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论文写作 > 论文大全 > 文章内容

东北石油大学学位论文示例,计算机论文摘要范文东北

主题:民族文化 下载地址:论文doc下载 原创作者:原创作者未知 评分:9.0分 更新时间: 2024-02-29

简介:关于对写作民族文化传承论文范文与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相关本科毕业论文民族文化传承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下载有帮助。

民族文化传承论文范文

民族文化论文

目录

  1. 民族文化:刘建设 上传 黔中本土民族文化传承演艺团 贵州下司犬野兔训猎、

   课题名称:学校教育中的民族文化传承与发展研究——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云南彝族烟盒舞为个案

   课题批准号:DMA090343

   课题类别:教育部重点

   课题资助经费:2万元

   学科分类:民族教育

   课题鉴定时间:2017年6月

   课题负责人:普丽春 云南民族大学

   主要成员:安学斌 雷 兵 陈 柳 胡 洁 鲁德忠 李云芳 张晓梅 彭艳云 李文杰 刘亚君 郑惠帆 周凤丽 任 红

   研究总报告

   "学校教育中的民族文化传承与发展研究----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云南彝族烟盒舞为个案"

   序言

   研究学校教育中的少数民族文化传承与发展问题,对于一个多民族国家而言,具有特殊的社会意义和教育价值.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兄弟民族都有悠久的历史和辉煌的文化,形成了大量独特的少数民族文化.少数民族文化作为本民族存在的基础,既是其先民遗留给后人的宝贵财富,也是少数民族生存,认同,发展的重要标识.少数民族文化带给我们众多人类发展的珍贵信息,可以帮助我们去解读,探索,认知中华民族发展的历程.研究少数民族文化是了解中华民族文化的基础之一,传承和保护少数民族文化就是保护和传承中华文化.

   摘 要

   少数民族文化的学校教育传承,是一个特殊的文化过程.少数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生存与发展的根基,在全球化的进程中,少数民族文化一方面获得了发展的机会,另一方面也受到了极大的威胁.保护和传承少数民族文化,是一个具有理论和实践双重意义的命题.少数民族文化的教育传承,不仅是一个把被长期忽略的各民族民间文化资源融入主流教育的过程,而且是一个对民族生存智慧及活态文化存在的再认知过程,同时还是一个更具理性精神的民族文化整合过程,教育传承是少数民族文化保护的重要形式.教育尤其是学校教育应肩负起少数民族文化在现代社会中保存,传承和创新的历史使命.

   本课题应用教育人类学和文化人类学等多学科理论和方法,借鉴国内外最新的理论研究成果,立足于我国少数民族文化传承的学校教育现状,探讨学校教育传承民族文化的重要意义和基本要求,提出学校教育如何传承少数民族文化的思路.

  

   2017年7月,课题《学校教育中的民族文化传承与发展研究——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云南彝族烟盒舞为例》获准立项后,按照开题报告中的组织分工和计划安排,主持人普丽春教授及其课题组成员积极努力,于2017年3月基本完成课题主体调研之后,课题组对云南省学校教育中彝族烟盒舞等少数民族文化传承的现状进行了认真整理和分析,经过进一步深化和综合研究,形成本报告.

   一,研究背景与问题的提出

   (一)研究目的

   民族文化的教育传承问题,是世界各多民族国家面临的共同问题,也是千百年来,战争与和平重要诱因之一.在建设和谐世界的今天,我国作为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负责任大国,以向历史负责的态度和构建和谐生态文化的高度,传承各兄弟民族悠久的历史和辉煌的文化,继承其独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意义重大.一个民族的文化根基源于其独特的精神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乃是本民族基础的文化识别标志和精神财富,是族群赖以生存与发展的精神内驱动力.民族史研究表明,某一特定民族在其文化消失之时,也就是其民族逐步消亡之期.

   民族文化的学校教育传承,不仅是一种被长期忽视的民族民间文化资源进入主流教育的过程和一种民族古老生命记忆的延续,同时也是一个对民族生存精神和生存智慧及活态文化存在的再认知过程,一个更具人性发现和理性精神的民族文化整合过程.随着社会发展,教育尤其是学校教育应肩负起文化在现代社会中保存,传承和创新的历史使命.根据200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最后文本定义,非物质文化遗产指被各社区,群体,有时是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社会实践,观念表述,表现方式,知识,技能,以及与之相关的工具,实物,手工艺品和文化场所

   (二)理论研究的特点和趋势

   从上述研究成果可以看出,以往关于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具有以下特点:

   其一,侧重地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例如《重庆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介绍了重庆市少数民族的主要分布及其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提出在一般保护原则的基础上,结合客观实际情况,探讨开发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振兴方法,在进行保护的过程中,要首先加紧对一批土家族,苗族的濒危珍贵遗产的保护与开发.再如《湖北省少数民族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对策》,分析了湖北省少数民族主要聚居在鄂西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和五峰,长阳土家族自治县,民族成分以土家族为主,兼有苗族,侗族,蒙古族,回族等少数民族,这些民族大分散,小聚居,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非常丰富,但随着现代化进程和城市化步伐的加快,受汉文化以及通过媒体受外来文化的影响,民族文化生态发生巨大变化,传统文化有逐渐消失的趋势,并就此对湖北省少数民族文化遗产保护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青海地域文化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一文,认识到青海从历史上就是个少数民族聚居地,各民族人民在这里创造出了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留存下了丰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更好地定位与保护好这些有形文化与无形文化,对于发展青海的经济和民族文化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其二,侧重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的个案研究.例如《山区白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与保护——云龙白族耳支歌个案研究》,就以云龙县的白族民俗舞蹈"耳支歌"为例,讨论了山区白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和以社区为主的对这些遗产的保护问题.再如《鄂西南土家族织锦文化遗产保护》一文,主要讨论了鄂西南土家族织锦文化遗产价值的重要性及其历史沿革和现状,阐述了土家织锦艺术对现代视觉艺术创新的影响以及保护所面临的困难和应采取的对策.另外《土家族"茅古斯"文化本源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介绍了土家族民间古老的原生态艺术表演形式"茅古斯",以融歌,舞,剧为一体的形式,表现土家族先民开荒拓野,从事原始渔猎农耕的创世业绩."茅古斯"与土家族古老而神秘的原始渔猎文化,原始农耕文化,原始生殖崇拜文化及楚巫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渊源关系,作为人类原始戏剧和舞蹈的"活化石","茅古斯"有着非常重要的研究价值,同时"茅古斯"也是土家族民间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积极抢救和保护这一珍贵的行将消失的文化遗产.

   其三,侧重对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总结性研究.例如,全国少数民族古籍整理论文范文《民族文化遗产的总汇——中国少数民族古籍抢救,整理简述》(2004年 第1期)和《中国文化背景下少数民族无形遗产的保护与发展》分析了中国少数民族文化遗产保护物存在的问题;《彝族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 ,从彝族文学和艺术两大方面着手,论述了抢救和保护彝族"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并从三个方面提出了保护和抢救彝族"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对策和措施.

   其四,侧重利用多学科渗透与交叉方法,进行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研究,涉及到民族学,教育学,文化人类学等.例如《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教育》一文,列举了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自新中国建立以来已取得一系列成就,但怎样开展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育传承保护还没有系统地展开,尚未将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纳入教育体系,以教育手段与途径保护,开发,传承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转型与文化遗产保护的思考》在区别传统文化和民族文化遗产的基础上,总结了二者的密切关系,并进行了比较,认为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历史上创造的文化的总和,而文化遗产是传统文化中传承下来的精华部分,是各民族历史上遗留下来的值得保护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传统文化可以变异,创新,重构,但遗产却只能保护其原有形态,不能重新创造,继承少数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最重要的是抢救和保护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

   (三)学校教育中的民族文化传承与发展问题深入,具有文化挑战意义

   少数民族文化是少数民族智慧的结晶.保护并创新其文化理论,是少数民族文化发展与进步的标志之一.在对于一个多民族国家的历史文化整合,发展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和社会意义. 研究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具有理论与实践双重意义的命题.以上分析表明,以往研究成果虽然已有一些从民族学,人类学,社会学和经济学等角度加以描述,分析和论述,但是从教育学的角度来考察和研究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成果为数不多,而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育传承研究,尤其是以单个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学校教育对策为主题的研究更是微乎其微,有待深入.

   首先,是理论研究的数量少,与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实际存在不相符.以目前来看,已有昆曲艺术,古琴艺术,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和蒙古族长调民歌(与蒙古国联合申报)四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的世界"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成为世界上入选项目最多的国家之一.其中,就有两项属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这对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但是理论研究的论文还不到2%.

   其次,是具体研究多,理论总结少.在上面提及的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中,大多是对一个少数民族具体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总结,就是对某个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总结也显得很少,例如陆中午,吴炳升的《侗族文化遗产集成·第三辑》(上,中,下),马成俊的《热贡艺术》(人类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丛书),总体观览的着作仅有《中国少数民族文化遗产集粹》.当然,在其他文化类专着中也有总结的,例如《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手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大观》介绍了一些少数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赵洪恩,李宝席主编的《中国传统文化通论》中就有"民族文化"专题,王文章主编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和向云驹着的《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在论述中也介绍了许多少数民族文化遗产.

   第三,是对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传承的研究十分匮乏.从上述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传承研究的总体概况看,涉及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仅有为数不多的几篇,而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传承的研究尤其是以单个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传承为主题的研究更是寥寥无几.

   在相关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传承研究的文献中,有以下几项研究值得我们关注:

   其一,由论文范文美术学院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和中国美术家协会少儿艺委会主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美国福特基金会资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传承课程资源开发暨"蒲公英行动"美术专项课题实验,该课题研究探索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基础教育中的传承问题.之后,论文范文美术学院于2002年10月22日至23日召开中国高等院校首届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教学研讨会,呼吁中国高等院校及教育领域都来关注本民族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会议发表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宣言》,明确了高等教育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传承中的作用和义务,标志着中国民族文化在大学教育中的整合开始起步.

   其二,2005年 4 月召开了由山东工艺美术学院民族艺术研究所与浙江大学计算机学院合作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数字化技术研究和开发》课题论证会.该课题研究内容主要包括数字化档案管理,虚拟博物馆,民间艺术图形辅助设计以及传统文化生态复原等.据调查,目前国内外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的研究领域尚属空白,虽有个别学者开始收集有关的基础资料,但仅停留在对素材的汇编与数字化保存层面,因而该课题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的创新应用.

   其三,论文范文民族大学汪立珍在《民族教育研究》2005年第6期上发表的论文《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教育》中明确提出:虽然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自新中国建立以来已取得一系列成就,但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育还没有系统地展开,并论证了"把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纳入教育体系是保护,开发,传承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手段与途径".

   其四,论文范文民族大学博士生导师王军教授在《民族教育研究》2006年第2期上发表了《民族文化传承的教育人类学研究》一文,指出"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尽管它们的形式和内容千差万别,但这些看似毫无关联的种种民族文化,却有着共同的功能:那就是传递着本民族的古老文化和塑造着一代新人.从教育人类学的角度探讨了民族文化传承对人的影响,研究了民族文化传承与教育的关系.

   其五,王军,董艳主编的《民族文化传承与教育》,从文化传承和教育的角度观察和解读不同民族为什么会形成独特的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力,注意力和独特的语言智能,节奏智能,数理智能,空间智能,动觉智能,自省智能,交流智能,观察智能,以及不同的兴趣,情感,意志,性格特征.在民族教育学研究方面开创了一个新的领域.

   其六,普丽春教授《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传承研究》一书,应用教育人类学,文化人类学等多学科的理论和方法,立足于我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传承的现状,借鉴国内外最新的理论研究成果,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云南彝族烟盒舞为例,论证了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殊价值,探讨了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学校教育传承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的重要意义,并就学校教育如何传承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问题,阐明自己的观点.

   三,研究程序

   (一)研究设计

   在上述研究背景下,本课题坚持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的原则,以切实有效地服务民族教育实践为最高宗旨,在研究设计上实现以下目标:

   一是理论创新.即对少数民族文化的相关理论问题作系统研究和新的探索,提出系统的完善和提高民族文化素质,塑造民族性格,开放民族胸怀,提升民族理想,推动少数民族文化创新,以及教育在提高民族文化素质具有不可替代性的观点等学术观点.指出了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育传承,不仅是一种被长期忽视的民族民间文化资源进入主流教育的过程,一种民族古老生命记忆的延续,同时,也是一个对民族生存精神和生存智慧及活态文化存在的认知过程,更是一个更具人性发现和理性精神的民族文化整合过程等观点.

   二是政策创新.即针对少数民族文化的学校教育传承研究十分欠缺的现状,提出少数民族文化理论研究与政策实践的创新思路.即"在现代社会中,学校教育传承是目前少数民族文化最佳的保护形式,应充分发挥学校教育在少数民族文化保护和传承中的作用,使其成为少数民族文化保护的一种新要求."

   三是实践创新.彝族烟盒舞是彝族民间舞蹈中最具特色的一种舞蹈,广泛流传在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一带,是我国民族舞苑中的一朵奇葩,2006年首批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烟盒舞曲调优美动听,舞姿刚柔相济,道具别具一格,深受各民族人民喜爱.国内外至今对烟盒舞的研究多侧重于其起源,特点,内容和特征等,对其传承过程中对人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影响,还缺乏深入细致的研究.本课题通过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彝族烟盒舞在学校教育传承情况的个案研究,期盼为政府和有关部门保护和传承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提供行之有效,操作性强的新视角和新方法,为最终在全国构建少数民族文化传承和发展的新行为和新途径,提供有益经验,促进民族教育和谐发展.

   (二)研究对象

   本课题研究对象主要包括少数民族文化传承的特殊价值与社会文化功能,彝族烟盒舞等少数民族文化在学校教育中的传承现状及反思,学校教育中的民族文化传承与发展思路.其核心是研究学校教育传承少数民族文化的重要意义,探索学校教育传承少数民族文化的有效模式.

   (三)研究方法

   本课题从教育人类学和文化人类学的视角,运用文献分析法,实地调查法(包括参与法,观察法,访谈法等)对当前云南彝族烟盒舞的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的状况,内容,形式,困境进行系统调查研究,分析研究民族文化与现代学校教育的冲突,整合,记录和整理彝族烟盒舞这一宝贵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探讨民族文化与学校教育调适的对策.

   (四)技术路线

   课题研究主要分以下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2017年7月至2017年9月,完成文献收集整理,撰写开题报告.

   第二阶段:2017年11月至2017年3月,实地调研.期间,由课题组负责人与其他成员相互搭配,分头前往云南红河哈尼彝族自治地州,楚雄彝族自治州,石林彝族自治县等彝族聚居地进行广泛而深入的调查,对彝族烟盒舞等少数民族文化的学校教育情况进行系统调查研究和记录整理,撰写中期调研报告.

   第三阶段:2017年4月至2017年3月,对调研情况进行归纳和整理,经认真分析,评价合研究后,撰写课题总报告《学校教育中的民族非文化传承与发展研究---以非物质文化遗产彝族烟盒舞为例》,申请验收结题.

