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论文写作 > 论文大全 > 文章内容

硕士论文山东师大校字,硕士论文山东

主题:教学 下载地址:论文doc下载 原创作者:原创作者未知 评分:9.0分 更新时间: 2024-02-13

简介:适合学校教学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相关本科毕业论文,相关学校教学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学校教学论文范文

教学论文

目录

  1. 教学:(深圳)翁向宏老师讲的大汉易经函授学校教学课程,有手相有面相

   ——福建省本科高校 2017年内涵建设经验材料选编

   福建省教育厅

   二〇一一年六月 目 录

   厦门大学 1

   华侨大学 7

   福州大学 11

   福建师范大学 16

   福建师范大学福清分校 19

   福建农林大学 23

   福建医科大学 29

   福建中医药大学 35

   集美大学 37

   漳州师范学院 42

   泉州师院 48

   福建工程学院 54

   闽江学院 61

   莆田学院 66

   厦门理工学院 69

   三明学院 75

   龙岩学院 81

   武夷学院 85

   福建论文范文学院 88

   福建江夏学院 92

   宁德师范学院 95

   闽南理工学院 100

   厦门大学嘉庚学院 105

   华侨大学厦门工学院 109

   福建师范大学闽南科技学院 114

   福建农林大学东方学院 119

   集美大学论文范文学院 122

   福州大学阳光学院 126

   福州大学至诚学院 129

   金山学院 133

   2017年厦门大学内涵建设发展动态报告

   2017年,为全面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精神,贯彻"巩固,深化,提高,发展"的工作方针,,以更多的精力,更大的财力进一步加强教学工作,学校各项工作都围绕提高质量.(二)不断增加本科教学经费投入,改善本科教学条件

   近年来,规定学费的25%作为各院系的本科教学经费.学校加强了教学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实验教学中心建设,加大力度改造校本部,漳州校区的教学设施,投入约7000万元建设了漳州校区本科生工程实践训练中心.(三)围绕创新性人才培养这一目标,不断进行本科教学改革的探索

   坚持按照"厚基础,宽口径"的要求,采取一系列措施,先后实施"实行大类招生,分类培养","双学位制(主辅修制)","转专业制度","三学期制"等新举措,全面实施新教学计划,系统推进改革本科教育教学,努力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意识.

   加强探索性,研究性学习,加强学生的自主性学习.2007年,学校启动"厦门大学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立项项目达300多项,参与学生达1500多人.加强学科平台课程建设,适应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

   加强实践实习教学环节.利用短学期,开设选修课,实践课和高水平学术讲座,最近三个短学期,学生人均选课量.3门4.4门次,百科系列讲座平均每年176讲.学校形成了以独立设课的实验教学为主体,以专业教学实习和社会实践为补充的实践教学体系.增加实践性教学学分,平均每个专业的学生实践性教学从17个学分增加到19个学分.

   积极推动学生参与各类学业竞赛.每年投入约45万元用于资助各类学业竞赛.除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电子设计竞赛,机器人设计竞赛等全国性或区域性学业竞赛之外,学校还自行组织开展全校性的"景润杯"数学竞赛,物理竞赛,结构设计竞赛,工程训练综合竞赛等动手能力的实践实验竞赛.(四)不断优化本科专业结构,生源质量稳步提升

   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结合学校学科发展布局,不断调整和优化本科专业结构,工科和医科等应用学科专业得到迅速发展.学校本科专业数从1999年的50个增加到2017年的83个,文科,理工科的专业数占全校专业总数的比例从64%和36%调整到2017年的57%和43%.

   本科生源质量稳步提高.文科生源省份出档线超出本一线平均值从2005年的30分提高到2017年的49.3分,理科生源省份出档线超出本一线平均值从2005年的46分提高到2017年的68.9分.今年,学校参与包括北京大学,香港大学,中山大学,南开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在内的"十三校"自主选拔录取联考,学校在考生中的声誉和影响力进一步提高.(五)不断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学校坚持名师垂教的传统,努力形成崇尚教学,教书育人的良好氛围.规定教授必须承担教育教学工作,指导本科生学习.在本科生中全面推行导师制,学校专门为此项工作的开展拨出万元的专项经费.学校不断完善激励竞争机制.在重要岗位设置中,对于获得国家级,省级教学成果奖,承担国家级,省级精品课程建设的优秀教师,以及本科教学中做出突出贡献的教师给予优先考虑.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养,教学技能竞赛,评选"厦门大学教学名师奖","厦门大学优秀教师","师德之星"等方式,鼓励教师积极投身本科教学第一线.采取有力措施,加大引进和培养力度,扩大教师出国研修的规模,努力提高教师队伍的国际化水平.(六)不断加强教学管理

   在2005年通过教育部组织的评估基础上,学校决定参照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评估的模式,每年自行组织一次对各院系本科教学工作的检查和评估.通过听取汇报,实地检查,听课,召开座谈会等形式,及时解决本科教学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迄今已完成4轮校内本科教学评估.学校的本科教学常态化评估制度得到了教育部和兄弟高校的好评.

   完善教学质量及监控体系,规范教学质量标准,严格教学过程管理,建立健全了教学委员会制度,教学督导组制度,党政干部领导听课制度,学生教学测评制度,期中教学检查制度等一系列制度,多渠道了解教师的教学情况,监控教学质量.(七)思想重视,措施得力,本科人才培养质量逐年提高

   近年来,学校本科教学水平稳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逐步提高.学校首批入选教育部"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的50所高校行列"国家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31门课程入选国家精品课程(含2门国家示范性双语教学课程)6位教师获国家教学名师奖8个教学团队入选国家级教学团队17个专业入选国家级特色专业5个实验教学中心入选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项目获国家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90项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获国家立项厦大本科毕业生具有很强的社会竞争力,已经成为社会各界普遍青睐的人才资源,毕业生就业率一直稳居国内高校前列,受到社会的普遍认可与好评.二,当前本科教学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很多教师和干部仍把本科教学当作"软任务",教授,副教授对本科教学投入不足.学校现行的教师聘用条例中规定的教授,副教授本科教学要求低,本科生享受到的优质教育服务不够的.(二)本科教学投入仍然不足

   近年来,学校虽然在本科教学方面加大了投入力度,但是与高水平研究型大学人才培养要求相比,在经费投入方面,还是在教学实验室,图书资料,学生课外科技活动经费,体育运动设施等都还显得不足.(三)本科教学改革力度不够

