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论文写作 > 职称论文 > 文章内容

跨界教育理念在中小学教育中发挥的作用

主题:在中 下载地址:论文doc下载 原创作者:原创作者未知 评分:9.0分 更新时间: 2024-01-31

简介:该文是教育和升学考试方面有关专升本毕业论文范文和在中相关函授毕业论文范文.

教育和升学考试论文范文

在中论文

目录

  1. 一 跨界教育理念
  2. 二 开放式、融合型听评课新模式构建
  3. (一)传统听评课方式存在的问题
  4. (二)开放式融合型听评课新模式的优势
  5. 三 开放式、融合型听评课新模式实施引发的思考
  6. (一)跨专业听评课
  7. (二)跨年级听评课
  8. (三)跨界听评课方式的合理运用
  9. 四 跨界教育理念在中小学教育中发挥的作用
  10. (一)促进教师群体的成长
  11. (二)有助于课堂教学水平的提升
  12. (三)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

摘 要:跨界教育是在现有教育模式下,进行跨学科、跨学段不同层面的交流.运用跨界教育理念,在中小学教育中尝试不同的学科教师组成小组,跨学科跨年级听课评课,从而打破固有的模式转换思路,用新视角新刺激新发现,来分析研究和探讨探索问题.

关键词:跨界教育;中小学;听评课

中图分类号:G6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20)04-0113-05

中小学教育是我国现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为各级各类人才打基础的重要功能,在青少年学习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当今社会信息化高度发展,互联网+、技术云等,都需要具有创新意识的复合型人才,这也为中小学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方向.教师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能力和水平的提升对中小学的课堂教育而言十分重要.2018年教育部发布了《教育改革从2018年起实施》等一系列相关文件,明确表示将对中小学教育实施全面改革.可以预见新的教育理念的引进将在中小学教育的改革中发挥作用.其中跨界教育的理念,具有打破传统,转变思维,提升综合素质培养的优点.

目前,国内外关于中小学跨界教育的研究成果较少,集中于从教师培训、教育创新等角度尝试探索.如周建国在《中国教师报》上发表评论“中小学教师为什么要跨界”,指出跨界在教师培训中的重要作用,并提出可以从四个方面推动教师跨界从而促进教师成长[1];王晓兰《浅谈跨界思维下小雪教育的融合创新》中从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中提出跨界学习、活动跨界、家校跨界等教育创新形式[2];陈静婧《美育视野下基础音乐教育的跨界与融合——以福建省中小学美育改革创新优秀案例为例》以福建省内62个中小学美育改革创新优秀案例为核心,探讨了跨界与融合在基础音乐教育中的运用[3]等等.本文主要将视角放在中小学听评课方面,将跨界教育理念引入其中,尝试建立开放式、融合型听评课新模式,通过开放式、融合型听评课新模式实施的反思,考察跨界教育理念对教师专业水平和职业素养提升、学生能力培养和全面发展以及对中小学校整体教学水平提升等方面所发挥的作用.

一 跨界教育理念

在不同的学科领域学科体系和语言环境中,“界”具有不同的解释和内涵.如汉代的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解释“界”字为边垂,边境之义;《尔雅》中说,按,田畔也.界,垂也;《战国策·秦策》中又有“三国之与秦壤界而患急”之语.即在中国传统语境中,“界”含有界分、界限、界边(边界相接)、划分、隔开等含义.

跨界,在英文原意是“交叉、转向、转型”的意思,通常指不同领域、范畴内事物的交叉、融合,在诸多领域中被引申为“跨界合作”.意思是跨越边界,跨越两个或多个不同的领域、不同的文化、不同的行业、不同的意识形态范畴,从而产生的一个新的行业、新的风格、新的领域、新的模式等.跨界是在当今世界范围内众多领域都被频繁提及的一个概念.目前,国内外对于跨界的研究,多集中于商用领域,如跨界营销、跨界销售、跨界设计等等.还有跨界治理这个概念,则被应用于社会公共治理等社会学、管理学范畴.

跨界教育,是指在现有教育模式下,尝试进行跨学科的交流,跨学段的交流.对跨界教育研究的研究则可以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西方国家以学科交叉形式的课程设置和研究,直到2000年之后以国外跨界教育的理论研究在实践基础上有了较大的发展.我国跨界教育的实践最早出现在大学,尤其是学分制的推行,极大地推动了跨界教育实践的发展.而在跨界教育方面的理论研究与探讨则从21世纪初才开始出现,主要的讨论集中在对跨界教育的内涵界定、跨界教育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诸因素等方面[4],其中对中小学教育中的跨界教育研究还处于刚刚起步的阶段.

