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论文写作 > 论文大全 > 文章内容

审美的日常生活化人的个体性张扬

主题:文艺美学与审美文化 下载地址:论文doc下载 原创作者:原创作者未知 评分:9.0分 更新时间: 2024-03-16

简介:适合审美美学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相关本科毕业论文,相关审美美学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审美美学论文范文

文艺美学与审美文化论文

目录

  1. (一)
  2. (二)
  3. (三)
  4. 文艺美学与审美文化:华秀教育大学课堂 美学 审美心理结构

【摘 要】审美和艺术是人的生命表现,美学理论是审美现象的升华.人的存在状态、审美现象和美学理论,三者一脉相承,相互贯通.“日常生活审美化”尽管以消解经典美学观念为自身存在的前提,但它作为一种新的学术理念和思维向度,颇能体现学术发展的时代特色,这同当代人学视域中个体性张扬和社会性缺失的现状密切相关.本文试从个体性和社会性的角度来探究“日常生活审美化”作为理论形态的存在基础,并提出为了应对学术裂变所带来的危机,我们必须呼吁人的社会性和理性品格的回归.

【关键词】审美日常生活个体性

(一)

“文学即入学”.文学品格和审美风貌因人而起,并以人为观照对象和最终旨归.马克思主义美学理论认为,艺术既是人的自由生命的确认,又是人对自身生存状态的确认,实践的历史和实践的已经产生的对象性存在,“是一本打开了的关于人的本质力量的书,是感性的摆在我们面前的人的心理学”①.在西方中世纪人被神抑制的年代,文学和审美是干瘪、扁平而缺乏生机的.到了文艺复兴时期,人的感性因子被无限制宣泄和张扬以对抗神权的异乎寻常的膨胀,文学和审美也同样狂放不羁,浑身携带着论文范文和投论文范文,弥散着论文范文味.审美品貌是人的存在状态的寓指和表征,是时代气质的具象化,伟大的作品往往彰显时代而不拒斥时代,包蕴社会而不游离社会.

文艺美学与审美文化:华秀教育大学课堂 美学 审美心理结构

在理论生成的层面,文学和美学理论同样是一个时期文学实践和审美经验的浓缩与升华,形而上的抽象理论以形而下的鲜活实践为依傍并充当实践的通讯员和先行官,这个道理不言自明.文学和美学理论,不应该在生动的审美风尚面前缺席,更不应该敬而远之,主动逃避.理论的生命力源自实践,比如,产生于十九世纪二十年代的俄国形式主义文艺思潮,尽管同当时在苏联大行其道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大异其趣,甚至背道而驰,从而不可避免地受到了诋毁与压制,但它之所以能够坚韧地存在,并为后来的英美新批评、结构主义、甚至是解构主义提供强大的理论滋养,根本原因就在于它遥遥呼应了当时盛行于欧美的同样讲求形式自足和文学自律的现代主义文艺创作.

从人的存在状态,到审美现象,再到美学理论,三者相互贯通,一脉相承.只有从人的视域观照审美现象和美学理论,才能从根本上厘清纷繁错杂的审美感性存在和抽象美学,并为之辨源析流,知其然亦知其所以然;唯有如此,一度被误读为“灰色”的理论才能同“常青”的生命之树相应生辉.

(二)

当今中国,大众文化在传媒的操控之下奇迹般地崛起,无限复制、机械生成的“幻象”和肆意泛滥、难以遏止的“符号”瞬间充斥了追求节奏和速度的大众日常生活,不无“矫情”的审美风尚引领了时代的审美趣味和潮流,“光晕”消陨了,经典缺席了,传统的审美形态也只有寄寓在大众文化的藩篱之下求得其存在的可能.在这个看似众声喧哗、实则人云亦云的审美图景中,沉淀着西方所谓的“日常生活审美化”,在经济至上论和文化产业的夹道欢迎中粉墨登场,并且在我国的特殊语境下改换了自己的“行头”和“妆扮”,使自身更加本土化.像戏曲舞台上的名角们那样,它甫一上台便博得了看客们的阵阵欢呼.纵然赞许者有之,鼓吹者有之,中立者有之,缄口者有之,反对者有之,驳斥者亦有之,但正是在各方的不断对擂和相互角逐中,它一步步走到了美学舞台的煊赫位置,甚至被一些学者满怀理想主义色彩地注入和赋予了时代美学的特质,指认它为美学新生命的不竭源泉和未来的发展样态与学术走向.

作为一股流行的审美思潮,“日常生活审美化”以顺应充溢于世的消费主义文化作为自身出场的历史和现实机缘,它的确契合了西方文化不断侵扰、本土文化与世界文化的“转型”和“接轨”、大众文化不断繁荣等历史事实,并且在引领美学研究介入社会现实生活的转向中功不可没.这样的美学丢弃了高居庙堂之上的骄傲姿态,以温良、和蔼的心绪直面广阔的生活本真,算得上是美学研究的“大还俗”,一向板着脸面的美学甚至成为了一种大众生活中的时尚潮流.但是,在“一切等级的和固定的东西都烟消云散了,一切神圣的东西都被亵渎了”②的氛围中,被解构了深度、内涵、距离、以及崇高感的美学再也难以保有它深厚的学理气质,经典的美学特质被日渐膨胀的“日常生活审美化”所不断侵蚀,美与生活的边界变得漫漶不清.这种侵蚀尤其体现在对传统美学的立足点——审美无功利的挑战上.