   课程供给存在着结构性的不平衡,存在学科壁垒,优质资源共享不足.学生自主性学习,探索性学习,互动式学习,人才培养国际化不足.教学方法方式较为单一,师生互动交流少.尤其是班级规模偏大成为制约个性化人才培养的瓶颈.与国外,境外知名大学相比,学校人才培养国际化无论从规模或程度方面都还有很大差距,一些院系引进世界先进的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等方面缺少动力.(四)尚未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教学质量评估体系与标准

   工作出发点还是以教师为中心,以管理部门为中心,还没有把学生作为教育教学的主体,还没有充分尊重学生对教学的评价与诉求,还没有真正从学生成长需要来改进我们的工作.(五)教师队伍建设任务艰巨

   学校现有明显偏高实验教学师资不足,水平偏低.特别是一些理工科学院实验教学队伍人员偏少,整体水平偏低,且队伍的稳定性,跟不上学校工科发展和理工科人才培养的需要.(六)教学管理环节仍然薄弱

   有关部门和管理人员主动为教师,为学生服务的意识仍不强,一些教师严格遵守教学纪律的,教学管理服务队伍稳定性差,人员变动频繁,不利于教学管理,甚至有可能造成重大工作失误.

   三,今后本科教学工作的主要思路

   (一)进一步提高认识,牢牢树立本科人才培养是立校之本的思想

   本科教是学校教育的基础中的基础,提高本科教育教学质量是一个永恒的主题.()以《纲要》为指导,深化教学改革,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努力培养创新型人才

   1树立精英教育的理念,高水平大学培养的社会精英应该具有崇高而又远大的理想和抱负,把社会利益放在个人利益之上,把长远利益摆在短期利益之上,为了国家,社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切.大学精英教育的核心就是要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教育学生懂得把自已的命运与国家命运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担当应有的社会责任.

   推行素质教育,学生的

   学校要建设高水平研究型大学要更加注重研究和把握科学发展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找准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在实施专业教育时,更加重视素质教育.打破学科专业界限和行政壁垒,充分发挥综合性大学多学科的优势,给学生提供丰富,充足,开放,共享的教育教学资源,给学生自主选择的空间,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树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意识,推进个性化培养

   教学要树立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从被动学习者变为主动学习者.要坚持以人为本,为学生提供适合个性发展的教育.要坚持因材施教,分类培养的原则,着力构建一个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自主设计,自主成才,有利于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协调发展,有利于拔尖创新人才脱颖而出的人才培养新体系,新机制.4,推进人才培养国际化,拓展学生国际视野

   要注重人才培养的开放性,加快推进人才培养国际化进程,培育学生的国际视野和尊重多元文化的论文范文胸怀,不断提升学校人才培养在国际的地位和影响.(三)正确认识与处理教学和科研的关系,做到相互促进,教研相长,教学相长要积极推动科研优势转化为教学优势,学科优势转化为人才培养的优势.要突破以教师讲授为主导教学方法,大力建立有利于学生自主开展探索性,研究性学习,自主实验与创新活动的新机制有利于学生(四)继续加大本科教学投入,加强教学条件和环境建设,为学生成长成才创造良好的条件要继续加大教育投入,加强与专业相配套的师资条件,教学条件和图书资料建设等.特别是要加强教学实验室和实习基地的建设,不断改善实验和实习教学条件,采用多种方法改造和更新实验设备,提高实验设备的共享程度和使用效率,为教学提供必要的实验和实习条件.

   要适应学校校区布局调整需要,建立一批现代化公共基础教学设施.改造,新建或扩建一批适合师生相互交流,相互研讨的教学研讨室.要避免重复建设,利用率低,资源浪费的现象,最大限度实现公共教学资源共享.进一步改善公共体育教学设施,为学生健康成长提供更论文范文的硬件环境.

   要把信息技术作为提升优质教学服务的重要手段,进一步改造网络服务环境,为教师的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制作和使用多媒体课件,运用信息技术开展教学活动的能力,提供优质的网络服务平台,也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更加丰富的网络资源.(五)全面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全面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质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关键在于建设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我们要全面提高教师的水平与质量,努力建设一支从数量到质量,从教学科研能力到师德师风,从教学方法到双语能力都适应创新人才培养需要的教师队伍.要改革聘任考核制度,坚持教授上讲台制度,彻底改变教授为本科生授课比例低的现状.要提升教师队伍的国际化水平,加快引进具有国际的高水平教师,同时通过在职培训,使我们的教师具备与国际同行开展学术交流合作的能力,具备引进,吸收,消化国外先进教育理念,优秀教材,教学方法的能力.

   要加强教学团队建设,通过建立有效的合作机制,建设一批由教学水平高,学术造诣深的教授领衔,由各类教学和实验人员组成的本科教育教学团队.要通过教学团队集体的力量,加强青年教师教学技能的培养与训练,使青年教师尽快提升教书育人水平.(六)要加强教学管理,严格教学纪律加强教学管理,严格教学纪律,是确保教育教学工作有序开展的重要保障.

   要进一步完善本科教学评估制度,建立"自我检查——典型示范—及时整改"的常态化评估长效机制.完善教师教学工作规范,明确教师工作要求,严格教学过程管理.继续改进和完善学生评教办法,建立以学生评价为主,社会充分参与的教学质量评制度.

   要进一步严格教学纪律.我们要制定《厦门大学教学事故认定与处分暂行办法》,把教学事故作为学校最大的事故,对责任人要予以严肃地查处.

   要进一步加强师德师风建设.要进一步强化本科生导师工作职责,把教师对本科生指导情况作为聘任考核的基本条件.对于师德师风方面存在严重问题的,要聘任考核一票否决制.

