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论文写作 > 论文大全 > 文章内容

完善进口体制机制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主题:我国进出口贸易数据 下载地址:论文doc下载 原创作者:原创作者未知 评分:9.0分 更新时间: 2024-02-18

简介:适合不知如何写进口我国方面的相关专业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关于进口我国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进口我国论文范文

我国进出口贸易数据论文

目录

  1. 一、全球化背景下重新认识进口对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调整的作用
  2. (一)全球化背景下重新认识进口的作用
  3. (二)美国的历史实践充分证明进口的作用
  4. 1.利用进口有效地促进本国经济的稳定增长
  5. 2.充分利用进口大国地位,用进口带动出口,实现全球利益
  6. 二、我国的进口格局不利于产业结构转型与升级
  7. (一)货物进口结构不尽合理,未能有效服务于制造业转型升级
  8. 1.我国货物进口中加工贸易的比例过高
  9. 2.具有显著技术外溢效应的资本品进口在货物进口中的比例很低
  10. (二)服务进口规模偏小、结构落后,未能有效推动服务业大发展
  11. 1.我国服务贸易进口占总进口的比重较低
  12. 2.我国服务贸易进口结构不甚合理
  13. (三)技术进口未能有效服务于国家自主创新体系的建设
  14. 1.我国技术进口的主体结构不合理
  15. 2.技术进口不足直接导致国内企业出口高附加值产品远远落后于外资企业,产业竞争力更是较弱
  16. (四)进口及进口政策未能有效服务于内陆承接沿海产业转移
  17. 1.东、中西部地区进口比例严重失调
  18. 三、加快建立进口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体制机制
  19. (一)制定中长期进口战略规划,使进口服务于国民经济发展需要
  20. 1.进口战略规划的主要目标
  21. 2.进口战略规划的基本原则
  22. (二)完善有利于企业积极扩大进口的体制机制,实现进口便利化
  23. (三)建立扩大进口与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体制机制
  24. (四)建立技术进口的“引进、消化、吸收和再创新”一体化政策体系
  25. (五)建立进口与地区间产业转移和升级的促进机制
  26. (六)建立进出口良性互动机制,将扩大进口与促进出口相结合
  27. 我国进出口贸易数据:我国暂停进口日本奶粉

李杨 张汉林

虽然进口对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优化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但无论是政府部门还是学术界,在较长时期内都高度重视出口贸易的作用,对于进口,只是强调对国内产业的竞争与冲击,因而进口政策往往片面强调保护,从而低估甚或忽视了进口对国民经济发展的作用.

一、全球化背景下重新认识进口对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调整的作用

(一)全球化背景下重新认识进口的作用

长期以来,强调出口对经济增长的作用主要是基于凯恩斯的国民经济核算恒等式,即国民收入等于消费+投资+政府购买+(出口-进口),在该恒等式中,出口被认定为经济增长的增量因素,进口被认定为经济增长的减量因素.其实这种研究仅仅是在静态地观察GDP,把统计上构成GDP的部分当作导致GDP增长的因素,不适于解释当前高度全球化背景下进口的作用,从而造成错误的认识.一方面,简单地将净出口作为GDP的增量因子,无法区分高度外向型经济背景下“大进大出”和“小进小出”的不同作用.另一方面,全球化背景下的消费、投资、政府购买、出口和进口已不是单纯的国内经济行为,表面上的经常账户失衡正是各国优势互补、资源配置效率提升的表现.实际上,在要素流动较为自由的情况下,进口的作用更加突出,它不仅能够突破资源能源瓶颈,充分利用全球资源,实现国民经济的持续增长,而且先进设备和先进技术的进口可有效促进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生产率,推动产业结构升级与优化.对进口大国而言,更可以充分利用其进口地位来推动出口,通过进出口的良性互动实现全球利益.

(二)美国的历史实践充分证明进口的作用

1.利用进口有效地促进本国经济的稳定增长

美国通过实行“全球开放式”资源战略,建立起面向全球的多层次、多渠道的供应保障体系,保障了美国经济增长对原材料和资源性产品的高需求;1990年到2000年间,美国高新技术产品进口由593.0亿美元增加到2221亿美元,即增长了274. 54%,高新技术产品的大量进口对于促进其产业结构转型和升级以及探寻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发挥了重要作用.