   四,研究过程及发现

   本课题于2017年10月16日开题后,根据调研计划和设计,积极开展调查研究活动,具体如下:

   (一)民族高校传承彝族烟盒舞的情况调查及分析

   关于彝族烟盒舞在民族高等院校中的传承情况,以对云南民族大学开展烟盒舞传承情况的调查为例进行分析.

   1,云南民族大学在校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基本情况

   据调查,截至2017年秋,云南民族大学本,专科学生为12433,人,其中本科生11794人(其中专升本295),专科生639人(其中五年制大专142人).少数民族达6001人,占在校生总数的48.2%.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基本结构,据统计,族别覆盖了省内25个世居民族,其中绝对数量居于前五位的依次为彝族1936人,占1556%;白族1027人,占8.26%;回族481人,占3.87%;傣族425人,占3.45%;哈尼族379人,占3.05%(详见表一:云南民族大学少数民族学生族属一览表).

   表一: 云南民族大学少数民族学生族属一览表(2017-2017学年度)

   民族成份 合计 彝 白 哈尼 傣 壮 苗 傈僳 回 拉祜 佤 纳西 瑶 人数 6001 1936 1027 379 425 259 144 183 481 113 83 316 46 景颇 藏 布朗 布依 普米 阿昌 怒 基诺 德昂 蒙古 水 满 独龙 其他 90 181 51 38 41 21 21 15 7 36 9 41 3 56

   在生源结构上,少数民族大学生广泛来自全省16个地,州,市及其辖下的近100个县,市,区,而尤以来自边境沿线怒江,保山,临沧,思茅,西双版纳,红河,文山和靠内地区大理,昭通,迪庆,丽江,曲靖等地州山区尤其高寒山区者居多.

   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经济状况,在校内6001名少数民族学生中,家庭人均月收入在80元以下的特困生,分别占校内特困生,少数民族学生的89.31%和64.29%.

   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经济状况,在校内5569名少数民族学生中,家庭人均月收入在80元以下的特困生为3580人,分别占院内特困生,少数民族学生的89.31%和64.29%.

   通过以上数据不难看出,云南民族大学少数民族学生具有人数多,族别和来源广,家庭经济状况差等较明显的特征.

   2,云南民族大学开展彝族烟盒舞教学等活动情况

   据了解,云南民族大学通过以下途径进行烟盒舞等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

   其一,在艺术学院民族舞蹈专业课中传授.云南民族大学于2000年成立民族艺术系,2002年更名为艺术学院,培养民族舞蹈和民族美术的专门人才.2000年开始招收民族舞蹈专业本科学生,在该专业的舞蹈课中有烟盒舞的安排.例如,2000年争取到福特基金资助,通过与云南省孟连佤族,拉祜族自治县民间艺术团等民族地区民族民间文艺组织合作交流,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开展一系列少数民族舞蹈和美术绘画的教学及科研活动,使师生接触和了解民族文化,为学校传承少数民族文化起到积极作用.

   其二,开设全校公共选修课.从2000年开始,云南民族大学体育学院寸亚玲老师编排了一套代表云南民族特色的系列"民族健身操",包括"烟盒舞健身操","白族霸王鞭"等七套.而首先编排出来并已在全校进行培训的就是"烟盒舞健身操",其动作在传统的烟盒舞中揉进了现代"迪斯科"动律,音乐既有传统的民间歌舞曲,又融入了现代电子乐曲的节奏,深受老师和同学欢迎.2002年作为全校公共选修课.

   其三,在校园文化活动中表演.在学校文艺活动和艺术学院学生汇报演出中,一般都有烟盒舞的表演节目.另外,在每年欢度彝族火把节时,学生也组织跳烟盒舞,阿细跳月,左脚舞等集体舞.

   其四,开设相关专业. 2003年,云南民族大学职业技术学院成功申报了"民族文化保护与开发"的大专高职专业,2005年更名为"文化事业管理"专业,开设课程有:《民族文化遗产保护理论与实践》,《中国少数民族文化概论》,《云南少数民族文化概论》,《云南民族民间工艺》,《云南民族饮食文化》,《云南民族艺术概况》,《云南少数民族服饰工艺与文化》等21门,涉及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方面的课程.

   2017年8月,职业技术学院有计划地开展"民族民间艺人进校园"活动.请云南省民族民间艺人到学校,为艺术设计专业学生教授彝族刺绣和白族扎染手工艺; 2017年1月11日至18日,由老师带领舞蹈表演专业学生先后到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石屏县哨冲镇,向云南省巴窝村彝族民间音乐艺人向后宝云等老师学习烟盒舞等彝族民间舞蹈.

   其五,成立"云南民族文化遗产保护与教育中心". 2006年6月,在民族博物馆挂牌"民族文化保护与开发教学实训基地",将其作为活的教科书,成为学生学习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学实训基地.并成立"云南民族文化遗产保护与教育中心", 由民族博物馆与职业技术学院共同建设.

   3,民族高校传承烟盒舞等少数民族文化的探索

   民族高校开展少数民族文化传承探索一直没有停止过.近几年,烟盒舞等少数民族文化在云南民族大学得到一定的传承,也面临严峻局面,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其一,在艺术学院民族舞蹈专业本科学生中没有安排专门的烟盒舞课程,仅仅是为了文艺汇演才编排学习.民族舞蹈专业的特色也逐渐淡化.

   其二, 2002年在全校公共选修课的"烟盒舞健身操","白族霸王鞭"等民族健身操,如今也因为课时等原因被取消了.民族健身操的编排者寸亚玲老师也深感遗憾.

   其三,笔者曾经与许多彝族学生交流,得知他们中大部分人都不会跳烟盒舞了,这也是个值得注意的问题.

   (二)中小学传承彝族烟盒舞的情况调查分析

   2017年12月,笔者对彝族烟盒舞的发源地——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石屏,建水等县开展等少数民族文化传承的情况进行了调查,目前,红河州建水,石屏等县中小学均开展了传承彝族烟盒舞的教学活动,势头很好.("彝族烟盒舞"是焦点案例,应单为一节,此处就说此案例.下面前两个个案,作为提出对策建议的先进经验而用)

   石屏县现有七个传习所专门传授烟盒舞和海菜腔等彝族文化,分别是:龙朋镇巴窝村烟盒舞和海菜腔传习所,龙朋镇鲁土格海菜腔传习所,龙朋镇桃园村烟盒舞和海菜腔传习所,牛街镇扯直村烟盒舞和海菜腔传习所,石屏县哨冲镇邑堵村委会曲左村海菜腔传习所,异龙镇鸭子坝村烟盒舞和海菜腔传习所,坝心镇石缸村烟盒舞传习所,异龙镇豆地湾村烟盒舞传习所.石屏县龙朋镇是经论文范文论文范文命名的"中国民间艺术之乡",烟盒舞享誉国内外,荣获"中国西部民歌大赛金奖","第十二届青年歌手大奖赛原生态组金奖","中国南北民歌擂台赛'歌王'一等奖"的李怀秀,李怀福,施万恒等就是龙朋镇民间歌手.龙朋镇的民间歌舞传遍云南省内外,多次登上论文范文电视台等国家级的艺术殿堂,还到日本,美国,法国等多个国家进行文化交流演出.在云南省和红河州的各种(音乐,舞蹈)比赛中获得优秀的奖项.龙朋镇为"两市三县"交界地,"两市"指红河州和玉溪市,"三县"指石屏县,建水县和通海县.故石屏的海菜腔,建水的沙莜腔,五三腔和通海的四腔都在龙朋镇汇聚.烟盒舞的传承在龙朋镇已经相当普及,龙朋镇几个传承点都是以传承烟盒舞为主.以下是对石屏县龙朋镇巴窝村小学传承烟盒舞调查的具体情况分析:

   (1)巴窝村小学的基本情况

   巴窝村小学位于石屏县龙朋镇,全镇有31个教学点,其中村完小12所,村小13所,一师一校点6个;133个教学班,其中学前班25班,小学108班;3265个学生,其中,学前班682人,小学2583人.全镇有教职工188人,其中教师183人,工人5人,专任教师160人.小学高级教师107人,一级教师54人,二级教师8人,未聘职务14人.巴窝村小学现有6个班级,在215名学生中,除30名是汉族外,其余皆为彝族,彝族学生占在校生总数的86.1%.学校共有9个教职工,其中8名专任教师,由李伟才担任校长.

   (2)巴窝村小学传承烟盒舞情况

   本次调查对象为石屏县龙朋小学5,6年级部分学生和巴窝小学4,5,6年级的学生,共发放240份问卷,回收240份,回收率为100%,其中有效问卷238份,有效率为99.2%.据调查,主要采取以下措施开展烟盒舞等彝族文化传承.

   其一,邀请民族民间艺人后宝云老师来学校传授烟盒舞等彝族文化.现有66名学生定期在星期六与后宝云老师学习烟盒舞和海菜腔,其他学生有时也会主动到"巴窝村烟盒舞和海菜腔传习所"学习烟盒舞.烟盒舞传承班一般在农闲时晚上21:00-23:00上课.

   其二,学校利用音乐课教学生彝族民歌,体育课让学生学习烟盒舞,劳动课和美术课则传授彝族剪纸和刺绣.具体做法是:每周三和周五的音乐课,劳动课时间,由后宝云老师为爱好烟盒舞和海菜腔的同学上课,每周平均6节课.把彝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融入到课堂中.增强学生对彝族文化的了解.海菜腔的传承人李怀秀就是后宝云老师的第一代学生.

   其三,学校从2017年3月开始,全面实施烟盒舞课间操,与国家广播体操交替进行.每周二,周四大课间时跳烟盒舞课间操,周一,周三和周五做广播体操.

   据统计,学校通过课本知识传授,开展烟盒舞课间操,文艺活动等方面,让学生学习彝族烟盒舞等少数民族文化(详见图2).

   图2 学校开展彝族烟盒舞等少数民族文化传承情况

   (3)巴窝村小学传承烟盒舞存在的困难

   巴窝村小学在传承烟盒舞等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取得很论文范文绩,也存在一些问题和困难,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其一,是师资问题.巴窝村小学9个教职工中仅有两个会跳烟盒舞,老师调动非常频繁,刚学会烟盒舞的老师若被调走,由老师传授学生烟盒舞的方式受到影响.

   其二,是资金问题.请民间艺人到学校教课需要支付课酬.目前学校没有专项经费,长期从学校很少的经费里支付课酬,只能是杯水车薪,无法解决根本问题,给该项工作的开展带来困难.

   其三,是烟盒舞伴奏音乐还有待完善.目前烟盒舞课间操采用烟盒舞正弦动作,伴奏音乐没有变化,学生不清楚什么时候该变化动作,直接影响了烟盒舞课间操的整齐程度.

   (4)中小学教育传承少数民族文化的经验

   通过对云南红河州中小学传承彝族烟盒舞的调查分析,笔者认为有以下经验值得深思.

   其一,校长理念直接影响民族文化进校园工作.正所谓"一个校长就是一所学校",巴窝村小学在传承民族文化方面取得较论文范文绩,与李伟才校长的重视分不开,李校长常教导学生说:"学好海菜腔,烟盒舞,你们今后就会多一个成功的机会,李怀秀和李怀福就是由巴窝小学培养,成为彝族烟盒舞民族民间艺术传承人."

   其二,家长和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可和热爱,是学校传承民族文化的基础.根据对石屏县龙朋镇中心小学五,六两个年级部分学生,以及巴窝村小学四,五,六年级的调查显示.在所调查的238学生中,所有学生都回答"了解烟盒舞",占100%(见图3);有211名学生回答"会跳烟盒舞",占89%(详见图4).

   图3 学生对彝族烟盒舞的了解程度

   图4 学生对彝族烟盒舞的掌握程度

   对石屏县三中学生的问卷调查统计表明,在所调查的197名学生中,有144名学生认为彝族烟盒舞等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很优秀",占73.1%:有40名学生认为"没感觉",占20.3%;仅有13人认为"太土了"(详见图5).

   图5 学生对彝族烟盒舞的热爱程度

   另据对石屏县龙朋镇巴窝村委会大寨村村民的随机调查表明,在被调查的80名村民中,有69人认为烟盒舞等彝族民族文化"很优秀",占86.25%;4人感觉"一般",占5%;7人认为"太土了",占8.75%(详见图6).有76人"希望孩

   图6 家长对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知态度

   图7 家长对学校学习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支持率

   子在学校学习少数民族文化",占95%;仅有3人回答"不希望子女在学校学习少数民族文化",占3.75%;有1人回答"不清楚",占1.25%(见图7).

   其三,各级政府部门和领导重视,争取资金支持是关键.在石屏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经费短缺十分突出,国家级非物质遗产保护的资金来源有两个:一是国家补助,二是地方财政补助.因地方财政困难,基本上无法列入专项经费预算.如需开展一些活动,有时可以申请财政补助,只是没有形成制度.例如巴窝村小学欲重新做一套烟盒舞伴奏音乐,也因为无经费而搁浅.工作需要资金支持才可以开展.

   (三)学校教育中的民族文化传承学理反思

   少数民族文化的学校教育传承,不仅是一种被长期忽视的民族民间文化资源进入主流教育的过程和一种民族古老生命记忆的延续,同时也是一个对民族生存精神和生存智慧及活态文化存在的再认知过程,一个更具人性发现和理性精神的民族文化整合过程.随着社会发展,由于我们没有充分认识到少数民族文化对于民族精神的重要作用,使很多优秀的少数民族文化逐渐消失了.要有效地保护和传承少数民族文化,就需要借助强大的传播工具,即学校教育来进行.学校教育应担负起保护和传承少数民族文化的责任,保留人类几千年创造的文化的多样性.国务院论文范文《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中提出,"要积极开展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和展示","教育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要逐步将优秀的,体现民族精神与民间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编入有关教材,开展教学活动".2017年7月16日,教育部,国家民委印发了《全国中小学民族团结教育工作部署视频会议纪要》,规定将民族团结教育纳入我国小学阶段考查和中,高考及中职毕业考试范畴,且试题分值不低于政治科目的15%,并强调民族团结教育课程要根据国家统一要求列入地方课程实施的重要专项教育.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从2017年3月1日起,全面贯彻执行云南省《切实减轻中小学负担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办法》的通知.该"通知"第四条明确规定:各地,各中小学在落实国家的课程设置方案和省的课时安排意见时,要确保中小学除体育课外每天体育锻炼时间不少于1小时.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义务教育1-2年级每周4课时,3-9年级每周3课,普通高中每周2课时,增量部分,在周活动总量不变的前提下,由学校作适当调整.全省中小学校必须在每天下午课后组织学生进行1小时集体体育锻炼,并将其纳入教学计划,同时开展好广播体操,青春健身操等集体体育活动.严禁教师"拖堂"侵占学生课间休息锻炼和活动时间.任何学校不得以任何理由减少初,高中毕业年级的体育与健康课时和其它体育锻炼时间.同时第九条规定:"要采取措施保证小学生每天有10小时,初中学生9小时,高中学生8小时的睡眠时间.有寄宿生的学校,应严格控制学生晚自习时间."

   调查中发现,石屏职业高中于2006年成立并开设了民族歌舞班,为传承民族文化进行了积极尝试,遗憾的是第一届学生毕业之后没有再招生,彝族文化课没有长久地坚持下来,分析原因主要是受应试教育评价体系的影响,以分数为标准.随着云南省教育政策的改变,规定除体育课外,要求学校组织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时间不少于1个小时,民族文化传承纳入到学校教育提供了一定的空间,学校可以选择有特色的少数民族文化,在体育锻炼时间进行传授,从而使有价值的少数民族文化在学校中传承下去.

