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论文写作 > 论文大全 > 文章内容

“和平崛起”的定义和外部条件再

主题:国家的崛起 下载地址:论文doc下载 原创作者:原创作者未知 评分:9.0分 更新时间: 2024-02-02

简介:关于本文可作为相关专业崛起国家论文写作研究的大学硕士与本科毕业论文崛起国家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

崛起国家论文范文

国家的崛起论文

目录

  1. 国家的崛起:论文范文时代(国家崛起4)

大国崛起不仅要有内部发展,也需要合适的外部条件.历史经验表明,成功崛起的国家,既善于整合和利用国内资源,还善于利用外部资源提升其实力,更重要的是,需要有合理与准确的大战略,以便在各种复杂的国际挑战和压力面前能够化解矛盾、趋利避害,并避免提前卷入军事冲突或者战略摊牌.本文致力于探讨以下问题:大国崛起的关键因素有哪些,大国和平崛起的外部条件是什么,以及崛起国家如何处理对外关系以避免崛起遭到夭折.

如何定义“和平崛起”

“和平崛起”是近十年来中国对外战略的核心要素.但面对复杂的国际环境和中国国家安全利益所面临的新形势和新特点,如何重新审视和定义“和平崛起”的概念和内涵,已经成为中国在21世纪的今天处理好各种利益与安全挑战、实现“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任务之一.从今天的国际局势和中国的对外关系来看,“和平崛起”并不是绝对意味着不使用武力,或者不采取军事行动.“和平崛起”发展道路的核心,应该是新兴国家在崛起的过程中不主动发动战争,或者不主动参与旨在打破任何区域,或者全球:秩序的战争行动,包括不主动对其他国家采取军事行动解决争端,不对国际体系中的霸权国进行军事挑衅,或者实施以争夺霸权为目的的战争.概括来说,和平崛起“就是崛起国家不谋求以战争或者军事扩张的方式获得在国际体系中的结构性地位”.

大国崛起和衰落是国际关系史上如潮汐一般生生不息的现象.在国际关系的理论语境中讨论“崛起”或者“大国崛起”,其本质是国际体系内的结构、利益结构和财富结构重新分配的过程.当崛起中的大国因为经济、军事、社会和政治权力的上升,具备了新的实力地位,必然要求在国际关系中占据新的利益分配和财富分配的位置,从而建立和形成与自身新的实力地位和利益要求相一致的国际体系中的结构性地位,并从这一地位出发要求国际规则与规范的更新与发展.从国际关系史上来看,多数崛起中国家想要通过战争等暴力手段打破原有的秩序、规则和利益分配,进而达到国际关系中权力结构迅速重组的目的.这常常引发体系性的战争.“和平崛起”不仅是一种新的国际政治实践,更重要的是,“和平崛起”代表了21世纪大国关系如何调整与发展的新的信念.

但“和平崛起”并不完全排斥军事冲突,或者必要时的武力使用.例如,崛起中的国家一旦遭受军事挑衅,或者在领土主权等核心利益问题上遭到重大的军事威胁,则不排除在被迫自卫的前提下,对军事干涉做出武力回应.另外一种情况是,崛起中国家也完全可以依据联合国宪章,以及联合国决议的相关要求参与集体安全行动,或者人道主义干预.这样的武力行使不仅符合联合国授权,也是崛起中国家为世界和平提供公共产品的重要表现,符合合法使用武力的国际规范和国际事件.

从历史上来看,合法的、经过国际授权的,或者为了民族的自由和价值而采取的军事行动,常常又是崛起国家的重要战略机遇.例如,美国曾经卷入第二次世界大战,并成为打败德国和日本的主要力量之一,是国际社会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战后美国取代英国霸权地位被认为成功地实现了霸权在崛起国与霸权国之间的和平转移.美国“和平”地取代了英国的霸权地位并不是说它没有卷入战争,而是指它没有发动或卷入非法战争.同样,苏联在崛起的过程中,也卷入了一系列战争,包括粉碎西方干涉和英勇抗击德国法西斯入侵的卫国战争.如果不分析战争的性质、起源,以及其合法性问题,将军事冲突,或者局部战争行为一味地归咎于崛起中国家的“非和平”选择,这是不公平的,也不利于国际社会构建长期、稳定和公正的国际自由秩序.

