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论文写作 > 论文大全 > 文章内容

基于物流的物联网技术应用高职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主题:云服务器二联网 下载地址:论文doc下载 原创作者:原创作者未知 评分:9.0分 更新时间: 2024-03-22

简介:关于本文可作为相关专业课程联网论文写作研究的大学硕士与本科毕业论文课程联网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

课程联网论文范文

云服务器二联网论文

目录

  1. 一、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确定
  2. 二、“校企融合”专业办学模式
  3. 1.建立多方参与的专业指导委员会
  4. 2.实行柔性化教学改革
  5. 三、“四融合”人才培养模式
  6. 1.人才培养目标与行业企业需求相融合
  7. 2.课程体系与职业标准相融合
  8. 3.墩学过程与工作过程相融合
  9. 4.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融合
  10. 四、课程体系构建
  11. 1.通识课程
  12. 2.专业课程
  13. 2.1 专业基础课程
  14. 2.2 专业核心课程
  15. 2.3 专业拓展课程
  16. 3.实践课程
  17. 云服务器二联网:中国物联网校企联盟在线课程

胡 洋

(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 物流系,辽宁 沈阳 110122)

摘 要:本研究依托高职院校现有办学条件,根据物联网技术与应用高职本科专业建设目标与人才培养目标,结合国家物流师职业标准和物联网技术在物流行业应用的职业技能要求进行专业课程体系设计.探索 “校企融合” 的开放式专业办学模式,构建 “四融合” 人才培养模式,对进一步提升高职本科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物联网 高职本科 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 ( 2015 ) 01-0122-02

一、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确定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 》 (以下简称《刚要》 ) 明确指出,“加强学校之间、校企之间、学校与科研机构之间合作以及中外合作等多种联合培养方式,形成体系开放、机制灵活、渠道互通、选择多样的人才培养体制.”

本研究以 《刚要》 为指导方针,依托国家实行 “大交通” 的行业背景和目前高职院校现有办学条件,将物联网技术与应用高职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确定为: 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和物流行业发展需要,面向物流行业物联网管理与技术应用岗位,培养了解物联网相关法规和发展动态,懂得现代物流管理相关知识、物联网基本理念和物联网核心技术原理,能够熟练运用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和物联网应用软件从事物联网系统规划、管理与应用等工作,具备规划、运行和维护物联网的基本能力、物联网项目实施管理能力的专业基础扎实、综合素质优良、职业道德高尚、操作能力和专业发展能力突出、专业特长鲜明的高素质高技能物联网复合应用型人才.

二、“校企融合”专业办学模式

1.建立多方参与的专业指导委员会

聘请行业、企业专家建立具有职业特色的专业指导委员会,广泛吸纳行业、企业全方位、全过程参与专业的人才培养工作. 专业指导委员会定期或不定期针对行业发展变化、职业岗位需求、职业能力要求对专业发展方向、专业人才培养定位、专业课程体系进行把脉,确保专业建设和发展方向与职业岗位紧密对接.

专业指导委员会将在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材开发、师资队伍培养、教学方式方法改革等方面制定和实施科学的质量评价标准,建立行业企业参与的质量评价机制.

云服务器二联网:中国物联网校企联盟在线课程

2.实行柔性化教学改革

聘请高层次专家团队和客座教授,把企业、行业的新知识、新理念、新技术带入课堂,不断更新和拓展教学内容.以现有校外实习实训基地为基础进行深层次的产学融合,实现校企共赢.

与相关行业协会形成紧密互动,在技能证书和员工培训、科研、实习、招聘等方面为行业发展、企业发展提供服务.

三、“四融合”人才培养模式

1.人才培养目标与行业企业需求相融合

依托物流行业,根据行业企业物联网复合应用型人才需求制定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对行业企业发展和人才需求的变化做出及时响应,以需求为导向修订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使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行业企业需求深度对接.

2.课程体系与职业标准相融合

基于物流领域的物联网技术与应用高职本科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应综合考虑国家物流师职业标准和物联网技术与应用职业标准,依据职业标准制定专业职业能力标准. 专业职业能力标准包括: 专业基础能力、专业核心能力、专业拓展能力,并以专业职业能力标准为依据设计课程体系.

3.墩学过程与工作过程相融合

以 “工作过程” 为导向开发项目课程. 课程开发来源于企业典型工作岗位,课程内容来源于实际工作任务和工作情境,将教学过程和真实工作过程进行 “融合” .

