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论文写作 > 论文大全 > 文章内容

某车间深基坑维护工程支护技术

主题:基坑开挖施工方案 下载地址:论文doc下载 原创作者:原创作者未知 评分:9.0分 更新时间: 2024-01-18

简介:关于基坑开挖方面的论文题目、论文提纲、基坑开挖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参考文献的相关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

基坑开挖论文范文

基坑开挖施工方案论文

目录

  1. 一、工程概况
  2. (二)水文条件
  3. 二、支护方案选取
  4. (一)围护技术设计
  5. (二)降排水设计
  6. 三、基坑施工流程
  7. 四、施工要求
  8. (一)论文范文W桩施工要求
  9. (二)加筋水泥土锚桩施工要求
  10. 五、变形监测
  11. (一)监测目的
  12. (二)监测内容
  13. (三)监测点的布置
  14. (四)监测频率及报警值
  15. 六、结语
  16. 基坑开挖施工方案:建筑施工 基坑开挖MPG

(上海大屯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建设管理部,江苏 沛县 221611)

摘 要:文章以某车间基坑维护工程施工为实例,针对地质条件及坑底有多个标高的特点,介绍了论文范文W工法桩施工技术,同时建立了信息化施工监测体系,及时根据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和评价,取得了深基坑支护技术与经济双收的良好效果.

关键词:含水土层;论文范文W工法桩;加筋水泥土多排斜锚桩;变形预测

中图分类号:TU7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9-2374(2011)07-0025-03

深基坑支护是综合性很强的系统工程,不仅关系到基坑开挖及周边建(构)筑物的安全,而且直接影响着土方开挖以及地下室结构施工等施工成本.必须采用“综合治理”的方法,不仅要保证受力合理,而且要施工方便、工期节省.首先要保证安全,然后尽量节省造价,最后考虑施工的方便性.加强基坑工程施工扰动控制动态预报,以及按变形动态控制施工组织措施管理,强调采用信息化施工技术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一、工程概况

某车间基坑围护工程,车间基本为长方形,面积约65000m2左右.根据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本工程±0.00相当于绝对标高+36.00m.拟建场地为整平后的空地,地势较平坦,自然地面绝对标高按34.90m考虑,即相对标高-1.10m.基坑围护对象为相对标高在-6.50m以下主厂房内基础承台,整个场地分为三个小区域(三个区域内大体量的设备基础、地下室、池体结构集中).土方施工为整体开挖方式.基坑承台底标高为-7.50~-11.50m,承台垫层厚100mm,基坑总周长约800m面积约9500m2.按承台垫层底考虑,基坑开挖深度见表1:

一)地质条件

拟建工程场地位于江苏沛县,本区临近微山湖及昭阳湖,属滨湖冲积平原,地形较平坦,地貌单元上属湖积平原区一部分,浅层土为第四系全新统沉积土,主要由粉土、粘性土组成,厚度10m左右,其下为晚更新统沉积的粘性土、粉土等.基坑影响深度范围内土层主要设计参数见表2:

(二)水文条件

场地地下水丰富,开挖范围有③层富水的粉土、④ 层流塑状淤泥质粘土,具高压缩性,对基坑变形有不利影响,坑底有⑤层粘土,其下伏⑥层透水性强细砂分布场区南部,因粘性上粘隔,形成微承压含水层.本工程地下水控制是重点考虑的因素.

二、支护方案选取

结合地质条件、工期要求,在安全、经济、合理原则下,采用:论文范文W工法桩+加筋水泥土多排斜锚桩的形式.

(一)围护技术设计

(1)从自然地面按坡比i等于1﹕1放坡1.0m,坡面设置60mm厚C20钢筋砼护坡;

(2)挖深6.50m处,搅拌桩采用3Φ850mm@1200mm,有效桩长10m,内插10m长H500×200×10×16型钢,插一隔一;

(3)挖深8.5m处,搅拌桩采用3Φ850mm@1200mm,有效桩长14m,内插14m长H500×200×10×16型钢,插一隔一;

(4)挖深10.5m处,搅拌桩采用3Φ850mm@1200mm,有效桩长17m,内插17m长H500×200×10×16型钢,插二隔一;

(5)搅拌桩顶设置900×400 C25砼压顶梁;

(6)管桩锚入压顶梁30cm,且桩顶1.5m范围内采用钢筋混凝土填实;

(7)加筋水泥土锚桩采用旋喷桩内插Ф15.2钢绞线,钢绞线进入旋喷桩底,端头采用Ф150×10钢板锚盘.锚桩水平间距为1.80m,内置2~3根Ф15.2钢绞线.

(二)降排水设计

坑内降水采用深井降水.基坑开挖前基坑内地下水位须降至坑底以下1.0m左右,超挖处需保证水位降至局部落深坑底0.5m以下,并在坑外设置明排水系统,基坑开挖后,及时排除地表水及坑底积水,严禁地表水或基坑排除的水倒流回渗入基坑.

