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论文写作 > 论文大全 > 文章内容

嵇晓华科普知青到产品经理

主题:果壳网 科普 下载地址:论文doc下载 原创作者:原创作者未知 评分:9.0分 更新时间: 2024-03-02

简介:关于对写作果壳科普论文范文与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相关本科毕业论文果壳科普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下载有帮助。

果壳科普论文范文

果壳网 科普论文

目录

  1. 果壳网 科普:科普作家 瘦驼:多见少怪 关于论文范文的十条干货

撰文|曹鸿晖

嵇晓华个人简介网名姬十三,果壳网创始人兼CEO.本科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后于复旦大学获神经生物学博士.

曾获“全国科普先进工作者”荣誉.

自2004年起开始科学写作,先后曾在10多家媒体开设科学专栏.2008年4月发起公益项目科学松鼠会.

2010年11月创办果壳网.如今已发展成为中国互联网上最具影响力的科学文化品牌之一.

当选2016年“全球青年领袖”

嵇晓华在中国互联网上有一个更为人熟知的笔名:姬十三——这个有些武侠味道的名字拥有超过100万的论文范文.如果把视线聚焦到科普界这个相对狭窄的江湖里,他的知名度则又要高出很多.在过去的大约十年中,“姬十三”成为中国科普界论文范文率最高的名字之一.而今,当人们谈起“果壳”这个科学文化网站的时候,还是经常会使用“姬十三”来指代它的创始人嵇晓华.

从博士到作者

即便没有听说过嵇晓华,或者他创办的科学文化类网站“果壳网”,大量的中国社交网络用户还是经常地受到他的影响.尤其在一些重大科技事件的时候——比如说今年早些时候引力波的发现,以及人工智能AlphaGo对人类棋手的挑战,由果壳网产出的部分相关科普文章在中国的社交网络上收获了以千万次计的庞大阅读量.

嵇晓华拥有神经生物学的博士学位,毕业于复旦大学.这个学术背景原本给他的未来许以多种可能,但他却最终选择了看起来比较冷僻的一种——科普作家.按照嵇晓华自己的说法,投身于科普其实是一种被自己的过往“草蛇灰线”地暗示过的结果——他早在2004年的时候就开始给媒体投稿,那个时候还在念研究生.

果壳网 科普:科普作家 瘦驼:多见少怪 关于论文范文的十条干货

虽然是理科男,但嵇晓华的文笔很好,有一种特别的风格,善于将复杂的问题条分缕析,并幽默风趣地娓娓道来.将这种文笔应用到科普写作上,让嵇晓华获得了一定的名声和足以维持生计的稿费.博士毕业后的他先后在一个事业单位和一个制药公司实习,不过这两个地方都没有给他太好的印象,他便自然而然地考虑将自己喜欢并且擅长的事情当作职业——科普写作.

2008年,在中国科普事业上具有标志性意义的“科学松鼠会”发起上线,作为发起人与主要写作者之一,“姬十三”这个名字与这个公益性质的网站一起进入了更加广阔的公众视野.两年后的2010年11月,“果壳网”上线,这个网站是北京果壳互动科技传媒有限公司的商业项目,嵇晓华则是这个公司的董事长兼CEO.

从公益到创业

嵇晓华曾经花了很多的时间和口舌来解释“果壳网”与“科学松鼠会”之间的区别,以及自己从“松鼠会”到“果壳”的原因.在那个时候他承受了一定的指责,毕竟松鼠会是一个不以盈利为目的的公益组织,而果壳网则是商业性质的网站.从公益到商业,一些粉丝看到的是“姬十三”形象的蜕变——一种沾染铜臭的、负面的蜕变.

“非营利模式适合聚集志愿者的力量,但在持续成长力和资金投入上,有欠不足;而商业模式则便于用大量资金迅速组建团队,推进工作,但是在帮助弱势群体和协调志愿者方面,力所不逮.”这是嵇晓华当时给出的回应.透过这个回应,我们可以看到中国科普事业的困难——理想主义在面对现实的时候常常力有不逮.中国民间科普经历了太长时间的散兵游勇式的努力,或许商业资本的注入不会带来根本性的改变,但总值得一试.

