标.第五项是关于沙产业开发技术,沙生植物产业化加工利用专利技术,综合节水技术的指标.第六项是关于防风固沙植物新品种的选育,筛选以及固沙新材料开发的指标.第七项是关于土壤风蚀防治的关键技术的指标.第八项是关于建立我国北方沙漠化及其治理状况等数据库和国家防沙治沙工程的绩效评估体系以及提交各项相关报告的说明.

   既然"原则同意该项目的攻关目标,任务",那此项目进展的经费才是关键的问题,应该怎样解决呢?批复再次渲染写作意图——该项目的经费问题:为该项目的顺利实施提供经济保证.不仅确定该项目经费总额为15260万元,而且运用了构成分析具体落实经费来源:其中,国家攻关计划拨款3900万元,地方配套2160万元,企业配套9200万元.

   论文范文不是属于一个课题组,又该怎样分配成为批复需要答复的问题.批复直接表明态度:原则同意该项目的课题设置及其承担单位,经费分配方案等,这是对批复写作意图的直接强化渲染.接下来是进一步的渲染,运用构成分析详细列出各项课题的序号,课题名称,主要承担单位和国家攻关计划拨款(万元),使批复事项更加具体明确.共12个课题,由12个主要单位承担,但对各个课题的国家攻关计划拨款并不完全一样.前8个都是地方性的防沙治沙的专项技术研究课题,因而国家攻关计划拨款都是270万元.第9个是关于防沙治沙的综合技术体系研究课题,难度最大,因而国家攻关计划的拨款也是最多的.而第10,11,12个课题的难度则是介于地方性专项技术研究和综合技术体系研究之间的,因而国家攻关计划的拨款数额也介于前二者之间,各个课题因其难度不同所获具体数额又有所差异.最后还有一个项目调节费.由此可见,国家科学技术部在确定各个课题研究的拨款数额时是充分考虑了各个课题研究的难度或具体情况的,而这正是程度分析思维操作模型的运用结果.

   主要问题解决了,对此批复的一些补充性问题,如确立该项目的编号,实施期限及组织管理事项等又进行了措施分析,同时也是对批复写作意图的再次渲染.最后就是对下级机关的实施工作提出要求和期望:请按照攻关计划管理的有关规定,签定课题任务书,尽快组织项目的实施工作.这一措施分析即是对本批复写作意图的最后一次渲染.

   三,写作智慧分析

   由于批复是一种下行性公文,其效用具有权威性,因而一般没有明显的写作策略选择.就本批复而言,读者对象仅仅是下级机关,而没有抄送其它机关,所以无需过多地考虑写作智慧的问题.

   第四节

   关于实施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

   基本消除中小学危房的意见

   市政府: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国发【2001】21号)和《××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实施<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的意见》(×府发【2001】39号)以及《国务院论文范文转发教育部等部门关于实施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1]13号)精神,根据省教育厅,省计委,省财政厅《关于实施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基本消除中小学危房的通知》(×教计[2001]173号)要求,为加快我市中小学危改步伐,基本消除中小学危房,结合我市实际情况,现就我市中小学危房改造工作提出以下意见: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党论文范文,国务院决定从2001年开始在全国实施"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以下简称"工程),集中解决中小学危房问题."工程"的实施,是贯彻《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的重要举措,也是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战略地位的具体体现.各级政府和各有关部门要从"三个代表"和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高度,认真组织实施好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确保我市基本消除现有中小学危房目标任务的顺利完成.为确保危改工程的顺利实施,市成立以市政府领导为组长,市教育局,市计委,市财政局,市建设局等部门负责同志为成员的××市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领导小组(文件另发),并下设办公室(设在市教育局),抽调专门工作人员,加强对危改工作的统筹协调工作.各区县人民政府也要按省,市要求,成立相应机构,明确任务,建立消除中小学危房的责任制度,并有专人负责该项工作

   二,明确责任,分级负责,分级管理

   农村义务教育实行在国务院领导下,由地方负责,分级管理, 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我市中小学危房改造工作也应遵循上述原则,实行分级管理,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市直属学校和单位在 市政府领导下由市教育局,市财政局,市计委负责;各区县人民政府负责所辖中小学危房改造的规划,组织,实施和资金筹措等工作,并督促乡镇政府承担相应的农村义务教育办学责任,按规定划拨学校建设用地.

