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论文写作 > 论文大全 > 文章内容

佛教文化影响下的企业管理探析

主题:信仰佛教的企业家 下载地址:论文doc下载 原创作者:原创作者未知 评分:9.0分 更新时间: 2024-04-15

简介:适合不知如何写佛教企业方面的相关专业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关于佛教企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佛教企业论文范文

信仰佛教的企业家论文

目录

  1. 一、佛教文化概述
  2. (一)佛教文化的历史背景
  3. (二)佛教文化的核心思想
  4. 1.因缘和合.关于世界是如何构成的,佛教思想认为是由因缘构成.
  5. (三)佛教文化的现实意义
  6. 二、企业文化对企业管理的作用
  7. (一)导向作用
  8. (二)凝聚作用
  9. (三)激励作用
  10. 三、佛教文化对企业管理的影响
  11. (一)以人为中心的企业管理模式
  12. (二)圆融思想促使企业和谐发展
  13. (三)诸行无常与企业的经营管理
  14. (四)“诸法无我”精神在企业中营造积极氛围
  15. (五)佛教对人性细致和真实的剖析为管理者自我提升提供基石
  16. 四、佛教文化对企业管理的意义
  17. (一)“六和敬”增进企业与员工的和谐
  18. (二)“四无量心”实现领导与员工的和谐
  19. (三)“弃恶从善”实现员工与员工的和谐
  20. 五、结语
  21. 信仰佛教的企业家:佛法与企业@第二届世界佛教企业论坛(郑振煌居士)

(广西七色珠光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广西 柳州 545005)

摘 要:在具有深厚东方文化传统的中国,佛教文化对建立和完善企业文化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企业管理和佛教文化存在着一定的联系.无论在思想还是行为上,都可以将佛教文化的理念运用到企业管理当中.

关键词:佛教文化;企业文化;企业管理

中图分类号:B9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2015)01-0139-02

收稿日期: 2014-09-28

作者简介: 许 榕(1969- ),女,广东潮州人,会计师,研究方向:财务管理.

一、佛教文化概述

(一)佛教文化的历史背景

佛教大约在公元前6世纪—公元前5世纪产生于印度,当时正值各国之间不断发生争霸战争,战乱加深了人民的灾难,促使阶级关系急剧变动.从被统治阶级到统治阶级,各阶级的人们都惶惶不安.在这种情况下,奴隶阶级需要寻找精神上的安慰和寄托,而奴隶主阶级也需要探索脱离险境的道路.佛教就是在这样的社会文化背景下应运而生,它迎合了当时社会的需要,给人们提供了从精神上解脱苦难和在来世过美好生活的希望.

(二)佛教文化的核心思想

1.因缘和合.关于世界是如何构成的,佛教思想认为是由因缘构成.

2.业力轮回.业力轮回理论为佛教劝善众生,并进而能普渡大众打下了思想基础,是佛教教理核心中的核心,尤其是针对中国大众“重功利、轻道德”的心理特点很有效.

3.无常与无我.无常是说世间一切事务都是变化的,没有不变的.这和“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是一个思想.

4.解脱与涅槃.佛教创立的目的就是救民于水火,那么佛说什么是“幸福”呢?就是“解脱”,也就是“涅槃”.用现在的话解释就是“解放而得自由”,用其他很多说法就是得“大自在”.

(三)佛教文化的现实意义

从思想本质上看佛教是一种追求精神解脱的宗教文化体系,追求精神解脱解脱,所理解的佛教文化的现实意义主要有两方面:第一是要对当前人类社会存在的矛盾、困惑、问要有个清醒的认识;第二是要根据当前人类社会存在的矛盾去发掘佛教文化当中有助于解释、缓解和说明人类社会的矛盾一些文化资源,特别是它的哲学思想.然后将两者结合起来,来说明佛教文化对解决当代人类社会矛盾的意义.

二、企业文化对企业管理的作用

(一)导向作用

企业文化是企业成员多年经验和智慧的结晶,能对企业整体和企业成员的价值及行为取向起引导作用.一个企业的企业文化一旦形成,它就建立起了自身系统的价值和规范标准,能够指导企业更好的进行决策,有更加明确的发展方向,这样企业就会朝着一个方向不断努力,避免走弯路和做出错误的决策.