本文所讨论的跨界教育,主要是将其放在中小学教育的现实环境中,通过对教师课堂教学的综合评价,创建一种有助于教师发展、教学水平提升的新的模式.即将跨界教育的理念应用到中小学听评课活动中,通过不同的学科教师组成小组,跨学科听课评课,实现用新视角新刺激新发现,来分析研究和探讨探索问题,打破固有的模式转换教學改革思路的目的.

二 开放式、融合型听评课新模式构建

作为中小学教研、教师成长重要途径的听评课,一直以来都发挥着改进教师课堂教学行为、提升课堂教学治疗的重要作用.所谓开放式、融合型听评课新模式,主要是基于跨界教育的理念,针对传统听评课方式中存在的问题,尝试实施的一种新模式.即在课程评价环节中,跨越班级、年级、学科乃至学校界限,实现评价主体和对象的开放,通过总结、讨论、评价实现教育方式方法的融合提升.

(一)传统听评课方式存在的问题

1.定位与实践有偏差.听评课作为教师职业生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师业务能力、职业素养提升的重要途径.但在具体实践中,听评课往往以任务形式,成为对教师的单向考核、教学检查的手段.教师往往在面对听评课时,过度关注课堂的教学气氛,以展示个人教学手段、方法,营造独特教学情境为主,将课堂变为个人技能的展示舞台,脱离了教育的本身.使得评价只为了评价,忽视了其原本应该在教师业务能力提升方面发挥的作用.

2.听评课理论与实践连接不紧密.现行的听评课的理论主要来源于大学期间各学科教法课程的学习.目前,高校中不同学科的“课程与教学论”课程及其相关的多个版本的教材中都列有“课程与教学评价”一章.从理论层面对教学评价进行了较为全面的阐释,如提出教学评价主要是针对课堂教学实施过程中的教与学两个方面的活动进行评价;一般以教学目标为依据,运用可操作的学科手段,通过系统地收集有关教学的信息,对教学活动的过程和结果做出价值上的判断,并为被评价者的自我完善和有关部门的决策提供依据[5]等.不同学科中的教学评价阐述中又各据学科特色有所不同.由于教学评价中认可鉴定和选拔评优功能的凸显,听课、评课虽然是多种评价方式中的一种,但在实践中却得到最广泛的应用.同时,高校的教法老师中有教授中小学一线教学经验的较少,很难按照当下学生的心理生理等的实际情况和特点,以及各地区具体情况,对听评课及其相关内容做出有针对性讲授.

3.中小学听评课方式存在固化现象.目前,大多数中小学的听评课活动都延续着各科听各科,各个年级听自己年级的课程的方式.按照学校学科教研组的规定,以任務的形式完成听评课,评价标准固化,评课人对本学科教研组内教师开展听评课活动,强调评课人“教”的部分,教师较少反思,只是被动接受,缺乏集体“研”的内容.同时,这一听评课程序又在中小学学校范围内得以延续.目前多数中小学对新入职的青年教师往往采取本科学教研组中的“老带新”的传帮带模式,作为职业生涯的提升主要手段.这样的方法好处显而易见,但在听评课方面却存在固化和沿袭的问题.例如,听评课成为对青年教师职业技能考核的主要方式;在听评课中青年教师往往仅是“听”的对象,“评”的内容存在泛泛而论、模糊处理等情况.

(二)开放式融合型听评课新模式的优势

结合当今社会发展及对人才的需求,中小学教育中更应该注重学生个性思维及创新能力的培养.跨界教育的理念有助于我们从关注从单一学科,到跨学科、跨领域知识、技能传授的交流融合,最终转化为以学生为本的教学课堂,而开放式、融合型听评课模式有助于促进教师打破传统思维,实现在这一方面教学能力的提升.

所谓开放式、融合型听评课模式,就是要针对传统的僵化的固有的听评课模式,让教师从狭隘的视角,走到“大教育”的一个视野中来.跳出原有的听评课模式,对听评课模式体系形成的一次由内到外的重构.

