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论文写作 > 论文大全 > 文章内容

课前测试的设计其对教学——人教版五年级下册《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教学准备策略

主题: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下载地址:论文doc下载 原创作者:原创作者未知 评分:9.0分 更新时间: 2024-02-15

简介:关于对不知道怎么写分母分数论文范文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相关本科毕业论文分母分数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的作为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分母分数论文范文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论文

目录

  1. 一、通读教材,了解教材意图
  2. 二、课前测试的结果与分析
  3. (一)学生对已学过的分数的简单计算的掌握情况
  4. (二)学生对分数意义和分数单位的理解情况
  5. (三)学生对同分母分数算理的感知情况
  6. 三、前测带来的思考
  7.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潜江熊口小学何爱华

【关键词】课前测试 《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教学设计 教学策略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潜江熊口小学何爱华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7A-0063-02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强调:数学活动应该建立在学生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知识经验基础之上.的确,了解学生的认知起点,读懂学生,正确把握学生的探究起点,课堂才有根,课堂才有效.而教学前测正是帮助教师找准教学起点的有效手段之一.

以此为目标,五年级下册《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这一课的教学准备策略,笔者设计为两个步骤:一是研究教材意图确定教学起点;二是通过前测试卷了解学生的知识储备和思维逻辑,在此基础上进行教学设计.

一、通读教材,了解教材意图

《同分母分数加减法》是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的内容.关于分数加减法,人教版教材分别在第一学段和第二学段安排了两次教学.那么,第二学段(五年级下册)《同分母分数加减法》与学生在三年级已学过的《分数的简单计算》相比,教材编排的意图有什么不同?要达到怎样的要求?

通过研读教材笔者发现,五年级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与三年级《分数的简单计算》相比,增加了对分数加减法的含义的理解,同时对算法也提出了更深层次的要求.从教材的编排来看,《简单的分数计算》安排在三年级《分数的初步认识》之后,这一阶段对于分数的含义,教材编写的定位在认识一个物体的几分之一和几分之几.而《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则把分数的意义由一个物体扩展到一个整体、认识分数单位之后出现.从这里可以看出,三年级《分数的简单计算》的算法,学生只需结合图形,初步理解几个几分之一相加减的道理.而五年级《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则要求学生根据整数加减法“相同单位的数才能相加减”的这一经验,“站在”分数的意义、分数的单位这一高度进一步理解算理,总结算法.这是对三年级算理的一个深化与发展的过程,是学生认知上的一个飞跃.

所以《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这一教学内容不仅可以让学生重温旧知,更是进一步认识、理解“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和算法,也是为“异分母分数加减”做好教学准备的“承上启下”的一课.

教材的逻辑编排顺序是否与学生的起点一致?为了找准本课的教学起点,科学地设定本课的教学目标,在课堂上有效地达成教学目标,笔者设计了教学前测试.

二、课前测试的结果与分析

前测内容包括三个方面:一是考查学生对已学过的知识“几个几分之一相加减”的掌握情况以及学生对算法的概括情况;二是考查学生对分数意义、分数单位的理解情况;三是考查学生对同分母分数算理的感知情况.通过对前测数据的统计分析,我们对学生的学情有了一定的认识.

(一)学生对已学过的分数的简单计算的掌握情况

【结果与分析】问题一和问题二主要是检测学生对学过的同分母分数加减计算方法的运用情况,以及是否对算法曾有所归纳总结,这是我们开展教学的基础.从学生的答题情况来看,问题一的计算正确率为86%,说明大部分学生基础扎实.在回答错误的7名学生中,只有2名学生是用分子加分子,分母加分母,其余则是看错数字或把加法看成减法造成的,说明这2名学生才是真正对“几个几分之一相加减”的算理有所遗忘或不理解.在问题二中,所有学生都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述出

的算法,其中46%的学生已经能熟练地把算法“分母不变,分子相加减”概括出来.

从测试中可以看出,学生不仅对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掌握较好,而且能在计算中发现规律,总结出算法.由此可见,归纳与掌握同分母分数加减的算法不是本课的难点,那么学生对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是否有所感知?程度如何?是否为理解这一算理做好了知识的准备?为此,笔者对学生理解分数意义和分数单位的情况进行了了解.