   三,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多渠道筹措中小学危房改造资金

   为支持地方危改,论文范文和省设立了中小学危房改造专项补助资金,市财政也安排了相应配套经费.各区,县要多渠道,多形式筹集危改经费,积极安排落实危改资金.在基本消除中小学危房以前,农村教育费附加应主要用于农村中小学的危房改造和校舍维修,各级财政安排给中小学的基本建设投资和校舍修建补助,也应主要用于中小学危房改造.为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进行的集资,应严格按照有关规定依法进行,即先由乡镇人民政府提出申请,报经县级政府批准后实施.同时积极提倡农民通过义务劳动支持当地中小学危房改造.

   各区县要设立"工程"项目资金专户,对"工程"实行专项管理,确保经费足额到位,管好用好各级专项资金.严禁将"工程"专款挪作他用或用于偿还以前中小学校建设的债务,对挤占,挪用"工程"'专款的现象,要严肃处理,并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

   四,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加强危改工程管理,确保工程质量

   各区县,乡镇人民政府要把农村学校建设和发展作为基础设施建设,列入当地经济与社会发展的统一规划,统筹安排校舍建设及其基本设施建设资金,要将学校的建设与当地人口变迁,城镇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并在建设附加规费方面实行减免政策."工程"的实施要与当地中小学布局结构调整相结合,应本着安全,经济,适用的原则,严禁脱离当地经济实际进行建设.要做好建设的总体规划,地质勘探,设计等工作,强化施工管理,确保施工质量.危房改造应以砖混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为主,以确保改造后的校舍具有较长使用寿命.

   五,分类指导,分步实施,落实责任,限期消除

   彻底消除中小学危房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各区县人民政府要在2001年上半年全面开展危房鉴定的基础上,进一步弄清情况,统筹规划,分类指导,落实责任,分步实施,限期消除.D级危房必须立即拆除.力争用2一3年的时间,基本消除现有中小学危房.各区县当前要对中小学校舍常规检查的内容和程序,危房的修缮和改造程序,事故认定以及相应的资金安排等作出具体规定,形成制度,逐步建立消除中小学危房的有效机制,对因工作不力或失职而造成校舍安全事故的,要按照安全工作责任制的有关规定,严肃追究有关领导和当事人的责任.

   从2002年开始,市,区县对中小学危房改造工作实行责任制,建立和完善工作机制和激励机制,并实行必要的奖惩,确保我市中小学危房改造目标的实现.

  

   市教育局

   市计委

   市财政局

   二0 0一年十二月十一日

   第五章

   第二节

   【例文2】

   关于联系技术人员出国学习的函

   X市科技局:

   得悉贵局近日与澳大利亚X X公司达成协议,将由贵局在贵市选派X人到澳学习.我公司与澳大利亚x x公司同是生产羊毛纺织品的公司,但固我们的印染技术较差,又难以有缘师从强者,因此,想趁此机会派一技术人员随参观团到澳学习.恳请责局助我公司一臂之力,帮助我们安排一技术人员到澳该XX公司学习,我公司将对贵局付出一定的劳务介绍佣酬.未知允否?专此函达,敬请回复.

   X市X X公司

   二00X年X月X日

   一,文体意识分析

   《关于联系技术人员出国学习的函》(下简称《学习》)较鲜明地体现着陈述性,说明性,一函一事性,具体性,体式规范性等文体特征.

   (1)陈述性,说明性

   作为一种重陈述性,说明性的文体,函的制作过程中,常以陈述发文事项,说明发文缘由为表达方式.《学习》这一篇函的写作显示出较为明显的陈述性和说明性.首先,在函的开头部分陈述了发函的缘由,背景:"得悉贵局将在贵市选派X人到澳学习",对我局需要派一名技术人员去澳学习的原因进行说明;而后对发函的主要事项——帮助安排一名技术人员去澳XX公司学习进行了叙述.从背景,原因,发函商洽事项等方面将函所要表达的信息完整地表达了出来.