2.充分利用进口大国地位,用进口带动出口,实现全球利益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通过实施马歇尔计划,刺激欧洲生产力的提高,并为其提供广阔的出口市场,在随后几十年间,欧洲则一直是美国最大的经贸伙伴.与此同时,美国通过遍布全球的跨国公司大量进口制成品,带动了其中间产品的出口.另外,美国充分利用其世界第一大进口及消费市场的地位,主导历次多边贸易谈判,成功地在乌拉圭回合将服务贸易、投资等纳入多边贸易体系,以货物进口换取服务出口市场和投资准人,从而实现了其全球经济利益.

二、我国的进口格局不利于产业结构转型与升级

(一)货物进口结构不尽合理,未能有效服务于制造业转型升级

目前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一大货物出口国和第二大货物进口国,根据WTO的统计数据,我国货物贸易进口额由2000年的2250. 94亿美元增加到2010年的13950. 99亿美元,占世界货物进口总额的比重由3. 35%提升到9.06%.但是我国的货物进口结构不尽合理,从而未能有效地服务于制造业的转型升级,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我国进出口贸易数据:我国暂停进口日本奶粉

1.我国货物进口中加工贸易的比例过高

根据商务部的统计数据,我国加工贸易进口额由2001年的940.0亿美元增加到2011年的4698.0亿美元,虽然占货物总进口的比重由38. 50%下降到26. 9%,但加工贸易造成的顺差迅速增加,加工贸易顺差已经由2001年的534. 71亿美元增加到2011年的4473.2亿美元,分别是当年贸易顺差额的1.4倍和2.88倍.虽然加工贸易对于促进我国国民经济增长和实现就业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加工贸易顺差的不断扩大不仅使我国对外贸易更容易造成摩擦,影响我国整体对外战略的制定和实施,而且简单的“三来一补”贸易模式技术外溢效应较低,将这些进口产品作为投入到生产过程的中间品,难以有效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

2.具有显著技术外溢效应的资本品进口在货物进口中的比例很低

进口带动经济增长主要是通过促进技术进步、提高生产率,而技术进步又依赖于进口中间产品的技术扩散.如果一个国家刚开始进入到工业化,技术比较落后,通过进口含有高技术的机器设备和中间产品,相对应的就可以提高生产产品的技术层次,而且通过所谓的“干中学效应”等,可以使国内人力资本得到提高,促进经济发展和技术水平的提高.相比较而言,我国资本品进口的比重偏低,占总进口的比重由1995年的26%下降到2010年的12%.

(二)服务进口规模偏小、结构落后,未能有效推动服务业大发展

服务业是制造业发展的黏合剂.长期以来由于我国对服务业的发展不够重视,致使服务业在较长时期内没有获得快速发展.2010年我国服务业占GDP的比重仅为43.0%,不仅低于发达国家平均水平(74%,世界银行2009年的数据,下同),也低于世界平均水平(70%),甚至低于中等收入水平(55%).与此对应,我国服务贸易发展相对滞后,无论是从进出口额还是从进出口结构看,都无法有效地推动我国服务业大发展.

1.我国服务贸易进口占总进口的比重较低

虽然我国服务贸易进口额由2000年的358. 58亿美元增加到2010年的1921.74亿美元,其占世界服务进口总额的比重相应地由2. 46%提升到5.47%,但我国服务贸易进口占总进口的比重始终低于14%,最低时仅为11%,而同期世界平均水平为20%~25%.服务进口份额的偏低难以通过充分竞争推动我国服务业的大发展.

2.我国服务贸易进口结构不甚合理

根据IMF的统计数据,我国服务进口中传统服务业比重偏高,现代服务业比重偏低,不利于服务业内部结构转型升级.如2000-2010年我国服务贸易进口中传统的运输和旅游服务占比高达60%,高于世界平均水平(53%);而2010年我国运输和旅游服务占比为(62%),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51%)和美国平均水平(44%).

(三)技术进口未能有效服务于国家自主创新体系的建设

我国经济增长面临结构转型和产业升级的重大挑战,技术则是实现经济结构转型与升级的重要因素.在整体技术水平相对落后的情况下,技术进口就成为提高技术水平并实现赶超的重要方式.但目前我国的技术进口未能有效地服务于国家自主创新体系建设.

