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论文写作 > 论文大全 > 文章内容

引题:双引领 三协同,主题:校企 合作一体化新尝试

主题:一体 下载地址:论文doc下载 原创作者:原创作者未知 评分:9.0分 更新时间: 2024-02-24

简介:本文是关于校企合作方面在职毕业论文范文跟一体有关学术论文怎么写.

校企合作论文范文

一体论文

目录

  1. 一 高职院校“校企合作
  2. 1、“三会两层”治理结构
  3. 2、“五层五平台”项目化运作模式
  4. 1、协同管理:共建组织管理架构

“校企合作一体化”是推动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核心驱动力,是促进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能力和培养质量全面提升的关键途径.目前,校企合作一体化办学存在的“瓶颈现实”,成为制约我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主要障碍.主要原因是校企合作一体化存在“模式不成熟、合作内生动力不足、管理机制不健全”等共性问题.且我国缺少对校企合作一体化办学共性的研究,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模式、方式方法等相对稀缺与单一.传统模式已经无法适应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工作的发展需要.因此,加强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工作模式研究,积极构建顺应高职教育发展新形势的校企合作一体化办学模式,成为当前高职教育发展所面临的重大课题.

经过不断探索研究与实践,青岛港湾职业技术学院基于校企合作一体化理念实现了“双引领、三协同”办学模式(图1)创新,形成了高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一体化办学的科学改革思路与实施路径,为我国高职院校特别是行业企业举办的高职院校广泛开展校企合作一体化办学提供了经验模式借鉴和理论指导.

一 高职院校“校企合作

一体化”内涵

为了更好的解读校企合作一体化理念的内涵,首先需要明确“一体化”的含义,在线词典《辞海之家》对其解释为“多个原来相互独立的主权实体通過某种方式逐步在同一体系下彼此包容,相互合作”.其次要明确“校企合作”的含义,在线词典《辞海之家》对其解释为“学校与企业建立的一种合作模式.当前社会竞争激烈,包括教育行业,大中专院校等职业教育院校为谋求自身发展,抓好教育质量,采取与企业合作的方式,有针对性的为企业培养人才,注重人才的实用性与实效性.校企合作是一种注重培养质量,注重在校学习与企业实践,注重学校与企业资源、信息共享的“双赢”模式.”

由此可见,高职院校“校企合作一体化”是指高职院校在办学发展过程中,为抓好人才培养教育质量,通过模式创新,校企两个相互独立的主权实体联合办学、紧密融通、互惠共赢,共建治理结构、共担人才培养责任、合作开发课程和教材、共同组织实践教学等,以“多方参与、过程共管、风险共担、合作共享”为基础,最终实现校企深度共通与融合的合作形式.

二、“双引领、三协同”校企合作一体化办学模式的

改革路径与策略分析

(一)双引领:搭建“双引领”治理平台

所谓双引领,是指以山东省港口集团有限公司(后面简称港口集团)、山东港航职业教育集团(后面简称职教集团)两个主体为引领,成立两个“理事会”(校企合作理事会、职教集团理事会),搭建“双引领”治理平台,让模式运行搭载“双核领跑驱动力”.充分发挥“校港一体、产教融合”办学体制机制优势,进一步深化校企协同育人体制机制建设,建立“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长效机制,实现学校与企业资源的共建共享,发挥校企“双”环境与资源优势,促进教学质量提升,培养符合企业需要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创新型、发展型、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

1、“三会两层”治理结构

“双引领”一方面充分发挥港口集团办学优势,形成“三会两层”治理结构(图2).三会:校企合作理事会、建设发展委员会和专业群建设指导委员会;两层:决策层与执行层.

该治理结构有利于完善“校港一体、产教融合”办学体制机制,进一步强化举办方成立的学校建设发展委员会作用,深化港口集团决策层、集团机关职能部门和学校领导定期研究学校发展与改革的机制,明确港口集团、各基层单位在学校建设发展中的责任.进一步优化港口集团支持学校专业建设、科技成果转化、教师实践锻炼、校港人员互聘、实习实训基地建设等方面的机制,将港口集团下属公司与学校各方面的合作育人指标纳入目标管理考核,从根本上保障校港深度融合,形成全方位支持学校教育改革发展的政策体系,有效解决因企业管理人员变更导致的政策连续性问题,实现校港一体的长期性和稳定性.进一步深化港口集团各基层单位与学校的合作机制,港口集团技术专家参加学校学术委员会和专业群建设指导委员会,加强人才交流,联合开展技术攻关.进一步发挥港口作为校外实践基地的作用,在服务军民融合、服务新旧动能转换方面落实新举措.