“果壳网”的名字来自于霍金的科普著作《果壳中的宇宙》,这是嵇晓华在一次洗澡时的突发奇想.它更原始的来源则是哈姆雷特那句著名的台词:即便我身处果壳之中,也自以为无限宇宙之王.

“果壳”这两个字除了本身的科普符号意味,或许还一定程度上体现着嵇晓华当时的心境.一个白身的青年,背负着资本的期待,怎样去完成一场艰难的创业?源自于内心的勇气大概是仅剩的筹码.当时,类似于果壳这种知识青年的创业网站还有一些,比如译言网、论文范文等等,虽然获得投资者的青眼,却也一直在承受着怀疑者的检阅.人们常常把豆瓣网拿来作比——这个在中国文艺青年群体中拥有很强号召力的网站,口碑极好却发展温吞.要知道,豆瓣网的受众覆盖面可比专注科学的果壳网要宽泛许多.

从小众到公众

从2010年11月至今,果壳网一直以积极的方式参与到中国科普事业里,并在互联网上形成了一个不可算小的科学爱好者聚落.除了传统的科普文章写作,果壳网探索了很多新的方式,比如网络课程、线下讲座等等.从一定意义上说,果壳网的这6年的确做到了嵇晓华“用商业的方法做更大的科普”这一期望.

“我觉得整体来讲应该是有所提升的.”

在接受《新领军者》采访时,就“是否认为中国城市青年科学素养有所提升”这个问题,嵇晓华给出了肯定的回答.“虽然我们没有数据,不过整体来讲我觉得随着社交媒体更快、更频繁的信息的传递,公众科学素养有所提升是一定的.在过去的大约6年时间里,果壳品牌从一个非常垂直和小众的科学爱好者平台成长为一个更大众的科学平台,我认为这也从一个侧面证明了这个事情.”

果壳网影响力的扩大有目共睹,嵇晓华介绍说,今年1月的一篇关于引力波的文章在微信和微博上被阅读了3000多万次.“这在过去是很难想象的.”

这些数据确立了果壳网在同类网站中的地位,不少网友也习惯了一遇到科学常识方面的问题就来果壳网寻找答案.不过这也指出了果壳网与用户之间较为松散的联系——如果只是在有需要的时候才来访问,在这个强调“用户黏性”的互联网时代不免显得有点尴尬.更不用说一些文章上千万次的阅读,是大量互联网用户通过其他社交平台被动接收的.

如果观察果壳的流量,可以发现它与一些重大科技或者公共事件呈正相关性.近有引力波、AlphaGo这类科学话题,远则有日本3·11大地震、马航失联、冰桶挑战及肌萎缩性脊髓侧索硬化症等公众事件.果壳没有缺席任何一场此类大讨论,公众的注意力也经常在这些时刻被吸引到果壳的身上.但是当事件过去,观众的热情平复,果壳又从社交舞台上退回到帷幕的背后.

从一线到幕后

因此,虽然经常有让人眼前一亮的科普产品,但果壳的发展却在一定程度上一直印合着怀疑者的判断——科普文章的阅读量很高,小众的根本属性不改.如果影响力只是呈现波动而不能放大巩固,那么对于一个商业网站来说实在是叫人有些灰心.

不过嵇晓华本人对此则比较乐观:“引力波的文章取得那么大的阅读量,至少说明一点——用户是有好奇心的.”引力波本身是个艰深的物理学问题,而且与世俗生活非常遥远.果壳的相关文章虽然尽量做到了浅显易懂,但大部分读者都不太可能理解其中全部的事实.“这说明即便是对艰深的科学,公众好奇心一点不减.”嵇晓华引用了霍金著作《时间简史》在华出版时他听到的一句推介:“懂与不懂,都是收获.”