(二)凝聚作用

企业文化作为一个企业的精神核心,对企业内部的整体工作氛围和风气都是有很强的影响作用的.可以通过制定具体的目标,使企业的内部人员有共同的奋斗目标,这样就可以把内部人员紧密的联系在一起,通过每位员工自身的力量凝聚成一股巨大的积极向上的力量,这样工作效率就会事半功倍.

(三)激励作用

企业文化能够满足员工的精神需要,调动员工的精神力量,使他们产生归属感、自尊感和成就感,从而充分发挥他们的巨大潜力.这在很大程度上促成了企业管理的成功.

三、佛教文化对企业管理的影响

(一)以人为中心的企业管理模式

佛教的目的就是要帮助人们“了生死,求智慧”,从它的出发点上就把是在以人为中心的管理模式上,它从解决人的现世之苦出发,为人们设立了一个理想的彼岸世界,实现无生无灭的目的.

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思想是先进的具有人文意识的指导思想,人本思想是现今的适合企业长远发展的思想,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企业精神让企业文化更加高深,关注员工的发展和价值的实现会让员工更有积极性和归属感.因此,加深企业文化的人本意识是十分重要的.

(二)圆融思想促使企业和谐发展

佛教的圆融无碍观作为一种观点、一种境界、一种方法,体现了对待诸矛盾大而容之、圆而通之的精神.在当今多极化的社会,仍然需要这种智慧和精神境界.在企业文化中,圆融包含两个重要思想.

第一,在企业政策方针确定之后,执行变得尤为重要,但在实际运用中会出现很多问题,需要创造性的灵活的执行;第二,在团队内部建立团结合作的思想,这样的团队才是有执行力又不乏温情的团队.

(三)诸行无常与企业的经营管理

“诸行无常”说的是一切有为法,皆生灭变异,不可长往.“诸行”讲的是范围,意思是世界万物每一刹那都处在生灭变异之中,没有什么东西是常存不变的,相反,它们都是瞬息化、流变不止境的.

对于企业来讲,一方面要将这种“诸行无常”的发展变化观运用到企业的经营管理当中.另一方面,要将这种“诸行无常”的发展变化观借鉴到企业文化建设中.

(四)“诸法无我”精神在企业中营造积极氛围

佛教认为,无论怎样变化,万物都不可能脱离大法.要达到“合于诸法”就必须首先进人“无我”,因为“无我”而“法现”,因为“有我”则“蔽法”.佛法又讲“无我利他,普济众生”.实际“无我”是人生的一种大境界和大智慧.

从企业文化和管理角度,“诸法无我”给予人们三个方面的借鉴.

首先,在企业内部,以“无我”的精神对待工作和同仁,就能形成积极进取、团结敬业的氛围;其次,在与客户和消费者的各种形式的沟通中,应以对方为中心;最后,现实的市场是客观存在的,并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五)佛教对人性细致和真实的剖析为管理者自我提升提供基石

佛教对人欲求的产生分析是详尽且合理的,并且佛教认为这些欲求是多层次、多方面的,是不断发展变化的,是可以对治与去除的.因此,企业管理者在进行管理时,一方面在管理当中要勇于认识自身存在的“贪、嗔、痴”三毒,时刻警惕它们,避免被贪心、愚痴、愤怒、控制住自己,始终保持谦和、廉洁、平易的管理风格,加强自身修养,这不仅对于自己而且对于整个团队都是有好处的.另一方面管理者也要用佛教对人性的分析原理,去激励和管理整个团队,鼓励团队成员戒除“贪、嗔、痴”三毒,从而提升整个企业团队的文化和素质.

信仰佛教的企业家:佛法与企业@第二届世界佛教企业论坛(郑振煌居士)

四、佛教文化对企业管理的意义

佛教文化中许多思想对现代企业管理富有启发、借鉴和共通之处,世界上许多成功的企业从佛教传统文化中汲取了丰富的养分,特别是学习佛教的和谐思想宣导柔性管理,这不仅有利于企业管理的改革,也有利于促进企业和谐发展与繁荣.佛教思想与管理方法的融合,对于建立企业内部和谐关系,特别是员工之间的人际关系有很大的帮助.

