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论文写作 > 论文大全 > 文章内容

音乐论文提纲范文链接

主题:学生教室*啪 下载地址:论文doc下载 原创作者:原创作者未知 评分:9.0分 更新时间: 2024-03-12

简介:关于对写作学生教师论文范文与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相关本科毕业论文学生教师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下载有帮助。

学生教师论文范文

学生教室*啪论文

目录

  1. 学生教室*啪:台湾女教师学生发生性关系 女教练被判2年(清晰)

目 录

   刊 首 语

   3面朝书海 春暖花开 黄巧明

   师 德 修 养

   4做一个永远的麦田守望者 钱志华

   管 理 视 窗

   5同心而动,聚力生辉 戴论文范文

   教 学 一 线

   6情境,对话的"沃土 " 黄群忠

   8写字教学初探 张进成 周建峰

   教 海 探 航

   10利用"假设",搭建文本与课外阅读间的桥梁 王 艳

   12多一点期待 多一份精彩 卢小荣

   13浅谈美术教学中的激励方法 张春霞

   15下水游弋,有效引领 卢小荣

   16让作文和育论文范文谐共振 仲海荣

   20好文章是"改"出来的 金 荣

   课 堂 聚 焦

   21"烛光"里"有戏" 李慧文

   22吹响"自制教,玩具"集结号 冯 静

   教 学 案 例

   23践行——培养空间观念的桥梁 刘 丹

   信 息 技 术

   25浅谈提升龙芯电脑的应用品质 叶银辉

   26多媒体在初中作文教学中的应用 姚国伟

   教 学 研 究

   28让口语交际精彩起来 仲海荣

   31让语文教学双轮驱动:思想道德素质与科学文化素质 戴论文范文

   教 学 设 计

   33调整操作策略,降低探究难度 林 晨

   35《特殊的葬礼》(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顾美琴

   38体验过程 发展思维 升华情感 金玺 孔爱华

   信 息 传 真

   42全国小学优秀校长高级研究班现场会在襟江小学举办 吴宏祥 严春圣 张洪根

   走进洋思——办学理念篇

   43面向全体学生 创新教学模式 努力向社会提供公平优质的义务教育

   走进洋思——师德模范篇

   47洋思,只因为有这样一群人 吴 宏

   走进洋思——暑期培训篇

   50提高认识,加强培训努力打造一流教师队伍 秦培元

   53泰兴市洋思中学2017年暑期校本研训方案

   55洋思中学教师个人专业化发展规划

   走进洋思——培训体会篇

   56我和我追逐的梦 蔡 荣

   58听赵谦翔 陈大伟 张邦浩 关鸿羽四位专家报告的心得体会 封 珊

   60明天的我比今天强 毛亚芳

   62暑假培训心得 吴国兵

   走进洋思——科研考核篇

   63洋思中学教科研绩效考核办法

   走进洋思——培训总结篇

   65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家引领 不断提升教师专业化发展水平 刘金玉

   编 辑

   王亚声 丁忠琴 匡智峰(美术编辑)夏锦阳(执行编辑) 卜新国 马张留(特约编辑)

   投稿邮箱

   txjysxjy@126.

   论文范文

   87728191 87728195

   刊首语

   面朝书海 春暖花开

   黄巧明

   反思我们走过的教学经历,总觉得大多数人很多时间都习惯于重复.重复过去的方式,重复过去的经历,重复过去的故事.重复着一如既往的分析教材,批改作业,缺少了自己的读书空间.正是这种无意义的重复,导致我们许多教师缺少了与学生的沟通.正是这种无新意的重复,导致了我们的审美疲劳和职业倦怠,使我们感受不到教育生活的论文范文和幸福.

   我们在气为什么这么多年自己还是如此,甚至景况还不如从前时,不妨静一静,想一想,然后大声朗诵德国诗人荷尔德林的那句经典:"人,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记住,我们有得天独厚的财富:书.

   面朝书海,春暖花开.

   沉浸在书的世界里,是一种身心的净化;沉浸在书的世界里,是一种精神的洗礼;沉浸在书的世界里,是一种心灵的澄澈;沉浸在书的世界里,是一种人性的升华等沉浸在这样一个世界,我们心中就会悄然升起一轮太阳.心怀阳光,我们就能与学生分享阳光,一起快乐!书的魅力,让我们目光柔和,心态平和,生活祥和,想要发光,想要微笑,想要将爱播撒等

   人生是船,书香是帆.一个人无论走多远,都要与帆相伴.

   书香净化心灵.读书,就是与大师对话,与智者交流,是一次难得的精神之旅.

   书香启迪智慧.只有读而不厌的老师,才能教出学而不厌的学生.

   "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眼前直下三千字,胸中全无一点尘."

   沐浴书香,我们能赢得时间;沐浴书香,我们能充实心灵;沐浴书香,我们能拥有诗意的人生.

   有一副对联:"为善最乐,读书更佳."教师,书生而已,只要读书与文凭和权术无关,就能保持身心和谐与内外平衡,"腹有诗书气自华".做老实人,干本分事,读自由书,过小日子,自是一番新天地和新境界."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陶渊明的这种读书境界常让我心生神往.从表面来看,这种读书方式有些消极,但恰恰是这样的读书心态才是健康的读书心态,也才能充分享受到读书的愉悦与乐趣.

   站得高一点,看得远一点,多读书,读好书,我们会变得热情洋溢,务实求真.如果你现在心境不太好,那就有目的地读点书吧.

   (作者系江苏省特级教师)

   师德修养

   做一个永远的麦田守望者

   ●宣堡初中 钱志华

   "不管怎么样,我老是想像一大群小孩儿在一大块麦田里玩一种游戏,有几千个,旁边没人——我是说没有岁数大一点儿的——只有我.我会站在一道破悬崖边上——我是说要是他们跑起来不看方向,我就得从那儿过来抓住他们.我整天就干那种事,就当个麦田里的守望者得了.我知道这个想法很离谱,但这是我惟一真正想当的." ——J·D塞林格《麦田里的守望者》题记

   时值开学和教师节来临之际,"师德规范"又一次成为在教育界讨论的热点话题.诚然,我们的教师正生活在这个时代,正处于巨大的变革之中,一切都在日新月异的发展.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与50年代的美国确实有些相象.社会不断进步,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在发生变化,很多人开始迷茫,消沉,一些老师,逐渐遗忘自己的理想,没有了最初的热情,开始向往平庸:棋牌室,休闲中心,网络游戏,一些老师,终日蝇营狗苟,想着怎么占位子,捞票子,一身市侩习气,一些老师,上课平庸,课后热衷办补习班,有的教师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等是啊!这样的教师怎么能够教育好学生.

   诚然面对我们的生活其中有太多的诱惑,面对不经意间,身边的人都有房有车,自己却依然家徒四壁,面对好容易盼来绩效工资,谁知却和想象相差不可想象之远,以至于成为人们调侃的"讥笑工资".但有这样的教师,他们早已习惯了困惑和烦恼,他们认为我们这代人有些迷惘和彷徨,但一切不过是暂时的,不久都会过去,"我的职务是在那儿守望等我整天就干这样的事.我只是想当个麦田里的守望者." 很喜欢这样的话,这样的理想也许不远大,可是我们的教育事业中难道不是真的需要这样的守望者吗?于漪,霍懋征,斯霞,魏书生,钱梦龙,李镇西等老师就是教育事业的守望者.

   其实我们每个人也就是一个麦田里的守望者.虽然这样的工作会枯燥,但是我们坚持着把这样的小事情做好,听课,备课,讲课,批阅作业, 努力让教学工作变成一项美妙的交流,让每一位听课的学生都觉得每一节课都是美的享受.在晨光与夕阳交替中,在年复一年,日复一日中,我们教师坚守着精神的家园,播下希望的种子,这是我们现在最需要的,也是我们的理想.

   做一个永远麦田的守望者吧,祖国需要你,孩子们更需要你.

   责任编辑:周朴

   管理视窗

   同心而动,聚力生辉

   ●溪桥初中 戴论文范文

   〓 〓 〓 〓 〓 〓 〓 〓 〓

   大凡管理,不乏两种境界,一曰以"行政"推动,关乎"权",一曰以"行动"示范,契合"理".前者暗合一个"官"字,后者彰显一个"玉"字.无论身处何境,出发点不同,策略效果也自然不同.

   学校管理亦概莫能外.作为校长室管理成员之一,该如何去创先争优呢?

   一,立足课堂不后退.

   随着绩效工资实施,学校去行政化已势成必然,作为一名管理者,自应立足课堂,站在教学第一线.课堂是接触学生的主阵地,教,改,辅需要望闻问切,身在其中才看得真,摸得透.如只是听听课,开开会,那样日久,就会生出隔靴搔痒之感.和教师一起打拼,自多一分辛苦,却添一份谐同.

   二,前进一步同甘苦.

   身在农村初中,办公设施难免不同,面对条件差异,教师自然会产生微妙心理.作为管理人员,自然不能安居"小办公室"悠闲环境,理应和教师同甘苦,共进退,才能为同事所理解,更加激发大家热情.这两个学年,作为学校管理人员,安排坐进教师大办公室,五味杂陈,却自励其志.身坐大办公室,成员多,信息多,各种议论纷至沓来,此时此景,要"听得",广纳信息;要"忍得",管理本身就是一对矛盾,教师面对身边校务委员,自然有时会把管理者视作"出气筒",作为管理者当然不能凡事计较,要"诚于嘉许,宽于称道".有些教师言论,可以姑妄听之;有些教师困难,却可帮助解决;有些教师诉求,可以及时沟通.经过一段时日,办公室就不仅仅是作为一个松散的办公群体,而会逐渐衍化为办公室文化.为了同一个目标,共同奋斗.

   三,退后一位求共进.

   一个单位,自有"名""利"二字.既然绕不开,就要有高姿态,对于一名管理者,更应确立"淡泊名利"理念,那种削尖脑袋剥取荣誉,处心积虑捞好处,只会为人所不齿,也会贻害集体.拥有一个良好的心态,于身心有益,于事业有益.

   四,当好助手需创新.

   助手,有时难免有这样的考虑:太主动,怕被视为僭越;不主动,恐被看作"卖煎".如此畏首畏尾,只会碌碌无为.当助手,需要积极建言,而不是缩言;当助手,需要分内尽职,分外争先;当助手,需要多思考,多发现,多创新,多实践,主动担当,主动作为.

   言行一致重示范.

   俗语有言:进得厨房,就不能怕热.担职之前,一番表现,担职之后,一副模样,只会为人诟病.一个人一辈子最为可贵的是能够坚守一种为人称道的行事风范,人前不去迎合,人后不发牢骚.性格决定命运,个性决定成败.一生只为一件事,一件事成就一生.始终如一,保持职业敬畏感;恪尽职守,坚守职业神圣感.不言教育苦,凡事多努力,这是作为一名教师最起码的职业操守吧.

   以尊重为前提的管理,不在其管,而在其理."理"正则气顺,"理"清则事旺,风清气正,教育教学质量就会自然提升."同心而动,聚力生辉",作为一名党员教师,一名学校管理参与者,置身于创先争优这一活动中,这当是职业目标和事业追求吧.

   责任编辑:周朴

   教学一线

   情境,对话的""

   在新课程理念的春风吹拂下,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变得灵气和跃动了,师生之间的关系融洽和谐了,平等对话,互动启迪已成为当今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主旋律.我们应该创设多彩情境,引导学生走进文本,开展有效的阅读对话,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以期由外而内地引导学生走进文本,与文本进行深层次的对话,从而达到绽放生命灵性的精彩对话课堂.

   一,创设语言情境,形成磁场,引发学生与文本对话.

   在教学中,教师充分发挥其主导作用,营造轻松愉快的人文气氛,最大限度地调学生主观能动性,感悟母亲爱,从而激发对母亲崇敬和爱戴之情100多斤!她挑起的可是整个家呀!多么伟大的母亲,多么伟大的母爱呀!一起读读这段话,让我们记住这位伟大的母亲吧!"此时,学生对母亲这个词的理解全都融入了深情的朗读中了.

   生动,具体的语言情境的创设,就像一个磁场,深深地吸引了学生,拉近了学生与文本的距离,激发了学生阅读和表达的论文范文,为学生真正走进文本,走进作者铺设了桥梁.

   二,创设问题情境,产生悬念,激发学生与文本对话.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创设问题情境正是为了满足学生这一需求.教师在教学中应有意识地根据文章的主要内容,创设问题情境,激起学生进入文本,进行思想,情感等心灵的沟通与交融,进一步对话.这样既可以加深对文章思想内容的体会,又可以使学生的创造思维得到锻炼.

   如,一位教师在执教教学《最大的麦穗》时,根据课文内容,设计了这样几个问题,"麦田里有没有最大的麦穗?怎样才能找到最大的麦穗?文中哲学家的学生为什么找不到最大的麦穗?你从这个故事中明白了一个什么道理?"教师抓住这几个疑问,引导学生进一步阅读,思考,讨论,最后学生明白了只有抓住眼前的这一穗,抓住眼前的机遇,你才能找到最大的一穗,才能实现你远大的理想.这样的对话真正凸显了"真主体".

   阅读的真正意义在于读者与作者的心灵对话.思维的发展是从问题开始的,老师要让一个个"?"像一个个小钩子一样钩住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学生的学习成为自觉,自愿的心理渴望,变"要我说"为"我要说".

   三,创设媒体情境,激发兴趣,促进学生与文本对话.

   小学生言语发展比较稚嫩,思维以形象思维为主.教师应根据学生年龄特点,结合课文,利用音乐,图片,动画,影视等媒体强化感知,巧妙地创设生动,形象,逼真的课文情境,激发学生想说的论文范文,促进学生与文本对话.

   在教学《永远的白衣战士》一课时,我对学生进行了调查了解,发现2003年那场让我们刻骨铭心的"非典"灾难,学生却是知之甚少.为了让增加对"非典"的认识,进一步理解叶欣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从而产生心灵上的强烈震憾,经过反复钻研教材,我决定从叶欣的追悼会入手,去激发学生的情感,提纲挈领,引导学生深入学习课文.为此,我搜集了大量相关资料,精心制作了相关的教学课件.课堂上,在令人悲痛欲绝的哀乐声中,当叶欣追悼会上花圈如海,泪飞如雨的情景出现在同学们面前时,大家震惊了:一个普通的护士长,她的去世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人前来送行?人们为什么称她为"永远的白衣战士"呢?望着孩子们惊异的目光,我为他们介绍了"非典"给人们带来的恐慌和危害,并让他们浏览了叶欣的生平简介.学生思维由此展开,课堂对话自然充满了活力.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不失时机地利用多媒体技术的优势,, 写字教学初探

   ●天星小学 张进成 周建峰

   写字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奠基工程,是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体现,更是直接关系到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和终身发展的大计.《教育部关于在中小学加强写字教学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规范,端正,整洁地书写汉字是有效进行书面交流的基本保证,是学生学习语文和其他课程,形成终身学习能力的基础;热爱祖国文字,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具备熟练的写字技能,并有初步的书法欣赏能力是现代中国公民应有的基本素养,也是基础教育课程的目标之一."《语文课程标准》中对此也作出了相应的要求和规定.况且,写字教学也是语文教学的软肋.抓写字教学已成为语文教学的当务之急.笔者尝试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写字教学"根"在平时

   虽然学校每天都会安排一定时间专门进行写字教学,但身处一线的语文老师都深深地体会到要想把字写好,这点时间只可算杯水车薪,远远不够.那怎么办?调整课时,多安排写字时间,那肯定不行;发扬雷锋的"钉子精神"——挤时间,似乎也不太实际,毕竟学生一天到晚在校时间是固定的,而他们每天要完成的学习任务也是很繁重的.那就无能为力了吗?不,我们可另辟蹊径.学生每天不是要提笔写字吗?我们可提出这样的要求,提笔即是练字时.要求他们只要提起笔来就要端端正正,一笔一画把字写好.这不就多出许多写字练字时间了吗?当然要想扎根于平时,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明确写字目的,端正写字态度.只有从思想上认识到写好字的意义,才能落实到行动上去,一丝不苟地写好每个字.这也会达到郭沫若同志所说的让学生逐渐养成良好的习惯,能够使人细心,容易集中意志,善于体贴人.草草了事,粗枝大叶,独断专横,这些毛病可以逐渐避免.