   云南中小学教育政策的实施,为烟盒舞等彝族文化课程提供了政策依据.所以应该抓住机遇,对烟盒舞等彝族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深入的研究,因地制宜地制定一系列彝族烟盒舞的综合乡土教材.据建水县教育局官员介绍,近几年建水县中小学开展了以下"民族文化传承进校园"活动.

   其一,将彝族烟盒舞等民族舞蹈作为课间操引入学校.如青龙镇老李硐小学,临安镇庄子河,甸尾乡的六所小学和一所中学(建水十中),均实施彝族烟盒舞课间操,建水县临安镇庄子河小学每年举行的"校园阳光体育活动",也涉及到彝族烟盒舞,彝族舞龙和哈尼族响杆舞等少数民族文化.

   其二,建水县教育局于2006年开发了校本课程《建水中学生县情教育读本》,内容包括反映建水县七个主体少数民族文化知识.在思想品德课时使用.学生通过学习,了解少数民族文化知识,培养民族情感.

   其三,建立了"三生"教育基地,并在基地上组建"桃园希望小学",设立少数民族文化展览室.让学生了解更多的少数民族历史文化, "桃园希望小学"的学生随时可以参观学习,建水县其他学校的学生每学期也有一次机会到"基地"学习和实践.

   其四,教育局2007年成功举办了"校园文化节",在全国引起了很大的反响,浙江等十余个省市相关人员来建水县参观学习.校园文化节活动中,具体做了以下工作;一是创建了文化建设论坛,聘请全国知名的教育专家参加并做了报告;二是进行校园文化展示,建水县每个乡镇都有自身的特色,每所学校都有自己的校歌;三是举行了 "土洋结合"晚会,给传统文化融入现代手段.

   石屏县鸭子坝小学,石屏县龙朋镇中心小学,巴窝小学和桃园小学等学校,均于2017年全面实施烟盒舞课间操,与广播体操交替进行.每周一,三,五做烟盒舞课间操,周二和周四做广播体操.巴窝小学每周六把爱好彝族烟盒舞的学生集中到"传习馆"学习,老师是红河州民族民间艺人后宝云老师;桃园小学请国家级非物质文化传承人施万恒教授到学校师生跳烟盒舞,老师早上通过跳烟盒舞锻炼身体.桃园小学的师生都会跳烟盒舞,老师学会后可以直接辅导学生提高,有大型活动时,学校会请民间艺人来参加.石屏县还计划在2017年3月开始编写《石屏彝族烟盒舞知识读本》,2017年10月将其作为石屏县中,小学体育课教材使用.

   云南民族中学是云南省唯一的一所省属全日制寄宿民族中学,现有1700多名在校生,族别包括基诺族,布朗族,德昂族,阿昌族,普米族,独龙族,怒族等20多个民族,自1997年以来特别重视开展民族文化艺术活动,成为民族教育的一个缩影.在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传承方面,民族中学最大的特点就是将艺术与体育相结合.从2002年开始,每年定期开展"彩云现"艺术活动和"红高原"体育艺术节,还把各民族的舞蹈融合在一起,自创了一套包括彝族,藏族,蒙古族,景颇族等多个民族的经典舞蹈动作的民族课间操,与国家教育部规定的课间操穿插进行,具体如下:

   首先,"彩云现"艺术活动精彩纷呈.从2000年起,云南民族中学于每年五·四青年节期间定期举办"彩云现"艺术系列活动,集中展现"彩云现"艺术团下辖的铜管乐队,合唱队,舞蹈队,器乐队,书法美术小组,摄影手工制作小组等的成果,以及全校各班,各处室举办的艺术成果展,并增加民族服饰表演等新内容,注重突出民族特色,展示个性特长,促进教学进步,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

   其次,创办了独具特色的"红高原"体育艺术节.云南民族中学为了进一步提高师生对体育艺术,体育美学的认知水平,针对开展冬运会所存在的不足,结合学校具有多种少数民族及其少数民族民间艺术的特点,积极响应云南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建设民族文化大省的号召,从2000年起,学校将一年一度的"冬季运动会"更名为"红高原"体育艺术节.在2000年11月9日至11日举行的第一届"红高原"体育艺术节上,民族中学编排的白族霸王鞭健美操表演,铜管乐队和民族歌舞队,尽显少数民族少年的飒爽英姿,受到云南省教育厅有关部门,省级机关部门及省级机关党校负责人等领导的充分肯定.

   其三,独特的民族艺术课间操大放异彩.民族中学结合拥有多种少数民族的实际,依据学生来自不同地域,拥有不同的民族语言,服饰,人文风俗,生活习惯等特征,本着调动学生锻炼身体积极性,促进学生身体正常发育,培养学生健美体态,提高身体素质,开拓学生视野,陶冶学生情操,使学生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的目的,将民族音乐,民族舞蹈,广播体操相结合,于2002年4月自编了一套"课间民族艺术操"(以下简称 "民族操"),其具有以下特点:

   一是音乐的选择富有民族特色."民族操"的音乐选择了合唱歌曲《25个民族拥有同一个未来》,歌曲由单三步曲式构成,旋律优美清新,表现出浓郁的云南少数民族风格,节奏欢快,充满论文范文,使人感受到云南各族人民的热情奔放."民族操"动人的音乐引起了民族学生的广泛兴趣,学生们主动地听音乐旋律,跟歌曲节奏,认真地完成每一个动作,不再被动地听口令做操了.

   二是"民族操"是民族团结教育的活教材."25碗米酒灌醉同一个信念,25根弦弹奏同一个心愿,25双脚踩出同一条大路,25双巨手托起同一片蓝天等"这是《25个民族拥有同一个未来》歌曲中的一段歌词,云南是一个拥有25个少数民族的省,搞好民族团结是云南经济腾飞的重要条件,民族教育工作者应不失时机地对民族学生进行民族团结教育.学生通过做 "民族操",既锻炼了身体,又接受了民族团结教育.

   三是民族舞蹈与体操相结合."民族操"的每个动作都根据不同民族舞蹈编排而成,并依据各民族舞蹈动作取一个与之相符的具有民族特色的名称,将广播体操与民族舞蹈融为一体.例如第一节采用了彝族"大三弦"的动作,取名为"欢乐的大三弦";第二节伸展运动与哈尼族舞蹈相结合,取名为"哈尼庆丰收".(详见表二:民族操的动作名称与广播体操动作名称对照表)

   表二:"民族操"动作名称与广播体操动作名称对照表

   民族操

   动作名称 源于民族 广播体操

   动作名称 民族操

   动作名称 源于民族 广播体操

   动作名称 第一节

   欢乐的大三弦 彝族

   (撒尼人) 髋部运动 第二节

   哈尼庆丰收 哈尼族 伸展运动 第三节

   景颇长刀 景颇族 体侧运动 第四节

   基诺欢歌 基诺族 踢腿运动 第五节

   香格里拉的云 藏族 四肢运动 第六节

   阿佤山歌 佤族 上肢运动 第七节

   纳西磋磋 纳西族 整理运动 第八节

   打起象脚鼓 傣族 全身运动 第九节

   轻舞霸王鞭 白族 下蹲运动 第十节

   欢乐的大三弦 彝族

   (撒尼人) 髋部运动 第十一节

   蝴蝶飞舞 苗族 全身运动 第十二节

   欢跳三跺脚 傈僳族 踢腿运动 第十三节

   草原雄鹰 蒙古族 全身运动 第十四节

   布依秋千 布依族 跳跃运动 第十五节

   玉龙磋磋 纳西族 整理运动 第十六节

   熊熊篝火 彝族 跳跃运动 第十七节

   齐划龙舟 壮族 上肢运动 第十八节

   泸沽磋磋 纳西族 整理运动 第十九节

   托起彩云 汉族 腹部运动 第十二节

   奔向未来 拉祜族 跳跃运动

   四是将体操动作艺术化,舞蹈化和民族化,较好地对学生进行了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对于来自边疆地区的民族学生和长年在一线执教的文体老师来说,"民族操"的编排不但具有创新性,挑战性,同时还具有时代性,因为"民族操"是体育与艺术的民族化融合,是一种改革和创新.目前,云南民族中学的"民族操"已被不少兄弟学校学习和推广,先后参加了第二届"全国亿万青少年健身活动"展示大会,2003年中国《十城市》体育教学观摩研究会上展示,2003年全国"飞利浦杯"大学生足球比赛开幕式等.2004年,"民族操"在论文范文电视台《体育与人间》节目中播放,受到中外观众的广泛赞许.

   此外,笔者对丽江市纳西族文化传承的学校教育情况进行了调查.丽江市古城区是以纳西族为主体民族的少数民族地区,纳西族人口占60.2%.早在1998年,丽江市教育局对大研镇纳西族语言使用状况进行的调查表明:以地域来划分,以大研镇为中心往外辐射,离中心距离越近,会讲纳西语的人越少;如以年龄来分,年纪越小的人群会说纳西语的人数越少.纳西文化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语言文字正濒临灭绝之灾,仅靠祖辈们的口授心传已无力承担起传承弘扬纳西文化之重任.市教育局决定把纳西族文化传承工作引入课堂,先后设立了兴仁小学,黄山小学等纳西族文化传承基地,进行了"纳西族文化进校园"的尝试,为在丽江市全面实施纳西族文化进校园奠定了基础.

   从2003年开始,丽江市以古城区大研镇为重点,在五乡一镇小学的一至四年级开设纳西族文化课.确立"推广普及纳西语,初步认识纳西象形文字,同时学习纳西传统手工业,民间歌舞,民谣,童谣,风俗礼仪,了解纳西族历史,尽快恢复良好的纳西语言环境"的传承纳西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

民族文化:刘建设 上传 黔中本土民族文化传承演艺团 贵州下司犬野兔训猎、

工作目标,开展传承工作.

   首先是制定师资培训计划和目标措施:(1)采取先培训后上岗的办法,从2003年至2005年对担任课程的教师进行岗前培训,分三阶段进行.(2)目标措施:第一阶段目标,以纳西拼音,纳西象形文字,纳西歌舞等为内容,以熟练掌握纳西拼音,识别纳西语,初步了解纳西象形文字,音乐舞蹈,风俗礼仪,历史为目标进行培训.教师经过培训,观摩,调查,实习,考核,再登台教学.第二阶段目标,经过一年的教学实践,在收集,整理,综合,分析第一线教师教育教学工作的基础上,以教学研讨,课堂观摩为主,学习更深层次的纳西文化,并积极创造条件让担任纳西族文化传承课程的教师到大东,龙山,三坝,白水等纳西文化浓厚的地区考察,学习,为教学提供更丰富的素材.第三阶段目标,组织观摩不同地域学校的纳西族文化传承公开课,全面总结前两年的教学得失,分类归纳教学模式,集成教学经验册子,为在古城区全面推广纳西母语教育提供可借鉴的经验.(3)选派全区小学教师中热衷于纳西文化传承工作,责任心强,工作能力强,会说纳西语的50名骨干教师参加培训.

   其次是传承工作实施步骤分三阶段进行.第一阶段:以评级纳西拼音为主,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学会纳西语;使会说纳西语的学生能用纳西拼音挖掘,记忆,整理纳西文化,从而达到传承抢救纳西文化的目的.第二阶段:在恢复良好的纳西母语语言环境的基础上,借助国际音标认识和了解纳西象形文字,让更多的学生产生学习纳西文化的兴趣;将纳西象形文字计算机处理系统引入教学中,进一步规范纳西象形文字.第三阶段:在普及纳西语,了解纳西象形文字的基础上,从了解纳西历史,风俗礼仪等方面强化学生的民族自信心,自豪感,使学习纳西文化成为一种自觉行为,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再次就是统筹教材和课时.各校根据实际情况,选用教师培训教材,因地制宜,充分发挥民间文化资源,挖掘地方教材填补校本课程空白.与此同时,由丽江市教育局组织人员编写《纳西文化读本》,作为教学补充材料.课时方面,规定纳西族聚居区的学校纳西语言课周课时的安排不得少于两课时,非纳西族聚居区的学校,要求安排两课时来进行传承当地少数民族文化,同时鼓励其他民族学生学习纳西文化.艺术类课程引入纳西歌舞,东巴绘画等纳西文化内容,并将纳西文化渗透到教育教学过程中.教育局还对开设民族文化传承课的学校工作进行不定期的检查,并作为对学校进行考核的内容之一.

   丽江市学校教育传承纳西族文化的工作,各有重点但又互相联系,始终贯穿着体现纳西文化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环境保护等方面的优良传统,风俗礼仪和道德规范.通过学校教育传承,带动了全社会都来关注,参与纳西文化传承工作,使青少年树立"保护纳西母语,传承纳西文化是为人类做贡献"的意识,培养其成为精通民族语,英语,普通话的三语人才,收到了明显效果.

   教育在提高民族文化素质,塑造民族性格,开放民族胸怀,提升民族理想,提高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以及推动民族文化向前发展等方面,都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中小学,云南民族中学开展民族课间操的实践,以及丽江市传承纳西族文化的有益尝试,为学校教育传承少数民族文化提供了有益经验.

   五,分析和讨论

   国务院论文范文《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中提出:"要积极开展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和展示","教育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要逐步将优秀的,体现民族精神与民间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编入有关教材,开展教学活动",为学校教育传承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提供了有力的政策依据.学校教育是对下一论文范文展的长远考虑,国家为此制定了很多方针政策,学校教育不能有与社会相违背的东西,所以不是所有的少数民族文化都能直接进入学校来进行教育.笔者认为,对纳入学校教育的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必须进行甄别和筛选.

   (一)学校教育传承少数民族文化的教育意义和指导思想

   1,学校教育传承少数民族文化的重要意义

   学校教育在少数民族文化保护和传承方面具有自身独特的优势,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中国高等教育在深化改革中,正在重组创新适合现代社会发展的先进学科,正在更广阔的人类文化背景中整合发掘民族文化的新资源,以推动经济全球化格局下的民族本源文化的可持续发展."学校教育在少数民族文化保护和传承中的重要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文化多元化发展的必然选择.多元文化的传承需要学校教育.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全球化的迅速发展,人类面临着两大挑战:一是如何理解和处理"经济一体化"与"文化多元化"的冲突与和谐的关系,二是如何处理多民族国家的"国家一体化"与"民族文化多元化"的冲突与和谐的问题.要积极应对这两大挑战,关键是要正确认识和处理文化多元化的问题.

   多元文化的传承需要国家化的学校教育.一方面,各地域和各少数民族文化开始走向全球化.随着信息社会的发展以及世界文化研究的进步和文化交流的加强,文化主体已经开始从区域文化走向全球文化.各少数民族文化应"不断突破本民族文化的地域和模式的局限性而走向世界,不断超越本民族文化的评判和取舍而获得文化认同和价值认同,不断将本民族文化区域的资源转变为人类共享,共有的资源."另一方面,在承认文化全球化的同时,也要看到文化的多元化.人类文化的多元化是人类社会进步的象征,是人类社会生活丰富多彩,充满活力的保障.