   (2)一函一事性

   函具有专向性,为了追求实用效果的立竿见影性,其制作上必须短小,精悍,简洁,方便,基于这样一种文体特征的规定与要求,函必须是一事一函.该篇函言简意赅,就"请贵局帮助安排一技术人员去澳某公司学习"一事进行了商洽,短小精悍,充分地体现了一事一函的特点.

   (3)具体性

   函,是两个不相隶属机关之间联系的一种公文,有可能两者之间并不经常产生业务往来,要达成一定的协议,就要对发函事项进行较为详尽的安排,以使对方了解发文机关的意图,并尽快达成协议.这篇函作为一个商洽函,更明显地体现了这一特点.函中很详尽地对发文事项做出了陈述:为什么需要帮助安排人员去澳学习;安排之后的劳务报酬等.事项安排具体,明确,有利于双方之间的商洽成功.

   (4)体式规范性

   这篇函的标题是采用变式形式结构,即由函所涉及的事项主题+文种两种要素构成,与规范式标题结构有所区别,但仍符合函的标题结构的规范要求.该篇商洽函在内容上分为四个层次:①对对方要在该市选派人员到澳学习信息的陈述;②我公司人员需要出国学习的原因说明;③对发文机关的基本意向设想;④征求受文机关对此事件的意见.整个正文内容在原因,背景的说明上,在陈述主题事宜上层次清晰,内容完整,且重心突出——即放在对发函所商洽的意向和承诺上.其正文的结构生成也相当完整,严谨,符合函的制作的结构要求,即由发函缘由,所发函的主题事宜和对受文机关的要求,承诺.从文体结构形式方面看,它是一篇比较规范的公函.

   二,行文思维分析

   该篇商洽函的立意十分明确,即希望受文机关(×市科技局)帮助联系技术人员出国学习.那么从具体地行文操作过程来看,发文机关又是如何确立自己的立意的呢?

   从整体上来说,该商洽函运用了背景,原因分析叙述了发文的缘由;运用措施分析叙述了发文的事项.其基本思路如下:第一,发函的缘由,即发函单位为什么希望技术人员出国学习的背景,原因分析;第二,对对方已与澳大利亚XX公司达成协议并将在该市选派人员赴澳学习信息的陈述,确认;第三,发函单位希望对方帮助并安排人员赴澳学习的基本意向,设想;第四,对对方关心问题的承诺.

   这四个思路层次从逻辑上来说是十分严谨的.第一,二之间形成了一种因果和供,需关系.在这里,对于第二点的陈述必不可少.因为这既是信息陈述,又是对信息的确认.如果没有对方将在该市选派人员赴澳学习的事实,机会,背景,那么此函就失去了发文的意义.第三,第四个思维层次是本函内容的重点和关键.因为,第三点的问题——如去多少人参加学习——如果不明确,那么对方很难进行工作安排和协调,毕竟名额有限.第四个思维层次——劳务经费如何落实——这是对方比较关心的问题,如不明确,对方必然缺乏工作的积极性.因此最后两个问题是与对方协商的主要内容,务必明确,清晰.

   在函的临案写作中,其写作思维实质上就是"标题→正文的开笔→正文的主体事由→结尾"的空间结构的展开和"发函缘由→发函事宜→发函机关的要求,承诺"的事理逻辑结构的展开,这是一个形式与内容的双向重复与对比/分析与综合的思维(逻辑)向语言(逻辑)的生成过程.

   纵观本函,由于发文机关有一个明确的目的:即希望受文机关帮助安排人员出国学习,因而全篇的写作始终围绕这个主题.要最终实现发函的目的,就需要对主题,立意不断强化,也就是所谓的赋形,足文.那么在行文实际的写作中就表现为"重复"(渲染)与"对比"(反衬)的赋形思维操作模型的运用.首先从该函的标题——正文的开笔——正文的主体事由——结尾,都围绕着安排技术人员出国这一主题,这里的基本思维技巧就是重复,即照应与连贯.通过这种照应与连贯来实现对发函意图,目的的进一步烘托,强调,突出,这即是铺排与渲染,也是行文的最终目标,理想和归宿.

