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论文写作 > 论文大全 > 文章内容

蒂姆波顿电影中表现主义元素探究

主题:表现主义 下载地址:论文doc下载 原创作者:原创作者未知 评分:9.0分 更新时间: 2024-03-05

简介:本文是表现主义和电影论文写作技巧范文和表现主义类论文范文文献.

表现主义和电影论文范文

表现主义论文

目录

  1. 一 表现主义电影特征
  2. 1、主题阴郁化、叙事反常规
  3. 2、造型诡异、表演癫狂
  4. 3、镜头语言运用对比激烈、视觉冲击力强
  5. 二 蒂姆·波顿电影中所展现的表现主义元素

基金项目:济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院级课题《表现主义电影的美学传达研究》课题编号2019SK17.

摘 要:电影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艺术表现形式,在众多电影类型中,表现主义电影元素无疑在影坛中绽放了一道独特的光彩,很多导演利用表现主义元素在自己的作品中向观众展现了自己的艺术造诣,给观众带来了奇特甚至诡异的视觉和心理的观赏共鸣,其中,鬼才导演蒂姆·波顿无疑是将这种形式表达得淋漓尽致的典型.本文通过对表现主义电影特征的总结,对蒂姆伯顿电影中的表现主义元素进行探究,从而更深层次的认识和研究电影的象征力和魅力.

关键词:蒂姆伯顿;表现主义;电影元素

[中图分类号]:J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20)-33--02

一 表现主义电影特征

很多电影学者会将电影进行流派分类,分类方式不同,其结果也就不尽相同,但任何流派都不会脱离电影的本质,即对人类自身认识和文化基底的隐喻性表现.表现主义电影在其自身宗旨上与电影的本质性抒发如出一辙,其对于人性和情感的另类表达成为电影本质意义的直观反映.那么作为表现主义电影,一定有其自身的展现规律和特征,笔者通过对表现主义电影的研究总结如下,定有不足之处,还望指正.

1、主题阴郁化、叙事反常规

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初,从《卡利加里博士的小屋》到《大都会》,被认为是表现主义影片的大约为24部[1].这些极具表现主义风格的电影完全打破了人们对现实主义电影的原始认知,使人们看到了德国在当时艺术和哲学方面的独到之处.然而在这二十余部电影中,具有奇幻色彩的主题无疑是最值得关注的,从《卡里加俐博士》到《蜡像陈列馆》,都是艺术家通过对扭曲阴暗面的描写,通过一些恐怖的、阴暗的甚至是恶心的情节来挖掘当时人们内心恐惧、孤独、焦虑的精神状态.人们在观影时看到了死亡、幻灭、性、暴力等边缘化内容,成为谈论的焦点并引起强烈的共鸣.所以表现主义电影以奇幻的阴郁化主题表现对黑暗空间的探索成为其美学范式传达的标准之一.

克拉考尔曾对表現主义电影《卡里加俐博士》的叙事风格给出过高度的评价:“即使在今天,电影叙事也没有能够普遍地取得这样出色的成就.”[2]影片导演在叙事方面打破常规,运用多层面多线叙事的方式,在已经有戏中戏叙事的创新性中运用开放式结局,又加入一层发散性思维叙事,使剧情变得复杂,影片结构随即生动起来.在谋杀主题得以形成的情况下,影片抛给了观众一些思想的空间,到底谁才是精神病患者,谁才是真正的杀人狂魔,似乎每一个观众的理解都有所不同.这正是影片叙事的绝妙所在.

