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论文写作 > 论文大全 > 文章内容

学术论文英语翻译烟台

主题:语言学 下载地址:论文doc下载 原创作者:原创作者未知 评分:9.0分 更新时间: 2024-02-04

简介:适合语言学英语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相关本科毕业论文,相关语言学英语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语言学英语论文范文

语言学论文

目录

  1. 语言学:我国著名语言学家李佩先生逝世 170112

英语语言文学专业(050201)培养方案

   (学术型硕士研究生)

   English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一,培养目标和要求

   1.努力学习马列主义,论文范文思想和论文范文理论,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德良好,学风严谨,具有较强的事业心和献身精神,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2.掌握坚实宽广的理论基础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和社会管理方面的适应性,在科学和管理上能作出创造性的研究成果.

   3.积极参加体育锻炼,身体健康.

   4.专业学习要求:英语语言文学专业硕士学位点旨在培养具有扎实英语语言文学基础理论及系统专业知识研究生.他们就对有关的学科目前状况及发展趋势有全面的及透彻的了解.他们应有独立从事科研工作的能力并在此基础上撰写有质量的,有独立见解的论文及发表着作.此外,他们应该掌握至少一门第二外语及具备运用计算机进行科研工作的能力.

   5.专业学习的主要内容是:

   语言学:语音学,句法学,语义学和语用学等分支学科的基础理论和研究.

   英美文学:美国文学史,英国文学史,文学批评和比较文学等分支学科的基础理论和研究.

   跨文化交际与专门用途英语:跨文化交际理论和特殊用途英语等分支学科的基础理论和研究.

   二,学习年限

   三年(修满规定学分,通过硕士论文答辩可申请提前毕业,但在校培养时间不得少于两年.)

   三,研究方向与导师

   (一)研究方向

   1. 语言学.语言学基础理论及其研究方法,包括语音学,语法学,语汇学,语义学,语用学,话语分析等.蔡龙权博士,教授.

   2. 英美文学.英美文学批评基础理论及其研究方法,其中包括国别研究,作家研究,作品研究,流派研究.卢敏博士,教授.

   3. 跨文化交际与专门用途英语.跨文化交际基础理论及其研究方法,其中包括身份与调适研究,文化交融与冲突研究;专门用途英语基础理论及其研究方法,其中包括学术英语研究,教学英语研究.陆建非 教授.

   (二)导师简介

   卜友红,《语音学》任课教师.女,1958年出生;汉族;无党派人士;英语语言学专业硕士,教授.

   蔡龙权,《语用学》,《心理语言学》,《应用语言学》任课教师.男,1955年出生;汉族;无党派人士;英语语言文学博士,教授.

   陈庆勋,《英美文学》,《英国现代文学》任课教师.男,1968年出生;汉族;民盟;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博士,教授.

   戴晓东,《语言与文化》,《跨文化交际理论》任课教师.男,1964年出生;汉族,论文范文党员;英语语言文学硕士,国际关系博士,副教授.

   李志强,《普通语言学》任课教师.男,1973年出生;汉族;无党派人士;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博士,副教授.

   卢敏,《文学批评》,《西方文论》任课教师.女,1971年出生;汉族;论文范文党员;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博士,教授.

   明宏,《语义学》任课教师.女,1977年出生;汉族;论文范文党员;英语语言文学专业博士,讲师.

   蒲度戎,《爱尔兰文学》任课教师.男,1968年出生,汉族.英语语言文学专业博士,副教授.

   论文范文斌,《外语研究方法与论文写作》任课教师.女,1968年出生;汉族;无党派;英语语言文学专业硕士,副教授.

   汪腊萍,《语料库》任课教师.女,1964年出生;汉族;文学硕士,副教授.

   武新玉,《英语诗歌》任课教师.女,1968年出生;汉族;文学博士,副教授.

   尹从,《美国女性文学选读》任课教师.女,1975年出生;汉族;无党派人士;比较文学博士.

   原苏荣,《句法学》任课教师.男,1961年出生;汉族;论文范文党员;语言学及应用语言专业博士,教授.

   周曦,《社会语言学》任课教师.女,1968年出生;汉族;无党派人士;英语语言文学专业硕士,副教授.

   四,课程设置与学分(总学分不少于27学分)(说明:总学分以"上海师范大学研究生教育工作条例"中的要求为准.)

   (一) 必修课程(不少于24学分)

   1. 学位公共课(不少于7学分)

   马克思主义与当代Maxi论文范文 and the contemporary era(2学分)

   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经典着作选读(1学分)

   第二外国语(Second Foreign Language)(4学分)

   2. 学位基础课(不少于9学分)

   语言学 Linguistics(3学分)

   英美文学 English and American Literature(3学分)

   外语研究方法与学术论文写作Methodology for Foreign Language Research and Academic Writing(3学分)

   语言与文化 Language and Culture(3学分)

   3. 学位专业课(不少于8学分)

   语言学:

   语音学 Phoics(学分)

   句法学 Syntax(学分)

   语义学 Semantics(学分)

   语用学 Pragmatics(学分)

   英美文学:

   Literary Translation(学分)

   Literature(学分)

   文学批评 Literature Critici论文范文(学分)

   (学分)

   跨文化交际与专门用途英语:

   跨文化交际理论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学分)

   冲突与共融 Conflicts and Co-existence(学分)

   语音学 Phoics(学分)

   句法学 Syntax(学分)

   语义学 Semantics(学分)

   Lectures on Frontier Academics(1学分)

   (二)选修课程(不少于4学分)

   语言学方向:

   心理语言学Psycholinguistics(2学分)

   应用语言学 Applied Linguistics(2学分)

   社会语言学Socio-linguistics(2学分)

   语料库 Corpus(2学分)

   英美文学方向:

   比较文学 Comparative Literature(2学分) Literature(2学分)

   教师话语Teacher Talk(2学分)

   学术英语Academic English(2学分)

   基础英语Basic English(2学分)

   (三)社会实践(不少于120学时)

   五,培养方式与考核方式

   (一)培养方式

   1. 课程教学,讨论,演示

   2. 工作坊小型研究实践,交流

   3. 学术论文写作实践

   4. 学位论文写作

   (二)考核方式

   由课堂学习,课堂实践,研究实践,期末考试四部分组成,所占比例和考试形式由任课教师确定.考试或最终评定成绩转换:优等于90-100,良等于80-89,中等于70-79,及格等于60-69,不及格等于59及以下.