4.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融合

理论知识来源于实践积累和总结,又反过来指导实践,实践是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有力支撑.因此,不但要在课程内、课程间、学期间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内容相融合,设计课内实践、集中实践、课外实践,还要在课程考核中实行课程内、课程间、学期间专业系列化课程的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 “双合格” 考核制度.

四、课程体系构建

基于物流行业的物联网技术与应用高职本科专业,课程体系要充分考虑专业的理论基础和物流行业发展需要,因此课程设置需要整合相关交叉专业的特点,以 “宽、专、交” 的知识体系为目标,注重课程体系的交叉融合.针对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加强与物流企业的互动合作,以工作任务为中心、以项目课程为主体,通过职业岗位调研、职业能力探析、职业情景搭建,引入行业企业技术标准,构建 “物流企业管理与物联网技术应用相结合” 的课程体系.

1.通识课程

课程体系结构主要划分为通识课程、专业课程及实践课程三大类.其中,专业课程根据专业知识学习的承接性和重要性又分为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专业拓展课程,突出 “复合应用型” 人才培养.如图 1 所示.实践课程为凸显高职类院校应用型本科专业特色,与本科院校物联网相关专业实行 “差异化经营” ,加大了实践课程比重,将实践课程又分为课内实践课程、集中实践课程、课外实践课程,在课程体系设计中具体体现与本科院校相区别的 “理实交互” 特色,即课程内部理实交互、课程之间理实交互、课程体系理实交互.

通识课程主要包括: 政治与国防教育、体育、高等数学、线性代数、大学英语、计算机应用等. 通过通识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备当代大学生应有的思想政治觉悟,对事物有着正确的审美观,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健康的心理,积极向上的精神,对英语、计算机应用、网络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有较好掌握,并能熟练应用.

2.专业课程

专业课程主要包括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和专业拓展课程三部分.

2.1 专业基础课程

专业基础课程主要包括: 计算机硬件技术基础、计算机网络基础、数据库原理与应用、管理信息系统、物流经济学、管理学原理、C语言程序设计、现代物流管理、物联网导论,使学生达到本专业培养目标所必须的专业基础知识.

2.2 专业核心课程

专业核心课程包括: 物联网技术原理与应用、传感器原理与应用、无线通信原理与应用、物联网信息管理与维护、物联网终端设备选配、数据备份与恢复技术、嵌入式应用系统、射频识别技术与应用、物联网安全与管理、物流信息技术、ERP 原理与应用、二维条形码技术原理与应用、仓储与配送管理、物流供应链管理、物联网应用案例、多媒体技术与应用等,使学生达到本专业培养目标所必需的核心知识.

2.3 专业拓展课程

专业拓展课程包括: 物流统计、市场营销、运筹学、电子商务物流、物联网英语、管理与沟通等,使学生在达到专业培养目标所需知识的基础上,具有一定的知识拓展和能力上升空间.

3.实践课程

实践课程包括: 课内实践课、课外实践课和集中实践课. 集中实践课主要包括: 管理基本技能实训、供应链业务实训、ERP 业务实训、职能仓储管理实训、智能物流供应链管理实训、车辆调度实训、立体苦点、线、面业务实训、企业物联网构建方案设计等. 通过实践课程,使学生具备本专业培养目标的核心能力.

专业理论课程与专业实践课程按照物流管理与物联网技术“双线并行,综合应用” 的总体思路进行设置,如图 2 所示.

参考文献

[1]钟云华,对高职院校剧本高职本科教育的探讨[J],职教论坛,2011 (15) ;

[2]丁以喜,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推进联合培养四年制高职本科教育试点项目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4 (12) ;

[3]胡洋,开设基于物流的高职物联网应用专业的必要性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2 (9) ;

[4]孙华林.苏宝莉,“3+2” 高职本科分段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实践教学体系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4 (9) .

总结:该文是关于课程联网论文范文,为你的论文写作提供相关论文资料参考。

云服务器二联网引用文献:

[1] 新颖的物联网硕士论文选题 物联网硕士论文标题怎样定
[2] 联网审计相关论文选题 联网审计毕业论文题目怎样定
[3] 关于物联网的论文题目 物联网论文题目哪个好
《基于物流的物联网技术应用高职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word下载【免费】
云服务器二联网相关论文范文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