   2017年内涵建设发展材料

   人才培养质量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线,是衡量一所大学办学水平的重要评价指标.华侨大学始终坚持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为目标,以改革创新为动力,狠抓内涵建设,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人文素质和科学素质有机结合,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努力探索人才培养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一,校,企,所联合培养人才,推进优势资源共享

   学校积极与企业,科研院所和知名高校合作开展人才培养工作,优化人才培养模式,提升人才培养质量.2017年,学校与福建移动通信产业联盟,泉州数字视听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中国移动福建公司,福建联合石化公司,厦门金鹭特种合金有限公司等签订了校企合作协议.学校根据企业的需要,科学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和组织教学实施过程.企业发挥自身在技术,资金,人才,设备等方面的优势,提供实训场地,安排和推荐学生实训和就业.校企合作的深入开展,极大地推动了人才培养从传统的偏重学生知识传授向注重就业能力提高和综合职业素质养成的转变,缩短了企业与人才的对接时间,拓宽了学生的就业渠道,有效解决了制约学校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的问题,实现了校企"双赢".本着"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原则,学校与国家级法学研究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签订了第二期校所战略合作协议,与西安交通大学签订了合作培养本科生协议,充分发挥合作双方在教学,科研等方面的优势,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效益.

   二,紧贴市场需求设置专业,不断调整专业结构

   学校的专业设置紧盯区域经济发展走向,紧跟行业发展趋势.2017年,学校围绕泉州市传统优势产业微波通信和新兴的光电产业,物联网产业,整合校内资源和力量,成立了工学院,首批设置了通信工程(微波通信方向),电子科学与技术(光电子技术方向),网络工程(物联网技术方向)三个专业,培养这些产业急需的适用性技术人才.学校在稳定专业规模的基础上,不断优化专业方向,同时将专业建设水平和社会需求作为确定专业招生规模的基本依据,促进各学院不断提高专业建设水平,更好地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养高质量的人才.实施专业分类指导建设,在政策和资金上优先支持重点专业,特色专业和优势专业发展,发挥优先发展专业的示范带动作用,促进专业建设水平的全面提升.采取专业评估等方式,加强对专业建设的监督和管理,加大对专业规划的管理力度,增强专业建设的计划性和针对性.

   三,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强化教育教学保障

   学校坚持"人才立校,人才兴校,人才强校"战略,从培养复合型,应用型人才的需要出发,全面推进师资队伍建设,师资队伍的综合素质和整体水平明显提高.实施"百名博士引进计划",校领导带头抓人才引进工作,亲自打电话,回邮件,登门拜访,以真诚的情意感动人才;对紧缺人才,海外高层次人才,团队引进实施更加灵活的优惠政策和工作形式,以事业的发展吸引人才.学校坚持引进与培养并重,通过明确的政策导向和资金投入,积极鼓励教师"走出去",更新知识,拓展视野,不断提高执教能力和水平.实施青年教师"在职学位提升项目","国内访学研修项目"和"专业技能培训项目",并千方百计筹措资金提供经费保障,争取校董,校友等社会资源,增加学校经费资助的出国留学项目,同时利用国家留学基金和日本东华财团资助直接派出,加强中青年教师对国际论文范文的跟踪.学校基本建立起一支结构明显优化,水平不断提高的师资队伍,为学校实现跨越式发展奠定了良好的人才基础.

   四,拓宽专业口径,适应社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

   学校顺应当前高等教育改革发展趋势和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规格和质量的要求,积极探索深化本科人才培养质量,构建个性化人才培养模式的新途径.2017年,学校在法学,环境科学,环境工程,园艺,城市规划等专业试点推行直接修读双学位招生政策,实行学分制管理.直接修读双学位招生政策的推出,吸引了众多优秀生源报考我校,第一志愿投档率较往年有明显提高.作为培养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的重要举措,"双学位"教育为学生一专多能的发展搭建了更为广阔的平台,为我校学生的全面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拓展了学生的就业面和就业竞争力.根据试点情况,学校将于今年秋季继续扩大招收双学位的专业数量.

   五,完善质量体系建设,加强培养过程监控

   2017年,学校开展了"教学质量年"专项活动,集中力量整治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矛盾,论文范文制约学校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的难题,加强教学规范化管理,促进教学水平全面提升.建立完善涵盖学校,院系,学生的论文范文教学质量监督机制.学校层面侧重宏观指导,通过校领导听课,专家听课,督导组听课,抽查,座谈等形式了解和掌握各学院教学动态,分析和研究制约学校教学质量提升的共性问题,形成书面材料,供学校领导班子和教学主管部门作为决策参照.学院层面监控侧重微观指导,在专业化和学术性方面常抓不懈,从教学态度,教学基本功,教学设计,授课艺术,教学效果等方面督促教师提高授课质量.学生层面侧重调动和发挥学生参与学校教学管理事务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建立了学生教学信息员制度,增强教学质量反馈的及时性和针对性,强化广大任课教师的责任意识和危机意识.学校从建立和健全保障机制入手,加大评估和检查力度,组织开展院级教学工作评估,新办专业评估,课程建设项目评估,教改课题评估以及毕业设计(论文)检查等多方面,多方位的教学检查和评估,加强对教学工作的适时监控和有效评价,有效促进了教学工作的规范化建设.学校坚持"质量第一"原则,不断加强课堂教学,教学研究和教学成果,实践教学等激励机制的建设,以奖促教,充分调动广大教师从事教学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励广大教师爱岗敬业,勤于奉献,把主要精力投入到教学工作上来.

   六,深化实践教学改革,加强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

   学校牢固树立实践育人,实践成才,实践促就业的人才培养理念,以培养专业基础和实践能力"两翼齐飞"的优秀学生为己任.根据学科专业特点,学校重新确定了各专业实践教学的内容与所占比例,制定了完善的实践教学考核标准,实施实践教学课程化管理与考核.加强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拓宽学生校外实践渠道,引导学生通过基地对口,扎实深入地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推进大学生社会实践工作规范化,固定化,长期化运作,构建校内实践教学与校外实习相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学校高度重视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意识的培养和技能训练,大力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通过选修课,报告会,比赛等形式,将教学,实践,推广,示范相结合,增强大学生的就业自助意识,推动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深入开展.鼓励学生参加各种课外科技活动和高水平的技能竞赛,加大对具有实践价值,创新性和探索性的大学生科技活动项目的政策和资金支持力度,推行创新实践学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发大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提高创新实践能力.引导毕业生转变就业思维,鼓励自主创业,以创业促就业.学校依托青年就业创业见习基地和华侨大学创业实践营,通过项目运作的方式,培养学生创业意识,提高学生的创业技能,指导学生创业实践活动,以成功创业带动学生就业.