   一般采用撰写课程论文的方式,成绩实行百分制,分5个等级,59分以下,60~69,70~79,80~89,90~100分别对应不及格,及格,中,良好,优秀这几个等级.

   六,学位论文撰写与答辩

   1. 学位论文撰写周期

   第三学期初确定导师酝酿选题,第四学期末论文开题,第五学期初检查进度,第五学期中(10月)递交初稿,第五学期末(12月)预答辩及修改初稿,第六学期始(2月)修订二稿,第六学期中(3月)递交终稿,第六学期末(5月底)答辩.

   2. 学位论文质量要求

   论文的选题和内容应具有一定理论价值和应用价值,有一定的创意和前沿性.

   正文一般不少于二万字,外文摘 要不少于400字,中文摘 要不少于800字.

   论文的封面,中外文提要,正文,附录和参考文献的编排等,必须符合学术论文规范.

   3. 学位论文答辩

   答辩委员会由3-5位具有副教授以上职称的成员及1名秘书组成,答辩委员会主席由外校成员担当.指导教师不出席答辩.

   答辩采用即问即答形式.回答由论文作者执行,不准替代答辩.答辩成绩由答辩委员会商量确定,学位授予与否通过论文范文表决确定,获三分之二及以上的学位论文由答辩委员会建议授予答辩人所申请的学位.

   盲审未通过者不得参加答辩,被发现学术舞弊者不得参加答辩.

  

   七,参考书目

   桂诗春, 宁春岩. (1997). 语言学方法论. 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侯伟瑞. 现代英国小说史,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5

   胡壮麟. (2001). 英语语言学. 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麦卡锡(Micheal McCarthy). (2006). 应用语言学论题. 北京: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麦克唐纳 (Stephen McDonough), 杨连瑞. (2017). 语言教育中的应用语言学. 北京: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亚里士多德. (1996). 诗学, 陈中梅译注. 北京: 商务印书馆.

   张凤桐. (2002). 英国英语语音学和音系学. 四川: 四川大学出版社.

   Carroll, D论文范文id. (1999). Psychology of Language. New York: Rooks/Cole.

   Chen, G. M. & Starosta, W. (2007). Foundations of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Creswell, J. W. (2003). Research Design: Qualitative, Quantitative, and Mixed Methods Approaches. Sage Publications.

   Cummings, Louse. (2005). Pragmatics: A Multidisciplinary Perspective. Edinburgh: Edinburgh University Press.

   Dodd, C. (2006). Dynamics of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5th edition.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Duranti, A. (2002). Linguistic Anthropology. Beijing: Peking University Press.

   Fasold, R. (1990). The Sociolinguistics of Language. Basil Blackwell.

   Guerin, Wilfred L. et al. (2004). A Handbook of Critical Approaches to Literature.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Halliday, M.A.K. (1994). 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 London: Edward Arnold

   Harris, Z. (1952). Discourse Analysis. Language, 28:1-30.

   Hudson, R. A. (1980). Sociolinguistics.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Jay, Timothy. (2004). The Psychology of Language.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Knowles, G. (2004). A Cultural History of the English Language. Beijing: Peking University Press.

   Labov, W. (1972). Sociolinguistic Patterns. University of Philadelphia Press.

   Lyons, J. (1981). Language and Linguistics: An Introduction.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Lyons, John. (2000). 语义学引论. 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剑桥出版社.

   Perrine, Laurence. (1977). Sound and Sense. Harcourt Brace Jovanovich: New Youk.

   Roach, P. (2017). English phoics & phonology: A Practical Course, 2nd edition.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3rd edition.

   Schiffrin, D. (1998). Approaches to Discourse. Oxford: Blackwell.

   Shaul, D. L. & Furbee, N. L. (1998). Language and Culture. Prospect Heights: W论文范文eland Press, Inc.

   Trevor, William (ed.). (2001). The Oxford Book of Irish Short Stories.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Wells, J. C. (1982). Accents of English.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附录

   附录1 英语语言文学学术型研究生课程设置

   附录2 英语语言文学专业硕士研究生课程教学大纲

   附录1:英语语言文学学术型研究生课程设置

   院(系,

   所)1.语言学 2.英美文学 3.跨文化交际与专门用途英语 课程类别 课程名称 学

   分 周学时 总

   学

   时 各学期教学周时数 任 课

   教 师 考核方式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必

   修

   课

   程 学

   位

   公

   共

   课 第二外国语 4 4 64 √ 考试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 1 2 16 √ 考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2 2 32 √ 考试 公共选修课 英语口语 √ √ 考试 计算机应用技术 2 2 32 √ 考试 学位基础课 普通语言学(1.2.3) 3 3 48 √ 李志强 考试 英美文学(1.2.3) 3 3 48 √ 陈庆勋,武新玉 考试 外语研究方法与学术论文写作(1.2.3) 3 3 48 √ 论文范文斌 考试 语言与文化(1.2.3) 3 3 48 √ 戴晓东 考试 学位专业课 语音学(1.3) 3 3 48 √ 卜友红 考试 句法学(1.3) 3 3 48 √ 原苏荣 考试 语义学 明宏 考试 语用学 √ 蔡龙权 考试 比较文学(2) 3 3 48 √ 武新玉 考试 英国现代文学(2) 3 3 48 √ 陈庆勋 考试 文学批评 卢敏 考试 爱尔兰文学(2) 3 3 48 √ 蒲度戎 考试 跨文化交际理论 √ 戴晓东 考试 冲突与共融 √ 戴晓东 考试 专门用途英语(3) 3 3 48 √ 李志强 考试 话语分析(3) 3 3 48 √ 原苏荣 考试 学术讲座 论文范文讲座与学术文献研讨 1 综合学术讨论课

  

   选

   修

   课

   程 专业外语(限定选修课) 2 心理语言学(1.2.3) 2 2 32 √ 蔡龙权 考试 应用语言学(1.2.3) 2 2 32 √ 蔡龙权 考试 二语习得(1.2.3) 2 2 32 √ 李四清 考试 语料库(1.2.3) 2 2 32 √ 汪腊萍 考试 爱尔兰专题(1.2.3) 2 2 32 √ 蒲度戎 考试 英语诗歌(1.2.3) 2 2 32 √ 武新玉 考试 作家与作品分析(1.2.3) 2 2 32 √ 尹从 考试 跨文化交际与外语教学(1.2.3) 2 2 32 √ 陆建非 考试 教师话语(1.2.3) 2 2 32 √ 蔡龙权 考试 学术英语(1.2.3) 2 2 32 √ 论文范文斌 考试 基础英语(1.2.3) 2 2 32 √ 汪腊萍 考试 英国现代文学(2) 2 2 32 √ 陈庆勋 考试 其他

   培养

   环节

   名称

  

   √

   评审 论文写作与答辩

   √ √ 答辩 同等学力者补修课程

  

  

   *填表说明:1,硕士研究生公共课程按照表中列出课程开设.学位基础课3门以上;学位专业课3门以上;学位选修课2门以上.公共选修课为选修课程.