1.我国技术进口的主体结构不合理

外资企业在我国技术进口中占主导地位,中资企业技术进口、消化与再创新能力明显不足.2004-2008年,外资企业在技术进口总体金额中的占比从48.3%提高到58.4%,国有企业却从44.8%下降到26. 9%.2008年我国技术进口中,国有企业和外资企业进口占比分别为26. 9%和58. 4%,2001-2010年民营企业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平均为29%,2010年高达36%,但民营企业的技术进口从未超过4%.

2.技术进口不足直接导致国内企业出口高附加值产品远远落后于外资企业,产业竞争力更是较弱

2006-2010年,外商独资企业在我国高技术产品出口中占比都在60%以上,2006年最高时甚至达到88%.2010年,外资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总额达到7262.5亿美元,占行业总进出口额的80.2%;进、出口额分别达到4093.6亿美元和3168.8亿美元,分别占行业进、出口额的83.1%和76. 8%.外资企业同样是我国高新技术产品贸易顺差的主要来源,2010年我国外资企业高新技术产品贸易顺差高达1742.4亿美元,国有企业、其他性质企业均呈现贸易逆差,逆差额分别为290.6亿美元和654.7亿美元.

(四)进口及进口政策未能有效服务于内陆承接沿海产业转移

1.东、中西部地区进口比例严重失调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东、中、西部地区发展迅速,其GDP总量分别从1980年的2299亿元、1369亿元和638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26万亿元、11.7万亿元和5.2万亿元.中、西部地区GDP占全国的比重却分别从1980年的32%和15%下降到2010年的27%和12%,而东部地区则从53%上升到61%.从货物进口来看,2001年到2010年我国东、中西部累计进口金额为6. 86万亿美元和0.59万亿美元,分别占全国的92%和8%,东部地区是中西部地区的11.6倍,进口比例失衡进一步加剧了区域间产业发展的不平衡.

2.对东部地区的进口政策优惠严重阻碍加工业及加工贸易向中西部地区的转移,阻碍了我国区域间产业联动格局的形成

1990年至今,我国建立的享有保税免税优惠政策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包括保税区、出口加工区、保税物流园区、保税港区和综合保税区)共117个,东部地区就占97个,高达83%.其中保税区15个,全部分布在东部地区;出口加工区64个,东部地区占43个;保税物流园区9个,全部在东部沿海地区;保税港区14个,东部地区有11个;综合保税区15个,东部地区有9个.东部地区特殊的优惠政策严重阻碍加工业及加工贸易向中西部地区转移,从而阻碍了我国区域间产业结构调整及产业联动格局的形成.

三、加快建立进口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体制机制

进口及进口政策应服务于一国经济不同发展阶段的需要.我国早期的进口及进口政策的主要目标是调剂余缺和保护国内产业,但当前我国已成为全球第一制造业大国,纳入国家监测的650余种商品类别中产能过剩的就高达620余种.在这种情况下,当务之急是加快进口功能转换,充分利用全球市场和资源实现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一)制定中长期进口战略规划,使进口服务于国民经济发展需要

改革开放至今,从中央到地方,每年都出台大量鼓励出口的政策举措,却鲜有进口引导和促进政策.直到2006年论文范文经济工作会议才首次明确提出,要在保持出口和利用外资合理增长的同时,积极扩大进口.虽然此后几年来制定了一些促进扩大进口的政策,但这些进口扩大政策的制定不是积极引导进口服务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转型升级,更多地是为了追求贸易平衡或应对外部压力,更有单纯为阻止他国出台对我国不利的贸易政策而“主动”进行的大规模集中采购.这种“政治化”的应急式进口很难充分考虑本国市场的需要,不仅会恶化贸易条件、损害国民福利,长期采取此种策略更容易使我国在未来的博弈中陷入被动.

1.进口战略规划的主要目标

进口战略规划的主要目标是满足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对资源和先进技术的需求;实现进出口的良性互动,切实保障国家经济安全;服务于产业结构升级与优化;营造有利于提高开放型经济竞争力的良好国际环境.