   但是为了达到"赋形"的目的,就必须借助路径思维,即分析与综合的思维操作模型,从而完成行文的具体展开过程,这是生成文章的途径和手段.

   具体地说,本篇商洽函的生成主要是运用了因果分析与综合的路径思维模型.

   首先,正文一开头便提及"得悉贵局近日与澳大利亚××公司达成协议,将由贵局在贵市选派×人到澳学习",这既是对信息的确认,也是对发函缘由的背景分析.正是因为这个信息的真实存在,从而为发文机关发函作了铺陈,渲染.接着对为什么希望技术人员赴澳学习进行了原因分析——因为我公司与澳大利亚××公司同是生产羊毛纺织品的公司(相似分析);因为我们的印染技术较差;因为难以有缘师从强者——所以恳请贵局协助安排技术人员赴澳学习.一个背景加上三个原因就构成该篇函立意的充分论据,从而提供了充足的发函缘由.紧接着,简明扼要地陈述了发函的主题事宜——恳请受文机关帮助安排人员赴澳学习;结尾则就对方关心的问题做了清楚的承诺.至此完成了该商洽函写作的最终目的.

   三,行文措辞分析

   行文措辞的过程是一个从基本语义向功能语义的扩展过程,是一种语境化地扩展生成过程,其本质在于生成一种立体性,严密性,扩展性,语境性,交际性,功能性的语义的生成过程,从而使外部语言产生理想的表现力,从而使受体能够接受.

   下面我们以该篇商洽函中的一个句子来进行措辞分析:

   恳请贵局助我公司一臂之力,帮助我们安排一技术人员到澳该××公司学习,我们将对贵局付出一定的劳务介绍佣酬.

   这句话的基本语义是:请你们帮助我们安排人员赴澳学习.为了使这一写作目的得以实现,作者在行文造句时,对这个句子的基本语义选择了较多的写作策略.首先,在句子的主干之前用了一个短语从句,强调态度上的诚恳和突出了受文机关帮助的重要性——恳请贵局助我公司一臂之力.其次,还运用措施分析进行了再次展开:就劳动介绍佣酬的问题向对方作了承诺——将对贵局付出一定的劳务介绍佣酬.这样一明确,对方工作起来便有了积极性,问题也更容易解决.

   在措辞上很注意尊重对方,用了"恳请","贵局"等尊词,行文具有较强的读者意识,体现出"得体性".避免了运用指令性的语调和居高临下的口吻,这样使该函在行文基调上是平等性的,语调是礼貌性,尊重式的,而口气上则是商量性,征求性的.至此,这个句子便实现了由内部语言向外部语言的转化和由基本语义向功能语义的扩展,从而文章功能也就得到了实现.

   四,写作智慧分析

   在临案写作中,要解决写作的最优化,功能化和得体性的写作艺术问题,(即"写什么才好"的问题)这就需要运用写作智慧.从而使写作选择既能符合时代,社会的写作文化和写作背景以及读者接受的需要,又能够实现自己的写作意图,目的和文章功能.

   1,必要性

   就这篇商洽函而言,正文开头关于发函缘由的背景分析和原因分析,可视为一种写作策略和写作智慧的运用.由于有了受文机关将要选派人员赴澳学习这个信息的确认,这个背景的存在,从而才有了发函的意义和指向性.接着关于发函缘由的三重原因分析,即我公司与澳××公司是性质相同的企业;我公司印染技术较差;难以有缘师从强者;从而确保了发函缘由的充分性,可信服性,这样便于受文机关接受.从而实现最终的写作意图,目的,这是从写作思维方面来看.

