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论文写作 > 论文大全 > 文章内容

文化产业三题

主题:数字文化产业 下载地址:论文doc下载 原创作者:原创作者未知 评分:9.0分 更新时间: 2024-04-17

简介:关于本文可作为文化文化产业方面的大学硕士与本科毕业论文文化文化产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论文写作参考文献下载。

文化文化产业论文范文

数字文化产业论文

目录

  1. 数字文化产业:内蒙古草原豆思文化产业投资股份有限公司宣传片(企业版)

文化创意产业真正走进中国的视野不过两三年时间,从观念接受到产业推进,文化产业正以中国化的方式影响着我们的经济社会生活,我国学者在对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路径及规律进行探索的过程中,不断地得到一些新的认识,综观2008年,对文化产业理论的研究又有了以下新的推进.

文化产业兴起的原因分析

文化产业的形成与社会现代化进程紧密相关.学者们开始探讨文化产业兴起的社会原因,他们主要以曼海姆的知识社会学理论和波特的经济发展四阶段论作为理论支撑.知识社会学是对知识进行社会学考察的一门学科,研究知识与社会的互动关系,重点考量社会对知识的影响和作用,主要对知识的社会决定进行经验的研究以及对各种思潮进行社会学的考察.经济发展四阶段论:“要素驱动阶段”(经济发展的主要驱动力来自廉价的劳动力、土地、矿产资源),“投资驱动阶段”(以大规模投资和大规模生产驱动经济发展),“创新驱动阶段”(技术创新为主要推动力)以及“财富驱动阶段”,这个阶段追求个性全面发展,追求文学艺术、体育保健、休闲旅游等生活享受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动力.①

这些学者主要探讨文化产业兴起的社会原因,将文化产业置于现代化、信息化、知识经济迅猛发展的世界经济背景下,认为文化产业越来越成为最具有现代意义、与高科技尤其是数码技术发展越来越紧密结合的产业,文化产业又反过来影响和改变了传统产业的面貌,文化产业高于传统产业,文化产业之路是国家经济现代化发展的必然选择.从整个社会的现代化进程来看,社会生产效率的逐步提高,增加了人们的休闲时间,降低恩格尔系数,提高人们对享受生活和文化资本积累的需求,这种需求结构通过市场机制的作用直接改变生产结构,拉动了文化产品的生产,形成文化产业.

文化产业是区域产业结构升级换代的产物.有的学者从经济学的视角来解读文化产业兴起的原因,在区域经济发展中,优势区域中具有高附加值的产业逐步替代低附加值的产业,并将低附加值的产业向不发达的区域转移,这一点早被英国经济学家威廉·配第和论文范文发现并证实,这一理论也已经成为经济学早已公认的“配第——论文范文定理”.配第——论文范文定理的基本结论是在区域经济发展的过程中,第一产业的就业比重不断降低,第二、第三产业的就业比重将逐步增加,即劳动力会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转移,②随着经济发展,区域经济都会逐渐向高端产业递进.高附加值产业替代低附加值产业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新的高附加值产业将成为具有生命力的朝阳产业.今天,文化创意产业正以其高附加值的经济势能,成为推动地区和国家产业结构升级换代的重要力量.

现代高科技使文化艺术变成机械复制的艺术.不少学者更愿意从哲学、文化学的批判视角来论述,他们认为现代高科技使文化艺术变成了机械复制的艺术,从文化本质的流变上来审视文化本身.从19世纪后期开始,现代高科技的应用孕育出一种与传统的“精英文化”相区别的文化现象,即被法兰克福学派称为“文化工业”的现象,文化生产一旦与科技结合在一起,形成工业化体系,就会产生影响社会的巨大力量.本雅明在1926年发表的《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一文中首先指出,“文化产业”这一现象,即收音机、留声机、电影的出现带来的文化方面的变化.③他发现工业化时期艺术的表达和再现都可以通过复制技术来实现,现代复制技术使得许多艺术作品被复制,使得文学艺术作品出现了质的变化:艺术品可以批量生产.艺术的特性和功能发生极大变化,艺术品为大众所共享,是艺术史上的一次革命.1947年,阿多诺和霍克海默在合著的《启蒙辩证法》中,第一次系统地、分析性地使用了“文化工业”这个概念,首先指出文化工业的标准化生产.④他们认为,文化产品在工厂中凭借现代科学技术手段,以标准化、规格化的方式被大量生产出来,并通过电影、电视、广播、报纸等大众传媒传递给消费者,将消费者的情感纳入统一的形式之中,最终使文化不再扮演激发否定意识的角色,反而成为统治者维持社会现状的工具.文化工业借助于科技进步和工业化生产,把文化作为商品列入从生产到流通再到消费的操作之中,使之投入市场,服从于价值规律,而要想获得利润,文化产品就必须能满足广大消费者的需求.所以,迎合文化产品消费成为文化工业的必然选择.在资本的推动下,文化成了商品性的文化生产.“文化工业”是文化艺术从人类创造性的审美活动所创造的成果变成工业机械生产的东西,取消了文化的内在本质,造成文化艺术的质变.