   多元文化的传承需要学校教育的抽象与凝练.教育人类学家认为,学校只是主流文化实现其社会目的的最重要的场所,不能替代其他文化适应过程,而是使这些文化适应获得升华,抽象为文化的现代方式.学校将始终存在跨文化冲突,同时也存在着主流文化对各种文化的整合.在民族院校,由于多元文化存在的复杂性,这种冲突和整合就表现得尤为强烈.所以只注重主流文化知识的内容和标准,不但不能适应社会对人才多样化发展的需求和人类个性化发展的本质,而且还会引起学生的原有文化和主流文化之间的冲突,影响一个人正确文化观念的形成.为此,英国教育人类学家杰夫科特(R.Jcffcoate)曾经采用了多元文化课程方案:第一,内容选择需要具有国际性,其观点具有全人类性.第二,所提供的视觉形象,故事及知识要全面地体现文化中的各种文化群体.第三,学生应有机会获得有关种族和文化间异同的真实知识.第四,应客观地介绍各种移民和异文化群体.第五,允许各民族用自己的语言来解释其文化.多元文化课程的采纳势必对学生解决心理冲突,摆脱狭隘,形成正确的文化观念具有重要的价值,同时更有利于学校进行有效的文化整合.

   多民族国家的民族文化传承需要主流文化的作用.我国教育学者结合"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实际,提出了多元文化整合教育理论,认为:"一个多民族国家的教育,在担负人类共同文化成果传递功能的同时,不仅要担负传递本国主流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功能,而且也要担负起传递本国各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功能.多元文化整合教育对象不仅包括少数民族成员,而且也包括主流民族成员.多元民族文化整合教育的内容,除了包括主流民族文化外,还要含有少数民族文化的内容."可见,现代教育的发展趋势是多元文化教育.而多元文化教育必然要求教育内容的多元化,所以学校教育内容应该包括主体民族的文化和少数民族自身的文化.

   根据着名学者费孝通先生的 "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理沦",我国的多元文化教育应该是"多元一体的教育".这里的"多元"指各民族的文化知识都要进入国家的课程之中,尤其是在各少数民族地区的地方课程中集中地,综合地反映出来."一体"是指中华民族几千年所形成的融合了各少数民族文化的中国传统文化知识.在多元文化时代,作为培养人的学校教育要真正体现费老先生提出的"中华民族文化多元一体"思想.从文化多元化的视角看,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地区重要的精神支柱,一个民族只有维护其自身文化的独特性,才能在国内外产生一定的影响,才能促进该地区经济和政治的发展.学校教育在传承本地区少数民族文化的独特性,扩大其影响方面既具有一定的优势,又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其次,非物质文化遗产现代传承的重要途径少数民族文化传承大多经历过封闭半封闭模式阶段.人类进入现代社会之前,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育传承普遍采用家庭教育的方式,如医药领域中的祖传秘方,技能领域中的家传绝学等,都是由家庭成员的自我传习来实现代代相继的.这种封闭式的家族传承方式,使许多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精髓被"传男不传女,传内不传外"等诸种狭隘的传习观念所掩埋.进入现代社会,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育传承,由家族教育逐渐扩展到民间师徒式传习或以文化交流为主的社会教育.随着我国教育体制的不断发展和完善,任何人,不分性别,年龄,民族,都有享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学校教育便成为传播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阵地.在日常的交流与互动中,学生把在学校学习的民族文化知识传播给家庭成员或社区成员,从而使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普及和优化.

   学校教育模式的少数民族文化传承是文化发展的标志之一.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性,决定了学校教育是其现代传承的重要途径.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大都是身口相传的技艺,是不稳定的"活态"的文化,需要依托于人本身而存在.在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过程中,人显得尤为重要.我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之一,就是整个社会对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认识不够,传承缺乏自觉性,渠道不畅.而更重要的是教育领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缺乏重视和价值认识,学校教育和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脱节.要解决以上问题,唯有大力推进和实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学校教育,形成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传承的新视野,构筑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新行为.

   文化传承中的教育模式,内容互补,在多民族国家意义深远.在文化全球化和多元化共同发展的大背景下,学校教育作为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传承的一个重要途径,要处理好"经济一体化","国家一体化"和"民族文化多元化"的关系.学校教育"不仅要担负传递本国主体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功能,而且也要担负起传递本国各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功能,担负起传承世界其他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功能."对于学校教育来说,传承本国各少数民族文化的功能,应该主要体现在传承该地区的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上.从文化全球化的视角来看,区域文化要走向全球化,不仅要以开放的心态面对其他文化的进入,而且要主动向外界展示自己真实的面貌,要在人类的评判和取舍中获得文化认同,在不断融合的世界文化中呈现文化的多样性.

   其三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文化传承的和谐文明,是社会和谐的基础之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论文范文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方面,教育应该关注教育公平问题,尽量缩小地区差距和城乡差距,帮助教育环境不利的受教育者改善受教育的状况,以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另一方面,教育应该以构建和谐社会为目标,以促进人的全面,均衡与和谐发展为最高目的,培养各级各类和谐发展的人才,为构建和谐社会奠定基础.

   由于历史的原因,以及受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教育等特殊条件的限制,我国有相当一部分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还比较薄弱,主要表现在少数民族教育普及水平相对低下,文盲半文盲较多等方面.与此同时,一些少数民族对自身缺乏正确认识,或过分强调民族认同而固步自封,或过分强调国家认同而被主流文化所同化.构建和谐社会对于学校教育的要求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通过学校教育促进当地少数民族教育的发展,为缩小地区差距,实现社会的公平和正义作出贡献.二是通过学校教育培养具有民族自信心和民族精神的人,为形成普遍的国家认同和民族认同,促进社会的稳定和国家的统一添砖加瓦.前者从少数民族教育的现状出发,要求少数民族地区的学校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尽量缩小和发达地区之间的差距.后者从培养和谐社会需要人才出发,要求学校教育关注每个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可持续发展,使其找到自己的精神坐标,获得最适合自己的成长机会,实现最优化的发展结果.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从后者来看,学校教育中的少数民族文化尤其是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的传承十分必要.因为要使学生获得国家认同和民族认同,确定自己最佳的发展方向,学校有必要在传承国家主体民族文化的同时,传承当地各少数民族文化.

   其四是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少数民族文化传承是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必然.在当今社会,文化已经深深融入经济之中,几乎所有的经济活动和物质产品都包含着文化因素和文化内涵,文化已经成为当代社会生产力的原发性因素和经济增长的基本推动力量.没有文化做支撑,生产力就不可能获得质的提升和大的跨越.文化在当代社会的经济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国大多数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还比较落后,与文化之间还缺乏共融与互动.要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就要超越单纯发展经济的社会发展理念,既要大力发展经济,解决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水平等问题,又要注重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促进人——社会——经济——文化的和谐发展.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是少数民族地区具有特色和优势的文化,在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一方面要着眼于当前,通过学校教育传承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来宣传少数民族文化,促进少数民族地区挖掘已有文化资源,创造文化品牌,促进当地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又要放眼未来,学校教育通过传承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培养具有民族自信心和民族精神的人,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建设.学校教育传承少数民族文化遗产是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

   其五是教育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少数民族文化传承的中国特色具有国际价值.美国多元文化教育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班克斯等人认为,以文化多元主义为理论基础的全球多元文化教育的目标包括以下几个:①培养学生的跨文化适应能力,帮助学生学会从其他文化的角度来观察自己民族的文化;②给学生提供文化选择的权力和机会,使其获得适应本民族文化,主流文化以及全社会所必需的知识,技能和态度;③培养学生学习语言,进行阅读及思考,立论等技能;④消除对亚文化和少数民族文化的歧视以及由此造成的心理上的压力;⑤多元文化教育的根本目标是进行旨在改变整个学校或教育环境的教育改革运动,以达到使来自不同人种,民族,社会集团的学生都能享有教育平等和学术均等的目的,提高所有学生的学习成绩.学校教育传承民族文化不仅可以满足少数民族学生学习本民族传统文化和主体民族文化,以提高少数民族适应主体文化社会的能力和求得个人最大限度的发展的迫切要求,而且也考虑到主体民族成员除了学习本民族文化外要适当学习和了解少数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以增强民族平等意识,培养各民族养成跨文化的态度,形成跨文化行为的技能与技巧.

   就学校教育自身的内在发展而言,学校教育中的少数民族文化产传承,不仅有利于学生个人的发展,而且对于学校教育改革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加之随着大量民俗文化的消失,逐渐弱化的传统教育已不足以支撑少数民族文化有效地传承下去,而大众传媒式教育又不能代替系统化,专门化的学校教育,有些少数民族非文化已面临濒危绝迹的境地.为了实现民族文化的可持续发展和文化共享,学校教育应该而且必须承担传承少数民族文化的责任.

   学校传承少数民族文化是家长和学生的共同愿望.以云南省教育厅民族教育处于2017年对云南省普米族,阿昌族等七个人口在10万以下的少数民族调查的情况为例.为了加快少数民族教育步伐,帮助人口较少民族共同发展,云南省教育厅民族教育处于2017年对云南省普米族,阿昌族等七个人口较少民族的教育状况进行了调查.调查对象包括:(1)普米族的主要聚集区——怒江州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县,普米族聚居的河西乡和通甸镇的中小学;(2)阿昌族的主要聚集区——陇川县户撒阿昌族乡,梁河县曩宋阿昌族乡和九保阿昌族乡的中小学;(3)独龙族的聚居地——贡山县8所中小学;(4)勐海布朗族;(5)怒江怒族,(6)西双版纳州所属各县(市,区)德昂族;(7)保山市所属各县(市,区)基诺族.调查组在调察期间召开了教育部门,当地干部和教师座谈会,了解少数民族主要聚集区的学校教育状况.走访了所到村寨的家庭,与少数民族群众面对面地探讨了民族教育问题.通过发放教师,家长,学生三种调查问卷和数据相关搜集,获得了第一手材料.

   据统计,在家长问卷中有80%-100%的家长都希望在学校里学到本民族的历史,习俗,语言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学生问卷中,有83.3%的学生在二年级以上才能听懂汉话,大约45.8%的学生要到三年级以后才能听懂汉话.所以希望能在学校里学习到本民族的传统文化知识,希望老师用本民族的话来辅助学习.数据来源:云南省教育厅民族教育处.

  

   5-1七个人口较少民族家长对在校学习民族文化支持率表

  

   5-2七个人口较少民族学生对在校学习民族文化支持率表

  

   以上足以说明,家长和学生对学校教育传承少数民族文化持肯定态度.家长是村落社区的重要成员,大多数家长对学校教育具有强烈的依赖和期待,希望学校教育对本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起作用,能培养热爱本村落社区,适应本社区生产生活方式,对本村落社区发展有用的人.期望后代能够在学校教育中获得本民族文化的传递,培养学生的民族认同感和归属感.

   2,学校教育传承少数民族文化的指导思想

   少数民族文化是我国宝贵的文化资源,应当加以保护,创新和开发.但在各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有的包含有消极和落后的成分,必须去其糟粕,取其精华,使之成为适应,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具有民族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校教育传承少数民族文化应树立以下指导思想.

   (1)科学发展观.1987 年布伦特兰在"我们共同的未来"的报告中提出了"可持续发展"这一术语,并将"可持续发展"解释为"满足当代人的需要而又不损害子孙后代满足其自身需要的能力".从这一解释看,可持续发展强调的是代际公平分配.从自然生态观上看,可持续发展要实现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长期共存.对于少数民族文化来说,科学发展更显得十分必要.少数民族文化是历史为人类留下的宝贵财富,实施民族文化的可持续发展需要注意保护第一的原则,我们在学校教育中传承少数民族文化的目的就是为了更好地保护,这是少数民族自身和整个国家发展的需要.

   寻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可持续发展,需要遵循国际标准,坚持保护第一的原则.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应坚持:保护它在生存全过程中所获得的有意义的历史,文化,科学和情感信息;保护它的真实性和原生性;保护它的一定范围的历史环境,不要让它脱离历史形成的环境而孤立出来.在实际操作中, 我们需要利用科技手段,采用科学的方式保护好文物和景观,加强对遗产的管理, 树立保护遗产的意识,正确解决遗产保护和当地经济发展的关系,真正实现遗产的可持续发展.

   少数民族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是一个综合保护工程.近年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虽然取得一定成效,但在市场经济渐次成为民族地区发展主动力的作用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尚未达到预期目标.可持续发展必然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保护的必由之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可持续发展应使其在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的过程中,保持其历史文化内涵,实现少数民族非物质遗产作为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动力和现代经济构成的基本要素,达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人类文明,社会进步的和谐,发挥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综合价值.

   首先,学校教育在保护和传承少数民族文化的过程中,要注重树立少数民族文化的基本理念,通过宣传,教育培植学生对少数民族文化保护的意识,构筑系统宣传少数民族文化的教育体系.

   其次,民族文化的保护与发展是密不可分的,民族文化的保护就是发展的自身要素之一,科学发展要求我们"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特别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较好的"老,少,边,穷"地区,只有将经济发展,社会文化进步以及遗产保护,环境改善视为一个密不可分的,以人为中心的复合系统来综合考虑,才能解决日益复杂的矛盾,以求得协调发展.笔者认为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可持续发展应强调以下几个方面:可持续发展必须与当地经济有机结合,以其提供的各种机遇作为发展的基础,满足当地居民长期发展经济,提高生活水平的需要;要充分认识遗产资源的珍贵性以及其非同寻常的价值和意义,明确当代人对遗产的责任和义务.

   其三,少数民族文化要可持续发展,既要防止对少数民族文化盲目的,无序的,过度的甚至是破坏性的开发,又要防止片面追求经济效益,急功近利,竭泽而渔的做法,还要特别注意保护好少数民族文化资源和文化生态环境,着眼长远,合理利用,使民族文化建设真正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2)生态保护观.营造多民族国家的文化生态平衡,是少数民族文化传承的经验与规律.文化要发展,但这种发展必须基于各民族主体的自我选择和创造,民族文化既是流动,辐射的,又与自然,生态,经济,社会相生相长,水论文范文融.文化的传承与保护,不能脱离滋养这种文化的生态环境.生态环境对于文化会产生深刻的影响,很多民族所具有的某些鲜明的文化特征,就是生态环境影响和作用的结果.例如,热带河谷与傣族文化,苍山洱海与白族文化,高原雪山与藏族文化等等,都体现了文化和生态水论文范文融的意象,以至于人们一说到这些民族和文化,脑海中便会立即浮现出其独特的生态环境,而说到这些生态环境,也会使人情不自禁地联想到处于这些生态环境的民族文化.

   学校教育在传承少数民族文化的过程中要培养各民族学生的生态道德,把道德行为的领域从人与人,人与社会扩展到人与自然之间,树立起一套协调人与生态环境以及涉及生态问题的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将各民族的文化心理应用到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中去,从人类能动的角度出发,倡导主动承担起对自然界的道德责任和义务,增强人们践行生态道德的自觉性.

   (3)文化创新意识.实现多民族国家的文化生态平衡,需要创新少数民族文化传承的经验与模式.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需要发展,发展不仅是民族文化传承的基本条件,也是民族文化遗产创新的标志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力的体现.任何文化的发展创新,都必须在继承前人文化成果的基础上进行.少数民族文化遗产要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创新.