部分中国学者认为崛起中国家卷入小规模的军事行动并不能被视为战争,而属于和平的范畴.这种观点认为,只要是小规模的、有限的和自我克制的方式卷入军事冲突和战争,依然没有颠覆“和平崛起”的定义范畴.“‘和平崛起’中的‘和平’,不能定义为不使用武力,而应定义为没有战争等如果将‘和平’定义为没有战争,绝大多数非战非和状态就都属于和平范畴,小规模的军事行为也包含在这一范畴之内.因此,用小规模军事行动维护利益或是解决冲突,也有‘和平崛起’的可能.”但这种观点的缺陷是简单地以战争,或者军事冲突的规模来衡量国家行为.这一方法不仅忽视了“有限冲突”、“有限战争”,很可能升级的现实可能,更是避开了战争行为本身是否具有国际合法性或者合理性的讨论.《联合国宪章》及相关的国际法规则尽管强调“和平解决争端”,但至少,非主动挑衅的自卫战争、人道主义国际干预,以及联合国授权下的打击国际重大犯罪行动,例如恐怖主义、海盗、贩毒和大规模跨境暴力等军事行为,都属于合理与合法使用武力的范围.即便是近年来国际社会兴起的“非战争军事行动”,从理论到实践来看,也并不必然意味着完全排斥武力运用的可能.

和平崛起的可能性

国家崛起与战争,是研究和分析国际关系、讨论大国崛起的核心议题.由于大国崛起导致国际政治体系权力结构的演变,崛起国家的地位和权力往往导致其他国家权力和地位的衰落,因此历史上大国崛起常引起剧烈的权力争夺和激烈的军事冲突,战争在大国权力转移过程中被认为不可避免.“国际秩序的转换几乎都是大规模战争的结果,战争的结局也就决定了谁能获得建立新秩序的发言权.”例

国家的崛起:论文范文时代(国家崛起4)

许多西方学者对大国崛起所持的悲观论调,忽略了国家关系不断发展的历史.近代以来,尽管国际政治所遵循的基本原则并没有发生根本变化,即国家之间没有永恒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但是,国家为达成自身目的所采用的方式却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例如,早期国家往往通过殖民的方式达到占有财富的目的,待殖民地瓜分完毕且不能再从别人手中夺得殖民地后,许多国家就通过贸易的方式获得了大量财富并因此大大加强了自身权力.对于国家而言,获得权力是目的,战争与和平只是手段.换言之,国家获得霸权的途径可能是暴力的,也可能是非暴力的,国际秩序的转换并不都意味着战争,“并不是所有的权力转移都会产生安全竞争、战争,或者推翻旧有的国际秩序”.

从国际关系的实践看,战争也并非大国崛起过程中的必然选项,甚至不是经常选项.国家与国家之间并不总是以战争来解决纠纷,包括一些核心利益的争夺.连现实主义中比较悲观的进攻性现实主义者也承认,“体系总是无政府状态的——而战争并非必然”.“对国际体系的日常生活而言,安全竞争是常有的,而战争则不然.仅在偶然情况下安全竞争才让位于战争.”自由主义者以及建构主义者则为大国的和平崛起提供了理论支持,认为可以通过制度的约束和国家关系的积极建构来缓和、改善和提升国际关系,创造和平有利的国际环境.

1500-2000年500年间主要大国之间的权力转移过程表明,并非所有的主导国家(霸权国)与新兴国家(崛起国)之间的权力转移都如许多学者、特别是西方学者所说的那样伴随着战争.根据美国学者约翰·伊肯伯里的分析,自1500年以来,世界上主要大国之间的权力转移共发生了八次,其中,通过战争实现霸权转移两次,通过战争未实现霸权转移两次,霸权和平转移一次,权力和平转移三次,从霸权和权力的转移方式看,战争与和平各占50%,在试图通过战争实现权力转移的尝试中,只有两次获得成功,成功率仅为50%(具体见附表).

上表表明,以战争谋求霸权和权力,未必能获得成功;和平的方式可以实现霸权和权力的转移,而且成功的机率更大.这一现象不仅否定了霸权和权力的转移往往伴随战争的悲观论调,也表明大国之间的权力转移完全可以通过和平手段实现.

大国崛起的决定性力量主要在于内部因素——特别是技术革新和制度的创立与完善——驱动.近代以来主权国家的出现,以及此后对主权神圣不可侵犯这一原则的坚持和强调,使一国国内事务受到外部力量干涉与制约的频度和烈度减少,国家的自主性增强,特别是在拥有一定军事力量可以有效制衡外部敌对势力的入侵时,国家可以更独立地进行内部事务管理,能够比较从容地推动技术革命及制度的创新与完善.除非在军事斗争中被击败并被他国所控制,否则一国技术革新和制度建设等方面的内部政策选择一般不受外部环境的根本性影响.