   2.严格要求,多法并举.凡人都有惰性,活泼好动的小学生更不例外.一次,两次作业可以工工整整,次次如此肯定不现实.那必须采取措施.(1)严格要求,常抓不懈.每次作业根据书写情况分出等级,差的,马虎的坚决要求重做,并找他谈心,分析原因,决不能姑息,防止"破窗理论"的出现.(2)表扬鼓励,激发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让学生感觉到写好字是一项光荣有趣的事.好的,进步的作业本上可添加表扬激励的话,五角星等,还可评比发喜报等.总之,决不吝惜赞美之言.(3)定期评议,共同提高.从姿势,结构,摆布,笔锋,技巧等方面评析,可自评,互评,师评,互促互进,明理悟道,提升理念,积淀升华.

   二,写字教学"巧"在个性

   字如其人,不同的学生他写的字也不一样.身为教师都有这样的体验,一拿到哪本作业,不看姓名,只要看一下字就知道是哪个学生写的.优秀的论文范文专家通过分析一个人的字可以准确地判断出这个人的性格.可以这么说有多少个人就有多少种字体.也就是因为这样中国历史上才会出现许多伟大的书法家,有了颜体,柳体,王体,瘦金体等字体之分,也才有了"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自创字隶相参,错落有致,笔墨挥洒自如,清秀雄健独树一帜的"板桥体"的传奇佳话.我们的写字教学目的是要求学生能"规范,端正,整洁地书写汉字",并不是让学生"千字一面".真这样做那不光是事倍功半,吃力不讨好,也是对学生个性的扼杀,是写字教学的悲哀.在写字教学中,我们应该注重个别指导,因势利导,扬长避短,让学生写出规范,端正,整洁,有个性的字.毕竟每个学生在笔画,间架结构上存在的问题也不一样.虽然在教学指导时会有点烦琐,但学生会乐于接受,更容易进步,也张扬了学生的个性,更符合现代教育理念,教学规律.不过,写字教学"巧"在张扬个性时要贯彻基本要求,在"大同中求异".

   三,写字教学"贵"在品字

   现代教学的理念是让学生学会学习,写字教学也不例外,那就是让学生学会品字,从而"热爱祖国语文,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语文课程标准》).学生的字也会越来越好,有了无限的发展可能.

   品字不同于评字,不仅包含了对字的分析,揣摩,评价,还包括对字的欣赏,体会外形美与意境美,达到"陶冶学生情感,培养审美能力和增强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和文化的理解"(《教育部关于在中小学加强写字教学的若干意见》)的目的.那怎样让学生学会品字呢?

   1.重视读帖.读帖是指导学生练好字,学会品字的重要的方法.近代着名书法家沈尹默先生指出:"对帖临写以外,尤其要经常仔细读帖."读帖,就是要我们对选定的字帖用眼睛进行观察,用脑子进行分析笔画的运笔方法,字的大小,论文范文,高矮,字与字之间的疏密,揣摩出书家的精心安排,匠心独运.比如教学"齐"字时,我先让学生观察,分析,揣摹每一笔如何摆布,从哪里起笔,什么时候收笔,需要注意什么,每一笔又是怎样起笔,行笔,收笔的.字的结构,笔画都映入脑海,写起来也就得心应手.可谓"观之入神,则下笔如人意".

   2.做好评字.评字就是学生对照范字,评判自己或他人的作品,找出优缺点,以求进一步的提高.这也是对读帖的进一步感悟,补充.还比如"齐"字,学生读好帖练写一两个后,让学生比对例字,评议哪里达到了目的,哪里还有欠缺,哪里在读帖时没有注意到,然后修改,再练写.

   3.收集优秀书法作品,让学生欣赏,观摩.既能激发兴趣,又能培养学生爱好祖国文字和审美观点,并恒久保趣.

   四,写字教学"重"在坚持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绳锯木断,水滴石穿.""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众多的中外名言告诉我们世间没有哪一件事能一蹴而就,写字更是如此.需要我们要沉下心来,要有水磨功,立足打持久战,坚持练,品,评,从细节着眼,从点滴入手,循序渐进,稳步提升,不能有一刻松懈.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只会一事无成.

   当然,写字教学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工作,需要我们不断地去研究,探索其中的规律,方法.我相信通过努力,一定会取得成功,达到预期的目标. 责任编辑:周荣政

   教海探航

   利用"假设",搭建文本与课外阅读间的桥梁

   ●襟江小学 王艳

   小学阅读教学的主阵地就是课堂,教师如何在课堂传授教材知识时抓住教材与课外读物中存在的联系点巧妙地进行拓展,是亟待探索的问题.如何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将文本与课外阅读有机地联系,通过初步的探索和实践,笔者发现利用"假设",可以为我们在文本与课外阅读之间搭建起一座桥梁,从而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

   一,利用"假设",在拓展中触动学生情思.

   学生对课文的鉴赏和感悟,具有很强的个性化特点.在学生的阅读过程中,总是以自己的知识贮存,生活经验,认识能力丰富课文的意蕴.教师在引导学生感悟时可以适时拓展,可以触动学生情思,有利于他们更深入地思考,并为课后进一步的阅读打下基础.

   《第一次抱母亲》一文,记叙了作者第一次抱母亲的经历,文中所记叙的那位含辛茹苦的平凡而又伟大的母亲以及作者的拳拳孝心深深地打动着每一个人.课文的最后一节,描绘了作者抱母亲入睡的画面,而母亲竟感动得流下了眼泪,读来令人动容.教者启发学生思考:如果你就是作者,怀里抱着含辛茹苦拉扯自己长大的母亲,你有什么感受吗?有的说,母亲这一生真不容易,我要好好报答她;有的说,母亲对我们的爱总是不求回报,而我第一次抱她,竟如此感动;还有的说,我对母亲的关心很不够等此时,教者饱含深情地说: "是啊!我们也爱母亲,但是我们的爱和母亲给我们的爱有什么不一样呢?"教者适时出示一首小诗,学生品读,思考:"我们的爱是溪流/母亲的爱是海洋/芨芨草上的露珠/又圆又亮/那是太阳给予的光芒/四月的日子/半是烂漫半是辉煌/那是春风走过的地方/我们的欢笑/是母亲脸上的微笑/我们的痛苦/是母亲眼里深深地忧伤/我们可以走得很远很远/却总也走不出母亲心灵的广场/"学生读得很动情,他们的内心一定涌动着对母亲的感恩之情.继而,教者推荐学生课后阅读《扣子》,《牵着母亲过马路》,《感受母爱》等赞颂母爱的相关文章,激发了学生课后阅读和比较阅读的兴趣.

   这个教例中,教者运用假设,促使学生去体验角色的内心情感,也使得学生联系自己的实际引起了体验冲突,教者后来出示的一首诗歌,适时地总结了课文,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为学生进一步课外阅读奠定了基础.

   二,利用"假设",在拓展中启迪学生感悟.

   教材中有的文章在选作课文时内容有所删减,在教学时,为了促进学生的感悟,可以根据课文内容创设情境,进行假设,适当地拓展原文中的相关内容.

   《生命桥》这篇课文是由《斑羚飞渡》一文改编的.猎人把一群羚羊赶到了悬崖边准备全部活捉.在这走投无路,九死一生的危急时刻,羚羊们是怎么做的呢?课文只有一句话:几分钟以后,羚羊群分成了两群:老羚羊为一群,年轻羚羊为一群.其实,这种队伍的组合并不是一次性完成的,教者出示了原文中一段资料,学生知道了在两拨分开后,老年羚羊的数量比年轻羚羊的那一拨还少十来只,羚羊首领镰刀头羊本来站在年轻羚羊那拨里,眼光在两拨羚羊间来回赚了几个来回,悲怆地轻咩了一声,迈着沉重的步伐走到老年羚羊那一拨里去了,随后几只中年羚羊也跟着从年轻羚羊的那一拨里走入了老年羚羊群里.知道了这样的背景,学生感受到在事关种族存亡的时刻,不少羚羊在生与死之前做出的选择令人敬佩!

   随后,学生学习了羚羊群们一老一少地互相配对,飞跃山涧这段课文,教师引导学生说说,如果你就是当时在场的猎人,你会说些什么?这个问题让孩子们设身处地地去表达对老羚羊的敬佩.教师又适时出示了原文中的这样一段文字:"我十分注意盯着那群要送死的老斑羚,心想:或许个别滑头的老斑羚会从注定死亡的那拨偷偷溜到新生的那拨去,但让我震惊的是,从头到尾没有一只老斑羚调换位置.它们心甘情愿用生命为下一代搭起一条生存的道路."学生的心灵同样受到了震撼!有的说,真没有想到,在面临种群灭亡的关键时刻,斑羚群竟然想出牺牲一半挽救另一半的办法赢得种群的生存机会.有的说,万万没有想到,老斑羚们会那么从容地走向死亡等可见通过这样的拓展,促进了学生的感悟,也使课文的主旨得到了深化.

   三,利用"假设",在拓展中升华学生情感.

   伟大的导师列宁指出:"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感情是语文学习的灵魂,没有感情的语文学习不是真正的语文学习.因此,语文学习要采用行之有效的方法,让学生体会文章的情感,拨动学生的心弦,使他们受到文章的感染,与作者心心相印,同忧喜,共憎爱.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特别重视运用多种情感因素培养学生的情感,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其中拓展阅读也是调动学生情感的一种重要手段.

   如《永远的白衣战士》一文,教者指导学生朗读课文,在具体的语言文字中感悟体会叶欣身先士卒的精神.叶欣感染了非典型肺炎后是怎么做的?文中没有进行具体的描写,教者进行情境假设,启发学生思考:同学们,你们想一想,这样一位一心只装着别人,唯独没有自己的护士长患病后会有怎样的举动呢?学生争相发言,认为叶欣一定仍是心系他人.为了验证同学们的想法,指导学生进一步感受叶欣无私奉献,舍生忘死的精神,教师出示了这样一段拓展资料:

   "病魔终于没有放过她.经确诊,叶欣染上了非典型性肺炎,她不得不住进了她为之工作了27年的省中医院总部.在她刚进呼吸科的那几天,每当医护人员前来检查和治疗,她总是再三叮嘱他们多穿一套隔离衣,多戴几层口罩.她甚至提出自己护理自己:"我是老护士长了,什么不行?"院领导前来探望,她首先讲的不是自己的疾患,而是检讨自己的不足,责怪自己不慎染病,给医院和领导添了麻烦.她甚至询问自己科室的覃医生看看还有没有自己可以力所能及干的工作让她在病床上完成. 转入ICU病房不久,由于戴上了面罩,她已经不方便讲话了.一天,面对前来治疗的医生,她忽然急切地示意护士递给她纸和笔,颤颤巍巍地写道:"不要靠近我,会传染."护士含泪把纸递给了同事,但大家仍不怕危险,积极抢救.院长吕玉波回忆:"叶欣刚入院时,我去看她,为怕我靠近,隔着老远她就说,'我39摄氏度,能顶住!'"

   通过阅读资料,同学们了解到叶欣在工作中身先士卒,无私忘我,即使是自己染上了非典型性肺炎以后,依然处处为他人着想,他们对叶欣有了更全面的了解,对她的精神有了更深入的体会.这一字一句折射着叶欣高尚的人格,也激荡着学生的内心,不少学生读着读着,眼眶都不禁红了.随后,教者抓住时机,让学生写下对叶欣想要说得话,学生文思如泉,握笔疾书,充满真情的文字在笔论文范文淌.可见,通过假设,架构了课内阅读与课外拓展资料阅读的桥梁,有效地升华了情感,使得学生的情感与文本的情感,教者的情感达到同频共振.

   课堂教学是阅读教学的主渠道.以课堂为核心,以教材为本,以"假设"为载体,进行适宜的拓展阅读,不但能拓展学生的视野,促进感悟,发展语文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修养,而且会让课堂教学充满无限生机与活力.

   责任编辑:周朴

   多一点期待 多一份精彩

   ●分界小学 卢小荣

   在新学期的第一节语文课上,我将带领学生一览祖国的壮丽山河,感受中国幅员辽阔,物产丰富,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等特点,于是,我信心百倍,骄傲自豪地走进了课堂——

   带领学生初读课文后,我让他们质疑,以便在第二课时的教学中能顺利一些,学生们认认真真地自读课文,在课本上留下了一个个问号.常言道:读书贵能疑,疑能得教益.同学们紧皱眉头,反复钻研的样子让我看到了一个良好的开端.

   开始质疑了,大多同学提出了难以理解的词句,我使出浑身解数,或同伴相助,或鼓励独立思考,或点拨引导等解词析句方式也恰到好处——或找近义词反义词,或联系上下文,或使用工具书等质疑的同学脸上流露出满意,满足.这时,一个同学站了起来,满脸狐疑:"老师,文中第一句话'当灿烂的太阳跳出东海的碧波'中,太阳是'升'起来的,为什么用'跳'字呢?"一石激起千层浪,教室里顿时哗然.我首先肯定了这位同学提问的独特:"你真会提问题!当不少同学在钻研词意,句意的时候,你却在推敲作者的用词,读书真仔细,真用心,真让人钦佩!"接着,我把这个问题抛给全班同学.(其实,这个问题根本不在我的预设之中.)

   片刻后,全班无人举手,教室里静得可怕,开学第一课的冷场让我不免有些急躁不安,同时也对这帮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产生了怀疑,该怎么办?多年的教学经验告诉我,冷静些,此时的发火是最不明智的举动,学生不仅需要热热闹闹的课堂氛围,有时,他们更需要静思默想的时间,好好梳理知识,理清思绪,酝酿感情,整理语言等说不定,静,也会诞生精彩.于是,我缓缓地说:"太阳的确是升起来的,作者为什么要用'跳'呢?他是不是想表达什么情感?"同学们眼里智慧闪动.不一会儿,有同学举起了小手,我并不急于让这极少部分同学回答,我固执地认为:此时的期待并不是浪费时间,而是在解放学生的大脑!

   果不其然,少顷,同学们都举起手了,甲同学说:"用'跳'字把太阳拟人化了,让人觉得它像小孩子一样顽皮,可爱."乙同学说:"我认为'跳'不但表现出太阳的顽皮,更体现了作者对东海日出的喜爱和赞美,在作者眼里,东海日出就是一幅活的画."丙同学说:"我们平常说太阳冉冉升起,太阳就像一个文静的少女,有着大家闺秀的美,而这里的'跳'字使我想到太阳冲破云霞,突出重围,正以新的姿态出现在世人的面前,它象征着新的一天开始了.我想,'升'和'跳'展现的应该是日出不同时段的不同的美."丁同学说:"老师,我还认为中国就像这跳出东海的朝阳,充满了活力,充满了朝气,充满了希望."等一个"跳"字,让人浮想联翩!多么精彩的回答,让我拍案叫绝!

   真感谢那位抛砖引玉的同学,真庆幸课堂冷场时我那少顷的期待,造就了如此异样的精彩!可见,课堂教学不是急行军,适当的期待很有必要,它让学生有了思维碰撞,自我交流的空间,给了学生与作者,与文本零距离接触了解,对话的机会,让枯燥静止的文字化作无声的语言在学生的心里运动,重组,因此,课堂上的沉默,冷场并不可怕,只要巧妙点拨,只要耐心期待,或许,它会是"暴风雨"的前奏呢!实践证明:多一点期待,多一份精彩!