三、基坑施工流程

(1)整平场地,清除障碍物;

(2)施工三轴搅拌桩,同时内插型钢;

(3)开挖第一层土;施工第一道锚桩;

(4)开挖第二层土;施工第二道锚桩;

(5)开挖第三层土;施工第三道锚桩;

(6)开挖第四层土;施工第四道锚桩;

(7)开挖至坑底.

四、施工要求

(一)论文范文W桩施工要求

(1)水泥搅拌桩采用P.042.5级普通硅酸盐水泥,新鲜、干燥,无结块现象,水泥掺入比20%,水灰比1.7;搅拌桩28d抗压强度不低于1.0MPa.

(2)水泥搅拌桩搅拌头直径为850mm,间距1200 mm,桩位误差不超过5cm,桩头直径误差不超过1cm;垂直度偏差不超过0.5%.

(3)搅拌桩应连续施工,相临桩施工间隔不超过12h.

(4)搅拌桩垂直度偏差不大于1.0%.

(5)搅拌桩提升速度不能大于1m/min,保证搅拌均匀.

(6)钻进时注浆量一般为额定浆量的70%~ 80%,桩顶3m区域应进行复搅.

基坑开挖施工方案:建筑施工 基坑开挖MPG

(7)水泥土搅拌桩重复套钻250mm.

(8)水泥土搅拌桩施工后随即插H型钢,型钢表面涂抹减摩剂.

(二)加筋水泥土锚桩施工要求

(1)施工前应根据设计要求和土层条件,选择合理的施工工艺.

(2)钻进速度严格要求在0.3~0.5m/min,回转速度20~50r/min,防止速度过快引起旋喷搅拌不均匀,浆液过少.

(3)注浆用水、水泥及其添加剂应注意氯化物与硫酸盐的含量,以防对钢绞线的腐蚀.

(4)钢绞线应除油污、除锈,严格按设计尺寸下料,每股长度误差不大于50mm,钢绞线应该按一定规律平直排列.

(5)注浆材料应根据设计要求确定.

(6)张拉前,应对张拉设备进行标定.锚固体养护时间应不少于72小时,方可进行张拉.张拉应按一定程序进行,锚桩张拉顺序,应考虑邻近锚桩的相互影响.

五、变形监测

(一)监测目的

由于基坑工程影响因素众多,理论设计计算很难全面反映实际情况.为控制基坑开挖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基坑开挖及地下室施工期间,应根据监测资料及时控制和调整施工进度和施工方法.监测目的主要为:

(1)随时掌握基坑各组成部分的内力、变形,判断是否在允许范围内;

(2)随时掌握周围建筑的变形;

(3)以监测资料指导设计与施工,随时调整施工方案,真正做到信息化施工.

(二)监测内容

(1)围护体的结构变形包括沉降、水平位移以及倾斜;

(2)坑内外地下水位.

(三)监测点的布置

监测点布置如图3所示.根据基坑周边情况,在基坑边每30m设置一个坑边位移及沉降观测点,共29个.根据周边建筑物距土方开挖线的距离及坑边其他建筑物的情况,基坑顶水平位移控制在基坑深度4‰以内.

(四)监测频率及报警值

应由专业监测单位进行监测方案设计,监测项目在基坑开挖前应测得初始值,且不应少于两次,在基坑降水开挖期间,须做到一日一测.在基坑施工期间,可视测得的位移及内力变化情况加密或减少.基坑开挖过程及基坑使用初期,每天监测2次,位移及变形稳定后每天监测1次,直至基础工程施工结束.监测资料应记录施工情况、挖土情况、天气情况,并及时提供,及时分析;如遇报警,应减慢施工深度或停止挖土,分析原因采取措施后继续施工.

报警值:围护结构水平、垂直位移大于3mm/日或累计大于30mm;坑外地下水位降达500mm.各方协调,保证施工过程中监测点不被破坏.

六、结语

论文范文W工法具有施工不扰动邻近土体、可靠的止水性、施工较深、所需工期较其他工法为短、余土外运量少、经济环保等优点,在满足工程技术要求的前提下,选用论文范文W工法作为围护结构,具有地下连续墙和钻孔灌注桩加隔水帷幕作为围护结构不可比拟的优势.应加强项目动态管理力度,统筹兼顾,合理组织,协调好各有关单位的关系,保障深基坑施工安全,确保工程质量、工期及投资目标的实现.通过业主、施工方、监理、监测方的配合,基础工程已完工.

参考文献

[1]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120-99)[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

[2]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程(JGJ79-2002)[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3]建筑施工手册编写组.建筑施工手册(第4版)[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责任编辑:陈 倩)

总结:本论文可用于基坑开挖论文范文参考下载,基坑开挖相关论文写作参考研究。

基坑开挖施工方案引用文献:

[1] 道路施工方案方面论文题目 道路施工方案毕业论文题目怎样定
[2] 道路施工方案外文外文 哪里有道路施工方案参考文献
[3] 道路施工方案论文大纲模板样本 道路施工方案论文大纲怎么写
《某车间深基坑维护工程支护技术》word下载【免费】
基坑开挖施工方案相关论文范文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