外交是内政的延续.崛起国家可以独立地处理其内部事务,也可以在对外关系中拥有选择的自主性,它可能迫不得已地抵抗侵略,从而维护自身安全,可能迫不及待地对他国发动战争以攫取权力,甚至对霸权国发动攻击试图推翻其霸主地位,也可以选择谈判来缓和与敌对力量之间的关系,向霸权国妥协或者坐视霸权国家的自然衰落.

当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出现后,国际政治的游戏规则也发生了深刻变化,国家在是否发动战争这一问题上必须更加谨慎.特别是双方都持有足以对对方进行多次毁灭性打击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时,彼此之间直接冲突的可能性因担心遭受毁灭性报复而大大降低了.

综上所述,国家崛起的根本动力源于内部因素,对于国家崛起而言战争并非必要条件,国家崛起的进程可以是和平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出现使得用武力解决双边关系的行为成为十分危险的选择,大国和平崛起不仅是可能的,而且随着国际关系的发展,这种可能性在增强.

和平崛起的外部制约因素以及如何克服的途径

国际环境中,以下三个因素与国家能否成功和平崛起关系密切:大国周边是否有其他强国存在及与周边强国的关系,霸权国家与崛起国家之间的关系是友好还是敌对,世界局势是和平还是战争.

从地缘政治的观点来看,崛起的大国最理想的环境是远离其他大国,可以有充足的战略空间和稳定的势力范围,崛起过程中也不至于对其他大国产生巨大的冲击和威胁,从而避免陷入国际纷争.一战和二战前的德国两次踏上崛起的道路,但最后都以失败告终,其重要原因便是德国处于大国包围中:西面有法国,东面有俄罗斯.大国力量已经布满了整个狭窄的西欧地区,崛起中的德国没有足够的地缘空间可以进行回旋,势必要和现存大国进行直接对抗.当初纳粹德国的最高决策者已经十分清晰地认识到了这个问题,他们制定的作战计划便是先快速击溃法国,然后东进打败俄罗斯,最后以欧洲为大后方与英国进行周旋.但战争的发动者过高地估计了德军的战斗力,事实证明,两线作战是纳粹德国战败的十分重要的原因.

一些学者据此提出了“中心强国一侧翼强国”的模式来解释大国崛起的问题.根据与其他强国的相对位置,大国可以分为中心强国和侧翼强国两种.如果某强国受到其他强国的包围(在相对立的两翼或更多方向上与其他强国接壤或对峙),便是中心强国.侧翼强国指通常只在一个大方向或两个相邻的方向上与其他强国或强大外力接壤或对峙的强国,或是与其他强国距离较远以至于很难受其威胁的强国.侧翼强国通常在较少的方向上面临其他强国的围堵和挑战,这带来了中心强国难以获得的许多好处:它可以将资源集中于一个方位上,形成相对优势;针对侧翼强国的同盟更难以形成;侧翼强国更有条件进行隔岸观火,可以选择最有利的外交时机.这可以从一个角度解释为什么春秋战国时期的秦国能够统一六国,实现霸权,而后来的纳粹德国却一再失败.因为德国地处欧洲政治中心,是被大国环绕的“中心强国”,与侧翼强国相比,具有天然不足,如果对外战略不当,很容易造成腹背受敌的被动局面.

英美等国的成功崛起也证明了相对地理位置的重要性.英美等国遥居海外,可以从残酷的权力勾心斗角中解放出来,专心致力于国内建设,不用担心来自强国的安全威胁.因为巨大的水体阻碍了兵力的投放,尤其是陆军的投放.更为重要的是,这种远离权力斗争中心的国家往往在外交上占据主动地位,它们往往能扮演离岸平衡手的角色,根据自己的利益,不断更换自己的盟友,使其他大国相互制衡,减少对自己的威胁.历史上,英国采取所谓“光荣孤立”的政策,坐山观虎斗,使欧洲大国之间相互牵制,维持了英国近两百年的霸权.

崛起中的大国面临的第二个国际挑战是霸权国家的反应.一般而言,面临崛起中的大国,霸权国家会采取制衡的策略打压崛起国家,巩固自己的霸权.这符合国际政治中现实主义的逻辑,国际政治中的传统权力关系是零和游戏,一国的得到意味着他国的失去.新崛起的国家必然会对霸权国家的权力造成冲击,国际体系中,权力会逐渐由霸权国向新兴国家转移,权力转移的过程是最不稳定的,容易发生体系战争.但从理论上,这并不能排除权力和平转移的可能性.如果崛起国家和霸权国家具有良好稳定的关系,双方能够在权力更迭和国际体系的安排方面找到一个平衡方案,和平的权力转移完全可能实现.从历史来看,一战后英国和美国之间的权力转移便是以和平方式进行的,因为此时德国成为他们共同的敌人.