   责任编辑:周朴

   浅谈美术教学中的激励方法

   ●黄桥镇三里初中 张春霞

   激励,就是激发和鼓励,激发人的动机,诱发人的行为,产生一种内在的动力,调动和发挥人的积极性.一位教育学家曾经说过:"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知识,而在于唤醒,激励和鼓舞."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要深刻了解激励的重要性,善于掌握激励的技巧,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因,提高学生的行为效率,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以下是我结合自身美术教育教学,对激励的几点体会.

   一,鼓励引导,激发学习热情

   都说"好孩子是不断鼓励出来的",教师在美术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多多鼓励学生的勇气,树立学生的自信心,引导学生大胆的去思考,表达,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

   例如:在美术欣赏课中,因为大部分学生美术基础知识薄弱,接触到的中外美术作品很少,对其创作背景也不是很清楚,所以在课堂上都会变得畏畏缩缩,很胆小,不敢举手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回答也是支支吾吾.面对这种情况,教师不能表现出失望,试着给学生信心,鼓励他,"试一试,老师相信你能行!""勇敢点,你一定能回答上来的."学生紧张了,体谅他,"别着急,再想想,你一定会想起来的."学生讲错了,安慰他,"讲错了没关系,大胆去做就是好样儿的!""别灰心,下次有机会咱们再争取!"采用这种方法,学生自然会变得很放松,更大胆,更充分,更主动地用自己的艺术语言进行交流,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上进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二,发现优点,培养创造表现力

   每个人都有一种引起他人注意,得到认可,获得赞美的天然论文范文和要求.着名雕塑家罗丹说过,"对于我们的眼睛而言,这个世界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教育者要着眼于发现学生的优点和长处,观察学生的细微变化,寻找闪亮点,给予激励.给他们创造一个支持性的环境,不断的激发学生成功的愿望,从而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现代美术教育家伊顿说:"教育是一种勇敢者的探险,尤其是艺术教育,因为它涉及到人类的精神创造."在日常教学中,我十分注意发现学生的优点,肯定学生的创意,这样有利于学生创造力的发挥.我从来不随意扼杀学生作品里所体现的与众不同的东西,因为美术不同于某道数学题只能有一个答案,美术作品的美具有多样性,需要从不同的视觉角度去欣赏和评判,否则条条框框太多会限制学生的创作思路,使学生的作品显得千篇一律,缺乏个性与活力.所以,不管学生的作品显得夸张还是平淡,细腻还是粗犷,热情还是宁静,奔放还是含蓄,它都是有其内在的含义.是学生思维创造性的结晶,是学生心灵的反应,都有值得肯定赞美的地方.教师不要吝啬自己的言语,要适时地激励他们,"这位同学的知识真丰富!""你真了不起,这样的表现手法很有创意!""你的作品色彩效果很好,造型准确,制作精巧,老师真佩服你!"

   中学每星期只有一节美术课,学生喜欢美术课,学习美术课程的积极性比较高,争取成功的愿望和表现欲很强.一旦教师布置完作业并强调:谁先按老师的要求完成好作品,就可以将你的作品贴在前面展示板上,并由教师和同学们评奖.这时你会发现全班学生会争先恐后地抓紧时间绘制作品,不管水平高低,第一个将作品贴在展示板上的学生最得意最高兴.全班学生的作品都得到了展示和好评,那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会更高.相反,如果学生有进步但得不到肯定,画得差的总是遭到批评,这样长期下去,使学生对美术失去兴趣,甚至上课不带任何画具,不完成作业,干脆放弃这门课程的学习.

   作业评讲是激励学生的好机会.注意多讲优点,多肯定学生具有创造性的一面,激发学生创造美,表现美的论文范文.因此,教师不仅是"传道,授业,解惑"而且还要以一份真诚的赞美之心与学生交流,交心,交朋友.把学生的艺术表现热情培养起来,让学生的艺术个性表现出来.

   三,自我体验,个性得以张扬

   法国教育学家斯普朗格说:"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传授已有的东西,而是要把人的创造力量诱导出来,将生命感,价值感唤醒,一直到精神生活运动的根!"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紧密联系生活,关注学生自我体验,鼓励学生探究创造,才能使美术课真正成为激励,唤醒和鼓舞的绿洲.

   在美术工艺课里,我从来不要求学生依照范作材料进行制作,而让学生去从不同角度进行试验,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和理解:原来,工具材料有这样的性能特性;步骤不但可以是这样的,还可以是那样的;不但可以采用这种方法,还可以采用那种方法.在体现水彩画,中国画的工具材料的性能特点时,要注意鼓励学生亲自动手,从初次作画的失败到反复尝试练习后掌握工具的性能;从润笔,着色,用水,点墨,行笔的体验中去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另外,我还鼓励学生多写生,多观察,多总结,每节写生课都让学生自己去观察,分析大自然事物的形态特征.在真实的事物面前观察表现比对着范画临画要形象生动的多,学生对形象的掌握也会更快更准确.在创作方面,通过录像,图片,标本,实物等让学生自己观察,分析,鼓励学生自己去总结概括它们的造型特点,结果同学们所创造出来的图案造型比范画要丰富,生动得多.

   我曾经要求学生以"社会主义新农村风光"为主体创作一幅风景装饰画,课前我先布置同学们回到自己的村子走一走,看看哪一处景象你认为最能代表家乡的美.上课时我先讲了一点风景画的基础知识,然后让学生结合自己的观察谈谈,结果每一个同学的生活环境,心理个性等都不同,他们的感受也大不一样:乡镇街头的红男绿女的花样造型,夜景的七彩霓虹;农村笔直的水泥路整洁而宽广,路旁高大的白杨树一直伸向远方;绿色的田野,浓密的森林,走动的家禽,整齐的农舍构成一幅美丽的图画;春天的农村,万物生长,遍地草青,一片生机盎然的景象;夏天的农村,生机勃勃,树叶沙沙,知了鸣叫;秋天的农村,田野金黄,丰收忙碌;冬天的农村,雪花飘飘,天地一色等课堂活跃起来了,同学们的脑子动起来了,我对同学们细微的观察,深刻的体会都一一给予充分的肯定,同时鼓励同学们把自己的感受表现出来,并启发学生思考,尝试用怎样的表现形式最能将自己独特的意境构思表现出来.结果,同学们的作业没有雷同,内容与形式都非常丰富,且较充分的体现了家乡多角度,多方位的美.

   四,不同层次学生,不同的评价标准

   在教学中我采取了不同水平的学生制定不同的学习目标和评价标准.如:素描石膏像练习,有的学生造型基础较差,虽然每次都能认真完整地按照要求完成作业,但造型总是不准.我发现这一问题后,对造型能力差的学生制定了与其他学生不同的练习目标与评价标准.我要求他目前石膏像练习主要训练造型能力,每5课时完成一幅形体构造准确,不涂明暗调子的石膏像作业,反复练习一阶段.即使这位学生只完成了几幅半成品,但只要造型准确就给高分,以资鼓励.这样效果很好.经过师生三年的共同努力,这个班学生的整体素质得到全面提高.

   在教学评价中,除了采用教师评价之外,还可以采用学生互相评价,学生自我评价等多种评价方式评出优秀奖.通过互评从中吸收到别人的长处,培养审美能力和评价能力.此外,还要设立学习进步奖,发明创新奖,助人为乐奖等,鼓励美术基本功稍差点的学生,给他们以信心和勇气.

   实践证明:教师在教学中运用激励的方法有利于学生树立自信心,从而在学习上取得新的成功. 责任编辑:王晓晖

  

   下水游弋,有效引领

   ●分界中心小学 卢小荣

   所谓下水文,就是教师用学生的口吻,按他们的认识水平和能力,以他们身边的事物为典型材料来记写的文章,因此,它应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实际情感.结构,语言,字数等都得按要求来写,尽量接近学生的写作水平,不要让学生觉得高不可攀.具体来说,要注意以下几点:

   1.目的明确化

   教师撰写下水文的主要目的是为学生的写作引路开道,因此,撰写下水文前应仔细研读习作要求,认真审题,准确把握作文的写作重点,目的,详略主次等,同时,还应把握好此次习作训练的重点,针对这一重点进行创作,至于下水为了解决什么问题,实现什么目的,更应心中有数,而不能一味为"下水"而"下水",无的放矢.比如:"习作提示"中要求注意运用细节描写,教师撰写下水作时就应对细节进行刻画,让细节出彩,从而为学生写作提供较为有效的指导作用.

   2.语言儿童化

   教师与学生在年龄,经历,积累各方面都有着明显的差距,但下水文的读者是学生,它是学生的范文,如果语言过于成人化,下水作中引经据典过多,哲理性较深的语言过多,学生不但接受不了,而且会觉得作文难度太大,很可能因此对作文产生望而生畏的心理,下水文不但不能调动学生思维,激起学生创作灵感,而且对学生起不了帮助,指引作用,无异于空中楼阁,海市蜃楼.因此,教师平时应留意学生之间对话时的用词,谈吐习惯,批改作文时留意其作文中的遣词,创作时应尽可能用学生学过的词句和儿童化的语言去表情达意,使学生觉得亲切自然,可学可用,从而产生似曾相识,"跳一跳,能摘桃"的想法.

   3.内容生活化

   为什么学生热衷于少儿频道,对儿童文学津津乐道?不言而喻,少儿频道,儿童文学除了语言儿童化,内容也生活化,让他们觉得一切来源于生活,所以亲切;一切高于生活,所以好奇.写下水文同样如此,当教师撰写下水文时,他俨然就是一个儿童,正拥有着和孩子们一样的童年,在教师笔下的文字中,充满着童真,童趣,再现的是自己曾经的童年回忆或学生现有的生活,读着,听着这样的下水作,学生一定会像看少儿频道,儿童文学一样乐在其中,因此,有人说,"小学语文老师应是一个儿童作家",这话不无道理.

   此外,教师在写下水文的过程中,所运用的表达技巧也应力争是本学段的学生已经掌握或刚刚学过的,努力与学生保持同级水平,真正实现"学以致用,用以致熟,熟能生巧".那么,如何利用下水文,使其发挥更大的效用呢?

   首先,要选准出示下水文的时机.习作课伊始,教师不可急于出示下水文,而是在出示作文题目和写作要求之后,让学生认真审题,小组讨论写什么,怎么写,然后让学生发言交流,取长补短,相互启发.如果写作难度较大,一部分学生有些茫然失措,此时出示下水作会让学生拨云见日.反之,(下转第16页)

  

   让作文和育论文范文谐共振

   ●黄桥镇中心小学 仲海荣

   【引子】

   杭州一所小学一名六年级男生在语文期中考试中写出了一篇《我对她的爱情》,惊呆了所有的阅卷老师.后来老师们经过了解知道,原来他把小时候的事幻想成了现在,是一种青春期幻想.

   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思考.我们知道,作文是学生认识水平和文字表达能力的体现,作文教学不是以培养学生习作能力为唯一目标的,作文与育人的紧密联系是不争的事实.《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鼓励自由表达."然而,当学生自由表达与真情流露的时候,其思想内容拥有很多真实和真诚,但不一定都是正确的.一旦我们遭遇到类似的"灰色问题"时,必须正确理解,区别对待,在呵护中因势利导,在引导中循循善诱,"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案例1】

   下面是一位同学在《给巴金爷爷的一封信》中的一段话:

   "为什么人活着就是为别人贡献?人自从生下来,就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在幼小时得到别人的帮助,长大后报答人家,这是理所当然的.可是,为什么要为那些素不相识的人舍命相助?您说有更多的时间,精力,就是为了别人,花在别人身上,自己的生命才会开花.既然人有更多的时间,精力,那么花在自己身上,凭着这些打拼自己的天地,为自己争得荣华富贵,不是比花在素不相识的人身上好得多了吗?俗话说,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如果我们一生只想到为别人做事,自己无所作为,岂不是永无出头之日,那样做人还有什么意义?我们来到这个世上不是为别人做牛做马,而是来为自己的等"

   读到这样的习作,是我始料未及的.很明显,这是一个严重的"灰色问题".怎么办?每一个有责任感的老师,都应该深知自己的角色位置,正视问题的出现,正确引导学生消除困惑,修改人生坐标.

   于是,我思考片刻,在该生作文后面,我写下了这样的话:

   "xx同学,你能在文中说出自己的真心话,毫不掩饰你的看法,老师欣赏你的坦诚.

   但是,从文章中也可以看出,你对人究竟为什么活着存在一些模糊的认识.每个人来到这个世界,都不是孤立存在的,不是一帆风顺的.当你遇到困难的时候,你不需要别人来安慰你,帮助你,关心你吗?如果人人都自私自利,'人不为己,天诛地灭',那么,这个世界还有什么温暖和爱可言呢?'予人玫瑰,手有余香'.人不仅仅是为自己活着,更应该为所有我们爱的论文范文爱我们的人而活着,这样,我们的生命之树才会在阳光,雨露的滋润下,幸福地,健康地成长!你说是吗?"

   当作文本发下去后,我看到该生脸色通红,面露惭愧.看来,他的认识有了转变.我继续留意他的一举一动,渐渐发现,他对班级热心起来,对同学友好起来,抢着做好事.有一天,传来一个喜讯:星期天,该生在逛超市时,捡到一条漂亮的金项链,主动寻找并交还给了失主等

   【案例2】

   中午到校,正准备上课,看到吴XX在位上埋头看着什么,走过去,拿起本子一看——《吴XX吃屎记》:

   "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只爱吃屎又爱放屁的赖皮狗,叫吴XX.

   吴XX这只赖皮狗真是视屎如命,特别喜欢吃屎.在一次吃屎行动中,吴XX被人一脚踢到屎缸里,这下吴XX可高兴了,大口大口地吃起屎来,一边吃一边拉,吃完了再吃自己拉的,爽歪歪,吃了三天三夜才爬了上来等"

   这是一篇骂人的"狗屎"文章.从字迹看,肯定是丁X写的.丁X平时可写不到这样长的作文啊!真是出口成"脏"啊!是什么原因让丁X写下这篇言辞激烈的"讨伐檄文"呢?其中必有缘故.于是把两人找来,了解了情况,原来是两人闹了矛盾,写文章互相漫骂.在调解了两人的矛盾后,我对丁X说:"等你的作文想象力太丰富了,语言诙谐幽默,让老师很惊讶,说明你是能写好作文的.但这篇作文思想不健康,作文也是在学做人.老师希望你今后能写出思想健康,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的好文章,行吗?"也许是他的作文水平得到了我的肯定,从此写起作文来,再也不是绞尽脑汁,愁眉苦脸了,作文有了很大的起色,还在校刊《繁星》上登了一篇习作呢.真是意外收获.

   【思考与探索】

   俗话说:文如其人.一篇作文不仅是衡量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尺度,也是学生思想感情,生活体验的表露.教师教学生作文,同时也要教学生做人.作文育人,文道结合,是作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教师教育教学中的一项重要任务.进行作文教学,教师应该做到目中有文,目中有人,时刻不忘所肩负的育人重任.

   小学生阅历浅,思想单纯,识别能力差,对社会上的不正之风,不良倾向,不轨行为,常常不能识别,有时还会受到一些不良的影响.因此不可避免地出现"灰色问题",那么,如何在作文教学中育人呢?对此我作了初步的探索.

   一,命题,求真立诚

   陶行知先生曾说过:"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求真,就是习作要"有真意",说真话,说自己的话,不说假话,空话,成人话;立诚,就是"诚实地说自己的话",老老实实,实事求是."诚于中"才能"形于外".为人真诚,才能说真话,吐真情.这既是作文的问题,又是做人的问题.

   对小学生来说,作文要做到求真,立诚,就要有作文内容.要让学生写出"诚实的自己的话",命题很重要.为此,我在命题前注意了解学生的生活,利用各种机会与他们交流,了解到他们的所做所见所闻所思.这样,命题时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

   如命题《一件难忘的事》,我就从孩子渴望长大的需要出发,把题目拟为《我长大了》,《今天,我当家》,《我不是"小皇帝"》等.我还从孩子们渴望表现的需要出发,把题目拟为《那件事情真难忘》,《让我告诉你》,《我的悄悄话》,《我给妈妈"打工"》等.由学生自由选择,并鼓励学生自己出题目.学生在这样的状态下写文章,有话可说,有话可写,写出了许多有真情实感的文章,避免了作文"假大空"的现象.