   附录2:英语语言文学专业硕士研究生课程教学大纲

   一,《普通语言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普通语言学

   General Linguistics

   【课程类别】学位基础课

   【总 学 时】48

   【学 分】3

   【教学目标】语言学/文学/课程与教学论

   【任课教师】李志强

   【编写日期】2017年4月

   【主要章节】

   第一讲 语言的类型:分析型,粘着型及屈折型分析及了解语言的大致类型区别.

   第二讲 语言学的构成:重点放在微观语言学的三个基本组成部分及它们之间的关系,也涉及到诸如社会语言学,心理语言学,宏观语言学学科简介

   第三讲 20世纪以前的西方语言学史(一):学习从古希腊到中世纪西方主要语言学理论和流派, 了解西方的语言学传统,渊源和对当代语言学的影响.

   第四讲 20世纪以前的的西方语言学史(二):学习从中世纪到16世纪西方主要语言学理论和流派, 了解西方的语言学传统,渊源和对当代语言学的影响.

   第五讲 20世纪以前的的西方语言学史(三):学习从16世纪到19世纪末西方主要语言学理论和流派, 了解西方的语言学传统,渊源和对当代语言学的影响.

   第六讲 中国古代语言学史(一): 学习中国古代秦汉之前的语言学主要思想,了解中国的语言学传统.

   第七讲 中国古代语言学史(二):学习中国秦汉之后的语言学主要思想,了解中国的语言学传统,以及受到西方语言学理论影响后的转变.

   第八讲 索绪尔:主要了解索绪尔的共时语言学及其对现代语言学的贡献.

   第九讲 美国结构主义:了解美国早期语言学主要代表人物自鲍厄斯,萨丕尔,沃尔夫和布龙菲尔德主要思想.

   第十讲 功能主义的前身(一):主要了解布拉格学派.

   第十一讲 功能主义的前身(二):主要了解歌本哈根学派.

   第十二讲 功能主义的前身(三):主要了解伦敦学派

   第十三讲 功能主义:主要了解美国功能主义的代表人物及思想.

   第十四讲 语用学:了解语用学的产生背景,以及主要代表人物及思想.

   第十五讲 生成语言学:了解转换生成语法的相关理论及影响.

   第十六讲 认知语言学:了解当代主要概念隐喻理论.

   第十七讲 认知语言学:了解当代主要认知与建构语法理论.

   第十八讲 认知语言学:了解当代主要认知语义学理论.

   【教学方式】讲课,讨论,实践研究

   【考核方式】平时成绩占50%+期末成绩占50%

   【参考资料】

   Crystal, D. (2002). Linguistic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Robins, R. H. (2001). A Brief History of Linguistics. 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Robins, R. H. (2000). General Linguistics. 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Simpson, M. (1999). First Course in Linguistics.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黄次栋. (1982). 英语语言学. 上海: 上海译文出版社.

   胡壮麟. (2001). 英语语言学. 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胡壮麟, 叶起昌. (2017). 语言学理论与流派.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二,《英美文学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英美文学

   A Guide to English Literature

   【课程类别】学位基础课

   【总 学 时】48

   【学 分】3

   【教学目标】语言学/文学

   【任课教师】陈庆勋,武新玉

   【编写日期】2017年4月

   【主要章节】

   第一讲 Shakespeare and the English Renaissance

   1.1 The end of the dark age and the rise of humani论文范文

   1.2 The nature of humani论文范文

   1.3 Self-fashioning in Shakespeare

   第二讲 The Shakespearean tragedy

   2.1 Hamlet and the essence of humani论文范文

   2.2 Othello and the human evil

   2.3 The pattern of Shakespearean tragedy

   第三讲 The Rise of the English novel

   3.1 Defoe and Individuali论文范文

   3.2 Fielding and the realist tradition

   第四讲 The English Romantici论文范文 (I)

   4.1 Wordsworth and the Romanticist poetics

   4.2 The Lyrical Ballads and the Romantic cannon

   第五讲 The English Romantici论文范文 (II)

   5.1 Generation II and new horizons

   5.2 The Byronic heroes

   5.3 Whitman and the rise of a nation

   第六章 The English Romantici论文范文 (III)

   6.1 Ideali论文范文 and the Romantic novel

   6.2 Don Juan

   6.3 The Scarlet Letter

   第七讲 The English Reali论文范文(I)

   7.1 Mirrors and Secretaries: the idea of reali论文范文

   7.2 Dickens and the maturing form of the novel

   7.3 Dickens' London and London's Dickens

   第八讲 The English Reali论文范文(II)

   8.1 Mark Twin's old adventures and new personalities

   8.2 The Mississippi River

   第九讲The English Reali论文范文(III)

   9.1 Science and morality in Thomas Hardy

   9.2 The fall of agricultural society

   9.3 The rise of the modern female

   第十讲 The English Moderni论文范文 (I)

   10.1 The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background of moderni论文范文

   10.2 Ezra Pound and the American Imagi论文范文

   10.3 The Waste Land as a hypertext

   第十一讲 The English Moderni论文范文 (II)

   11.1 Stream of consciousness as a mode of narration

   11.2 Ulysses

   11.3 The Fury and the Sound

   第十二讲 The English Moderni论文范文 (III)

   12.1 The Lost Generation

   12.2 Hemingway

   12.3 Fitzgerald

   第十三讲 The English Post-moderni论文范文 (I)

   13.1 Plurali论文范文 and hybridity

   13.2 American Southern Literature

   13.3 American Jewish Literature

   第十四讲 The English Post-moderni论文范文 (I)

