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论文写作 > 论文大全 > 文章内容

鲁迅《风筝》中的儿童教育观

主题:儿童手工制作风筝 下载地址:论文doc下载 原创作者:原创作者未知 评分:9.0分 更新时间: 2024-04-15

简介:关于本文可作为风筝儿童方面的大学硕士与本科毕业论文风筝儿童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论文写作参考文献下载。

风筝儿童论文范文

儿童手工制作风筝论文

目录

  1. 一、理解儿童心理
  2. 二、尊重儿童天性
  3. 三、呵护儿童身心
  4. 儿童手工制作风筝:儿童风筝 卡通风筝愤怒的小鸟 潍坊三月三风筝

鲁迅的《风筝》围绕“风筝事件”,深刻反思了“我”粗暴对待弟弟的行为.鲁迅的二弟周作人在《鲁迅的青年时代》中说:“松寿(周建人)小时候爱放风筝,也善于自糊风筝,但那是戊戌(1898年)以后的事了,鲁迅于那年春天往南京,已经不在家里了.而且鲁迅对于兄弟与搏戏,都是很有理解,没有那种发棒的事,文章上只是想象的假设,是表现,一种意思的方便,而已.”那么,鲁迅在文中借“风筝”表现了怎样一种“意思”?鲁迅的三弟周建人说:“我想他所以这样写,主要是批判当时一些人对儿童的不正确的态度和教育方法.”含咀潜思,我悟到的是鲁迅对儿童的理解、尊重和呵护.下面分而述之.

一、理解儿童心理

文中这样描写放风筝的环境:“地上的杨柳已经发芽,早的山桃也多吐蕾,和孩子们的天上的点缀照应,打成一片春日的温和.”简直是一幅生机勃发、春意盎然的图画.最妙的是,“和孩子们的天上的点缀相照应”把天上风筝和地上孩子融为一体,风筝于空中翻飞、翩舞,孩子于地上追逐、跳跃,故曰“打成一片春日的温和”.作者内心“物我交融”的愉悦和美好与对儿童游戏的理解和欣赏溢于字间.接着,笔调一转,对体弱多病、活泼可爱、“最喜欢风筝”的小兄弟的形象,白描式简笔勾勒,流露出深深同情和理解:“十岁内外”,“多病,瘦得不堪”,因“自己买不起,我又不许放”,只得“张着小嘴,呆看着空中出神,有时至于小半日”,“远处的蟹风筝突然落下来了,他惊呼;两个瓦片风筝的缠绕解开了,他高兴得跳跃”.可以想象,如果拥有自己的风筝,弟弟会是多么地开心!可惜,那时那地,“他的这些,在我看来都是笑柄,可鄙的.”

“我”为什么不能理解弟弟心理?父亲死后,受封建礼教之“长兄如父”的深刻影响,“我”自觉践行起监督、管教弟弟的权力来.又因为“我是向来不爱放风筝的,不但不爱,并且嫌恶他”,“我以为这是没出息孩子所做的玩艺”,所以,就自以为是,全然不管“我以为”之谬,不管弟弟“最喜欢风筝”,坚决禁放.可见,不能理解儿童,是成人自我为中心,高高在上,不能平等对待儿童的缘故.以成人为中心,往往无视儿童心理,认为无需理解儿童;或者忽视儿童心理,不重视理解儿童,这为文中“我”的偏见所证明.而成人都由孩子长成,总是“忘却自己曾为孩子的情形”,“将他们看作一个蠢才,什么都不放在眼里”(《看图识字》).鲁迅曾回忆自己七岁时要去看五猖会的情景:“这是我儿时所罕逢的一件盛事”,父亲却要求背书,“背不出,就不准去看会”,结果从清晨一直背到太阳升得很高(《五猖会》).鉴于此经历,鲁迅绝不肯让海婴再尝他所受的一切(许广平《鲁迅先生与海婴》).对于“最喜欢风筝”的小兄弟,鲁迅说:“送他风筝,赞成他放,劝他放,我和他一起放.我们嚷着,跑着,笑着.”可见鲁迅是很理解孩子的.

二、尊重儿童天性

不能理解就不能尊重.“最喜欢风筝”的小兄弟因“买不起,我又不许放”,只能偷做.故乡的风筝时节,天上放的是淡墨色的蟹风筝或嫩蓝色的蜈蚣风筝,“还有寂寞的瓦片风筝,没有风轮,又放得很低,伶仃地显出憔悴可怜模样”.可是弟弟做的却是蝴蝶风筝,用枯竹作翅骨,用小风轮作眼睛,用红纸条装饰,表现出儿童富于想象、创造的天性.对此,“我”不仅没有褒奖和鼓励,而且在弟弟“将要完工”之时,“即刻伸手折断了蝴蝶的一支翅骨,又将风轮掷在地下,踏扁了”.这简单的一“折”一“掷”一“踏”,就将弟弟“苦心孤诣”的杰作毁坏,多么地粗暴!然后“傲然走出,留他绝望地站在小屋里”,全然不顾他此时此刻内心是多么痛苦!“我”如此“傲然”,是因为“我”是成人,“论长幼,论力气,他是都敌不过我的”.再者,有“长兄为父”的“尚方宝剑”,岂是弱小幼童敢甚或能与之对抗的?这简直就是以大欺小、恃强凌弱的“精神虐杀”!而小小弟弟,只能眼睁睁看着爱物被糟蹋,只能逆来顺受、忍受欺凌、忍受痛苦,别无他法!做风筝是童心、童趣、童性的真性情,毁风筝则是冷酷、是伤害、是摧残,是根深蒂固的封建礼教对童心的无情压抑和刻意毁灭.从“我”的粗暴上,分明可见心理烙着虐杀儿童天性的封建教育思想印记.既然“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对于“最正当的行为”的无端干涉,对于“儿童的天使”的粗暴践踏,不是对儿童天性的极大不尊又是什么?在此,作者分明表达了对粗暴阻止儿童游戏行为的批判,表达了对于儿童游戏的天性应予以真诚尊重的“意思”.