   二,指导,辨事析理

   社会生活是复杂的,既有真,善,美,也有假,丑,恶.固然,好的一面应该写,"灰暗面"可不可以写呢?我认为,指导时,要辩析明理,让学生获得正确的认识.

   一次,我指导学生写《在我们身边》,学生交流作文素材时,说出了很多身边发生的事,既有好人好事,也有反面材料.于是,我特意从中挑出一些材料让学生辩析,提出自己的观点.

   ①看电影时,一位时髦的阿姨坐在我的座位上,就是不肯让.

   ②这次期中考试我没有考好,回家被爸爸打了一顿.

   ③一位小伙子骑车撞了一位老人,竟扬长而去.

   通过讨论:大家一致认为可以写.对于第一件事,应表明对这种不讲社会公德现象的批评;对于第二件事,应指出爸爸教育方法的简单粗暴;对于第三件事,应表明对那位小伙子的愤慨.

   三,批改,提高认识

   我们在批改作文时,不仅要注意学生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还要注意学生在语言文字中表达出来的思想认识.从作文中发现学生文明的言行,美好的的心灵,对生活独到的见解,就通过批语加以赞扬.在学生的作文中出现的消极错误的东西,也不要一棍子打死,而要循循善诱,教育学生用正确的观点和思想方法观察分析社会现象,培养学生健康向上的思想感情.

   如有个学生在《春节趣事》的作文中写到,他家贴"福"字时都是倒着贴,于是他将"恭喜发财"的"财"字横着贴,因为发财就要发横财.我通过面批,使他懂得了什么叫"发横财".一次以"成长的烦恼"为话题的作文中,一女生的作文写的是她对异性的朦胧的"剪不断,理还乱"的爱.学生闯进了禁地,这是始所未料的.如果老师不加以正确引导,学生永远也无法从泥潭中拔出来,我就给她下了这句批语:"爱和炭相同,燃起来得想办法叫它冷却.让它任意烧,那就要把一颗心烧焦."这样的评语还真管用.那位女同学在后记中告诉我:"老师,你理解了我,我也理解你的话,请相信我会让它冷却的.因为你的话让我懂得它还不是燃烧的时候."从此,慢慢地收回了感情,一门心思扑在学习上,成绩直线上升.就这样,在批改作文的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认识.

   四,讲评,明辨是非

   作文讲评要发展学生的正确认识,澄清模糊认识,纠正错误认识,培养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作文讲评不能只讲"文",不讲对事物的认识,要针对学生作文中反映出的思想认识问题,不断提高他们认识事物的能力.

   我让学生写《我也要献一片爱心》一文,一些学生认识模糊,情感不对头,在文中流露出献爱心行动是"老师让做的","集体的行动","为班级争光","响应号召","不甘落后"的情绪或思想苗头.

   针对存在的问题,我选择一位同学的一段例文让学生评析,以此来提高他们的认识,激起他们感情的波澜.例文这样写道:

   我从小失去父母,是爷爷奶奶抚养我长大的.从我上学那天起,就得到爷爷,奶奶,邻居叔叔,阿姨的关照,使我这棵柔弱的小草变得坚强了,在温暖的雨露中抬起了头,挺直了腰.我真正体会到了人间的真情.

   听老师讲,汶川大地震摧毁了房屋,校舍等一想到他们的困难,我的心啊就按捺不住,我没有什么衣物,也没有那么多的钱,只有二元三角钱,这是我几年来给奶奶打酱油和买菜剩下的一角,一角零钱攒起来的.我把这钱献给灾区的小朋友,表达奶奶和我的心意,请收下我们的一片心吧等

   我让学生讨论这样两个问题:一是这段短文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二是从捐献的二元三角钱这一行为你认识到了什么.

   经过师生的评议,学生们认识到"献爱心"不光是他人的需要,更重要的是做人的需要.只有从小爱他人,长大才能爱人民,爱国家.这样从提高认识入手,从情感上突破,把对客观事物的感受与认识事物结合起来,把评文与评人结合起来,讲评课才会收到实效.

   五,发表,引领方向

   我在班上创办了一份《小论文范文作文报》,努力办成"育苗的沃土,习作的园地,成才的摇篮,铸魂的熔炉".为此,我十分重视小报的思想性,弘扬主旋律,严把政治关.从学生来稿中精挑细选,严格审查,既保证稿件内容的健康向上,启迪创新;又保证稿件体裁的多种多样,风采各异,既有趣味性,又具可读性,使读者读后既增长知识,又受到教育,既受到优良文风的感化,又受到健康思想的熏染.如有一期,登载了李雯同学的作文《妈妈睡着了》,描述劳累大半天的妈妈带她去看望爷爷奶奶,坐在颠簸摇晃,人声嘈杂的汽车上,妈妈竟然睡着了,作者以真挚的感情对此情景通过细节描写,展开抒情,文笔细腻,读后令人热泪盈眶,荡气回肠.我阅读此文后,论文范文难耐,立即写出《评〈妈妈睡着了〉》一篇评介文章,在全班掀起了"写爱心文,做感恩人"的热潮,在班报的影响下,引发了学生们的写作论文范文,培养了写作兴趣,提高了写作水平.近年来在市级以上获奖或发表了近20篇作品,使他们获得了成功的喜悦,增强了他们的成才意识,同时也有效地促进了优良文风的形成.

   【结语】

   作文与育人,是相辅相成,紧密联系的."作文教学和雕塑学生心灵结合起来,就能收到一篇篇情真词切,充满新意的文章.可以说作文源头活水就是雕塑学生的心灵."(魏书生)对此,我的探索有限,我决心这项工作中继续努力探索下去.

   责任编辑:周荣政

  

   (上接第12页)教师应继续就立意,选材,布局,谋篇等方面予以指导,然后让学生动笔写作,将出示下水文的时机置于学生写作之后或评讲之时,努力使下水文及时而奏效.

   其次,要明确下水文的可学之处.出示下水文时,应提醒学生从哪个角度欣赏,点出下水作的可学之处.听读下水文时,要对照写作要求,进行评析,而教师对下水文的运用也不应是蜻蜓点水,捕风捉影,而应抓住写作特色或习作要求进行具体的,细致的,有针对性的指导.另外,出示下水文并非一定要呈现它的全部内容,有时,针对学生习作中暴露的问题,呈现下水文的相关内容,便于其借鉴,效果同样明显.

   第三,要鼓励学生站在"老师的肩膀上".学生习作前或自行修改前如果出示下水文,学生难免会"依葫芦画瓢",文章在一定程度上会留下下水文的影子,为了让学生有所创意,不至于"吃老师嚼过的馍",我们应鼓励学生"站在老师的肩膀上",借鉴下水作中的表达技巧,构思,写出富有自己个性的文章,因此,教师应充分开发学生的思维,鼓励学生大胆构思,追求"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境界.

   俗话说:要学游泳,必须下水.同样,学生作文怎么教,教师自己先下水."下水"对语文教师来说,是一次挑战,也是一次实战.写得好,用得巧,作文教学将事半功倍.

   责任编辑:周荣政

   好文章是"改"出来的

   ●宣堡镇中小心学 金 荣

   好文章是写出来的,更是改&#

学生教室*啪:台湾女教师学生发生性关系 女教练被判2年(清晰)

20986;来的,俗话说,文章不厌百回改,大凡文章写得好的人,往往在修改上下过一番功夫,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前后修改了七次,修改作文实际上是对作文草稿的进一步推敲,调整,润色,使文章更趋完美.精心修改作文,并养成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的修改习惯是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重要途径.指导学生修改作文,不妨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

   一,教师引路,教给方法

   习作草稿完成后,教师选中等学生作文一篇,进行作文修改方法的指导,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初读作文,整体把握,看文章是否有中心,材料是否合适,内容是否具体,条理是否清楚,详略是否得当,真情实感是否表现出来.

   2.细读作文,局部分析,逐句推敲,认真修改,看看文章写得通顺与否,用词准确与否,有无错别字,有无用错标点符号,发现问题,用学过的修改符号及时修改.

   3.再读作文,反复推敲.在初读,细读的基础上,欣赏文章精彩的句段,同时进行查漏补缺.

   二,学生自改

   老师必须强调学生运用由整体到部分再回到整体的原则,进行修改,让学生修改后反复朗读习作,直到琅琅上口为止.学生刚完成了习作,可能会有一定的思维定势,所以,学生的自改会不尽如人意,但教师不要操之过急,尽量给学生以鼓励,以指导,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只有这样,学生才会有兴趣,并努力改出令人满意的作文.

   三,互读互改

   教师按写作水平的高低分组,每组三人或四人(由低,中,高三种水平的学生组成).学生互相交换习作细读,讨论修改意见,适当添上眉批,总批.这比学生自改又上升了一个层次,它摆脱了学生的思维束缚,让学生畅所欲言,让学生在自由讨论中不断地提高自身的修改能力,这对于学生今后独立地完成习作有极大的帮助.

   四,教师评改

   在学生自改,互改的基础上,教师将所有学生的习作再修改一遍,以便抓住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针对性地评讲.教师要培养学生仔细阅读批语的习惯,并根据批语再在原习作上进行适当地修改.

   这种修改作文的方法不仅充分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也进一步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全体学生都能积极参与作文的修改,学生在修改过程中,既获得作文知识,又提高了修改能力.只要持之以恒,学生的作文水平就能得到提高,作文教学的质量就会上一个新的台阶.

   责任编辑:周荣政

   课堂聚焦

   "烛光"里"有戏"

   ●根思乡老叶小学 李慧文

   襟江小学举行"一日开放"活动,我有机会学习了伏红波老师执教的《半截蜡烛》一课.虽然这一课我已经教过多次,但听过伏老师的课后,觉得耳目一新.《半截蜡烛》一文中有这么一句:"烛焰摇曳,发出微弱的光,此时此刻,它仿佛成了屋子里最可怕的东西."伏老师抓住这句话巧做文章,把这一课上出了"亮点".

   亮点一:引导品味两句话,朗读体会细节描写的作用.

   师:点击出示两句话:①烛焰摇曳,发出微弱的光,此时此刻,它仿佛成了屋子里最可怕的东西.

   ②烛光跳跃着,洒满了屋子,屋子里一下子变得亮起来.

   请大家读一读,说一说:可不可以把文中的句子换成第二句话?为什么?

   生:(读句子,思考后作答)不可以.因为这两句话给人的感觉不一样,第一句让人感到紧张,害怕;相比之下,第二句则给人一种温馨的感觉.

   师:你能把这两种感觉读出来吗?

   (生用心朗读)

   师:看来你是个朗读高手!可见不同的描写,表现的心境也不相同.再读一读文中的这句话,说出你的感觉:此时的烛光仿佛是——

   生:此时的烛光仿佛是论文范文,随时会发出"轰"的一声巨响.

   生:此时的烛光仿佛是死神,一步一步逼近伯诺德夫人一家三口.

   生:此时的烛光仿佛是魔鬼,发出令人毛骨悚然的笑声.

   师:是啊,这紧张的气氛都快让人窒息了.我们一起读.

   (师生配乐朗读,读得很投入,抓住了听课老师的心.)

   亮点二:引导运用环境渲染的手法写话.

   师:一场惊心动魄的"暗斗"结束了,德国军官离开了.伯诺德夫人点燃一根蜡烛,和杰克来到了杰奎琳的房间.此时屋子里会是怎样的气氛?可以怎样来写呢?

   生:可以写一家三口高兴地拥抱在一起,庆祝斗争的胜利.

   师:如果像第五自然段那样用上环境渲染的方法,你会写些什么?

   生:我会写跳跃的烛光.

   生:我会写夜空中的月亮.

   生:我会写挂钟滴答滴答地响.

   (生动笔写话,师行间巡视.)

   师:谁来展示一下自己的智慧结晶?

   生:(读所写内容)月亮从乌云的包围中冲了出来,露出她那迷人(下转第19页)

   吹响"自制教,玩具"集结号

   ●机关幼儿园 冯 静

   近期,为深入贯彻《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精神,激发教师制作玩教具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进一步提高幼儿园自制教玩具水平,以达到丰富幼儿活动材料和班级之间资源共享的目的,市级机关幼儿园吹响了"自制教玩具"的集结号.

   活动中,教师积极参与,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利用身边的废旧材料,按照"体现创新性,安全性,实用性,艺术性,丰富性,适合幼儿年龄特点"的要求,制作出一件件设计精美,制作简单,取材环保的教玩具.

   同时,借此契机,该园又开展了教玩具展示活动,对老师们自制的教玩具进行集中展示.活动分为:作品展示与介绍,相互交流与欣赏,推荐与建议三个环节.

   对于参加市级教玩具比赛的作品,该园先让教师各自写出自己的设计方案,然后在教研活动时阐述教玩具的设计思路,制作材料和方法,结构和功能用途与使用方法.随后,将构思和制作材料相同或相近的组合成一个制作小组,发挥集体的智慧和力量,完成一个系列参加比赛.

   此次的教玩具自制活动为教师提供了展示,学习和交流的平台.让老师们深切感悟:灵感来源于快乐教学,来源于平时积累.

   责任编辑:尹继东

  

   (上接第18页)

   的脸庞.

   窗前的风铃发出了清脆悦耳的笑声,挂钟滴答滴答的响声也比往常欢快了许多.烛光跳跃着,像一个美丽的小精灵在跳舞,向化险为夷的这一家人表示祝贺等

   师:写得真精彩,这儿的环境渲染恰到好处,无一不表现了伯诺德夫人一家三口此时此刻喜悦的心情.

   [点评]

   课堂教学的功夫往往在课前.教师不在文本中"走个来回",是不足以驾驭课堂的.伏老师则不止走了一个来回.课文中,伯诺德夫人肯定是经过一番苦苦思索,才想出了把绝密情报藏在半截蜡烛当中这样绝妙的主意.谁会想到这很容易被忽视的半截蜡烛中会有文章?而听过伏老师上的这节课,我们眼前一亮:我们怎么没想到?"烛光"里"有戏",而且是"多幕剧" !

   叶圣陶先生说过:"一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而《语文课程标准》又指出:"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伏老师正是这样做的,她潜心研读文本,"抠"出《半截蜡烛》一文中"烛光"这一细节,"亮点一"让学生比较,朗读,就有了浓浓的语文味;"亮点二"就让学生动起了笔,学会了用环境渲染的手法来表现人物的心情.我们的语文教学正是这样:越"抠"越"有戏",越"品"越"有戏".

   责任编辑:周荣政

   教学案例

   践行——培养空间观念的桥梁

   ●襟江小学 刘 丹

   "空间与图形是小学数学学习领域重要组成部分

   学生热情高涨,兴趣盎然.在践行感知的基础上,我接着介绍圆柱体的各部分名称,让学生接着研究感兴趣的问题.学生在动手活动的同时,自然在观察和思考,他们在践行中对圆柱体特征的认识也水到渠成了.这样把"践行"与"几何形体知识教学"有效地结合起来,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教学活动,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又能使学生积极思考,掌握形体的特征,理解不同的公式,法则;既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又使学生兴趣高涨.师生乐在其中,教学事半功倍.

   二,灵活变通,创造践行机会

   践行是形成和发展空间观念的重要桥梁,在意识到践行的重要性的同时,要适时为学生创造践行的机会.在教学"体积单位间的进率"时, 1立方分米 等于1000立方厘米时,很多资料推荐用萝卜,土豆切成正方体,但现实的萝卜,土豆比较小,一般没有办法达到1分米,而且学生带刀子比较危险,所以无法践行.很多老师都是利用体积计算方法算出结果,把棱长1分米的正方体看作棱长10厘米的正方体,由正方体的体积算出体积是1000立方厘米,由此得出1立方分米 等于1000立方厘米,这样的教学固然能使学生理解,但印象不太深刻.特别是遇到"一个体积为1立方分米的正方体可以切成多少个1立方厘米的小正方体"这类题目时,还是有些学生会得出10个或100个的答案,学生没有践行,没有亲身体验和经历,对知识的理解不透彻,我在教学时,先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收集橡皮泥,每个小组制作一个棱长1分米的正方体,课上让学生利用尺子和线切割,小组操作探究1个1立方分米正方体可以切成多少个1立方厘米的小正方体,然后引导学生利用体积计算公式,验证1立方分米 等于1000立方厘米.实践证明,让学生亲历学习的过程,践行和理论相印证,学习效果良好.