2.进口战略规划的基本原则

进口战略规划的基本原则主要包括:实现国家利益最大化,在国家利益与部门利益冲突时国家利益优先,短期利益与长期利益冲突时长期利益优先;正确把握商业利益和政治利益的平衡,防止受到短期商业利益冲击,使进口政策出现大幅度波动,不利于经济和社会的稳定协调;进口战略重心从侧重政府宏观进口战略向侧重微观主体发展方向转移;贸易政策的管理方式由以往的直接管理向以间接管理为主转变.

(二)完善有利于企业积极扩大进口的体制机制,实现进口便利化

扩大进口,首要的问题是完善进口的体制机制,实现进口便利化.主要措施包括:第一,完善进口关税政策.逐步取消对资源、能源、技术和关键设备的进口关税,鼓励企业积极引进有利于振兴国内装备制造业的国外先进设备,对所有资源性产品(矿产品、木材等)及资源类加工产品(成品油、纸张等)坚定地实施有计划、分阶段进口零关税政策,并尽可能实施进口补贴政策.扩大有利于改善民生的产品进口,进一步降低与居民生活密切相关的普通消费品的进口关税税率,加大用于促进消费和改善民生的日用品、与公共卫生相关的产品的进口;加快推进包括奢侈品在内的近百种商品的关税下调以及进口便利化方案实施.第二,完善海关进出口税则编码和高新技术产品税号管理政策,将目前8位海关编码统一转换成10位.对目前没有对应税号的高技术和节能环保型的新产品,实行鼓励进口的暂定关税税率.第三,完善金融信贷政策,采取贴息贷款方式,引导企业使用国内外汇贷款,购买国外先进技术和设备.第四,缩短货物验放时间,简化手续,便利进口.第五,扩大海关数据免费发布的信息范围.

(三)建立扩大进口与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体制机制

加快产业结构转型与升级,需要综合考虑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稀缺性要素.第一,加大对农业生产资料及农业机械的进口,实现农业机械化水平提高和粮食稳产增产,保障粮食安全.虽然国务院连续八年一号文件均以农业为重点,但是国内农机市场仍面临高端产品不足的困境,农业机械的关税是阻碍农机市场竞争和发展的重要因素.第二,扩大先进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品进口.先进设备的进口所带来的技术外溢效应十分明显,但不加限制地进口又会挤压企业消化和吸收的空间.在加强高端技术和设备的进口与产业发展规划相结合的情况下,通过加强与发达国家高新技术战略合作,加大政府间高技术领域磋商力度,扩大高技术产品进口,对高新技术产品(尤其是关键技术和关键设备)实施“绿色通道”计划,比如大幅降低关税税率、通关检验检疫、用汇结汇一系列便利化措施等.第三,加大对现代服务业的进口,加快开放一些具有一定国际竞争力的新兴服务产业,引进国外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通过溢出效应带动国内产业的发展.

(四)建立技术进口的“引进、消化、吸收和再创新”一体化政策体系

被称为“模仿大国”的日本,十分重视尚未被商业化的高新技术,包括引进专利、技术许可证等软技术,尤其重视进口国外处于研究开发后期但尚未商业化的技术,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可以说,模仿只是技术引进的第一步,关键在于消化、吸收和再创新.我国技术进口则一定要做好消化、吸收和再创新工作.第一,针对《鼓励进口技术和产品目录》,集中力量,依托重点企业、重点工程和重点实验室,建立“引进、消化、吸收和再创新”的一体化政策体系.第二,设立专门的技术消化创新基金,统一引进产业共性技术、关键技术,组织科研机构联合攻关,产学研进行联合消化吸收与开发创新.第三,鼓励国内有条件的地方政府采取各种财税、金融、土地优惠等支持企业进口技术.

(五)建立进口与地区间产业转移和升级的促进机制

针对我国东、中、西、东北老工业基地间的进口贸易不平衡,需要建立进口与地区间产业转移和升级的促进机制,加快产业在我国四大区域的合理布局.第一,建立东、中、西、东北老工业基地间加工贸易合作与转移机制,实现东部地区产业转型升级以及中、西部和东北老工业基地加工贸易的合理布局,加速中西部和东北老工业基地新型工业化进程.第二,加快在中、西部和东北老工业基地建立保税物流产业战略体系.鉴于加工贸易产业转移面临的高物流成本制约,各部委要扶持内地建设具有保税物流和加工功能的复合型园区,促进其加工贸易集中配套发展.第三,按照区域编制产业导向目录,对于使用配额和许可证的加工贸易业务,优先向中西部和东北老工业基地倾斜配置.第四,加大鼓励中西部和东北地区企业的货物与服务进口,积极实施符合WTO规则的补贴措施和其他进口优惠政策,提高进口对中西部地区经济增长和技术进步的作用.