   2,得体性

   而从行文的措辞来看,其写作智慧则表现在对尊重性,礼貌性,商量性词语的选择上.例如在正文的开头,作者用了"贵局"的尊称,表明对技术局的尊重.在提出具体商洽事项时用"恳请"一词表现出一种商量的语气.最后用"专此函达,敬请回复"这一商洽函的惯用语,表明对此事的重视和希望受文单位尽早答复的急切心情.这些词语,短语的运用都充分显示出发文单位对受文单位的尊重的态度和商量,祈请的语气.在平等的基调上又透射出诚恳,真切的情感态度,较容易获得受文单位情绪上的认同感.

   五,不足之处

   该函第一个句子讲的是对收函单位将有机会去澳学习的陈述,第二句讲发函单位的需要.这两句之间语意连接不流畅,应将第一句和第二句的顺序进行调换.

   【例文】

   第五届全国妇幼营养学会学术会议纪要

   中国营养学会妇幼营养分会第五届大会暨学术会议于200X年9月16日-9月18日在东北美丽的海滨城市大连渤海明珠大酒店胜利开幕,圆满闭幕.出席大会的地方领导有大连市优生优育协会会长,大连市卫生局副书记李翠兰女士,大连市妇幼保健院院长毕丽华女士,出席大会的上级学会领导有学会贾建斌副秘书长,荣誉理事李珏声教授,妇幼营养分会全体委员以及老一辈妇幼营养学家陈学存教授出席了本次会议.来自全国19个省市自治区的妇幼研究机构,大专院校,妇幼保健机构和托幼机构的代表以及从事妇女儿童食品生产的企业代表约140人参加了会议.

   本次会议收到论文120篇,3天会议期间举办专题报告9个,其中美国科学院食物与营养委员会副主席,美国营养学会理事长Dr.Robert M. Russell就"北美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修订与慢性病"进行了专题演讲.与会期间,有32篇论文在会上进行了交流,其中关于婴幼儿喂养与生长发育,托幼机构营养状况评价方法以及膳食管理,骨质疏松的预防与钙营养状况的关系,多不饱和脂肪酸对婴幼儿生长发育的影响等专题的讨论受到与会代表的欢迎,并展开了热烈的讨论.通过大会报告,讨论与会议期间多种方式的交流,与会代表获得了妇幼营养与保健方面的新认识和新信息,增加了在妇幼营养工作领域发展的信心和决心.

   会议第一天,由中国营养学会贾建斌副秘书长主持,进行了妇幼营养分会新一届委员会的换届选举,经过与会代表的无记名论文范文论文范文,上一届委员会推荐的荫士安,苏宜香,汪之顼,宋岚芹,安建钢,蒋卓勤,孙要武,毛利梅,曾果共9名委员全部当选.会后由中国营养学会贾建斌副秘书长主持召开了新老委员的联系会议,老一辈委员对新一届当选的委员表示祝贺并寄予了厚望,新一届委员衷心感谢老一辈对妇幼营养分会的发展和壮大所作出的贡献,一定要学习老一届委员科学敬业的优良传统,努力为我国的妇幼营养事业多做贡献.

   经中国营养学会葛可佑理事长提名荫士安为妇幼营养分会主任委员,新一届委员会通过了理事长的提名,讨论同意苏宜香,汪之顼为副主任委员,汪之顼兼秘书长,聘请何志谦教授为妇幼营养分会荣誉主任委员,刘冬生教授和周韫珍教授为妇幼营养分会顾问,全部结果将上报中国营养学会.

   本次会议得到多家企业的协助,资助和支持,在此一并感谢.他们是协办单位亨氏联合(中国)有限公司,美赞臣(广州)有限公司,慧氏药厂(中国)有限公司,三鹿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及赞助单位雀巢(中国)有限公司,英特儿营养乳品有限公司,北京世纪维康营养保健品有限公司,亚培制药有限公司,深圳海王食品有限公司,上海奥医高科技实业有限公司.

   最后,我们还要感谢本次会议的筹备人员,会议期间的全体会务人员以及北京博乾会议公司的工作人员,他们为本次会议的成功举办做出了贡献.