   三,自主践行,探索内在规律

   践行是思维和认识的过程.几何形体的一些公式具有高度抽象性.教学时,我们要注重公式的形成过程,引导学生在观察,操作的基础上通过分析,比较,归纳出一般规律,抽象概括出公式或法则.这样,学生才能理解掌握好公式或法则,思维能力才能得到发展.如教学三角形面积计算时,我这样设计:

   (1) 出示几个平行四边形,动手分成两个三角形,观察总结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的关系.

   (2)让学生把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拼一拼,看看可以拼成什么样的图形,引导学生得出: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且拼成的平行四边形与原来的三角形等底等高.

   (3)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得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等于底×高,三角形的面积等于底×高÷2.

   (4)通过以上学习,你猜想什么图形也可以这么做?让学生明白:前面所学的平行四边形和将要学的梯形也都是运用这种找联系的方法得出面积计算公式的.

   学生在践行中不但探索了三角形的面积计算的规律,同时也把这一推导过程与其知识体系联系起来,与所学的这一类知识的方法联系起来,培养了学生多方面的学习能力.

   四,自主践行,培养空间观念

   学生空间观念比较薄弱,对概念,规律等知识的运用能力较差,所以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往往还习惯于具体的形象思维.针对学生的这一学情,在练习中教师依据这一特点继续应用动手操作,观察等手段,引导学生运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无论在探索新知或是练习巩固,都应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长方体,正方体特征时这样设计情境:观察现实生活中的物体形状,出示一幢高楼模型,从不同的侧面观察,学生看到的形状是各不相同的.让学生联系实际说说自己家的左邻右舍是什么样的(在自己的家看到的一个侧面).然后把学生事先准备好的长方体纸盒让学生观察,然后拆开平铺再观察,在老师不作任何提示的情况下,让学生自己主动去探究,发现长方体的特征,并让他们尽情表达自己的发现,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这样设计是有利于增强学生的空间观念.学生通过动手,直观演示,模型可能是一致的,但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观察,思维上却是千变万化的,得到的结论也就不是一成不变的了.

   教学实践表明:在几何形体知识的教学中充分让学生"践行",有助于学生对几何知识的理解,学会举一反三,灵活应用.使"空间与图形"这部分知识的学习过程成为在教师引导下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富有个性的过程;使学生增强用数学思考的方法观察现实世界的意识,逐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让他们的空间想象能力有质的飞跃.

   责任编辑:李海东

   信息技术

   浅谈提升龙芯电脑的应用品质

   ●河失镇中心小学 叶银辉

   随着教育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今年上半年我市的中心小学,中心初中,配置了一批龙芯一体机.它作为信息技术教学工具与电子白板一起是相得益彰.下面我就来谈谈我对龙芯电脑应用的一点思考.

   一,踏破铁鞋无觅处

   与龙芯电脑相配套的学龙网(xueloong.),不久就会投入使用,该网站拥有非常丰富的教学资源,方便教师的日常教学需要.学龙网的资源大部分来源于"江海天骄",对于一线教师更具有可操作性,针对性.从此,教师可以把有限的精力用在教育教学上,用在更好地实践教学理论上,教育目标更加明确.不用再去关注我如何获取资源,修改资源,开发教学课件.大大增加教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信息.

   二,投影无声胜有声

   这里所讲的是投影仪是实物投影仪和液晶投影仪.小学低年级在讲解论文范文操作,鼠标器的操作时,单纯通过语言构建学习情境有一定的模糊性.这种模糊性来自学生其他基础知识的掌握不牢固,如对26个字母辨别的模糊性;对论文范文上信息感知的模糊性,如I和L;操作的模糊性,如不能掌握击键要领,要么是按住不放,要么在论文范文上同时按下多个键.另外受年龄和心理因素的影响,学生倾向于形象帮助思维.基于这些考虑我们可以用实物投影仪将论文范文投影到屏幕上,看老师操作.不用多讲,学生就会很快掌握一些细微,难以言语的技能.

   三,WEB打字系统,激扬文字

   龙芯电脑中有比较好的打字软件,但在使用极域等电子教室进行监控时明显看出学生对此软件兴趣不大.学生有的打游戏,有的浏览网页,有的干脆看别人操作.同时,学生这节课的打字熟练程度与上一节课相比有没有进步,与班级优秀的同学相比有多大的差距,这些就不是单机打字软件所能做到的了.我们可以在服务器上架设一个网络打字系统,如红宝网络打字系统9.1.此系统是基于ASP语言设计,该系统可以实现本地打字软件的相关功能,同时每个人的比赛成绩一目了然.使用方法也很方便,学生只要在浏览器输入相关*并登陆就可以使用了.

   四,Moodle创新评价载体

   今年暑假,龙芯电脑培训班上,在讲极域电子教室的应用中,大家普遍关注其中的考试评价功能,它的出题功能有,单项选择,多项选择,判断,匹配,论述题.显然这些题型不能满足教师的需要.如不能输入函数,和复杂的数学公式,Moodle中的测试模块,有丰富的题型选择,有丰富的编辑功能,可以很容易得的第三方软件的支持,可以用Word模板制作Moodle XML格式测验题.该模板在Moodle论文范文网站上找到了"Quiz authoring template for Microsoft Word"这一插件下载,该模板可以创建选择题(包括单项选择题和多项选择题),填空题,匹配题,数字题,判断题,完形填空之填空题和完形填空之计算题,而且允许插入图片和备注.各类题型的制作方法可以参考《巧用Word模板制作Moodle XML格式的测验题》一文. (下转第24页)

   多媒体在初中作文教学中的应用

   ●城东实验学校 姚国伟

   组合"多媒体"参与作文教学全过程,改变作文教学信息传递方法和手段,可有效地调动学生写作积极性,促进学生认知结构的构建,强化学生的内心体验,从而使其兴趣盎然,满怀信心地实现作文教学目标.

   怎样运用"多媒体"指导学生轻松,愉快地写好作文呢?

   第一,以"媒"相诱,激发的兴趣.

   运用声像媒体,创设良好的习作情境,让学生在愉快的情绪下写作,能激发学生"爱写"的兴趣.学生突破习作时"无话可说","无事可写"的难点,掌握写作技巧,是紧张的智力劳动.要让学生在心理上不紧张不畏难,靠大谈作文的意义,重要性之类的抽象道理并不能奏效.必须根据儿童的心理特点,运用直观,形象,新颖,感染力,可视性强的多媒体调动学生观察,思维,联想和想象等智力因素,以及动机,兴趣,情感,意志等非智力因素都参与习作活动,并使之相互作用,形成最佳的心理状态,视写作为乐事.如:指导学生写状物文《荔枝》时,完成"范文引路"一环节后对学生说:"为了明年的荔枝节有更多的人来深圳品尝荔枝,观赏荔枝,看看荔枝有哪些地方逗人喜爱,然后写信向外地的亲朋介绍,好吗?"下面我们一起去深圳.接着播放录像,随着欢快的乐曲声,电视屏幕上呈现一片荔枝成熟的丰收景象.学生一一下子被吸住了,个个目不转睛地盯着悬挂在树上的荔枝,堆满筐的荔枝,剥开壳的荔枝,如临其境,如闻其香,如尝其味,情不自禁地小声议论起来.当我要学生用一两句话谈感受时,人人争先恐后,一个学生说:"荔枝圆圆的,红红的真惹人喜爱!"另一个学生说:"每到荔枝成熟时,当你走进荔枝园,就能看到树上一串串鲜红的荔枝沉甸甸地挂在树枝上,一阵风吹来,荔枝摇摇摆摆,好像在欢迎来自全国各地的朋友品尝美味可口的佳果呢!"等当我再放放录像,选择"荔枝林""一串串荔枝""荔枝外形""荔枝肉"等特写镜头定格,要求学生有顺序抓住特点观察,描述时,个个都仔细看,认真想,大胆说.这样按学生习作的心理特点,适时选用录像媒体,其形,声,色并茂的特殊功能,让学生的视觉,听觉,触觉等各种感官交替使用,学生始终处于兴奋状态,注意力集中.能抓装事物的特点,"有话可说""有话想说",又能学会"从整体到部分""由外到内""有顺序"观察方法,"有话会说".达到提高单位时间内学生学习活动的高效率,这种功效,不但能使学生对写作过程和写作结果产生成功的心理体验,而且会对作文产生"爱写"的兴趣.

   第二,跨越时空,提供素材.

   无论是校园网,还是Inter国际互联网,都拥有丰富的信息资源.在网络中,学生可以随心所欲地查阅到各种各样与写作有关的信息.比如:在写作《面向大海》这篇文章时,我让学生先到网上查阅有关大海的知识,同学们收集了各种各样的资料,并将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及自己的感受写入自己的文档,最后写出的作文既有面向大海时产生的联想,也有对生命形成过程的追寻,还有对人类未来生存环境的忧思,可见正是网络给学生提供了这样生动,丰富,快捷的资源,使学生在学习写作的同时,开阔了视野,培养了学生探索大自然的情感和写作的能力.

   第三,尊重主体,充满乐趣.

   传统作文由于受应试的影响,学生完全是被动的接受,没有自由,写出来的作文难有新的创见.多媒体网络作文则不同,在网络作文的课堂上,不是以教师为中心,而是以学生为中心.学生在作文时有可选择性,教师为每个学生提供单独或小组讨论的机会,每次作文,老师都提前在网上征集文题,同学们根据自己感兴趣的,所熟悉的内容去出文题,然后进行讨论.老师在网上看后做一些补充或提示,每个学生就可以到网上创作了.这种做法使得学生真正成为作文的主人,可以自由自在地去创造.同时,每个学生在有竞争性的讨论中,积极思考文题,不但可以从自己的思考中获得创作的知识,还可以从同学们的观点中获取创作的灵感.另外,在讨论中也展露了学生的个性和同学之间相互帮助的感情与协作精神.

   第四,关注社会 ,关注人生.

   生活是创作的源泉,离开了生活,作文就失去了它的价值.而生活又是多姿多彩的,是日新月异的.在传统作文中,由于信息传递的单一,缓慢,刺激度弱,使得学生作文内容陈旧,千篇一律.多媒体作文则不同,随着多媒体网络技术的日趋成熟,网上的信息也越来越细化,各类专门的网站,特别是关注儿童成长,大众生活的网站越来越多,这使得网络信息更加贴近生活,贴近学生.

   总之,运用现代教育信息技术进行多媒体辅助作文教学,能把图象,声音,文字等教学材料融合,实现教学的优化整合,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分析能力的发展,对提高作文教学质量,起着锦上添花的作用.而多媒体网络作文就是现代教育思想下的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它必将成为作文教学走出困境的重要途径,有着美好而光明的前景. 责任编辑 戴论文范文

  

   (上接第22页)在Moodle XML格式测验题编辑时有两点技巧:1.每添加一道试题都要删除自动插入的那句英文是很繁琐的事情,简便的方法是:在试卷中需要几道同类的试题就同时添加几道试题,然后用查找替换命令把那句英文替换为一个空格,这样编辑试卷就会方便许多.2.在平常的word编辑中,习惯用敲回车键换行,一道试题可能有多个回车符,在XML格式测验题模板中,一个回车符就作为一道试题的标记.在一道题的题干描述中有多行时,就用shift+Enten组合键来换行,而不要直接按回车键换行.复杂的数学图形,可以保存为图片,插入到题目中,这样就可以从根本上解决所有的题型的出题.

   五,电子白板,三分春色

   电子白板的出现和使用,更加契合课标中所提倡的过程与方法.电子白板上的图形图像来源于电脑但可以进行批注,修改,增加,切换.教师可以像过去一样进行讲解,此时可以利用的教学资源更丰富.电子白板可以说是现代与传统的完美融合,老师面对的是一群活泼可爱的学生,身后却是一个知识的海洋,在老师的电子操作笔下可以通过网络找到所需要的知识.同时,可以引导学生在模拟的真实环境中探索科学的奥秘,如教师要讲三角形的规则,老师可以出示一些建筑图片,让学生观察,然后抽象出三角形.通过虚拟现实技术,我们可以穿越时空到达万里之外,千年之前,这无疑使电子白板成为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工具.

   责任编辑:李明华

  

   教学研究

   让口语交际起来

   ●黄桥镇中心小学 仲海荣

   进行口语交际训练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是语文教学义不容辞的职责,是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那么,怎样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呢?

   一,立足教材训练点,进行口语交际训练.

   我们使用的苏教版教材,根据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突现了口语交际的地位,在每个单元中都系统地有机地安排了专项训练点.平时,我们充分利用这个良好的载体,围绕口语交际主题,精心组织教学,力争让每个学生都得到锻炼.

   1.努力营造和谐的交际氛围,让学生乐于交际.

   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要从兴趣,情感的激活入手,扫除学生"欲言又止"的心理障碍,培养学生的表现欲,让学生敢于,乐于交际.因此,我们在课堂上努力建立起平等,信任,和谐的师生关系,保护学生的积极性;对学生的进步,不吝表扬和鼓励;"蹲下身子"和学生一起交流,讨论;对表现突出的学生发给"喜报"给予奖励.学生的兴趣浓了,才能主动地提高口语交际能力.

   2.努力创设生动的交际环境,让学生成为主人.

   口语交际需要特定的环境才能进行,口语交际课上,要想方设法为学生提供良好的交际环境,促进学生自主合作,交往互动.可以采用多种训练方法,如看图编故事,表演说,辩论说,求异说,说图画,说故事,说情境等让学生有话想说,有话可说,成为交际的主人.

   二,精选语言发散点,加强口语交际训练.

   教材的每一篇课文中能触发学生孕育语言的训练点很多,要求我们教师在备课时应仔细探究,教学时,将口语交际的训练融汇到语文学习的各个环节中去,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口语交际习惯,做到言之规范,言之得体,言之有物,言之有理,言之有情.

   1.在课题处质疑.教师在揭示课题时可根据学生求知欲心理引导质疑问难,激发学生语言表达欲.如教学《我也是普通一兵》一课,教师问:看到课题你想知道什么?学生纷纷提出疑问:①这句话是谁说的?②是在什么情况下说的?③为什么说"我也是普通一兵"?学生据此展开讨论,交流,进行口语训练,有助于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培养创新思维.不仅如此,学生还积极地交流课前预习搜集到的资料,使口语得到了充分的训练.

   2.在留白处挖掘.课文教学中,除根据教学目标进行思维训练外,教师要注意钻研教材,捕捉语言训练的契机.如教学《装满昆虫的衣袋》一文,抓住"蹲下来静静地观察奇妙的水底世界:漂亮的螺壳,来回穿梭的游鱼,五彩缤份的蠕虫等"一句,让学生口头补充省略号的内容,学生喜欢水底世界,生活体验也不少,思维很积极,从而扎实训练了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3.在疑问处引导.教学中,常常会遇到学生思维打不开的地方,教师应巧妙引导,训练语言.如教学《莫高窟》一文,围绕"看到这一尊尊惟妙惟肖的彩塑,游人怎么啧啧称赞呢?"学生的思路一时打不开,引导学生想象游人观光时的情景来理解,分别表演不同的角色,身临其境,训练语言.

   4.在结语处迁移.有的课文结尾往往给人留下回味余地,抓住此处,可进行口语交际训练的迁移训练.如教学《滥竽充数》一文,围绕"南郭先生只好逃走了",进行口头表达能力的训练:"南郭先生逃走了之后,会发生什么故事,请接着说下去".

