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论文写作 > 论文大全 > 文章内容

中国油气管道在中亚地区面临的风险应对

主题:诺安油气能源 下载地址:论文doc下载 原创作者:原创作者未知 评分:9.0分 更新时间: 2024-03-25

简介:关于本文可作为相关专业油气能源论文写作研究的大学硕士与本科毕业论文油气能源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

油气能源论文范文

诺安油气能源论文

目录

  1. 一、调整中国能源进口格局的必然之举
  2. 二、弥补国内能源缺口的迫切需要
  3. 三、实现油气资源“东稳西进”的战略选择
  4. 四、开拓上合组织内部的合作动力
  5. 一、跨国管道的政治化倾向
  6. 二、供油不足
  7. 三、地区恐怖主义
  8. 四、中亚国家内部的政治风险
  9. 诺安油气能源:中国陆地油气渐少 南海成能源安全关键

肖洋/文

随着中国能源需求的日益增长,开发中亚(里海)地区能源为打破中国的能源困境,实现能源进口多元化战略开启了一扇窗.然而,近年来中亚地区的安全局势发生了变化,作为中国能源进口的主要形式——管道运输的安全问题也日益受到广泛关注.目前学界对跨国油气管道安全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尤其缺乏从地缘政治的角度进行系统地分析、研究和总结.

维护中亚油气管道安全的战略意义

由于中国与中亚地区的油气管道跨境合作已经实践多年,中亚地区的安全形势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中国国内的油气供应,本文选择以中国与中亚的跨国油气管道安全为研究对象,一方面是因为深感中国依靠海陆运输能源面临越来越多的安全隐患,另一方面是忧心过度依赖中东油气资源将不利于国家能源安全的维护.因此,有必要从战略的高度关注中国在该地区的油气管道安全.

一、调整中国能源进口格局的必然之举

从国际市场进口能源是维护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保证.中国的海上能源交通线缺乏有效的管理与保护,因此极易遭受攻击.此外,海盗猖獗的亚丁湾及马六甲海峡威胁中国的海路运输安全.相比之下,通过陆路油气管道运输原油和天然气则显得较为安全与便捷.加之扩大与中东之外的产油区的能源合作也有助于减少中国对中东原油的依赖.因此,油气资源丰富且地缘上与中国较为接近的中亚地区是中国目前为数不多的不需远洋海运就可获得稳定油气源的地区之一.

二、弥补国内能源缺口的迫切需要

随着中国油气进口量的不断攀升,对大型能源产地的进口需求也日益迫切.2010年中国原油进口2.39亿吨,对外依存度53.8%.从俄罗斯和哈萨克斯坦以陆路运输原油量为2529万吨,仅占10.58%.预计到2020年,中国年进口原油消耗总量将达到4.5亿吨,对外原油依存度达60%.中国天然气需求将超过1500亿立方米,超过一半依靠国外进口.国外一些专家认为,即使中东原油因动乱而供应中断,中亚也可以保证世界对油气资源的需求.从长远来看,中亚有可能与中东形成一个“能源心脏地带”,向北延伸至俄罗斯的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向西延伸至北非.中国通过在中亚的油气管道,不仅能从中亚获取油气,而且还可以从俄罗斯、中东获取长期、稳定的油气供应,有助于实现能源进口的多元化.

三、实现油气资源“东稳西进”的战略选择

参与开发中亚的油气资源,有利于促进中国能源产业的均衡发展,保护中国现有油气资源.从长远来看,中国石油、天然气储产量能否大幅增加,关键在于西部的开发规模.然而目前西部油气开采难度大、成本高,为了保证国家长期的能源安全,通过跨国油气运输,增加中国西部地区的油气储量,使之成为中国的能源后备基地,这比揠苗助长式的开采模式,更具战略眼光.这既发挥了中国的比较优势,又有利于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四、开拓上合组织内部的合作动力

近年来中国通过上海合作组织与中亚各国形成了较为密切的合作关系,特别是在联合反恐方面积累了经验,为保障中国跨国油气管道安全奠定了坚实基础.中国加强与中亚产油国的能源合作为增强上海合作组织凝聚力提供了新的动力.近年来中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和政治稳定构成了一个巨大的油气消费市场,与中国进行油气合作符合中亚产油国的油气出口多元化战略,并且通过中国大陆还可将中亚及里海的油气进一步输送到更为广阔的东亚市场.中亚油气管道的建成也为中国与中亚国家发展经济和能源合作注入了新的活力,它将加快中国西部能源大通道建设,提升国家间的论文范文水平.

