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论文写作 > 职称论文 > 文章内容

人物,小说文本阅读的抓手

主题:抓手 下载地址:论文doc下载 原创作者:原创作者未知 评分:9.0分 更新时间: 2024-02-11

简介:该文是关于小说和文学参考文献格式范文和抓手方面硕士论文范文.

小说和文学论文范文

抓手论文

目录

  1. 一 把握细节,在还原中洞察人物内心
  2. 二 紧扣矛盾,在错位中触摸情感波动
  3. 三 链接生活,在比照中强化自我体验
  4. 四 绘制情节,在激活中体悟人物品质
  5. 五 关注环境,在关联中感知人物形象
  6. 六 梳理联系,在揭示中展现人物价值

著名作家沈从文先生曾经提出过“贴着人物写小说”的观点.在沈先生的眼中,人物是小说创作中最为关键的一个要素,所有故事的情节、所处的环境,都需要贴着人物的特点来写.因此,从文体特点的角度来看,小说教学也应该贴着人物来教,才能帮助学生打开小说教学的一扇窗口.

一 把握细节,在还原中洞察人物内心

正所谓“言为心声”,小说中的人物都需要开口说话,这种对话不仅能够有效地营造氛围和场景,还能够最大范围地凸显人物的形象特点.比如《穷人》这篇小说中,桑娜将西蒙家的两个孩子抱回来之后,不知道如何面对自己的丈夫,于是与丈夫之间的对话就显得别具特色.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联系课文的情节发展,分角色来朗读课文,再现当时的情景,在还原中感知人物的内在心境.比如这样一句话:

“我?”桑娜脸色苍白,说,“我嘛等缝缝补补等风吼得这么凶,真叫人害怕.我可替你担心呢!”

桑娜因为害怕丈夫知道自己抱回了两个孩子,当询问她在家干嘛时,先是说了一声“我?”,表示一惊,然后用两个省略号表示语言说话的吞吞吐吐,还原了内心忐忑不安的状态;随后,桑娜故意转移了话题,谈到了风大自己很担心丈夫.

这样的对话描写,就将人物内在的心境完全凸显了出来,教师就需要引导学生在故事的背景中,踏着语言的台阶,直接向着文本的内在意蕴迈进,真正促进了学生言语实践能力地不断生长.

二 紧扣矛盾,在错位中触摸情感波动

面对人与人在交往、在互动过程中的冲突,人们的内心世界都会发生较大程度的错位,有的是完全相同的,有的是部分相同的,有的是部分不同的,紧扣这种认知和情感上的错位,我们就能真正把握文本内容的内在心思,更好地提升学生内在的认知结构.

还以《穷人》为例,教师激活学生原始的生活经验,通过朗读的方式揣摩人物说话时的真实想法.桑娜焦急地等待着丈夫的归来,前文中花费了大量的笔墨展现了桑娜对于丈夫的担心,但当丈夫真的回来时,桑娜的一组语言居然是“哦,是你”“哦,鱼打得怎么样”“是啊,天气坏透了”等面对恶劣的天气,丈夫经历风险,最终安全回来,这应该让原本担心的桑娜心里一块石头落了地,可此时的桑娜却没有了对丈夫的关心,而是一反常态地问“鱼打得怎么样”.此时,教师就可以紧扣人物情感和认知上的这一错位现象,引导学生进行思考:究竟是什么导致人物有了这样的变化?学生借助对故事的感知,认识到桑娜现在满心思考的都是如何跟丈夫解释自己抱回两个孩子的事情.

三 链接生活,在比照中强化自我体验

小说创作源自于生活,但又高于生活,常常会裹挟着生活的影子,很多人物都是以生活中原型来塑造的.从这个角度来看,阅读小说就是在丰富学生的人生经历,借助于小说中的人物来寻找自我的体认.

比如,统编版教材《快乐读书吧》中所推荐阅读的高尔基的《童年》主要描述了主人公阿廖沙少年时代的艰苦生活,父母的相继离世、朋友的惨死、经常遭到别人的毒打等这一系列的情节可以看出,人生并不都是鲜花,更多的是苦难,这是人生的一堂必修课.鉴于此,教师就不能完全将学生的思维禁锢在课文中,而需要将阿廖沙的人生经历与自己的生活进行交集,既拉近学生与文本之间的距离,同时更获取心灵的慰藉和滋养,更好地推动学生内在认知能力地不断生长.