   三,利用课余契合点,锻炼口语交际能力.

   口语交际是一项实践性,应用性很强的活动,口语训练不能仅仅局限于课堂.因此,除了在教学中灵活安排大量的练习外,还应充分利用课余家庭,积极主动地进行口语交际的训练,通过实践或模拟训练,锻炼学生口语交际能力,为学生的口语交际训练开辟更广阔的天地.

   1.捕捉生活现象,提供训练机会.

   丰富多彩的生活是口语交际的活水源泉,教师要善于捕捉现实生活的现象,巧设话题,例如介绍自已的家庭,谈谈以后的理想,探讨一些热点问题等,发展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认识水平和人文素养.比如,生活聚焦:"小学生该不该追星".因为同学们都有这样的体验,所以很快地投入到讨论,交流中去.然后,组织"小小辩论会",分成正方和反方,要求他们通过摆事实,讲道理来阐明自已的观点,驳斥对方的观点,双方代表各执一词,展开了激烈的辩论,学生情绪空前高涨,气氛极其活跃.

   2.有机开展活动,丰富口语训练.

   (1)组织作文读评会.每次书面作文后,挑出写得较好的几位学生,先朗读自已的作文,然后介绍在提高作文水平方面的经验.然后其他学生注意点评.既可以就一个字的使用谈看法,也可以面对全篇展开评论,还可以就一些问题向作者质疑,要求当场回答.我在班上还组织让学生写"循环日记",一天一人一篇,写好后,在班上朗读,促使学生书面表达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有机结合起来.

   (2)定期举行故事会.利用辅导课的时间,让学生根据老师安排的一系列题目,构思,创作故事,并在全班同学面前讲述.如根据"阳光,鲜花,沙漠"三个词自编一个故事,学生兴致很高,争先恐后地上台讲述.

   (3)利用晨会演讲赛.因为演讲不仅能锻炼学生在大庭广众之下能言善辩表达见解的能力,而且能提高学生对社会生活的参与意识,所以,我们经常利用晨会有意识地组织一些即兴演讲活动.如"节约每一滴水","动物是人类的好朋友","读书的乐趣"等主题演讲.

   3.延伸家庭训练,乐于口语交际.

   "家庭是学生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他们的第一任教师.学生说话能力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家庭语言环境的影响".鲁迅先生曾经说过:"小孩子往往喜欢听人谈天,更喜欢陪客,哪怕在于一同吃点心,但也为了爱热闹,尤其是在研究别人的言语,看有什么对于自己有关系——能懂,该问,或可取的."因此,一方面,通过各种途径,提醒家长重视对孩子进行口语交际训练,要求家长忙里偷闲做孩子的忠实听众,可以让孩子把自己一天的见闻(班级,路上听到,看到的新鲜事),说来听听,内容不限,形式不拘.家长及时纠正孩子口语中的毛病,送给孩子最好的赞美,善于倾听并有良好的习惯.二是设计一些口语家庭作业,让学生在家庭中进行口语交际训练.久而久之,他们便会性格开朗,语言流畅,有自己的见解.

   此外,我们还利用课余组织竞选演说,采访,社会调查,充当导游,"学做小先生"等,让学生入情入境,逐步积累实践经验,迅速搞高口语交际能力.

   四,加强朗读和背诵,增加文化知识积累.

   口语交际是一种即时性较强的活动,只有具备了丰富的文化知识,才能启其心志,才能在复杂的环境中巧妙问答,应变自如.因此教学中必须注意增加学生文化知识积累的总量,提高学生文化素养.学生早读时,可在老师的指引下,对所学的语文内容,有目的地加以朗读,背诵.这样既能使学生巩固课堂所学内容,又能使学生受到规范的书面语言的训练,培养学生的语感.不过,这类训练必须与阅读教学联系起来,重视阅读教学中朗读,背诵,角色表演等与口语交际能力有关的训练,帮助学生积累名言佳句,并善于灵活运用有声语言和无声语言(即肢体语言)参与交际,提高口语交际的艺术性.

   另外,我们在学生原有知识的基础上,又对学生作了如下要求:(1)增加阅读量.①阅读儿童文学名着,如黄蓓佳《我要做好孩子》等系列,并要求有一定的阅读笔记.②推荐《故事大王》,《幽默笑话》等期刊.③阅读一些古诗词及唐宋诗词故事,特别强调要熟记一些诗词中的名句.(2)搜集整理谚语,格言,警句,歇后语等,并进行展览交流,以相互学习.(3)听相声小品,搜集小幽默,漫画,脑筋急转弯,谜语等.这些东西虽然很"小",但在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幽默风趣的语言表达上是很有帮助的.

   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是素质教育和21世纪对高素质人才的需要,我们不仅要在教学中去发掘口语交际的丰富素材,而且生活实践同时也是对口语教学的巩固和延伸,是口语教学的最终目的.学生生活在群体之中,生活在社会之中,与人打交道的际遇无处不在,我们要鼓励学生利用各种机会,争取多说话,尤其是当众说话.做一个落落大方,说话得体,受人欢迎的小学生.

   责任编辑:周荣政

  

   让语文教学双轮驱动:

   思想道德素质与科学文化素质

   ●溪桥初中 戴论文范文

   科学教育,是一种以传授基本科学知识为手段(载体),体验科学思维方法和科学探究方法,培养科学精神与科学态度,建立完整的科学知识观与价值观,进行科研基础能力训练和科学技术应用的教育.但客观看语文教学,我们的语文课堂或多或少存在着"重文轻理"的情状,在教学思想上并未充分认识到科学文化素质的培养在学生成长以至国家发展的重要性.我们不妨先看一份统计表:

   初中语文教材"科学知识"分布一览表

   类别 课文 诵读欣赏 写作 综合实践活动 专题 数目 26 4 5 4 3 从上述表中不难看出,涉及科学知识的相关内容,所占比重是相当大的.而这也契合《语文课程标准》要培养学生具备的两大重要素质,即(1)思想道德素质,(2)科学文化素质.并且我们可以看出,教材仅学科分类就涵盖物理,化学,生物,地理等诸多学科,几乎与学生所学科目都有衔接,交叉和渗透.因为科学文化素质不仅体现在对科学知识的详解掌握上,更在于掌握科学方法,具备科学思想,并进而拥有解决实际问题的科学行动方案,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

   那我们应该如何有效处理这些课文及其相关内容呢?我粗略概括为这样"四字攻略"——跨,搜,动,写.

   跨

   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18课《斜塔上的实验》,教学方法除"点拨交流法,比较阅读法"外,特别注重"实验法"的运用.俗话说的话:站在岸边学游泳,永远学不会游泳.为了让学生亲身体验,我将学生带领到教室外面,让一个学生走到学校最高层四楼阳台,重复了当年伽利略的比萨斜塔实验.百闻不如一见,学生在亲见之后,再重温书本,重温当年伽利略面对的亚里士多德的众多信徒质疑,自是加深体味了伽利略敢于挑战权威,勇于实践,注重实验的科学精神,也在潜移默化培养着学生的科学探求精神.

   跨出教室,虽一小步,却迈出了课堂这一金箍棒画下的小圈圈.其实课堂的延伸,十分需要语文教师的实践意识,组织能力作保证,如果一味捧住书本,亦能讲清课文内容,却不能让学生深得其味.所以科学精神的培养更需要语文教师具备主动实践的意识和素养.

   搜

   "综合实践活动",这一教学内容关键在于"为"与"不为"上.为此我们班举行了一次"模拟科技新闻发布会"这一活动,"活动目标"主要定向于培养学生通过各种渠道,途径定向获取并筛选信息的能力.

   整个活动分为会前准备,活动过程,辅助活动三部分.而决定活动质量高下的关键在于"会前准备",即培养学生搜集有关新闻发布会特别是学会搜集科技新闻资料的能力.我们先行列举了一些选题供学生参考:1,网络技术 2,基因组计划 3,生物克隆 4,纳米技术 5,遗传工程6,航天技术等.在此基础上,我们确定统一了新闻发布的主要内容和程序:

   (1) 此项科技成果或小发明的名称;

   (2) 此项科技成果或小发明的一般原理;

   (3) 成果的适用范围和价值意义;

   (4) 成果的发展前景.

   由于同学们通过多种途径搜集和相互交流,资料准备充分,新闻发布会有序且气氛热烈,更为重要的是通过搜集,扩大了浏览面,增加了信息量,对科技动态和科学知识都产生了更为浓厚的兴趣和深远的影响.

   动

   《活版》一文,既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结晶,又极大推动了时代进步和世界文明发展.沈括在文中通过严谨的程序,详实介绍了活版的制作和使用过程,讲授完这一课后,我们特别强调了工序在其中的重要性.为加深这一课文观点,我们组织学生参观了学校附近的中国提琴之都——凤灵集团,通过管理人员的详细讲解,与工人师傅的手把手辅导以及参观提琴工艺陈列馆,同学们直观了解了一把提琴制作的工艺流程,深刻认识到每一道工序都要严谨,前一道工序是下一道工序的前奏,只要通力协作,精益求精,才能制作做一把乐音悠扬的小提琴来.

   我们的语文课堂,毋庸讳言,并不惠风和畅;而我们的语文教材,却在呼唤社区文化,两者之间其实并不遥远,也许只隔着一堵墙甚至一层纸,这特别需要我们去连接,去对接,唯此我们的语文教学才更具吸引力,也才更具有人文魅力.

   写

   今年高考"古文奇才",如皋中学的理科考生王云飞,用古文诠释"绿色生活",令江苏高考作文阅卷组长赞叹"简直绝了",古典文献专家也"惊呆了".6月29日,"古文奇才"王云飞已被东南大学土木专业录取.

   引读这则报道,只为再次给时下教育一个善意导向,文理兼修是时代对人才培养的迫切需要.这也警醒督促我们语文教师,不能只着力为中考高考文,多背几篇预设文,多仿几种宿构作.

   例如有次举行作文竞赛,出了一道说明文题——桥,结果可想,好多学生将那座将近50米的拱桥,"缩"写成了5米的过水坝了.更遑论桥的结构,造型等相关术语的准确使用了.因为竞赛明确要求写说明文,真是"不可思议"了(笑).

   今日身边的"小桥",明日太空的"大船",都得依赖于精确的设计和精当的描叙.苏步青教授,作为大数学家,新生入学首先要让学生写一篇作文,应也出于此意.

   对于写作而言,观察既是第一步,也是终极目标,久而久之,势必培养学生具有科学严谨的观察态度,认真细致的观察方法.我在批改作文时,对不合格作文,经过面批或点评后,要求重作,直至达到要求为止.

   "四字攻略"只是一种尝试,"双轮驱动"则是教学大势,作为语文教师,更应有一种紧迫感,思想道德素质培养与科学文化素质培养并重.科学教育促进社会发展的目标也是要通过培养科技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推动社会进步.我们有理由坚信:一届又一届学子们在科学素养滋润和科学精神引导下,一定会创造出更美好的未来!

   责任编辑:王留平

   教学设计

   调整操作策略,降低探究难度

   ——记科学探究《有趣的滚动》的策略调整

   机关幼儿园 林晨

   设计思路:

   游戏是幼儿最易接受的重要的教育活动形式,以游戏的形式开展科学探究活动,既能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好奇心和探究精神,又能使幼儿在试一试,玩一玩的愉快体验中获得新的知识经验.

   科学探究活动《有趣的滚动》中设计了《赶小猪》这一游戏环节,主要目的在于让幼儿通过自主探究,进一步体验两头一样大的圆筒和球不同的滚动路线,球可以向任何一个方向滚动,两头一样大的圆筒只能向前后滚动.这是本次探究活动的重点部分,又是难点部分,如何突出重点,化解难点,对操作过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第一次活动:

   在幼儿已通过游戏《滚进球门》,自主操作探究得出了类似圆柱体的物品滚动的路线是螺旋形,圆柱体的物品和球滚动的路线都是直线,在此基础上教师让幼儿自由组合,结伴开展游戏《赶小猪》,进一步探究圆柱体的物品和球滚动中隐藏的秘密.

   教师激发幼儿的探究论文范文:"圆柱体的物品和球都能直直地滚进球门,现在,我们再用圆柱体的物品和球来玩一个《赶小猪》的游戏,在游戏中看看你们会有什么新的发现?"

   幼儿很快积极地投入到了探究活动中,多数幼儿都感受到了两种物品滚动中的差异,但力力和潇潇两人却得出圆柱体的圆筒也可以向四面八方滚动的结论.两位幼儿的结论显然不正确,教师当时很是疑惑,但又不能妄加否定.为什么会有如此的结论?教师只能请他俩玩给大家看:力力把圆柱体的茶叶筒向前滚,向后滚,再向左,右推,推力使它向左,右滑行,就认定茶叶筒像球一样向四面八方滚动;潇潇在玩时,不断改变圆柱体的薯片筒摆放的方向,使其滚动,同样认为薯片筒能向四面八方滚动.幼儿运用自己的不恰当的操作方法得出了显然是错误的结论.

   教师没能及时想到应对的策略,只是直白地向幼儿灌输:"力力是在将茶叶筒向左右用力推动,茶叶筒是滑出去的,不是在滚动.潇潇是在将薯片筒变换方向滚动,其实仍然是在向前后滚动,"教师解释得吃力,幼儿听得似懂非懂,一头雾水.

   反思:

   《赶小猪》的游戏环节中出现了活动前未曾预料到的探究结果,本想通过这一游戏环节的操作探究,让幼儿在交流,互动中解决难点——球能向四面八方任何一个方向直线滚动,圆柱体的物品只能向前向后直线滚动,可是,事与愿违.怎样解决这个难点问题让孩子走出误区呢?静心思考,幼儿对"滚动"的理解还不够明了,概念界限还不够明确.让幼儿真正感受到物体滚动时的状态,正确区别"滚动"与"滑行",是解决难点问题的关键所在.

   调整策略:

   1.将幼儿操作材料里原始的茶叶筒,薯片筒等圆柱体物品进行装饰,用两种颜色对比明显的包装纸包装好,使滚动的状态更加明显,清晰.

   2.规范演示操作程序和规则:先确定一个固定点,定好所操作物品放置的方向并保持方向不变,在不改变所操作物品方向的基础上再进行操作,来感受其滚动的不同轨迹.

   第二次活动:

   第二次活动中,教师提出再用圆柱体的物品和球来玩《赶小猪》的游戏,请幼儿关注游戏活动中的新发现时,幼儿的游戏论文范文比第一次更加强烈,不停地操作装饰一新的圆柱体物品,呈现在幼儿面前的"滚动"犹如理发店门口不停滚动的彩色广告灯箱,滚动中对比明显的色彩变化,将滚动的状态,特征清楚地展现在幼儿眼前,使幼儿对"滚动"有了全新的认识.

   为让幼儿正确区分"滚动"与"滑行",教师直接抛出问题:"球能向四面八方任何一个方向滚动,圆柱体的物品能不能呢?"在幼儿的回答声中听到的还是力力和潇潇说:"能!" "那就请你们俩上来分别演示给大家看看吧."继而教师请大家一起来讲正确操作的程序和规则:定好一个固定点,圆筒方向不变.让他俩分别进行演示,演示的结果两个人都明确地表示:"现在知道了圆柱体的物品不能向四面八方滚动,刚才没有按规则来操作."幼儿在规范操作行为后得出了正确的答案,操作探究中的难点问题得以突破和解决.

   分析:

   幼儿通过合作操作材料,共同探究球体与圆柱体物品滚动路线的差别,以游戏《赶小猪》的形式展开探究活动,幼儿乐于接受,更能激发其浓厚的探究论文范文,在与同伴协同合作,互动交流过程中得到知识的启迪和感悟,积累知识经验.