儿童手工制作风筝:儿童风筝 卡通风筝愤怒的小鸟 潍坊三月三风筝

过去,“中国是大人用的玩具多:姨太太,论文范文论文范文,麻雀牌,科学灵乩,金刚法令,还有别的,忙个不了”(《玩具》),可偏偏“为小不尊”——因为孩子小,就不尊重其游戏的天性.时至今日,“大人们”是不是该想想怎样尊重儿童?鲁迅在《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提出“幼者本位”,用时尚话说即“以儿童为本”.的确,儿童应该保有童心,儿童应该保持童性,童心童性理应在符合儿童年龄特点、个性特点的自由生活中充分展现.以儿童为本,就会最大限度避免对儿童天性的失尊,即使有失,也会及时纠正.“我”对自己扼杀弟弟天性的错误一直设法补过以求弟弟宽恕,虽然弟弟早已忘怀,但“我”却终日心重如铅,如此自责,不正体现了作者对人、尤其是对儿童的正当行为和权利应真诚尊重的思想吗?

三、呵护儿童身心

不理解不尊重,后果必是伤害.小兄弟“多病,瘦得不堪”,呵护他、强他身体的最佳方法莫过于鼓励甚至陪同放风筝,因为放风筝是他的“最爱”,可是“我”没有.小兄弟私做风筝被发现,他窘迫不堪:“很惊惶地站了起来,失了色瑟缩着.”这岂但只是因为胆小,更是其精神病态的外显.他偷做风筝,自以为非,被兄长发现才诚惶诚恐.“我”踏坏他“苦心孤诣”做的“即将完工”的风筝,他没有哭泣,没有怨恨,没有抗争,一个追求美与创造的幼小心灵痛苦无告,只是“绝望地站在小屋里”,多么地让人可怜,可怜得让人心疼!这被践踏的岂止是一只风筝,更是一颗本应受到呵护的稚嫩的心!“绝望”貌似对小兄弟表情神态的轻轻点染,外化的却是“莫大于心死”的至重伤害.这种伤害不仅极大,而且极远.中年后,当认识到对弟弟精神虐杀错误,“我”想到一个自以为“可行的”补过方法,“去讨他的宽恕”,他却惊异地笑着说:“有过这样的事么?”“就像旁听着别人的故事一样.他什么也不记得了.”这回轮到“我”彻底“绝望”了——断绝了所有的希望,让“我”求恕而不得.“我还能希求什么呢?我的心只得沉重着.”“仿佛同时变了铅块”,“很重很重地堕着,堕着”.对于“精神虐杀”竟然“全然忘却,毫无怨恨”,这是多么可怕的忘却,多么骇人的麻木!但谁能否认,这麻木非当初“精神虐杀”所为?谁能否认,这不是对“施教者”(施虐者)精神的惩罚与教育方式的嘲弄?全然忘却,便没有痛苦,没有改变的要求,没有历史革新与进步;忘却,意味着“精神虐杀”将循环往复.这对全社会无疑都是永远的悲剧,令鲁迅感到“非常的寒威和冷气”.

“施以狮虎式的教育,他们就能用爪牙,施以牛羊式的教育,他们到万分危急时还会用一对可怜的角.”(《论“赵难”与“逃难”》).可时至今日,不能不说“中国一般的趋势,却只在向驯良之类——‘静’的一方面发展,低眉顺眼、唯唯喏喏,才算一个好孩子”(《从孩子的照相说起》),“自以为教育的成功,待到放他到外面来,则如暂出樊笼的小禽,他决不会飞鸣,也不会跳跃”(《上海的儿童》).鲁迅几十年前的这些话,对于应当造就身心俱健的强者之教育,仍有现实意义.

综上所述,鲁迅在《风筝》里可谓殚精竭虑:把“我”定位为扼杀儿童天性的“罪魁”,警示读者审视传统教育弊端,树立正确的儿童教育观——理解儿童心理,尊重儿童天性,呵护儿童身心.这个“意思”,“应该渗透到民族每一个生命个体的心灵深处,这对民族精神建设至关重要”.

(钱理群语)

总结:关于免费风筝儿童论文范文在这里免费下载与阅读,为您的风筝儿童相关论文写作提供资料。

儿童手工制作风筝引用文献:

[1] 比较好写的儿童安全论文选题 儿童安全论文题目怎样取
[2] 儿童科学类论文选题 儿童科学论文题目怎样取
[3] 儿童口腔保健专业论文题目 儿童口腔保健专业论文题目怎样拟
《鲁迅《风筝》中的儿童教育观》word下载【免费】
儿童手工制作风筝相关论文范文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