2、造型诡异、表演癫狂

表现主义者在进行电影精神传达时,对人物形象的刻画下了很大的功夫,将人物的造型作为一种表现主义电影的直观视觉艺术,被特别关注.比如《卡里加俐博士》中对于人物的刻画就非常典型.比如黑色条纹和黑色斗篷,给观众造成无形的压抑感,与此同时加俐狰狞的面容和夸张的妆容,加上厚厚眼镜片下邪恶多疑的眼睛,使其内心世界被一层层隐藏.表现主义电影对于人物造型的处理可谓别出心裁,角色的奇装异服、戏剧脸谱似的妆容,创造出卡里加俐、凯撒等一系列人物形象.这些人物特别是卡里加俐被乔治·萨杜尔评价为“悲剧的典型”,并且他还认为这个典型已不仅仅代表了一个人物,而是疯狂、残忍、幻想等心理状态的隐喻.其在表演方面,无疑倾向于夸张和癫狂的状态,比如影片《日出》(出自表现主义电影导演茂瑙)就包揽了第一届奥斯卡的众多奖项,其中包括最佳女配角奖.其中女演员的表现主义风格被看作是表现主义时期的代表.优雅和放荡两种极为对立的女性形象被演绎的极为到位,无辜的大眼睛和夸张的表情成为代表优雅和放荡的最好法宝,体现了强烈的表现主义电影表演风格.而其中男主角对于邪恶眼神的处理和夸张疯狂的肢体动作完成了表现主义电影中的程式化表演,夸张、鬼怪和精神失常已经成为表现主义电影的符号化象征.

3、镜头语言运用对比激烈、视觉冲击力强

如同反常规叙事和造型表演夸张癫狂的表现形式来看,镜头语言运用的别出心裁也就不足为奇了.表现主义电影摒弃了常规影像形态,呈现出倾斜变形的非正常模式,拍摄方面也多用不同的特殊角度,体现大的明暗反差.同时,表现主义电影常常喜欢用主观镜头,而主观镜头更容易将观众带入其中,将人物的主观情绪放大化,恰恰掩盖了客观描写的局限性.在光线运用上,表现主义电影也突出强调对比关系.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当属导演茂瑙,他向来对光影的明暗对比和层次感有自己的独到之处.在他的吸血鬼电影中,运用不同的光线和明暗对比,表现了生病水手,甲板走下的船长以及恐怖阴暗的吸血鬼形象.就是这样不同强弱光线的对比效果将不同层级的感官带给观众,使观众快速被带入到这样紧张压抑的气氛之中.表现主义导演就是精确的研究和创新,使得镜头语言在电影中绽放光彩,带给观众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和观影感受,影响至今.

二 蒂姆·波顿电影中所展现的表现主义元素

蒂姆·波顿在好莱坞导演中当属另类,在众多电影中自成一格,在他的电影中我们能看到古灵精怪的人物、夸张浓郁的色彩、风格迥异的服装以及高耸阴森的哥特式建筑.正因为他电影中的这些独特的元素,和传达出来的忧伤的、温暖的或悲凉的情感,总能引起人们的共鸣,打动观众内心最柔软的地方.所以当人们提到导演蒂姆·波顿时,“哥特”、“奇幻”、“黑暗”、“古怪”等词汇便会不由自主地从脑海中跳出来,自然也成为蒂姆·波顿导演电影具有表现主义特征的符号标签.

在蒂姆·波顿非常具有个人特色代表作品中,我们都能够寻找到相似的表现主义电影元素.本文就其最具代表性的三部电影:《剪刀手爱德华》、《僵尸新娘》和《理发师陶德》来做分析,探究他具有表现主义特征的导演风格.

从主题叙事来看,三部影片从不同层面都属于悲剧性结尾,导演正是用哀怨、诡异、阴森的故事情节为三部电影的悲剧性主题蒙上了一层阴郁化的色彩.而从影片的叙事风格来看,蒂姆·波顿非常喜欢打破平铺式叙事常规,运用倒叙或插叙的叙事方式,将几条主线融为一体,带给观众多层面的视觉感官,故事呈现的越丰满,也就更加能够打动观众,引起共鸣.比如《理发师陶德》,故事以插叙的叙事风格贯穿全片,并展开多维度叙事,多次通过陶德的回忆进行闪回叙事,现实的残酷与美好的回忆的反差,使陶德的杀戮和拉维特夫人的冷血合情合理,在当时社会给人们带来的恐惧,不公,黑色的背景下,很容易引起观众的怜悯和共情.蒂姆·波顿抓住了表现主义电影反常规的叙事方法,通过倒叙插叙以及对比叙事的途径,主线与伏线相互交错的手段反映了当时资本主义社会中人性的丑恶和社会现实.