   七,充分利用地缘优势,积极开展对台交流合作

   学校牢牢把握当前两岸交流的大好形势,解放思想,"先行先试",进一步加强对台招生,校际合作,台湾青少年夏(冬)令营,台湾校友会等工作,不断拓展对台交流的广度和深度.学校在对台交流工作中始终坚持"三个有利于"的定位和原则,即有利于推进学校办学任务与办学目标的实现,有利于提升学校的影响力与声誉度,有利于提高学校的交流水平与交流层次;始终强调对台交流工作七个方面的认知,即提高认识,重视研究,加强宣传,系统推进,提高层次,突出重点,加强统筹.学校与台湾十余所高校签订了交流合作协议,仅2017年学校就派出40余名交换生赴台湾合作高校交流学习.每年接待台湾各类访问团数百人次.2017年,我校在内地高校中率先派出2期共计22人的中层管理干部团队,赴台进行为期40天的研修,拓展国际化办学视野,学习先进管理理念.赴台研修班返校后,成立了"会通论坛",定期研讨台湾高校先进办学理念,经验与我校办学实际的契合点,融会贯通,促进学校教育教学水平的提升.

   八,深入贯彻《教育发展规划纲要》精神,做好2017年内涵建设工作

   2017年学校将积极稳妥地推进教育体制改革,重点抓好"境外学生管理培养模式改革"和"发挥侨资优势,提高国际合作办学水平"两项国家教育体制试点项目,制订项目实施方案,实行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确保项目进度,质量和效益,不断提高学校人才培养水平.在2017级境外新生中,探索建立书院制,实现通识教育与专才教育有机结合,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要,最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发挥侨校特色,以更加开阔的视野和更加务实的态度,不断扩大国际交流合作,广泛争取,利用,共享境外优质教育教学资源,促进学校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

   福州大学2017年内涵建设动态材料

   2017年福州大学全面贯彻落实《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福建省2017-2017年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点实施意见》以及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发展方式转变为切入点,以加强内涵建设为重点,以提高质量为核心,学校上下团结一致,改革创新,开拓进取,扎实工作,较好地完成了各项工作,学校各项事业取得新的进展,主要工作和成效是:

   一,学科建设取得新进展

   以国家"211工程"重点学科项目建设和高校服务海西重点项目建设为契机,围绕实施高校服务海峡西岸经济区六大工程,以及我省三大主导产业,战略性高新技术产业,现代农业和现代服务业发展,对学科实施分层次重点建设,增强学科发展后劲.

   重点学科建设扎实推进.2017年对"211工程"三期重点建设学科第一阶段建设情况进行全面检查评估,启动"211工程"三期第二阶段重点学科建设,继续支持凝聚态物理化学基础研究及应用,土木工程新技术与防震减灾等7个重点学科项目,作为福建省高校服务海西建设重点项目,新增结构工程,工业催化,分析化学,应用数学4个扶持学科建设项目,并被列入福建省"国家重点学科培育建设学科项目";精心筹划论文范文财政支持地方高校发展专项资金建设项目,我校共有6个学科项目列入福建省财政厅申报论文范文财政支持地方高校发展专项资金建设项目,为申报国家重点学科或培育学科奠定了基础.学位点建设工作卓有成效,新增5个一级学科博士点,15个一级学科硕士点,8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4个工程硕士专业领域.

   二,师资队伍实力提升

   深化人事制度改革,继续推行岗位设置和聘任制度,顺利完成第三轮岗位设置与聘任工作.坚持按需设岗的原则,制定并实施了《福州大学第三轮岗位聘任工作方案》,调整了各系列人员岗位津贴发放标准,重新遴选了212位关键岗位上岗人员.学校注重优化人才发展环境,政策向有利于激励人才的积极性,创造性调整,在全校形成了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良好环境.

   师资队伍整体结构不断优化.共引进博士,博士后等高层次人才49名,其中90%以上为"985工程"和"211工程"院校的优秀毕业生;新增"福建省创业创新人才"3人,"闽江学者"特聘教授3人,"福建省高等学校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选"6人.为加快铸造优势学科领军人才,学校通过实施"领军人才引进计划","旗山学者奖励支持计划","国家杰青培育专项计划"等专项计划,在优势学科领域有计划地选拔和培养一批优秀人才和领军人物,重点加强两院院士,"千人计划"和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等领军人才的培育与引进,打造人才高地.

   创新团队扶持力度不断加大.在"211工程"三期第二阶段建设资金中安排先行启动经费630万元用于创新团队建设,鼓励领军人才自主组建创新团队,以此为载体集聚,培养,选拔一批拔尖人才.今后,学校开展创新团队培育与构建工作,将继续以创新平台,重点学科,科研基地,重大科研项目和国际合作项目等为依托,围绕国家七大新兴战略产业和福建区域主导产业,高新产业涉及的战略性科学课题,探索实施"新兴战略产业预研专项人才,团队建设计划","优秀科技成果产业化专项人才,团队建设计划".

   三,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

   教学改革步伐加快.2017年福州大学被教育部列入首批实施"论文范文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高校,以此为契机,实施"论文范文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创新校企联合培养机制.学校以教育部首批"论文范文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简称"论文范文计划")试点高校为契机,组织我校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等9个专业开展"论文范文计划",积极探索校企联合培养新机制.学校在业已实施的"预就业模式"及"紫金模式"的基础上,积极构建紧密型联盟为核心,半紧密型联盟为主的校企战略联盟体;优化培养方案,加强学生校内外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增设了工程能力训练的企业实践环节,提高学生工程素质;实施"论文范文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师资队伍建设计划,推行"企业导师制",创建"教师—工程师"双师培育新机制,加强工程型师资队伍建设.

   专业建设进一步加强.建筑学专业顺利通过全国高等学校建筑学专业本科教育评估;新增1个国家级和2个省级特色专业建设点,1门国家双语示范课程,4门省级精品课程,3名省级教学名师,2个省级教学团队和2个省级人才培养实验区.

   实践教学平台建设取得新成果.由紫金矿业集团投资1亿多元兴建的紫金矿业学院上杭教学基地已建成并投入使用;2个高校特色优势学科实验室立项建设,获得财政部400万元资助;立项建设6个研究生公共基础课所必需的开放实验平台和创新实践平台.