   14.1 Fowlse's The French Lieutenant's Woman

  

语言学:我国著名语言学家李佩先生逝世 170112

14.2 Rushdie's Midnight's Children

   14.3 Naipaul's Indian Trilogy

   第十五讲 The English Post-moderni论文范文 (I)

   15.1 Post-modern female writers

   15.2 Margaret Drabble

   15.3 Margaret Atwood

   第十六讲 How to write a literary essay

   【教学方式】讲课,讨论,实践研究

   【考核方式】(平时成绩占30%+期末成绩占70%)

   【参考资料】

   三,《外语研究方法与论文写作》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外语研究方法与论文写作

   Research Methods and Thesis Writing

   【课程类别】学位基础课

   【总 学 时】48

   【学 分】3

   【教学目标】语言学/文学/课程与教学论

   【任课教师】论文范文斌,谭卫国,卢敏,胡俊杰

   【编写日期】2017年4月

   【主要章节】

   第一讲 什么是研究

   介绍研究的定义,过程及分类

   第二讲 基本概念

   区分假设,理论和模型;整体和样本;各种变量;各种量化水平;概念型和操作型定义

   第三讲 研究问题的提出

   介绍选题的过程;所提研究问题中的常见问题分析

   第四讲 文献阅读

   重点放在文献的类别,特点和文献查阅,搜集的原则与渠道;文献阅读,记录和分析的方法和文献综述的基本方法

   第五讲 研究设计

   区分定性,定量研究方法,单一型和混合型设计;介绍研究设计的基本内容和过程 (明确目的和选择对象,选择研究方法和它的设计方式,确定研究变量和观测指标,选择工具和材料,选择研究环境和步骤等)

   第六讲 问卷调查法(一)

   介绍问卷调查的特征,适用范围,种类和设计方法

   第七讲 问卷调查法(二)

   介绍问卷调查的一般程序,实施的技术和相关因素

   第八讲 实验法

   介绍实验研究的设计方法;实验效度;变量控制;实验研究的实施评价(优点,局限性)

   第九讲 个案(一)

   介绍访谈法,观察法及其设计,实施,使用策略

   第十讲 个案(二)

   介绍有声思维法,日记法及其设计,实施,使用策略;多种方法的综合运用

   第十一讲 研究结果的定量分析方法(一)

   量化数据的整理和统计图表;描述性统计和推断性统计;集中趋势,离散趋势的计算

   第十二讲 研究结果的定量分析方法(二)

   统计推断的意义,内容和概念;参数的估计;假设检验;非参数统计;统计分析方法的选择

   第十三讲 研究结果的定性分析方法(一)

   数据的准备,呈现,分析过程

   第十四讲 研究结果的定性分析方法(二)

   Strauss和Corbin的扎根理论及其应用

   第十五讲 论文写作概述

   介绍学术论文的基本结构;不同学术论文的写作格式

   第十六讲 论文写作

   介绍引言,文献综述,研究方法,结果与讨论,结语各部分写法及注意事项; 学术论文的格式;APA格式下的文内标注和参考文献等格式特点

   【教学方式】讲课

   【考核方式】平时成绩占50%+期末成绩占50%

   【参考资料】

   Creswell, J. W. (2003). Research Design: Qualitative, Quantitative, and Mixed Methods Approaches. Sage Publications.

   Nunan, D. (1992). Research Methods in Language Learning. CUP.

   Slade, C. (2000). Form and Style: Research Papers, Reports and Theses, 10th edition.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Wen, Qiufang. (2001). Applied Linguistics: Research Methods and Thesis Writing.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程爱民, 祈寿华. (2017). 英语学术论文写作纲要. 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桂诗春, 宁春岩. (1997). 语言学方法论. 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刘润清. (1999). 外语教学中的研究方法. 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四,《语言与文化》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语言与文化

   Language and Culture

   【课程类别】学位基础课

   【总 学 时】48学时

   【学 分】3学分

   【教学目标】

   一,为语言文学方向和外语教学方向的研究生在语言研究,文学批评,语言教育等领域的学生打下良好的语言与文化基本与理论与实践经验的基础,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语言的概念,意义以及它与文化的密切联系,改善他们的知识结构.

   二,通过语言与文化关系的讲解及个案的讨论,使学生掌握本课程的基础理论要点,积累良好的语言与文化知识,并为以后相关学科的深入学习及研究打好基础.

   【任课教师】戴晓东

   【编写日期】2017年4月

   【主要章节】

   第一讲 导论

   语言与文化课程的整体介绍,介绍语言与文化的概念,基础理论,涉及的领域和研究的基本方法;课程的结构,要求和考试的形式.

   第二讲 语言的概念,形态,研究的视角和基础理论

   本讲介绍目前语言学界对语言有代表性的界定,分析切入的视角,评价定义的长处与不足.重点放在对语言定义的梳理,具体的表现形态以及解读语言现象的基础理论与视角.

   第三讲 文化的概念,形态,基础理论以及解读文化的主要视角.重点介绍人类学对文化的界定,运用例证阐述文化的具体形态和在生活中的各种表现方式.

   第四讲 语言与文化的关系

   讨论语言与文化 之间的关系,介绍语言相对论,共性论和建构主义,运用例证说明语言与文化的关系的多种形式.

   第五讲 美国英语形成的文化背景

   讨论语言与文化的概念,它们之间的联系与互动关系.重点运用美国英语的形成文个案解读语言与文化的有机联系.

   第六讲 文化认同

   重点介绍认同的概念,基础理论;文化认同的表现形式.运用例证说明文化认同的含义与实际形态.

   第七讲 语言认同

   介绍语言认同的含义,表现形式,以及解读语言认同的基础理论;运用例证说明语言认同的含义与表现形态.

   第八讲 加拿大的双语框架中的多元文化主义

   运用加拿大双语框架中的多元文化主义来分析语言,文化认同的概念,主要含义,阐述语言认同与文化认同之间的互动关系.

   第九讲 跨文化交际

   介绍跨文化交际的概念,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现实意义.重点介绍跨文化交际与英语学习与研究之间的联系.

   第十讲 跨文化适应

   介绍跨文化适应概念,分析主要的理论视角.重点介绍文化适应周期理论和金荣渊的跨文化适应系统理论.