诺安油气能源:中国陆地油气渐少 南海成能源安全关键

当前中亚管道安全面临的困境

各大国在中亚地区的能源角逐日益白热化,中国在推进与中亚国家的能源合作中,受到了大国博弈、“三股势力”的破坏、中亚各国内部局势动荡等因素的共同影响.

一、跨国管道的政治化倾向

各国对跨国管道的运输线路、管道建设等方面的分歧和争执,恰恰反映了其中的政治意义已经超出了经济意义,这种跨国管道政治化的趋势,给中国参与该地区的能源合作带来诸多不确定因素.

首先,美国对中国介入中亚地区始终采取遏制态度.美国十分重视中亚地区的战略地位,力图将该地区纳入西方体系,因此视中国为该地区的可能竞争对手,对中国与中亚国家的油气合作采取打压政策.2003年中海油并购北里海卡沙干油田时,就遭到由埃尼一阿基普、艾克森一美孚、壳牌等七家国际能源公司组成的国际投资联盟的联合排挤,最终导致并购失败.此外,中国在中亚地区建设油气管道的成本高,距离远,因此在安全和速度方面都存在劣势.目前,美国已经获得中亚里海地区16%的原油资源和11.4%的天然气资源的控制权,再加上美英合资公司在这一地区的影响,美英两国已经控制着27%的原油资源和40%的天然气资源.一旦这些油气源国的输送量不足,将直接影响中国在该地区油气管道的收益.

其次,俄罗斯对中国与中亚的能源合作顾虑重重.俄罗斯将中亚地区视为南部边界的天然屏障.中亚成本较低的优质油气资源输出,势必会与俄罗斯争夺国际市场,对俄油气出口、经济发展乃至国家复兴明显不利.作为世界油气出口大国,能源外交是俄罗斯振兴经济和重塑大国地位的主要方式.俄罗斯能源外交的目标是:使俄罗斯从单纯的原料供应者转变为可在国际能源市场执行独立政策的重要参与者.因此,俄罗斯必须最大限度地掌控中亚的能源,一方面扩大自己在中亚的经济利益,另一方面加强对中亚的政治影响力.此外,俄以建立“欧亚经济共同体”、能源一体化为由,对哈萨克斯坦等国的原油出口采取了种种拉拢和限制措施,鼓励中亚地区的能源出口仍然沿用过境俄罗斯的油气管道,从中获利.俄在中亚能源外交的主要目的是利用传统影响和地缘优势来掌控油气资源的开发和输出.

第三,欧盟两面论文范文,力图让油气西引.供应与运输路线的多元化是欧盟实现能源供应安全目标的基础.欧盟作为国际油气的消耗大户,希望引进哈萨克斯坦、土库曼斯坦、乌兹别克斯坦的能源以避免对俄罗斯油气的过度依赖,并积极推动主要由里海周边国家参与的“欧亚能源走廊”计划.欧盟成员国很早就采取两边论文范文的方式参与到美俄在中亚的油气资源争夺中.如英美是最早进入中亚油气开采的欧盟国家,意大利、德国、希腊、保加利亚等分别参与了美国主导的巴杰线和俄罗斯主导的“北溪”和“南流”等管线建设.随着新兴大国尤其是中国参与中亚地区的能源开发,欧盟的能源安全危机感不断增强.

二、供油不足

冷战结束以后,中亚各国纷纷施行“能源立国”战略,在吸引外资,扩大能源贸易方面,奉行能源出口多元化,力图在俄、欧、美、中等国之间谋求平衡,以实现国家利益最大化.特别是巴杰管道成功开通后,中亚产油国多了一条能源外输动脉,哈萨克斯坦重要的大油田主要被西方财团控制,这对中国的能源进口带来新的压力.目前中哈原油管道的油源还未完全落实,哈方仅承诺每年供油1000万吨,为该管道设计运力的一半.由于哈已向多方承诺供油,承诺量已大于实际可供量,中哈输油管道能否满负荷输油还存有悬念.由于向欧洲输油一直是中亚国家能源出口战略的主导方向,因此中哈原油管道存在着与该地区其他原油管道争夺油源的问题,而且在油源分散以后,中哈原油管道的供油量只能获得一个最低的保障额.

三、地区恐怖主义

中亚地区受到分离主义、极端主义、国际恐怖主义的长期袭扰,尤其是中哈油气管道更是靠近安全局势极为复杂的费尔干纳盆地.随着阿富汗局势持续动荡,地区恐怖主义的活动范围也有逐渐扩展的趋势.跨国能源管道是恐怖主义分子经常袭击的目标,通过造成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来实现其政治诉求.恐怖组织对跨国油气管道的破坏可能会引起有关国家间的冲突,严重影响那些以能源出口为主要经济来源的国家的稳定.同时地区恐怖主义也可能成为大国地缘政治博弈的工具,例如外高加索地区的里海原油管道在走向问题上就遇到了这样的问题.恐怖活动袭击原油管道、原油设备会带来环境污染,并有可能引起国家间的政治摩擦.同时恐怖活动也阻碍了能源的过境运输,打击外国投资者的积极性,这对于急于得到外国资金和技术的中亚国家政府来说是个严重的危险,也给中国的跨国油气管道带来安全隐患.

