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论文写作 > 论文大全 > 文章内容

20年兴衰:中国纪实杂志遭遇时代性瓶颈难题

主题:人物特稿 下载地址:论文doc下载 原创作者:原创作者未知 评分:9.0分 更新时间: 2024-03-06

简介:关于本文可作为相关专业纪实特稿论文写作研究的大学硕士与本科毕业论文纪实特稿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

纪实特稿论文范文

人物特稿论文

目录

  1. 二、辉煌中悄然埋下危机:疯长的绿树有个头却缺乏结实
  2. 三、提升品味寻求突破,纪实杂志面临历史性的考验
  3. 人物特稿:台湾特稿:《我是歌手》曲终人未散——“歌手”旋风席卷台湾[湖南新闻联播]

李作明

(沈阳日报专刊部,辽宁沈阳110003)

摘 要:20年来,纪实特稿走过了一个由兴开始变衰的过程,在它短暂而辉煌发展中,它就像一棵“疯长”的绿树一样,个头长得过快,可它却如同豆芽菜一样仅有高度却缺乏结实等因此,它不可避免地遭遇到了一个时代性的发展瓶颈,这个瓶颈如果不寻求突破,它很可能会面临致命的危险,因此,找出其中的症结所在以实现突破就显得极为迫切!这一现象表明:一味地追求发行量并不是一个媒体追求的唯一指标;同时,任何一个媒体、任何一种新闻类别的发展,我们的编辑思路都要未雨绸缪,及时按照时代的要求调整策略,以适合读者要求越来越高的阅读口味..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与时俱进”!

关键词:纪实杂志;金融危机;特稿;瓶颈

中图分类号:G23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1)04-0046-02

几年前,伴随着国际金融危机的发生,国内报刊业的广告、经营等生存格局也随着发生了各式各样的变化.当然,这种变化大都是以不可避免的衰退现象为显现特征的.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些不可抵制的衰退冲击中,不少期刊杂志都以发行量大减而首当其冲地成为人们较为关注的现象——在这种现实中,又以曾火爆一时纪实类期刊杂志的表现最为明显.几年前它们风光无限,而此时衰退也较为突出.这当中,以《知音》杂志、《家庭》杂志及《婚姻与家庭》杂志等为代表的优秀期刊都难以幸免,且成了许多业内人士近来年最为关注的现象之一等许多人谈及于此,都不免这样感慨:金融危机,乃万恶之源也!

那么,这类期刊发行量上的衰退,果真只是这“万恶之源”吗?笔者认为,如果稍做调查和思考,这个问题就不难会有如卜.结论:金融危机只是这一现象发生的导火索,它只是事情发生的一个表象,真正的原因还是内在性的!就在几年前,笔者就曾预言,纪实类期刊不可能永远这样“火”下去,它们迟早要产生难以避免的衰退——因为这些纪实类期刊早就已经面临着时代性、瓶颈性的突破!

这一突破没能解决,这种衰退即使没有金融危机,也在所难免!为什么昵? 一、短短十几年走向巅峰,中国特稿的故事性、感人性已做到极致

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期,以商品经济苏醒为标志新的历史时期拉开帷幕.此时,人们自我价值实现意识渐强、经济生活的日的性越来越明确,这时人们的生活节奏普遍加快.在这种背景下,曾红极一时的报告文学渐渐被人们冷淡,而适应人们快节奏生活的快餐性的纪实故事开始深入人心.这类作品比起报告文学来说,读起来直接、迅捷、省力、省时,报告文学中的文学性语言此时已经显得极为臃肿、繁琐.记得80年代未上海文学期刊《萌芽》就发表了一篇以当时上海甲肝流行为事件的纪实作品,此文并非是报告文学,当时称为纪实通讯,其实就是纪实故事而已——匪夷所思的是,这篇没有一点文学色彩的纪实作品尽管是排在后面,可它在读者中的反响却是最为强烈的一篇稿子!此一事例,就足已显示出当时中国读者需求的新变化.当时,笔者还是一名学生,当时的情景至今记忆犹新:许多身边的文学爱好者,都觉得这样的纪实故事读起来“过瘾”.