   中国营养学会妇幼营养分会

   200X年9月18日与大连

   (本文选自:cam-s.org(中国营养学会妇幼营养分会网站)

   一,文体意识分析

   这是一篇学术性会议纪要,在具体的行文过程中,充分体现出会议纪要这种公文的写作思维意向:简明概括性,信息指导性,体式规范性.

   1,简明概括性.此次学术交流会为期三天,会议期间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但作者却能紧紧抓住会议基本情况,会议精神,会议决议等会议要点结构全文,使文章简明扼要,条理清晰又不失完整性.

   2,信息指导性.由于这是一篇学术性会议纪要,因此带有较强的信息指导的性质.在会议纪要中,写者把重点放在对妇幼营养保健信息的学术交流情况的说明和妇幼营养学会新一届委员会的换届选举上,让读者对妇幼营养学会的最新情况有全面的了解.

   3,体式规范性.其标题结构符合标准的会议纪要标题规范的要求,由发文机关,事宜,文种三大要素构成.其正文的内容结构生成也十分完整,严谨,由会议总体情况,会议精神,会议决议等内容构成,条理清楚,叙述明白.

   二,行文思维分析

   会议纪要是一种说明文,是将会议情况,精神,信息向社会公开发布的正式文本.在会议纪要的行文写作中存在一种较有代表性的思维模式,即"显在"的过程——构成分析和"隐在"的因果分析.会议纪要建立在对会议全程的过程分析的基础之上,即首先在时间线条上对会议的整体情况有个基本了解,再运用过程综合归纳出会议的基本精神,然后以基本精神为依据,并围绕会议基本精神运用构成分析找出会议纪要的"要点",即会议纪要的具体构成要素.这就是显在的过程——构成分析,而隐在的因果分析则有机地将过程分析,构成分析联系在一起:过程分析(过程分析与过程综合)是构成分析的依据,基础(因),而构成分析确立的会议"要点"是对过程综合归纳出的会议基本精神的具体展开,直接体现(果).在会议纪要的写作中,掌握这一基本的思维模式有助于我们从根本上把握这种文体,而不仅仅是对文本形式的生硬模仿.

   在这样的思维模式的指引下,作者在对会议全程的过程分析的基础上,运用过程综合确立了本篇会议纪要的主题,即应把重点放在会议的基本精神——关于妇幼营养方面的学术交流情况和会议决议——新一届委员会的组成上.主题确立后,作者运用过程分析,构成分析,功能分析等多种路径思维操作模型对会议精神进行重复,渲染,实现强化主题的目的.

   综观全文,作者主要运用层层的构成分析来展开行文.如:对"会议纪要"的组成要素进行的构成分析:会议的基本情况,学术交流情况,新一届委员会的换届选举,新一届委员会的组成,对赞助单位和筹备人员的致谢.再如:对会议的基本情况,新一届委员会的组成情况同样也是运用的构成分析,使人们对其内部的组成部分有个清楚的了解.但在具体的行文过程中,作者又根据各个组成要素的不同特点运用不同的思维分析方法具体展开.

   文章开头作者首先运用构成分析对此次会议的基本情况进行分析,依次交代了会议名称,会议性质,会议召开的时间,地点,出席会议的主要人员及主要机构,使读者对会议的基本情况有一个总体的,一般性的了解.构成分析是会议纪要引言部分常用的分析方法,它便于操作又可使文章思路清晰,达到开章明义的效果.

   在对会议基本精神即关于妇幼营养的学术交流情况的说明中,作者首先运用构成综合的思维操作模型,通过对大会期间的论文,专题报告讨论等学术情况进行归纳,概括展开会议信息的总体说明.接着作者运用功能分析对学术讨论情况进行评价,展开对会议成果的说明.这种功能分析不是凭空而来的,而是基于前面对会议学术情况的构成综合:收到百余篇论文,会上用于直接交流的32篇,举办相关的专题报告且就共同关心的问题进行了专题讨论.正是构成综合和功能分析的巧妙结合,使对会议精神的叙述充分有力.