从造型和表演来看,不得不提蒂姆·波顿的御用男演员,三部影片的男主角约翰尼·德普,虽然三部影片上映年份跨度很大,主角年龄和定位也各不相同,但我们很明显能在德普的三个影片造型中看到相同的元素,比如诡异、苍白、忧郁等早期的《剪刀手爱德华》,上映至今,饱受好评,爱德华的角色造型更是成为影史经典,其造型、服装和艺术指导也被多个奖项提名.爱德华苍白的,支离破碎的脸庞,凌乱的发丝、恐慌忧郁的眼神、怪异的服装以及锋利的剪刀手,给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从而我们在看到后期的《僵尸新娘》和《剪刀手爱德华》的时候,男主的角色造型似乎都能看到爱德华身上的影子,维克特空洞的眼神,陶德额头的一缕白发,这些细节往往让人物在故事层面变得立体起来,而影片中或机械的摆动剪刀手的爱德华,或睁大双眼无所适从的维克特,还有面部狰狞凶残的陶德,他们或夸张或癫狂的表演,让这些带有表现主义色彩的形象更生动起来,通过这些外化的造型和表演,与命运带给人物的悲凉和不公形成了鲜明对比,反而将主题得以凸顯和升华.

从镜头语言来看,蒂姆·波顿三部电影各自独具特色,却又有异曲同工之处.比如三部影片色彩都采用了黑白灰,爱德华诞生的古堡、维克多生活的环境、陶德的理发店,而在这种阴沉的主色调中,我们都能在三部影片中看到浓墨重彩的颜色,比如《剪刀手爱德华》中颜色鲜明跳跃的如蜡笔画一样的居民别墅,比如《僵尸新娘》中阴曹地府中五颜六色的布景和骷髅角色,比如《理发师陶德》中回忆里明亮温暖的阳光和鲜艳的花朵,这些或明亮或高饱和度颜色的设计,在影片大的暗色基调被特别凸显,引起强烈的视觉对比和冲击力,反而将故事中的黑暗、无奈、忧伤等情绪衬托出来.而影片中借由独特的视角和微微压缩的镜头,大的脸部特写、主观镜头等特别的拍摄手法,也加强了观众的观影感受,这一切的一切无非都源于表现主义电影的真正意义,是对社会黑暗面的冷嘲热讽和对人性与邪恶面的反思.

虽然德国表现主义电影这一艺术思潮已经在电影史上消逝,但其美学品质的传达思想却一直影响着现代电影和导演的风格走向.在蒂姆·波顿电影中我们看到如此多的表现主义电影元素,相信是希望通过表现主义的一些手法向观众传达这样的情绪.究其根本,无论是德国表现主义电影还是当今具有其表现主义元素的电影,都回归到电影的本质,即电影是一门隐喻的艺术.电影满足了作者对现实社会和人性认知的表达,更满足了观众对其传达思想的认同和观赏电影时自我情感的宣泄和共鸣.

参考文献:

[1]大卫·波德维尔.世界电影史[M].北大出版社.

[2](德)齐格弗里德·克拉考尔.从卡里加里到希特勒:德国电影心理史[M].黎静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8.

[3]蔡圣勤.从表现主义形式看审美与道德欣赏的碰撞[J].湖北社会科学.2004(11).

[4](英)贡布里希著.艺术发展史[M].天津: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1988:315.

[5]H·H·阿纳森.西方现代艺术史[M].天津: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1999,05.

总结:该文汇总,这篇文章为一篇可用作大学硕士与本科表现主义和电影相关的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写作参考和有关优秀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免费教你怎么写表现主义方面论文.

表现主义引用文献:

[1] 村上春树和表现主义论文怎么撰写 关于村上春树和表现主义论文范本2000字
[2] 比较好写的电影学术论文题目 电影学术论文标题如何定
[3] 优秀电影论文题目 电影专业论文题目怎么拟
《蒂姆波顿电影中表现主义元素探究》word下载【免费】
表现主义相关论文范文资料
热门表现主义和电影相关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