大国崛起的第三个外部条件是国际环境是战争还是和平.回顾历史,崛起的国家无论在崛起之中还是崛起之后,都加入过战争或者发动过战争.网英国在1624年到1815年间共进行过13次主要战争,先后击败西班牙、荷兰、法国,才建立起了稳定的霸权.美国的崛起过程得益于两次世界大战,两次战争中,美国同时与两边开展军火贸易,在欧洲大国被削弱时异军突起.

不过,因此认为战争更有利于大国崛起是不恰当的,我们需要对崛起过程中的战争做具体分析.首先,更多的历史经验表明,战争中崩溃的大国往往多于崛起的大国.战争耗费极大,在16世纪打一场战争只要几百万英镑,,到17世纪末,打一场战争要几千万英镑,到了拿破仑战争末期,主要交战国的开支一年有时就达上亿英镑.即使18世纪最强大最繁荣的国家,其财富收入也远远不够支付战争的开支.为补充财力,国家往往采取两个措施:借贷和提高税收.这极有可能导致国内动乱.一战中的德意志论文范文、奥匈论文范文、奥斯曼论文范文和俄罗斯的崩溃,印证了这一看法.其次,即便是战争中获胜的国家,也不能笼统地认为战争有益于其崛起.在1688年到1815年间,英国为支付战争共花费了22.93亿英镑,而在战争的年份的总收入只有16.22亿英镑,每一场战争中,英国都要靠借贷来弥补财政不足,借贷的比例高达333%.事实上,1820年到1913年间英国经济加速前进,最终奠定海上霸主地位的重要原因是,这近一百年内的时间里没有与其他大国进行重大军事冲突.而此前的1688到1815年间,英国卷入了6次主要战争,持续时间63年,严重阻碍了经济的发展.

美国的例子被认为具有特殊性,它几乎是唯一从两次世界大战获益的国家.这与其地理位置有关,它两面被宽阔的水域包围,在两次大战中本土都没有遭受到攻击,也没有受到贸易封锁.而且,美国的发展在相当程度上是自给自足的,封锁对其也难起作用.美国制造产品的出口量,与制造业的总产量之间的比,从1914年近10%下降到1929年的8%.更重要的是,战争转移了英国对美国崛起的关注,使英国集中精力应付德国的威胁,给美国提供了较为宽松的增长环境.战争中,欧洲主要大国均大伤元气,客观上使美国获得了相对收益.

但这样的历史条件是不可复制的,美国的例外并不能表明战争有利于国家崛起.而且,进一步的分析不难得出和平比战争更有利于国家的崛起.美国本土幸免于与其他国家进行大规模战争的破坏这一事实,恰恰有力地说明,和平的环境将促进经济的发展和财富的增长.另外,正如历史学家保罗·肯尼迪指出的,美国在崛起的过程中受益于其和平的国际环境.“战略上安全可靠的美国,不必将资金用在庞大的国防开支上,而将自身的(和英国的)资金集中用来发展本国巨大的经济潜力.与印第安人的冲突,以及1846年与墨西哥的战争都没有大量消耗这类生产性投资.”

在经济相互依赖的今天,世界战争对世界经济意味着摧毁性的打击,难以想象某个大国能从中牟利.更何况,在论文范文条件下的国际体系中,大国战争对人类的生存都是严峻的考验.一般而言,和平的国际环境有助于崛起中的大国将主要精力用于国内发展,实现综合国力的迅速提升.

和平环境的创建

大国崛起的过程是否可以和平进行,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崛起国家与国际社会的关系.所谓国际社会,是指国际体系中的国家、国际组织和非政府组织等行为体,以及规范和约束行为体的制度、协议和习惯.

崛起国家与国际社会的关系,一般可分为三种类型:对抗型、融入型和孤立型.

在对抗型的国际关系模式中,崛起的国家采取与国际社会对抗的态度和做法,不满意现有的秩序安排,不接受并且抵制既有的国际制度、协议和习惯,致力于颠覆既存国际秩序,倾向于以暴力手段推翻旧有的秩序,建立以自己为主导的新秩序.奉行这一模式的国家,虽然在短期内和一定范围内也表现出对国际制度的尊重并积极寻求建立缓和国家关系的双边或多边协议,但只是权宜之计,其最终目的仍然是以暴力手段建立自我主导的霸权体系.

在融入型的关系模式中,崛起的国家采取与国际社会合作的态度和做法,满意现有的秩序安排,接受既存各类规章制度的约束和规范,致力于与国际社会各类行为体成员之间建立良好关系.