   幼儿操作材料外形的精心设计,细心包装,操作程序的严谨,操作规则的规范等策略的科学调整,使科学探究活动中的重点,难点迎刃而解,让幼儿在合作操作过程中一目了然,观察到其正确结果,轻松掌握了新的知识点,起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

   责任编辑:成志平

  

   《特殊的葬礼》(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宣堡镇中心小学 顾美琴

   教材分析:

   本文是一篇有关环保的记叙文.文章描写了巴西着名景观塞特凯达斯瀑布由"雄伟壮观"到"不辞而别"的变化过程以及人们失望,震惊,痛心,反思的表现,告诉人们要保护环境,爱护地球,使悲剧不再重演,给读者以深刻启示.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5两个自然段.

   2,理解课文3~8自然段,重点感受这次葬礼的现实意义.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撰写演说辞的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了解塞特凯达斯瀑布由旺盛到枯竭的过程,认识到环境保护与生态,自然景物的关系,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爱护我们生存的地球的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凭借语言材料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爱护我们生存的地球的情感.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1,播放低沉的葬礼哀乐,师述:1986年9月,在拉丁美洲的巴拉那河上,巴西总统菲格雷特穿着黑色的葬礼服,亲自主持了一次-----齐读课题.

   2,通过预习,同学们知道这葬礼特殊在哪儿吗?指名说.

   3,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评析:低沉的哀乐将学生带入了特定的课文情境,导入也很简洁,两个问题,一个检查了课前的预习情况,另一个激起学生进一步探究的兴趣,引领学生进入本课时的学习]

   二,整体感知课文

   1,学生自读课文.

   2,巴西总统为什么要为一条瀑布举行葬礼的?

   [评析:课前同学们已将课文读通,读顺了,这一环节再让学生带着问题通读全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这是具体理解课文,感知语言情境的基础]

   三,感知大瀑布昔日的"雄伟壮观"

   1,介绍塞特凯达斯瀑布资料.

   2,观看大瀑布课件.

   3,如果你是游客,此时就站在塞特凯达斯瀑布的脚下,你想说什么?

   [评析:师的介绍和多媒体的展示将学生带入了有意创设的情境中,让学生通过听觉和视觉感受到了瀑布的雄伟壮观,学生也发出了由衷的赞叹,也为课文第3节的理解和朗读作了铺垫]

   4,请同学们读第3自然段,找一找课文是用了哪些词来赞美大瀑布的?用笔划下来,并说一说你从这些词中读懂了什么?

   ( "气势汹涌","气势磅礴","飞流直下""一泻千里","咆哮而下","滔滔不绝","雄伟壮观")

   [评析:有了前面的听介绍,看课件,说感受作铺垫,再读第3节,找词语就简单多了]

   5,让学生说说对这些词的理解.

   6,你能把它的气势读出来吗?生读,学生相互评价.

   7,你还想到哪些词或诗句来赞美瀑布吗?学生说,教师点评.

   [评析:学生的思维从这跳出了课文的局限,语文学习就是积累语言,运用语言的过程]

   8,谁能读出大瀑布昔日的雄伟壮观和令人流连忘返?学生个别读,赛读,教师引领,点评.

   9,齐读这一节.

   [评析:从介绍到图,再从图到文,让学生将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和直观的欣赏,感受以及感情朗读结合起来,更好地理解,体会昔日瀑布雄伟壮观的景象]

   四,感知现在大瀑布的奄奄一息.

   过渡:同学们,雄伟壮观的瀑布谁不想多看几眼,可是,如今的它却已目不忍睹.

   1,课件展示瀑布枯竭时的图片.

   [评析:前后两次播放画面,意在让学生心中出现一种落差和对比,有利于深切认识瀑布的变化,激发起心中的惋惜之情]

   2,生读第5自然段.

   3,交流:此时你是什么心情?找出感受最深的句子.

   理解"生命垂危,奄奄一息"等词语的意思.

   4,指导朗读,读出自己的感受.师点评.

   [评析:语文学习是极具个性化的行为,由于学生知识,背景,生活经历,情感气质等方面的差异,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是多元的,这一环节就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通过图片,课文内容引导学生多角度,多层面感悟,使学生对语言产生具有个性的理解和真实感受,继而把这些理解融入朗读中]

   五,寻求瀑布消逝的原因和人们现在的表现.

   1,课件出示前后图片的对比,中间出现一个大大的"?".

   同学们,昔日雄伟壮观的瀑布现在却像一位生命垂危的老人,奄奄一息,这究竟是为什么?

   2,用"因为等所以等"的句式说说原因.

   3,小结:造成这种悲剧的罪魁祸首是谁?(人类),多么令人痛心!

   4,科学家预测,过不了多久,瀑布将完全消失.知道这一消息,你有什么感受,你会做些什么?学生说.

   5,人们和你一样感到震惊和痛心,他们宣传保护环境,于是有了这个(指板书,齐读)特殊的葬礼.齐读6,7段.

   六,积累语言,拓展升华.

   1,指名读第8自然段,巴西总统在葬礼上讲了哪几方面的内容?

   2,巴西总统为瀑布举行葬礼,目的是什么?学生说.

   3,我们应该怎样来保护环境?

   4,如果你是总统,在这个葬礼上,对着巴西人民发表演说,你应该怎么说? 小组合作写演说词,并推选一位同学当总统,师到小组里点拨.

   5,小组派代表演说.老师点评.

   [评析:课后习题既是语言文字训练的有机落实,更是对课文主题的升华,这一教学设计通过设身为菲格雷特总统在特殊葬礼上的演说,把思维训练,语言训练,思想教育,人文教育等有机地统一在一起]

   七,总结课文.

   同学们,巴西总统希望大瀑布的悲剧不再重演,这是一个美好的愿望,其实大瀑布的悲剧也在我们国家上演.李白笔下的庐山瀑布已失去了"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壮观气势了,我们的母亲河——黄河也正面临着断流的危险,再看看我们身边的小河,也在一论文范文变脏变臭.同学们,地球只有一个,离开它我们将无法生存,就让我们从小做起,从现在做起,一起为保护环境,爱护地球而共同努力吧!

   [评析:这一环节目的在于让学生进一步感悟到环境保护迫在眉睫,应立即行动起来,从身边做起,从自己做起,从而有效地将生态意识转换成环保行动]

   八,布置作业

   1,小练笔:同学们和爸爸,妈妈一起设计一句环保广告语

   2,以"保护环境,爱护地球"为主题开展班队活动.

   [评析:本环节是一种延伸和拓展,目的在于让学生把刚刚唤醒的生态意识与身边的人,事,物联系起来,从而有效地将生态意识转换成环保行动,做到此时是课的结束,行动的开始]

   [反思]这是本人参加全市青优课比赛时上的一节公开课,反思这节课,成功之处有:

   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教学一开始,我播放低音量的葬礼哀乐,并在音乐中描述:"1986年9月,在拉丁美洲的巴拉那河上,巴西总统亲自主持了一次特殊的葬礼."描述将学生带入课文特定的情境,学生产生了许多疑问,如人们为什么要为一条瀑布举行葬礼?这是一条怎样的瀑布呢?学生有了强烈的求知论文范文,就会主动地探索.

   二,图文结合,潜心会文

   在教学3,5两个重点段落时,我都是先出现课件,让学生从听觉,视觉上感受到瀑布昔日的雄伟壮观及如今的奄奄一息,从而在心中渐渐产生,涌动着自己的感受和见解.再让学生阅读课文,抓住文中的关键词,关键句子谈感受,在反复朗读的过程中感知课文内容,通过比较,学生深深体会到环境污染给大自然,给人们的生活带来的严重危害.

   在学生潜心会文,深入感悟的基础上,其独特的感悟,丰富的体会,能在头脑中自然生成,就会变消极被动的"要我说"为积极主动的"我要说".

   三,结尾质疑,引导续想

   学完课文后,一个学生站起来问:"老师,葬礼是在1986年举行的,那塞特凯达斯瀑布现在怎样了呢?"问题一提出,我并没有急于告诉学生答案,而是引导学生想象:"同学们,你们想象一下,瀑布应该怎样呢?"学生经过思索后,有的说瀑布可能永远消失了,它只能存在于人们的记忆中,有的学生却说葬礼唤醒了人们,人们积极植树造林,保持水土,瀑布恢复了往昔的生机与气势.通过续想,尽管学生的答案不一,但学生进入了课文的意境,进一步增强了保护环境,爱护地球的意识.

   四,个性化阅读,尊重学生感受

   语文学习是极具个性化的行为,由于学生知识,背景,生活经历,情感气质等方面的差异,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是多元的,课堂上我引导学生多层面感悟,发掘学生的灵气,使学生对语言产生具有个性的理解和真实感受,从一个个学生的朗读中不难看出,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阅读感受,都有自己对文本独特的解读.

   责任编辑:周荣政

  

   体验过程 发展思维 升华情感

   ——人教版必修二"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一节的教学设计

   ●第三高级中学 金玺 孔爱华

   生物科学的发展史就是一部科学家们不断对生命活动规律进行探索的历史,留下了大量经过巧妙设计和反复实践的经典实验,这些实验既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平台,又是训练学生科学方法和思维能力的极好素材.纵观近几年的高考试题,经典实验的考查也是常考常新.经典实验如何教?本文以"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一节为例,一方面通过深入剖析经典实验本身,使学生深度体验过程,深刻理解方法;另一方面,通过适度拓展延伸实验,使学生自觉发展思维,自然升华情感.

   1 教学内容和目标分析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是让学生重走探索之路,总结"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的探索过程,分析证明DNA是主要遗传物质的实验设计思路,探讨实验技术在证明DNA是主要遗传物质中的作用.从内容篇幅上看科学史的内容多于基本概念和原理的表述.教学中应引导学生分析科学史,促进学生主动建构知识,以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基本概念和原理,切不可"为史而史",让学生将科学史本身作为基础知识来记忆或将基本概念和原理淹没在科学史的海洋中.

   2 教学过程设计

   2.1 对遗传物质的早期推测 教师创设问题情境:20世纪20年代为什么大多数科学家认为蛋白质是遗传物质?到了20世纪30年代,为什么有的科学家意识到DNA在遗传中的重要性?通过分析讨论,诱发认知冲突,激发强烈的求知欲.

   2.2 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

   2.2.1 多媒体直观呈现实验过程,巧妙设计问题串:格里菲思的第一组和第二组实验的目的是什么?对比第二组和第三组说明了什么?对比第三,第四组可说明什么?格里菲思有没有找到"转化因子"是什么?该实验的结论是什么?得出结论的依据是什么?艾弗里体外转化实验的设计思路是什么?艾弗里用DNA酶处理S型活菌的DNA并与R型菌混合培养,设置该步骤的目的是什么?得出的结论是什么?体外转化和体内转化的关系是什么?教师引导学生讨论交流,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

   2.2.2 挖掘实验细节,理解转化的实质

   资料1:蛋白质和核酸对高温的耐受力不一样.在80—100℃的温度范围内,蛋白质将会失活,DNA双链将解开;当温度降至55℃左右时,DNA双链能恢复,但蛋白质的活性却不能恢复.

   资料2:R型细菌在生长到一定阶段时,就会分泌一种小分子的蛋白质,称为感受态因子.这种因子又与细胞表面受体相互作用,诱导产生感受态特异蛋白质(如自溶素),该物质使细胞表面的DNA结合蛋白及核酸酶裸露出来,使其具有与DNA结合的活性.加热灭活的S型细菌遗留下了完整的细菌染色体DNA的各个片段,其中包括控制荚膜形成的基因,即S基因.这一片段从S细菌中释放出来,并且在后继的培养中被一些R型细菌所摄取,整合进入R细菌的基因组中,使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

   刨根问底:加热杀死的S型菌为什么能使R型菌发生转化?

   归纳整理:肺炎双球菌转化的实质是DNA的重组.

   2.2.3 转化实验的拓展——进一步探究

   2.2.3.1 提出问题

   格里菲思的转化实验中,注入R型活菌的小鼠会产生抗体,这种抗体是否能对S型细菌发生作用呢?

   2.2.3.2 作出假设

   训练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对上述问题进行尝试性回答:注入R型活菌的小鼠产生抗体能(或不能)对S型细菌发生作用.

   2.2.3.3 实验设计

   实验材料:发育状况相同的健康小鼠若干只,S型活菌,R型活菌,生理盐水,注射器等.(提示:可用生理盐水配制一定浓度的活菌液,但浓度和剂量不作要求)

   讨论:

   1)本实验的自变量是什么?因变量是什么?用什么方法控制自变量?怎样观察或检测因变量?

   2)对照组如何设置?

   3)无关变量有哪些?如何排除无关变量对实验结果的干扰?

   学生经讨论形成小组的实验方案,教师组织交流,修改和完善方案,并展示一个参考案例:

   1)取小鼠若干只,均等地分为两组,编号为甲组和乙组;

   2)在甲组体内注射用生理盐水配制的R型活菌液lmL,在乙组体内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

   3)一段时间后,再分别给甲,乙两组注射用生理盐水配制的S型活菌液lmL;

   4)观察两组小鼠的生活状况.

   2.2.3.4 实验预期及结论 引导学生对实验结果进行预期,并通过推理得出结论:

   1)若甲组小鼠存活,而乙组小鼠死亡,说明注入R型活菌的小鼠产生抗体能对S型细菌发生作用;

   2)若甲,乙两组小鼠都死亡,说明注入R型活菌的小鼠产生抗体不能对S型细菌发生作用.

   2.3 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

   2.3.1 介绍背景知识,明晰设计思路

   1)PPT展示噬菌体的模式图,讨论科学家为什么选用噬菌体作为实验材料?

   2)多媒体演示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过程,使学生明确:在噬菌体侵染细菌过程中,DNA进入到大肠杆菌内,蛋白质外壳留在大肠杆菌外.

   3)根据实验材料和侵染过程的特点,讨论实验设计思路.

   2.3.2 问题引路,理解探究过程

   1)为什么用32P和35S分别标记DNA和蛋白质?用14C和18O标记可行吗?

   2)如何使噬菌体标记上同位素?将噬菌体在含35S(或32P)的培养基中直接培养,能否使噬菌体标记上35S(或32P)?

   3)实验过程中搅拌和离心的目的是什么?

   4)该实验的自变量是什么?有没有对照实验?

   5)用32P和35S同时标记一组噬菌体去侵染大肠杆菌,可行吗?为什么?

   2.3.3 分析推理,讨论实验结果

   放射性检测的结果是:第一组用35S标记的感染实验,放射性主要分布在上清液中;第二组用32P标记的感染实验,放射性主要分布在沉淀物中.这一结果说明了什么?引导学生分析推理,不难得出以下推论:第一组结果说明蛋白质没有进入大肠杆菌,第二组结果说明DNA进入到大肠杆菌内.

   根据噬菌体的结构特点和噬菌体侵染过程要求学生进一步分析推理:两组感染实验理论上的结果是什么?产生误差的原因可能有哪些?

   2.3.4 归纳总结,得出结论

   多媒体呈现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过程,并作如下总结:

   1)标记噬菌体的方法

   含35S的培养基含35S的细菌含35S的噬菌体

   含32P的培养基含32P的细菌含32P的噬菌体

   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过程

   标记细菌→标记噬菌体→用标记的噬菌体去侵染未标记的细菌→测试放射性

   3)原理和结论

   亲代噬菌体 原宿主细菌内 子代噬菌体 实验结论 32P标记DNA 无32P标记DNA DNA有32P标记 DNA是遗传物质 35S标记蛋白质 无35S标记蛋白质 外壳蛋白无35S标记 2.3.5 课堂热身,活跃思维

   1)赫尔希和蔡斯分别用32P和35S标记噬菌体的DNA和蛋白质,在图中标记元素所在部位依次是什么?(答案:①④)

   2)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T2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大肠杆菌,经保温培养,搅拌离心,

   检测放射性,预计沉淀物中应无放射性,但结果出现了放射性.则标记的元素及误差原因是什么?(答案:S;搅拌离心不充分,仍有少量噬菌体或外壳吸附在细胞表面)

   2.4 探究"RNA也是遗传物质"

   2.4.1 提出问题 烟草花叶病毒(TMV)的遗传物质是蛋白质还是RNA?