当时,在《家庭》杂志的领导层,已经对这种读者的需求做了详细的调查和研究,他们对国内十几个省会城市做了千余人的统筹抽查,结果显现:纪实故事是当前最抢手的“读物”,于是,这家杂志开始向全国各地派出得力编辑,挖掘一手作者,以高出文学作品20几倍的稿酬论文范文征集天下纪实故事稿件等

与此相对应的是,《知音》杂志也紧锣密鼓地厉兵秣马.1990年,短短一年时间里,他们直接从其他杂志编辑部里先后挖来10多位优秀编辑(几年后从全国各地挖来优秀编辑近百名),同时要求每位编辑每月至少一次赴外省市约稿.这家期刊一开始就给编辑们一个非常重要的使命,那就是不惜余力地培养作者.渐渐地,越来越多的作者都被这些拚命敬业的编辑们打磨成了知音的铁杆作者等

当时,在千字500元的高稿酬的诱惑下,一些作家放弃了小说创作,一些诗人也放弃了多情的吟诵而热衷于纪实故事的写作.采访、快速写稿,交给编辑,然而再去采访、再写等如此忙碌,乐此不疲!

就在这个“火候”,《华西都市报》的社长席文举及时地瞅准了这一历史机遇.就在许多报界的老总们对着《知音》、《家庭》及《婚姻与家庭》等纪实杂志“火爆”的发行量“望洋兴叹”的时候,这位聪明的四习川人果决地拿出一天一个整版发表纪实故事!他的版面口号就是:“一天给读者讲一个纪实故事”!同时,他对这类大受读者欢迎的纪实故事赋予了一个新的定义:特稿.

人物特稿:台湾特稿:《我是歌手》曲终人未散——“歌手”旋风席卷台湾[湖南新闻联播]

短短一年后,华西都市报“特稿”的稿酬就从千字五百元一下子涨到每千字一千元.一字一元,这至少在中国建国史上前所未有.很快,天下的作者纷纷手拿着鲜活的特稿趋之若骛!

此时《知音》、《家庭》及《婚姻与家庭》等杂志也将稿费涨到每千字一千元!此后几年里,他们的稿酬仍是一路涨高,头题稿酬竟高达两万之多!在这种情况下,国内特稿的作者队伍迅速膨涨,最多的时候已达千人以上,这当中有记者、有编辑、有秘书、有公检法宣传员等,也有以此为生养家糊口的自由撰稿人等

在商品经济规律主宰人们价值观念的时代,这种高稿酬的“游戏规则”很快把纪实故事这种快餐性新闻作品的质量推向了极致.因为它所信奉的就是适应读者的新鲜感和猎奇感,它的价值取向就是:可读性第一、故事性第一、感人性第一等

在这种高标准的要求和激烈的稿件竞争中,中国特稿的故事性的“曲折度”早已突破性地达到极致一一在以前相关的形容词中往往用的是“一波三折”,而现在的故事往往已是“一波五折”了;在感情的表达方面,好多正面的感人故事更多的是催人泪下、感慨万千等可以说,这种繁荣,已经达到了空前的程度.世纪之交之时,著名作家原野曾这样评价中国的纪实特稿:“现在的特稿,翻《知音》、《家庭》杂志,你就会发现,现在把故事写得极为感人的人实在太多了,这远远胜于当初教材中这方面的样板之作,比如‘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兄弟’等等”这话并不为过,因为大家有目共睹:进入新世纪后,经历了太多的完善、竞争,中国特稿的故事性、骟情性确实已经到了登峰造极的境界!

二、辉煌中悄然埋下危机:疯长的绿树有个头却缺乏结实

在纪实特稿十几年短暂而辉煌发展历程中,它就像一棵“疯长”的绿树一样,个头长得过快,有了高高的个头引入注目,可它却如同豆芽菜一样仅有高度却缺乏结实.

特稿杂志在以它们的辉煌推进自己发行量的时候,每时每刻地都在强调它们的选稿原则:故事要有突破,再突破!“这才是与时俱进,才能满足读者不断求新的要求”.因此,一年又一年,从编者到作者,他们最关注的,就是选题的突破!许多常常这样说:“一篇特稿能否上杂志,关键是在于好的选材,上好的选题就会轻易上杂志.”诚然,突破性的“选题”几乎成了纪实杂志的始终不变的首选要素!