孤立型的国际关系中,崛起国对于现存国际秩序及其制度安排不接受,也不反对,而是秉持一种超脱的心态置身事外,试图避免与纷繁复杂的外部世界发生关系,通过自身努力来完成国家目标.但是,随着国际关系的发展,这一模式只具有纯粹的理论意义,在实践中几乎是不存在的.

比较三种模式,不难看出,融人型的关系模式最有利于营造和平的崛起环境,对抗型的关系模式最容易产生暴力的崛起企图,孤立型的关系模式则介于二者之间.

一战后,德国对凡尔赛和约进行消极抵制,但效果有限,反而因引起当时欧洲列强,特别是英国的疑心而恶化了国际环境,影响了国内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此后,德国外交由现实主义者斯特莱斯曼主导,他采取了融入英国为主导的国际秩序的做法.在斯特莱斯曼看来,德国要摆脱战后困境,必须获得当时英国等国家国际资本的输入.在20世纪20年代后期,德国通过与英法等战胜国达成的一系列公约、协定,从而消除英国等国的疑虑,以使其终止对德国的军事占领.

但是,在国际关系的实践中,从现象层面看,崛起国家很难建立起某种纯粹、完全和彻底的关系模式.之所以如此,在于国家身处的国际社会成员众多;类别复杂而且形势多变,国家不得不经常性地调整其关系模式,使之适应或主导不断变化的国际关系状态.为了对这些关系模式进行更深入的分析,还需要分析崛起国与不同层面的国家之间的关系.有三个层面的关系是最值得关注的:与霸权国的关系,与周边大国的关系,与其他国家的关系.

决定崛起国与国际社会关系的因,素,不是单向的,而是双向和多向的.崛起国家与主要行为体之间的关系并不单纯决定于崛起国家的态度和做法,也受到其他行为体的影响,其与三类行为体之间的关系也呈观出多样化和多变化的特征,全面、彻底、持续时间较长的单一的关系模式并不存在.因此,判断崛起国与国际社会的关系,不能受限于个别时期的个别事件,而应着眼于较长时期的全局性考虑.因此,较现实的做法是根据崛起国与每个类别的主要行为体中的大多数的关系来认定其与国际社会的关系本质.崛起国与每个类别中的大多数国家的关系是融入型的,那么,其与国际社会的关系也是融入型的,依此类推.由于霸权国家只有一个,因此,崛起国与霸权国的关系对于判断崛起国与国际社会的关系就具有决定性意义.

崛起国家融入国际社会的程度越高,其与国际社会的关系也就越良好.“就大国而言,崛起的过程的国际制度融入当然是有条件的,但总的来讲,越是全面地融入国际制度,越是融入全球性的国际制度,融入的国际制度越具有道义性,就越有利于他与国际社会的关系”.这种关系越好,国家实现和平崛起的可能性也越高.

首先,和平的对外环境有利于减轻资源和财富的恶性消耗.国家崛起主要表现为财富的增长,当国家不用为了应对战争而过度使用资源和财富时,其不仅可以积累大量的社会财富也有利于集中精力合理地开发资源和创造财富.

其次,友好的对外交往有利于提高财富的增长速度.尽管国家的崛起主要依赖于内部财富的增长速度,但如果能获得有利的国际环境,则国内财富的增长无疑会加速发展.无论是资金、技术、人才的流动,还是市场的拓展,维持良好的对外关系都将更加有利于财富的增长.

再次,制度化的环境将使崛起国家受益.崛起国家所面对的国际秩序是在霸权国的主导下建立的,主要是维护霸权国既得利益的,从短期看,崛起国可能在融入的过程中付出较多而收益较少.但从长期看,由于一国崛起的根本动力既不来自霸权国,也不来自国际社会,而是源于内部的生产财富的能力,而国际秩序中的制度化因素不仅约束普通国家,也约束霸权国家,这就为崛起国借助国际社会较为稳定的秩序安排确保和促进本国的财富增长创造了条件,从而使收益大于支出成为可能.

(第一作者系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第二作者系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博士研究生)

(责任编辑:刘娟娟)

总结:本文关于崛起国家论文范文,可以做为相关论文参考文献,与写作提纲思路参考。

国家的崛起引用文献:

[1] 关于国家优秀博士学位的论文选题 国家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标题如何定
[2] 新颖的国家博士论文题目 国家博士论文题目哪个好
[3] 国家地理类论文题目 国家地理论文标题怎样定
《“和平崛起”的定义和外部条件再》word下载【免费】
国家的崛起相关论文范文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