   2.4.2 设计探究的思路,预期实验结果

   2.4.2.1 轻车熟路——模仿前人的思路

   提供信息:将TMV放在水和苯酚中震荡,就可以把病毒的蛋白质和RNA分开.

   进行小组讨论,组织交流,修改,完善,得到了如下实验思路(拆分法):

  

   2.4.2.2 创新思路——拆分重建法

   通过PPT介绍佛兰科尔—康拉特病毒重建实验:将两种不同的烟草花叶病毒株系的外壳蛋白和RNA分别分离开,再交互重组.即用A病毒的蛋白质外壳与B病毒的RNA混合,和用B病毒的蛋白质外壳与A病毒的RNA混合形成两种论文范文病毒;然后用这2种论文范文病毒去感染烟草,结果是病斑总是跟RNA供体的病斑一样.

   2.4.2.3 智力快车——抢答开始

   如下图,甲,乙两种不同的烟草花叶病毒,经病毒重建形成"论文范文病毒"丙,用丙病毒侵染烟草细胞,在烟草细胞内产生的论文范文病毒可表示为哪一项?(答案:D)

  

   2.4.3 得出结论:RNA也是遗传物质.

   2.5 从三个实验的结论中,拓展出下列规律:1)非细胞结构的生物体内,只有一种核酸,只有一种遗传物质,即DNA或RNA;2)在具有细胞结构的生物体内,有DNA和 RNA两种核酸,DNA是遗传物质.

   3 教学设计分析

   3.1 体验科学家的探究过程是本节课的基础和切入点

   学习建立并源自体验.通过体验,在体验中,并获得体验,是每个学习者最基本最自然的学习方式."在体验中发展"是本节课教学的精髓,教师一方面通过多媒体动画和PPT引发学生去体验,另一方面让学生自主设计探究方案来内化体验,学生在体验中理解知识,发展思维,建构意义,生成情感.

   3.2 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是本节课的重心和着力点

   科学探究的核心是思维.本节课教师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可谓用心良苦:一是以问题串和训练题来活跃思维;二是以科学家复杂的思维过程和科学探究的方法(如控制变量的方法,对照设置的方法)来启迪思维;三是通过"转化实验的拓展——进一步探究"和"探究RNA也是遗传物质"等来训练思维.

   3.3 升华学生的积极情感是本节课的归宿和闪亮点

   情感的生成取决于人的感受的积累和发展,体验是情感的生发剂.教师通过PPT让学生感知科学家探究的历程,通过经典实验的拓展让学生理解探究的方法,进而在潜移默化中引发出学生的积极情感:认同与人合作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性和讨论技术进步在探索遗传物质奥秘中的重要性;认同人类对遗传物质的认识是不断深化不断完善的过程.

   主要参考文献

   【1】林祖荣.2007."遗传的分子基础"的教学思考与探讨.生物学通报,42(2):30-32.

   【2】贺竹梅.2002.现代遗传学教程.第1版.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185-189.

   【3】郑金洲.2006.课改新课型.第1版.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42—164.

   责任编辑:马张留

   信息传真

   "全国小学优秀校长高级研究班'践行教育家办学思想'"

   现场会在襟江小学举办

   ●襟江小学 吴宏祥 严春圣 张洪根

   5月28日,由教育部小学校长培训中心,北京师范大学校长培训学院,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培训学院联合主办的"全国小学优秀校长高级研究班'践行教育家办学思想'"现场会在泰州襟江小学成功举办.教育部小学校长培训中心主任周晓燕带领来自全国各地的20余位教育专家校长参加了此次会议,来自该市及外县市兄弟学校的教师近400人齐聚会议现场,全程参与了此次活动.

   活动的第一板块是观摩来自云南省玉溪市第一小学的云南省名校长杨琼英执教的英语课《Seasons》.杨校长大胆地尝试用五年级的学生上六年级下册的阅读课,课堂教学取得了成功.课上她采用了让学生自主学习的方式,引导学生分组朗读课文,并把阅读与写作结合起来,让学生模仿例文创作小诗.活动的第二板块是听专家作报告.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管理学院博士姚计海老师采用与听众现场沟通,游戏互动的方式,从"为什么要重视沟通,什么是有效的沟通,沟通的心理前提,如何有效沟通"四方面为与会老师作了题为《教师与学生的心理沟通》的讲座.活动的第三板块是专题沙龙.研究班的六位校长嘉宾就"精致化是不是教育与管理的应有品质"这一话题与襟江小学的八位老师进行了互动交流.互动之后姚计海博士进行了精彩的点评.最后,与会人员一同观看襟江小学师生的文艺演出.现场会开始之前,研究班的学员们还考察了襟江小学的物态环境,物态文化建设,观看了"精致管理工作展板",对该校精美的物态环境,精良的教师队伍,精致的学校管理,精细的育人工作,精彩的集体活动给予了高度评价.

   征稿启事

  

   1.栏目设置:教研信息传真,教学案例,教学研究,班主任工作,教理研究,考试研究,减负增效,培师工程,课题研究,校本教研,名师讲堂等.

   2.稿件要求:信息报道一般不超过500字,其他文章一般2000字左右为宜,课题成果不超过4000字.

   3.投稿方式:所有来稿统一发送到txjysxjy@126.,主题时一律采用"姓名+学段+分类",可以自己发送,也可以由各校特约编辑,特约通讯员论文范文.

   4.截稿日期:当月稿件截止到当月20日. 本刊编辑部

   栏目供稿:刘金玉 责任编辑:刘金玉

   走进洋思

   编者按:洋思中学已经在课程改革试验中充当了排头兵的角色,并取得了教育教学管理诸方面骄人的成绩.经验有三点:一是有先进的教学理念支撑,二是有创新的管理机制,三是有一支土生土长的教师队伍.走进洋思专栏推出学校办学理念,暑期教师培训,教科研管理等一批文章供各学校学习借鉴.

   办学理念篇

   面向全体学生 创新教学模式

   努力向社会提供公平优质的义务教育

   ――在江苏省教育工作会议的交流稿

   泰兴市洋思中学

   一,始终坚持"没有教不好的学生"的办学理念

   "没有教不好的学生,让每一位家长满意"写在洋思校园最醒目的地方,也烙在洋思人的内心深处.多年来,我们一直坚持"没有教不好的学生"这一立校之本.新《义务教育法》强调教育均衡发展和公平发展,更加坚定了我们坚持这一办学理念的信心和决心.

   始终坚持不选择和挑剔学生.(现在还是摇号)

   始终坚持一"包"到底.将"包"字引进校园,这是我们的管理创新.进城后,我们的各项工作依然"包"字当头:德育负责人包全校师德一流,学生品德一流;教学负责人包全校的教学常规管理到位和教学质量领先;教科

   研负责人包全校的教科研有特色,人人有科研课题,人人有科研成果;后勤负责人包全校的后勤工作,确保有效地为教学服务,为师生服务;各年级负责人包各年级的师生管理和教学质量;各备课组长包本备课组老师备,讲,改等教学工作按学校规定正常进行,包本学科的教学质量与兄弟学校相比居上游位置,包本备课组所有教师教学质量均衡发展,差距小;班主任包本班学生的思想工作,纪律,卫生等.学校每学期与"承包人"签订项目合同,明确权利和义务,确认奖惩标准.为了使"包"字落到实处,我们狠抓了过程管理.我们所有管理人员,坚持深入教学区,坚持进课堂,随身带着考核台帐,听课记录和数码相机,发现问题,及时记载,必要时把正反两方面的典型拍下来,周前会回放,大家讨论,月底按制度兑现,实行月月清.就是这一个"包"字,不仅强化了教师的责任感,而且调动了教师的积极性.在洋思,人人有事干,事事有人干;立了功有人"领",出了错有人"顶".

   始终坚持从"三个一"抓起.从"三个一"抓起,就是从初一年级抓起,从新生进校第一天抓起,从最后一名学生抓起. 我们一直重视抓好初一年级,注重长远利益,配备骨干教师,考核跟初三年级一样严格要求.校长坚持不懈地参与初一上课,听课,评课,把全程管理的每个细节抓在手上.定期分析学情,考情,抓两头带中间,克服"跛腿",扬长避短."从最后一名学生抓起",我们有三种办法.一是合理分班,调动竞争的力量.多年来,我们一直坚持不分快慢班,而是按照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搭配,平均分到每个班级,并分别与班主任签定"目标教育责任状",定期对差生的转化情况进行验收,优者奖,劣者罚.二是结对帮扶,调动合作的力量.班主任将这些学生安排到教室前排的位置,与优生同桌,结成学习对子.三是特别关注,调动情感的力量.课上老师提问最多的是这些学生,板演最多的是这些学生,释疑,点拨最多的是这些学生,课后谈心交流最多的还是这些学生.老师不仅关心他们的学习,也关心他们的生活,思想,情感,以全方位的人文关怀激励学生奋发向上.每学期期中,期末学校召开以"我进步了"为主题的演讲大会,让进洋思后思想品德,学习成绩有明显进步的学生登台演讲,以炽热的情感使过去备受老师冷落和同学歧视,家长打骂的后进生有了自尊,自信.

   始终将德育,体育放在突出位置.多年来,我校学生训练有素,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无一学生违法犯罪,学校体育达标率达97%以上,近视率控制在10%左右,这主要得益于我校一直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特别是加强了学校德育,体育工作.我们除了开展正常的德育教育,体育教育以外,还根据学校全寄宿的特点,适时开设了"生活课程",既承担起了家庭教育的任务,又丰富,拓展和系统化了学校的活动课程和养成教育;蓬勃开展"阳光体育运动",保证学生每天锻炼时间不少于一小时,促进了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

   始终开展"三清"运动."三清"就是"堂堂清,论文范文清,周周清"."堂堂清"就是要求学生做到"课堂上能掌握的不留到课后","论文范文清"就是"今日事今日毕","周周清"就是"一周一回顾,一周一扫荡"."三清"不是人人参与的卷面考试,"三清"的对象是少数基础知识没有过关的学生,"三清"的内容为课程标准的最低要求,主要是课本的内容,"三清"的方式是甲班的好同学与乙班的验收对象面对面."三清"是一个既定的目标,学生,教师甚至家长都感到有了责任,于是一起铆足了劲,朝着这个目标努力.现在,"三清"已内化为洋思学生的一种学习习惯,学生学习自觉主动,"清"不了的学生越来越少了.

   二,不断探索"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课堂教学模式

   经过多年实践,我们抛弃了课堂上满堂灌,教师讲,学生听,把"练"压到课外的做法,普遍灵活地运用了"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课堂上,学生主动参与,发言踊跃,大部分作业当堂完成,老师讲得很少,只是对学生的自学进行点拨,指导,释疑,凡学生通过自学已会的内容,就大胆地不教,学生的主体地位,合作精神和探究能力得到充分体现.

   "先学".就是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使学生知其不足,知不足而困顿,困顿而求解惑."先学"不是让学生泛泛地,单纯地看书,而是在教师指导下自学.首先是提出学习目标,并提出自学的内容,方法和要求,进行学前指导,然后让学生带着思考题在规定时间内自学相关的内容,完成检测性的练习.自学的形式多种多样,灵活多变,可以是看例题,读课文,看注释,做实验,发现疑难做记号,做与例题类似的习题等等.在学生自学时,教师巡视,发现问题记下来,但不辅导,不干扰学生自学.

   "后教".不是教师漫无目的地教,而是在学生充分暴露问题后(老师要尽可能了解中等以下学生的自学情况,这样反馈的信息才最真实,最彻底,最有代表性),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互动式学习."后教"的主要内容是:教师从学生反馈的信息中得到的共性的问题,"后教"的方法是:"兵教兵",但是绝对不能就事论事,教师要在引导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总结,归纳,提高,由特殊到一般,由实践上升到理论,真正让学生做到学一点会一类,学一条会一堆.

   "当堂训练".是在"先学","后教"之后进行的,是由理论再到实践的过程, 一般不少于15分钟.这里要说明的是,当堂训练的作业必须分层次设计,内容有必做题,选做题和思考题,着重让学生通过一定量的训练,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从而加深理解课堂上所学的重点,难点,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提高.必做题是保证基础题和中档题,选做题是较难题,思考题是难题.这样,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吃得好,吃得饱.选做题和思考题,当堂完成有困难的学生,也可课后去研究.学生当堂完成作业时,教师要认真"监考",确保人人独立,按时完成,否则反馈的信息就不真实,毫无价值.

   从1995年以来,几乎每天都有人到我校观摩课堂教学,我们也先后500多次外出上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模式的展示课,均受到专家,同行的高度评价.原省教委副主任周德藩曾这样评价:"洋思的课虽不中看,但实在,实惠,管用."原国家教育部师范教育司司长马立在浙江台州市听了我校的介绍后,兴奋地对与会代表讲:"像洋思中学这样课堂上放手让学生看书,练习,更正,讨论,当堂完成作业,就是自主性学习,探究性学习,合作性学习,洋思中学的课就是新课程改革的课."国家副总督学郭振有,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原北京市教育局长陶西平等教育专家曾都多次高度评价我校的课堂教学改革,称赞洋思的课堂教学模式符合新课程理念,洋思的课堂教学已走在新课程改革的前列,而且具有极强的可操作性,为广大的普通学校推行新课改,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的能力,找到了一种程序化的操作办法,值得广大学校借鉴.

   当然,"先学后教,当堂训练"只是一个基本模式,进城以后,我们鼓励教师结合学科和自身特点,形成基于"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的变式,从而丰富发展了这一模式.

   三,全力打造一流的教师队伍

   一流的教育必须有一流的教师来创造.多少年前,人们说我校是以"三流的师资"创造了"一流的质量",但许多专家经过深入研究后认为,我们是将"三流的师资"改造成了"一流的师资",才创造出"一流的质量".

   校长带头.有什么样的校长,就有什么样的学校;有什么样的校长,就有什么样的教师.多年来,我们一直以与时俱进的办学理念和自身的模范行为引领教师.为了占领思想的制高点,我接任校长以来,尽管事务缠身,但都能排除不必要的应酬,每天坚持学习两小时,每周写一篇学习心得.当年蔡林森校长一直住在学生宿舍里,我现在同样住在学生宿舍里,每天都是先学生起床,后学生睡觉.我们进城以后,依然实行全寄宿制.我们许多老师在城里买了房子,从学校到家里最多的也只有10来分钟.可是,为了便于及时管理学生,做好教育教学工作,在我们校长的带领下,大多数老师都食宿在校,以校为家,部分班主任老师也住进了学生宿舍.与学生住在一起.学校也为每一位教师准备了集体宿舍,单身教师3人一间,夫妻教师,配备专间.现在,与学生同住,已经成了我们校长和教师的习惯.

   师德考核.对教师的师德进行考核,是洋思教师管理的一个传统.我们一直常抓不懈.我们从出勤(上下班,开会出席,出操等),师生关系(体罚,变相体罚,侮辱学生等),教学常规(遵守教学秩序,课内规则,备课,作业批改,乱订私订复习资料)等方面制定"师德考核37条",按月对教师进行师德考核,考核不达标者,取消评优评先,职称评定资格.这种看似严酷的考核,既是一种约束,又是一种规范;既是一种压力,又是一种动力.因为在"师德考核37条"面前人人平等,所以每个教师都自觉执行,坚持下来,最终成了我们教师集体的行为习惯.

   校本培养.我校200多名教师,平均年龄30岁左右,他们多数为本科学历,可塑性强,有朝气,有追求.进城以后,学校引导教师人人制定了个人发展规划,

总结:本论文为您写学生教师毕业论文范文和职称论文提供相关论文参考文献,可免费下载。

学生教室*啪引用文献:

[1] 学生论文未在教师系统中查重
[2] 知网查重那里教师学生那里怎么登录
[3] 初中化学学生小毕业论文题目大全 初中化学学生小论文标题怎么定
《音乐论文提纲范文链接》word下载【免费】
学生教室*啪相关论文范文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