具体来说,依据学生成长及学校教育发展规律,以教学目标为主要依据,构建学科开放、教师融合型的听评课模式.即中小学依据地域教育特点,联合开展不同的学段教师,跨越学段听课评课,如高中教师听评初中教师的课程,初中教师听评小学教师的课程,或者本校教高学段的教师和教低学段的教师互相听评课.在听评课内容上可以尝试教师听评不同学科课程,甚至打破文科理科等学科的界限来听评课.本模式中开放的形式可依据学生年龄、年级次序,由高到低,也可以由低到高.融合的形式即包含听评课主客体的融合,也包含听评课内容的融合等.

这种开放、融合型听评课模式在本质上,就是要以扩宽视域的方式,促进教师转换思维模式,跳出学科看学科,跳出教育来观察教育.运用这种新的开放兼融合的模式,引导广大一线中小学教师调整教育视角,接受新的方法刺激,从而实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现实问题的途径,提升教师专业素养和业务能力.同时,在听评课过程中科学的实现跨学科的多维度组合,有助于帮助教师架设教育教学研究的通道,打通学科壁垒.这种理性的跨界安排,能够极大的激发教师对教学活动的思考.让教师们在这样一个平台上,吸收融合各个学科教师多角度,多层面的视界,刺激教师自我价值的创造,更加着重于整体思维,更加着眼于学生的全面成长,同时也有助于教师从更加开阔的视野来重新审视自我,认识自我,从而提高自我完善自我.

三 开放式、融合型听评课新模式实施引发的思考

开放式、融合型听评课模式将跨界教育理念融入其中,这种突破学科、年级乃至学校界限的课程评价,经过一段时间的实验,其在实际的教育教学中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现就跨界听评课具体实施情况,就这种开方式、融合型听评课模式的运行审视其所引发的思考.

(一)跨专业听评课

跨专业听评课是打破学科专业限制,在听评课小组中除听评课目标科目的专业教师外,还要吸纳同年级不同科目的教师参与进来.采用这样的方式编组,开展听评课活动.就听评课对象而言,这种听评课方式是一种对教师教学技能和专业职业素养的全面考评.打破原来将听评课考察当做教师个人表演舞台的固化观念,将教育的关注重点重新放到教育本身,真正关注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之间的互动关系.就听评课者而言,这种跨越学科界限的听评课经历,即是一种对教师课堂教学的考核,也是一次自身学习、提升的过程.而且这种跨越学科界限的听评课方式势必会带来听评课标准的改变,突破原有不同学科教学评价阐述的藩篱,甚至可以打破听评课主客体之间的界限,激发所有参与活动教师的反思,推动教师群体集体分析、研判积极性.

以小学体育课程为例.作为《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在学校的具体实施的指导,《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是我国小学体育活动开展要实现的目标内容的制定依据.在教育部印发的《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14年修订版)》中,与凸显以人文本,终生体育等理念的同时,强调了健康第一的目标,同时要求在促进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提高体质健康水平.在实际的小学体育课程教学设计中,各位体育科目教师都在遵循教学原则、教育规律的基础上,注重贯彻执行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同时,结合教学资源条件、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等完成教育教学工作.并且多数都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体育价值观,形成健康生活习惯等内容加入课程教学中需要坚持的实现目标中.但是,进一步开发体育的教育功能,对学生道德品质、情操以及体育文化的培养也必不可少.同时,加强体育课于小学生其他科目之间的联系,帮助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也应该是小学体育课程所承载的重要功能之一.

因此,在跨越学科界限组成听评课小组,开展听评课活动时,不会再将所听评的课程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进行评价阐述,而是从大教育视角出发,基于学生学习能力提升和素质培养等,对课程所应实现的目标有一个整体而系统的考量,因此,也会形成对课堂教学所呈现出来的教学操作从形式、内容、效果到学生身心发展等形成立体而全面的思考.如在课堂教学中导入、新课讲授、复习、分组、演示等环节中,许多以往忽视的课堂教学环节就会走进参与听评课教师群体的视野,成为其对教学目标、内容、设计、效果等多方面问题思考的线索.

而对于被听评课的小学体育教师而言,对小学体育科目的教学目标的反思,将会在《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设定的内容之上,深入理解和思考如何在学生体育参与、心理健康、独立生存和发展能力、综合素质全面提升等方面实现突破与创新.如在队列队形教学内容中,单数、双数、运算法则等内容可以根据小学生数学科目学习进度适当加入;节奏、韵律、音乐欣赏等内容可以根据小学音乐科目学习进度适当融入;拼音认读、笔画笔顺、组词造句等内容可以根据小学语文科目学习进入适当融入等这样的依据教学进度的多科目知识的合理融入,即能够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同时,也对授课教师提出新的要求.跨越科目界限的听评课可以激发授课教师在如何培养学生的扩散性思维,公平竞争、独立人格、尊重知识、尊重他人锻炼学生意志,培养学生良好道德品质方面等方面的深入思考.