文化产业是人类心理发展的必然趋向.作者认为有必要从人自身的发展来考虑问题,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表明,当人们初级的、物质层面的消费需求得到满足之后,就会产生更高层次的精神文化消费需求.这是人类心理发展的必然趋向.目前,社会经济的发展,使得人们的物质生活极大丰富,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等人类基本的需求早已得到满足.在这种情况下,人们的消费重心开始转向教育、科技、文化、旅游等领域,社会进步的速度也随之加快,从而为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可能.反过来,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又进一步满足了人们对于文化、教育、娱乐、休闲等更高层次的心理需求.

文化产业概念内涵的辨析

文化产业是文化与产业相统一的文化经济形态.目前世界各国对文化产业没有统一的说法.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加坡和巴西等国家称文化产业为“创意产业”,韩国所说的文化产业,主要指与文化内容产品开发、制作、生产、交流、消费有关的服务业,日本把凡是与文化有关联的产业都视为文化产业,除传统的演出、展览、新闻出版外,还包括休闲娱乐、广播影视、体育、旅游等,他们称之为内容产业;美国甚至没有文化产业的提法,他们一般说是文化娱乐业和信息服务业.国外对于文化产业的理解直接影响了我国对文化产业和创意产业的理解. 在文化产业概念的表达上,学者们不再仅限于表达自己的看法,更趋于求同,他们逐渐发现了文化产业内涵的比较共性的东西,普遍认识到发展文化产业最基本的就是必须体现文化和产业的统一性,文化产业既属于文化,又属于产业.文化产业既然属于文化,文学家当然要对文化产业进行文化学的解读,文化产业既然属于产业,经济学家也要参与文化产业的研究.从语言学上来看,文化产业既可以理解成一个主谓词组,又可以理解为偏正词组.作为主谓词组,文化产业侧重于它的文化特性,辅之以产业特性;作为偏正词组,文化产业则侧重于它的产业特性,辅之以文化特性.前者以传播文化为主,追求产业收入为辅;后者则以追求产业收入为主,兼顾文化特性.所谓文化产业,必然追求文化和产业的统一,但这种统一不是绝对的,而是根据不同的文化产业特点,侧重点可能会有所不同,但从总体而言,文化产业基本上是介于主谓词组和偏正词组之间,也是介于二者之间的游弋,是文化性和产业性之间的一种间性存在.⑤但需要强调的是,无论如何阐释文化产业,文化产业都必须是文化的产业,而不是产业的文化.因此,不能把文化产业完全产业化,而是要始终蕴涵文化产业所特有的文化特性.

经营性不是唯一的评判标准

一些学者在综合分析了西方文化产业理论后认为,总结国外文化产业理论研究,并非只有推向市场的文化活动和论文范文门才可以被称之为文化产业,也就是说并非只有赢利的论文范文门才属于文化产业.西方文化产业比较发达的国家始终把弘扬优秀民族文化、保护环境资源和文化遗产、促进民族融合与认同、鼓励社会平等、改善居民整体利益和基本福利状况作为文化产业的一部分,作为政府文化政策的长期目标和努力方向.⑥一般来说,纯公共文化产品由于具有消费的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市场不足,适宜政府以免费的方式向社会提供.私人文化产品具有完全的消费的排他性和竞争性,适宜市场主体按照盈利方式提供.准公共文化产品兼有公共文化产品和私人文化产品的双重性质,政府提供会导致过量消费,市场提供往往会导致产量不足,适应混合提供.从这个意义上说,作为提供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的行业,文化产业与是否具有经营性并无直接关系.事实上,从西方学者对文化产业的普遍观点来看,他们也未把经营性或营利性作为判别文化产业的根本标准.英国媒体理论家尼古拉斯·伽纳姆(Nicholas Camham)认为,文化产业“运用了特有的生产方式和行业法人组织来生产和传播符号,这些符号以文化商品和服务为形式,虽然不是一律作为商品”.⑦