   第十一讲 集体主义与个体主义文化

   介绍集体主义和个体主义文化的概念及理论视角.重点介绍霍夫斯塔和特里兰德斯的理论.

   第十二讲 高,低语境文化

   介绍高,低语境文化概念及理论视角.重点介绍霍尔的理论,以及它与集体主义和个体主义文化之间的联系.

   第十三讲 语言论文范文主义

   介绍语言论文范文主义概念,分析主要的理论视角.重点介绍菲力普森的的理论, 分析英语在当今世界流行的运作机制,它所产生的利弊.

   第十四讲 文化论文范文主义

   介绍文化论文范文主义概念,分析主要的理论视角.重点介绍汤林森的理论,分析当今美国流行文化主导世界文化的运作机制和所产生的利弊.

   第十五讲 总结

   总结本学期所讲授的内容,要点和未来的研究方向;说明考试的形式和评判的标准.

   【教学方式】讲课,讨论,实践研究

   【考核方式】平时成绩占30%+期末成绩占70%

   【参考资料】

   Dodd, C. (2006). Dynamics of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5th edition.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Duranti, A. (2002). Linguistic Anthropology. Beijing: Peking University Press.

   Hudson, R. A. (1980). Sociolinguistics.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Knowles, G. (2004). A Cultural History of the English Language. Beijing: Peking University Press.

   Lyons, J. (1981). Language and Linguistics: An Introduction.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Shaul, D. L. & Furbee, N. L. (1998). Language and Culture. Prospect Heights: W论文范文eland Press, Inc.

  

   五,《语音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语音学

   English Phoics

   【课程类别】学位专业课

   【总 学 时】48学时

   【学 分】3学分

   【教学目标】英语语言学/课程与教学论/学科教学(英语)

   【任课教师】卜友红

   【编写日期】2017年4月

   【主要章节】

   第一讲 绪论

   1.1 语音学分类

   1.2音位和音位变体分析

   1.3区别性特征与互补分布

   1.4严式标音与宽式标音

   1.5语音的生理特征

   第二讲 元音

   2.1元音的性质

   2.2 元音和辅音

   2.3国际音标元音

   2.4元音分类标准

   2.5英语单元音和双元音舌位图

   2.6英汉元音对比

   2.7元音的声学特征

   第三讲 辅音

   3.1 辅音的发音部位

   3.2 辅音的发音方法

   3.3 国际音标辅音

   3.4英语辅音分类

   3.5英汉辅音对比

   3.6辅音的声学特征

   第四讲 音节

   4.1 音节的结构

   4.2 音节的划分

   4.3音节的响度特征

   4.4英语的音节结构

   4.5开音节与闭音节

   4.6英语的读音规则

   第五讲 重音

   5.1 重音的概念

   5.2 英语的重音层级

   5.3强读式与弱读式

   5.4词重音

   5.5句重音

   5.6语境重音

   第六讲 节奏

   6.1节奏群的基本构成部分

   6.2重音计时与音节计时

   6.3英汉节奏结构对比

   6.4 英语诗歌的韵律结构

   6.5 英语句式的韵律结构

   第七讲 语流与音变

   7.1 连读的分类

   7.1.1辅音+元音的连读

   7.1.2元音+元音的连读

   7.1.3连音"r"与插音"r"

   7.2音的同化现象

   7.2.1 顺向同化与逆向同化

   7.2.2 清浊同化

   7.2.3发音部位与发音方法同化

   7.2.4 融合同化

   7.3省音现象

   7.3.1元音省音规律

   7.3.2辅音省音规律

   第八讲 语调

   8.1 语调的性质

   8.2语调语言与声调语言

   8.3 重音与音调

   8.4动调与静调

   8.5调域与调型

   8.6汉语五度调值

   8.7英语的调型结构

   8.8调核前音段与调核后音段

   8.9调群结构及其意义

   8.10 调核位置与信息焦点

   8.11调型意义及其应用

   8.12 语境中的语调

   第九讲 英美语音对比

   9.1 音位对比

   9.2 音位变体对比

   9.3 词重音与句重音对比

   9.4语调对比

   9.5 音质对比

   【教学方式】讲课,讨论,实践研究

   【考核方式】平时成绩占50%+期末成绩占50%

   【参考资料】

   Celce-Murcia M, Briton D, Goodwin J. (1996).Teaching Pronunciation: A Reference for Teachers of English to Speakers of Other Language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Cruttenden, A. (2001). Gimson's pronunciation of English, 6th edition. Edward Arnold.

   Ladefoged, P. (2003). Phoic Data Analysis. Oxford: Blackwell.

   Ladefoged, P. (2001). A course in phoics, 4h ed.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Ramsaran, S. (1990). Studies in the Pronunciation of English. London: Routledge.

   Roach, P. (2017). English phoics & phonology: A Practical Course, 2nd edition.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3rd edition.

   Wells, J. C. (1982). Accents of English.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Wells, J. C. (2006). English Intonation: an Introduction. London: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Wells, J. C. (2017). Pronunciation Dictionary, 3rd edition. London: Pearson Longman.

   卜友红. (2003). 英语语调的结构,功能及应用. 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桂灿昆. (1985). 美国英语应用语音学. 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王桂珍. (2005). 英语语音教程.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张凤桐. (2002). 英国英语语音学和音系学. 四川: 四川大学出版社.

   六,《句法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句法学

   Syntax

   【教学目的】

   本课程是为英语语言文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学科教学等专业硕士研究生开设的一门课程.旨在让学生熟悉了解系统功能语法的基本观点和方法,让学生明白系统功能语法是如何描述和解释语言的,为以后深入学习及研究打好基础.