(一)“六和敬”增进企业与员工的和谐

佛教僧团和企业同样都是社会上的一种组织形式,其组织的主体都是人,因此,管理僧团和管理企业的落脚点都必然落在管理人的身上.佛陀为了管理庞大的僧团,特别制定了“六和敬”纲要.第一条“六和敬”要求员工要用一颗快乐的心情面对工作,做好自己职责范围内的事情,各尽所能地保证企业的日常顺利运作.第二条“口和无诤”,这就是说员工在和他人说话时,要谦和礼貌,不要恶口粗声而引人不快,更不能因此而发生激烈的争吵,以至于肢体的冲突.第三条“意和同悦”,是指全体员工都是企业的主人,员工在认同企业文化,并且有共同的价值观和使命感的前提下,都能在思想和行动上努力奋斗,为达成企业的目标而开心.第四条“戒和同修”,是指员工应将职业身份和职业操守放在首要位置,进行自我约束,自觉遵守企业的规章制度,具有职业道德和奉献精神.第五条“见和同解”,是指不管什么组织,都要讲究团队合作精神,只有员工在思想上、观念上保持高度的一致,企业内部集体的力量才不会分化,企业与员工之间的关系才能和睦.第六条“利和同均”,指员工要有共同分享的意识,员工之间的利益才能协调和谐,员工才能尽心尽力的实现企业的目标.

(二)“四无量心”实现领导与员工的和谐

“四无量心”能提高个人的道德情操和人格魅力,树立良好的形象.纵观历史上所有著名的领导,都具有一种极其明显的共同点,那就是良好的形象.管理者通过提高自身的影响力来管理,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使企业的员工都能够在和睦的氛围中,自觉约束自己的行为,克服与组织行为不相符的习气,积极向上.

(三)“弃恶从善”实现员工与员工的和谐

佛教的“弃恶从善”思想,不仅能建立员工与员工之间的和谐关系,同时有利于建立人自身的和谐.佛教认为果由心造,境由业感,创造清净、庄严的人际关系,必须从能创造的主体——自身的心灵这根本上着手,力行众善,不能作污染心灵的恶业,以净化、庄严心灵为本,“诸恶莫做,众善奉行”.“弃恶从善”能净化人心,祛除蒙蔽自性的“贪、嗔、痴”三毒,达到以如实知见的智慧自净其心,建立身心的和谐关系.员工是企业形成最基本的因素,单个的人在精神上做到祥和无诤,“心净则国土净”,则整个企业将变得和谐融洽,构建和谐企业的愿望就会实现.

五、结语

佛教文化作为一种”资源“应当被充分的利用,以创造出应有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作为现代企业要善于从佛教文化中吸取精华,为我所用,建立和完善企业文化,提高企业管理水平.总之,企业要顺应瞬息万变的市场,提出企业发展的愿景,用圆融无碍的辨证观,将实现企业的社会价值,实现员工与企业的共同成长定为己任,丰富和完善企业文化,去掉“我执”,在实现企业目标的同时,实现员工个人发展的目标,实现企业与社会、企业与员工双赢、多赢的局面.只有这样,企业才能成为发展的更好,才能在纷萦复杂的市场经济条件下立于不败之地,从而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唐爱民.佛教文化的道德精神及其道德教育的当代价值[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3).

[2] 姚俭建.佛教文化影响力与信众的信仰偏好[J].论文范文社会主义学院报,2013(5).

[3] 陈镇然.企业文化与企业管理相互关系探析[J].现代商贸工业,2013(1).

[4] 宋跃华.佛学与企业管理[J].四川大学道教与宗教文化研究,2006(3).

[5] 唐忠毛.都市佛教文化功能的现代转型与当代价值[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1).

[6] 肖 飞.佛教文化与企业管理浅谈[J].现代商业,2013(11).

[责任编辑:纪姿含]

总结:本论文为您写佛教企业毕业论文范文和职称论文提供相关论文参考文献,可免费下载。

信仰佛教的企业家引用文献:

[1] 佛教和民间信仰学士学位论文范文 佛教和民间信仰方面毕业论文模板范文2万字
[2] 比较好写的佛教文化论文题目 佛教文化论文题目哪个好
[3] 佛教文化论文参考文献大全 佛教文化专著类参考文献哪里找
《佛教文化影响下的企业管理探析》word下载【免费】
信仰佛教的企业家相关论文范文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