(六)建立进出口良性互动机制,将扩大进口与促进出口相结合

加快产业结构转型与升级不仅要发挥进口的作用,同时也要发挥出口的作用,需要考虑建立进出口的良性互动机制,在扩大进口的同时促进出口.第一,我国应在WTO多哈回合谈判以及若干自由贸易协议谈判中,积极发挥自身作用,在农产品和服务业开放方面做出更多减让,进而推动多哈回合谈判完成.第二,加强货物出口与服务进口的互动,做好货物与服务贸易的协调发展.一方面扩大从发达国家的服务进口,并扩大对其货物出口,另一方面扩大从发展中国家的货物进口,并扩大对其服务出口.

(七)建立进口和利用外资互动机制,促进产业结构升级

扩大进口以调整产业结构,不可避免地仍需要充分地、有效地利用外资,形成进口与外资的互动.第一,充分利用进口和利用外资政策之间的关联和替代作用,通过调整相关进口政策积极引导外资企业转型,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第二,通过进口、知识产权保护及市场建设等相关政策调整,引导外资企业从出口导向转向国内市场,从利用我国的成本优势转向挖掘人才优势,从被动的专利和知识产权保护转向主动的专利和知识产权市场建设,从制造基地转向国际性研发设计营销平台.第三,提升外资企业在国内市场的带动和技术扩散能力,带动加工贸易转型升级,促进产业结构整体升级.

(八)建立进口与海外投资互动机制,充分利用全球资源保障国内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需要在充分利用国内资源的同时,充分发挥国外资源的作用,实现进口与海外投资的互动.第一,加快资源类产业的海外投资布局,强化供应基地多元化,保障稳定的进口来源.借鉴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经验,进一步鼓励和扶持国内企业到境外参与战略资源的勘探开发,充分利用国外战略资源,建立长期、稳定、多元化的海外战略资源供应基地.第二,鼓励国内资源消耗大、能耗高、生产成本高的企业向发展中国家进行直接投资,并制定相关政策鼓励此类产品的进口.第三,扶持国内先进制造业和服务业企业与发达国家相关企业的投资与合作,并对相关产品实行优惠关税税率以促进进口.第四,加快在发展中国家建立农业及食品加工产业园,积极参与工业园区建设,保障我国产业升级后的产品供给,并增强在这些国家的政治与经济影响力.

(九)建立进口贸易自由化的评估与利益补偿机制

为保障进口安全,可建立进口贸易自由化的评估与利益补偿机制.第一,对重点、敏感货物进口的数量和论文范文等重要参数变化进行监测,评估分析其对我国相关产业的影响,并发布其对相关产业损害或威胁的预警报告,同时为保护产业安全、提高产业竞争力提出应对预案.第二,当国内产业受到实质性损害时,采用反倾销、反补贴和保障措施等贸易救济手段,以保护国内产业和经济运行安全.第三,当外国政府、企业不正当竞争造成我国部分战略新兴产业利益受损时,对其受损状况进行评估并在WTO规则内对其提供受损补偿,以确保和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健康发展.

[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应对贸易保护主义的政策预警和储备制度研究” (项目号:11AJY002)成果.]

(作者单位: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国WTO研究院;责任编辑:郭周明)

总结:这篇进口我国论文范文为免费优秀学术论文范文,可用于相关写作参考。

我国进出口贸易数据引用文献:

[1] 进出口贸易相关论文题目 进出口贸易论文题目哪个好
[2] 进出口贸易实务论文题目集 进出口贸易实务专业论文题目怎样拟
[3] 优秀进出口贸易论文参考文献 进出口贸易论文参考文献数量是多少
《完善进口体制机制促进产业转型升级》word下载【免费】
我国进出口贸易数据相关论文范文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