   【课程类别】学位专业课

   【总 学 时】48学时

   【学 分】3学分

   【教学目标】语言学

   【任课教师】原苏荣

   【编写日期】2017年4月

   【主要章节】

   第一讲 About Functional Grammar (FG)

   1.1 Why is Functional? Why is Grammar? Why is Functional Linguistics?

   1.2 Main Features of FG

   1.3Theoretical Approach

   1.4 Applications

   第二讲The Clause

   2.1Constituency

   2.2 The Architecture of Language

   2.3 Towards the FG

   第三讲Clause as message / Textual Function

   3.1 Theme and Rheme

   3.2 Types of Theme

   3.3 Thematic Interpretation of a Text

   第四讲Clause as Exchange/ Interpersonal Function

   4.1 The Mood Element

   4.2 Other Elements of Mood Structure

   4.3 WH-interrogative, Exclamative and Imperative Clause

   4.4 Clause as Subject

   第五讲Clause as Representation/ Ideational Function

   5.1 Transitivity

   5.2Process, Participant and Circumstance

   5.3Material Process

   5.4Mental Process

   5.5Relational Process

   5.6Other Process Types

   第六讲Above the Clause

   6.1 'Clause Complex' and 'Sentence'

   6.2 Types of Relationship Between Clauses

   6.3 Elaboration, Extending, Enhancing

   第七讲Around the Clause: Cohesion and Discourse

   7.1 Reference

   7.2 Ellipsis and Substitution

   7.3 Conjunction

   7.4Lexical Cohesion

   7.5The Creation of Texture

   第八讲Beyond the Clause

   8.1 Grammatical Metaphor

   8.2 Ideational Metaphor

   8.3 Interpersonal Metaphor

   第九讲FG in Prospect

   9.1 Functional Linguistics and Discourse Analysis

   9.2 Functional Linguistics and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9.3 Functional Linguistics and Dictionary Compiling

   【教学方式】讲课,讨论,实践研究

   【考核方式】平时成绩占40%+期末成绩占60%

   【参考资料】

   Bloor, T. & Bloor, M. (1995). The Functional Analysis of English: A Hallidayan Approach. London: Edward Arnold

   Halliday, M.A.K. (1994). 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 London: Edward Arnold

   Harris, Z. (1952). Discourse Analysis. Language, 28:1-30.

   Schiffrin, D. (1998). Approaches to Discourse. Oxford: Blackwell.

   Thompson, G. (2004). Introducing Functional Grammar. London: Arnold.

   胡壮麟, 朱永生, 张德禄, 李战子. (2005). 系统功能语言学概论.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黄国文, 葛达西. (2006). 功能语篇分析. 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黄国文. (2001). 功能语篇分析纵横谈. 外语与外语教学, 12: 1-4.

   张德禄. (2004). 系统功能语言学的新发展. 当代语言学, 1: 57- 65.

   朱永生, 严世清, 苗兴伟. (2004). 功能语言学导论. 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七,《语义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语义学

   Semantics

   【课程类别】学位专业课

   【总 学 时】48学时

   【学 分】3学分

   【教学目标】语言学

   【任课教师】明宏

   【编写日期】2017年4月

   【主要教学内容】

   第一讲 语言学的主要分支;语义学的地位;语义学发展的几个重要阶段

   第二讲 现代语义学的研究对象:"意义"的意义,意义的分类;语义学的研究方法(指示论,意义证实论,意义行为论,语言使用论,言语行为论)

   第三讲 语义学与语用学;语义学与句法学

   第四讲 构词法:派生法,转换法和合成法

   第五讲 词汇意义分析:同音词和多义词;语义变化(类型﹑原因)

   第六讲 词义的结构分析,包括语义成分分析,词义的论文范文关系与组合关系(上下义关系,层级关系,同义关系以及反义关系)等

   第七讲 模糊语义学:概述,定义,语义模糊的特征和原因

   第八讲 认知语义学的理论主张:语言意义的本质问题,认知语义学的研究对象,内容与研究方法

   第九讲 范畴理论及其应用:范畴化的经典理论,现代范畴理论,范畴理论的语言学意义及其应用(范畴化与语言表达,原型范畴理论与词义,词类范畴的家族相似性)

   第十讲 意象图式(定义,性质,类型及其在认知语义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第十一讲 意象图式在词义拓展(以介词over为例)中的作用

   第十二讲 隐喻的认知研究:《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一书介绍

   第十三讲 隐喻的认知论与语言研究

   第十四讲 中西隐喻研究对比

   第十五讲 隐喻与转喻

   第十六讲 结构语义学与英语教学;认知语义学与英语教学

   【教学方式】讲课,讨论

   【考核方式】平时成绩占40%+期末成绩占60%

   【参考资料】

   Geoffrey Leech. (2002). 语义学. 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英国*出版社.

   John Lyons. (2000). 语义学引论. 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剑桥出版社.

   Lakoff, G. (1987). Women, Fire and Dangerous Things: What Categories Reveal about the Mind.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Lakoff,G. & M. Johnson. (1980). Metaphors We Live By.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Taylor,John. (1989). Linguistic Categorization: Prototypes in Categorization.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Ungerer, F. & Schmid, H. J. (2001). An Introduction to Cognitive Linguistics. 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郭聿楷, 何英玉. (2002). 语义学概论. 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胡壮麟. (2001). 语言学教程. 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蓝纯. (2005). 认知语言学与隐喻研究. 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李福印. (1999). 语义学教程. 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石安石. (1993). 语义论. 北京: 商务印书馆.

   王寅. (2001). 语义理论与语言教学. 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张志毅, 张庆云. (2001). 词汇语义学. 北京: 商务印书馆.

   赵艳芳. (2000). 认知语言学概论. 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八,《语用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语用学

   Pragmatics

   【课程类别】学位专业课

   【总 学 时】48学时

   【学 分】3学分

   【教学目标】语用学基础理论知识与话语分析研究能力

   【任课教师】蔡龙权

   【编写日期】2017年4月

   【主要教学内容】

   第一讲 语用学发展的哲学,社会学和交际学推动

   第二讲 语用学,语义学与语言学

   第三讲 研究实践:我敬仰的一个学者,一种理论研究

   第四讲 指称与身份:名词和代词的交际意义

   第五讲 指称与身份:指称的空间与心理距离

   第六讲 研究实践:单个主格代词研究

   第七讲 预设与断言:话语的真值

   第八讲 预设与断言:限制语和话语标记语

   第九讲 研究实践:数字的模糊性研究

   第十讲 语言行为与行为语言:人类不可或缺的行为

   第十一讲 语言行为与行为语言:语言行为与交际目标

   第十二讲 研究实践:语言行为的权利性研究

   第十三讲 会话与独白:合作中的参与者

   第十四讲 研究实践:格莱斯准则之一研究

   第十五讲 礼貌与权利:礼貌的力量

   第十六讲 研究实践:劝诫话语研究

   第十七讲 关联与调适:从信,达,雅,切看语言交际的目标与过程

   第十八讲 研究实践:少说与多说研究

   【教学方式】讲课,讨论,研究实践

   【考核方式】平时成绩占50%+期末成绩占50%

   【参考资料】

   Cummings, Louse. (2005). Pragmatics: A Multidisciplinary Perspective. Edinburgh: Edinburgh University Press.