四、中亚国家内部的政治风险

这主要表现在中亚国家政权转接的平稳性,以及在特殊时期当地民众对中国的友好度等方面.从外部威胁来说,中亚国家面临着“被颜色革命”的威胁,在已经发生政权更迭的国家内部,缺乏有效的交接机制,政权更迭带来的社会动荡是中亚国家面临的最大政治风险.由于外国投资者无法预测这种政治风险的破坏力,因此这种不确定性在中亚国家内部还有不断扩大的趋势,给外国设施和人员安全都带来不可预知的风险.例如吉尔吉斯斯坦的政权更迭引发了部分当地民众对中国人员与商铺的侵犯,造成了财产的巨额损失和人员伤亡.因此,很难保证在社会动荡时期,普通民众的过激行为不会被别有用心的人利用,以“第三方”破坏、偷窃、甚至“论文范文件”等形式威胁中国的油气管道安全.

在中亚地区的油气开发中,中国不是一个强有力的国际竞争者,既没有俄罗斯的地利,又缺少美国和欧洲的雄厚财力和技术.因此,维护中国的跨国管道安全,需要从论文范文到民间做长期、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

立足发展战略探索“双赢”模式

管道安全问题涉及到经济、安全、外交等领域,更是反映国家间关系的晴雨表.因此,中国维护跨国管道安全的策略谋划必须立足于他国特殊的投资环境,探索实现“双赢”的合作模式.

首先,深入研究当地的文化和投资环境.中亚国家处于社会转型期,社会经济的某些管理体制还不完善.中国在与之进行能源合作的过程中,应深入了解各国的历史、文化、政治、投资环境、法律体系等背景,在开展新的能源合作项目前,应充分考虑到对方的市场风险、地质风险、政治风险、合作风险和税收风险等因素,尽可能减少国家利益的损失.

其次,加强论文范文政府对油气企业的宏观指导.面对中国油气供应缺口不断扩大的现实,全面落实油气进口多元化战略已不是一个简单的商业行为,而是涉及国家经济安全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课题.因此应将与里海地区国家油气资源合作纳入国家宏观战略层面来考虑.一方面要尽快制定从中央到地方协调一致的长期能源发展战略,争取较大的中亚地缘政治话语权与更多的油气资源市场份额.另一方面,中国驻中亚沿岸产油国的外交机构应主动、积极地服务于跨国油气资源合作项目,及时为国内企业提供中亚国家的经济与政治讯息.

第三,构建安全稳定的油气管网运输体系.由于油气管道项目的建设周期长,投资大,有风险,不确定因素和突发紧急情况多,因此宜采取区域性或国家间的双边与多边合作机制,加强国际互利合作,建立长期稳定的石油天然气安全保障机制.中国既需要与能源国加强合作,也需要在基础设施建设和设备、施工及维护等方面加强国际合作,构建高质量高效益的跨国油气管网运输体系.在管道和储气调配设施建设等领域加大合作力度,构建符合各国利益的全方位能源合作格局.

第四,建立高效的国际协调机制.中国可利用上海合作组织的协商平台,积极开展能源外交,为跨国油气管道顺利建设和运营提供法律保障.对于自然与人为造成的突发性事件,能够保持信息畅通,反应及时,措施得当.构建完善的危机管理预案,以应对跨国管道建设与运营过程中发生的各项安全问题.

中亚地区以其独特的地缘战略位置、丰富的油气资源及毗邻于中国西部地区,势必成为中国重要的战略利益区.保护跨国油气管道安全绝非仅是保护管道企业的利益,而是事关国家的经济安全和社会稳定.维护中国——中亚油气管道这条“能源生命线”的安全,是一项惠及子孙的战略任务.

(作者单位: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法政学院)

(责任编辑:刘娟娟)

总结:本论文是一篇免费优秀的关于油气能源论文范文资料,可用于相关论文写作参考。

诺安油气能源引用文献:

[1] 油气参考文献格式范文 故障诊断和能源方面专科毕业论文范文3000字
[2] 安防毕业论文格式模板范文 关于安防和能源类专科毕业论文范文2万字
[3] 热门电力新能源论文题目 电力新能源论文题目怎样取
《中国油气管道在中亚地区面临的风险应对》word下载【免费】
诺安油气能源相关论文范文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