文化产业具有意识形态性.在大多数人强调经营性、探讨经营模式的同时,一些学者敏锐地感知到文化产业的意识形态性.他们认为文化产业是以市场为依托进行社会精神财富生产的社会生产部门,是以满足人们精神文化需要为主要目标而进行生产或服务的行业,是在高度工业化、技术化和商品化的条件下,以技术性、复制性、批量性、商品性的方式对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进行的生产和再生产.其中,满足人们精神文化的需要,是文化产业的功能,也是文化产业和其他产业部门的最根本的区别.文化作为一种精神体系,它的意识形态功能是不可避免的,所以文化产业也具有意识形态性.

我国文化产业的矛盾与问题

创意产业缺少理论支撑.到2008年,我国创意产业理论研究已有了相当的基础,一批全国及各地的文化产业发展的蓝皮书出版,一批西方文化创意产业的报告和著作发表,一批文化创意产业的案例研究也已发布,成果是显著的.但与飞速发展的现实特别是对其发展战略的研究还很不够,对国外创意产业发展的理论基础、政策制定、产业布局、人才战略的研究还十分肤浅.对美国、英国及欧盟其他国家、日本、韩国、澳大利亚创意产业的各自特色与取向还缺乏深入细致的探讨.因此,我国创意产业的发展仍然需要一个更加富有开拓性的理论先导,需要与全世界创意产业专家共同探讨它的发展、危机和困境,共同寻找未来的发展道路.⑧

学者们提出我国创意产业发展的首要问题是全社会必须加强和提高对创意产业发展的重要性、前沿性和未来发展态势的理解、认识与认同,特别是各级决策层.创意产业是一个全球产业发展中后发的新兴产业,其理念与传统的制造业发展理念、思维路径和管理经验有着很大的不同.因此,发展我国文化创意产业需要各级决策层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学习和掌握世界各国创意产业发展的理论、战略、策略、成果、经验、方法和措施,并结合本地经济和社会发展现实实践,实事求是地开拓跨越式发展的新途径.在先进理论的支持下,我国文化创意产业迫切需要通过文化体制改革,建立一个国家总体规划,确定未来若干年发展的政策导向,完善和优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内部与外部的环境.在这里,高瞻远瞩的总体规划、合理优惠的政策支持和引导、良好的创意环境都是至关重要的.

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还必须深入研究和探讨如何以高新技术带动传统产业的升级换代,构成与完善创意产业的产业链条,建设一批以高新技术为基础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加强创意项目作为风险产业的辅导、推动,改革和完善创意产业的投融资体制.专家们呼吁:创意人才的极端匮乏是我国创意产业发展的瓶颈.与此相关的文化产业,如新闻出版业、广播影视业、音像业、演出业、娱乐业、艺术培训业、文化旅游业、群众文化业、图书馆业、文物业、博物馆业、会展业、广告业、咨询业、论文范文业、竞技体育业等也正在蓬勃发展之中,于是相应的文化产业人才匮乏现象日益突出.⑨

文化产业结构性矛盾和体制性障碍依然突出.中国传统的文化事业单位是按“条块”分割的方式设立的,目前尽管在不同程度上开始与行政主管部门脱钩,实行“专业归口管理”,但是,离真正的市场竞争还有相当的距离.在国际性“传媒汇流”趋势的影响下,一些广电、报刊、出版企业在政府的协调下成立了集团公司,实现了“强强联合”和“资产重组”,甚至在当地从事了一些跨行业、跨媒体经营.但“传媒汇流”在西方是一种市场趋势,在中国则主要依靠政府行政手段,如何同结构调整与体制转型结合起来,仍然是个问题.中国文化管理仍然实行党政二元结构的管理模式.在产业化的过程中,许多产业如传媒集团国有资产主体从政府文化行政部门脱离了,但又转向了党委的宣传部门.党委宣传部门在继续执行党管意识形态的同时,承担起了国有文化资产的管理责任.这样,文化产业的体制性障碍和结构性矛盾并没有在产业化过程中得到有效解决.原有体制下的市场主体仍然处于各自为政的状态,跨地区、跨行业、跨媒体经营改革目标遭遇地方行政和行业主管的双重阻力,并未得到有效实现.⑩随着文化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文化产业正陆续从事业中剥离开来,一批改革试点单位在政府提供相关政策支持的前提下,依靠创新体制,转换机制,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构建起适应市场需求的文化产业链,为社会提供优质的文化产品和市场服务,走以市场为主导的发展道路,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文化体制改革的过程仍然很艰难、很漫长.要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必须重新认识文化的二重属性和如何界定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的关系.过去我们一直认为文化一定是高雅的,不能是娱乐的,不能产业化,而且长期推行文化事业和产业不分的模式,一律视文化为事业,政府负担过重的经济压力,难以大量投入,事业单位只好自我创收.视文化为产业,则又缺少市场运作手段,政府依然是只亏不赢的投资主体.这种事业不像事业、企业不像企业的状态,对文化的发展十分不利.作为产业的文化,必须面向市场,讲求经营规模和效益;而作为文化的产业,灵魂在文化,缺少“文化”就难以实现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数字文化产业:内蒙古草原豆思文化产业投资股份有限公司宣传片(企业版)