2、“五层五平台”项目化运作模式

另一方面深化职教集团化办学模式,开展“五层五平台”项目化运作(图3).五层:职教集团理事会为决策层、常务理事会为管理层、秘书处为执行层、五个工作委员会为工作层、第三方评估机构为监督层;五平台:科技服务工作委员会、教育培训工作委员会、人才培养工作委员会、校企合作工作委员会、就业服务工作委员会.

该运作模式有利于进一步完善职教集团的内部治理体系,采用PID(Proportional Integral Derivative)闭环控制原理,构建理事会为决策层、常务理事会为管理层、秘书处为执行层、五个工作委员会为工作层、第三方评估机构为监督层的五层管理格局.畅通信息交流渠道,开发集团信息网、微门户等多条信息推送渠道,实现校政、校企、校校间信息交流互通、及时、有效.建立健全项目化运作机制,职教集团内的合作采用项目管理方式运作,本着“谁受益、谁负责”的项目管理原则进行目标管理.出台《山东港航职教集团工作委员会工作条例》《山东港航职教集团项目管理办法》《山东港航职教集团资源共享实施办法》,规范职教集团有效运行.

以成员院校主干专业为基础,以成员单位专业技术人员为主体,吸收政府、行业及院校专家参与,积极对接社会、产业、岗位“三个需求”,强化科技服务工作委员会、教育培训工作委员会、人才培养工作委员会、校企合作工作委员会、就业服务工作委员会五个平台建设.优化调整专业结构,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开发课程,打造新的专业课程体系;以项目为抓手,创新资源整合共享模式,充分利用多方资源,共同打造双师团队,共建新型实训基地,共建产学研基地,推进专业链、产业链、创新链“三链融合”,融合构建“政、行、企、校”多元主体合作办学模式.

(二)三协同:协同管理、协同育人、协同培训

1、协同管理:共建组织管理架构

所谓协同管理,它是“协同理论”在校企合作一体化管理过程中的有效应用,在“行、校、企”实体合作培养模式过程中,经过合理协商,合作主体形成互相依存的关系,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明确责任、权利与义务,制定完善的管理架构运行保障办法、绩效考核管理办法、质量监督评价办法等,规范化、制度化、标准化的管理,为校企合作一体化办学模式的正常运行,为协同育人、协同培训有效实施提供组织管理保障.通过有效管理机制的监督和保障,合作主体人力资源、财力资源、成果资源、技术资源、设备资源等各核心资源要素之间相互协调、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作用,进而形成了互相依存的协调运作关系,真正实现了“责权明晰化、决策程序化、目标计划化、行为标准化、控制过程化、考核定量化”管理.实现协同管理我们的改革思路如下:

首先,成立理事会,将“理事会”作为共建组织管理架构,搭建校企深度融合平台.制定科学合理规范的理事会总章程,明确规范理事会的职责权限、议事方式、管控方式和运行决策程序,充分发挥理事会的决策审议中心作用,例如“办学定位与思路、模式与特色创新、人才培养目标、发展规划及实施方案”等重要内容都需提交理事会进行决策与审议.

其次,建立校企协同管理中心,畅通信息交流渠道,建立健全项目化运作机制,出台相关政策,规范集团有效运行.

最后,加强制度建设与落实,提升制度执行力.为提高管理水平,保障董事会各项工作有效开展,依据总章程,制定“科学、合理、有效”的规章制度,以加强制度建设.同时,有效构建并融合“管理与控制机制、共享与激励机制、协调与监督机制、评价与反馈机制”等校企发展动力机制,实现内涵式发展.

2.协同育人:共创“多主体、融合式”育人模式

所谓协同育人,它是“协同理论”在校企合作一体化育人过程中的有效应用,基于“创新型、发展型、复合型”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目标,打破校方单主体育人理念,加强育人教学理念创新,实现产教深度融合,“行、校、企”多主体密切协作、融合发展,创新发展“多主体、融合式”育人模式.实现多主体共同参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协同创新人才培养实施途径;多主体联动,推动专业人才培养与岗位需求对接,人才培养链和港航产业链相衔接,共同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在师资、文化、成果、设备、资金等方面深度融合、共享,建立可持续发展的多主体合作关系.最终实现“行、校、企、生”互惠互赢.实现协同育人我们的改革思路如下:

(1)共同改革人才培養方案:培养目标对标化、协同化

由学校牵头开展社会调研,企业参与人才培养方案调整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引入现代企业理念,为学生技能训练提供生产实训项目模块(实训岗位和任务),提供专业岗位信息,提供企业岗位人才需求标准,为人才培养质量提供反馈意见,召开“行、校、企”参与的专业群建设指导委员会会议,人才培养目标对接“行、企”需求标准,将先进的行业企业生产服务标准转化为教学标准,从时间、空间上协同优化调整人才培养实施方案与计划、专业设置与结构布局,多方共同制定人才培养监控与评价标准,加强学科与专业建设,形成科学合理的专业结构体系,以增强教学针对性,共同探索实践有效的人才培养模式.