(二)学生对分数意义和分数单位的理解情况

A.分母相同的分数,它们的分数单位也相同.( )

B.分母相同,分数单位不一定相同.( )

C.分数单位相同的分数,每一份的大小也是一样的.( )

D.分数单位相同的分数,每一份的大小不一定一样.( )

【结果与分析】加法的本质是什么?是单位相同的数或量的累积.因此,教学加减法计算时,要突出“单位相同”,而这一点,对分数的加减法尤其重要,因为分数单位比较特殊,它与分母有关.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因为分母相同即分数单位相同,所以可以直接将分子(即分数单位的个数)相加减,这是隐藏在算法后面的根本,也是这一节课的难点所在.因此,这三个问题的目的就是想要了解学生对分数意义、分数单位的掌握程度,以及对算理的理解已具备了哪些经验.

通过问题三和问题四直观形象地考查,学生是否能抽象出分数单位的实际含义,为理解“分母不变”作好知识上的准备?从问题五学生选择的结果来看,只有39%的学生回答正确,在回答错误的61%的学生中,有将近50%的学生只知道分母相同就是分数单位相同,也意味着对每一份的大小相同的感知存在困难.从中我们看到,只有少部分学生对分数单位已有了自己的理解和内化,属于老师未教就理解的学生.而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会算并不等于理解”,这就有待上课老师在新课教学中引导了.

(三)学生对同分母分数算理的感知情况

【结果与分析】问题六有40%的学生选择正确.笔者对这40%的学生的想法进行了整理,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一是能联系分数单位解释算理的,占6%,典型例子为:

四是用文字总结了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占6%,典型例子为:

我是这样想的:异分母分数加减可以先把不同的分母转换为相同的分母,然后再相加或相减.

此外,认为分母不同不可以相加,但没有说明理由的占4%;不会解释的占6%.

会计算、能总结出法则的学生对算理的理解是否到位?学生没有解释是否就没有感知?为更深入地了解学生的想法,笔者对这部分学生进行了访谈.通过访谈,笔者发现知道法则、会计算的9个学生都是通过数奥班、家长教、自己预习的方式知道的,其中只有1人能解释出算理.由此看出,选择正确的学生当中也只有少部分学生对为什么分母不变,只用分子相加减的算理有所感知,但这些感知是模糊、零碎的.

由此看出,虽然从问题三到问题六给算理提供了一个从直观到抽象的过程,但绝大部分学生并没有产生把它们联系起来的自觉思维,在没有教学干预的情况下,学生较难理解为什么“分母不变,只用分子相加减”的算理.

三、前测带来的思考

要学生明确的联系分数单位来解释算理比较困难,那么,如何在读懂学生的基础上设计教学呢?这就是教学准备策略对教学的启示.笔者建议试用以下教学策略:

1.通过有针对性的复习,紧扣学生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为学生顺利把“相同单位的数才能相加减”这一算理迁移到分数计算作好铺垫.

2.借助观察和操作,通过“折一折”“涂一涂”,直观理解分数相加前后的“变”与“不变”,从而探究出“分母为何不变”的算理,达到明理驭法的目的.

3.数形结合理解,“算出来、数出来、用出来”,让学生用语言表达“同分母分数加减”的算理——分数单位相同,即同分母分数加减,分母不变,分子相加.

以上是笔者对《同分母分数加减法》教学准备策略的实施与思考,在课堂教学中笔者将继续采用适当的策略,对其进行更恰当的验证与思考.

(责编 林 剑)

总结:此文是一篇分母分数论文范文,为你的毕业论文写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引用文献:

[1] 分数论文范文 分数方面有关毕业论文格式范文3000字
[2] 分数论文范文 关于分数类论文例文5000字
[3] 数学和分数乘法自考开题报告范文 数学和分数乘法类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3000字
《课前测试的设计其对教学——人教版五年级下册《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教学准备策略》word下载【免费】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相关论文范文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