四 绘制情节,在激活中体悟人物品质

生命个体具有强烈的主观能动性,他们的心态和情感会随着环境的变化、情节地发展,呈现出动态性的变化过程中.这种变化也体现了人物形象的复杂性和具体性,否则一味停滞或者单一呈现,人物的形象就是单薄的.因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紧扣故事情节,绘制小说情节发展的轨迹图,更好地凸顯人物的内心世界,依托人物在独特情节中所表现出来的

状态.

比如《桥》这篇小说,篇幅短小,但情节发展跌宕起伏,人物在情节发展过程中的表现,展现了一个多维度、立体化的村支书形象.为此,学生从情节入手绘制情节轨迹图:洪水来袭(以群众慌乱衬托后面人物的冷静)——拥挤过桥(震慑全场,有序组织)——有人抢路(一把拽下,大声吼道)——光荣牺牲(推了儿子一把).作为村支书,老人有足够控制全场的权威,作为员,他将试图抢在前面的儿子拖了回来,但作为一名父亲,他又将自己的儿子推了出去.这些细节以及细节中所展现出来的品质,就在情节轨迹中还原了出来,同时也将老人作为一名党员的党性与作为一名父亲的人性进行了有效地对比与统整,真正推动了学生内在阅读能力地不断发展.

五 关注环境,在关联中感知人物形象

环境与情节、人物构成了小说创作的三大核心要素.阅读教学不能仅仅从故事情节来理解内容,也不能从人物的言行细节来感知人物,而需要在把握情节、感知故事的过程中,来推动人物形象的感知.因此,人物形象不仅体现在故事情节发展时是在什么情况下去做的,还体现在他在什么环境下去做的.

还以《穷人》为例,如果仅仅就是从故事情节的角度来描写,那这篇课文可以不足200字,但人物的特点无法展现;如果仅仅就是情节和人物细节描写,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感知人物的形象,但其必然是僵硬而单薄的.作者除了展现了情节和人物的细节描写之外,还对故事发生的背景进行了大量的描写,比如暴风雨的袭来、家庭条件的贫困.为什么要写这些环境?这与这篇课文的故事、与这篇小说中的人物有联系吗?深入阅读就会发现,这些不仅有联系,而且有着深入的联系.正是因为暴风雨的来袭,桑娜才会如此担忧丈夫;也正是家中的贫穷,才会因为抱回两个孩子而显得如此纠结和矛盾等但正是这样的矛盾与纠结,都无一例外地指向了表达的主题,即穷人虽穷,但品质善良的本质.

六 梳理联系,在揭示中展现人物价值

由于小说创作的特性,其人物很好以孤立或者单独存在的方式呈现,而是在故事背景中依存于与其他人物之间的联系.小说中人物之间的关系,某种程度上就是社会关系的一种缩影.因此,对小说中人物的刻画,对小说人物关系的梳理,已经不仅仅是在阅读小说,更是在阅读社会.

比如,《在柏林》的教学,教师就紧扣小说中“老妇人”的角度进行梳理,老妇人的信息在小说中并不丰富,但联系故事情节和小说内容可以知道,她是小说中老兵的妻子、三个孩子的母亲,由于儿子在战争中丧生,而神志错乱.在这样的梳理过程中,学生就逐渐认识到这篇小说创作的目的并不仅仅在于要刻画这一个单一人物的形象,而是要借助这个典型的现象来展示被战争伤害了的千千万万个母亲和家庭,激发读者的情感共鸣,呼吁更多的人来反思战争,体悟战争的残酷.

每一篇小说中的人物都是独一无二的,都有着自己鲜活的特质,这是作者创作的智慧,更是学生阅读小说的抓手和重点.只有贴着人物来阅读小说,才能真正把握小说类文本的本质.

作者单位:江苏省高邮市秦邮实验小学 (225600)

总结:言而总之,上文是一篇关于对写作抓手论文范文与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小说和文学本科毕业论文小说和文学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有帮助.

抓手引用文献:

[1] 小说和文学硕士毕业论文范文 小说和文学毕业论文题目范文8000字
[2] 小说和文学在职研究生论文范文 关于小说和文学方面学士学位论文范文2500字
[3] 小说和文学毕业论文的格式范文 小说和文学相关自考开题报告范文3000字
《人物,小说文本阅读的抓手》word下载【免费】
抓手相关论文范文资料
热门小说和文学相关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