   本次大会是中国营养学会妇幼营养分会第五届大会,除了学术交流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内容就是营养分会的换届选举.在叙述完会议的主要议题——进行学术交流后,作者运用过程分析对换届选举的过程作了具体的说明:选举的时间,主持人,选举形式,选举结果及选举后的相关活动等.接着对选举后产生的新一届委员会的组成情况进行了构成分析,对新委员各自的职务进行了具体的说明,使读者对新委员的情况有更清楚的了解.同时新一届委员都是经理事长提名产生的,其选举结果有一定的权威性,有利于今后具体工作的开展.

   层层的构成分析是会议纪要这种文体常用的思维操作模型,在具体的行文过程中要抓住主要的构成要素展开"纪要",切忌对会议全部构成要素不无巨细的罗列.此篇会议纪要在这方面具有典型性,即勿要面面俱到,重在抓住"要点".

   三,行文措辞分析

   下面我们来分析这个句子的行文措辞的过程:

   中国营养学会妇幼营养分会第五届大会暨学术会议于2002年9月16日—18日在东北美丽的海滨城市大连渤海明珠大酒店胜利开幕,圆满闭幕.

   这是本篇会议纪要开篇的第一句,写这句话的目的是对此次会议的基本情况作简要的概括.其基本语义是:会议顺利召开.在对基本意思的展开过程中,作者运用了构成分析,对会议的基本要素进行说明:会议性质——学术会议;会议时间——2002年9月16日-18日;会议地点——大连渤海明珠大酒店;会议结果——胜利开幕,圆满闭幕.通过对会议要素的构成分析,使读者对会议的总体情况有个基本的了解.文字虽简短,但信息量却很大.

   在措辞上也很讲究,为了能够让读者对此次会议的性质有更深入的了解,作者在会议名称"中国营养学会妇幼营养分会第五届大会"后用"学术会议"对其进行限制,表明此次会议的主要任务在于对妇幼营养方面的问题进行学术交流,这样就使读者对会议的基本精神有了初步的了解.对此次会议的举办城市大连用"美丽的","海滨城市"来修饰,引起读者对会议地点的重视,使读者对此次会议的印象更加深刻.为了强调会议的"顺利"召开,作者用"胜利开幕","圆满闭幕"对基本语义进行说明,使说明对象更加具体,准确.

   虽然这句只是对会议基本情况的概括性的介绍,但作者在行文措辞时,长短句交互使用,使句子在语言的表达上错落有致,富有节奏感.

   修饰性措辞,节奏性措辞的综合使用,使生成的句子既简洁明了,又不乏生动性.此句是会议纪要全部信息的一个缩影,对此句的把握有助于读者对会议基本精神的概括性了解.

   四,写作智慧分析

   在临案写作中,要解决写作的最优化,功能化和得体性的写作艺术问题,(即"写什么才好"的问题)这就需要运用写作智慧.从而使写作选择既能符合时代,社会的写作文化和写作背景以及读者接受的需要,又能够实现自己的写作意图,目的和文章功能.这篇会议纪要鲜明地显示出以下写作智慧.

   1,信息要点性

   会议纪要是对会议内容及与会单位所达成共识的记载和反映,无中生有,断章取义是会议纪要的大忌.必须要摒弃那种为迎合领导意图而无视增删修改会议精神的作风.这篇会议纪要是对妇幼营养协会学术会议的总结,它并不是对会议上的所有内容有闻必录,有事必记,而是对会议要点的提炼,总结.这篇纪要对这次会议的时间,地点,参与人员,收到论文,会议成果等信息进行了概括性地发布,突出了信息要点,真实地反映了此次会议的基本信息.

   2,语气得体性

   会议纪要要注意写实性,在写作策略方面,写作者非常注重用语的准确性和得体性.如这篇纪要的第四段中,在表述妇幼营养分会新选成员时,写作者分别用了"经等提名""通过等提名""讨论同意等""聘请等""全部结果将上报中国营养学会"几个句子,显示出了此次成员聘选的真实性,严肃性.

  

   第七章

   第三节

   [例文]

   生猪生产是否又遇难题?