(二)跨年级听评课

跨年级听评课就是打破教师授课内容上的年级限制,在听评课小组人员编制中,除听评课目标年级的专业教师外,还要吸纳不同年级同科目的教师参与进来.这样的编组方式充分考虑了知识传授的连续性和整体性,将“衔接”这一问题摆到台上.将听评课考核评价的关注点从教师的技巧性、表演性教学演示转移到教师对课程标准、课程内容、教学设计、教学技能、学情掌控、教学效果等内容理解、把握的程度方面.对于听评课双方参与者来说,活动不再是教学安排中的必须任务,而是业务素养和专业能力提升的重要平台.

如中学历史课程.以中国古代史为例,初中阶段七年,高中阶段高一年级都设置有相关内容的教学任务.初中部历史的课程标准(2010版)中强调“充分发挥历史教育的功能,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通过努力达到课程目标的要求,掌握历史的基础知识,初步学会学习历史的方法,提高历史学习的能力,逐步形成对历史的正确认识”[6];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版)中提出历史课程要始终贯穿发展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这一任务[7],教材分为中外历史政治领域、经济领域和文化领域三本必修,采用“模块”加“专题”的形式以通史的模式编排.其中以秦朝的历史为例,初中部编版七年级上册教材中,以“秦统一中国”“秦末农民大起义”为标题设置了两个课时体量的内容;高中人教版必修一中设置有题为“秦朝集权制的形成”的专题.从教材来看,初中历史教科书采用时序与主题结合的体例,既按时间线索讲述历史,又以不同历史阶段的突出特征作为单元主题,注重历史的完整性和时序性;高中教材则以“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专题下的诸多内容按序编排的形式出现,淡化王朝更迭、兴衰的历程叙述,注重的是学生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阶段性特征和发展演变的认识和理解.

但是由于历史内容的整体性、连续性特点,初高中阶段的教学内容中都会涉及秦朝巩固统一的诸多制度建设.在以往的听评课活动中,由于受学校设置的影响,市、区教研员乃至初、高中各自独立,学科教学交流基本隔绝,所以听评课的参与者仅仅限于本年组教研室的教师群体,评价标准单一,陈旧,缺乏多维视角的综合观察,评价者和被评价者基本处于同一层面,导致听评课的效果往往不佳,作用发挥不明显,课堂教学的评价阐述固化,教师在活动中思维受限,深入分析思考度不足.而采用跨越年级的编组模式开展听评课活动,通过合理科学的听评课内容安排,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拓展教师视野,突破固有框架的束缚,激发中学历史教师去探索如何弥补初中历史与高中历史课程衔接时所形成的“断环”,在理顺初中、高中历史课程之间的逻辑关系方面做出努力和尝试.使中学生能在内容上对中学历史课程有一个融会贯通的理解,实现掌握历史学科基本内容,培养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目标.

因此,跨年级的听评课方式,不仅仅凸显了对教师课堂教学的评价,其重要的价值更在于能够发挥启迪作用,促使不同年级教师对本阶段学科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设计等问题的深入分析和重新思考,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中小学教师群体专业素养和职业能力,为教师职业发展提供良好的交流平台.

(三)跨界听评课方式的合理运用

只有在科学理念的指导下,才能保障开放式、融合型听评课模式发挥最大的功效.首先,正确认识跨界教育的核心理念,跨界听评课不是简单地使用数学课堂的标准衡量语文课堂,也不是单纯的请英语课教师评价音乐课教师的教学方法.而是在综合考虑学校、教师、学生及教学进度、课程设置等诸多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科学编组,合理配置才能具体实施的全方位、综合性课程评价.其次,开放式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开放形式.开放式的听评课模式重点在于思维的开放,突破单一学科评价的固有惯例,重在打破传统听、评群体分离的范式,加重听评课教师群体在活动中的参与感、带入感.最后,融合型不是粗暴的打乱原有的教师、学生群体编排方式.通过多层级的跨界听评课,重点在教师教学理念的跨界融合和学生完整知识体系的构建,关注中小学阶段科目与科目之间在学习内容、学习方法、思维方式等方面的内在联系.