   少数民族地区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但由于受历史地理因素的制约,民族地区的生产生活方式,思想观念等仍处于相对落后,封闭,保守的状态,这已成为阻碍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文化障碍".能否在新世纪新一轮国际国内竞争中保持锐气,挺立潮头,需要精神文明提供服务,支持和保证,对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要有创新和发展.另一方面,创新不是凭空创造的过程,需要有一个传承的基础,传承是创造的开端,是创新的前提,只有在传承民族文化精华的基础上才能进行创新,尤其是在全方位对外开放的背景下,我们更要强调各民族的年轻一代对于本民族优秀文化的传承,走出传承与创新关系的误区.弘扬民族文化,就是要弘扬其中富有生命力的先进文化成分,抛弃其落后成分,坚持实事求是的态度,在弘扬民族优秀传统的同时,着力探索和创新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校教育的新形式,新方法,新手段,把继传承统和移风易俗结合起来.

   树立创新意识必须遵循少数民族文化的发展规律,在继传承统的同时与时俱进,才会有顽强的生命力.例如云南彝族烟盒舞在未成型之前,曾依附于原始宗教活动,其大致的发展轨迹可以说是由乐作舞演变而来,只不过是在不同地区的流传中产生了变异,成为了不同的艺术形式.烟盒舞在形成初期,可能是一些片断的,生龙活虎的情绪类舞蹈,但在后期的发展中吸收借鉴了一些汉文化因素,增强了艺术想象的成分,使其在保持本民族传统艺术内核的前提下,形成了一种充满活力的艺术.随着时代高速发展,城市化了的人们对文化生活的需求越来越强烈,迫切需要能表达自己情感的民间舞蹈来自娱自乐,自我表现.如每天晨练中的人们,伴随着现代舞曲,手拿烟盒跳起传统的烟盒舞,是那样舒心畅意,自得其乐.烟盒舞是彝族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的展示,在民族节日中表演,不仅弘扬了烟盒舞本身,同时也促进了彝族地区的旅游,服装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对彝区的经济发展产生拉动作用.这是人们自发地把时代的新鲜血液渗入到传统文化之中,使其焕发青春,闪烁时代之光的典型实例.昆明近年来逐渐推出了代表云南民族特色的系列"民族健身操",而首先编排出来并已进行培训的就是"烟盒舞健身操",其动作在传统的烟盒舞中揉进了现代"迪斯科"动律,音乐既有传统的民间歌舞曲又融入了现代电子乐曲的节奏."烟盒舞健身操"的出现,不仅体现了烟盒舞自身传统的继承性,又使其获得新的生命力,使传统的烟盒舞与当代人的审美意识和时代精神协调一致,与社会心理和时代潮流相融合,从而使烟盒舞深深扎根于广大民众的沃土之中,永远闪烁着耀眼的民族文化之光.

   (4)保护与开发并存.保护多民族国家的文化生态平衡,需要建设少数民族文化传承的文化市场.在全球化进程日益加快的今天,为了使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以延续和演进,保护和开发传统文化资源成为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建设的必然选择.所以,应当注意对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抢救,保护和合理利用,建立良好的民族*生态环境,在保护和开发的关系问题上,应在坚持保护和开发并举原则的基础上,将重点放在开发上.侧重对传统*资源的开发,决不意味着对传统*资源保护的放松;相反,正是出于更好地保护的目的,才要突出开发传统*资源的重要位置.一种*文化有无活力是该文化生存状态好坏的标志,开发传统*资源正是为了给一种文化注入持久的发展活力.传统是发展的基础,但保护绝不是停止发展.当然,对民族传统*资源的开发,绝不是盲目的,过度的,破坏性的开发,更不能片面追求经济效益,急功近利,竭泽而渔,而是一方面要通过传统*资源的开发,促进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道德文明的提高,经济社会发展,提高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现代化水平,另一方面又不至于使传统*资源遭到破坏,在发展中搞好保护,在保护中促进发展.

   我国各民族在长期的历史过程中,创造了具有自己民族特色的光辉灿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形式多样,异彩纷呈.合理保护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多样性,可为可持续发展提供强大的资源支持,使我国的文化发展保持持续的活力和动力.在现代化发展进程中,少数民族文非物质化遗产中的某些因素会被舍弃,这是很正常的,但少数民族文化遗产不会失去自身的传统精神和个性色彩,都会相互吸收有利于自身发展的养分,实现繁荣和升华.各少数民族在走向现代化的过程中,应增强文化自信心,充分认识自己民族文化的价值,强化自己的民族文化遗产的特色,包容外来文化.要保持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力和可持续发展,为使其能更好地在学校教育中传承提供资源保障.

   (5)现代性与传统性相结合. 实现多民族国家的文化生态平衡,需要少数民族文化传承中的现代思维.文化传统是人们长期劳动创造及智慧的结晶.人们具有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如果文化遗产的传承忽视了文化传统的发扬,那么等待它的将是精神上的沦丧,也就无从谈及发展.但是,如果过分强调保护,对传统文化可能出现的"丧失"或者转变表现出恐惧和悲伤,并试图隔绝这种威胁,"保存"传统文化模式,那是违背文化的发展规律的.文化明显地受到社会结构,竞争和进化的制约,在这一动态过程中,尚没有文化模式能够被"保存"的方法,而且将文化封堵于某个时期的静止状态也不符合保护文化传统的目的.在文明的传承问题上,幻想传统文明的一切可以原封不动地延续下去是消极的和不可能的.诚如法国学者阿兰·图雷纳指出的那样:"如果我们赞同每种文化都是独一无二的说法等对每一种文化的特殊性强调过头,只能导致文化冲突一触即发这样一种危险的局面."所以,应该寻求一种平衡.所以需要建立这样的一种指导思想:一方面,要保护和弘扬实质性的传统,在推崇设施设备现代化,思想观念现代化,管理手段现代化的同时,不忘以传统文化为底蕴;另一方面,在继承和发扬传统的过程中,必须结合现代化中的合理内涵,作为传统的发展和创新.

   (二)少数民族文化进入学校教育传承的基本要求

   学校教育的基本要求由于少数民族文化传承在体系上有系统和随机,在目的上有有意识和无意识,在形式上有实践参与和说教,在内容上有科学和世俗,在方法上有强制和兴趣等等之分,对学校教育中的少数民族文化传承工作加以认真研究和具体对待,而不应将某些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简单推演到其他民族,或者将所有少数民族文化不加分析,简单地纳入学校教育中来.同样,对少数民族文化也不能持僵化的,停滞不前的眼光,"对文化的认识,人类不应简单地采取优胜劣汰的评判标准.因为这中间既有人,财,物的投入不同,使某些东西尚未被充分开发;也有不同民族在文化适应性上的差异问题.对文化知识的传授还不能采取一刀切的作法.一方面要尽量传授当前普遍认同的科学和文化知识;另一方面,要对尚不能做出否定判断的文化知识给予充分的尊重和宽容."

   一种民族文化有好的东西,也可能有迷信的东西,好的习俗以其合理性赢得广泛的认同,代代相传,不断地继承下来;恶习陋俗也往往以其因袭保守的习惯势力传之后世,这种传袭与继承的活动特点正是民俗的传承性标志.学校不可能不加甄别地把一种民族文化所有的东西拿来进行教育,与国家的教育方针相悖的东西不能进入学校进行传承.要树立文化服从现代教育的基本理念.笔者认为,少数民族文化要进入学校教育进行传承,最根本的是要坚持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遵循教育的基本规律.

   社会主义特色国家的教育方针与文化规律要求

   文化自产生以后,便在同属于这一文化的人或民族之间传承,并作用于人的成长和发展,不管是哪个民族的文化,都遵循着这样的传承规律:有些是有意识的传递和习得,有些是在无意识中获得和掌握.

   教育是一种文化现象,也是文化选择的过程.教育的文化选择是为教育的目的而服务的.在中国历史上,秦朝的焚书坑儒,西汉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和"五四"之后学习西方的"中西合用"中"取其精华,去其糟粕"(都是统治阶级对文化教育选择的过程,并通过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和私塾教育传授,传播和传承,尤其是通过学校教育课程加以训练和强化.因为"课程总是体现一定社会或社会群体的主流文化,是以社会主流文化的代言人的形象出现的,它将社会主流文化转化为适合学生接受的方式,使学生在课堂学习及老师的日常交往中,就有意无意地或多或少地习得了这些文化".人类在不断创造文化的同时,也在不断对文化进行选择,在传承优良文化的同时,摒弃文化糟粕.文化选择的过程就是对某种(些)文化或某种(些)文化的内容进行选取或舍弃的过程.在人类进行的文化选择过程中,教育是一个重要的载体,对各民族的文化传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我国的传统教育历来以论文范文文化为主要教育内容,而随着时间推移才逐渐引入西方科技知识.在中世纪的欧洲,凡是与宗教无关的知识都曾经被排除在学校之外或被视为"神学的附庸".人类文化宝库十分丰富,要把人类几千年来的文化进行有效传承并非易事.对文化进行系统梳理,使之系统化,条理化,便成为教育尤其是学校教育的重要任务.按照各种文化知识之间的关系和其内部发展规律,根据人类接受知识的特点,人们逐渐发展出专门化的学科知识,且这种专门化越来越细化.随着时代的发展,一方面传统的文化知识体系在教育实践过程中不断得以完善,另一方面新的文化知识体系也在教育实践过程中不断得以建构.每一次重大的教育变革,实际上都是根据社会变革的需要而对文化知识体系,内容进行的重组和再选择.

   文化传承应坚持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进入学校教育中的少数民族文化不能有与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和价值核心相违背的东西,要对其进行具体的分析和筛选.

   例如,社会公德是一种行为规范,彝族谚语所云:"人们要有礼,牲畜要有圈.前人定礼节,后人有礼节.太阳昼行有路线,月亮夜行有路线,人类生存循礼节."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彝族形成了自己完整的道德规范.彝族传统道德价值观中的集体意识,互相团结,吃苦耐劳,重义轻利,以孝为重等等,在历史上对彝族的统一稳定,维系家族和家支的延续和团结,促进社会发展起到巨大的作用,尤其作为彝族传统的道德价值观所反映出来的集体意识,是彝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形成的,这种纯朴的集体观念一经形成,就世代相传,构成彝族所特有的心理素质和民族精神,并成为人们传统道德的基本内容,在集体意识观念影响下,彝族人民表现出了亲密团结,互助互济和朴素集体主义的高尚美德,作为一种占据主流的道德观,应予充分肯定.但同时也应该看到,这种建立在小农经济基础上的传统道德,往往比较重视本民族,本地区和本家族的利益,过分提倡"尊长重孝,唯君子之命是听,唯祖宗之法是从",使本民族的思维方法和心理状态具有明显的滞后性和依赖性,极大地制约着彝族人民的进取精神,束缚了彝族人民思想,生活,个性和行为的发展.

   再如,宗教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从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看,彝族毕摩文化对民众的精神和心灵具有麻醉的负面作用.在云南孟连县城发生过这样一件事:孟连县城建局的刀某某是新中国成立后培养起来的傣族干部,其兄长于数年前去世,但当时家境贫穷,无力为其兄长举行傣族的宗教仪礼.后来经济条件好转后,刀某某硬是把傣族和尚请到县城,并搭建经塔为其兄长举办了丧葬仪式.这说明,本民族传统文化对其族群成员的影响非常巨大,即便其成员后天习得了很多科学文化知识,孕育他(她)的那种母体文化还会在其心灵深处躁动.这样的实例在彝族中也不乏其例.如在云南新平县城工作的彝族干部杨某某,2004年其母去世时,也从新平彝族乡村请毕摩回老家文山为其母举办丧葬仪礼,念诵《指路经》.广大彝族同胞对毕摩文化的需求将长期在彝族社会中存在,要在短时期内转变这种意识形态绝非易事.

   对少数民族文化的选择,批判,改造与重新解释,是一代人的正当权利.应该以今天的社会实践的要求来批判与改造民族传统文化,在此基础上建立当代民族新文化,对民族传统文化作出判断,选择和解释.正如司马迁在《史记》中说的"居今之世,志古之道,所以自镜也,未必尽同" .只有这样,少数民族文化才能真正为我们所继承.经过改造与更新的传统文化不再是过去时代遥远的回声,而是体现了我们这代人的精神,加进了我们的创造,使其为今日之需要服务,这同时也就丰富和传承了民族传统文化.

   学校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有意识地培养人的过程,因而也是选择文化的过程."教育对文化的选择包括了对文化的挑选,糅合,加工整理,清理排劣等制作过程,选择文化贯穿于教育全过程的每一种活动中".笔者认为,纳入学校教育的少数民族文化在内容上必须符合社会主义特色国家的教育方针与文化规律要求,符合社会的发展进步.

   2,社会主义特色国家的民族文化保护与教育规律

   文化教育学的代表斯普朗格指出:教育作为一种人类文化活动,是人发展的摇篮,离开它,人的发展便无法想象.同时,教育和文化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教育的本质就是以爱为根本的文化传承活动,因而,人的发展是要依赖文化的传承和发展.由此可以说,教育是为了人的发展,人是通过文化学习和传递而发展,教育和发展是人的一种存在方式,人的发展与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是相统一的.教育人类学视角下人的发展观,更注重体现以人为本和多元发展的理念,把人作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本源和核心,把人的发展视为发展的本质,发展的目的,动力和标志,强调人的多元文化背景下的个性化发展和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认为:人的全面发展就是每个社会成员的智力和体力都获得尽可能多方面的,充分的,自由的和统一的发展.它指明了人的发展的全面性,和谐性,自由性,充分性等四个方面的重要特征.教育人类学视角下的人的全面发展观,强调通过多元文化教育使不同民族的人获得文化性格及其智力,体力和文化整合能力的充分,和谐的发展.应该是立足"人本"和"族本",并整合各民族优秀文化而获得的发展,而不是丢掉文化传统的"跨越式发展",离开了本民族文化这一根基,人也就谈不上获得马克思所讲的充分,自由和全面的发展.当今,如果一个民族成员丧失了其民族文化性格,对自己民族的语言及历史文化一无所知,这本身就是一种片面发展.如果教育将所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都造就成统一规格的人,那么无论怎样也谈不上全面发展,马克思学说中关于个性化发展和多方面发展的思想,对今天以人为本的多元发展和个性发展观无疑是重要的思想依据.