   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建设进一步加强.一是对全校各学院本科试卷,毕业设计(论文)开展专项检查工作,共抽查351门课程的期末试卷及329份毕业设计(论文),规范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二是提供2017学年的4400门课程学生评教成绩供学院领导与教师本人查询,在学生评教基础上分门别类地完成了评教分析报告和2017年 《2017-2017年度第二学期学院本科教学情况基本数据》报告.

   学生就业工作常抓不懈.2017年,学校坚持全员参与,形成齐抓共管的就业创业工作格局;坚持完善机制,构建管用实效的就业创业工作体系;坚持凝练特色,打造服务海西的就业创业工作品牌.学校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就业教育相结合,鼓励大学生面向基层就业,引导毕业生树立正确就业观;坚持"以生为本"的工作理念,大力提升就业指导服务质量,努力促进毕业生充分就业;加强大学生职业发展教育与就业指导,促进就业工作内涵式发展;将创新创业教育理念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创新"预创业"人才培养模式,推动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

   学生综合素质不断提高.学生在各类学科竞赛中获得省级以上奖励100余项,特别是在第35届ACM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亚洲区预选赛中获得2个金奖,2个银奖和7个铜奖,在第六届全国大学生创业设计暨沙盘模拟经营大赛全国总决赛中获得总冠军;在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评选工作中,获得省优秀博士论文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3项,1篇博士论文获"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奖;人才培养质量继续保持较高的社会认可度,2017届本科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达92.6%,毕业生进入研究生阶段学习的总体升学率达15.8%.

   研究生培养结构进一步改善.2017年福州大学被列入"全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单位"和"国家工程硕士研究生教育创新院校",是福建省唯一一所获此殊荣的高校.学校实施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推进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和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大胆探索和创新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培养模式,特别强调与企业,行业等建立紧密的实质性的联合培养机制,充分利用与企业联合建立的研究生教育创新基地,不断提高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建立激励机制,促进研究生专业学位办学模式和管理机制的改革创新.积极探索符合我省科技,经济和产业发展特点,具有鲜明特色的研究生专业学位教育培养模式和管理机制,在研究生专业学位教育培养模式创新和管理体制改革方面实现较大突破,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层次专门人才,提高硕士专业学位人才培养质量,创造具有推广价值的成功经验,逐步构建和完善与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相适应的研究生专业学位教育体系,促进研究生专业学位教育更好地为创新型国家建设和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及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培养更多高质量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同时,为推动闽台两岸高等教育交流合作提供新模式,新经验和新方法.

   四,科学研究与科技开发取得新突破

   科技工作总量增长势头强劲.共获各类资助项目866项,资助经费超过1.5亿元,比2017年增长了28.3%.特别是国家基金项目大幅增加,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66项,资助经费达到2111万元,与2017年相比,资助项目数增长了86.6%,资助经费增长了79.9%,再创历史新高;获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6项,是获得资助项目数最多的一年.

   科技成果水平明显提高.科技成果获省科学技术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7项,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获得国家专利授权96件,其中发明专利约占77%;科技学术论文被SCIE收录330篇,被EI收录322篇,被ISTP收录101篇,其中被SCIE收录的论文中有1篇影响因子超过11.0,3篇影响因子超过8.0,17篇影响因子超过5.0,发表的论文被SCI论文引用262篇929次.

   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稳步推进.新增福建省功能高分子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4个省级科技创新平台.

   产学研合作和社会服务工作进一步加强.校地合作稳步推进,与宁德市人民政府签订了科技协作同发展协议,校地合作涵盖福建省全部设区市;校企合作向纵深拓展,合作模式从"点对点"逐步转向"点对面",顺利完成了与福建省计量科学研究院,福建联通等产业集团的战略合作签约,与闽东电机集团,福建远东电机集团,清华大学,中科院电工所,福安市人民政府等11家政府和企事业单位签订"福建省电机产业产学研联盟合作协议",开创了科技服务高端行业的新模式;军地科技合作有所突破,加强了与总装备部科技委,海军装备部等国防军工部门的科技交流与合作,重点开展国防需求研究和项目组织,多个项目取得合作意向,学校科技工作对国防安全领域的预期贡献度大幅提升;积极组织专家教授1600多人次参加"福建省高校'闽西行'活动"等省内外科技成果对接推广活动,对外签订技术合同282项,特别是涌现出一批如制备木质素磺酸钠减水剂项目等超过百万元的重大横向开发项目.2017年,实际到校横向科研经费达到5657万元,比2017年增长46.9%,使纵横向经费比例缩小至1.7:1.

   国家大学科技园建设项目全面展开.积极筹建福州大学国家科技园建设,发挥国家大学科技园在科学研究,技术开发,成果转化,产学研合作,闽台科技合作交流以及大学生创业实践中的平台支撑作用.福州大学阳光科技大厦,福州大学闽台教育与科技合作交流中心,福州大学先进控制技术研究中心,福州大学天地星通讯技术研发中心,福州大学思嘉新材料研发中心等1个主楼项目,4个孵化器大楼项目已经完成签约和揭牌,一期工程将于2017年6月份正式开工.

   五,对外合作与交流呈现新局面

   校际合作更加密切,分别与德国凯特斯劳滕大学等19所国外及台湾地区大学签订了校际友好合作协议;校友工作再创佳绩,全年教育发展基金会共收到论文范文捐款650多万元,广大校友积极参与国家大学科技园的捐建工作,云南,河北等省份的校友会相继成立;对外交流更加活跃,承办了30多场国际性,全国性或区域性大型会议,邀请了100多名院士和知名专家学者来校讲学与交流,加强与国家教育部,国家科技部等业务主管机构的联络沟通,逐步建立增进了解,增强论文范文的长效机制,公共关系资源的开拓出现新局面.

   六,内部管理水平再上新台阶

   校内管理体制改革步伐加快.简政放权,深化学院制改革,进一步明确了校,院两级的管理职责,激发了学院办学活力;推动校部机关机构改革,党政管理机构从25个压缩到22个.未来几年,学校体制改革重点推行"现代大学制度建设试点"计划,逐步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校长负责,教授治学,论文范文管理"的现代大学治理结构,积极探索新型的大学外部治理结构,并在学校内外部治理结构先行改革探索的基础上,依法建立大学章程,依照章程规定管理学校.

   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健全.旗山校区服务研究生教育以及科技研发和成果转化的功能加快完善,铜盘校区为开展应用技术和继续教育工作提供了充足的办学空间,厦门工艺美院集美校区主体建设,整体搬迁工作已经完成.