   Mey, Jacob. (2001). Pragmatics: An Introduction. New York: Blackwell.

   Yule, George. (1999). Pragmatics.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九,《心理语言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心理语言学

   Psycholinguistics

   【课程类别】选修课

   【总 学 时】32学时

   【学 分】2学分

   【教学目标】心理语言学基础理论与实验研究能力

   【任课教师】蔡龙权

   【编写日期】2017年4月

   【主要教学内容】

   第一讲 心理语言学发展简史

   第二讲 研究实践:我所认识的Chomsky

   第三讲 心理语言学研究的生理学和神经学基础

   第四讲 研究实践:我的记忆能力反省

   第五讲 语言学习临界期

   第六讲 研究实践:外语学习临界期假设研究

   第七讲 语言加工:听

   第八讲 研究实践:语速或语音对听解的影响研究

   第九讲 语言加工:说

   第十讲 研究实践:口误或话到嘴边现象研究

   第十一讲 语言加工:读

   第十二讲 研究实践:阅读持续力研究

   第十三讲 语言加工:写

   第十四讲 研究实践:英语写作中汉语思维研究

   第十五讲 语言与思维

   第十六讲 研究实践:翻译与写作对比研究

   第十七讲 专题研究:模糊话语的心理动因和理解困惑

   第十八讲 研究实践:数词研究

   【教学方式】讲课,讨论,研究实践

   【考核方式】平时成绩占50%+期末成绩占50%

   【参考资料】

   Carroll, D论文范文id. (1999). Psychology of Language. New York: Rooks/Cole.

   Jay, Timothy. (2004). The Psychology of Language.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Scovel, Thomas. (1998). Psycholinguistics.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十,《社会语言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社会语言学

   Sociolinguistics

   【课程类别】选修课

   【总 学 时】32学时

   【学 分】2学分

   【教学目标】语言学/课程与教学论/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学科教学

   【任课教师】周曦

   【编写日期】2017年4月

   【主要章节】

   第一讲 基本介绍

   社会语言学的概念,历史,基本观点,与其他相关学科的差别和交叉关系,研究的目的和方法

   第二讲 语言的社会功能

   语言的功能,语言的社会功能,语言与社会的功能性关系

   第三讲 语言与社会的相互关系

   语言与社会的相互关系,社会对语言的作用影响,萨丕尔—沃尔夫假说

   第四讲 语言的变体

   语言变体的概念,分类,影响语言变体的因素,言语共同体,变体及相关概念,语言变异与社会变异

   第五讲 方言

   方言的概念,分类,语言与方言的界定,标准语言(标准语体)与方言,标准英语, 语言的标准化

   第六讲 语域

   语域的概念,语域的三个因素,语域与方言的相互关系,与语域相关的概念

   第七讲 变体的多样化

   语码转换的概念,影响语码转换的因素,语码借用,语码借用的特点, 语码转换与语码借用的对比,皮钦语概念与特点,克里奥耳语,克里奥耳语化

   第八讲 语言的地域变异

   地域方言,引起地域方言的因素,语言创新的传播,影响语言创新传播的因素,英语的地域变异

   第九讲 社会阶层与语言变异

   社会分层,社会方言,社会方言在语音,语法和词汇上的差异

   第十讲 种族群体与语言变异

   语言与种族身份,底层语言影响,上层语言影响,黑人土英语

   第十一讲 语言的性别差异

   语言性别差异的表现,语言性别差异的社会含义,语言性别差异的原因,社会地位

   与潜在社会地位,语言性别差异的趋势

   第十二讲 语境与语言变异

   语境的概念,语境的组成部分,称谓形式,影响称谓形式的因素,双语现象

   【教学方式】讲课,学生讲演,讨论,实践研究

   【考核方式】(平时成绩20%+作业成绩占30%+期末成绩占50%)

   【参考资料】

   Fasold, R. (1990). The Sociolinguistics of Language. Basil Blackwell.

   Fishman, J. A. (1971). Sociolinguistics: A Brief Introduction. Newbury House.

   Halliday, M. A. K. (1978). Language as Social Semiotic: the Social Interpretation of Language and Meaning. Edward Arnold.

   Hudson, R. A. (1980, 1996). Sociolinguistics. CUP.

   Hymes, D. H. (1974).Foundation in Sociolinguistics: An Ethnographic Approach. University of Philadelphia Press.

   Labov, W. (1972).Sociolinguistic Patterns.University of Philadelphia Press.

   Pride, J. B. and Holmes, J. (1972).Sociolinguistics: Selected Readings. Penguin Books.

   Spolsky, B. (1998) Sociolinguistics. CUP.

   Trudgill, P. (1983). Sociolinguistics: An Introduction to Language and Society. Penguin Books.

   Wardhaugh, R. (1998). An Introduction to Sociolinguistics. Basil Blackwell

   十一,《应用语言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应用语言学

   Applied Linguistics

   【课程类别】选修课

   【总 学 时】32学时

   【学 分】2学分

   【教学目标】心理语言学基础理论与实验研究能力

   【任课教师】蔡龙权

   【编写日期】2017年4月

   【主要教学内容】

   第一讲 应用语言学研究范畴

   第二讲 研究实践:我十几年所经历的外语教学

   第三讲 中国的语言政策

   第四讲 研究实践:我的家乡话与普通话的区别

   第五讲 通用英语与专门用途英语

   第六讲 研究实践:我为什么说不了多少英语

   第七讲 专题研究:英语教学大纲与课程设置

   第八讲 研究实践:小学,中学,大学英语教学的衔接研究

   第九讲 专题研究:英语教材的编写

   第十讲 研究实践:《人教版英语》或《牛津英语》或《新概念英语》教材研究

   第十一讲 专题研究:基于任务的英语教学方法研究

   第十二讲 研究实践:听力教学中的语速研究

   第十三讲 专题研究:英语试卷的编制与评阅研究

   第十四讲 研究实践:写作机器阅卷的可能性设想

   第十五讲 专题研究:英语教师教育研究

   第十六讲 研究实践:英语教师语言水平测量研究

   第十七讲 专题研究:英语教师课堂话语研究

   第十八讲 研究实践:怎样评价学生的回答

   【教学方式】讲课,讨论,研究实践

   【考核方式】平时成绩占50%+期末成绩占50%

   【参考资料】

   麦克唐纳 (Stephen McDonough), 杨连瑞. (2017). 语言教育中的应用语言学. 北京: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库克(Guy Cook). (2017). 应用语言学. 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施米特(Norbert Schmitt). (2017). 应用语言学入门. 北京: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麦卡锡(Micheal McCarthy). (2006). 应用语言学论题. 北京: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库克(Guy Cook),塞得豪佛(Barbara Seidlhofer). (1999). 应用语言学的原理与实践. 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十二,《英国现代文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英国现代文学