四 跨界教育理念在中小学教育中发挥的作用

综上可知,从跨界教育理念在听评课活动的中实施,可以发现这种理念的介入对教师自身发展有着显著的促进作用,在进一步推进中小学课堂教学改革中也有重要的意义.虽然听评课活动仅仅是教育教学内容中的一个部分,但由此亦可以管窥跨界教育理念在中小学教育中所发挥的作用.

(一)促进教师群体的成长

跨界教育理念在中小学教育中的应用与实践,能够激发参与教师的自我价值的创造,让参与教师可以从更加开阔的视野来审视,来反思和对比提高.跳出学科局限来研究学科教育,跳出教育约束来观察审视、思考研究教育,培养提升全科教师的理念.同时增加参与教师的思维宽度,使得教育回归到教育的本质,回到教育现场,从而达到为教师为教学为学生本身服务的最终目的.

(二)有助于课堂教学水平的提升

注重本学科与其他学科的联系是新课程的一个特点.不同学科之间有不少内容是互相联系,相互沟通的,如语文课中的诗词、文言文与历史课程中的部分内容;数学课程中的等式、口算与品德、劳动课程的部分内容;英语课程中的阅读与音乐课程中的部分内容等.跨界教育的理念有利于完善教师的课堂教学,建立起学生学习内容和过程中的整体观以及系统性思维.

(三)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

科学的跨界教育理念,有利拓展學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造能力,有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如在中小学的体育课程中,教师可以将坚毅品格塑造、音乐欣赏水平、传统文化教育等内容融合进去,在锻炼学生体魄的同时提升学生道德品质、逻辑思维以及文化素养等.

此外,跨界的教育理念还有助于各中小学校本校教育教学特色的提炼.从地域文化出发,打破学科界限,综合构建开放式的教育教学方式和教师评价体系,有利于中小学教育水平的提升和教育目标的达成.运用跨界教育的理念参与中小学教育教学实践,能够帮助中小学教育者跳出学科局限来研究学科教育,跳出教育约束来审视教育,培养提升全科教师的理念.在教学活动中实践跨界教育的理念,能够增加教师的思维宽度,促使得教育回归到教育的本质,回到教育现场,达到为教师为教学为学生本身服务的最终目的.

——————————

参考文献:

〔1〕周建国.中小学教师要跨界[N].中国教师报,2018-10-24(03).

〔2〕王晓兰.浅谈跨界思维下小雪教育的融合创新[J].甘肃教育,2019,(21):24.

〔3〕陈静婧.美育视野下基础音乐教育的跨界与融合——以福建省中小学美育改革创新优秀案例为例[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9,(08):41-43.

〔4〕王春兰.尤凤翔.国内跨界教育研究综述[J].江苏商论,2019,(07):131-134.

〔5〕施良方.教学理论:课堂教学的原理、策略與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550.

〔6〕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初中历史课程标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3.

〔7〕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高中历史课程标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2.

(责任编辑 徐阳)

The Role of Cross-Boundary Education Concept in Primary and Secondary Education

——Taking Visiting and Evaluating Classroom Teaching for Example

QI Jian-ping

(Chifeng University, Chifeng 024000, China)

Abstract: Cross-boundary education means the cross-subject and cross-grade communications in different levels under the current education system. Using cross-boundary education concept, teachers of different subjects can form a group to visiting and evaluating each other's classroom teaching. As a result, the stereotype of education would be changed; and the new perspective and stimulate would lead to new discoveries of education. This new concept would be a new tool to analyze and explore the problems.

Keywords: Cross-boundary Education;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Visiting and Evaluating Classroom Teaching

总结:结束语:这是关于对写作在中论文范文与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教育和升学考试本科毕业论文教育和升学考试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有帮助.

在中引用文献:

[1] 爱国主义教育和升学考试毕业论文怎么写 爱国主义教育和升学考试方面有关电大毕业论文范文2000字
[2] 德育教育和升学考试专科开题报告范文 关于德育教育和升学考试相关在职开题报告范文10000字
[3] 德育教育和升学考试论文范文文献 德育教育和升学考试方面有关研究生毕业论文范文2500字
《跨界教育理念在中小学教育中发挥的作用》word下载【免费】
在中相关论文范文资料
热门教育和升学考试相关频道
有关于在中毕业论文推荐