(2)共同开发优质课程:课程内容项目化、任务化

学校依据岗位能力需求,以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为目标,以学生能力培养为核心,以“行、企”工作流程为导向,引入“行、企”技术标准与职业资格标准,开发调整专业课程内容与培养目标,以项目模块为载体,将企业的生产性实训设计项目引入到教学与实训人才培养计划中,将企业的实际生产任务以课程任务单的形式嵌入到人才培养过程中,将企业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和新方法等纳入课程开发中,共同构建新的专业课程体系,通过“以任务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任务驱动教学模式来实现协同育人培养.

(3)共同整合优化资源:校企资源整合化、共享化

围绕“行、校、企”多方协同育人总目标,整合校企资源,以项目为抓手,采用“1+N”模式(即一个主体学校+多家企业、学校或一个主体企业+多家学校、企业,开展二级学院“股份制、 混合所有制”合作办学试点,创建资源与利益共享机制)构建集培养培训、创新创业、技能鉴定、产业孵化、技术研发、成果转化于一体的“产教融合共享平台”,充分共享多方资源与技术研发成果,共建新型实训基地与产学研基地,推进专业链、产业链、创新链“三链融合”,增强多方优质要素资源的共享协同性,提升多方协同育人的能力和水平.

(4)共同组织实践教学:实践教学情境化、实战化

学校高度重视学生"工匠精神"的培养,开展“工匠精神进校园”活动,启动“工匠精神进校园”育人工程,充分利用行业、企业优质资源,在学校设立行业企业专家工作的“大师工作室”,工作室运用企业管理模式,纳入生产性实训项目开发环节,采用生产性实训环境设计,烘托企业文化氛围 mbAlunWen.net,营造仿真实践教学职业氛围.“把学校办到港区、把课堂搬到码头”,积极创建课堂“理实一体化环境、模拟仿真化环境、网络实景化环境、企业现场环境”等多样化课程教学情境,实现“学习工作化、实训实境化、学生职业化、教学实战化”.

3.协同培训:共塑“职业化”员工队伍

所谓协同培训,它是“协同理论”在校企合作一体化培训过程中的有效应用,基于校企合作一体化与现代企业发展的新契机,多主体通过对员工开展“职业化”培训,以满足高职院校“双师型”队伍建设流动性发展的新需要,以及适应日益变幻的经济形势、产业升级转型以及生产发展方式的企业发展新变革.“职业化”员工培训是一种通过有效培训帮助员工呈现“标准化、体系化、规范化、制度化、自动化”等高效工作状态的培训形式,“职业化”是员工提升个人素质的发展方向.旨在通过校企共同培训,使员工在职业技能、职业行为、职业素养等方面做到符合职业规范和职业标准,以期获得在个人职业活动或情境中所能表现出来的综合职业能力,例如专业知识技能能力、学习运用再造能力、社会服务能力等.

学校打造了企业员工(教师)与学校教工(专任教师)双向交流平台;建设员工公共实训培训基地;引入企业知名专家、技能工匠、技术能手进校园.校港人员“双向任职、定期交流”,专任教师进码头,港口专家上讲台,行业企业所有专业人才都是学校的教师,学校教师深入到行业企业进行技术革新,实现教师与技术人员深度融合.

[本文系 2019年山东省教育厅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重点资助项目“高职院校“双引领、三协同”校企合作一体化办学模式探索研究与实践”的总结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19009)项目成果.]

(青岛港湾职业技术学院)

总结:归纳上述:此文为一篇适合不知如何写一体方面的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的毕业生以及可作为关于校企合作论文开题报告和相关职称论文课题写作参考文献资料.

一体引用文献:

[1] 校企合作论文范文 校企合作论文写作参考范文2500字
[2] 校企合作论文范文 关于校企合作类论文写作资料范文2万字
[3] 校企合作论文范文 校企合作有关论文范文检索10000字
《引题:双引领 三协同,主题:校企 合作一体化新尝试》word下载【免费】
一体相关论文范文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