   Modern British Literature

   【课程类别】学位专业课

   【总 学 时】48学时

   【学 分】3学分

   【教学目标】语言学/文学

   【任课教师】陈庆勋

   【编写日期】2017年4月

   【主要章节】

   第一章 Introduction

   1.1 Two routes to modernity

   1.2 Historical background

   1.3 Major writers and their achievements

   第二章 Henry James

   2.1 James as a forerunner of moderni论文范文

   2.2 Themes in James

   2.3 The Portrait of a Lady

   第三章 W. B. Yeats

   3.1 Yeats and the Irish Renaissance

   3.2 Yeats and the Irish Folklore

   3.3 Yeats' symboli论文范文

   第四章 Joseph Conrad

   4.1 Post-impressioni论文范文 and Conrad's narratives

   4.2 Conrad and coloniali论文范文

   4.3 Heart of Darkness

   第五章 D.H. Lawrence(I)

   5.1 Lawrence's anti-industriali论文范文

   5.2 Lawrence and Modern psychology

   5.3 Sons and Lovers

   第六章 D. H. Lawrence (II)

   6.1 Lawrence's turn to moderni论文范文

   6.2 Women in Love

   第七章 E.M. Foster

   7.1 The condition of England

   7.2 The bination of reali论文范文 and moderni论文范文

   7.3 Howards End

   第八章 James Joyce(I)

   8.1 Joyce's stream of consciousness

   8.2 Joyce's Narrative innovations

   8.3 A Portrait of an artist as a Young Man

   第九章 James Joyce (II)

   9.1 Joyce's Psychological Reali论文范文

   9.2 Ulysses

   第十章 T. S. Eliot(I)

   10.1 Eliot's critici论文范文

   10.2 Eliot's Poetics

   10.3 The Love Song of Prufrock

   第十一章 T. S. Eliot (II)

   11.1 Tradition and Moderni论文范文

   11.2 The Waste Land

   第十二章 Virginia Woolf

   12.1 Woolf and the Bloomsbery group

   12.2 Woolf and femini论文范文

   12.3 Mr. Dalloway

   第十三章 George Orwell

   13.1 Orwell and the Modern politics

   13.2 New developments in reali论文范文

   13.3 1984

   第十四章 W. H. Auden

   14.1 Auden's Group

   14.2 Politics and poetry

   14.3 Three Poems

   第十五章 Dylan Thomas

   15.1 Tradition and innovation

   15.2 Three Poems

   第十六章 Philip Larkin

   16.1 The country and the town

   16.2 The tradition and the modern

   16.3 Three poems

   【教学方式】讲课,讨论,实践研究

   【考核方式】(平时成绩占50%+期末成绩占50%)

   【参考资料】

   侯伟瑞. 现代英国小说史,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5

   Malcolm Bradbury, The Modern British Novel,外语教育与研究出版社,2005

   Rosemary Sumner, A Route to Moderni论文范文, Palgr论文范文e Macmillan, 2000

   十三,《爱尔兰文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爱尔兰文学(Irish Literature)

   【课程类别】学位专业课

   【总 学 时】48学时

   【学 分】3学分

   【教学目标】文学

   【任课教师】蒲度戎

   【编写日期】2017年4月

   【主要内容】

   第一讲Introduction to Irish Literature- history, religion, nationality, literature (Gaelic and Anglo-Irish)

   第二讲Romantic Ireland- "The Harp That Once Through Tara's Halls" by Thomas Moore, "Dark Rosaleen" by James Clarence Mangan, "My Gr论文范文e" by Thomas D论文范文is

   第三讲W. B. Yeats and Irish Dramatic Movement- Cathleen Ni Houlihan

   第四讲W. B. Yeats and Irish Dramatic Movement - The Land of Heart's Desire

   第五讲 W. B. Yeats and Irish Dramatic Movement - On Baile's Strand

   第六讲 W. B. Yeats and Irish Dramatic Movement - Purgatory

   第七讲 Lady Gregory and Irish Dramatic Movement- The Rising of the Moon

   第八讲 J. M. Synge and Irish Dramatic Movement- Riders to the Sea

   第九讲 J. M. Synge and Irish Dramatic Movement -The Playboy of the Western World

   第十讲 Sean O'Casey and Irish Dramatic Movement - Juno and the Paycock

   第十一讲 Sean O'Casey and Irish Dramatic Movement–The Plough and the Stars

   第十二讲 Douglas Hyde and Gaelic Revival- "The Necessity for De-Anglicizing Ireland"

   第十三讲 Nuala Ní Dhomhnaill as a Gaelic Voice of Contemporary Ireland- "The Language Issue", "The Tragic Legend of the Children of Lir", "Cathleen"

   第十四讲Brian Merriman's Vision of Ireland- The Midnight Court (Translated by Arland Ussher)

   第十五讲 Heroes in the Ancient Irish Epic- The Táin (Translated by Thomas Kinsella)

   第十六讲 Women in the Ancient Irish Epic - The Táin (Translated by Thomas Kinsella)

   第十七讲 Maria Edgeworth and the Big House- Castle Rackr

总结:本文关于语言学英语论文范文,可以做为相关论文参考文献,与写作提纲思路参考。

语言学引用文献:

[1] 语言学英语专业论文题目 语言学英语论文题目怎样取
[2] 新颖的语言学英语论文参考文献 语言学英语核心期刊参考文献有哪些
[3] 语言学英语论文提纲范文模板 语言学英语论文大纲怎么写
《学术论文英语翻译烟台》word下载【免费】
语言学相关论文范文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