   发展心理学主要研究人在发展过程中教育与人的身心发展的关系.当论文范文展心理学最有影响的理论学家是皮亚杰的心理发展观,皮亚杰的发展观突出地表现在阶段理论上.他认为儿童心理发展具有阶段性,各阶段都有独特的结构,标志着一定的年龄特征;由于各种因素,如环境,教育,文化以及主体的动机等的差异,阶段可以提前或推迟,但阶段的先后次序不变.各阶段的出现,从低到高是有一定次序的.皮亚杰将儿童和青少年的认知发展划分为四个阶段: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和形式运算阶段.其中具体运算阶段的年龄是7~11岁,这个年龄正是小学阶段的学生,人们的心智能力比前运算阶段有了非常大的提升,这个阶段的儿童已经获得了可逆性,可塑性也是最强的.费孝通先生也认为:以往过于注重研究文化形态,忽略了人类不同的心理秩序,这对21世纪人类在信息时代的交流与和谐共存显然是滞后的.民间艺术是消费艺术,是心理消费,民间艺术作为无形文化正是构成人类丰富性的根基.学校教育要培养复合型人才,需要解决的问题是综合的,文化的发展也是综合一体的.例如对于彝族烟盒舞,在内容上无可争议,但要进入学校教育,就必然要根据人的年龄发展顺序,考虑在哪个年龄阶段即基础教育或高等教育进行教育更为适合.再如彝族民间文学《阿诗玛》讲述的是男女青年忠贞的爱情故事,因而在学校教育中什么时间进行传承也需要考虑,至少不宜在幼儿教育阶段进行.

   教材是教育发展水平的标志.很早以前,彝族先民花了很大的精力编写富有本民族特色的教材,并投入大量经费加强教材建设.例如在四川凉山彝区发现的一部木刻本《玛姆特依》,汉语意为"教育经".该书的前半部分成书年代不详,后半部分于清朝末年由乌谷土司完成,是彝族*教育等方面的谚语集成,对各谚语的含义作了解释,叙述了人生在各年龄阶段需要学习的各种知识.书中说:"一二岁时,喃喃学语学走路.六七岁时,不要打邻居家猪狗,不要学做恶事,不要染上恶习.十一二岁时要学会着装打扮,装饰坐骑,要学会狩猎.到了二十二岁时,要学会当家,要学会当父母.三十三岁时,要学会用习惯法来处理纠纷,为人要言行一致,在社会上才有威信.到了四十四岁时,要举行盛大的祭祖活动,才能六畜兴旺,五谷丰登,子孙满堂.到了五十五岁时,需要学的知识还很多.有道是军坏不理政,遭遇到政乱;臣坏不治事,纠纷难解决;呗坏不作斋,道场一团黑.无论做什么事都要勤奋.到了六十六岁,骑上骏马,游山川景区享受人生快乐,要买田置地,为子孙后代造福.到了七十七岁,已经是人生晚年,在庭院和晒场'吆吆鸡'.到了八十八岁,已是白发苍苍,牙齿变黄,心有余志不足之年.到了九十九岁,饮食难下,手脚发抖,蚂蚁咬手也没有知觉了."

   少数民族文化传承的学校教育必须遵循教育规律,符合人的全面发展,应根据学生的不同学龄阶段特点,从内容到形式分序列编写,制定出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教材内容体系.例如:对于儿童来说,歌谣,游戏是儿童的一种内在的需要,与儿童的现实生存状态紧密相连,幼儿教育应以歌谣,游戏和简单的民间工艺制作等内容学习为主;在基础教育阶段,因为学生刚从幼儿阶段过来,是思维想象较活跃的群体,可以根据其心理学上的思维,想象的发展特点,以民族诗歌,神话,民间故事,直观的艺术载体(绘画,音乐作品,民族工艺品等)等感性的民族风情,风俗为主要学习内容.高等教育阶段则可以学习难度较大的少数民族语言文学,民间工艺技能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

   3,社会主义特色国家的民族文化保护与经济发展

   当一个民族的文化与教育呈一体状态时,其民族和文化就容易延续,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相反,当一个民族的文化和教育呈背离状态时,其民族和文化就容易解体.进入学校进行传承的少数民族文化一定要符合经济社会的发展要求,具体说需要具备以下三个条件:

   首先,必须具有现实意义.任何一种文化都有其特定的产生背景和特殊功能,特别是作为一个民族的传统优秀文化,往往都有其辉煌的历史而备受推崇.但是随着环境和服务对象的变化,这些昔日优秀的传统文化有的已失去了以往的光彩,悄悄地退出了历史的舞台.一些狩猎民族的传统体育和竞技活动,如射箭,骑马,投论文范文等,也因生活环境和经济方式的改变,不再为年轻一代所承继.虽然某些古老的民族传统文化对现代人具有很大的新奇感,也有人会以一种怀旧的心情憧憬那些已渐远去的昨日风光.但我们必须看到,当某种传统文化不再为众多的当代人所需求,或者该文化的传承条件不再具备时,要想使其得到广泛的喜爱和传承几乎无法做到.可见,是否具有现实意义,是少数民族文化能否进入学校的前提和基础.

   其次,要符合社会要求.任何一种民族文化,其存续必须与社会发展的要求相吻合.比如中国封建社会的贞洁牌坊,女人的缠足,其长期存续的一个根本原因,是与封建礼教和社会对妇女的要求有关.但随着社会的进步,这种摧残妇女的封建观念受到唾弃,贞洁牌坊和缠足也已经成为了历史的耻辱.世界上尚存的最后一个母系社会,居住在云南省丽江市宁蒗县永宁乡的摩梭人,至今还保留着"阿注婚姻"的走婚制度,因与新中国成立后实行的"一夫一妻"婚姻制度不相符合而被弃置.此外,世界上许多少数民族长期流行的文身,如黎族是这样描述其"文身"的:"历经几千年而延续下来的文身,是黎族一笔极其宝贵的文化遗产.文身是黎族历史上氏族的凝聚符号,特别是与外族人发生战争时,文身,服饰就是'自己人'最鲜明的标志.文身也是图腾崇拜的象征和成人的符号.刻在身上这些不同纹饰构成的图案中,包含着各种对生命的祈求,对幸福的盼望,对灾难的回避等内容,是黎族生命的综合体.是黎族历史上最壮观的文化现象,但随着时代的发展,黎族文身必将完全消失." 虽然文身曾在历史上起过族人识别,护身符以及服饰审美等多种作用,但因对人体的伤害和卫生等原因现在也不再提倡.所以,只有与社会发展要求相符合的少数民族文化,才能够进入学校进行传承.

   再次,应具备时代特征.有些人主张对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必须要保持所谓的"原汁原味".认为一旦对传统文化做些许改动,就是对民族文化的歪曲和篡改.并以此来证明自己是传统文化的忠实扞卫者和倡导者.但遗憾的是,历史的发展却常常与之相反:越是"原汁原味"的传统文化,越容易被冷落甚至被人们所拒绝.原因在于,一定的文化都是为一定时代的人服务的,上一时代的文化可能适用于上一代人,但未必受到当代人的青睐,因为它可能并不具备当今的时代特征.而文化是需要人来传承的,如果不能为承继者所接受和喜爱,无论这一文化有多么辉煌的历史都不可能被后人所传承下去.如满族的旗袍和珍珠球,之所以受到广泛的欢迎,是因为在保留了满族传统文化精华的同时注入了大量的时代因素.少数民族文化要在学校教育中传承就必须与时俱进,必然进行文化更新和文化创造.

   (三) 学校教育传承民族文化的对策和思路

   1,确立文化传承的教育目标

   教育在提高民族文化素质,塑造民族性格,开放民族胸怀,提升民族理想,提高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以及推动民族文化向前发展等方面都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教育目标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出发点和归宿,对教育的各种活动起着重要的制约和导向作用.确立教育目标是学校教育传承少数民族文化的首要问题.

   笔者认为,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的总目标是:通过少数民族文化的教育,使国民正确认识各民族文化的差异,充分认识少数民族文化对中华民族和中国文化的完整性,丰富性,互补性的意义,正确判断各民族文化之间的关系及相互影响,认识少数民族文化保护的重要性,形成保护和传承少数民族文化的自发和自主的积极态度,养成保护少数民族文化的正确行为模式.在此总目标下相应的学校教育目标应该是:打破传统学科课程体系,调整和改革课程的结构和内容,构建包括少数民族文化内容的新的教育课程结构体系,让学生了解少数民族文化;通过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参与少数民族文化实践的能力;通过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培养学生良好的注意力,观察力,想象力和记忆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提高学生学习民族文化的兴趣,培养民族情感,意志和良好的性格.

   2,构建文化传承的课程体系

   要实现学校教育传承少数民族文化的目标,就必须在一定的路径上进行,这一路径便是课程.如前所述,虽然近几年我国有些学校开设与民族文化相关的专业或课程,但目前不仅没有统一的,高质量的教材,而且现有的教材或多或少存在不足.学校教育要传承少数民族文化,首先必须有课程体系的支持,才能谈得到不同教育阶段,不同层次的教材细分和定位等问题.学校教育传承少数民族文化的核心问题是构建课程体系.

   (1)开发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

   "课程"一词源于拉丁语,意指"跑道",转义为"学习之道".所以,"课程"是学校教育为实现自己的教育目标,为指导学习者的学习活动,有计划地编制的教育内容的整体计划,是为学生发展设计的"跑道",亦是学校教育的基础与核心.课程将人类丰富的文化遗产以合理的有序的方式整理成能被学生接受的形式,规定着学生的发展方向和水平,因而是一个极具意义的教育领域.

   在我国现行的教育体制中,课程包括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地方课程是不同地区根据特定地域或社区社会发展及其对学生发展的特殊要求,以及特定的课程资源设计的课程.校本课程则是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相对而言的课程形式,是学校自主决定的课程计划或方案.其中,国家课程是地方课程的立足点与出发点,地方课程则是学校课程的基本依据,同时又是国家课程的延伸与完善.1999年6月,国务院颁布的《论文范文论文范文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明确指出,"调整和改革课程体系,结构,内容,建立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试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2001年6月,《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指出:"实行国家,地方,学校论文范文课程管理.国家制定中小学课程发展总体规划,确定国家课程门类和课时,制定国家课程标准,宏观指导中小学课程实施.在保证实施国家课程的基础上,鼓励地方开发适应本地区的地方课程,学校可开发或选用适合本校特点的课程."同时,教育部印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改革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论文范文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并提出:"学校在执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同时,应视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结合本校的传统和优势,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开发或选用适合本校的课程.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对课程的实施和开发进行指导和监督,学校有权力和责任反映在实施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中所遇到的问题"."论文范文课程管理"政策的出台,确立了地方和学校参与基础教育课程管理的权力主体地位,从而为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确保基础教育的高质量和适应性提供了制度保证.当前我国已由国家课程占绝对主导地位的基础教育宏观课程结构,过渡到了以国家课程为主,兼顾地方课程,学校课程的基础教育宏观课程结构.

   从宏观课程结构状况来看,地方课程在其中起着极大的制约作用,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课程模式的多样化与课程结构的优化,主要体现在设计多样的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上.

   其一,从课程结构的构成来看,地方课程直接关系到宏观课程的结构状况,缺乏地方课程,或者地方课程所占的比例不恰当,都不利于优化宏观课程结构.

   其二,从地方课程与国家课程,学校课程的关系看,地方课程是宏观课程结构中的中间一环,是连接国家课程与学校课程的桥梁与纽带.

   其三,从地方课程与学生的关系看,一方面,地方课程强调发展学生的基本素质与专业技能;另一方面,地方课程更强调对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强调对学生参与社区实践与社会生活的能力的培养.

   其四,从地方课程与社会的关系看,一方面,地方课程来源于社区实际生活,着眼于当地实际问题对社区成员的要求与期望,促进了社区教育资源的知识化,理论化,系统化;另一方面,地方课程的实施,最终要落在对社区现实问题的关注,改善与解决上.从这个意义上说,地方课程是连结学生与社会的纽带.

   在中国,多元文化的教育引起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各民族的优秀文化,虽然在民族地区自行设计的课程和编写的教材中得到了或多或少的体现,如在少数民族高等教育的"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专业教学中,也得到了贯彻和实施,越来越多的少数民族学生在学习主流文化的同时,也涉猎了本民族的许多优秀文化.但是,体现和包含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的内容,还没有正式编入国家统一编写的教材中和统一设计的课程里.体现国家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和普及各少数民族文化基础知识的"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课程,也仅在民族高等院校和少数民族地区的部分高校的学生中传授,而在非民族高等院校的课程教材中却难寻踪迹,许多师生也不知有此门课程.就云南彝族地区的基础教育而言,在普通中学或者一类和二类双语教学模式的学校课程内容中,也很少涉及到当地民族文化知识的内容.开发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成为当务之急.

   在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中纳入当地少数民族文化内容,不仅可以促使学生了解并掌握本民族优秀文化成果,形成对本民族文化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而且使少数民族文化在学校教育中得到有效传承.还可以增强课程对少数民族地区和民族特点的适应性,增进教师对当地少数民族文化的了解和研究,调动参与课程开发的积极性,促进专业成长.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开发需要考虑各地的实际情况,需要包括专家和教师在内的多种人员的参与,听取来自不同层面如教师,学生,社区,家长的意见,要通过各项活动的指导,帮助学生学习.在学校的课程设置上要立足少数民族文化和地方经济,重视民族和地方课程开发的同时,还要将视野扩大到全国及世界上的各种文化.这样才能使学生全面理解自己民族历史文化和民族特征,并且能够形成适应主流社会和国际社会的交流能力.

   云南玉溪师范学院在本土文化课程建设中,结合云南实际,共编着了《云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哈尼族原生态文化歌舞》,《云南绝本套色本刻》,《云南重彩画》,《云南民间传统手工刺绣鉴赏与制作》等特色教材,全部纳入了专业和公共课程的教学.此外,教师也取得了丰硕的教学改革研究成果,例如"哈尼语文发展项目",《哈尼语—英语词典》,"泰国北部山地的音乐形态","泰国山地民族的文化及审美意蕴","湄公河次区域泰国北部拉祜族村落宗教及其仪式中的舞蹈形态简析","泰国政府对山地民族的政策及其评价","大湄公河次区域民族传统体育课程的开发及利用研究",《影像民俗志》等.历年来教师共发表相关论文46篇,出版专着12本,完成国家级社科项目1项,省级项目12项,市级项目1项;教师作品获国家级奖47项,省级90项,参加国际性展览110件.通过几年的建设,云南玉溪师范学院传习馆已经成为对外交流合作的重要窗口和玉溪市中小学生"文化教育美育基地"以及学生研习民族文化艺术的实践场所,充分体现了高校科学研究,培养人才,服务社会的三大功能,并为玉溪师范学院实践教学体系和实验教学以及本土化课程的建设,拓展与创新,提供了强有的科学保障.

   2002年秋,济南大明湖路小学(建于北宋熙宁年间"府学文庙"旧址)依托古老的文化底蕴,开发了比较系统的校本课程"国家",引起广泛关注.2003年开始的"全国蒲公英行动"计划,主要从小学生的美术教育着手,把民族民间美术带进了试验性教学中.为了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传承的课程资源开发,研究教育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中的多样性和可持续发展,促进 "蒲公英行动 "美术教育专项课题深入发展,2006年8月10日至13日,在湖南凤凰县召开由论文范文美术学院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中国美术家协会少儿艺委会主办,湖南省湘西自治州教育科学研究院,湖南省凤凰县教育局承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传承课程资源开发暨蒲公英行动美术教育专项课题理论与实践研讨会".会议围绕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传承课程资源开发暨"蒲公英行动"美术专项课题实验在民族地区的实践与理论研究这一主题,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传承与校本课程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田野考察方法及个案分析"等主要内容进行研讨和研究.这些做法为我们开发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提供了借鉴.

