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论文写作 > 论文大全 > 文章内容

新礼教:新文化运动的一个观念蕴涵

主题:礼教 下载地址:论文doc下载 原创作者:原创作者未知 评分:9.0分 更新时间: 2024-02-29

简介:该文是文化类本科论文开题报告范文与礼教有关学术论文怎么写.

文化论文范文

礼教论文

目录

  1. (二)情义:新礼教的内涵

纵观礼教的历史,秦汉以来束缚个性、强调尊卑贵贱的旧礼教、名教,在魏晋时期就遭到了具有真性情的名士们的反对.“越名教而任自然”所指的主要就是对东汉以来束缚个性之名教的反抗.而魏晋名士对名教的反抗也并不是彻底弃绝名教,弃绝人伦生活秩序,而是希望能回到呈现人之真情实感的礼教之中.鲁迅就说过:“魏晋时代,崇奉礼教的看来似乎很不错,而实在是毁坏礼教,不信礼教的,表面上毁坏礼教者,实则倒是承认礼教,太相信礼教.”{62} 明清以来大行其道的礼教,在明清之际也遭到了顾、黄、王,以及之后的戴震等人的反对.因此可以说,新文化运动反礼教实际上正继承了源自孔孟,经魏晋、明清之际的思想家申张的孔孟礼教真义传统.

(二)情义:新礼教的内涵

新文化运动所隐伏的建构“新礼教”的方向,一方面承接孔孟原始儒家缘情制礼的精神,另一方面强调新礼教所构画的生活秩序必须与现代性的生活方式相适宜.

首先,新文化运动中隐伏的“新礼教”的正当性基础乃是情感.陈独秀说:“道义的本源,自然也出于情感.”{63} 梁漱溟也有此看法,他认为儒家之真精神在于“因情而有义”{64}.行为如果没有实质的情感内容,都是虚伪的,不值得提倡和尊崇的.“同一忠孝节的行为,也有的情感的两种区别.情感的忠孝节,都是内省的,自然而然的,真纯的;的忠孝节,有时候是外铄的,不自然的,虚伪的.”{65} 情感不仅是“新礼教”的内涵,也是激发人道德行为的动力.“自然情感的冲动,我们更当看重.我近来觉得对于没有情感的人,任你如何给他爱父母,爱乡里,爱国家,爱人类的知识,总是没有什么力量能叫他向前行动.”{66}由于有着对“自然情感”的看重,陈独秀是完全承认个人对物质利益的追求的,即承认人的自利行为.他说:“夫发财本非恶事,个人及社会之生存与发展,且以生产殖业为重要之条件,惟中国式之发财方法,不出于生产殖业,而出于苟得妄取,甚至以做官为发财之捷径,猎官摸金,铸为国民之常识,为害国家,莫此为甚.发财固非恶事,即做官亦非恶事,幸福更非恶事;惟吾人合做官发财享幸福三者以一贯之精神,遂至大盗遍于国中.”{67} 在这里,陈独秀因承认“自然情感”而承认人有自利的行动,但对此自利行动所造成的利益争斗,还只是有一个大概的认识,并没有进一步找到依托情感建立具有正义性的制度规范来对治的途径.

其实,儒家所讲的仁爱包含着“差等之爱”和“一体之仁”两个方面.差等之爱,以自爱为起点,承认个体的自爱自利.但仁爱并不只是“差等之爱”,还有呈现为“一体之仁”的面向,即仁民爱物的一面.正是从“差等之爱”到“一体之仁”的“推”、“擴”,从而由“一体之仁”来克服因“差等之爱”造成的利益争斗,才使制度规范具有正义性{68}.如果说旧礼教是以“天道”“天理”来保证作为制度规范的礼的正当性,从而表现为一种道义形态的话,具有现代精神的新礼教之礼的正当性基础乃是情感,呈现为一种情义形态.当然,新文化运动时期的知识分子只是在比较笼统的层面意识到了制度规范的正当性基础在于情感,没能阐明情感的内在结构,没有看到仁爱情感才是化解差等之爱所引发的利益争斗的途径,即没有意识到仁爱情感就是新礼教正当性的根源.在这种意义上,新文化运动中的“新礼教”思想只能是一种“隐伏”.

其次,新文化运动中隐伏的“新礼教”承认礼的损益性.《中庸》就说:“义者,宜也.”{69} 新礼教作为一种情义,其“义”不仅仅强调以情感为礼的正义性根基,也强调礼教的适宜性,即任何制度规范的礼都应该因时因地作出损益调整,以适应特定时空的生活际遇.新文化运动虽不反孔非儒,但新文化运动一定反对将前现代的旧礼教一成不变地搬到现代性的生活境遇当中来,哪怕是孔孟原典儒学中所设计的具体的礼仪制度.陈独秀就说:“吾人所欲议论者,乃律以现代生活状态,孔子之道,是否尚有遵从之价值是也.”{70} 李大钊也说:“道德等因时因地而有变动,一代圣贤的经训格言,断断不是万世不变的法则.什么圣道,什么王法,什么纲常,什么名教,都可以随着生活的变动、社会的要求而有所变革,且是必然的变革.”{71}“这新发生的新生活、新社会必然要求一种适应他的新道德出来.”{72} 任何正义的制度规范都不可能横亘古今,任何正义的制度规范都一定是与生活方式相适宜的,否则就是对生活的宰割.从这个意义来说,“反礼教”正为“新礼教”的建构开辟了道路.

合而观之,新文化运动诸贤开启的具有现代性的“新礼教”建构思路主要表现为向原始儒家缘情制礼的回归.“新礼教”之所以正义,乃是“因情而称义”:一方面是以“一体之仁”这种情感为新礼教的正当性内涵;另一方面是“义”之以为宜,即新礼教一定要与生活方式相适宜,因为特定的生活方式乃是特定时空下生活的实情.其实,“情义”一直作为中国人的生活指引而存在着.我们通常以“情义”来对一个人进行道德评价,如指责某人时会说他“无情无义”、“薄情寡义”,而称赞某人时则会说他“有情有义”、“重情重义”.如果一个人没有明白地声称要拒绝过充满情义的生活的话,那么“人天然是儒家”{73} 的,人也天然是生活在基于仁爱立场且与生活方式相适宜的礼教秩序之中的人.儒学也因此最终不会成为余英时所说的“游魂”,而必定能在现代性的地基上重建自己精魂所系的新的制度规范体系——新礼教.

注释:

① 本文所谈的“新文化运动”取狭义,主要指以1915年9月《青年杂志》创刊,以争取个体解放为宗旨的思想运动,此运动大体延续到1918年底.因1918年底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巴黎和会的召开使中国社会爆发了强烈的民族主义情愫.此时,时代主题已从追求个体解放与独立自主转向了追求国家的独立自主,呈现出一种从追求“人权”向追求“国权”的转变.本文所论之新文化运动中所隐伏的新礼教思想,主要集中在1915至1918年间,少量论述出现在1918至1920年间.

② 黄远庸:《远生遗著》,文海出版社1968年版,第88页.

总结:上文结束语:此文是适合不知如何写礼教方面的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的毕业生以及可作为关于文化论文开题报告和相关职称论文课题写作参考文献资料.

礼教引用文献:

[1] 礼教专升本论文范文 关于文化类论文怎么写2万字
[2] 礼教函授毕业论文范文 文化类有关毕业论文模板范文2万字
[3] 礼教论文如何写 关于文化专科毕业论文范文2500字
《新礼教:新文化运动的一个观念蕴涵》word下载【免费】
礼教相关论文范文资料
热门文化相关频道
有关于礼教毕业论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