然而,就是因为这一点,纪实杂志普遍进入了一个“就故事而故事”的怪圈之中,一味追求故事,已经“老生常谈”了20年之久!杂志的与时俱进只体现在故事选题上的“突破”上,这样只求“疯长”而忽略了品质“结实”的选稿标准,迟早会出麻烦,剩下的只是时间长短问题而已.

作为一直致力于特稿写作的职业作者,笔者早已意识到,在特稿十多年的发展中,读者的阅读品味已经发生了层次性的变化,仅仅读一个故事,已经远远不够,因为他们需要更高层次的人生品味提示、文字上即适合快速阅读又有较高层次美感,以提升新层次的阅读品味和快感.试想,这么多年在杂志编辑稿件过程中,一直过多地注重故事本身的突破,却很少提及写法、文字、思想性的突破,读者势必会“看淡”这些的.

十年前,如果我们随便翻开一个中学生的作文,我们会看到这一代学生的运用语言的能力非常强,他们的逻辑能力、提炼主题的能力都是让我们叹为观止的.他们走向社会后看纪实类杂志上的故事,稿件在语言和思想品味上,都不能满足他们的要求;另外,即使是一个纪实期刊的老读者,十几年的阅读经历和生活经历,他对稿件的品味能力——不论是语言上还是思想上都会有一个明显的飞越和提升.那么,近二十年不做写法、思想品味上的改进,显然是不能满足时代需要的!

然而,要改革、要满足读者的这种“与时俱进”的需要,又难以迈出步子.稿件故事精彩,可思想品味欠缺、文字品昧不足,已成为国内纪实期刊早已难以发展的瓶颈性!

可叹的是:当金融危机到来的时候,这个问题就首当其冲地暴露出来.在这种冲击之下,纪实特稿在市场上一下子显得脆弱起来.许多纪实类杂志发行量大量下滑等

三、提升品味寻求突破,纪实杂志面临历史性的考验

2009年开始,知音杂志在稿件上尽最大的力量着手解决这方面的问题:提升稿件的文字感染能力,讲求写法上的突破,在故事细节上讲求来自采访原生态的“画面感”等收到一定的成效,发行量立即回升等这一实例侧面表明,纪实期刊努力探索完成这的瓶颈性突破,已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那么,怎样才能完成这种时代性的突破呢?

笔者认为,首先,期刊编辑工作要设定相应的新的编辑思路,从过去那种“就故事而故事”的老套路彻底走出来.在稿件的价值取向上,可读性的要求没错,但要同时注重它的文字能力、写法的新颖性及思想品味的挖掘.努力将《读者》杂志的稿件中诸如思想、文字上的优质元素借鉴过来,这样,期刊的风貌才能焕然一新.实践证明,这次金融危机中,《读者》杂志等一些文摘类的期刊在发行量上就显得格外“论文范文”,这个现象值得人深思.

其次,要有新的机制培养一批高素质的新作者,提升稿件的文字能力和思想内涵,因为作者的文化底蕴决定其作品的文化档次,目前的纪实期刊作者当中最大的问题就足作者观念老化,文笔粗糙,思想内涵不足.这个问题不从作者的根源上着手,任何改进都不会有什么新起色.

再次,要有一套得力的改革机制完全这一突破.比如设立相关的奖励措施,树立样板性的特稿,充分刺激和调动作者改变写法、增强稿件思想性的积极性.再比如期刊设立“新特稿”大奖等.据悉,为重新振作特稿的人气,家庭杂志准备策划高额奖金的“纪实头题大奖赛”,具体活动方式正在“密谋”之中.

总之,纪实期刊面临的瓶颈性突破,是一个时代性的问题,也是一个非常急迫的问题.特稿发展过程20年来的兴衰再次证明:一味地追求发行量并不是一个媒体追求的唯一指标;同时,任何一个媒体、任何一种新闻类别的发展,我们的编辑思路都要未雨绸缪,及时按照时代的要求调整策略,以适合读者要求越来越高的阅读口味——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与时俱进”.

总结:此文是一篇纪实特稿论文范文,为你的毕业论文写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人物特稿引用文献:

[1] 查重稿与答辩稿
[2] 毕业论文终稿格式 课程论文格式模板
[3] 会计专业论文基本撰写程序 会计专业论文答辩稿怎么写
《20年兴衰:中国纪实杂志遭遇时代性瓶颈难题》word下载【免费】
人物特稿相关论文范文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