   (2)课程比例

   我国传统的少数民族地区课程政策是"国家课程+民族语言课程",即在国家统一的课程计划基础上开设民族语文课,其重点在于民族语言文字的学习.随着教育论文范文化的推进与多元文化教育理念的倡导,民族地区的课程政策正在发生变化,即逐渐增加少数民族文化课程的比例,并将这种特殊的地方性知识综合反映到民族地区的课程之中,进而形成新的课程模式:国家课程+民族地区地方课程+民族地区校本课程.这种课程模式的目标在于将民族地区课程中的语言文字的内容扩大到整个民族文化的范围,包括民族的语言文字,文学,历史,地理,艺术,生产生活,科学,民风习俗等.

   《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宣言》第三条明确要求:推广教育在知识传播体系上的文化多元,加强本土文化基因认知的自觉,尽快解决现行教育知识体系中,本土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认知严重欠缺的现状.指出大学作为人类文化(遗产)的传习地,应当倡导更加开放,平等,论文范文,更具世界文化交融,竞争和创新活力的教育理念,推广教育在知识传播体系上的文化多元,加强本土文化基因认知的自觉,注重民族文化的启蒙教育.大学现行教育知识体系中应当反映出本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丰富性和文化价值并落实到学科创新发展和课程与教材的改革中.新的课程模式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宣言》为在全国各地开发各具特色的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增加课程中有关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校教育内容的比例提供了政策保证.

   笔者认为,从比例上来讲,论文范文课程中以国家课程为主,约占总课程的88~90%,这其中应该包括各少数民族文化中最杰出的成果.一般地区的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所占比例为10~12%.为适应文化的多元性,真正体现地方课程的特点,民族地区的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所占的比例应该适当扩大,在20%左右较为合适.

   (3)教材内容

   教材编写准备工作:在教材编写之前,要对少数民族文化进行挖掘,整理,研究,开发与利用.

   首先,应对少数民族文化的教育价值加以梳理,对其文化传承作用,运作机制以及少数民族文化何以能成为学校重要的教育资源,其可能性和可行性从哪些方面表现出来等问题,进行深入思考,充分加以挖掘和整理.

   其次,将少数民族文化研究与学生成长的文化背景相联系,将其作为民族文化资源加以开发利用,以期对学前教育的发展有更大的参考价值.对所收集到的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应从教育人类学的视角考察其对人的成长有何重要的价值,探求少数民族文化在学校教育中的实际开发与利用.

   再次,教师应精心选择大量与学生生活紧密相关,文化底蕴深厚,能吸引和感染学生,使其获得有益经验的少数民族文化加入到课程内容之中,使课程容量增大.民族文化教育资源丰富,题材新颖,富有美感和情趣,可以有效地实现学校课程体系对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接纳和融合.同时,开发和采用具有民族文化特色或民族文化底蕴深厚乡土教材,地方教材和校本课程.

   关于教材内容选择,《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宣言》中明确指出:国家应当以立法的形式,确立国家与公民面对本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使命和应尽的教育传承与认知义务.少数民族地区政府应根据宪法的依据,制定本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传承法,传承和保护本民族有代表性的文化资源和社区文化象征.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独特丰富的少数民族自治地方,政府应根据宪法的依据,制定本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传承法规.政府与公民应自觉,自主地去保护,传承,发展本社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尤其在国家九年义务教育的推广中应当加强本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认知.论文范文论文范文论文范文,国务院论文范文印发的《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中明确指出: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和传统经典,技艺的传承.未来五年,我国将在有条件的小学开设书法,绘画,传统工艺等传统文化课程,在中学语文课程中适当增加传统经典范文,诗词的比重,中小学各学科课程都要结合学科特点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高等学校要创造条件,面向全体大学生开设中国语文课.加强传统文化教学与研究基地建设,推动相关学科发展.在社会教育中,广泛开展吟诵古典诗词,传习传统技艺等优秀传统文化普及活动,努力提高全民族的人文素养,树立良好社会风气.

   学校课程设置和内容选择上既要照顾汉语授课的少数民族学生的文化背景,又要考虑有利于所有学生形成多元文化的价值观,态度和行为,形成学生跨文化交流和理解的能力.教育评价上要充分考虑到少数民族学生的学习习惯,让教育评价有助于学生学习自己的语言和文化,有助于学生多样化发展,有助于传承和发展自己的民族文化,这是保持人类文化多元的重要前提.

   国家课程中主要反映少数民族较为重要的文化知识与贡献,少数民族文化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可进入语文,历史,地理,生物,艺术,社会等科目之中,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中要系统地,综合地反映各民族文化成果,以增强课程对民族地区和民族特点的适应性.各级学校可以根据学生的年龄,心理等特点,编写课程教材.

   基础教育阶段课程内容的选择:一是选择那些适应各民族学生,在其民族文化影响下所形成的认知经验和生活实际的教学内容,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在坚持国家规定教育内容的基础上,从一个民族一个地区的实际出发,从少数民族学生心理认知发展的特点出发,修订部分全国统编教科书的内容或重新编写教科书,增加适合本民族本地区社会生活实际的内容;如在语文,历史,地理,音乐,舞蹈,美术,体育等课程中,增加少数民族文化的内容,广泛传播本民族本地区地理历史,风土人情等各种文化知识,使学生在了解本民族本地区文化特点的基础上,激发起学习的热情和志趣,热爱本民族本地区的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增强爱国意识,为获取优良的成绩和进一步升学提供支持,为国家和社会服务作好准备.

   基础教育中的地理知识体系主要有系统地理与区域地理两大部分知识,在系统地理中主要学习地理环境形成的主要自然机制和文化机制,而内容中也要求传承者能够从少数民族文化形成的环境机制上,对民族文化进行理解与实践.如在七年级上册"第四章居民与聚落"中,其内容不仅包括了居民与聚落的物质文化景观,而且还包含了创造这些景观的自然环境机制和文化观念(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学地理教学中作为教育主题性的区域知识,其内容更能够与少数民族文化地域知识内容相整合.云南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是一个傣族聚居的地方,2006年西双版纳的"傣族泼水节"被列为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初中地理 "西南边陲的特色旅游区——西双版纳"中,就含有孔雀舞,象脚鼓舞和泼水节等大量傣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知识内容.再如2005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 "人类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的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也可以在初中地理"西部开发的重要阵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一节中结合地域文化来描述,让学生了解.地方地理教材开发过程中,可以直接把当地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写入地理教材.地理教育的特性,决定了它既是学校进行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的重要学科平台,同时少数民族文化也为现代基础教育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教育资源和价值.这种相辅相成的整合,为社会,地区发展和学校教育传承民族文化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高等教育课程内容的选择:在鼓励学生学好知识的同时,要在少数民族地区的高等院校和民族院校,以至内地的普通高等院校,适当开设有关少数民族文化方面的课程,使少数民族语言文学,风俗习惯和宗教哲学等少数民族文化,为学生学习,掌握和继承,传播,促进各民族之间的沟通,了解,尊重和团结以及各民族的经济文化和教育事业的繁荣,发展和共同进步.

   (4)课程形式

   《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宣言》第三条指出:"推广教育在知识传播体系上的文化多元,加强本土文化基因认知的自觉,尽快解决现行教育知识体系中,本土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认知严重欠缺的现状".对于"如何将少数民族文化融入课程体系",笔者认为可以采取以下形式:

   一是穿插式课程,即在现有文化教育课程中,穿插介绍一些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容和文化事象,但仍以主流文化中的人,事,物为核心,不改变主流课程的基本结构,目的和特征.

   二是附加式课程, 即在不改变课程基本结构,目的和特征的情况下,以一本书,一盒光盘和磁带,一个单元或一堂课的方式,附加有关少数民族文化的内容于其中.

   三是渗透式课程,课程不再仅是既有结构上进行调整和附加,而是对课程的具体内容进行重新思考和设计,将少数民族文化的内容融入到学校教育中.

   构建少数民族文化课程体系,大力开发和构建少数民族文化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编写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少数民族文化教材,把少数民族文化加以选择,整理,注入课程体系,是实现学校教育传承少数民族文化目标的重要一环.笔者认为,在坚持国家规定教育内容的基础上,修订部分全国统编教科书的内容或重新编写教科书,增加适合本民族本地区社会生活实际的内容.从本地区的实际和少数民族学生心理认知发展的特点出发,在语文,历史,地理,音乐,舞蹈,美术,体育等课程中,增加少数民族文化的内容,使学生能在了解本民族本地区文化特点的基础上激发起学习的热情和兴趣,热爱本民族本地区的传统文化人才.

   3,形成文化传承的学科群落

   学校从来不是单纯意义上的传授知识的地方.我们知道,现代民俗学和民间文艺的搜集和整理研究,首先是由北京大学发起的.20世纪初,北京大学成立了"歌谣研究会",师生们通过田野调查搜集,整理,研究少数民族文化.之后,中山大学成立了民俗学研究会.1998年10月5日到9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召开了"世界高等教育会议",发表了"21世纪的高等教育展望和行动"世界宣言,其中第一条第三款明确指出:"通过研究去发展,创造和传播知识,作为其社会服务的一部分,提供有关的专门知识,帮助社会的文化,社会和经济发展,促进和发展科技研究以及社会科学与创造性艺术方面的研究." 第四款提到"帮助在文化多元化和多样性的环境中理解,体现,保护,增强,促进和传播民族文化和地区文化以及国际文化和历史文化."从培养高级人才,研究高深学问和服务社会三者的结合上,阐述了高等学校在民族文化建设上的使命.

   《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宣言》第三条明确指出:"大学作为人类文化(遗产)的传习地,应当倡导更加开放,平等,论文范文,更具世界文化交融,竞争和创新活力的教育理念;推广教育在知识传播体系上的文化多元;加强本土文化基因认知的自觉;注重民族文化的启蒙教育.大学现行教育知识体系中应当反映出本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丰富性和文化价值.大学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教育应落实到学科创新发展和课程与教材的改革中."第四条提出了"大学应当积极创建国家及社会文化遗产事业急需的新学科,为国家文化遗产事业提供优质服务.为国家提供文化遗产信息,尤其是作为文化生态可持续发展的科研信息.积极协助,支持国家及政府制定适合国情和文化发展的文化政策和操作模式,肩负起非物质文化遗产专业人才的培养.打破单一文本式,学院式的学术模式,积极参与到社会实践中来,为国家文化遗产事业提供优质服务.大学应当积极推广中国非物质文化向世界的传播,宣传,增进人类文化的交流"的要求.

   从全国范围看,高等教育真正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当作一个学科建设并开设相关课程的为数甚少.论文范文美术学院2002年5月正式成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在国内高校率先创建并完善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民间文化艺术研究为宗旨的新学科,将民间美术作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正式系统地列入大学艺术教育,填补了学校教育长期忽视民间文化艺术认知教育的空白,并起到了引导的作用.2002年10月,论文范文美术学院召开了中国高等院校首届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教学研讨会,揭开了中国高等院校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传承的序幕,是一个良好的开端,标志着中国民族文化整合在大学教育中开始起步.

   除论文范文美术学院外,还有中山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河北师范大学,云南民族大学,聊城大学等高校也积极探索非物质遗产保护的教学与研究.云南民族大学于2003年开设了民族文化资源开发与保护专业.2005年4月,山东工艺美术学院民艺研究所与浙江大学计算机学院合作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数字化技术研究和开发》课题论证会召开.课题的内容主要有:数字化档案管理,虚拟博物馆,民间艺术图形辅助设计,传统文化生态复原等.据调查,目前国内外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的研究领域尚属空白,虽有个别学者开始收集有关的基础资料,但仅停留在对素材的汇编与数字化保存层面,尚不能做到在此基础上的创新应用.现代大学的宗旨,一是研究高深学问,二是培养高级人才,三是从事文化的传承和创新.学校教育传承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学科建设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1)以专业为基础.在这方面,高等学校中设置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专业的经验较好,值得借鉴.如北京大学,吉林大学,山东大学,山西大学,西北大学,郑州大学,武汉大学,西北大学,中山大学,厦门大学,南开大学,复旦大学,杭州大学,上海大学,南京大学,四川大学,论文范文民族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兰州大学,首都师范大学,云南大学,云南民族大学,北京联合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均有相关专业.云南民族大学设置了民族文化资源开发与利用等研究生和本科专业,并且开设相关的民族传统文化课.西北大学于1994开设中国传统文化课程,至1996年,西北大学中国传统文化课程已发展成为"中国传统文化概论","中国历史精神","中国哲学概论","中国思想文化","中国宗教文化","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等多门课程为其子课程的系列选修课,并成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课程建设的品牌.西昌市凉山大学开设"彝族文化资源管理"专业,旨在通过开办民族文化类应用型专业来系统讲授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以实现民族文化的传承创新并培养相关管理人才.

   此外,早在新中国成立初期,论文范文人民政府政务院就在《关于民族事务的几项决定》中指出:"在政务院文化教育委员会内设立民族语文指导委员会,指导和组织有关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研究工作,帮助尚无文字的民族创造文字,帮助文字不完善的民族逐渐充实其文字."为此,论文范文民族大学开设了藏,蒙古,维吾尔,哈萨克,朝鲜等5个少数民族语言专业,云南民族大学现有彝,傣,佤等9个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专业.

   (2)以院(系)为平台.论文范文美术学院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乔晓光先生认为,中国加入WTO后的前20年,应把保护文化遗产作为一项国策,并指出中国作为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国,应有自己的国家文化遗产学院,应全面整体地对国家文化资源进行考察评估,统计规划,应在法规制定,遗产管理,人才培训,社区发展规划等方面发挥有力的作用,建立起国家文化遗产信息与可持续发展中心,为国家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提供更多的智能与技术信息支持.所以,可以成立非物质文化遗产学院或系,专门培养非物质文化遗产人才.将少数民族文化纳入艺术院校等教育中,使艺术教育体现不同的民族文化特色.经济全球化和一体化的趋势是否会导致文化差异的丧失,这是艺术教育家普遍关注的问题.重继承,在继承的基础上变革,创新,这是中国文化特有的遗传基因.在全球化背景下的艺术教育要注意到全球文化与地域文化之间的价值平衡,应该通过增进文化理解,分享植根于不同文化传统土壤的文化经验,支持文化差异的发展,形成多元的文化空间.例如,苏州市艺术学校将"昆曲"纳入五年制高职(大专)教学中,培养学生成为"木偶昆曲"的后继"香火",突破了"只传男丁,不传外姓"的陈规.学生在苏州市艺术学校昆曲班接受五年制高职(大专)教学,通过学习一定的昆曲基本功后,由姚五宝老人传授木偶昆曲的技艺.类似的还有广东潮剧院与中国戏曲学院联合开办的中国戏曲学院"潮剧表演成人大专班"等.鄂西民间的"摆手舞"已经被湖北民族学院作为一项受保护的民俗演艺,由艺术系师生进行传承.这些也都值得学习和效仿.

   (3)以课程为载体.学校教育在传承少数民族文化的具体做法上,一是要突破传统的传授知识模式,将传授知识,现场观摩,田野调查与演唱训练相结合;二是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接受熏陶和训练;三是经常组织学生到剧场,庙会,农村等少数民族非文化传承地,进行丰富多彩的现场观摩活动;四是组织形式多样的联欢活动和技艺交流会.