   财务状况有所改善.通过积极争取各项财政拨款,增加经营性资产收入,建立资产和债务运作平台,提高资金管理使用效率等各项措施,使学校财务紧张状况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财务统筹调控和抗风险能力明显提升.

   七,党建与和谐校园建设成果丰硕

   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建立75个"校级先锋团队创建示范岗"和210个"校级党员示范岗",增强了各级党组织的生命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党风廉政建设稳步推进,建立健全"三重一大"集体决策制度等议事规则和会议制度,进一步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干部队伍建设不断加强,调整,交流,提任处级干部共62人;学生工作和共青团工作实效性增强,围绕学生成长成才开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咨询与辅导,形势与政策教育和创新创业素质教育,以学生为本的办学理念落在实处,全校学生参加大学生基本医疗保险的比率达到100%,面向贫困生的各项资助总额达4800万元,受惠学生达16000余人次;加强对外宣传,在国内外各类媒体上充分展示我校在发展建设各方面取得的成就,进一步扩大了学校的社会知名度;改善民生工作进一步加强,全年直接用于改善民生的支出比2017年增加2672万元;深入开展文明校园创建工作,"温馨校园工程"确定的60件师生员工关心关注的实事已经全部办结,各项事业发展更加和谐.

   落实规划纲要 深化教育改革 创新工作举措 提高培养质量——福建师范大学内涵建设发展动态汇报材料

   2017年以来,福建师范大学认真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教育规划纲要》部署,始终把"强化内涵建设,提升教育质量"作为推进综合性,有特色,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建设的基本思路,不断深化教学改革,创新工作举措,完善工作机制,有力地推动了学校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升.

   一,强化教师教育,发挥优势特色.

   学校主动落实《教育规划纲要》的战略部署,增强教师教育改革发展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进一步整合教师教育,教育科学研究资源,组建了教育学院(教师教育学院),成立了教师教育办公室,不断探索教育规律,更新教育理念,总结教育方法,推进教育创新,积极为福建各级各类教育的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逐步成为我省教育创新的重要策源地;充分发挥在教育理论,教育战略和教育政策研究方面的学科优势,围绕当前教育改革发展面临的重大现实需求,主动开展调查研究,积极为政府宏观教育决策提供支持,逐步成为我省教育决策的重要思想库;继续承担培养基础教育师资的任务,主动探索多元化的教师培养模式,构建"职前—职后一体化"的教师培养体系,积极承担了中小学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中小学教师学科带头人培训等国家级和省级培训任务,为基础教育的发展提供了高水平的师资,逐步成为我省教师教育的领军学校.

   二,强化专业建设,搭建培养平台.

   学校始终着眼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实行专业结构战略调整,通过大类培养等方式进一步拓宽专业口径,灵活专业方向;继续强化"通识教育",加强文理渗透,理工交叉;大力发展应用型专业,瞄准海西建设的重点行业和重点领域,加快紧缺人才培养;加快工学院筹建步伐,加强工科专业建设;建立健全专业负责人制度,以"基地","重点","一般"三个层次打造品牌专业群,通过品牌专业建设,进一步突出学校优势和特色,以特色优势专业为龙头,带动相邻相近专业发展;实行了主辅修制度和双专业,双学位教育制度,不断优化复合型人才的知识结构;启动"普通本科专业运行信息数据库"建设,每年以白皮书的形式在校内发布各专业招生,就业,期中教学检查,学生评教等情况,以及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海西建设对人才的需求信息,更好地把握专业建设动态,增强专业建设针对性.

   三,强化精品意识,加强课程建设.

   学校根据专业内涵发展和人才培养目标要求,科学合理地做好课程设置,对侧重培养"研究型"人才的专业,以学生进一步发展为目标,增设基础性,理论性,前瞻性强的课程;对侧重培养"应用型"人才的专业,以学生未来就业能力为目标,建立与行业,企业技术进步相适应的课程;对侧重培养"综合型"人才的专业,强调课程开设的综合性,交叉性,融合性.例如,在教师教育类专业中,学校建立了以中小学教师必备专业素养为核心的,包括《教育基本原理》等八门必修课和《教师专业发展》等六门选修课在内的新课程体系,进一步强化教师教育课程的内涵和外延,提升师范生的教育素质.在此基础上,学校积极推进课程体系改革,合理安排好每门课程先后开设的时间,优化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的配置,适当增大选修课的比重,鼓励学生跨学科,跨学院选课,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断扩大精品课程的辐射面,有重点地培育精品课程,加大精品课程的建设力度,不断丰富精品课程的教学内容,加快网上教学资源的更新速度,打造数字化课程网络平台,有效地发挥精品课程的引导,辐射作用,并带动课程建设整体水平的不断提高,逐步形成有特色,高质量的课程群.

   四,强化改革措施,创新培养模式.

   学校组织修订了2017级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积极推动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启动了拔尖人才培养计划,出台了《拔尖人才培养计划实施方案》,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英语等5个基础学科专业开展试点,通过设立高规格的培养目标,建立合理的选拔机制,配备优秀的教学导师,设置全新的课程体系,采取先进的教学方法,构建科学的评价制度,有效推进人才培养理念和模式的创新,全面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质疑权威和创新创造能力;启动了论文范文教师培养计划,在汉语言文学,数学与应用数学,思想政治教育,英语,物理学,化学等6个专业开展试点工作,在深化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的同时,通过设立"中学新课程教授系列讲座"重点教改课题,建立教师教育实验综合教学中心,实施教师技能认证办法,以及与地方联合建立"基础教育服务区和教育改革实验区"等措施,推动大学教育与基础教育,学校教育与社会实践的紧密联系和有机结合,为培养引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具有成为未来教育家发展潜力的高素质优秀师资打下坚实的基础;启动了创意产业人才培养计划,努力搭建产学研用相结合的文化创意产业本科人才培养新平台,为推动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此外,学校在强化第一课堂实践教学体系的同时,坚持按照"教育教学一体化,课内课外相衔接"的原则,大力实施"大学生素质拓展工程",出台新规,在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中增加了素质拓展模块内容,规定学生参与一定数量的社会实践活动,或者在课题研究,学科竞赛中获得成绩的,就可获得学分,极大激发了学生参与活动,锻炼成才的积极性,主动性,学生的综合素质不断提升.近年来,学生在各级各类文艺,体育,科技竞赛中屡创佳绩.