   农业部畜牧局 王俊勋

   今年以来,生猪市场论文范文持续下跌,生产出现波动,生产形势严峻.针对当前的问题,有关部门3到4月份召集四川,湖南,湖北,山东,浙江,吉林六省主管生猪生产的同志在京召开座谈会,就当前的生猪生产形势进行了分析.有关情况如下.

   一,基本情况

   受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生猪市场论文范文出现大幅度下滑,养猪效益明显下降,一些省市出现严重亏损.据对全国400个定点县调查,三月份仔猪,肉猪和猪肉平均论文范文分别为6.42元/公斤,5.53元/公斤和9.9元/公斤,分别比去年同期下降50%,26.5%和21.8%.多数省份养猪生产出现亏损,按目前论文范文水平,农民饲养一头商品猪亏损100元左右.规模猪场一头猪亏损150元以上.

   受商品猪市场论文范文大幅度下跌的影响,良种种猪的生产和销售受到严重冲击.据对部分重点猪场的调查,今年1—3月份种猪销售量减少50%以上,销售论文范文下降30%以上.

   这次生猪产销波动与以往有明显的不同:一是区域性的论文范文变化大.山东,河北,河南,山西及东北三省,养猪饲料主要依靠玉米,这次猪价波动幅度相对较大,山东,河北,河南,山西四省,3月份仔猪和肉猪论文范文比去年同期分别下降64.5%和59.9%,东北三省同样下降60%和42.7%,跌幅大于全国平均水平,而南方的四川,湖南,江西,广西等非玉米主产区,相对而言,这些养猪传统产区,跌幅小于全国平均水平,三月份这些省区仔猪肉猪的论文范文同比分别下降46.3%和22.4%.二是经过几次生猪市场论文范文波动以后,生产者抗风险能力和市场意识增强.以往出现大量宰杀母猪的现象尚未出现.从现在的情况看,规模养殖场受打击较大,山东省大中型规模养猪场母猪存栏减少20—30%,分散饲养影响较小,生猪产区没有大猪压栏和卖猪难现象,而部分销区由于受产区低价的冲击,有不同程度的压栏.

   二,原因分析

   生猪论文范文的波动,既有畜牧业自身的因素,又与外部发展环境有密切关系,是多种因素综合叠加作用的结果.

   1,母猪存栏过多.1997年出现的"养猪热",导致了母猪饲养的增加,针对这种情况,尽管采取了措施,加强信息引导,但母猪存栏过多的问题仍没有得到解决.1998年第二季度生猪论文范文下跌,生产一度转冷,但后来受水灾影响,论文范文反弹,促使生产者继续增加母猪饲养,据对15个生猪生产省的统计,目前能繁母猪的比重平均达9.3%,高于7%的正常比例,其中吉林省母猪存栏高达13.7%.母猪过多是导致仔猪论文范文大幅度下跌的主要原因.

   2,市场需求不旺.当前副食品市场品种较多,消费者对副食品的选择余地较大.同时,城市居民预期收入和农民纯收人增幅回落,而住房,医疗等改革措施的实施,各种预期支出将上升,人们的消费热点发生转移,畜产品消费减缓.1998年1—11月,安徽省合肥市居民人均用于猪牛羊肉的消费为79.74元,同比下降15.8%.

   3,流通渠道不畅.一些地方执行论文范文有关"定点屠宰"政策出现偏差,如广东省阳春市,农民交售肉猪要在食品站提前15天左右登记排队,影响了生猪的正常流通.

总结:本论文主要论述了写作行文论文范文相关的参考文献,对您的论文写作有参考作用。

行政公文写作引用文献:

[1] 翻转课堂和公文写作在职开题报告范文 关于翻转课堂和公文写作相关本科论文开题报告范文2万字
[2] 行政论文写作技巧范文 公共行政论文范文素材2万字
[3] 公文写作硕士毕业论文范文 文学方面自考毕业论文范文10000字
《论文格式范文福建,福建电大论文格式范文》word下载【免费】
行政公文写作相关论文范文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