不过既然是商业网站,就终归得对投资人负责.现在的嵇晓华虽然还用“姬十三”这个名字活跃于社交网络,不遗余力地帮果壳进行推广,但是就他自己而言,已经很少冲到一线操刀写作.这些年过去,他的个人形象也发生了改变:头发短了,衣服从柔软变得挺括,连眼镜也从充满书卷气的黑框换成了满满商务气质的半框.

“我自己这些年来的变化,最大的应该说是从一个科普作家转变成为一个互联网创业者.所以我自己可能更多会从产品的角度去理解自己做的这些事情.以前我自己比较多的是在幕前,去写文章、演讲,现在则更多是在幕后,我希望自己能带出团队、做出产品,由我的团队和产品去打动、影响更多的人.”

从白衣飘飘到青年领袖

针对果壳网用户黏性不足的问题,嵇晓华也作出了一些新的尝试.去年3月一个全新产品“在行”上线.这是一个聚集了大量专业人士的线上平台,让各个领域的求知者能够从这里约到自己心仪的“导师”,进行线下的付费学习.

而最近一段时间,嵇晓华则一直在自己的微博上力推一个叫做“分答”的产品——“分答”是在“在行”下面开发的一种新问答模式.通过这个模式,用户可以提问,并付费听到专业人士的在线语音回答.而其他人也有办法用更低的论文范文“论文范文”这个回答,提问者与回答者都能够从中获得收益.

这个有趣的新模式在中国社交网络上引起不小的关注.一些专业人士也从“分答”获得不菲的收入.

“在行”与“分答”的社交属性更为明显,已经成为果壳产品线中的一个亮点.

不过从这两者的探索我们也可以明显地注意到,“在行”与“分答”里的问题与回答,总体而言应用性色彩浓厚,换言之就是“接地气”.

这与果壳中大量科普内容的“理论性”有相当的距离.不过反过来看,当然更多的普通用户能够得到更加实际、甚至立竿见影的帮助.针对果壳产品线的这种转变,嵇晓华依然强调“更好地得到大众的理解”:“我自己从事互联网工作的这几年来,对科普的一个最深理解就是,你得像一个产品经理一样,去设计科学与大众接触的用户界面,去改善科学在大众层面传播的效力.将来我也会越来越多地沉浸在这些工作里.”

嵇晓华告诉《新领军者》,果壳一直是营利的,但是具体的数目“不方便说”.果壳这些年来积累的口碑与人气已经奠定它中国互联网第一科学文化品牌的地位,让果壳的生存其实并不是那么艰难.“果壳现在主要有两块的收入:一是非常多的高科技的品牌认同我们,与我们做一些整合营销;另一块就是我们基于科学品牌的衍生品,这一方面的增长其实还是挺快的.”

在一次接受媒体采访时嵇晓华说“公司发展没有快慢,只有好坏”,这或许是对果壳6年来成绩的一个总结.没有营利的高压,果壳可以继续从容地进行更多探索,嵇晓华也可以在科学知识的大众传播这个方向有更多的思考.从当年的一介白衣,到后来公益事业的组织者,再到后来的商业网站,直至现在的社交化科普,嵇晓华的成绩不但被更多的中国民众接受,更得到了世界经济论坛的认可——他被授予了今年的“全球青年领袖”头衔,以表彰他在自己的领域所做的贡献.

对于这个荣誉群体,嵇晓华尚还有点陌生:“我的理解就是一个有志青年的club.”不过他已经在把这个club与自己的理想联系起来:“青年领袖们来自各行各业,互相之间其实补充性很大.大家在一起互相匹配能够做很多事情.”

总结:本论文可用于果壳科普论文范文参考下载,果壳科普相关论文写作参考研究。

果壳网 科普引用文献:

[1] 比较好写的网壳结构论文题目 网壳结构专业论文题目怎样拟
[2] 网壳结构论文参考文献大全 网壳结构核心期刊参考文献哪里找
[3] 网壳结构论文大纲模板 网壳结构论文提纲如何写
《嵇晓华科普知青到产品经理》word下载【免费】
果壳网 科普相关论文范文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