   五,强化机制保障,巩固培养成果.

   学校实施教学质量"一把手"工程,由党委书记和校长担任第一责任人,全校自上而下牢固确立人才培养的中心地位不动摇.坚持定期召开本科教学工作会议,及时总结经验,发现不足,部署工作.保证每年超过30%的学费收入用于日常教学经费,以充足的资金投入支持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健全完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实行了期初,期中,期末三段式常规教学检查制度;实行了领导听课周,教学工作月报告,随机性教风学风抽查制度;坚持教授,副教授为本科生上课基本制度;建立了年度教学考评制度和学生评教制度,实行教学考核一票否决制和师德一票否决制;试行教师评优评先,职称评聘,干部选拔与学生评教情况挂钩制度.学校还建立了师德建设长效机制,实行了学校领导联系班级或学生党支部制度,学院领导联系班级制度,优秀专任教师担任班导师制度,新任教师担任班主任制度,离退休党员担任*组织员制度,教职工党支部与学生党支部共建制度等6项制度,从校领导到退休教师在内的所有教育工作者都被纳入展现师德关爱学生的范畴,通过与学生面对面的接触,履行人民教师的神圣职责,促进了学校师德建设规范化,制度化,长效化,带动了教风,学风建设.

   多措并举,探索构建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体系 ——福建师范大学福清分校2017年内涵建设发展动态材料

   作为一所年轻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福建师范大学福清分校在近10年的本科办学实践过程中逐步确定了"多科性,有特色,教学应用型"的基本办学思路,将应用型人才培养作为学校工作的根本任务,全方位,多渠道探索构建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体系.

   一,加强调研,逐步明确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

   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是学校在立足校情的基础上经过反复调研,反复论证之后形成的,并在发展过程中通过不断调整,不断充实之后逐步明确的.2017年,结合学校"十二五"事业发展规划的制订,学校组织开展了一系列集中性的校内外调研活动.调研活动以学科专业建设,人才培养为主题,分别以学校,系,专业为单位,以闽东南主要经济区,省内同批次兄弟院校,校内23个专业为调研目标.其中,以校党政领导班子,各系主任和职能部门负责人组成的学校调研组,先后奔赴福州元洪投资区,江阴工业集中区,福清融侨经济技术开发区,泉州泉港工业区,平潭综合实验区等地,通过听取报告,座谈交流,参观走访大型企业等形式深入了解地方经济发展现状,未来发展规划和人才需求情况.此外,调研组分别到集美大学,漳州师院,闽江学院,泉州师院,厦门理工学院等省内高校交流学习,进一步了解省内高等教育结构布局,学习兄弟院校人才培养成功经验.在校内调研活动中,调研组着重了解各个专业发展的新思路,人才培养的新思考以及存在的问题和困难等情况.通过调研,全校教职工进一步统一思想,形成共识,将学校的培养目标明确定位为:立足地方,面向海峡西岸经济区尤其是闽东南地区,致力于培养知识面宽,基础扎实具有较强社会适应性和动手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精神注重过程考核,抽考制度,实行教考分离每个专业确定1-3门专业必修课作为抽考科目,试卷由教务处向省内其他高校征题或由课程组集体命题侧重培养学生的能力大力推行公共课程的分层次教学体系和学生选课制度给予学生自主构架知识结构更多自由度从企事业单位和科研院所引进具有高级工程师以上职称的高层次人才到校任教,,行业专家推行学业证书和职业技能证书并重制度,动员和鼓励在校学生积极报考各类职业资格,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以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为,素质拓展与学生综合测评的对接,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和志愿者活动,促进在校大学生综合素质特别是创新精神和就业能力的提升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和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以为

   育人为本,改革创新,努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福建农林大学内涵建设发展动态

   2017年是"十一五"的收官之年,也是"十二五"的谋划之年.一年来,在省委省政府和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的正确领导下,全校师生员工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创新,加强内涵建设,提高质量水平,各项内涵建设指标有了新进展.在学科建设上新增3个一级学科博士点和8个一级学科硕士点,在人才培养上新增3个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2门国家精品课程和1支国家级教学团队,在师资和人才队伍建设上新增全国先

教学:(深圳)翁向宏老师讲的大汉易经函授学校教学课程,有手相有面相

进工作者1位,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1位,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2位并引进福建省高层次创业创新人才4人,闽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讲座教授3人以及台湾专才1人,在科技创新上有1项主持完成的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9项成果获福建省科学技术奖.现重点围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方面的做法和今后设想作如下汇报.

   一,主要做法

   学校始终坚持以教学工作为中心,学校党政领导坚持深入教学一线调查研究,坚持每学期开展教学工作检查和领导听课评课,带头主持教育教学改革试点项目,保障教学经费投入的优先地位,营造了良好的育人氛围,不断推进教学改革深入开展,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