在古典美学时代,康德试图消弭经验主义者和理性主义者在美学问题上的分歧,把人类的知识划分为认识、*和审美三大领域.他认为美不涉及概念而区别于认知活动,审美不包含利害而不同于*.这样,美具有了自身存在的合法性和必然性,与真和善并置,并且成为沟通真和善之间鸿沟的桥梁.依照康德的美学观念,美是“不凭借概念、超越功利而能够引起普遍愉快的形式”③,没有这种无功利的纯形式,美便难以获得普遍的有效性.然而,在消费主义的语境下,美之为美似乎不仅仅因为它的超脱功利,美同真和善似乎也不再那样判然分明,生活的必要需求浸染了不少艺术气质,生活与美也越来越融而为一,人人都是“艺术家”,这就为张扬美的功利性、商品性和实用性的“日常生活审美化”提供了广阔的可为空间.但是,这样的时尚美学,一方面以蚕食经典美学的超越感为代价,另一方面也弱化了美的价值指向和存在意义.完全依据市场运作的逻辑来“炮制”美感,这样的美,没有恒久的品质,也没有独特的光晕,它不关注入的心灵净化,也不在意人的情感抚慰,它的无限膨胀仅仅因为背后的经济链条.顺着这根经济链条,它越来越走向媚俗,越来越走向粗鄙,越来越促使现代人内心焦虑和审美疲劳.审美现象和美学理论不能完全追随经济的步伐前行,亦如它们不能沦丧为政治的附庸.

(三)

如上文所述,人的存在状态、艺术和审美现象、美学理论三者彼此贯通,相互促进.“日常生活审美化”尽管以消解经典美学观念为自身存在的前提,但它作为一种新的学术理念和思维向度,颇能体现学术发展的时代特色.这样的“时尚”美学理论同当代入学视域中个体性张扬和社会性缺失的现状密切相关.

历史上,对于人的认识,尽管人言言殊,但从来都没有超越个体性和社会性这一对既统一又对立的矛盾体;只不过一个时期的认识偏重社会性(或者说超验性、理性),而另一个时期的认识偏重个体性(或者说经验性、感性).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以前,人们对人的理解,几乎只涉及社会性和理性,对于人的个体性和感性则往往忽略不计,人被抽象化、扁平化、概念化,“人情味”也变得十分淡薄;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这种把社会性视为人本身的庸俗社会学认识实现了根本意义上的扭转,人的物质需求和个体权益也得到了充分尊重,但矫枉总难免过正,缺乏社会性“掣肘”的个体性本身往往走向无限膨胀和畸形发展.一味地宣扬物质追求和一味地宣扬道德理性,都不是人的生存常态,都会带来人的精神危机.

在康德看来,人之所以不同于动物,就是因为人不仅能够“感觉到自身”而且能够“思维到自身”.黑格尔更是将人的精神、理性作为人的本质,他认为“人类自身具有目的,就是因为它自身具有‘神圣’的东西——即我们从开始就称作‘理性’的东西”④.物质不可或缺,但人不能仅仅停留在物质层面.人的物质需求有一定的限度,对物欲的供给一旦过量,就会给人带来厌倦和疲劳.把人性等同于动物性,片面夸张人的感性和个体性特征,最终只能将人引向沉沦.这样的主张,影射在审美现象的层面上,便表现为文艺创作中的媚俗倾向(如这些年来,声势颇盛且层出不穷的下半身写作和论文范文写作).在外来的资本主义文化不断浸染本土文化的过程中,在传统文化不断走向现代并不可避免地沾染了后现代色彩的大环境下,这样的主张,同样为大众文化和消费文化鸣锣开道.可以说,没有改革开放以来对人的个体性特征的呼唤与张扬,就不会有当今大众文化和消费文化的发展与繁荣.而大众文化和消费文化的表达,正是经典美学的走下神坛与当代审美的不断日常生活化.

如此看来,“日常生活审美化”的理论主张,同文艺创作的媚俗倾向相关联,也同当代中国对人的个体性的张扬相呼应.因此,为了正确看待“日常生活审美化”这个新锐的学术命题,为了维系经典美学研究的崇高感和神圣性,为了应对学术裂变所带来的损耗与创伤,我们一方面要呼吁对“日常生活审美化”目前相对零乱和涣散的研究状态进行学理化的整合和建构,一方面还要呼吁人的社会性和理性品格的真正回归,呼吁人文精神的重塑.

参考文献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北京:人民出版,1985年版,第127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97页

⑦朱光潜:《西方美学史》,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第432页

④黑格尔:《历史哲学》,北京:读书·生活·新知三联书店,1956年版,第73页

(作者:魏昀赟,中国传媒大学2008级数字媒体艺术理论专业,翟丕锋,中国传媒大学2009级文艺美学专业)

责编:姚少宝

总结:该文是关于审美美学论文范文,为你的论文写作提供相关论文资料参考。

文艺美学与审美文化引用文献:

[1] 比较好写的文艺美学论文选题 文艺美学专业论文题目如何拟
[2] 近几年文艺美学参考文献 文艺美学核心期刊参考文献哪里找
[3] 文艺美学论文提纲模板范文 文艺美学论文大纲如何写
《审美的日常生活化人的个体性张扬》word下载【免费】
文艺美学与审美文化相关论文范文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