   开设少数民族文化艺术课也是一种有益的尝试.论文范文民族大学舞蹈学科从一开始,就逐步开设了藏族,蒙古族,朝鲜族,维吾尔族,傣族,汉族,彝族,苗族,佤族等课程. 1983年,论文范文民族大学舞蹈专业开始招收大专生.1999年,论文范文民族大学舞蹈专业开始招收舞蹈本科生,根据舞蹈本科教育的需求,中国民族民间舞蹈课程体系的广度与深度也随之发生变化.民族民间舞蹈是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组种类繁多,风格浓郁的民族民间舞蹈集合体的体现.它包含宗教,文化,习俗,审美等各个方面,是民族情感,观念,信仰,文化交织的综合艺术表现.该类课程一直被列为民族舞蹈教育,表演,编导专业的主干学科,是民族舞蹈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民族民间舞蹈课程一直被列为论文范文民族大学舞蹈学院学生必修课程中的主要专业课程.该教材的科学性,训练性和风格性一直被全国各艺术院校和文艺团体认可,并被应用于实际教学."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精"是论文范文民族大学舞蹈学院少数民族舞蹈专业办学的特色.数十年来,在突出论文范文民族大学民族舞蹈特色学科的优势中,根据专业的培养目标和教学任务,确立了将中国少数民族民族民间舞蹈作为主课,形成了以民族舞综合课,藏族,蒙古族,维吾尔族,朝鲜族,傣族专业必修课为主,以汉族,彝族,苗族,佤族,朝鲜族长鼓演奏法等专业选修课为辅的民族民间舞课程体系.采用"单元课"的授课形式是中国民族民间舞蹈课程的特色.为一个单元课授课教学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系统科学,使学生们较全面,较系统,较深入地学习和掌握的形态及文化底蕴成为融少数民族舞蹈教育,表演,科研,创作为一体的民族舞蹈艺术中心同时,为进一步规范和普及民族民间舞蹈课程,先后出版发行了《东方神韵》相关音像教材资料多部.其中部分教材还相继被列入"十五"国家重点音像出版规划以及北京市高等学校精品教材2002年立项项目之一.

   例如,云南省丽江市古城区大研镇兴仁小学早在1998年创办了母语传承班, 利用纳西语标,国际音标进行纳西语教学和纳西礼仪传承.福慧小学开展美术教学的实验, 开设东巴绘画欣赏, 传授东巴绘画技法.针对纳西古乐后继乏人的现象, 白沙乡中心校开办《白沙细乐》传习班,从小学一年级开始,每周6节课时学习《白沙细乐》.近年来,古城区依托社区学校,先后在黄山完小,大研兴仁方国瑜小学,白马龙潭小学,金山乡贵峰小学,福慧学校,金安中心小学,大东乡建新小学,大东文明小学,大东中心小学,七河中心小学等学校开设纳西族母语和东巴文化传承课.在福慧中学,古城区一中,玉龙县一中,丽江市一中也开设纳西文化,东巴文化的相关课程,收到了显着效果.

   (4)以人才培养模式为重点.在民族高等院校,应继续完善少数民族语言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以云南民族大学为例,云南民族大学于1992年开始招收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专业本科生,在2000年以前,考生都要经口语面试合格后才能录取,往往高考分要降低才能录取到会讲本民族语言的学生.随着招生并轨改革,从2000年开始,学校为了保证生源质量,统一划定一个录取分数线,一般第一志愿上线的学生很少,三分之二的需要调节,很难招到会说少数民族语言的学生.为了走出这一困境,云南民族大学开始寻求解决少数民族语言专业招生和就业困难的问题,经过努力,最后决定采用与地州进行联合办学的模式,首先与丽江市签订联合办学协议,由丽江市政府出资50万元,云南民族大学专门为丽江培养纳西族东巴文化人才,老师的论文范文从50万中支出,学生毕业后回丽江东巴研究所工作.这种订单式的培养经验,不仅解决了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专业招生难的问题,也为毕业生的就业找到了出路.之后,云南民族大学借鉴这一成功模式,先后与迪庆藏族自治州,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澜沧县等签订联合办学协议.这种人才培养模式值得推广和借鉴.

   (5)以课外活动和校园文化为切入点

   首先,课外活动是学校教育传承少数民族文化的有效方式.课外活动是指学校在课堂教学任务以外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学生进行的多种多样的教育活动,是学生课余生活的良好组织形式.与课堂教学相比,课外活动具有灵活性,开放性,综合性,兴趣性和自主性的特点.例如,云南省怒江民族师范学院将傈僳族民间舞蹈基本动作改编为课间操,深受学生喜爱,可以说是一种启迪和创造.德宏州陇川县民族小学早在1993年就已经把民族刺绣,竹编,木雕,泥塑,剪纸等应用于美术教学的课堂和课外活动,使得学校气氛十分活跃,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其次,校园文化是少数民族文化传承的有机补充.文化人类学家认为,人们所习惯的行为受其文化背景的影响.教育与文化的关系是错综复杂的,教育同样要受到文化的制约,学校作为一个社会组织,其生存和发展都离不开文化.校园文化是指学校倡导的价值观,道德观,思想作风和行为准则以及各种文化的认同意识,是校园的群体心理,思想体系的外化行为方式的有机统一体.校园文化是整个社会文化的一个分支,是整个教育系统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通过校园的文化环境,文化设施,日常文化活动集中表现出来,个体的精神风貌,言谈举止都是校园文化的投影和反映,对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生活方式以及人格等各个方面发挥巨大的导向作用.学生长期处于某一校园文化中,在其熏陶下,会形成一定的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校园文化的丰富内容不仅可以使学生的情感受到熏陶,艺术欣赏能力得到提高,而且有利于发掘学生的潜能,增强想象力,创造力,使某些特长得以提高.校园文化是课堂教育的重要补充形式,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民族文化素质.

   学生在音乐,舞蹈,体育方面的适应性较强,学校应该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 mbAlunWen.net,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环境对于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规范,引导和激励的多种功能.学校要借助校园文化,加强少数民族文化知识的教育.校园文化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具有独特的文化氛围 mbAlunWen.net,对学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民族音乐,舞蹈等是少数民族文化中独具特色的内容,涉及民族,家族的历史,生产生活经验,宗教信仰等一系列内容,开展校园文化可以增强和树立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和审美情趣,扩大学生的艺术视野,培养学生对少数民族文化的认同和了解.例如云南省丽江市白沙小学在云南省开展中小学艺术教育示范基地建设中,创办了"白沙细乐示范班","课间民族打跳","兴趣小组",确立了白沙细乐传承,东巴象形文字传承和以民间打跳为主的民族舞专项研究课题,营造出全校教师参与并形成制度的,有意识的和具有本地民族艺术特色的校园文化氛围 mbAlunWen.net,很好地传承了纳西族等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

   云南民族中学充分利用云南少数民族民间艺术资源,每年"五四"前后举办"彩云现"艺术系列活动,定期举行冬季"红高原"体育艺术节,还将民族音乐,民族舞蹈,广播体操三者融为一体,形成独具特色的课间民族艺术操,不仅促进教育教学的进步,而且达到传承云南少数民族文化的目的.

   采用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和校园文化,就传统"节日"等主题对学生进行民族文化的认知教育,可以使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有效传承.

   (6)以学生社团为突破

   在开展少数民族文化进课堂的过程中,学校应针对青少年的身心特点,加强教育的生动性和互动性.纯理论讲授不会使学生获得深切的感受和产生兴趣,必须让学生实际参与进去.让他们对少数民族文化产生直观的认识,不断加强其对少数民族文化的理解能力,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敏感性及时代眼光.

   例如,2003年,云南民族大学开始招收民族文化保护与开发专业学生时,建立了云南民族大学校级学生协会——云南少数民族文化研究传承会,以后学校依托"协会"做了许多具体事情,组织会员深入云南民族地区调查并撰写有关云南少数民族文化的调查报告,对云南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7)要发挥社区传承功能

   就少数民族文化的教育传承来看,依托学校建立社区学习中心,可以利用学校优势和地方资源,在传承少数民族文化中发挥核心作用.在这方面,云南省昆明市寻甸回族,彝族自治县六哨乡五星村完小农村社区学习中心在民族文化保护和传承方面积累了很多成功经验.五星村完小农村社区学习中心下设四个机构:图书资料中心,民族文化活动中心,培训中心和种植养殖基地.以弘扬和传承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为目的的民族文化活动中心,结合五星村完小社区的情况,开展了多种形式的以学校教育促进民族文化传承的活动:一是通过开展"我爱我的民族"等主题班会,培养民族文化认同感和自豪感;二是把"斗鸡","打陀螺"等传统民族体育活动引入学校体育课;三是利用学校的广播,墙壁,校刊等形式宣传民族文化,营造浓郁的校园民族文化氛围 mbAlunWen.net.同时,通过社区学习中心和学生的家庭,把民族文化活动拓展到整个农村社区,如在民族文化活动中心开展"五个带回家"和"三个带回校"活动,让学生"一把文明礼貌带回家;二把卫生习惯带回家;三把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带回家;四把歌声,舞蹈,体育带回家;五把校内听到,看到的事情带回家",以及"把家中发展的大事带回校,把村子里发生的事情带回校,把听到的有关学校的评价带回校".学校通过这些活动,在对学生进行民族文化教育的同时,也带动家庭和社区居民参与到民族文化教育中来.总之,五星完小社区学习中心利用五星村完小所拥有的软硬件优势,通过开发校本课程,开展校园民族文化活动,参与民族特色节日,成立图书阅览中心等形式面向社区开展少数民族文化教育,把优秀的民族文化传统辐射到家长,村民和社区,使民族文化传承的意识具体化,行动化,大众化.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在社区建立社区民族文化学习中心,将大大促进学校教育对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

   4,培养文化传承的师资队伍

   由于受外来文化,电视,流行音乐的影响和冲击,年轻一代对少数民族民间艺术等往往不太喜爱,认为是"土"的东西,加之有较高水平的民间艺人逐渐减少,而且年龄都偏大,因而,必须重视少数民族文化学校教育传承队伍的建设.笔者认为,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不仅需要从事研究的民族教育学者的对外交流宣传,也需要文化人类学家和民族民俗学者共同来保留文化的原生态,即建立机制不同,形式多样的传承队伍,培养少数民族文化传承的专门人才.引导和激励有志于民族文化事业的人士致力于民族文化工作,培养和扶持包括民族民间艺人在内的少数民族文化传承人才,鼓励建立旨在弘扬民族文化的民间社团,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措施,扩大交流,增长见识,丰富少数民族文化的发展内涵.加大对民间艺人的保护,培养和造就一支少数民族文化传承的学校教师队伍.

   少数民族文化传承的学校教育重在教师队伍建设.据了解,目前除了个别学科,在教师岗前和岗后的教育培训中很少涉及与少数民族文化的相关内容,大多数教师知识基础都比较薄弱.实际上,不少学校教育在传承少数民族文化方面不太理想的主要原因,就在于教师自身的知识结构欠缺.

   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学校教育传承少数民族文化的希望在教师.要实施少数民族文化的学校教育传承,首先要对教师提出新要求,教师必须学习了解少数民族文化的历史文化知识,主动将少数民族文化知识纳入教学计划,课程,教法,考试中等等.其次,加强对在职教师的培训,提高教师的文化素养,尽量做到师资培训的系统化和科学化;再次,将民间艺人,拥有祖传秘方者和民族艺术绝活者等聘为学校荣誉教师,既能实施少数民族文化的教育,又可以为教师进行在岗培训.其四,建立少数民族文化的教育师资人力资源中心,合理运用社会支持系统,使学校,家庭,社区都能利用"中心"的资源优势, 提高学习效果.还可以充分发挥现代科技在教育领域的作用,利用网络的优势,实现远程师资培训,从而提高师资培训水平.云南省是全国少数民族聚居最多的省区之一,共有25个少数民族,但"民汉双语"教师缺乏,素质不高,能力不强,教学手段单一,效果不理想,校点偏远,双语教学没有进入评价和考核体系,缺少激励措施,严重影响了民族语言的传承.以昆明市为例,2017年开展双语教学的义务教育学校有125所,共 241个教学班,少数民族学生4701名,接受双语教学的义务教育学生仅占全市小学生总数的0.88%;从事双语教学的教师302名,占全市小学教师总数的1.2%.在开展双语教学的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是开展双语教学的校点都在偏远的山区,大部分学生和家长都不懂汉语,而部分汉族教师不懂民族语,具备双语教学能力的公办教师数量有限,不能满足工作的需要,部分双语学校聘请了代课教师来解决双语教学问题,建立一支数量足够,质量合格,相对稳定的双语教学师资队伍迫在眉睫.针对这一现状,云南省教育厅民族教育处从2002年开始,坚持每年为民族地区举办新课改双语教师培训班,采取省级培训和委托州市教育局培训两种培训形式.6年来对彝,佤,白,壮,藏,景颇,傣(包括西双版纳,德宏傣族),傈僳,哈尼,拉祜,苗(包括川黔滇,滇东北苗族),独龙,纳西,瑶等14个民族(占云南少数民族的56%),18个语种(占全省少数民族语种的69.32%)的"民汉双语"教师进行了专门培训.参培的教师都是来自民族地区的县城小学,边远山区完小以及一师一校的教师.培训从整个云南省少数民族双语课程教学体系出发,根据语言教学规律和民族语文教师的实际,对教学大纲,课程设置,课堂教学,语言技能培养,语言能力及水平的测试等环节制定了周密细致的教学计划,使整个培训工作取得了很好的效果.通过培训使教师们进一步认识到"双语双文"教学是提高民族素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懂得了民族语言在民族地区教学中的地位,知道"双语"教学不仅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有力手段,更是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的必经之路.

   少数民族文化传承的教师队伍建设是一个探索性的工作,云南省丽江市进行了积极努力,取得明显成效.2002 年,原丽江纳西族自治县与云南民族大学合作开办了"纳西族语言及东巴文化本科班",2003年1月29日, 原丽江纳西族自治县人大常委会通过了《关于在全县小学教育中开设纳西语言传承和普及教育的决议》, 分别于2003年,2004年,2007年开办暑假纳西语文师资培训班, 培训了近200多位东巴文化传承的教师骨干.白沙完小十分重视少数民族文化传承的教师队伍建设.为了培养纳西族东巴文化传承需要的专职教师,学校除了选派老师专门学习东巴象形文字外,还经常开展相关课题的教师论文,教学案例,教学设计的评选活动.更重要的是白沙完小还把教师的民族艺术教育方面的成绩纳入教师绩效考核的制度中,从而确保教师有精力,有能力,有动力开展少数民族文化传承的教学活动.这在云南省的小学中十分罕见.还有西双版纳勐宋小学在校本课程开发之前,首先聘请专家对教师进行哈尼文字培训和探究式教学法的参

总结:此文是一篇民族文化传承论文范文,为你的毕业论文写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民族文化引用文献:

[1] 文化传承论文范文 文化传承方面专升本毕业论文范文2万字
[2] 文化传承论文范文 文化传承类有关本科论文怎么写8000字
[3] 文化传承论文范文 文化传承函授毕业论文范文2万字
《东北石油大学学位论文示例,计算机论文摘要范文东北》word下载【免费】
民族文化相关论文范文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