价值评判标准尚未形成.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文化不再是少数精英所独有的权利,这对于丰富人民的文化生活,提高整个民族的文化素质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文化产品的价值通过市场实现,它以批量生产、快速传播、内容通俗和形式模式化而成为最普及的文化消费品的提供者.它为生产者、经营者带来巨大的利润,又给大众送去精神与感官的快乐.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文化大众化的同时,也出现了文化消费的低俗化和非理性倾向,这导致许多文化产品偏重娱乐消遗特质的开发和利用,而忽视、消解其内在人文精神特质,使文化价值向商业价值取向发生偏离.经济利益成为产业唯一的追求目标,市场成为文化的上帝,一切都根据眼前的利益来结算,文化将失去“文治教化”的天然本性,把那些具有真正精神价值但暂时缺乏市场价值的文化搁在一边,使人们对于更长远更深刻的东西普遍失去兴趣.

随着文化诉求主体的增加,一举改变了传统社会文化格局中价值的一元性特征,传统价值体系开始崩溃,新的价值体系尚未形成,市场经济带来剧烈的社会转型,思想、文化领域出现激烈的震荡在所难免,问题的关键在于文化产业作为当代文化生活中的重要力量,对新价值体系建设与传播起到的作用不可估量,而文化产业本身在发展中除却明确经济价值的重要性外,缺乏明确、系统的价值引导,它又如何能起到引导他人的社会作用.

西方文化与意识形态渗透.这是发展文化产业中的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如何对待西方文化?在全球化的文化空间里,存在着第一世界和第三世界的文化冲突与对抗,这是任何人不能否认的事实.而美国等西方国家也承认,文化上的渗透是苏联解体的重要原因,美国前总统尼克松曾指出:“在下一个世纪,采取侵略的代价将会更加高昂,而经济力量和意识形态的号召力将成为决定因素.”文化与意识形态的渗透,我们不得不警惕.学者们呼吁:在扩大文化领域的对外开放、增加国外影视和出版业的版权引进的同时不能无视外来文化入侵的现实,不能廉价地为洋文化培育受众,损害国家的文化安全.

注 释:

①赵欣:《文化产业纵横谈》,《科技智囊》,2008(7).

②闰玉刚:《文化创意产业改变当代文化格局》,《政工研究动态》,2008(5).

③欧力同、张伟:《法兰克福学派研究》,重庆出版社,1990年版.

④霍克海默、阿多诺(德):《启蒙的辩证法》,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⑤薛永武:《关于文化与文化产业研究的几个理论问题》,《中国海洋大学学报》,2008(3).

⑥苑捷:《当代西方文化产业研究理论概述》,《文化研究》,2004(5).

⑦转引李怀亮:《西方文化产业理论的发展》,www.culindustries.com,2008年.

⑧⑨王登凯:《我国文化产业发展问题研究》,《北方经济》,2008(3).

⑩王颖、王登凯:《我国文化产业发展出现的问题与应对策略》,《改革与战略》,2008(1).

编校:杨彩霞

总结:本论文是一篇免费优秀的关于文化文化产业论文范文资料,可用于相关论文写作参考。

数字文化产业引用文献:

[1] 数字技术和文化产业论文写作技巧范文 关于数字技术和文化产业方面毕业论文题目范文10000字
[2] 数字技术和文化产业专科开题报告范文 数字技术和文化产业类有关本科论文怎么写5000字
[3] 创意文化产业毕业论文题目大全 创意文化产业专业论文题目怎样拟
《文化产业三题》word下载【免费】
数字文化产业相关论文范文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