   (一)修订培养方案,强化质量基础.创新培养模式,夯实质量根本一是在本科生中实行主修与双学位,双专业,辅修并行修读和开放式贯通培养的制度,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给学有余力的学生提供拓宽知识面,完善知识结构的机会,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性和竞争力.截止2017年,已有2021人获得双专业论文范文书,有1965人同时取得双学位证书.二是试行校企联合开展学生实践技能培训或"订单式"培养制度.如软件工程专业通过招投标方式引进校外培训机构进行联合实训培养;动物科学学院与北京生泰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联合举办"生泰尔"班,实施"订单式"培养.三是探索闽台高校联合培养学生新模式.选送了8个学院的本科生和研究生赴台湾中兴大学开展先期一个学期的专业课程交流学习;利用远程视频教学平台引进了台湾中兴大学《实用生活化学》等多门课程;与台湾中兴大学签定合作办学协议,联合举办"海峡学院"和"海峡研究院",采用"3+1"合作模式,联合培养本科生,研究生,以满足两岸合作交流人才需求,首批生物科学等9个本科专业2017年已开始招生;四是引进国外资源,依托学校与加拿大新斯科舍农学院合作办学项目,采用"2+2"合作模式,培养国际化人才.至今共招收园艺,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共八届730多名学生.实施项目带动,构筑"质量工程".完善机制体制,强化质量管理.注重督导检查,加强质量监控.一是制定《福建农林大学本科生课堂教学质量评价实施办法》,建立了实验教学评价指标体系,定期对课堂教学内容,试卷,毕业论文,实践教学等开展质量专项检查.二是开展学生网上评教结果追踪.对每年学生评价排名最后10名的教师,对其课堂教学情况进行跟踪,随访,督促,检查.三是畅通信息渠道.通过学生教学质量信息员论文范文群,《督导简报》,《教学信息与动态》,教务快讯等手段和方式及时收集,传递,反馈教学信息.四是健全日常教学管理制度,完善教材管理,教材选用和教材评价制度,更新教务管理系统,提高教学管理的效率和质量.五是制定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实施意见,将师德建设纳入教学管理各环节.加强创新教育,提升质量层次.为了促使优秀学生更好成长成才,学校积极探索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机制:一是制定《福建农林大学学生参加省级以上各类竞赛及科技创新活动奖励办法》,安排专项经费设置大学生创新基金,对参加学科和文艺竞赛获奖,获得专利授权,发表论文的学生给予奖励.二是严格"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过程管理.采用项目结题答辩,项目成果展板汇编,结题论文发表,优秀项目评选等方法,使学生完整地完成一个科研训练的过程.目前,全校创新性实验项目立项校级2260项,省级43项,国家级50项,大部分副教授以上或有博士学位的党员老师都已参与到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中,2017年参加国家级项目的学生已有20篇论文在正式刊物发表.三是加强学科竞赛的组织和管理.建立了以挑战杯,数学建模,电子设计等全国性学科竞赛为龙头,以结构设计,大学生机械创新等省级竞赛为重点,以其它各类学科竞赛为基础的"三层面"学科竞赛构架,形成"两级管理,学院主导,学生主体"的管理体系和运行模式,实现学科竞赛系列化,届次化,品牌化.四是提供大学生创业创新"试验田",建设了"大学生创业园"和"创新创业设计中心",并对有专业特色,示范性强的大学生创业项目无偿提供场所,设备和部分启动资金.五是加强创新基地建设.2017年,与科研院所和企事业单位联合建设了7个省级研究生教育创新基地.学科和城市林业科学研究提升服务海西建设好海峡创业育成中心,以为平台,积极开展校地,校企之间的产学研合作,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林权制度改革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开展研究,为政府决策和企业,农户经营提供高水平的咨询服务.建设好平潭产业创新联合研究院研究中心,继续大力支援平潭造林绿化工作.扶贫和援外,为发展我国对外友好合作关系贡献力量.随着招生规模的扩大先后建设非直属附属医院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教学基础设施建设安排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到各非直属附属医院全程非直属附属医院病床数较多,病人充足,,承担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眼科学的教学任务,有个班名临床医学专业本科学生完成在非直属附属医院的学习任务.就业指导讲座及就业活动

   深化改革 锐意进取 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福建中医药大学2017年内涵建设动态材料

   福建中医药大学深入贯彻全国和省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围绕国家和省《教育发展规划纲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参与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在完善现代大学制度,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升教学质量和水平,完善教学质量保障长效机制等方面采取有力措施,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取得明显成效.

   一,探索现代大学制度

   为提高学术建设水平,学校积极探索现代大学制度,推进学术委员会改革,以充分发挥教授在教学,学术研究和学校管理中的作用.一是将学术委员会设为常设机构,提供办公场所,配备专职秘书.二是修改学术委员会章程,拓宽学术委员会职能,在审议年度教学科研预算,聘任客座教授,遴选教学名师,评选优秀教师,有关学术评价和学术发展等事宜中充分发挥其作用.三是改革学术委员会人员构成,最大程度去行政化.现组成的校第十届学术委员会,只有分管教学,科研的校领导加入,校,院两级班子及行政部门负责人在学术委员会中任职比例不超过30%,绝大部分成员由具有公正心,责任心,有学术影响的教授和部分中青年学术骨干组成.

   二,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近年来,学校不断更新教育理念,遵循高等教育和中医药教育规律,分析海西建设对中医药人才需求,深化中医药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确立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积极探索在培养过程中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的机制,创新教育教学模式.积极推进中医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在中医学专业中开展师承教育试点,成为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从2005年开始,在全校范围内遴选了20名中医理论功底深,临床疗效好,医德高尚的教授或主任医师作为导师,每年在中医专业中选拔20-30名立志中医药事业,论文范文兼优的学生作为师承试点班的学员.通过跟师学习,早临床,多临床,反复临床,培养传承中医药的高素质人才.参与教育部中医学专业认证,成为全省第一个通过专业认证的高校.以建设"质量工程"项目为抓手,着力打造具有特色和优势的专业,课程.开展"精彩一堂课",说课等活动.在此基础上,学校启动"论文范文课程"建设计划,在5年内将遴选10门特别优秀的课程,加强课程体系改革,创新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将之打造成让学生受益终身,记忆终身的"论文范文课程".

   学校在不断优化和完善办学结构和体制的同时,办学规模适度发展.以海西发展对中医药人才需求为导向,以更名大学为契机,2017年增加生物工程专业招生.加强学生国学基础教育,增设《国学经典精读》,《中医哲学专题理论》,《中国古代学术思想》等三门课程,进行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的论证与调整.扩大与其他院校联合办学力度,充分利用校外优质教学资源,现有临床医学,药学,护理学,中医学和中医骨伤等5个专业近百名学生和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安徽中医学院,长春中医药大学开展"第二校园学习经历".

   三,推进研究生教育改革

   国家对高层次人才综合素质要求不断提高,原有的研究生教育教学理念,专业课程设置,课程教学内容及课程教学方法已不能适应.2017年5月,学校启动以"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建设教学科研型大学"为最终目的,以"完善专业课程体系,更新教育教学模式,提高学生自主拓展学习能力"为主要目标的研究生课程教学

总结:本文关于学校教学论文范文,可以做为相关论文参考文献,与写作提纲思路参考。

教学引用文献:

[1] 小学学校教学管理学论文题目 小学学校教学管理专业论文题目怎么拟
[2] 学校体育教学相关论文题目 学校体育教学论文题目哪个好
[3] 职业学校体育教学论文题目推荐 职业学校体育教学论文题目如何取
《硕士论文山东师大校字,硕士论文山东》word下载【免费】
教学相关论文范文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